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手术后注意事项(成年人)1.切口护理方面:(1)手术当天:手术后膝下可垫软枕,使髋关节委屈,以松弛腹壁切口张力和减少腹腔内压力,利于切口愈合和减轻切口疼痛。全麻患者一般术后6小时可进易消化饮食,下床行走。局麻患者术后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即可进易消化饮食,下床行走。(2)术后第1天:可自行下床散步、大小便(需用坐便器)。尿潴留留置导尿管患者术后第1天可间断夹闭尿管锻炼。以卧床休息为主,卧床时干毛巾将阴囊托起,预防阴囊水肿。手术后2-3天下腹部腹胀感,活动时切口疼痛明显,此乃正常现象。3天后疼痛感可明显减退。术后1-3月内因为补片存在,腹股沟区可能存在异物感,主要表现为活动时腹股沟或者阴囊区域疼痛。无需特殊处理,随时间推移,可自行减轻、消失。(3)出院时切口换药,返家后切口处请保持清洁干燥,手术后一周可自行揭除切口处敷料。出院后建议暂时不要洗澡,待至少1周后切口完全愈合才可以洗澡,最好使用淋浴。(4)有如下情况:疝囊大、发病时间长、复发疝、嵌顿疝、硬化剂注射史等患者术后3-5天左右出现腹股沟区或者阴囊肿胀甚至肿块的可能性较大。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肿块(医学名词:血清肿),无论站立或者平卧均存在,质硬,可能伴有坠胀感。无需紧张,可待其自行吸收,一般需要1-3月时间。部分患者皮下可能会残留条索状肿块,无需特别处理。手术后穿紧身内裤或疝气带可减轻血清肿的发生。2.饮食方面:(1)可增加乳制品、蛋、鱼肉等高蛋白质摄取,可促进伤口愈合。(2)每日水分摄取至少2000cc或多吃蔬菜水果,可预防便秘。(3)无特殊忌口,可正常饮食。3.日常生活方面:(1)突然咳嗽用力或活动时以手压住切口,可减轻腹部用力造成切口疼痛。(2)出院后先进行一般体力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三个月内避免腹压增加之活动:如剧烈咳嗽、用力解便、提重物、长时间上下楼梯、登山、骑脚踏车及跑步等剧烈运动。4.药物使用注意事项:一般医生会根据您的病情需要开出口服药。排便困难可使用开塞露协助。如有长期便秘,可口服用通便灵、乳果糖、舒泰清等药物,以保持大便通畅;有咳嗽者可口服化痰药;如有前列腺增生,需遵医嘱口服药物治疗,同时建议就诊泌尿外科。既往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可正常用药。5.有下列情形请立即返诊:(1)发烧,切口红、肿、热、痛、异常分泌物等发炎现象;(2)持续性呕吐或切口剧痛;(3)男性患者若发现有阴囊不正常的肿大或有再发性腹股沟区肿块时等。6.门诊随访:出院后1-2周左右需门诊复查(孙中伟副主任医师专家门诊每周五,门诊三楼五诊区十二诊室)。专家简介:孙中伟,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外科基地教学主任,普外科专科培训基地教学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疝外科青年专家工作组专家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疝和腹壁外科产业及临床研究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学动物实验专委会委员,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疝与腹壁外科分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创面修复与整合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疝与腹壁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胃肠外科微创专委会委员兼秘书,济南医学会疝与腹壁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济南市医师协会疝与腹壁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通讯编委。发表SCI论文3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专著1部,国家专利4项,主持省级、市级课题3项,记功一次。本文系孙中伟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肚子痛”是人人都会遇到的不适,小到受寒胃肠痉挛,大到恶性肿瘤都会引起腹痛,它常见,却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疾病征象。腹痛是多种疾病的共同症状,如果掉以轻心,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如急腹症,常突如其来,患者感觉剧痛难忍、大汗淋漓、甚至昏厥休克,这种腹痛往往是肠梗阻、溃疡穿孔、急性阑尾炎等症的征兆。肠梗阻如治疗不及时,会引起肠麻痹、肠坏死,危及生命;慢性腹痛,突发刀割样急腹痛,伴腹板样僵直,多为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急性阑尾炎本来不是什么重病,只要诊疗及时就能痊愈,但若延误了就会坏疽、穿孔,威胁生命。慢性病常常腹痛绵绵,小腹坠痛,不能体力活动。但有些患者在病情缓解时麻痹大意,认为反正无大碍,便不就医。其实腹痛不会是无缘无故的,虽然症状缓解了,病因却未弄清、病灶也未消除,漫不经心只会耽误诊治,最终积重难返,使治疗更难、花费更多,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果有腹痛症状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去就诊,切勿自行服药等处理而导致诊疗延误。小秘方:1、腹痛伴呕吐提示食道、胃肠疾病,呕吐物量大且有腹胀时警惕肠梗阻 2、腹痛初发位于中上腹或脐周,后转移并固定于左下腹,提示急性阑尾炎 3、外伤后腹痛,伴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警惕腹部脏器(如肝、脾)破裂 4、腹痛伴随大便习惯(次数增多或减少)、性状(血便、黑便、细索状便)的改变,警惕肠道恶性肿瘤 5、心肌梗死亦可以腹痛为首发症状,有胸闷、胸痛感觉或有心肌缺血病史的患者请格外警惕扫一扫关注“肠路漫漫”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科普知识
腹股沟疝的科普
腹股沟疝主要的两种手术方式
什么是疝气?老百姓所说的疝气,医学上称之为“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的脏器,如肠管、网膜、膀胱等经过腹股沟区的薄弱部位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一个可复的包块,分为腹股沟斜疝、直疝和股疝。在老年人群里非常常见。因为腹股沟疝平时不疼不痒,很多老年人不重视,能拖就拖,没有积极的治疗而留下隐患。殊不知,一旦出现脱出的肠管被卡住、回不去了,就会发生肠梗阻、甚至肠坏死,老年人又常常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这个时候小小的疝气就可能会带来生命危险。大家都知道,手术是治疗疝气的唯一方法,有些老年人担心,疝气手术复杂、风险大、住院时间长,需要下胃管、尿管,担心术后伤口痛、会复发等等,其实,疝气手术远没有那么复杂。我们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需要,提供不同的手术方案,对于老年患者,我们的手术方案常常个体化。手术方式有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腹腔镜疝修补术是在患者腹壁上做一个1cm和两个0.5cm的小切口,从腹腔里面用腔镜专用的疝补片进行修补,对于一些复发疝和双侧疝优势非常明显,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但这种手术方式需要全身麻醉,对身体状况的要求相对比较高;对于一些年龄特别大、心肺功能不太好或者全身状况比较差,不能耐受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我们采用局麻下的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区切一个6-8cm的切口,从腹腔外面进行修补,术后2个小时就可以恢复饮食和活动,伤口采用美容缝合,不需用换药和拆线。大部分患者在术后通过短暂的观察、恢复,1-2天就可以出院。这两种手术方式大大缩短了住院的等候时间和治疗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为患者和家属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很多老年人得了多年的疝气,害怕手术受罪、给儿女添麻烦,现在的手术方式大大降低了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更加方便快捷、安全有效,得了疝气的老年患者,就不用再拖了。本文系高磊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摘要背景:腹疝患者中65岁以上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些病人由于身体虚弱或有围手术期风险,经常需要等待,而不是手术治疗。然而,这个年龄段的许多人对生活质量有重大影响,但目前尚不清楚。方法:方法我们利用腹部核心健康质量协作组织(ACHQC)的数据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包括2013年至2019年接受选择性腹疝修补术的成年人。采用多变量回归比较了四个年龄组(18-40、40-64、65、65-75、76)的基线、30天、6个月和1年术后的平均差异。次要结局包括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率结论:接受腹疝修复的老年患者相比,与疝相关的生活质量相同,并在术后30天、6个月和1年报告更高的生活质量评分。
背景:疝的罕见部位,以及在某些情况下(肝硬化、透析、腹直肌分离、随后的妊娠)的原发性腹壁疝,在技术上可能具有挑战性。目的是确定治疗策略可能偏离常规管理的情况。方法:指导小组由来自欧洲和美国疝气协会的外科医生组成。在制定建议时采用了建议评估、发展和评价分级方法。苏格兰大学间指导网络(SIGN)的关键评估清单被用来评估全文论文的质量。系统文献搜索于2018年5月1日进行,并于2019年2月1日更新。遵循了《研究和评价准则评估》工具。结果:文献数量和质量有限。基于证据质量低,大多数建议被评为薄弱。对于肝硬化或透析患者,建议采用腹膜前网片修补。后续怀孕是复发的危险因素。修复应该推迟到最后一次怀孕之后。由于缺乏证据,对于伴有直肠扩张的患者或患有Spigelian疝或腰疝的患者,不能推荐治疗策略。由于本文推荐建议程度较低,在此重点参考肝硬化、肝功能异常、肝腹水、透析、妊娠这几种情况下疝的处理意见,由于相关病例较少,故该指南意见仅供参考,具体还需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分析。KQ1:肝功能受损的患者应该接受选择性脐疝或上腹部疝修补术吗?声明:可接受的证据发现选择性脐疝修补对大多数肝硬化和/或腹水患者是安全的。急诊修复与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是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高于15,腹水和白蛋白水平低于3g/dL。建议:建议肝硬化患者(MELD评分低于15)在优化肝功能后进行选择性脐疝或腹壁疝修补。KQ 2:肝功能受损的患者,脐疝或上腹部疝的首选修复方法是什么?声明:可接受的证据发现,带网片的开放式脐疝修补对肝硬化和/或腹水患者是安全的。腹腔镜疝修补术对没有腹水的患者似乎是安全的。在腹水患者中,并发症的风险增加。缝合修复复发率非常高。没有腹壁疝修补术的证据。建议:对于肝功能受损的患者,建议使用开放的修补方法,在脐疝或脐疝上覆盖或腹膜前补片。KQ 3:脐疝或上腹部疝应该在腹膜透析之前或期间修复吗?声明:无症状脐疝或上腹部疝修补在腹膜透析过程中是否会出现症状尚不清楚。疝的存在可能会使腹膜透析复杂化,因为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滴注的液体中扩大。腹膜透析前或腹膜透析中脐疝或上腹部疝的修复与低发病率相关。建议:建议在腹膜透析开始前修复脐疝或上腹部疝。腹膜透析期间进行疝修补似乎是安全的。KQ 4:腹膜透析患者脐疝或上腹部疝的首选修复方法是什么?声明:可接受的证据发现,不进入腹膜腔的开放性脐疝或上腹部疝修补与低发病率和复发率相关。在腹膜透析之前或期间,没有关于腹腔镜脐疝或腹壁疝修补的数据。建议:建议腹膜透析患者使用悬带或腹膜前网片进行开放脐带或上腹部疝修补。KQ 5:患有症状性脐疝或上腹部疝的育龄妇女应接受选择性疝修补术吗?声明:选择性脐疝和腹壁疝修补对育龄妇女是安全的。疝修补后的后续妊娠与复发风险增加相关,这就是为什么手术应尽可能推迟到最后一次计划妊娠后进行。怀孕期间发生可复性疝时,警惕的等待方法是安全的。建议:如果可能的话,选择性脐疝和上腹部疝修补应推迟到妊娠后进行,最好是在育龄妇女最后一次妊娠后进行。KQ 6:对于有症状的脐疝或上腹部疝的育龄妇女,首选哪种修补方法?声明:对于在脐疝和上腹部疝修补后怀孕的育龄妇女,使用补片似乎可以降低复发率,但与缝合修补相比,会显著增加慢性疼痛的风险。建议:如果疝修补不能推迟到最后一次妊娠后,建议对育龄妇女的脐疝和上腹部疝进行缝合修补。最后一次怀孕后可以进行网片修补。
摘要:在开放性腹疝修补术中,对于理想的补片放置位置没有一致的意见。 我们旨在通过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确定与开放性腹壁疝修补术后疝复发率相关的补片位置。在开放性腹壁疝修补术过程中,对四个网格放置位置中的至少两个进行了比较研究(onlay、inlay、sublay和underlay,如图1)。 评估的结果是疝复发和手术部位感染(SSI)。成对荟萃分析用于比较所有直接处理的网格位置。进行多重治疗荟萃分析,以比较贝叶斯框架中的所有网格位置。敏感性分析计划用于以下方面:根据疝的大小和网片类型(合成的或生物的)进行的低偏倚风险、切口疝的研究。确定了21项研究(n = 5,891)。sublay与最低的复发风险相关[OR 0.218 (95 %置信区间0.06-0.47)],并且是评估的四种治疗方式中是最好的[Prob(best)= 94.2 %]。Sublay也与SSI的最低风险[OR 0.449 (95 %置信区间0.12-1.16)]相关,并且是所评估的4种治疗模式中的最佳[Prob(best)= 77.3 %]。当仅评估低偏倚风险、切口疝和使用合成网片的研究时,sublay复发率最低和SSI的概率较高。sublay比其他网格定位具有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虽然需要额外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这些发现,但该网络荟萃分析表明,sublay是放置网格的最佳位置的可能性很高。 读后感:sublay的补片安置位置与腹腔镜下无张力修补术补片安置位置一直,均为放置在腹膜前,由此可见,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可以有更低的复发率和并发症,患者可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