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 42岁的王女士无意间 发现脚后跟有颗黑痣 约绿豆大小 不痛不痒 当时没有在意 几个月后 她发现黑痣慢慢变大了 还凸出了表皮 于是她拿指甲剪剪掉 但愈合不久后又长了出来 再剪再长 长了总比之前的更大 之后黑痣反复破溃、渗液, 仍在逐渐增大 到了2020年初 已出现严重破溃并感染 溃烂面约拇指大小 旁边还出现了卫星病灶 王女士不知从哪听说 “草药可以治愈这种溃烂” 于是自行找来一堆草药 熬制后敷到溃烂面周围 不但溃烂没好 反而促进了肿物的生长 2021年6月 原本那颗绿豆大小的黑痣 已经长成 比鹌鹑蛋还大的黑色肿物 每天渗液非常多 直到如此严重 王女士才到河池当地医院就诊 活检后诊断为 恶性黑色素瘤 王女士万万没想到,一颗小小的“黑痣”,就这样“进化”成了黑色素瘤。综合各方面考虑,王女士在家人陪同下,最终选择来到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她预约了专长黑色素瘤综合诊疗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软组织外科吴振杰副主任医师的门诊。吴医生接诊后,立即安排她住院,并完善了相关检查。病理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MRI提示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2021年7月初,吴医生在团队同事配合下,为王女士做了足跟恶性黑色素瘤扩大切除及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跟术。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皮瓣愈合良好,目前王女士正在接受进一步的免疫治疗。 足跟肿瘤扩大切除后,若直接植皮则功能不好,通过做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即小腿处)修复,术后功能恢复较好。 ------------------------------------------------------------------ 关于黑色素瘤 1.什么是黑色素瘤? 黑素细胞恶变后形成黑色素瘤。黑色素瘤发病隐匿、发病率低,但恶性程度极高,有“癌中之王”之称。 2.什么样的痣容易发展为黑色素瘤? 可初步通过以下“ABCDE”法则进行判断 身上的绝大部分痣都是普通痣,但如果痣变化较快(符合E),同时合并ABCD中的一条,需高度重视,尽快到医院就诊。 3.什么部位的黑痣更容易恶变? 国人黑色素瘤好发于肢端: 1.脚底:由于长期走路摩擦,更容易恶变; 2.指(趾)甲:该部位也是黑色素瘤高发区。 ------------------------------------------------------------------ 在一周内,骨软组织外科黑色素瘤诊疗团队曾收治了6名黑色素瘤患者,其中4人病灶位于足底、1人拇指术后复发,1人原发灶不明伴转移。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也有30多岁的年轻患者。 吴振杰医生指出,据现有的流行病学数据分析,在我国,黑色素瘤每年发病率约1/10万人,年增长率3%~5%。在广西,根据人口数量估测,年发病人数约500人。近年来,随着免疫及靶向药物的进展,黑色素瘤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如能早期就诊,手术扩大切除即可治愈。 “每当接诊到晚期的黑色素瘤患者,我们都非常心痛,因为他们大部分都不懂这个病,对长在足底的黑痣反复抠除后敷药,最终加速了肿瘤的进展”。 ------------------------------------------------------------------ 规范化、个体化诊疗 服务每一名黑色素瘤患者 近年来,在医院全力支持和学科主任袁振超教授带领下,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软组织外科黑色素瘤诊疗团队通过多学科专家协作诊疗模式,确保让每一名黑色素瘤患者得到规范化、个体化的诊疗,让患者获益最大化。 专家简介 吴振杰 吴振杰,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软组织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中青年学术骨干。广西抗癌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专长黑色素瘤的综合诊治,在诊断上通过早期诊断、活检尽快明确诊断,进一步基于基因检测及其结果分析,综合制定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局部病灶切除及皮瓣转移修复,前哨淋巴结活检、淋巴结清扫,术后进行规范化的免疫治疗、分子靶向及化疗,对疑难病例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 学术成果: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累积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SCI收录论文12篇,系列成果在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主持广西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加多项国家级、省厅级科研课题。 门诊出诊时间 每周四 (可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 咨询电话 0771-5779349 来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
患者,女性,65岁,诊断左足底黑色素瘤并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予行左足黑色素瘤扩大切除+腓肠肌营养神经皮瓣修复+腹股沟区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皮瓣生长良好,术后病理诊断黑色素瘤IIIA期,基因检测提示无BRAF、CKIT和NRAS突变,予免疫治疗(PD-1抗体),目前随访1年余,无肿瘤复发及转移,治疗效果良好。
吴医生在医院值班时晚上十点多了还接到患者电话,以为是什么很急的事情,结果就是想问一下某样东西能不能吃,哎…民以食为天,即使不幸患上肿瘤,也离不开吃,而肿瘤患者又是非常特殊的一类人群,怎么吃就更讲究了。下面吴医生带您看看肿瘤患者在饮食上都有哪些常见的误区。肿瘤患者饮食上的常见误区1,吃的营养是不是都供给肿瘤了?很多肿瘤患者担心自己吃的营养是不是都给肿瘤吸收了,吃得越好肿瘤长得越快,甚至有观点认为通过饥饿疗法杀死肿瘤,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良好的营养摄入会促进肿瘤生长,其实道理您想一想就懂,即使是肿瘤患者,身体绝大部分的细胞都是正常的细胞,如果正常细胞都得不到营养,那抵抗力肯定下降的,反而加快肿瘤生长。2,手术后是不是要大补才得?吴医生为某个患者做了一天的手术,术后家属第一句问的不是手术做得怎样,而是,吴医生,患者手术后能不能喝鸡汤啊…很多患者家属在手术后都想给患者大补特补一下,术后的患者最需要的是休息和均衡的营养摄入,营养摄入是从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再恢复到普通饮食,原则是循序渐进,营养均衡,不要去吃一些病人从没吃过的补品,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甚至过敏,尽量吃一些病人平时吃的食物,但是烟酒等刺激性强的应该尽量避免。3,“发物”不能吃,吃了肿瘤长得快?发物,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更多的是来自民间的定义,通常来说是吃了这种食物后会诱发或者加重某种疾病。那发物都包括哪些食物呢?也没有明确定义,五花八门,通常包括鱼,鸡肉,鸡蛋,牛奶,花生等,很多营养丰富的普通食品都可能被当成发物。在西医眼中,并不存在什么发物的说法,不存在吃了什么普通的食物就容易导致切口不愈合或者肿瘤复发。反而,如果吃平时吃的食物也忌讳,容易引起营养不良进而导致切口愈合不好。其次,长期接触致癌物质才会容易患癌,民间说的发物都是一些营养丰富的普通食物,没有致癌物质。4,肿瘤患者应该多喝汤,那才是营养的精华?实际上,并不是。一碗鸡汤和一碗鸡肉相比,前者大部分是水,营养成分很少的,后者包含了优质的蛋白质,营养密度非常高。对于术后前几天的患者来说,首先吃的是流质饮食,鸡汤鱼汤肯定是最合适的,但是过渡到半流质和普通饮食时,还是以喝汤为主,会导致营养不良的。
如果您不幸患上了恶性黑色素瘤,或者怀疑身上的痣(或者黑色肿物)是恶性黑色素瘤,强烈建议您一定要到专业对口的医院/科室就诊,因为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低,普通医生的诊疗经验有限。 每年都有很多新发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在广西专门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专科极少,而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软组织外科就是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专业科室之一。科室医生拥有丰富的恶性黑色素瘤综合诊疗经验,包括基因检测、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对疑难病例的综合诊治、个体化诊治等。医生推荐:吴振杰医师(骨软组织外科)医院地址:广西南宁市河堤路71号科室地址: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01号楼4楼骨软组织外科
导语黑色素瘤,就像一场不可小觑的“入侵者战争”,悄悄地在身体的某处掀起波澜。这时候,我们要选择哪种“武器”来应对这位顽固的对手呢?来,一起看看几种主要的治疗方案,它们的预期效果如何,又适合哪类“战场”!第一招:早期手术——“精确打击,速战速决”当黑色素瘤还在局部,早期发现的话,手术就像“精准导弹”一样,可以直接瞄准肿瘤,把它连根拔除。这种情况下的治愈率可以高达90%以上,尤其是在最早期(1期和2期)手术的情况下,复发及转移的几率非常低。副作用:可能会有一些小伤口(比如手术疤痕),但是相比后期治疗的副作用,这可以说是“擦破皮”了!适合阶段:适用于早期确诊的黑色素瘤(1期和2期),肿瘤还没有蔓延至其他部位。第二招:靶向治疗——“定向追击,精准打击”如果黑色素瘤的“敌军”扩散得有点广,比如已经转移到附近的淋巴结,尤其是出现了特定基因突变(如BRAF突变),靶向治疗可以算是“精准导弹”,专门瞄准黑色素瘤的基因缺陷。靶向药物通过“堵住”肿瘤细胞的特定生长通道,来阻止其扩散。成功率:效果因人而异,通常在BRAF突变的晚期患者中,靶向治疗的有效率可达60%-80%。副作用:有点像“反弹式武器”,可能出现一些消化不良、皮疹、发热等问题,严重时还会出现肝功能异常。适合阶段:适合那些已经转移到淋巴结、肺、肝等,并检测出特定突变的患者。第三招:免疫治疗——“唤醒‘卫士’,全面防守”当黑色素瘤的“敌军”顽固且大肆扩散,免疫治疗就是号召身体自身的免疫“卫士”来帮助对抗癌细胞。免疫疗法可以理解为“唤醒沉睡的士兵”,让人体免疫系统不再对癌细胞视而不见。通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身体内的“卫士”被唤醒,对黑色素瘤展开全面攻击。成功率:虽然效果有波动,但对部分患者来说,效果惊人!例如,PD-1抑制剂在某些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中有效率约为20%-30%,而且对于少数患者,效果持久。副作用:想象一下,发动全军总攻时,难免会误伤“友军”。免疫疗法的副作用比较多样,从轻微的疲惫、皮疹到更严重的肝脏、肠胃和肺部炎症等不等,严重时甚至需要停药。适合阶段:通常用于中晚期或晚期黑色素瘤,尤其适合那些未检测到特定基因突变,或对靶向治疗无效的患者。总结不同的治疗策略,如同不同的武器,各自有优缺点,也适用于不同的战场。手术适合早期的“小规模作战”,靶向治疗适合那些具有特定基因突变的“敌军大军”,而免疫治疗则是全面发动自身免疫系统的大规模“反攻”。黑色素瘤治疗并没有统一的“胜利之匙”,不同患者需要综合医生的判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要知道,战胜黑色素瘤不光依靠一个武器,而是合理搭配,多层防护,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地“打赢这场仗”!黑色素瘤的“战争”虽然艰难,但有了这些治疗的“武器库”,让我们更有信心去迎战。文稿|吴振杰
导语:王大哥今年45岁,一年前脚底长了一颗黑痣,没太在意,这几个月黑痣有破溃及偶尔疼痛,遂去医院看。刚去医院以为只是个普通的黑痣,结果医生说可能是“恶性黑色素瘤”,王大哥的心情一下子从“晴空万里”转变成了“晴天霹雳”!1、黑色素瘤究竟是什么东西?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肿瘤,也叫恶性黑色素瘤。黑色素瘤就像皮肤中的“叛逆分子”。它源于皮肤的黑色素细胞,这些细胞原本安分守己,帮我们抵挡紫外线、生成黑色素。可一旦黑色素细胞出现了基因突变,就可能成了黑色素瘤,开始疯狂生长,甚至可能扩散到全身。这种“黑痣恶变”的现象让人担心,但黑色素瘤并不是无药可治的。2、如何发现它?——那些“鬼祟”的信号你可能会想:“我怎么知道我的黑痣有没有变坏呢?”好消息是,黑色素瘤的“蛛丝马迹”通常都藏在黑痣里。这里有个小口诀来帮助大家识别异常:A(Asymmetry,形状不对称):普通黑痣大多是对称的,恶变的痣通常一边大、一边小,就像画不齐的眉毛。B(Border,边缘不规则):边缘清晰的黑痣更常见,而黑色素瘤的边界常常“毛毛糙糙”,像没修剪的头发。C(Color,颜色不均):普通痣颜色均匀,但恶变痣可能出现深浅不一的颜色,有的甚至呈现红、蓝、黑等多种色彩。D(Diameter,直径):超过6毫米的痣要留意,因为这可能是恶变的一个信号。E(Evolution,变化):如果黑痣变大、变深,或有出血、瘙痒等变化,最好赶紧去看看医生!3、确诊黑色素瘤后该怎么办?——治疗方法揭秘治疗前首先明确两个问题。一、确诊需要病理诊断报告。二、通过检查或淋巴结活检明确肿瘤分期,不同的分期对应不同的治疗方式。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手术切除对早期(1期,2期)黑色素瘤患者来说,手术切除是最常见、也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手术就像是将花园里刚刚冒头的小杂草连根拔起。医生会把癌变的皮肤切掉,留出安全的边界,这样可以降低癌细胞“死灰复燃”的风险。特别对于早期黑色素瘤,规范的手术切除是可以治愈黑色素瘤的。早期黑色素瘤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彻底治愈(2)淋巴结活检如果癌细胞已经扩散到淋巴系统(身体的“过滤网”),医生会建议取一两个淋巴结来检查。如果淋巴结已有肿瘤转移,说明黑色素瘤已发展到3期。需要手术彻底切除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术后再进行药物治疗,降低再次复发的几率。(3)靶向治疗当黑色素瘤发展到中晚期时,有些患者会选择靶向药物。靶向治疗就像是“精准打击”,它能瞄准癌细胞的特定基因突变,让药物“专打”那些坏细胞。通常在检测到BRAF、NRAS或C-KIT基因突变时,医生会推荐这一方法。(4)免疫治疗想象一下,把人体免疫系统调成“战斗模式”,让它主动攻击黑色素瘤。免疫疗法就像是为免疫系统加了一个“激励机制”,让它更高效地识别和消灭癌细胞。PD-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是两种常见的免疫药物,帮助我们和癌细胞打一场“消耗战”。(5)化疗和放疗虽然化疗和放疗对黑色素瘤效果有限,但在某些晚期的情况下,医生会结合其他疗法使用它们。化疗是“地毯式轰炸”,杀死所有快速生长的细胞,放疗则是用射线直击肿瘤区域。4、有疑问?别怕问医生黑色素瘤的治疗方案因人而异。每位患者的病情、身体情况不同,因此有任何疑问都要和专科医生沟通,不必害羞,也不必担心“问题太小”。医生的角色不只是治疗,更是帮助你做出正确的选择。5、结语:黑色素瘤不可怕,治疗有方法初次听到黑色素瘤确诊的确会让人慌张,但医学的发展已经让我们拥有多种治疗手段。坚定信心、了解治疗方案、调整生活方式,和医生紧密配合,你的治疗之路就会更加顺利。
一名足底黑色素瘤患者,做了足底肿瘤切除和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评估为IIIA期,接着用了免疫治疗1年。请问经该患者后续如何有效预防黑色素瘤复发和转移?1、定期的跟踪和监测:这是预防复发的首要任务。(1)随访频率:前2年每3~6个月一次;第3~5年每3~12个月一次;5年后根据临床需求每年一次。(2)随访内容:定期进行皮肤和淋巴结的自我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扫描、MRI扫描等),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的复发或转移。(3)分期越早,发生远处转移的风险越低。I~II期复发患者,局部复发占15%~20%,区域淋巴结转移占50%,远处转移占29%。III期复发患者,远处转移占50%。(4)初诊患者的分期与复发时间密切相关。I~II期患者出现复发高峰期在5年以内,IIIA~IIIB期患者复发高峰期在3年以内,IIIC期患者复发高峰在2年以内。2、避免紫外线曝晒:紫外线曝晒是黑色素瘤复发的一个风险因素,即便是足底黑色素瘤,全身的紫外线保护也是必要的。建议使用SPF30或以上的防晒霜,穿戴防护性衣物,如宽边帽和长袖衣服,特别是在日照强烈的时间段。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的饮食、规律的体育活动、充足的睡眠和避免吸烟或过量饮酒,都是降低复发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4、个体化治疗计划的调整:每位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调整计划。总结:1,定期复查,有问题及时处理。2,防晒。3,吃好睡好。
尊敬的患者朋友和家属: 根据国务院春节假期最新安排,2020年春节假期延长至2月2日(农历正月初九,星期日),2月3日(星期一)起正常上班。延长假期期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热门诊正常开放,普通门诊继续停诊,2月3日起正常上班。 疫情防控 人人有责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下,包括广西在内的30个省区市已经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为控制疫情发展,保护您和家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实施发热预检排查工作,来院患者及家属均需在医院门诊接受发热预检排查。一、患者自检患者及家属来院就诊前,需自行测量体温,并佩戴口罩进入医院。1.初诊患者:如果您有发热(体温≥37.3℃)或呼吸道症状(咳嗽、咽痛、呼吸困难等),请您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并选择就近的定点医院就诊,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再来我院进行肿瘤相关诊疗。2.复诊患者:如果您是术后或放化疗后患者,请与经治医师联系,合理安排返院治疗时间或复查时间,以降低病毒感染风险;如果您近两周内有湖北旅行史或居住史;或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湖北的发热(体温≥37.3℃)或有呼吸道症状(咳嗽、咽痛、呼吸困难等)的患者;或亲友聚会后有聚集性发病情况者,请立即前往定点医院发热门诊进行相关检查,排除感染情况后再来我院就诊。二、医院预检所有患者及家属必须经南宁市江北大道的医院正门,并通过红外线体温探测后方可进入我院。如检测体温超过37.3℃,请在医务人员的指引下前往发热门诊进行排查。三、家属陪护住院患者仅允许一名陪护人员,以降低病毒感染风险。尽量减少探视,探视时间为每日下午4点至5点,其他时间一律不允许探视,探视人员凭探视证、戴口罩进入病房。四、个人防护提醒1.规律日常作息,适量运动、充足睡眠;2.注意饮食卫生,生熟分开,注意清洁;3.加强个人防护,勤洗手,咳嗽喷嚏及时捂住口鼻,出门及时佩戴口罩;4.谨慎外出旅游,避免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高发地区;5.远离野生禽畜,避免近距离接触、屠宰,远离屠宰现场;6.少去人多场所,老人孩子尽量远离人多拥挤、密闭、空气污浊场所;7.避免带病外出,出现发热等症状时居家休息,天气良好时居室多通风;8.生病及时就医,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及时前往医院,告知医生出游史;9.避免动物咬伤,远离流浪猫犬,不要和宠物过分密切接触;以上规定是根据国家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政策制定,请大家严格执行,如有不便,敬请谅解。资料来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