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是膝关节的一个重要结构,因其位置特殊并承受重力,该结构是运动医学中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据统计结果显示,每年有近200万人需要进行半月板损伤手术治疗,且40岁以下人群占其中一大部分。半月板撕裂是运动医学科最常见的病种。1、什么是半月板?半月板是膝关节间隙的两块纤维软骨,内侧外侧各一块,内侧呈“C”形,外侧半月呈“O”形。他们就是大腿骨和小腿骨之间的垫子,发挥了重要作用。2、半月板有什么作用?①传导负荷:因为其纤维软骨结构,组织弹性好,半月板的存在可将骨与骨的硬接触变成骨-半月板-骨的软接触。②吸收震荡:横断面上楔形的结构增加了骨性结构的接触面积,点接触变成面接触,减小应力;另外半月板的环形的结构可使负重时的轴向应力转化成环形应力,也减小骨面承受的应力。③稳定关节:横断面上楔形的结构填充了弯曲的股骨髁表面与平坦的胫骨平台的空隙。④润滑关节:关节运动的时候,半月板与关节软骨摩擦,可以不断地将关节液涂在软骨面上,增强关节润滑液体的有效面积,形成关节面的润滑层。3、半月板撕裂会有什么后果?①疼痛:疼痛位置往往固定于膝关节的骨头缝。虽然半月板组织本身没有神经纤维分布,但它附着的关节囊组织有丰富的神经纤维,撕裂的半月板被挤压牵拉时刺激到关节囊的感觉神经纤维,引起疼痛。②活动受限:撕裂的半月板组织卡在关节缝隙,阻碍屈伸活动。③软骨磨损:半月板碎片在膝关节屈伸活动时摩擦软骨,引起软骨磨损。远期引起骨关节炎。4、半月板撕裂可以保守治疗吗?半月板组织的血液供应很少,从边缘到中央可分为红区(有血液供应)、红白交界区(少量血液供应)和白区(无血液供应),白区的撕裂愈合几率为0。红区和红白交界区的撕裂在缝合后有机会愈合,但保守治疗因为膝关节反复活动,碎片被牵拉,无法愈合,若不及时手术缝合,新鲜伤拖成陈旧伤,即使缝合也不能愈合。总结,半月板的重要作用和极低的愈合几率,决定了发生半月板撕裂后应尽早手术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话题]# #运动医科学[话题]# #医学科普[话题]# #半月板损伤[话题]#
运动医学相对来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医学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临床应用学科,运用现代医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与体育运动相关的医学问题及防治运动相关的创伤和疾病,使患者恢复最大运动能力,保障运动健康;同时应用科学运动方法,防治运动不足引起的慢性疾病,通过运动处方,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近年来,因为运动人群及运动损伤的增加,运动医学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教育部学科划分及国家医疗卫生体系下,目前运动医学已经被定位为临床医学下的二级学科(临床医学为一级学科,再细分为诸多二级学科,例如内科学、外科学、运动医学)。运动医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研究基于骨科学、创伤学、康复医学、药学、营养学、生物力学、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遗传学及临床各科(如心血管科、内分泌科、神经科)等诸多学科,内容包括运动创伤、运动康复、运动性疾病、运动促进健康、重大体育赛事医疗保障、运动营养与生理生化、兴奋剂检测与控制、运动心理及运动健康管理等。目前各大医院在骨科中细分出运动医学亚专科,其实质是骨科运动医学又称为骨科运动创伤学,是现代骨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继手外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后又一门发展迅速、充满机会和挑战的专业学科。主要服务对象是运动员、演员、军人、学生及各种水平的运动爱好者。主要治疗技术有关节镜微创技术、注射技术、生物治疗技术、运动康复、护具与黏胶带的选择和佩戴,以及中医药和其他非手术疗法;主要任务是研究运动过程中肌肉、肌腱、韧带、软骨、滑膜、关节囊等组织损伤的发生规律、损伤机制、防治措施、治疗手段、伤后康复和训练安排等,为改善运动条件、改进训练方法、提高运动成绩和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作为骨科运动医学的一种重要诊断和治疗工具,关节镜在新产品和新技术上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一门以关节镜为主要治疗手段、具有独特临床技术的新学科,即关节镜微创外科,其最大优点是微创、精准、治疗针对性强、疗效可靠、恢复快,是21世纪外科微创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来说运动医学科是通过关节镜对运动员、演员、军人、学生及各种水平的运动爱好者进行下肢的髋、膝、踝及上肢的肩、肘、腕这六大关节内或关节外病变的微创手术,或者给予运动处方进行保守治疗。此文根据陈世益,冯华.现代骨科运动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部分章节整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运动医学#运动损伤#半月板损伤#肩袖损伤
本文转载自我院足踝外科青年才俊 任昊旸医生。 当下疫情形式严峻,“物资”相对匮乏,想必各位朋友手头上的口罩贮备快见底了吧。网络上不少朋友分享了各种消毒,清洗口罩的方法和实践,有用紫外线灯烤的,酒精喷洒浸泡的,洗洗晾晒的,同时也许多热心专家出来指正纠错,那么口罩到底能不能消毒重复使用呢?答案是可行的。秉承“有比没有好”,“戴比不戴好”,“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抓住主要矛盾”的指导思想,作者认为口罩经过正确的处理是可以再次使用的,本文阐述如有谬误之处敬请留言斧正! 大家知道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可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佩戴口罩不仅可以防止病人喷射飞沫,降低飞沫量和喷射速度,还可以阻挡含病毒的飞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所以说戴口罩既可以保护自己,又能保护他人,实在是利人利己。目前主流的防护口罩的种类主要有: 1.一次性医用口罩。 2.医用外科口罩,符合YY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生产标准,朋友们选购时候千万要认准这个生产标准,拒绝“标题党”。 3.N95/KN95防颗粒物口罩,关于这两种口罩的区别仅仅在于生产标准不同,防护效果是等同的。国标GB2626-2006,美标NIOSH,如图: N95/KN95两者同为对非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至于图表中其他型号口罩,朋友们也不必纠结,主流选购N95/KN95系列即可。测试表明该类型口罩可以阻挡0.3微米级的颗粒物,那么新型冠状病毒的个头多大呢?答案是直径0.125微米左右,但是大家不必惊慌,病毒颗粒通常依附在飞沫和粉尘中,体积将大大增加。例如打喷嚏产生的飞沫的直径在0.5-12微米左右,口罩可有效阻挡。 4.医用防护口罩,市面上主要是3M公司的1860系列与9132系列口罩,为蓝绿色外观,同样为N95级防护,关于其与普通N95/KN95口罩的区别,作者查阅了官网相关产品介绍,推测医用防护口罩是在N95基础上经过了更严格的医学防护测试。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以下图片引用自人民日报: 前些天作者回了趟家,见到阳台上晾晒着几个口罩,原来老妈担心口罩不够,不舍得丢,洗干净准备下次再用。觉得又好气又好笑,这也太外行了吧,一次性口罩怎么能洗洗再用呢,太不卫生了,遂随手将口罩丢弃了。但是随着疫情的发展,医疗物资相对短缺的情况持续,据工信部报道称我国医用N95口罩日产能约60万个,国家将统一调拨统一管理,普通百姓购买怕是暂时无望了。那么口罩的重复使用确实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问题。开篇我们也列举过网友的一些消毒方法,确实是有许多不足之处,这位武汉协和医院的医生也在微博上进行了一番纠错: 上图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口罩静电过滤层经清洗会失效。以KN95/N95口罩为例,佩戴至多8小时左右,口罩内静电过滤层将吸满粉尘而失效,无论清洗消毒是否会将其破坏,其失效均是不可逆转的,我们也无需逆转它,因为即便静电过滤层失效,KN95/N95口罩从结构上仍具有至少相当于医用外科口罩的防护能力。 2.由于口罩自身的疏水结构存在,我们也不必致力于将口罩里里外外彻底洗干净。酒精具有破坏性,不应使用。 3.显然不可以用紫外线烤灯消毒。 4.居家条件下无法彻底消毒,但其实我们不需要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把矛头指向新冠病毒即可。 5.出入医疗场所等人员密集、潜在污染重的地方,所佩戴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 我们知道新冠病毒除了怕紫外线、怕酒精以及乙醚、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外,它还挺怕热,56℃下30min就可将其灭活,简单有效。作者推荐将使用过的、相对清洁的KN95/N95口罩浸泡于温热的水中(56℃以上)半小时以上,达到精准杀灭新冠病毒的目的。可能有人要问了,你不是刚说口罩有疏水结构吗,用水怎么泡得透,注意,在这里水的作用是加热,不是清洗,建议容器加盖,或者压重物将口罩完全浸没水下。至于水温如何确定,最好是使用水温计测量,或者家中热水器设定60℃以上,多次加入热水维持水温,有经验的朋友甚至可以凭烫不烫手来估算,作者暂时也没想到很好的解决方案。至于能不能直接沸水煮开,因为口罩材料的热稳定性不明确,暂不推荐,也请知情的朋友指点。 特别注意(必读):1.本方法称不上消毒,仅仅针对新冠病毒做了灭活,是为抓主要矛盾。2.经本法处理的口罩,清洁干燥后仅限原佩戴者再次佩戴,以免传播其他疾病。3.因不明确本方法处理后对口罩防护性的影响,处理后的防护等级一律按降级认定,即KN95/N95口罩经处理可视作医用外科口罩使用,故作者仅推荐本法处理KN95/N95级口罩,实在是无奈之举。最后祝大家健康平安,新年快乐!
网球肘,因好发于网球运动员而得名,专业名为肱骨外上髁炎,常见于手工业者、家庭主妇等常使用上肢劳动者。临床表现为前臂发力时,肱骨外上髁处疼痛,包括拧毛巾、炒菜时拿锅铲、扫地、拧螺丝等。其主要病理表现为伸肌总腱的劳损或者损伤,甚至肌腱止点的部分或者全部撕裂。其原因为上述工作或日常活动中伸肌腱的反复牵拉引起肌腱组织的变性,甚至是撕裂。首先容易被损伤的是桡侧腕短伸肌腱的止点(extensor carpi radialis brevis, ECRB)。该疾病因为与工作或日常生活有关,不能完全消除病因,极易迁延不愈。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减少活动,口服或局部外用消炎镇痛药物、局部激素注射(封闭治疗),穿戴专业护具等。但若再次重复反复牵拉伸肌腱的动作,又可诱发疾病复发并加重,成为顽固性网球肘。通常认为①1年以上治疗不愈,②严重疼痛反复发作,③打过3次以上封闭仍然复发的患者属于顽固性网球肘。对于这些顽固性网球肘,保守治疗已无效,不宜继续长期服用药物及反复注射激素,以免引起肝、肾功能损伤及局部感染。此时经过MRI检查证实,推荐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切开手术和关节镜微创手术。后者只需在肘关节周围做2-3个微创切口,在镜下刨除变性肌腱组织,严重者行锚钉修复。关节镜手术治疗顽固性网球肘可达到创伤小、恢复快的目的,是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主要方式或趋势。目前我科已治疗多例顽固性网球肘患者,帮助其恢复日常生活及工作。
2017-11-24◆◆◆2017年11月20日,第五届亚洲人工关节年会(Arthroplasty Society in Asia,ASIA)在日本东京隆重举行,同期举行日本关节病学会(Japanese Society for Joint Disease,JSJD)及亚太膝关节矫形学会年会(Asia Pacific Organization of Knee Arthroplasty,APOKA),市六院关节外科主治医师方超华受邀参加,并在『膝关节置换技术』专题发言。此次ASIA由亚洲人工关节协会主办,协会成员包括来自中国、韩国、日本、印度、新加坡等各亚洲国家人工关节置换领域的领军人物。自2013年成立以来,该协会已经分别在中国北京、韩国首尔、印度阿格拉及中国广州成功举办4次学术会议,正如ASIA成立之初的构想一样,已经发挥出了引领亚太地区人工关节领域协作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作用。本次会议共有20余位中国医生受邀在大会发言及汇报演讲,我院主治医师方超华携课题成果代表宁波市第六医院在国际关节外科领域首次发声,主要内容涉及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假体旋转对线的研究。该项课题首次验证了膝关节置换术中一种新的确定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方法应用于国人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有利于减少术后膝关节并发症、提高假体使用寿命。方超华医生正在演讲此次,我院医生参加关节外科国际会议,和该领域的学术同仁们进行交流,并且发言获得与会人员的好评和掌声,不仅体现了我院关节外科技术发展日趋成熟,更是在国际的舞台上展现出了六院人的风采。医生介绍方超华,主治医师,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硕士就读于首都医科大学,师从中国膝关节工作委员会主席曲铁兵教授;目前为浙江大学在读博士,师从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主任严世贵教授。已发表文章数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英文论著一篇,影响因子达3.0分,主持院级、区级课题各一项。关节外科/运动医学门诊时间:周二上、下午
前天给一位8岁的小朋友成功施行了同期双侧半月板手术。小朋友很乖,术中不哭不闹,也很坚强,术后2天就下地开始行走。术前 术后也许有人会问为何年纪这么小也会发生半月板撕裂,需要做半月板手术。半月板撕裂原因众多,运动损伤、慢性磨损等等,多见于青年人或中老年人。但其中一类半月板撕裂确是在半月板先天发育异常的基础上引起——盘状半月板。盘状半月板是一种少见的半月板畸形,因半月板的宽度和高度异常增大呈盘状而得名,外侧半月板多于内侧。据报告盘状外侧半月板的发生率在日本和韩国患者中为26%,而在其它国家的患者中不到1%;内侧盘状半月板的发生率为0%~0.3%[1]。相关文献报道我国盘状半月板的发生率达到 3% ~ 5%。盘状半月板发生撕裂的风险要远远高于正常半月板,国外文献报道,盘状半月板合并撕裂的发生率为 38% ~ 88%,而国内报道的发生率竟高达到 92. 3%[2]。正常半月板 盘状半月板盘状半月板因为其形态肥厚,位于股骨与胫骨中间,在反复挤压后容易变性,或在外力下更加容易损伤,因此即使在儿童也易发生半月板撕裂,文章开头提到的小朋友就是双侧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撕裂,需尽早手术治疗。并且从本人的临床观察中发现,在年纪较轻的半月板撕裂患者中,盘状半月板占了一大部分。当发生盘状半月板撕裂后,需及时行手术治疗。及时就诊,手术医生可以行关节镜手术将盘状半月板中间肥厚的部分切除,留下周围的一圈,跟正常的半月板形态相似。但若时间拖延太久,半月板边缘撕裂不能缝合,往往需要行半月板次全切除甚至全切术,留下的半月板组织太少将会极大增加后期关节炎的发生几率。虽然盘状半月板容易撕裂,但也不是诊断了盘状半月板就需行手术治疗。避免损伤,没有发生撕裂的不需要特殊治疗。最后祝杨**小朋友早日康复!参考文献:【1】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B%98%E7%8A%B6%E5%8D%8A%E6%9C%88%E6%9D%BF/4646862?fr=aladdin盘状半月板【2】 http://orthop.dxy.cn/article/482621图文解析:盘状半月板的影像学表现本文系方超华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酷暑结束,科室病人如潮水般涌来,其中不乏肩痛患者。昨天一个好友领着丈母娘来我这儿寻求帮助,她的肩痛实在受不了,尤其是晚上特别明显,连正常睡眠都难以保证;手臂上举困难,帮忙抱小孩更是爱莫能助。经仔细查体及行磁共振(MRI)检查,确诊是肩峰撞击症导致的肩袖损伤。肩袖,是指包绕在肱骨头周围的一组肌腱复合体,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的肌腱组成,对于维持肩关节的活动和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肩袖损伤是肩关节常见病变,是最常见的肌腱损伤,以冈上肌肌腱损伤较为常见。损伤原因包括:1、直接暴力。多见于年轻人运动损伤或者摔伤2、肩峰下慢性撞击、磨损。3、冈上肌腱乏血管区退变。老年人肩袖损伤原因多见于2、3项。肌腱损伤就是我们俗话说的“伤筋”,可引起肩关节无力,可因为损伤的肌腱不同分别表现为外展无力、上举无力或后伸无力。肌腱损伤时又往往合并肩关节内无菌性炎症,引起疼痛。最典型疼痛为颈肩部的夜间疼痛和“过顶位”活动疼痛(当患肢高举超过自己头顶时,简称“过顶位”活动),因为“过顶位”活动时,肱骨头与肩峰撞击,而位于它们中间的冈上肌腱被卡压,引起症状。那些经常打羽毛球、自由泳的运动员,举手擦玻璃、墙壁做家务的阿姨就在频繁做着这些动作,长期以往,撞击的肩峰侧骨质增生,形成了“骨刺”,肱骨头上形成囊性变,被撞出一个“坑”,冈上肌腱则出现了破口,如不能避免继续撞击和尽早治疗,破口越来越大,症状越来越明显。常规的X线检查可以明确有无骨折、骨质增生,肩袖这些“软”的结构则必须行MRI检查才能显影,明确有无撕裂。对于那些因为肩峰下慢性撞击、磨损引起的肩袖损伤,在MRI上往往能看到肩峰骨质增生、肱骨头囊性变。肩袖因为其处在乏血管区,自行愈合不易,若不及时治疗,随着肌腱的回缩,破口越来越大,治疗越来越困难。当只有肩峰骨质增生时,保守药物治疗是无效的,可用关节镜行微创手术,行肩峰成形术。就是用磨钻磨除增生的“骨刺”,就好比当手指甲变长时,再吃多少药也不能把长的指甲化掉,只能用指甲剪来剪掉。当合并肩袖撕裂时,可同时在关节镜下行肩袖修复术来缝合肩袖。若肩袖撕裂范围太大,则微创手术已不适用或效果不好,只能行关节置换术来治疗,手术创伤更大,伤疤更长,费用更高,并发症也更多。这里我们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所有的肩痛和活动受限都是由肩袖损伤引起。“冻结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肩周炎”也会引起相似的症状。“冻结肩”多发于四五十岁的人群,多数没有明显病因,少数继发于肩关节创伤后。其不同于肩袖撕裂的是在1、磁共振上肩袖完整,没有撕裂口;2、肩关节主动或者被动活动均困难;3、疾病具有自限性,不需要手术治疗,整个病程经历1年半到2年后自动痊愈。“冻结肩”的名称也来源于此,整个肩关节就像被冻住,活动不了,等到春暖花开之时解冻后,肩关节活动就恢复了。冻结肩患者在疾病过程中需要做的是进行肩关节的功能锻炼,减少肩关节活动受限。锻炼方式很多,总结起来就是上举(爬墙练习)、内旋、外旋(划圈法)三个方向的活动。冻结肩患者应选择适合自己锻炼方法,缓解疼痛,加快病痛自愈。肩袖损伤患者应及早就医,肩袖损伤口会由小变大,医生也只能根据患者病情来推荐最适合的治疗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做出对肩袖损伤的动作,能有效的保护我们的肩关节。选择有效保护还是选择损伤就医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相信很多球迷看了以上新闻后对罗斯的赛季感到痛心,“半月板撕裂”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已经不算是陌生了,很多的体育新闻中常常会出现这个名词,但是作为一个关节外科医生,在我所接触的半月板撕裂的病人中,有运动量较多的人群,还有一种就是老年人群。随着MRI检查(磁共振)的普及以及运动医学的发展,很多疾病被细分幷更容易被明确诊断,其中膝关节疼痛中的一大部分即由半月板撕裂引起。虽然我们常常会听到半月板撕裂这一词,但是半月板撕裂作为一种疾病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尤其是社会上的老年群体对其了解更是少之又少。下面就带大家了解一些关于半月板以及半月板撕裂的科普小知识。半月板是什么?半月板是镶嵌于膝关节股骨髁与胫骨平台之间的一块纤维软骨。用通俗的话说,半月板就是嵌在骨与骨之间的小垫板,减少骨与骨之间相互作用力,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半月板内、外侧各一个,内侧半月板呈"C"形,和内侧关节囊联系紧密;外侧半月板呈"O"形,和外侧关节囊没有直接相连,活动度较大。在膝关节屈伸过程中,半月板在股骨与胫骨中间,可以分散应力,使力量均匀分散,关节面局部受力减小。日常生活中,正常的膝关节屈伸活动并不会损伤半月板,急性损伤常见于屈曲位时的膝关节扭转,所以足球、篮球等运动好发;慢性损伤则多见于长期劳损后半月板变性,尤其是频繁下蹲的汽修工、电焊工等,极度屈曲的膝关节挤压中间的半月板,变性的半月板在哪怕是一个极小的扭转力量下就可以被撕裂。撕裂的半月板在膝关节间隙中随着人体的动作不断翻折,或是完全撕裂呈游离状态,一旦发生半月板碎片卡压至关节缝中,就会产生疼痛。半月板损伤有什么表现?急性期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的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急性期过后,肿胀和积液可自行消退,但活动时关节仍有疼痛,有关节间隙固定点的压痛。膝关节屈伸时有弹响,部分病人有"绞锁"现象(活动时病人常感到"咯嗒"一声,伤膝立即像有东西卡住了不能动弹,称为"绞锁",而且非常痛。经慢慢恢复后,又无意中听到"咯嗒"一声,膝关节立即恢复伸屈,称为"开锁",疼痛也随之减轻),下蹲、起立、跑、跳等动作时疼痛更明显,严重者可跛行或屈伸功能障碍,股四头肌萎缩。半月板损伤如何治疗?半月板属纤维软骨,其本身无血液供应,只有与关节囊相连的边界部分能从滑膜得到一些血液供应。因此,除极少数的边缘部分损伤后在制动的情况下(比如用石膏、支具固定)可以自行修复外,其余的绝大部分病人很难自愈,若任其发展,撕裂范围可继续增大,并且碎片卡压软骨可引起软骨磨损,导致骨性关节炎。因此对于半月板撕裂病人来说,药物治疗并不能解决其根本问题,只有尽早的进行手术,才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治疗办法。如今的半月板手术可以借助关节镜完成,切除碎片或缝合修复,达到微创、效果好、恢复快等目的。手术分为两类:部分切除就如指甲长长了,药物不能使指甲变短,需要用指甲剪修剪指甲;缝合是用专门的半月板可吸收缝合器缝合裂口。到底选用何种方式取决于撕裂时间、类型及范围。希望读者朋友们可以从小处预防:在运动时加强对膝盖半月板的保护,减少其受伤的几率。从微处治疗:一旦发现要及早就医,防微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