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是人体重要的生命体征。血压测量是了解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指导治疗、评估降压疗效以及观察病情变化的主要手段。因此正确规范的测量血压、得到第一手数据资料,十分重要。测压前准备:测血压前半个小时内不喝刺激性饮料,如咖啡或酒,不剧烈活动,心绪平稳、排尿后休息5~10分钟。如需测量站立位血压,应在卧位改为站立3分钟后测量。血压计选择:正规厂家,定期检测的血压计。水银血压计(水银容易挥发,如不定期计量局检测,影响准确性。)电子血压计(方便快捷、随时测量、未来的趋势)。推荐使用经国际标准化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一般不推荐常规使用腕式血压计或手指式血压计。袖带位置:袖带气囊中部放置于上臂肱动脉的上方,边缘不要卷起。下缘在肘窝的上方2~3厘米。袖带气囊至少应覆盖80%的上臂周径。如果袖带过小,会导致测量值偏高。袖带松紧度:袖带绑得太紧,测量值偏低。太松则测量值偏高。一般认为能塞进2个指头时为宜。手臂姿势:测量血压时气囊位置应该与右心房水平同高(通俗讲就是和心脏在同一水平线上)。听诊器听筒位置:轻轻地把听诊器放在肱动脉搏动的最强处,平坦紧贴放置,不能塞到袖带中,不能过分用力压,否则会导致动脉变形,产生杂音。听诊器的膜件不要接触衣服、袖带和橡皮管,避免摩擦音。充放气速度:缓慢均匀放气,速度为每搏心跳下降2-4mmHg。当心动过缓时推荐放气速度为每搏心跳下降2mmHg。听诊方法: 观察水银柱上升高度,在气囊内压力达到使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后再升高20-30mmHg, 然后松开放气旋钮,使气囊匀速缓慢放气,同时应水平注视水银柱凸面。这时在袖带下方肱动脉之上的听诊器即可闻及声音。袖带压力下降中听到第1声音通常是收缩压(也就是高压)。随着袖带压力下降,声音最终消失则为舒张压(也就是低压)。注意:有的患者有的时候低压到0mmHg时也能听到,那么低压真的是0mmHg么?当然不是的。这时候我们是以听诊器中声音突然变小,短促而低沉的声音记做低压的。测量结束后:血压测量完毕,将气囊排气,卷好袖带,平整地放入血压计盒中。向右侧倾斜血压计约45度,使水银柱内水银进入水银槽后关闭开关。注意一下几点:1、血压测量要以上肢中高的一测为准。当左右上臂血压(收缩压)差值>20mmHg时,建议进行四肢血压测量。2、有客观真实记录的非同日3次收缩压≥140mmHg和(或)≥90mmHg的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3、隔着衣服测得的血压值要偏高,而将衣袖捋起来后测得的血压要偏低。gefeng777.haodf.com本文系葛峰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高血压是老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约2/3的老年人都患有高血压。随着健康教育的普及,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都明显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尤其是高血压的控制(达标)率还很低。这其中与我们对高血压防治的观念中还存在一些误区也有关。1、老年人一发现高血压就应该马上吃药?任何高血压患者都应该首先改善生活方式,限盐、增加钾盐摄入、戒烟、限制饮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保证良好睡眠、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及保持心理平衡。一些人轻度血压增高及高血压初期,可以不用药通过生活方式调节即可维持血压到正常水平。但发现血压高了应该先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您的血压水平、危险因素、重要器官损害情况等等进行危险分层,然后根据情况来决定是否应用降压药物。而且每个病人的自身情况不同,要分析引起血压增高的可能原因,针对病因和合并疾病等选取适当治疗方法或药物。2、如果没有头晕、头痛等不舒服症状,血压高可以先不用吃药?有些人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虽已发现有高血压但认为没有不适症状不用吃药,或能扛就扛,怕一旦吃上药就离不开药了。我们说虽然血压升高会出现脖子发僵、头痛、头晕,有时可能还会恶心想吐,或者引起耳鸣、心慌气短等,但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没有明确的关系。实际上老年人高血压的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症状。而这种无症状性高血压虽然没有造成感觉上的异常,但持续的高血压状态会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从而影响主要脏器功能甚至生命,高血压的危害远远大于药物副作用的影响。因此,无症状的高血压同样应进行治疗。3、老年人血压明显增高应立即把血压降至正常?血压降的越低风险越小?有些人对血压增高又过分恐惧,测得血压明显增高就很害怕,立即含服快速降压药或按医生常规药量服用后未马上降到正常就自行加大量药量或重复服药。然而老年人心血管系统老化,降压并非越快越好、越低越好,需要给身体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降压治疗要平缓达标,逐步将血压在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一般需要在数周甚至数月。快速降压加重血压波动,易导致老年人心、脑、肾等主要器官损伤。尤其伴有明显动脉硬化(颈动脉狭窄、脑血管病等),需要适当的血压才能保证供血,血压太低就供不上去。因此,降压不易太快,高龄老人降压的目标值也要适当放宽,不易把血压降的过低。4、血压降下来就可以停药或减药,否则会越降越低?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高血压的治疗不是只一时达标即可,需要长期达标,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坚持治疗,需要长期平稳有效地控制血压。随意停药血压会再次升高,引起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损害更严重。此外,血压在一天中并不是保持在一个水平,而是波动的,某一次测的血压正常或达标并不能说明血压已经控制好了,治疗初期或血压不稳定期每天要检测不同时段的血压。通过监测血压水平按医嘱调整降压药物或用量。正确的做法是,在长期的血压控制后,小心地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一般只对那些能够严格坚持非药物治疗,即健康生活方式的病人可以减药量。个别只用很少量降压药即可控制的病人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或夏季血压偏低时可以暂停服药,待血压有上升趋势再逐渐恢复用药。在减药的过程中,必须监测血压,要注意季节变化等引起的血压差异来调整药物和剂量。5、高血压是慢性病,就诊后可以按大夫的方子一直开药或自己买药坚持服?有些病人就诊后就按医生开的方子服用多年也不复诊或监测,直到出现明显头晕等不适才来就诊,导致血压降得过低引起脑供血不足症状或血压一直未控制达标甚至有明显增高引起心脑肾并发症。老年高血压个体差异大,要强调个体化治疗,定期复查和血压监测,观察疗效,掌握个体用药品种和剂量与血压变化之间的关系,医生要不断评估病人,及时调整用药,不能一直照方开药,更不能长期照方买药。总之,老年高血压的治疗要强调个体化、因人而宜的治疗。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血压,减少血压波动,避免晨峰高血压,调整血压昼夜节律,降低脉压差。同时注意降压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降压药物对伴随疾病的影响,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应坚持长期随访,血压达标者每3个月随访1次,血压未达标者每2~4周随访一次。一般需要长期或终身治疗,切忌突然停药、不规律治疗。老年高血压治疗达标的原则是:平缓达标、晨起达标(晨峰血压)及长期达标。本文系汤哲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月关注(2010.11)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也许应该关心一下自己的情绪问题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但是,如今人们在诊治高血压的过程中,很少会想到是否需要关注一下自己的心理状态。“长期以来,高血压的治疗走的是生物医学模式,强调高血压是一种代谢综合征,需要通过药物治疗、饮食控制、体重控制等各种手段,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但是,经过长期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患者血压控制不好,形成顽固性高血压?为什么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还是没能降低?或许,在另一种医学模式——心理-生物-社会医学模式中,能够找到答案。在社会-生物-心理医学模式中,出现了心身疾病这一概念。“心身疾病就是指由社会心理因素作为重要原因参与发病的躯体疾病。高血压就是一种心身疾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毛家亮说。血压升高是抑郁焦虑情绪的躯体化表现毛家亮介绍说,社会环境因素的骤变,尤其是不愉快社会事件或应急状态的发生,容易引起情绪紧张,导致高血压升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围困在前苏联列宁格勒市达三年之久的人,高血压患病率从战前4%上升到64%。城中的人整天应付疲劳轰炸,等待亲人的死亡通知,等待入伍通知,没有食物,停电停水。人们长期处于焦虑与抑郁情绪中,高血压发病率大幅度增高。不止是人,如果动物长期处于应急状态之下也会患上高血压。弗里德曼敏感鼠升压实验表明,如果让白鼠在取食时遭受电击(或需经过一场撕打而造成应激状态),那么就可因此患上血压升高。毛家亮介绍说,在一项研究中曾连续对到心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调查,在3260病例中,焦虑发生率为42.5%,抑郁发生率为7.1%;其中在高血压患者中,抑郁发生率为4.9%,焦虑发生率47.2%,“在抑郁和焦虑的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两倍”。他还解释了由情绪障碍引起血压升高的生物学机制:恐惧、焦虑时,肾上腺素分泌相对增加,心输出量增加而使收缩压明显上升,伴皮肤和肌电值增高;愤怒、敌意时,血内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则以舒张压升高为主,皮肤电阻和电位也是增高的。当高血压患者伴有心理障碍时,则需要应用抗抑郁焦虑药物以及降高血压药物联合治疗。许多使用过多种联合降压药治疗血压控制不好而伴有心理障碍的患者,经过一种抗抑郁药物治疗后血压能马上得到较好控制。但是,目前医学界对此认识还不足,“80%在综合性医院就诊的心身疾病患者,有60%~80%的被漏诊误治。许多内科医生对此认识仍有局限性。”仁济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毛家亮说,一些高血压患者对医生的心理治疗也很不配合,一是对于心理障碍这个称谓讳疾忌医,对医生问诊其情绪问题怀有抵触;二是对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表示担忧。因此,高血压疾病中情绪障碍的诊治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本期将结合实际案例介绍高血压伴有心理障碍的相关临床表现,帮助人们能够从中就这一问题获得新的认识,也许能够解答某些患者为何高血压久治不愈的困惑。案例1“吓”出来的高血压刘先生51岁国企高管两个让他性情大变的电话刘先生是一家国有航运公司的总经理,旗下有3000多名员工。他坦言自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做事要做到极致,容不得半点瑕疵。正是追求完美这种行事风格,让刘先生脱颖而出,在事业上取得非凡的成就。然而,一年前的两个电话,让刘先生的脾气性格大变。刘先生的企业主要从事长江(上海到武汉段)航运业务,一个靠天吃饭、意外多发的行业,不过多年以来,均无大事发生,这也是他尽心努力的结果。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意外还是发生了。一次深夜里,刘先生突然接到部下的电话称,长江航道上突遇暴风雨,一名押货员工落水失踪。这让他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一个月后,又是在深夜,他又接到了一个“灾难”电话:押运的一批货物因为突发洪水而不知所踪。这又让他彻夜难眠了起来。此后,刘先生一到晚上就非常紧张,一听到电话铃声就心惊肉跳,常常失眠。之后,他每天都显得憔悴不堪仍强作精神,在工作中的脾气也越来越大了,以致经常可以看到他在办公室里训斥部下或怒摔电话。后来,凡是遇到事情少不顺心,他便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恐惧心梗让血压波动刘先生的身体也出现了明显的躯体症状:胸闷、心慌、头痛。他去沪上某三甲医院高血压专病门诊检查,被发现心电图检查显示T波变化,并被告知可能会导致心梗,这让他更加惶恐不安。此后,一年内,刘先生坚持每星期1次~2次进行心电图和holter(24小时跟踪心电图)等检查,基本无明显变化。血压一直在150~140/90~100毫米汞柱,且不稳定,主要服用“络活喜”、“博苏”、“诺迪康”等,但血压始终控制不佳。后来,他求诊于沪上多家三甲医院的心血管专家门诊,诊断基本相似。此后,刘先生总怕自己会心梗,不敢运动,不敢用力气,严重影响工作和家庭生活。他还曾出现了走步也困难、心慌,手心出汗、甚至不想讲话,以至后来连单独出门也不敢,总需要他人陪同以车代步,最后不得不停休在家。专家点评:抗抑郁治疗后可以单独出差了毛家亮:焦虑、抑郁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但如果长时间不能缓解或对某事无法释怀,那这种情绪就会形成心理障碍。而有追求完美、争强好胜性格特点的人,特别容易产生这种心理障碍。刘先生就是这样,因为两次航运事故而耿耿于怀。心理障碍初期表现为紧张敏感,然后易怒烦躁,最后表现为多种躯体不适,在刘先生身上表现为心慌、胸闷、头痛等症状及高血压等疾病征兆。因此,在治疗上还需要从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上入手。刘先生是我的一位患者。我先给他来了抗抑郁药物怡诺思,并提醒他该药在刚开始服用时,不良反应会较大,让他有思想准备能尽量克服。因为怡诺思此类抗抑郁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呈“剪刀差”走势,即前三天嗜睡、厌食等不良反应会非常明显,而药物还在未启效;在一周左右时药物开始明显启效,副作用与不良反应走势相交,之后药物疗效呈持续上升趋势,不良反应则呈持续下降趋势。果然,在服用一周时效果显现。他说,那时人顿感豁然开朗,好像长时间压在心中的一块石头没了,如释重负而轻松很多。现在,刘先生已经重新上班了,单独乘火车、坐飞机去外地出差都没问题,血压已经稳定在130/80毫米汞柱,心脏病药物已经停用,抗抑郁药物和降压药继续在服。我仍然叮嘱他定期随访,按时服药,直到情况完全稳定为止。因为擅自停药后完全可能引起心理障碍的复发,通常怡诺思的系统抗抑郁治疗用药时间需要在一年左右。案例2高血压源于害怕失去女儿方女士62岁家庭主妇棒打鸳鸯,血压走高近年来,方女士的血压一直偏高,处在140/90毫米汞柱的正常临界值,平时检查心电图正常、肾功能正常,各器官均没有器质性病变。她服用了氨氯地平、珍菊降压片,但血压控制得仍不理想。不仅如此,最近,方女士的脾气也变得异常暴躁,看任何事都不顺眼,尤其与女儿的关系剑拔弩张。他怀疑女儿,不信任女儿,对女儿做的许多事都持否定和反对的态度,尤其对女儿交往的男友百般挑剔,几个优秀的男孩都是因此而不得不与她女儿分手。为此,女儿也对方女士心存怨恨。糟糕的脾气与波动的血压形成了恶性循环。最近,血压比以前更高了,尤其是舒张压高,一般都在130/110毫米汞柱,服用氨氯地平和倍它乐克,仍不能控制血压。吃了安定,踏入电梯还心慌从前,方女士与现在是判若两人。她以前是一位房地产经理,精明干练,通情达理。1997年,她被查出患有乳腺癌,经手术、化疗后病情好转。患病期间,方女士性情突然变得胆小,容易紧张。当时,女儿住校,丈夫经常值班晚归。她不敢单独在家中睡觉,哪怕已是深夜躺在床上也不敢合眼。而只要听到丈夫用钥匙开房门的“喀哒”一声,她便像施了魔一般地顿然入睡。等到乳腺癌病情完全被有效控制后,方女士的恐惧情绪才得以缓解。不过,2002年,又一场灾难降临。丈夫被查出患有肺癌,紧张、恐惧地情绪再度缠绕着方女士。看到丈夫所住病房里,一个个病友因癌症先后死去,她的恐惧日益严重。在丈夫临终前的一个月,她只有服用了安定以后才有勇气踏入通往病房的电梯。然而,即便如此,只要一踏进通往电梯,她依然会感到心慌胸闷,注意力无法集中。丈夫去世后,方女士便一直生活在痛苦的阴影之中,久久无法自拔。专家点评:抗抑郁治疗需结合心理疏导毛家亮:方女士是我的另一位患者。她的性格中有精明、干练的一面,也有敏感、脆弱的一面,属于“爱钻牛角尖”的偏执型人格。这类人格者也是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当遭遇社会不愉快心理事件后,他们便容易长期陷于不良情绪中难以自拔。方女士在乳腺癌治疗中和丈夫住院治疗期间的表现便是如此。在心身疾病的治疗中,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生理状况,还需要在进行抗抑郁治疗的情况下,适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如此能有助于改变认知,解开患者的心结。在我给她服用了氟西丁、多虑平等抗抑郁药物后,方女士焦躁不安情绪得到了明显改善,血压开始下降了。于是,我趁势与她沟通来改变她的认知。方女士对女儿男友的百般挑剔,是因为她潜意识里的恐惧:她害怕在失去了丈夫以后,再失去了女儿。我以次为据给她分析:女儿已长大成人,嫁为人妻是人生必经之路,不可改变。你唯一可做的,就是希望女儿找一个好小伙一起幸福生活。何况,女儿结婚并不等于失去女儿,婚后他们会来看你,等外孙辈出世后,你还可以搭把手帮他们带孩子,相聚的时间还是很多的。听我分析后,方女士如释重负但又有些后悔,她后悔当初对待女儿男友的态度。还好,方女士对女儿现在的男友十分满意,小两口马上要结婚了。如今,母女重归于好,家庭关系也融洽了。如今,方女士在坚持进行抗抑郁治疗的情况下,每天只吃一粒珍菊降压片,就能平稳控制血压,通常在120/80毫米汞柱。她还参加了健美操学习班、老年合唱队,生活开始变得丰富而美好。以上介绍的是两个非常典型的由心理情绪障碍导致高血压治疗不好的案例,但对大多数有类似情况的患者来说,情况并不会有那么典型和夸张。一般对单纯用降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高血压患者,除了要排除继发原因外,如果出现以下情况的要考虑可能会伴有心理障碍可能:血压不稳定、血压容易受情绪影响而升高、睡眠不好、容易紧张和激动、容易疲劳、易担心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等。为此需提醒患者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以利血压控制。补充说明:如果有需要我看的可以联系我的助手,电话:13616642317,我们可以远程视频诊治,可以给您提供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消除您的病痛,如果需要还可以代寄药物,并会跟踪随访,谢谢!
高血压是目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最新统计我国有近2亿高血压患者,但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少之又少,这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诸多错误观念是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天气转冷,相当多的高血压患者血压会明显升高,可能引发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因此对这些常见错误观念应予以重视并纠正。这些错误观念主要有:1.不愿意进行降压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 高血压病人90%以上的病人都是原发性高血压,这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或终身服药。有些人虽然已经发现高血压,但不在乎,甚至认为治疗不治疗均无所谓。其原因主要是对高血压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或以为无明显症状而不需要服药,还有一部分病人是害怕一旦服用降压药物就需要终生服药。持这种态度的人,是自己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关心、爱护您的家人不负责任的表现,是极端错误的,一定要予以避免。循症医学证明,其服药与不服药的结局是截然不同的,长期不服药者则由于血压长期处于高水平,其本身可促进或加速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甚至引起致残或死亡。因此,要认清降压治疗的重要意义,积极、有效、长期地控制血压至正常或理想水平。 事实上,绝大多数高血压的病人没有特殊症状,往往在发生中风、心梗等严重并发症后才出现症状,但此时治疗为时已晚,因此一旦诊断高血压,就需终身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或药物治疗。2.过分强调调整生活方式的作用,不愿意服药 部分病人虽然认识到高血压的危险性,愿意进行降压治疗,但只调整生活方式,不愿意使用降压药物,以为芹菜、山楂等食疗就可完全降压。事实上,只有极少数初发性高血压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血压可短暂恢复正常,绝大多数高血压均需药物治疗,因此,对于中重度高血压,诊断后均应给于药物治疗;对于初发的轻度高血压患者,经1月左右的生活方式调整,如血压不能恢复正常,亦应开始药物治疗。3.仅仅重视药物治疗,忽视生活方式的调整 一部分病人一边吃着降压药,一边继续抽烟、大量饮酒及大吃大喝,血压往往降不下来。其实生活方式的调整是高血压的治疗的基础,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措施包括包括减轻体重、合理膳食(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增加体力活动、减轻精神压力、戒烟等,研究证实,每降低10kg体重可降压约5-20mmHg,限盐可降压2-8mmHg,锻炼可降低4-9mmHg。4.不能坚持治疗的误区 这部分病人最多。有一些病人,服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特别是血压正常就停药,血压升高又服药;只是怕降压药有副作用,其实高血压所导致的危害一般来讲要比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要大的多,而且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将会引诱心脑肾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脑出血等症,血压持续升高时,除非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脑中风等严重并发症,一般不会自动恢复。因此,对于高血压病病人应坚持“三心”,即信心、决心和恒心,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或推迟重要脏器受到损害。5.以为西药副作用大,过分依赖中药 相当多的病人服用、珍菊降压片等所谓中药制剂,实际上这些药物的有效成分仍是西药制剂,对一些轻度高血压可由一定效果,但对中重度高血压往往效果差。事实上,现在的西药降压药安全性良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可长期、安全服用。 中(成)药降压副作用也不一定比西药副作用小,因为中医需要辨证论治,每个人之间都不会完全相同,客观的讲,单纯中成药降压疗效并不理想,市面上纯中成药降压药物品种也不多,而一些从字面上看是中成药,其实都是加了多种西药成分的,且部分西药成分也不是推荐的一线用药,因此中(成)药降压药物副作用不一定小,还是需要看清说明书,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而目前很多广告宣传的能彻底治好高血压病是彻头彻脑的骗子。6. 有症状就服药,无症状就停药 一部分病人在血压控制后就停药或者有症状才间断吃药,实际上,罹患高血压的病人一般需要终身服药,间断服药血压波动较大,反而容易发生中风等严重并发症,应长期服药,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部分病人要求控制的更低。未经大夫诊治调整,随便停药,间断服药或换药是不对的。有些老年人在服用降血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 ,见症状好转 ,血压降至正常 ,即认为已“治愈” ,便自行停药 ,经过一段时间见血压升高后 ,又再用药。就这样 ,用用停停 ,人为地使血压降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 ,更易发生心脑血管病。7.降压药物服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换药 部分病人以为降压药物服用一段时间后需换药,其实不然,主要根据血压情况,只要血压控制良好,就可继续原来的治疗。还有些老年人认为定期换药可以避免耐药性,但每次换药都需要重新调药,带来无必要的血压波动,也是应当避免的。8.不相信正规降压药,却相信厂家在电视、媒体、小报所做的降压仪、降压表、保健品、保健食品等不切实际、夸大其词、虚无杜撰的疗效吹嘘和宣传。相信民间不明渠道流传的偏方、单方、秘方、食疗或气功、神功、神药、神水、仙药、生活行为疗法的具有神奇的“康复、根治”作用,在使用如上产品或方法时随意停用降压药,使病情加重或反弹。9.能降压的都是“好药” 有不少高血压病病人以为只要能降低血压的都是“好药”。应该指出,不少降压药服用后确可使血压下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但有些(如短效降压药)不能使血压保持稳定;有些则副作用较多,甚至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而理想的降压药物应该是:能有效地降低血压;连续用药而不产生耐药性;副作用少;能降低高血压病引起的并发症;降压效果持久;服用方便;药价适宜。10.睡前服降压药的误区 有的高血压病人,常将一天的降压药放在睡前或在临睡前服一次降压药,这种作法是不科学的,也是危险的。因为当人入睡后,人体处于静止状态,可使血压自然下降10%-20%,称为血压昼夜节律。而且以睡后2小时最为明显。倘若病人临睡前服了降压药,两小时也正是药物的高浓度期,可导致血压明显下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而使病人发生意外。这种情况在老年人高血压病者表现尤甚,必须加以避免。因此,高血压病病人降压药物应在晨起时服用,目的在于控制上午血压增高的峰值,以及预防与血压骤升有关的心脑血管意外事故的发生。对于长效降压药物也应选择晨起一次服用为宜。11.血压高了要输液治疗除非高血压急症需要使用静脉降压药物在监护下控制血压,而绝大部分患者控制血压主要靠口服降压药来达到目的。而目前许多患者输注西药、中药等静脉制剂,除可能改善患者症状外,对长期降压来说是作用是不大的。12.高血压虽高,只要没有症状就不服药。高血压症状主要有头痛、头晕、头昏、头胀等,严重者可表现为气喘、呼吸困难、浮肿、视力障碍、恶心、呕吐、偏瘫、少尿、胸痛等并发症症状。但有典型症状者不多,很多高血压均无症状,甚至收缩压高达200mmHg以上,临床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也不少见。是否需要服药是根据测量的血压值,而不是症状,如根据是否有症状来决定是否服药是非常危险的。13高血压药不能轻易吃,一旦吃了就得终生吃,会有副作用。高血压可以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所谓继发性高血压是血压升高是由其他明确疾病导致的,我们称之为“原发病”,如果早期治愈这种原发病,大部分患者血压会恢复正常,不需要终生服药。而目前的绝大部分高血压原因都不可查,也很难治愈,我们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一旦经过专业医生诊断,除了低盐饮食、减重、适量运动等非药物可以一定程度降压外,绝大部分都需要终生服药,是不能停药的,这和“毒品成瘾”、“烟瘾”完全不是一回事。大规模国内外人群长期观察,随着血压升高程度逐渐增大,心脑肾等各种并发症也迅速增加,长期生存率也迅速降低。因此,通过“以药物为主”的降压方案的目的是减少高血压引起各种并发症,以降低致残、致死率。是药物都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没有副作用的药物是不存在的。只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用合适的药物,副作用是可控的,获益一定远远大于风险。14.不监测血压,凭感觉服药。许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平时不测血压 ,仅凭自我感觉服药 ,无不适感觉时少服甚至不服药 ,一旦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就突然加大药量。问题是:1.降压治疗必须监测,,血压忽高忽低或下降过快 ,同样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2.2/3的长期高血压患者因耐受并无症状,最后可能到脑出血入院才发现自己血压的问题。3.不测血压 ,盲目服药 ,不仅不能控制血压稳定 ,还可使病情恶化 ,诱发心脑血管疾患。15.滥用、乱用降压药物 不同的患者,合并不同疾病,不同危险因素,不同年龄,应用的降压药物是不同的,而且彼此间的配伍也有很多讲究。建议患者到医生那里彻底检查,选择长效制剂和更为适合自己的药物。16.不注意查找病因和评估靶器官损害 因此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治疗时 ,必须严格遵照医嘱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达到既有效地控制血压稳定又减少并发症的目的。17.介入手术能根治高血压吗?难治性高血压是高血压领域中最难攻克的堡垒之一,发生率约为10%~30%,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卒中、终末期肾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难治性高血压定义为在应用足量的3种以上降压药(其中包括利尿剂)后,血压仍高于140/90mmHg。诊断时须除外服药依从性不良、相关疾病(如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其他继发性高血压)、不当的生活方式、其他药物及精神、气候等诸多因素影响。传统的治疗原则包括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治疗原发性疾病、改善生活方式、停用或减少其他影响药物等,再试行调整降压药的组合和剂量。20世纪30年代,人们逐渐认识到高血压与交感神经异常兴奋有关。科学家曾用切断内脏交感神经的方法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得到了初步效果。但因其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后遗症使得这一方法未能得到广泛应用。21世纪初由于技术革命的进步,科学家又在探索用新的方法来解决原有内脏交感神经阻断术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目前临床正在验证的方法有: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catheter-based 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RSD)、经皮药物注射阻断肾交感神经术。肾交感神经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治疗方法,我国专家也正尝试将该技术应用于中国患者。目前,上海中山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及阜外医院等多家医院有少量病例报导,已发表的最长观察时间为术后2年,效果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虽然目前介入治疗成果喜人,但任何事物均有两面性,肾交感神经消融术需慎重,该技术临床应用时间尚短,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葛均波院士表示:“由于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尚处于探索阶段,技术本身不是很成熟,仅作为难治性高血压的一个浓度或者替代治疗,对轻、中度高血压病不适合,不建议所有高血压患者都接受这种治疗。” 该技术临床应用勿必谨慎,还需要更大的患者群体以及更长时间的数据来确定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高血压治疗的战场正硝烟弥漫,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仅仅是其中一场战争的新开端。目前得出介入手术就能根治高血压结论尚为时过早。18.以为高血压病能彻底治愈。许多患了高血压的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高血压病能否根治的问题。而不良媒体也在时不时宣传某种“神奇的药物”能彻底根治高血压病,许多人因此被骗。虽然目前医疗技术发展很快,进展很大,但遗憾的是,目前的医学对于这种疾病还没有根治的确切办法。而患者寻求根治办法的强烈愿望正好被不法分子所利用,而更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完善的机制和能力来阻止这些无孔不入的骗局的发生。19.既然大家都说原发性高血压不能彻底治愈,那就是不治之症了,得了高血压,我这一辈子就完了?非也。目前医学已经对这种疾病有了很深的了解,也有了很好的治疗手段。高血压只是一种慢性病。只要充分降压,长期让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高血压的危害就能控制。也就是说,现在有许多的非药物和药物来控制血压,来预防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高血压患者完全可能通过自身调节(生活调节和非药物方法)和药物治疗达到血压正常和维护健康的目的,必要时也有不断进展、短期效果尚好的肾交感神经消融术作为后盾,长远治疗效果值得期待。我们也常常看到有些老人已经八十、九十高龄了,患高血压也几十年了,长期坚持生活调适和药物治疗,血压控制的比较好,身体依然很硬朗。所以,年轻的患者不要因为患了高血压就心情沮丧,认为自己身体完了,每天很不开心的生活。现在的医学技术已经可以用药物将这种疾病的危害降低到很小,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得当几乎和正常人寿命一样。而且医学科学也在不断发展进步,终有一天我们会战胜这种慢性病的困扰。 总之,高血压患者了解科学合理的降压治疗理念,是提高高血压控制水平、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的重要因素。
高血压病发病情况:生活方式,人口平均年龄增加,高血压发病增加。2012年全国15岁以上的人的高血压患病率至少是24%,全国的高血压病人有2.6个亿。每年新增加的高血压人数约一千万。凭有无症状判断有无高血压 2002年调查是30%的知晓率,70%不知道自己已经有了高血压病。在130-139mmHg,低压85-89 mmHg的人,至少半年测一次。这种人很可能进展为高血压,一定要知道你自己的血压水平。老年人血压可以高一点,尤其是收缩压:降压的目的:把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降下来,可以降低40%-50%脑卒中发生风险,降低20-30%心肌梗死发生率。收缩压与舒张压同样重要。血压高时用药,正常时不用药 高血压一但确诊,95%需终身长期用药,仅5%继发性高血压可能能根治。现在临床上没有一个人敢说能把高血压根治。血压虽高没症状就不需要治疗:血压水平还在高的情况下,肯定得需要治疗。症状只是它的伴随情况之一,但是不代表疾病的根本转变。很多病人根本没有感觉,血压很高。只要血压高就需要治疗。血压水平控制到合理范围之内了,可以适当调整药物,甚至停药来观察。凭感觉用药,头晕吃药,头不晕不吃药。例1—体检测血压220/110mmHg。脑血管病急性期的血压控制不同。家中测与医院测谁的准确:经过国际标准认证的电子血压计,不用手腕,也不用手指式血压计。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包括水银柱的及电子的都是经过认证的。2020年以前要淘汰所有的含汞的产品,包括水银柱式血压计和水银温度计。安静状态下测。降压药用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 血压高了就要去治,不要等它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再治。长期服用降压药是否会产生耐药性 耐药的可能性很小。也有药物原先降压效果很好,现在效果不好了,可以联合用药,或者换其他药物作为调整。服用降压药物会不会影响肝肾功能 不能因为有这样的可能性我们就放弃治疗,重要的是静获益。中药及保健品、非药物治疗具有降血压的作用吗 从来没有把高血压可以有辅助降压这种保健品列入指南推荐的范围,也许有一个很轻微的调节血压的作用,只能说保健用。不能作为治疗去代替降压药。高血压的人去医院复查之前停止服用降压药物,认为停药后血压测量的更真实本文系籍振国 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高血压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这是现在很多专家的正统的说法,通过电视媒体的广泛宣传,已经深入高血压患者的人心,很多初发高血压患者到门诊看病,怕服用降压药,担心一吃上降压药,就停不了,一辈子都得服用降压药。这里的关键还是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真正发生原因认识不清楚。如果认识到高血压是应激反应的结果,是着急、生气、心烦、担心引起的。那么控制好情绪就能控制好血压。相信很多高血压患者会下决心控制情绪的。如果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紧张,不焦虑,血压就不会升高,又何必一辈子服用降压药。有时遇到事情,紧张压力大,血压升高,可以临时服用一段时间的降压药,控制血压,等到这件事过去,没有压力,心情好时,就停止服用降压药。有些患者不知道高血压的发生原因,或者虽然知道,但改变不了自己的着急、生气、心烦、担心的习惯。那只好一辈子服用降压药。本文系汪爱虎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低血压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可能出现头昏、眼前发黑、跌倒、晕厥、神志模糊、淡漠、面色苍白、指端湿冷等状况,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有的需要尽快送急诊抢救,有的不需要治疗。高血压患者在调整降压药物时,应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门诊和网络上经常有关于低血压的咨询,很多血压偏低的人,忧心忡忡,那么什么是低血压,低血压该怎么办呢? 低血压是指测量血压值低于90/60mmHg的情况,与低血压有关的情况有以下三种:1、低血压休克: 低血压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失血失液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患者表现为神志模糊、淡漠、面色苍白、指端湿冷等严重的状况,这是低血压极为严重的情况,应该尽快送急诊抢救。2、低血压状态: 低血压状态不同于低血压休克,多见于健康人,没有基础疾病,血压在90/60mmHg左右甚至更低,但是患者没有头昏、乏力、心悸和晕厥等低血压导致的症状,仅仅是血压偏低,而且变化不同的体位,比如从卧位到坐位、从坐位到立位时血压没有明显降低的情况,多见于体型偏瘦的年轻女性。 低血压状态在年轻女性中非常多见,因为不是疾病,所以无需治疗。上大学时,和几个同学去献血,同去的几个女同学都因为血压低于90/60mmHg,而被拒绝,只有我一个人血压是标准的120/80mmHg,献血成功。 有一次上门诊,来了一位40多岁的女性,拿着近3年的体检报告单,血压分别是98/60mmHg、93/56mm和92/55mmHg,她非常焦虑,觉得自己的血压一年比一年低,以后慢慢血压变成“0”该怎么办呢?我问有没有头昏、乏力、胸闷、晕厥、呕吐腹泻或进食不佳等情况,她回答说都没有,我告诉她没有关系,每次的血压测量本身就会有误差,只要没有基础疾病、没有血压偏低导致的症状,不用过分担心。结果她暴跳如雷,怒气冲冲投诉去了……3、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的定义:从卧位到立位,3分钟之内收缩压下降至少20mmHg,舒张压下降至少10mmHg。体位性低血压的症状多发于变换体位时,比如从卧位到坐位或者从坐位到站立位(如下图量三个体位的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可能出现严重的症状,比如头昏、眼前发黑、跌倒,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晕厥等,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以老年人,体质虚弱者居多。体位性低血压还可以分以下三种情况: (1)神经源性:多发生于糖尿病神经病变、自身免疫系统紊乱导致的神经系统病变比如干燥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比如帕金森综合征等,与去甲肾上腺神经传递失败有关,包括自主神经调节障碍,一般伴有自主神经失调导致的其他器官如膀胱和肠道功能异常。 一位80多岁的老人,既往身体健康,没有明确的高血压和低血压的病史,,平时还在跳广场舞,以“突发晕厥1周”入院,检查排除了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但发现患者的血压,从卧位的160/90mmHg,站立后突然降低到60/30mmHg,眼前发黑,多次晕厥,最后确诊为“干燥综合症”导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使用激素冲击治疗后症状逐渐好转。 (2)非神经源性:包括心脏本身疾病(如心肌梗死、主动脉缩窄)、血容量的下降(如脱水、肾上腺功能不全)和血管扩张(如发热、妊娠等),这些情况主要针对病因治疗。 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没有高血压病史,主诉是一卧位就头痛欲裂,站立后好转,长时间不敢平卧。在门诊测得坐位血压90/60mmHg,血压偏低。后来让病人躺下,一躺下就出现头痛,再量血压200/120mmHg。这种情况不是常规意义的“体位性低血压”,他的症状是来源于“体位性高血压”出现的剧烈头痛。经住院检查,腹部CT显示肾上腺有一个巨大的嗜咯细胞瘤,因为肾上腺调节功能不全导致非神经源性的体位性低血压,转泌尿外科手术切除后症状消失。 (3)药物源性:降压药物、利尿剂、治疗前列腺增生药物如特拉唑嗪、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等都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其中噻嗪类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最常见。 对于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尤其是体质偏弱的,在调整降压药物期间,一定要监测三个体位即卧位、坐位和立位的血压,注意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同时要注意变换体位过程一定要缓慢,不能突然从卧位直接到站立位,注意先从卧位到坐位,保持一段时间后,再在床边站立一段时间,确定体位变化后没有不舒服的症状时,才可以外出活动。一旦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不适时,立即平躺在床上,并要及时到医院调整药物治疗的方案。 一般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基本上都能找到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同时可以配合尝试以下治疗方法:(1)挤压腹部和腹部包扎;(2)快速饮用500ml左右的冷开水和睡觉时床头抬高10-20度;(3)采用特殊的姿势:抬高脚趾和大腿、交叉大腿并收缩大腿肌肉和臀部肌肉、腰部抬高、体位变化要缓慢等;(4)可使用的药物:比如米多君、氟氢可的松、吡斯的明对体位性低血压有一定的作用;(5)加强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识别和危害教育并保持适当运动;(6)注意水盐平衡,保证每天饮水(1.25-2.5L/天),如果体位性低血压严重,可适当高钠饮食,一般建议10g/天(正常人每日钠摄入量应<2g)。 高血压人群日益增多,我们在关注“高血压”的同时,也不要忘了还有“低血压”! 声明:本文为@刘燕荣医生 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工作压力的增大,高血压已经成为最普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进一步指导药物应用,是降压治疗的关键。所以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常备血压计。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血压计,不同血压计的优缺点是什么呢?1.水银血压计:水银(汞)血压计是所有血压计中最为准确的测量仪器,绝大多数医疗机构均采用其进行血压测量。水银血压计的历史悠久,甚至血压的计量单位也是以毫米汞柱来规定。医疗机构里的水银血压计,几乎每年甚至每半年进行质量检测,所以能保证持续稳定的测量效果。但应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所需步骤及注意事项略显繁琐,对于无专业医疗知识的普通群众而言,难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另外,如果操作不当,会造成水银的泄露,进而影响测量的结果。另一方面,水银为有毒重金属,极易挥发,普通群众缺乏对泄露水银应急处理常识,它可能对家庭成员造成严重危害。所以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共同发布了《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建议用电子血压计逐步取代水银血压计,尤其是在家庭内使用。2.臂式电子血压计:目前臂式电子血压计应用比较广泛,它的优点是保存方便,操作简单,无需复杂步骤即可完成血压测量,极大满足了广大中老年患者的血压测量要求。臂式电子血压计的测量原理与水银血压计相同,采用电子传感器等替代传统听诊器,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数据,同时可以测量心率。部分高档听诊器甚至可以初步分析心律失常情况。但市面上的臂式电子血压计品牌众多,质量参差不齐。我们建议选择欧姆龙、博世、鱼跃等知名公司的产品。电子产品都有使用年限,所以电子血压计也应该进行定期校正,这也是大品牌可能提供的服务。现在也有一些能和手机APP连接的血压计,功能更为全面,而且有分析软件,使用前景广阔。3.非臂式电子血压计:主要是腕式或指尖式电子血压计,这类血压计的优点是体积更为小巧,携带方便,便于商务出差人士使用。对于血管弹性较好,没有明确动脉硬化患者,测量的数据基本可靠。但对于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存在严重血管硬化的患者,测量所得的数据与臂式血压计相差很大,因为这两种血压计都是通过换算测量人体末端小血管的血压来得出大血管的血压的,换算的过程难免产生误差。所以,选择血压计的原则,就是“因人而异”。对于普通家庭,我们更推荐臂式电子血压计。本文系赵宏伟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知晓你的血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刘梅颜主任医师,为大家带来应知晓的高血压管理十大须知。1.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它既是心血管疾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也是最主要的可控危险因素,预防意义重大。人体血压从110/75mmHg开始,伴随血压升高的心脑血管风险上升包括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及时发现血压变化至关重要。2.舒缩血压、男女血压各有千秋 2010年全国高血压调查结果显示,城乡之间血压差别不大,高压为130~131mmHg,低压处于80.3~80.6mmHg。就年龄分布而言,收缩压随年龄增高而上升,舒张压则在65岁之前随年龄增高上升。就性别而言,男性血压水平为126.2/80.4mmHg,女性为124.2/77.5mmHg,男性略高于女性。45岁之前,男性收缩压高于女性,45岁以后反之;相比,男性舒张压在各个年龄段均高于女性,此种差别在45岁之后缩小。 事实上,2002年来,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我国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治疗率和控制率却常年处在较低水平。3.血压监测需“三管齐下” 血压升高是大部分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关注24小时血压变化,了解血压的昼夜节律,全面血压管理尤其是关注清晨血压升高,对降低心脑血管事件意义重大。 监测血压情况评估治疗效果非常重要,常用方法有家庭血压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诊室血压测量,这三种方法有机结合会更好地掌握解血压控制情况。4.践行“三大注意”,巧行血压监测 家庭血压监测在家中进行,可评估血压的季节变异性和长期疗效,对白大衣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有诊断价值,对于儿童、糖尿病、妊娠和肾病患者诊断治疗尤其重要。 实践中,应注意三个小技巧:在起床后1小时内进行,通常建议为6:00-10:00;尽可能在服药前、早饭前测量;测压前尽量排空小便,采取卧位。5.切莫遗漏清晨血压 清晨血压升高与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评估并治疗清晨血压是平稳控制24小时血压的重要手段,可明显提高降压治疗的效果。清晨血压管理流程6.高血压共病抑郁、焦虑让预后“雪上加霜” 众所周知,高血压还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疾病和危险因素。相比血压正常的同龄人,高血压患者共病抑郁的可能性增加37%~46%。国外资料显示,在高血压病患者中,有明显不良心理因素者占74.5%;即使据不完全统计,该比例在我国也在1/3~1/2。综合国内外文献,高血压伴焦虑的患病率为11.6%~38.5%,伴抑郁的患病率为5.7%~26.1%,伴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为1.7%~14.2%。 高血压伴焦虑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体力劳动者、失眠、体质指数>25kg/m2、高血压分级2级及以上、未规律治疗高血压等;伴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女性、年龄65岁以上、服用利血平或含利血平成分的降压药、合并糖尿病、低收入、低教育程度、未婚、丧偶或离异等。7.不良情绪导致血压升高真相 人情绪紧张时,主要通过肾上腺髓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两个通路实施血压调节。一方面,紧张刺激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和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加,另一方面刺激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使肾上腺皮质激素、醛固酮等分泌增加,使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和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心率增快,进而引起血压升高。 下丘脑控制体温、血压、饥渴、情感、能量、性活动、睡眠和脂肪代谢。一旦功能失常,可导致各内脏功能、行为暂时或持久变化,产生心因性疾病和心身疾病。交感神经引起血压升高的机制也是多方面的,包括小动脉收缩→增大外周阻力→舒张压升高;静脉收缩→增加回心血量→收缩压升高;兴奋心脏β受体→心脏收缩力增强→提高心输出量;激活RAS系统;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对儿茶酚胺更加敏感,增加儿茶酚胺的升压作用。 人愤怒时,由于动脉外周阻力增加,能引起舒张压显著升高;焦虑、恐惧时,则心输出量增加,以收缩压升高为主。8.高血压背后的心理社会因素 患者一旦确诊高血压后,必须终身服药,长期监测血压,无形中给患者增加了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由于对降压治疗缺乏科学认识,部分患者私自停药,造成血压波动,甚至诱发卒中等危险。长期服药者对药物常存在恐惧感,加上药物不良,更易导致患者的悲观、焦虑心理,这非但不利于高血压治疗,还会引发焦虑、抑郁共病。 现已观察到,高血压患病时间越长,患者的焦虑、抑郁越明显,反之,高血压严重程度与焦虑、抑郁病情成正比关系,相比中老年人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明显的焦虑情绪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独立预测因子,可影响降压药物的疗效、临床预后。 由此可见,高血压与心理障碍可相互影响,引入恶性循环。9.重点防范老年患者血压波动隐患 临床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高血压、清晨高血压和餐后低血压等,而且血压波动较大。主要归咎于老年人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差、血管顺应性差等因素。 面对老年患者,临床医生应及时评估血压波动状况,重点筛查心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肾病和糖尿病等,谨慎选择药物,密切监测血压,尽可能避免血压波动继发的脏器和血管损伤。10.拟妊娠高血压患者管理建议 青年高血压女性经常会面临生育抉择题,因此拟妊娠高血压管理也不容小觑。 我国孕妇高血压发病率为5.6%~7.9%,是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的重要因素。相当多的女性在孕前已患高血压,知晓和治疗情况却不尽相同。 目前建议,拟妊娠女性应行血压评估,建议先评估易患因素,如精神压力、环境、寒冷、营养、初产妇年龄(是否小于18岁或大于40岁)以及有无免疫疾病、糖尿病、肾病等。 治疗首选改善生活方式,如限盐、控制体重、饮食调节结合增加体力活动。血压仍高者,建议在拟妊娠前6个月改用硝苯地平或拉贝洛尔控制血压,血压不能降至150/100mmHg以下或伴蛋白尿者,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建议暂缓妊娠。中国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差、血压监测不足以及凭感觉吃药或频繁换药停药现象普遍,推动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评估非常重要。在治疗层面,首先应强调高血压患者适盐饮食,以避免增加交感神经活性。对于盐摄入大于12g/d的患者,在强化限盐同时应予包含利尿剂的降压治疗;对于盐摄入每天小于6g/d的患者,优先考虑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治疗。再者,必须关注体重控制、糖脂代谢异常的早期检出,建议采用终生心血管风险评估,强调多危险因素并存患者早期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性。本文系刘梅颜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降压药什么时间服用最好,早上还是晚上服?饭前还是饭后服用是高血压患者经常询问的话题。降压药物服用时间首先看药物的作用维持时间,如果是长效的一天服用一次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如果一天一次的话,应该在早上起床后半小时服用,不拘饭前饭后,虽然有的药物不受食物干扰,但是如果没有胃病,建议最好在进食前20分钟以上服用。如果是每天服用两次,第一次用药在早上起床后半小时以内,第二次可以在下午4-6点之间服用。如果有24小时血压监测,可以在24小时血压监测的结果指导下在高峰前1-2小时服药。如果不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患者可以在一天中选择4个时间点,每6小时测一次血压,连测3天,就能够知道自己血压波动情况。由此也可以自己推断出一个服药时间。其次要看血压波动的特点,通常血压波动呈白天高,晚上低的勺型曲线,白天血压有两个高峰阶段,一个是早上6点到10点,一个是下午4点到6点,这部分患者如果服用长效的药物,早上服用一次就可以了。但也有少数患者出现日夜差异消失的曲线,甚至出现晚上高白天低的反勺型曲线,这部分患者除了早上服用一次降压药物以外,晚上应加一次降压药物,以覆盖夜间血压增高,避免靶器官损害。最后要看药物的作用特点,比如利尿剂应在早上一次服药,避免晚上服用,造成夜尿次数增加,影响睡眠。降压治疗是一项长期工程,不仅要关注服药时间,更有坚持长期服用。本文系徐瑞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