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通气功能障碍的类型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以流速 ( FEV1.0/FVC% ) 降低为主,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以肺容量(如VC) 减少为主,混合性则二者兼而有之。判断通气功能障碍的类型的主要依据是肺功能检查,同时需要结合临床资料作出正确的结论。分析肺功能检查结果可以参考以下的步骤:步骤1:FVCFVC正常,基本上可以排除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若有降低,则需要鉴别是阻塞性还是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步骤2:FEV1正常:可以除外明显的限制性和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降低:提示存在有通气功能障碍,由于限制性和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均可表现出FEV1降低,故需要评估FEV1/FVC,判断是否存在阻塞。若有条件,应检查TLC。TLC增加大于15%,提示阻塞;TLC正常或增加可除外限制;若降低,提示限制,对于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TLC偶可正常。步骤3:FEV1/FVC正常:通常可排除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FEV1/FVC正常或增高,结合FVC降低,常常提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若有疑问可检查TLC或DLCO,同时可以结合胸片检查有无TLC减少的依据。FEV1/FVC降低,高度提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是判断阻塞性通气工能障碍的重要指标。步骤4:呼气流量值FEF25-75与FEV1的改变一致,但更为敏感。步骤5:MVVMVV与FEV1的改变一般一致,但更为敏感。临床上可以通过FEV1来计算MVV值。在正常情况下,预计MVV=FEV1×40,在临床工作中可以利用MVV预计低限作为MVV是否适当的判断依据。MVV预计低限= FEV1×30。若MVV< FEV1×30,常常提示患者未用力、配合不佳、疲劳、神经肌肉疾患等,需要技术员认真甄别;若MVV显著>FEV1×30,往往提示测定FEV1时未尽全力或存在有严重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引起MVV与FEV1不协调降低改变的原因主要是大气道阻塞或神经肌肉疾患。步骤6:DLcoDLco降低,提示肺实质限制性病变。若为单纯性降低,多考虑肺血管病变。增高,可见于哮喘、肥胖、肺泡出血等。步骤7:支气管反应性测定略。实例分析---1 男,59岁。身高151cm。体重46kg。项目预计值实测值实测/预计%VC2.911.2944.4FVC2.821.2745.1FEV12.290.5624.6FEV1/FVC44.19FEV1/VC76.5943.5856.9MVV94.119.4120.6步骤1:FVCFVC降低,提示存在有肺通气功能障碍,但则需要鉴别是阻塞性还是限制性的原因。步骤2:FEV1FEV1显著降低,结合FVC明显降低,提示存在限制性原因的可能,同时需要评估FEV1/FVC,以明确是否存在阻塞性的原因。步骤3:FEV1/FVCFEV1/FVC明显降低,高度提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步骤4:呼气流量值未提供。步骤5:MVVMVV预计=0.56×30=16.8。MVV实测=19.41,结合上述各指标的改变,符合严重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MVV变化,当然需要技术员结合患者的检查情况和流量容积图形来综合判断。结论:中度限制,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实例分析---2 男,56岁。身高170cm。体重60kg。项目预计值实测值实测/预计%FVC4.003.4887.2FEV13.201.2438.8FEV1/FVC35.6MVV119.2148.2940.5RV/TLC52.7DLco9.164.5950.11)FVC正常,可以除外明显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是否有阻塞性原因,需要检查FEV1,FEV1/FVC。2)FEV1降低,可以明确有阻塞性原因,由于FVC正常,故其降低可能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所致,需要结合FEV1/FVC,以进一步肯定其判断。3)FEV1/FVC降低,可以肯定存在通气功能障碍。4)MVV预计=1.24×30=37.2。MVV实测=48.29,其为严重阻塞性原因或是测FEV1时未用全力?其需要技术员认真进行判断,还需要结合FV图形作出最后的决定。5)RV/TLC显著增高,提示肺充气过度,符合严重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改变,需要通过影像学了解是否存在肺气肿等病理改变。6)DLco 降低,表示肺弥散障碍,与RV/TLC相吻合,符合严重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肺气肿的肺功能改变。7)结论: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中度弥散障碍。
今天来了一个五十多岁的男性,拿了一张体检表给我,问:“医生,你看我这张报告中胸部CT上说我的肺有小结节,要不要紧啊,会不会得肺癌啊?” 我说:“让我先看一下,这个结节很小,直径可能只有不到5毫米,位于右下叶,从形态看应该不像是恶性的。” 患者问:“那我这种情况你看是应该如何处理呢?手术还是继续观察?” 我说:“肺部小结节的处理,不同医生有不同的看法,肺部小结节发现现在是越来越多,这当然是由于CT技术的普及所赐,我们也是在随访和摸索当中,不过幸运的是现代医学已经总结一些规律。” 患者感兴趣的问道:“什么规律?” 我说:“这个规律是根据结节大小、性质结合你的年龄与吸烟状况来分析。” 患者说:“我吸烟20年,每天一包。” 我说:“那你是要戒烟了,不过根据你这个病灶不到8毫米,边缘光滑的情况看,应该良性可能性大。” 患者问:“那什么样的病灶恶性可能性大呢?” 我回答道:“通常>20毫米,边缘有毛刺和分叶,内部密度不均表现为实性结节或者混杂性结节,以及年龄在55岁以上,吸烟指数400支年,又有慢性肺部疾病史的患者高度怀疑恶性。” 患者问:“什么叫吸烟指数啊?” 我答:“吸烟指数是一种判断吸烟严重程度的指标,在与吸烟相关性疾病中都会广泛使用,它的计算方法是吸烟的年数乘以每天吸烟的支数,>400支年的吸烟患者患肺癌的机率会明显增高。所以我建议你要戒烟了。” 患者问:“哪什么样是实性结节?” 我说:“这个是要专科医生来判断了,不过可以跟你科普一下,通常我们CT有两张,这两张片都有用途,一张叫肺窗,主要是看支气管和肺部病灶,如果一些密度很低的病灶在纵隔窗可能看不到而肺窗则都能看到。另一张叫纵隔窗,可以看血管、纵隔组织,如果实性结节由于密度较高也可以看到。而你这个病灶在纵隔窗看不到,说明密度低。” 患者问:“那是不是密度低的病灶都是好的病灶呢?” 我说:“那也不尽然,还要看看内部密度和边缘的情况,如果内部密度不均呈磨玻璃影或者边缘不光滑的,也要高度重视,因为这可能是癌前病变或者是某些早期腺癌的表现。” 患者说:“医生你虽说我这个病灶不大,良性可能性大,但我还是不放心,需要不需要定期随访,多少时间随访一次呢?” 我说:“随访当然是必要的,但至于多少时间随访目前也没有完全的定论,但根据目前我国的专家共识,是这样区别对待的。首先要看看你有没有肺癌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包括我刚才提到的年龄(55岁以上)、吸烟指数(>400年支)、肺癌家庭史、慢性肺部疾病史(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弥漫性肺纤维化)。如果没有这些因素再根据结节的大小,如果是小于4毫米的只要每年随访一次就可以了,如果是4~8毫米之间的则要在半年到一年内复查一次,再根据复查结果决定后续的随访时间;如果8毫米以上的则是先3个月、半年分别随访一次,然后再1年和2年随访一次,总共4次。” 患者说:“医生,你看按你的说法我是有高危因素,那应该怎么办呢?” 我说:“这就说起来麻烦一些,简单地说是根据结节的性质和大小来决定。如果是实性结节,也和前面一样,只不过又细分到4~6毫米和6~8毫米以及8毫米以上,8毫米以上的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则是直接进行PET/CT检查。如果病灶靠近管腔或者可疑在管腔内的就要尽早行纤支镜检查。如果PET/CT高度怀疑恶性的,可以直接手术;如果对手术有畏惧心理的则要密切随访,至少3个月就要CT随访。我这么一讲你是不是有点晕了。” 患者说:“是有那么一点。这PET/CT现在越来越多,是不是只要经济条件允许我都去选择做呢?它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有多大呢。” 我说:“PET/CT是一个很好的检查手段,对于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及转移灶的发现上很有帮助,当然也要知道这种检查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它的局限性,由于恶性肿瘤细胞代谢比正常旺盛,需要摄取更多的葡萄糖,PET/CT就利用了这一点让肿瘤细胞吸收带有核素的葡萄糖后通过机器在影像上摄取信号就能发现病灶。它的局限性在于如果某些肿瘤细胞代谢不旺盛,或者病灶太小摄取量很少,那么可能就无法获取信号。所以如果病灶在5毫米以下或者结节是磨玻璃影,这类的肿瘤细胞活性不强,PET/CT的价值就不大了。所以在这样的病人我们是不推荐PET/CT的。” 病人问:“那如果是你说的磨玻璃影的结节如何处理?” 我答:“也是根据大小,由于这样的结节生长更为缓慢,所以安排的随访时间可以适当拉长一些,例如大小在5~10毫米的每6个月随访一次,大于10毫米的每3~6月随访,小于5毫米一年随访一次即可。” 病人问:“那随访后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或者其他方法进一步检查呢?” 我答:“这个主要看病灶的生长速度了,如果你原来病灶小于15毫米随访后直径增加了2毫米,或者体积增加15%,又或者出现新的结节,以及在原来磨玻璃结节的基础上出现实性结节,就需要马上处理,可以手术也可先活检。当然我建议可以先做一下支气管镜,由于我们医院目前有超声支气管镜,可以通过气管内的超声引导穿刺可以很大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可以试一下。”
咳嗽是患者到呼吸科就诊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我们都有咳嗽的经历和感受。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可以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进入气道的异物。但咳嗽也有不利的一面,如长期、频繁的咳嗽会影响工作和休息,剧烈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甚至出现气胸,有的患者因为咳嗽而出现晕倒,手足发麻,呕吐,尿裤子等。因此了解咳嗽的分类和原因,正确施治非常重要。 按咳嗽时间的长短,通常分为3类: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时间<3周,亚急性咳嗽3~8周,慢性咳嗽≥8周。1.急性咳嗽:普通感冒是急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其他病因包括急性支气管炎、急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哮喘等。2.亚急性咳嗽:最常见原因是感冒后咳嗽(又称感染后咳嗽)、细菌性鼻窦炎、哮喘等。3.慢性咳嗽:慢性咳嗽原因较多,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拍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另一类为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或惟一症状者,即通常所说的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为:咳嗽变异型哮喘、鼻后滴流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其他病因较少见,但涉及面广,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内膜结核、变应性咳嗽(AC)、心理性咳嗽等。因此,此类患者进行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检查非常必要。
化疗期间,由于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难免会使正常的细胞受到一定损害,产生相应的毒副反应,如免疫功能下降、白细胞减少、消化道粘膜溃疡、脱发等。此时,病人宜补充高蛋白质食品,如奶类、瘦肉、鱼、动物肝脏、红枣、赤豆等。河蟹、黄鳝、黑鱼、牛肉等也有助于升高白细胞。如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可增加健脾开胃食品,如山楂、白扁豆、萝卜、香蕈、陈皮等。 化疗期间的癌症病人怎样增加食欲?(1)更换食谱,改变烹调方法:一种新的食物可促进食欲,比如常吃猪肉类食物的病人可更换吃鱼、虾、蟹、鸡等,有条件的可吃一些龟、甲鱼。改变烹调方法使食物具有不同的色香味,也可以增加食欲。但无论哪一种食物,烹调时一定要达到食物比较熟烂的程度,方能顺利地消化吸收。(2)药膳开胃健脾:①山楂肉丁:山楂100g,瘦猪(或牛)肉1000g,菜油250g,及香菇、姜、葱、胡椒、料酒、味精、白糖各适量。先将瘦肉切成片,油爆过,再用山楂调料等囟透烧干,即可食用。既可开胃又可抗癌。②黄芪山药羹:用黄芪30g,加水煮半小时,去渣,加入山药片60g,再煮30分钟,加白糖(便秘者加蜂蜜)即成。每日早晚各服1次。具有益气活血,增加食欲,提高胃肠吸收功能的作用。(3)多吃维生素含量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这类食物不但可以增加抵抗力,而且还可增加食欲。有些病人认为应忌食生、冷食物,但对水果蔬菜类应视情况对待。术后初期可吃菜汁和少量易消化的水果,每次量不宜多,应少量多餐。胃肠功能基本恢复后可以吃一些清淡爽口的生拌凉菜和水果,特别是化疗、放疗期,具有明显的开胃作用。(4)病友之间交流饮食经验:病友之间交流饮食经验不但可以取长补短,还有利于增加食欲,这对癌症患者是十分必要的。 肿瘤患者的营养:肿瘤属于消耗性疾病,在肿瘤病人中营养不均衡、营养不良是常见的。因此,增进食欲、加强营养对肿瘤病人的康复十分重要。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营养合理,食物尽量做到移样化,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四,少吃薰、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主食粗细粮搭配,以保证营养平衡。酸、甜、苦、辣、咸五昧,每味都有它的特殊作用。酸能收敛,生津开胃;甜能补益脾胃;苦能泄下、燥湿,少量可开胃;辣也能开胃;咸能通下、软坚。食品基本上都是以上五味,或几味混合在一起,肿瘤康复期病人应选择有一定抗癌成分和有软坚散结作用的食品。富有营养的食品种类繁多,除大米、小麦、小米、大豆等外,鸡、羊、牛肉是补气的食品,体虚的肿瘤病人可食用。鸭子、乌龟、鳖、鲫鱼、娼鱼是具有补益健脾的食品,海参、海蜇、鲍鱼、海带、荸荠、菱角能软坚散结,可以消“痞块”,木耳、猴头蘑、香菇、金针菇等多种食用磨菇都是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尤其是香菇的营养价值超过所有的蘑菇,含有7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含有钙、铜、铁、锰等徽量元素,还含有多种糖和酶,能提高和增强人体免疫力。蔬菜、瓜果、豆类等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一定防癌和抗癌作用。如黄豆、卷心菜、大白菜均合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钼,西红柿、胡萝卜、空心菜、大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和B民等,其中空心菜营养最好,它含有多种维生素,超过西红柿数倍。蒜苔、韭黄、菜花、包心菜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外,还含有可增高芳基烃羟基化酶活性的靛基质,可抗御化学致癌物质的致癌作用。
医生看病要五官齐用,如果说眼睛是CT,那耳朵就是B超,这些设备器械只不过是人的五官的延续,无论科技怎么发展,病人来了不看不听不闻不问,永远无法准确的判断疾病,门诊上好的医生一般五官无时无刻不在火力全开的收集信息,对病人来说,这也是诊断疾病的最便宜最准确的“检查手段”。有些肺部疾病会发出一些特别的声音,注意听可以及时的判断病情,确定进一步检查的方向,如果在家中或者偏远地区,了解一些疾病声音特点,对于判断疾病也是有帮助的,下面讲一讲一些疾病的特征性的声音。咳嗽的声音咳嗽的声音可以帮助判断病情的来源,一般来说清嗓样的轻咳原因大部分来自于上呼吸道,提示的疾病有咽喉炎,鼻炎引起的鼻后滴漏综合征,扁桃体炎等,如果咳嗽之前要深吸气憋足了劲爆咳,病灶大部分在气管和肺部,比如气管炎,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结核,肺癌等。咳嗽带有呼噜噜的痰音,说明痰多,表示感染居多并且处于疾病的中期,如果没有任何痰的干咳,表示疾病在炎症的早期或者好转阶段,或者提示存在过敏等非感染因素。说话的声音人嗓音的发出既要肺气管参与,又需要鼻腔口腔的配合,说话有鼻音能够提示很多问题。比如过敏性鼻炎如果伴有干咳气喘,大部分提示有过敏性咽炎或者过敏性哮喘。如果鼻音伴有面部肿痛,常常头痛并流脓鼻涕,提示有鼻窦炎。另外,如果有鼻窦炎症状,渐渐出现咳嗽咳痰气喘,有可能是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需要长期用大环内脂抗生素比如红霉素,阿奇霉素才能好,其他抗生素效果都很差。喘气的声音呼吸道疾病大部分会发出特征性的喘息声,最有特异性的就是哮鸣音,哮鸣音就像是呼气时突然被掐住脖子发出的细细的齁音,是空气经过痉挛变细的小气道是发出的声音,这个大部分提示气道阻塞性的疾病,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以及上面提到的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在一些疾病本应发出巨大哮鸣音的患者,如果渐渐听不到喘息的声音一定要当心,即有可能是病情好转,气管舒张,也有可能是气管过分痉挛导致已经吸不进气了,这种情况已经到极其危险的时候了,随时有可能呼吸衰竭死亡。打呼噜的声音打呼噜的声音一般不是医生所能采集到的临床信息,大部分靠家属自己去听和判断,轻度的打呼噜是不太影响健康和生命的,但是严重而持续的打呼噜则需要注意和当心,如果是幼儿打呼噜需要当心慢性鼻炎或者腺样体肥大,这个需要到五官科治疗甚至需要手术切除。如果是成人打呼噜很严重,甚至会突然停止,像是什么东西堵住了呼吸道,有时候长达一分钟不呼吸,这种情况成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这个疾病的患者白天容易犯困,开车犹如醉驾,而且远期可能导致糖尿病,高血压,脑梗,心肌梗死等疾病,需要戴呼吸机睡觉。听诊除了上述的听,还有借助于听诊器的听诊,那是医生专业范畴,家属并不容易掌握,所以不在此介绍,有兴趣了解更多呼吸系统疾病的知识可以点击:通俗呼吸病学,读完了可以做半个医生,常见的呼吸病都在这里了
支气管哮喘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急性发作期需要看呼吸专科门诊,大夫会根据病情,选择门诊治疗还是住院治疗。按医生的意见办就行了。缓解期的治疗也很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药物:吸入激素和长效β受体激动剂的复方制剂,比如信必可,舒利迭,启尔畅。信必可的优势之一是,缓解期和急性加重期都可使用,方便患者。舒利迭,治疗哮喘的疗效也很好。但主要用在缓解期。急性发作期最好配沙丁胺醇气雾剂。启尔畅是一种新型的气雾剂,药物颗粒直径比上述两种药物都要小很多,可以作用到小气道。控制哮喘的疗效也很可靠。所用激素的量比较少。一支药可以用120次,接近两个月。每日的药价大约只有上述两种药物的一半。另一类是白三烯受体阻断剂,比如顺尔宁。适用于轻度哮喘患者,运动型哮喘患者和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还有美普青和茶碱等药物。噻托溴铵,也可用在哮喘控制不理想的患者。个别重度患者还可能要用到奥马珠单抗。 本文系张齐武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来呼吸科就诊的患者中,很多人有咳嗽、咳痰、胸闷、气喘、咯血等呼吸道症状 ,这时候,患者往往会主动要求医生给自己做个胸部透视或胸片检查。但即使胸片结果是正常的,医生还会要求患者再做胸部CT的检查。很多患者搞不明白,明明胸片是正常的,为什么还需要做胸部CT的检查哪?其实这不难理解,因为胸片是将皮肤、肌肉、骨骼、心脏、肺、淋巴等多种组织、器官重叠在一起拍的一张片子,所以一些微小的病变如小结节、早期肺癌、轻微的肺纤维化、支扩、隐匿部位的肺炎、支气管狭窄等在胸片上很难发现,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而胸部CT是横断面的扫描,相当于把一个西瓜切开来看,里里外外都能看到,信息量更大,看的更全面和详细,连一些细微的病变和隐匿部位的问题都能够发现。比如说哮喘,哮喘是一个排他性的诊断,正常情况下哮喘的胸片或胸部CT应该是基本正常的。但临床上有很多病人表面上看起来像哮喘,但在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不好,进一步做胸部CT检查发现是支气管异物、支气管狭窄、支气管内膜结核、肺部肿瘤等情况,因此哮喘诊断的时候我们要求患者常规进行胸部CT的检查,就是要避免相关疾病的漏诊和误诊。本文系商艳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