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是最常见的肌营养不良类型,患儿确诊后需坚持长期综合治疗,延缓疾病进程,改善生活质量。日常康复训练是综合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家长充分重视。随着DMD患儿的病程进展,许多关节会因为肌肉力量下降、运动减少造成活动度受限。家庭训练中的常规牵伸动作,可以维持和扩大关节活动度,纠正已出现的关节异常,预防未发生的肌腱挛缩。长期的坚持加上明确的康复目的性,是家庭牵伸训练的关键,本文旨在引导家属帮助患儿进行被动牵伸手法,掌握主动牵伸训练知识。需要说明的是,患儿具体表现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请尽量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予以评估和训练。下面介绍一下,DMD患儿容易产生挛缩的几个关节的康复训练动作。1针对膝、髋关节的伸膝屈髋动作1.1症状出现时期:病程早期即可出现,表现为直腿抬高时幅度较小、腘窝受牵拉感较强烈。1.2被动牵伸动作:体位:患儿采取仰卧位,双腿自然伸直。训练动作:训练者在患儿一侧,一手托住患儿同侧足踝,从床面抬起,一手轻置于膝关节上,不要用力下压膝关节。当抬起至极限位置时,保持此位置并进行有弹性的小幅牵伸动作。动作持续5秒左右,放回原位后再次抬起,如此进行10~20次,视受限情况酌情加减量。双侧交替训练。正常角度:伸膝状态下的屈髋动作经训练后均可达到90度。患儿感受:应以患儿感觉腘窝(膝盖后方)受牵明显但仍可接受为宜,不应产生难以接受的疼痛。注意事项:训练者的牵伸动作可持续用力,但速度不要过快,以日常动作速度为宜。运动全程应保持膝关节伸直,曲膝时的屈髋动作并不能牵伸到本动作的目标肌群。1.3主动静力牵伸(主动训练时,患儿的配合度可能不高,训练次数和时长均可有浮动,以下主动训练皆如是。)体位:患儿在床上采取坐位,双腿自然伸直,上半身直立,不能直立时,后背可由他人辅助支撑。训练动作:患儿身体前倾,双手尽量向前接触脚面,膝关节伸直,双腿可略分开,但髋关节角度不宜过大(不要>45度)。躯干前倾至极限位置时,保持此位置并进行有弹性的小幅牵伸动作,动作持续30秒左右,回到躯干初始位置后再重复动作,视患儿情况酌情加减量。正常角度:伸膝状态下的屈髋动作经训练后均可达到90度。患儿感受:应以患儿感觉腘窝受牵明显,但仍可接受为宜,不应产生难以忍受的疼痛。注意事项:运动全程应保持膝关节伸直。如果躯干起始位置不能独立坐直,背后辅助牵伸的人应给予适当的压力,切忌动作过大过快。2针对膝关节的膝伸展动作2.1出现时期:一般在接近不能行走时期(可行走晚期至不能行走早期出现,表现为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腘窝肌腱短缩紧绷。2.2被动牵伸动作:体位:患儿采取仰卧位,双腿自然伸直。膝关节挛缩受限会使伸直位时髋关节外旋,开始牵伸时应由训练者将膝关节摆正。训练动作:训练者在患儿一侧,将膝关节摆正后一手置于膝关节上,有弹性的小幅下压膝关节,另一手置于腘窝处防止下压幅度过大。动作持续5秒左右,放松施力手,待膝关节回归原位后再重复动作,如此进行10~20次,视受限情况酌情加减量。双侧交替训练。正常角度:膝关节完全伸直。患儿感受:应以患儿感觉腘窝受牵明显但仍可接受为宜,不应产生难以接受的疼痛。注意事项:训练者的牵伸动作可持续用力,但应控制幅度,切忌不顾患儿感受直接将身体重心全部压在膝关节上。2.3主动静力牵伸体位:患儿采取坐位,双腿自然伸直。膝关节挛缩受限会使伸直位时髋关节外旋,开始牵伸时应由患儿主动将膝关节摆正。训练动作:将适量重物(如沙袋)置于膝关节上,在主动伸膝的同时,用双手下压膝关节,有弹性的小幅震动。静力动作不需要频繁移动,单次动作可维持20分钟以上,视患儿情况酌情加减量。双侧交替训练。正常角度:膝关节完全伸直。患儿感受:应以患儿感觉腘窝受牵明显但仍可接受为宜,不应产生难以接受的疼痛。注意事项:重物的重量应适中,同时保持膝关节不要向外侧偏。3针对踝关节的踝背伸动作3.1出现时期:病程早期即可出现,表现为行走时足跟抬起,用前脚掌着地。3.2被动牵伸动作:体位:患儿采取仰卧位,双腿自然伸直。训练动作:训练者在患儿一侧,用手掌握住同侧足跟,同时前臂顶住前脚掌,向患儿身体方向进行牵拉。牵伸动作持续5秒左右,缓慢放松施力手,待踝关节放松后再重复动作,如此进行10~20次,视受限情况酌情加减量。双侧交替训练。正常角度:踝关节背伸15度。患儿感受:以患儿感觉跟腱和小腿肚肌肉受牵明显但仍可接受为宜。注意事项:牵伸动作的着力点主要在前臂顶住的前脚掌上,不要同时也顶住足跟。牵伸时不要将足踝悬空。3.3主动静力牵伸体位:患儿采取站立位,手可扶持他物保持身体平衡。训练动作:慢慢将其中一条腿向后伸展,前脚掌着地。然后前腿膝盖弯曲,后脚足跟尽量接触地面,同时保持膝关节绷直。牵伸静力动作不需要频繁移动,单次动作可维持10分钟以上,视受限情况酌情加减量。双侧交替训练。正常角度:踝关节背伸15度。患儿感受:以患儿感觉跟腱和小腿肚肌肉受牵明显但仍可接受为宜。注意事项:后伸足不宜过远或过近,距离前足约1~2个脚长即可。4针对髋、膝关节的伸髋曲膝动作4.1出现时期:可行走晚期出现,表现为髋关节后伸不够,膝关节屈曲幅度减小。4.2被动牵伸动作:体位:患儿采取俯卧位,双腿自然伸直。训练动作:训练者在患儿一侧,用手掌控制同侧髋关节不要上抬或移动。另一手握同侧足踝,做膝关节屈曲动作,在牵伸至极限位置后,在原位小幅度有弹性的振动,缓慢接近患者臀部的方向。牵伸动作持续5秒左右,回归起始位后再重复动作,如此进行10~20次,视受限情况酌情加减量。双侧交替训练。正常角度:膝关节屈曲135度。视觉上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患儿足跟均可接触至臀部。患儿感受:以患儿感觉大腿根部或髌骨上肌肉受牵明显但仍可接受为宜,切忌使患儿感觉疼痛难忍。注意事项:初始时牵伸动作幅度和压力都不要过大,曲膝位置保持压力静止会使膝关节不适,弹性的牵伸手法效果更好。4.3主动静力牵伸此动作患儿不方便独立完成。5针对髋关节的伸髋动作5.1出现时期:常在可行走晚期出现,表现为髋关节后伸不够,甚至在放松位时髋关节就处于屈曲状态。5.2被动牵伸动作:体位:患儿采取俯卧位,双腿自然伸直。训练动作:训练者在患儿一侧,另一手托住同侧膝盖,垂直于床面向上做髋关节后伸动作,幅度以略超过对侧膝盖高度为宜。牵伸动作持续5秒左右,回归起始位后再重复动作,如此进行10~20次,视受限情况酌情加减量。双侧交替训练。正常角度:髋关节后伸15度。患儿感受:以患儿感觉大腿肌肉受牵明显但仍可接受为宜,切忌使患儿感觉疼痛难忍。注意事项:牵伸动作不要幅度过大,看似远高于15度的幅度实际是骨盆倾斜代偿后产生的视觉效果,对牵伸动作并无太大意义。运动速度要略慢于日常动作速度,使肌肉充分牵伸。5.3主动静力牵伸体位:患儿采取站立位。训练动作:牵伸腿后伸,在膝关节前部设置拦挡物防止后腿前移。患儿重心移至前腿,尽量挺胸挺髋,加大前后腿间的距离。静力动作不需要频繁移动,单次动作可维持1分钟左右,牵伸动作视受限情况酌情加减量。双侧交替训练。正常角度:髋关节后伸15度。患儿感受:以患儿感觉大腿肌肉受牵明显但仍可接受为宜,切忌使患儿感觉疼痛难忍。注意事项:患儿肢体力量弱,双腿前后站立移动中心时应注意安全,可用手扶持他物保持身体平衡,或由家长辅助。6针对髋关节的髋内收动作6.1出现时期:常在可行走晚期出现,表现为髋关节不能内收,在放松或行走时髋关节处于明显外展位。6.2被动牵伸动作:体位:患儿采取俯卧位,双腿自然伸直。训练动作:训练者在患儿一侧,另一手托住同侧膝盖,垂直于床面向上做髋关节后伸动作,而后做髋关节内收动作。牵伸动作持续5秒左右,回归起始位后再重复动作,如此进行10~20次,视受限情况酌情加减量。双侧交替训练。正常角度:髋关节内收25度。患儿感受:以患儿感觉大腿外侧肌肉受牵充分但仍可接受为宜。注意事项:内收动作应在髋关节充分后伸之后再做,如果从床面直接斜向内收,将会改变牵伸肌肉的位置,达不到预期效果。6.3主动静力牵伸体位:患儿采取站立位。训练动作:受牵腿的足踝处用绑带牵拉向对侧,站立腿向受牵腿的外侧交叉迈一步,使站立腿在前受牵腿在后,两腿交叉站立。重心充分移向站立腿,由绑带牵拉受牵腿。静力动作不需要频繁移动,单次动作可维持1分钟左右,牵伸动作视受限情况酌情加减量。双侧交替训练。正常角度:髋关节内收25度。患儿感受:以患儿感觉大腿外侧肌肉受牵充分但仍可接受为宜。注意事项:患儿肢体力量弱,双腿前后站立移动中心时应注意安全,可用手扶持他物保持身体平衡,或由家长辅助。
近日由于疫情原因,有相当数量的同事在繁忙的工作变化中产生诸多慢性疼痛和不适。即使如此,他们仍表示希望将身体调整到更好的状态,未来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和小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很令人感动。籍此,我总结了几种运动方法,专门针对医务工作者的常见疼痛和工作特点,方便同事们进行日常身体疼痛管理和调节。其他职业的患者,如有长期久坐、长期伏案、慢性劳损、陈旧性扭伤或拉伤等情况,也可参考这些训练,不符合上述情况的患者,请慎重尝试。 本文为颈椎调整动作。注意:以下动作请尽量按顺序进行。不能坚持完成时可以中途休息或停止,但打乱顺序可能导致肌肉运动不协调或轻微扭伤。因为疼痛或受限不能做完全的动作,不需要强迫自己完成,尽力就好。1. 坐位屈肩体位:独立坐位,不靠座椅背。动作:双臂同时上抬,双手过头顶,双上臂尽量接近耳朵。10~15/组,2~3组/次,1~2次/天。要点:上抬手臂时不要低头或抬头;不要抬肩,抬手臂的同时肩胛骨要下沉;用力的位置在后背和腰部,而不是肩膀。 2. 侧卧抱腿体位:侧卧,下腿自然弯曲,上腿完全伸直,不要前倾附身或向后仰面。动作:尽量屈上腿到胸前,双手抱膝向胸前尽量靠,同时屈头向膝关节,要感到颈后和上背部,乃至腰部都有受牵伸的感觉。然后松手,抬头,腿部完全放松伸直后,再做下一个。10~15/组,做完一组后翻身换腿,双腿交替做,2~3组/次,1~2次/天。要点:双手抱膝时尽量低头、含胸,感觉后背抱成一个球。做完动作伸直腿时,全身一定要完全放松后再做下一个动作。3. 侧卧伸臂体位:自然侧卧,不要前倾附身或向后仰面。动作:髋关节和臀部以下固定不动,手臂从提前后伸,同时头向后看向手臂指向的最远方,手臂完全放松,尽量向远方伸展。伸展1~2s后,转回头屈臂收手回到起始位置。10~20/组,做完一组后翻身换手臂,双侧交替做,2~3组/次,1~2次/天。要点:手臂向远方伸展时要完全放松,让手臂自身的重量牵伸肩部、胸前、手臂内侧的肌腱,头部一定要随着手走,尽量看向最远处。4. 仰卧呼吸训练体位:自然平卧,双臂自然放在身体两侧,身体完全放松。动作:双臂先上举过头顶,双上臂依然尽量接近耳朵,然后手臂完全放松,保持双臂前屈位置。深吸气,同时后背和腰部用力抵住床,吸气到极限后维持1~2s,缓慢吐气,同时手臂放回身体两侧,直到把气完全吐尽,调整几次呼吸后,再做下一个。5~10/组,1组/次,1~2次/天。要点:吸气时不要耸肩,手臂一定要保持放松。吸气可以快速一些,呼气动作一定要尽量缓慢的做,手臂要与呼气动作同步。手臂落到床面时气息要刚好吐尽是最理想的。此动作单次时间比较长,不要着急做完,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不要集中在身体动作上。(注意:本训练如果多做可能造成困倦,不需要次数太多。如果想作为入睡训练,可以在睡前单独进行。)5. 俯卧双臂前伸体位:俯卧,双臂上抬放在头两侧,身体完全放松,颈部放松,脸侧向任何一侧都可以。动作:身体快速上抬,同时抬头向前看,双手向前快速伸直,胸部尽量完全离开床面。然后腰背快速放松,手和头回到原位(注意不要磕到头面)。10~15/组,2~3组/次,1~2次/天。要点:动作要轻快,胸部抬离床面时间要尽量短,抬起后就迅速放松腰背肌肉。抬身体时头部一定要向前看。以上的普遍训练动作,每周进行3~5天即可,坚持训练可以在3~6周内改善颈肩疼痛和活动度受限等症状。另:有一些动作,在全身运动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体的需要产生不同的作用,但对身体能力要求较高 ,没有相当基础的人可能受伤,因此只作为建议动作,将在普遍训练动作发完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