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疫苗的接种通常在以下情况下是必要的:1.当皮肤被狂犬病病毒可能感染的动物(如狗、猫、蝙蝠等)咬伤或抓伤时。2.当皮肤破损处或黏膜被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舔舐时。3.当被动物咬伤至贯穿性皮肤,或者伤口被动物唾液或组织污染时。根据《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I级暴露:接触或者喂饲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舐,通常无需医学处置。Ⅱ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应处置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Ⅲ级暴露: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或破损皮肤被舔舐,或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组织污染,或直接接触蝙蝠,应处置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和接种狂犬病疫苗。疫苗接种程序可能包括“五针法”(0、3、7、14、28天各接种一剂)或“2-1-1”程序(0天接种两剂,7天和21天各接种一剂)。再次暴露后的疫苗接种策略取决于距离上次接种的时间,可能需要加强接种或重新开始接种程序。在接种狂犬病疫苗时,应尽快进行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并根据需要使用抗生素预防其他感染。同时,应考虑接种破伤风疫苗,特别是在严重咬伤或抓伤的情况下。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兽医、动物控制工作人员、洞穴探险者(因为蝙蝠接触风险)等,可能需要进行暴露前预防接种。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一般无需进行抗体检测,除非有特殊情况。全程、规范接种狂犬病疫苗后,通常不需要加强接种,除非再次暴露于狂犬病风险。在处理狂犬病暴露时,应尽快就医,并遵循医生或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指导。
在发生高危性行为后,排除HIV感染的关键在于及时进行检测,并了解检测结果的意义。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1. 了解窗口期:HIV感染后存在一个检测窗口期,即病毒进入人体到血液中能检出抗体的一段时间。抗体检测的窗口期一般为4-12周,而核酸检测的窗口期为1-4周。2. 及时检测:建议在高危行为后4周进行抗体检测,因为大多数感染者在4周后可以检测到抗体。如果4周结果阴性,可以等到8周或12周再进行检测。如果在12周内没有再次发生高危行为,且没有检测到抗体,一般可以排除HIV感染。3. 选择检测方法: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化学发光实验、免疫荧光实验和快速检测实验。如果初筛检测结果为阳性,需要进一步进行确证试验,如抗体免疫印迹实验或条带/线性免疫试验,也可用核酸试验进行确证。4. 检测地点:可以到各地疾控中心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县级以上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检测。一些高校可能提供自助尿液检测包售卖机。5. 自我检测:自我检测是一种可选方式,但需要注意,自我检测阳性并不能确诊艾滋病感染,需要到疾控中心或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测。自我检测阴性也建议在3个月后到正规机构进行咨询和检测,以排除窗口期的影响。6. 检测结果的处理: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应及时到当地疾病控制机构获得专业咨询和心理支持,并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可能仍在窗口期内,建议3个月后再次检测,并在此期间避免高危行为。7. 预防措施:在等待检测结果期间,应采取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以减少感染风险。同时,了解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不共用针具、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等。8. 新药物进展:有新药物如长效艾滋病预防药物来那帕韦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极高的有效性,可能为预防HIV感染提供新的选择。请记住,检测是排除HIV感染的关键步骤,但预防措施同样重要。如果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应咨询医疗专业人员。
绝对保护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规定,暴露后全程接种疫苗(PEP)后的3个月内,或加强接种后的半年内为绝对保护期。在这个保护期内,再次暴露(无论多么严重)后都不需要再接种疫苗。有效保护期:全程接种完疫苗(2针或2针以上,其中至少2针间隔7天或更久)后有效保护期为1年(12个月),加强免疫后为3年(36个月)。在此期间,对于不属于特别严重暴露的一般性暴露(包括出血性暴露),都不必进行加强接种。相对保护期:为无限长。只要以前进行过暴露前或暴露后疫苗接种,即累计接种过2针(或以上,其中至少2针间隔7天或更久)疫苗,对于非咬伤类型的轻微暴露,和各种间接暴露,均可不进行加强接种;对于超出轻微程度的暴露,无论过了多久,都只需加强接种1-2针(终生不需要再接种免疫球蛋白)?
在以下情况下需要打破伤风针:伤口深且细:如被钉子、木头等尖锐物质刺伤或扎伤,这样的环境适宜破伤风杆菌生长。金属致伤:特别是当伤口较深并沾染泥土或被铁锈类物品所伤时,因为破伤风杆菌多生长在泥土和铁锈中。动物咬伤:如果伤口较深,即使已接种狂犬疫苗,仍需注射破伤风针以防感染。其他高风险情况:包括在不洁条件下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非正规的人工流产术后、中耳炎、压疮、拔牙等情况,以及使用不洁的注射器进行注射毒品的人员。此外,任何有污染物的伤口或在污染严重环境中暴露的伤口都应考虑打破伤风针以预防感染。如有疑虑或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并按医嘱处理。
狂犬疫苗保护期一般在6个月左右。如果6个月后,患者再次被动物咬伤、抓伤,则需要继续注射狂犬疫苗,以免出现感染。如果患者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狂犬疫苗属于灭活疫苗,是将没有活性的狂犬病病毒注射入人体,刺激机体产生狂犬病病毒的免疫力,从而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一般来说,狂犬疫苗所产生的抗体会保持6个月左右,6个月后抗体浓度开始逐渐下降,机体无法预防狂犬病病毒感染。建议平时做好个人防护,如果不慎被抓伤、咬伤,则要及时就医,并接种狂犬疫苗,注射后要留院观察半小时左右,以免出现不良症状。注射完狂犬疫苗后,患者要做好局部皮肤护理,保持针孔周围皮肤清洁,不要挠抓患处,以免诱发感染。饮食上,患者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少食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注射后不良反应,引起不适。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垂直传播,因此,根据传播途径,艾滋病的高危行为主要有:1、不安全性生活(不戴套性行为);2、静脉注射毒品,与他人共用针具;3、输入未经抗HIV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4、产妇孕检中发现HIV感染,生产前未及时予抗病毒治疗,且未对胎儿和新生儿行预防性治疗;5、职业暴露等。为避免艾滋病的感染,建议保持正常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进行安全的性行为,勿静脉吸毒等,同时,发生高危行为后建议尽早前往医院口服阻断药治疗。
因为“窗口期”因人而异在2~12周,可以在高危后2~4周做初检,满4周结果是阴,则可排除感染率为98%左右;满8周后复检,结果是阴,可排除感染率99.99%;只有约万分之一的人窗口期在8周到3个月,为了彻底排除感染的可能性,最好满3个月做最终复查,阴性即可完全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