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发的重组新型冠7状病毒疫苗(CHO细胞),3月10日获批在中国国内紧急使用。这是国际上首个获批临床使用的新冠病毒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 重组亚单位疫苗利用培养基培养全病原微生物,之后经过进一步处理,加以纯化,仅保留疫苗含有的那些组分。亚单位疫苗可分为三种:蛋白质基质疫苗、多糖疫苗和结合疫苗。 蛋白质基质疫苗 亚单位疫苗可以是以蛋白质为基质的。例如,乙肝疫苗是将乙肝病毒基因片段插入酵母细胞制成。改良的酵母细胞可产生大量乙肝表面抗原,经纯化、收获后用于生产疫苗。重组乙肝疫苗抗原与自然感染乙肝表面抗原相同,但不含病毒DNA,无法复制和造成感染。蛋白质基质亚单位疫苗为免疫系统提供了不含病毒颗粒的抗原。 另一种蛋白质基质疫苗是含灭活百日咳毒素(蛋白质)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可能含有一种或更多其他百日咳组分。百日咳毒素可通过化学处理或采用分子基因技术脱毒。 多糖疫苗 一些细菌在感染人类时,靠自身多糖(糖)荚膜获得保护,细菌荚膜有助于其逃避人体防御系统,特别是在婴幼儿中。多糖疫苗可引起对荚膜的免疫应答。但是,多糖疫苗免疫原性不够强,只能产生短期免疫力,尤其是婴幼儿。属于此类疫苗的例子有:脑膜炎球菌和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这些多糖疫苗含有经过提纯且无感染性的有荚膜细菌体的多糖外壳或荚膜。 结合疫苗 多糖疫苗通过 T 细胞非依赖机制产生抗体,因此婴幼儿对其不能够产生充分的免疫应答。如果这些多糖抗原通过化学方法与 T 细胞可识别的蛋白质共价连接(结合),这样的结合疫苗就能在幼儿中引发高强度的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 7 、肺炎球菌(PCV-7、PCV-10、PCV-13) 8 和 A 群脑膜炎球菌均为结合疫苗。目前这些疫苗已广泛应用,可提供更长久的保护力,即使用于幼儿也是如此。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的疫苗接种目前,我国国内获批对公众接种的新冠病毒疫苗如北京科兴中维及国药集团皆为灭活疫苗。目前接种的灭活疫苗需接种两次,引发的免疫应答类型单一,但安全性较高,且保存运输条件相对简便。 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是否能接种疫苗? 能接种哪些类型的疫苗?2013年,美国感染疾病协会(IDSA )发布了《免疫功能低下者疫苗接种的临床实践指南》,明确指出: 可在免疫抑制前≥2周接种灭活疫苗; 活疫苗应在免疫抑制前≥4周接种,应避免在免疫抑制开始后2周内接种。 新版《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ACIP)免疫接种实践指南》则表明: 出于安全考虑,免疫功能改变的患者应避免接种活疫苗; 患者免疫能力改变后,某些接种疫苗后可预防的疾病发生风险和严重程度相应提高,因此特别建议这部分患者接种某些疫苗(如灭活疫苗等); 患者免疫功能改变可能会影响灭活疫苗的效果。 综上可见,对于免疫功能受损、免疫力低下的个体,是重症新冠肺炎的高风险人群,在无其他禁忌症的前提下,仍需积极接种灭活疫苗。 接受生物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是否应接种新冠病毒疫苗?针对近期备受关注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随着接种疫苗的工作不断加速,基于肺炎流行现状与过往临床经验,多个国外权威专家及学会如:ACIP、英国风湿病学会(BSR)、美国国家银屑病基金会(NPF)、英国胃肠病学会(BSG)皆对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提出了建议: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包括生物免疫抑制剂)并非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禁忌症。 但医生应明确告知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接种疫苗可能出现免疫反应不理想的状况。毒疫苗的禁忌症。 但医生应明确告知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接种疫苗可能出现免疫反应不理想的状况。
国产新冠疫苗,打两针还是只打一针好2 月 25 日,陈薇院士和康希诺共同研发的腺病毒新冠疫苗正式获得附条件批准上市。与灭活疫苗不同,这款腺病毒疫苗只需单剂接种。加上国药中生北京、国药中生武汉和科兴中维)需两针接种的 3 款灭活新冠疫苗,我国目前已有4款疫苗上市。 同样是新冠疫苗,为什么有的需要打两针,有的却可以单剂接种?打一针的疫苗和打两针的疫苗,效果会有差别吗? 灭活疫苗是一种非常经典的疫苗技术路线。在选取了合适的活病毒后,使用 Vero 细胞系对病毒进行扩增;再利用 β-丙内酯烷基化作用改变病毒核酸结构,使病毒失去复制能力,从而达到灭活的目的;最后浓缩纯化,与铝佐剂等辅料混合,制成疫苗 。 铝佐剂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吸附和缓释抗原,并可以招募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促进抗原的吸收和呈递。在固有免疫方面,近年来有研究认为铝佐剂能促进巨噬细胞的 NLRP3 炎症小体通路诱导 IL-1β 的分泌,最终促进炎症反应。 而在获得性免疫方面,B 细胞产生高亲和力的浆细胞和记忆 B 细胞需要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在此期间,抗原的长时间激活可能是必需的。 也就是说,单独一针的铝佐剂疫苗能提供的刺激时间可能不够充足,而现实也印证了这种猜测:目前,没有任何一款铝佐剂灭活疫苗能够实现单针免疫。 而在第二次接种疫苗时,上一次接种诱导出的记忆B细胞会被激活,分化成浆细胞开始分泌抗体;同时,还会有从来没有接触过抗原的幼稚B细胞加入这个队伍,进入淋巴结生发中心开始高频突变,产生新一批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随着接种次数的增加,抗体反应的质量越来越高。 因此,新冠灭活疫苗也选择了保持接种间隔的两剂接种。 既然两剂比一剂更好,打三针会更有效吗? 武汉生物灭活疫苗的 I 期试验同时也进行了三针的免疫试验。结果显示,三针确实会增强疫苗的效果。 腺病毒疫苗的挑战:预存免疫和灭活疫苗相同,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的设计同样综合了以往经验和现有研究数据。在此次研发新冠疫苗之前,陈薇院士和康希诺公司就曾合作研发过的重组埃博拉病毒疫苗,同样采用了 5 型腺病毒(Ad5)。 5 型腺病毒(Ad5)是一种相对无害的 DNA 病毒,不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上。在删去基因组的 E1 和 E3 片段使腺病毒失去独立复制能力后,再把一段目的基因插入其基因组,腺病毒就会被改造成一个「载体工具」,把目的基因传递进细胞。 腺病毒可以感染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直接帮助抗原呈递。同时,作为一种 DNA 病毒,它本身就是一种很强的佐剂,可以激活这两种细胞的 TLR9 通路,促进 I 型干扰素的分泌,激活 T 细胞(CD4+ T 细胞和CD8+ T 细胞)的反应。腺病毒载体疫苗也面临着另一重挑战:「预存免疫」。与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不同,腺病毒是非包膜病毒,其表面没有磷脂膜的包裹,因此无法将新冠病毒的 S 蛋白展示在自己的表面。也就是说,搭载了新冠病毒 S 基因的腺病毒想要发挥功能,必须先感染人体细胞,把新冠病毒的抗原表达出来,再提交给免疫系统识别才行。而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载体的腺病毒本身也被免疫系统识别和防御。如果疫苗接种者的体内已经有了针对腺病毒的中和抗体,那么,腺病毒的感染能力就会降低,疫苗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就是「预存免疫」的原理。
新冠疫苗接种与脉搏血氧仪对于新冠肺炎,医学专家一直很重视血氧饱和度的改变。在第四版新冠肺炎防治指南曾明确指出,血氧饱和度低于93%,是诊断重型新冠的指标。这次新冠疫苗接种再次提到了血氧饱和度,要求接种者接种之后30分钟内,如果出现类似急性过敏反应、晕厥等情况,需立即监测血压、心率、指脉氧饱和度。 为什么血氧饱和度如此重要呢?血氧,是血液中的氧气,它是我们吃的食物,糖、脂肪、蛋白质的分解的必须物质,通过这些食物分解来供给我们人能量来维持我们的心跳、呼吸及各种活动。所以如果人体缺氧,就会导致人的生命活动受到直接影响,严重的就会危及生命。血氧饱和度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Hb)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是呼吸循环系统的重要生理参数。人如果缺氧,可以表现为,头晕、头疼、嗜睡、思维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口唇青紫、视物模糊、听力下降、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内脏绞痛、肢体运动障碍。确定缺氧的方法有两种,一个是抽血检测血液中的氧气,另一个是通过脉搏血氧仪无创检测。脉搏血氧仪很小,夹在手指上后,通过向手指照射光来测量脉搏血液中的氧气百分比。后者成本低,操作简便,广泛用于医院、社区和家庭检测。 目前新冠肺炎疫苗已进入普及接种阶段,国家对疫苗的质量管控与使用是十分严格的,目前符合接种条件人群,基本没有出现太多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但对于疫苗来说,仍然是人体的一个外来物质,要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所以大多数人会有一些疫苗接种正常反应,也有极少数人会出现过敏等反应,还有部分人出现偶合现象。因此,对接种者我们要求接种前后要进行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根据情况做相应处置,如进行家庭氧疗等。尤其接种后需要按规定观察30分钟,在此期间,如果出现过敏反应或者头晕,呼吸急促等情况,需要立即进行血压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直至病情平稳。
疫苗接种是控制传染病大流行的最有力武器,2021年1月,我国将全面有序地推进高传播人群、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的接种工作,并实施全民免费接种。通过有序开展接种,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实现“应接尽接”,从而构建免疫屏障,阻断新冠病毒在国内的传播。那么新冠疫苗接种有哪些提前准备事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提前充分准备,顺利接种疫苗年龄确认目前国内接种年龄为18-59周岁。 身份信息确认请携带本人身份证进行接种前登记。 个人健康状况确认接种前请您与医生仔细确认不存在以下情况: - 孕妇、哺乳期妇女、备孕期; - 发热; - 既往发生过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痛); - 28天内未接种其他流感疫苗或hpv疫苗; - 患有血小板减少症或者出血性疾病者; - 惊厥、癫痫、面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 - 肝肾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各种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 - 已被诊断为患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HIV感染、淋巴瘤、白血病或其他自身免疫疾病; - 已知或怀疑患有以下疾病: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 - 除以上禁忌症外近期自觉疲劳或有其他不适者。 饮食起居状况确认接种前请勿空腹,前一天请勿饮酒,保持身体状态良好,前三天未服用药物。因接种疫苗后24—48小时不能洗澡,可以接种前洗澡。
“肝病患者”能不能接种新冠疫苗肝脏的血窦中有一种星形细胞,我们把它叫做库普弗细胞。这类细胞不仅产生对付细菌、病毒、螺旋体等病原微生物的抗体,而且自身具有吞噬功能,可以吞噬和清除来自血液、消化道的病原微生物。 因此,肝脏的免疫功能对于保障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肝脏是最大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系统,它能吞噬、隔离和消除入侵和内生的各种抗原。另外,肝脏里的淋巴细胞也有很高含量,尤其是在有炎症反应时,血液或其他淋巴组织里的淋巴细胞很快“赶”到肝脏,解决炎症的问题。 肝病患者在疾病状态下免疫功能低下,接种疫苗难以达到免疫效果。而且接种疫苗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如果肝病患者病情不稳定时接种疫苗,会出现症状叠加,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加重原有病情。因此,有以下情况的肝病患者不能接种疫苗:急性肝炎患者如急性甲型肝炎、急性戊型肝炎、急性药物性肝炎,不可以接种;慢性肝病患者出现腹水、黄疸、消化道出血、皮肤瘀点瘀斑、意识障碍、尿量减少、肝功异常或平时病情稳定但近期突然出现明显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下降、肝功异常、发热等情况,不能接种,并且需要尽快就医。 肝病患者可以接种新冠疫苗的情况包括:慢性肝病患者,包括慢性乙肝、慢性丙肝、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炎等,如果病情稳定、无明显症状、肝功正常或基本正常,且无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禁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如果肝功能正常,无其他急性疾病情况,即使正在口服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也是可以接种新冠疫苗的。
免疫力 免疫力是人体容纳“自身”物质(自体)和清除“外来”物质(异物)的能力,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将绝大部分微生物识别为外来物质,因此这种鉴别能力为机体免受感染性疾病侵害提供了保护。对微生物的免疫力通常表现为有该微生物(抗原,免疫原)的抗体存在,免疫力,通常是非常特异性的,针对单一的微生物或一组密切相关的微生物。获得免疫力的两个基本机制: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主动免疫主动免疫是指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抗体)和细胞免疫。后者是与细胞相关的免疫保护功能。主动免疫通常能持续很多年,甚至终生。获得主动免疫的一种方式是感染可以导致疾病的微生物并存活下来。当其再次暴露于相同抗原时,免疫记忆细胞就开始复制产生抗体以重新获得保护。更加安全的产生主动免疫的方法是进行疫苗接种。疫苗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通常会产生类似自然感染的免疫反应,但不会使受种者发生疾病和可能的并发症。 被动免疫被动免疫是将人或动物所产生的抗体输注给另一个人。这个过程可能是自然的(母婴传递)或是人工的(将针对病原体或毒素的高滴度特异性抗体输注给无免疫力的个体)。 群体免疫群体免疫是指对人群(“群体”)进行疫苗接种,可为未接种个体提供保护。群体免疫理论认为,对于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来说,当人群中大多数人免疫后,其传播链就很难维持。因此,人群中免疫者的比例越高,易感人群接触到传染性病原体的可能性就越小。从理论和实践来看,疾病通常会在接种率水平达到100%之前就消失了。群体免疫阈值是指免疫者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达到某个数值及以上时,疾病不会再持续传播。
疫苗是一种生物制品,含有致病微生物或是其中一部分,通常使用减毒的微生物或灭活的(死的) 微生物,或者其毒素或表面蛋白制成。通过接种可使机体产生并提高针对特定可预防疾病的免疫力。 疫苗的分类减毒活疫苗这一类的病毒疫苗多具有超过90%的效力,其保护作用通常延续多年。它的突出优势是病原体在宿主复制产生一个抗原刺激,抗原数量、性质和位置均与天然感染相似,所以免疫原性一般很强,甚至不需要加强免疫。这种突出的优势同时也存在潜在的危险性:在免疫力差的部分个体可引发感染;突变可能恢复毒力。后者随着病原毒力的分子基础的认识可更合理地进行减毒,可能使其减毒更为确实并不能恢复毒力。 灭活疫苗灭活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与减毒活疫苗相比灭活疫苗采用的是非复制性抗原(死疫苗),因此,其安全性好,但免疫原性也变弱,往往必须加强免疫。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病原体经灭活后均可以成为高效疫苗:其中一些疫苗是高效的,如索尔克注射用脊髓灰质炎疫苗(IPV)或甲肝疫苗;其它则是一些低效、短持续期的疫苗,如灭活后可注射的霍乱疫苗,几乎已被放弃;还有一些部分灭活疫苗的效力低,需要提高其保护率和免疫的持续期,如传统的灭活流感和伤寒疫苗。这些低效疫苗大多数将被新型疫苗代替。 类毒素疫苗当疾病的病理变化主要是由于强力外毒素或肠毒素引起时,类毒素疫苗具有很大的意义,如破伤风和白喉的疫苗。一般来说,肠毒素的类毒素很少成功。然而肠毒素型大肠杆菌的热稳定性肠毒素(LT)经遗传改造的去毒变构体,有希望成为有效的旅行者腹泻疫苗。霍乱毒素(CT)对应的突变可能成为更为重要的疫苗。这两种毒素的变异体甚至可以诱导很好的粘膜免疫,也是有希望的粘膜免疫佐剂。 当前使用的类毒素疫苗多是采用传统技术制造。这些疫苗如白喉和破伤风疫苗含有很多不纯成分,而且将毒素变为类毒素的甲醛处理过程也导致与来自培养基的牛源多肽交联,从而最后产生不必要的抗原。因此,研究一个突变、非毒性纯分子作为一种新疫苗可以提高这些疫苗的质量和效力,如将白喉毒素52位谷氨酸替换成甘氨酸,可导致毒性丢失,且可与白喉毒素交叉反应。 亚单位疫苗与多肽疫苗DNA重组技术使得获取大量纯抗原分子成为可能。这与以病原体为原料制备的疫苗相比在技术上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使得质量更易控制,价格也更高。从效果来看,有些亚单位疫苗,如非细胞百日咳、HBsAg等,在低剂量就具有高免疫原性;而另外一些疫苗的免疫力则较低,要求比铝盐更强的佐剂。 肽疫苗通常由化学合成技术制造。其优点是成分更加简单,质量更易控制。但随着免疫原分子量和结构复杂性的降低,免疫原性也显著降低。因此,这些疫苗一般需要特殊的结构设计、特殊的递送系统或佐剂。 载体疫苗载体疫苗将抗原基因通过无害的微生物这种载体进入体内诱导免疫应答。它的特点是组合了减毒活疫苗强有力的免疫原性和亚单位疫苗的准确度两个优势。这种活载体疫苗的一个显著好处是可以有效在体内诱导细胞免疫,这在目前诱导细胞免疫方法还不够好、细胞免疫在一些疾病又特别重要的背景下显得很有前景。在试验中使用的重要载体有牛痘病毒的变体、脊髓灰质炎病毒、禽痘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沙门菌、志贺菌等。也可以同时构建一个或多个细胞因子基因,这样可增强免疫反应或者改变免疫反应方向。 核酸疫苗核酸疫苗也称之为DNA疫苗或裸DNA疫苗。它与活疫苗的关键不同之处是编码抗原的DNA不会在人或动物体内复制。核酸疫苗应包含一个能在哺乳细胞高效表达的强启动子元件例如人巨细胞病毒的中早期启动子;同时也需含有一个合适的mRNA转录终止序列。肌内注射后,DNA进入胞浆,然后到达肌细胞核,但并不整合到基因组。作为基因枪方法的靶细胞,肌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均没有高速的分裂增殖现象,他们与质粒也没有高度的同源,故同源重组可能性较小。 与其它类疫苗相比,核酸疫苗具有潜在的优越性:①DNA疫苗是诱导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应答的为数不多的方法之一;②可以克服蛋白亚基疫苗易发生错误折叠和糖基化不完全的问题;③稳定性好,大量的变异可能性很小,易于质量监控;④生产成本较低。⑤理论上可以通过多种质粒的混合物或者构建复杂的质粒来实现多价疫苗。⑥理论上抗原合成稳定性好将减少加强注射剂量,非常少量(有时是毫微克级)的DNA就可以很好的活化细胞毒性T细胞。 核酸疫苗也存在潜在的问题或者副作用。首先,虽然与宿主DNA同源重组的可能性很小,但随机插入还是有可能的。虽然还没有这个问题的定量数据,但是否诱导癌变仍然是一个关注的问题。其次,在不同抗原或不同物种DNA疫苗效价的不同。应正确评价人用疫苗在模型动物的效应。其三,机体免疫调节和效应机制有可能导致对抗原表达细胞的破坏,导致胞内抗原的释放,激活自身免疫。其四,持续长时间的小剂量抗原的刺激可能导致免疫耐受,从而导致受者对抗原的无反应性。 我国疫苗的安全性国内目前使用的是全病毒灭活疫苗,系通过化学等方法使新冠病毒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同时保留能引起人体免疫应答活性而制备成的疫苗。 灭活疫苗的优势是传统经典的疫苗制备方式,属于成熟、可靠、经典的疫苗研发手段。相对于其他技术路线而言,灭活疫苗研发平台成熟、生产工艺稳定、质量标准可控、保护效果良好、研发速度快,且易于规模化生产,具有国际通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判标准。
定义发热是机体对致热因子作用的一种调节性体温升高反应,基本机制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水平升高,导致机体散热减少而产热增加。晨起静息时体温超过正常体温范围,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1℃以上时,称为发热。1961年,Petersdorf和Beeson提出了不明原因发热(FUO)的概念,定义为肛温>38.3℃至少3周,并且经过>3 d住院或至少3次门诊就诊的详细检查评估均未找到发热原因。这样定义初步排除以下几种发热:(1)可确诊的某些病毒感染;(2)病因较明确,诊断较容易的短期发热,如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3)短期内可自愈的原因不明发热,多为病毒性感染;(4)表现为低热的功能性发热 诊断思路疾病相关性 发热与许多疾病相关,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是FUO的主要原因,几乎占临床发热病因的一半以上。200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报道入选了1854例FUO患者,其中感染性疾病所占比例为62.73%。 感染性疾病根据感染病原体可分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特殊病原体感染等,根据感染病灶可分为局灶感染和全身多系统感染。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根据发热时程分为短期发热(<4周)、中长期发热(>4周)。欧洲近期报道,FUO患者中感染性疾病仅占15%~30%,包括肿瘤在内的非感染性疾病占10%~30%,结缔组织病占33%~40%,其他疾病(如药物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人工热)占5%~14%,最终仍诊断不明占20%~30%。 坚持特征定位原则 临床医生鉴别发热时,总体上要把握两个要点:1.注意发现“定位”线索,对可疑诊断作初步分类。无论是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往往有常见受累部位,即一定特征性的“定位”表现。如肺部感染时胸部听诊往往有干湿啰音,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见肺部阴影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往往有颅内压增高征及脑膜刺激征。2.即使是疑难病患者,具有非特征性表现的常见病仍较罕见病更多发。医生需注意把握一些常见病的非特征表现,如心内膜炎患者存在心脏杂音,肝脓肿患者存在肝区肿痛、叩痛,胆道感染患者存在黄疸、墨菲征等。 针对性、多时间点采集线索 医生在收集病史和体格检查时要做到有的放矢,以“我希望发现什么”、“哪里可能有线索帮助我明确诊断”为目的。入院初期询问病史和检查时,医生或患者不可避免有所遗漏,甚至一些患者有意隐瞒病史而对疾病诊断和病因判别产生误导。对于一次检查不能得出结论者往往需要反复询问和检查,一个细微的线索都可成为诊断的关键。 此外,疾病的发展有自身的时间规律,有些症状和体征是逐步显现出来的,因此重复检查是必要的。在有的放矢和重复检查两个原则下,多数FUO患者均可获得明确病因诊断。 辅助检查有侧重 进行实验室等辅助检查时应明确,血、尿、便三大常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胸部X线和腹部超声等检查为所有FUO患者必须进行,针对不同病情筛查应有所侧重。 疑诊感染性疾病 进行各疑诊感染部位标本的病原学培养或抗原抗体检查,包括血培养、尿培养、骨髓培养、各种分泌物/引流液培养、布鲁杆菌培养/血清学检查、伤寒的肥大/外斐反应、支原体/衣原体的抗体、军团菌的抗原、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等。疑诊结核时可查针对结核的T淋巴细胞培养/γ干扰素测定、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检测等。 疑诊风湿免疫性疾病 检查自身抗体和血清标志物,包括抗核抗体、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类风湿因子等。 疑诊血液肿瘤 进行CT、磁共振成像、同位素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支气管镜、胃镜、肠镜等内镜检查;骨髓、淋巴结及相应组织穿刺活检或手术探查;甲胎蛋白、肺癌/胃肠道肿瘤标志物检查等,甚至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检查等。 疑诊其他疾病 如疑诊甲状腺疾病,需进行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抗体检查及皮肤的活检等。检查应避免“漫天撒网”、“面面俱到”,从而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降低诊断难度并减轻患者的痛苦。
感冒后咳嗽当感冒本身的急性期症状(比如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临床上则称为感冒后咳嗽。 感染后咳嗽感染后咳嗽,就是感染后遗留的咳嗽。因为除了常规“感冒病毒”以外,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也可导致此类咳嗽,而这些感染算不上感冒,所以现在统称为感染后咳嗽。患者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黏痰,一般持续3-8周,胸片正常,该病有一定自限性,能自行缓解,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感染后咳嗽非常常见,很多患者说咳嗽了一段时间(3-8周),一直没好,如果进一步询问,或许会发现有部分患者说咳嗽之前有感冒,此后感冒好了而咳嗽没好,一直咳到现在,这时候你就要考虑是否有感染后咳嗽的可能了。虽然这个咳嗽的病程还没达到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8周),但常规排除慢性咳嗽最常见的几个疾病还是有必要的,可以先从病史入手 治疗感染后咳嗽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即使不治疗,一般也会症状消失,但是过程可能痛苦,而且可能影响工作和生活,那就得进行对症处理,也就是止咳。 考虑到该病咳嗽的原因可能与呼吸道黏膜损伤、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等有关,治疗首选第一代抗组胺H1受体拮抗剂(比如扑尔敏、酮替芬等)和中枢镇咳药物(比如右美沙芬、喷托维林、可待因等)缓解症状。个人临床经验及很多文献都认为酮替芬等药物效果不错,必要时可以联合用药,比如酮替芬+右美沙芬,或者用复方制剂,比如阿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