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下骨折,指的是股骨小粗隆至股骨狭窄部之间的骨折,此处应力集中,骨折常为粉碎性,出现严重移位。 传统的钢板内固定术,切口长达二三十厘米,破坏骨折血供,容易出现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 我们采用小切口复位,钛缆环扎,近端髓内钉固定,不仅切口小,保护血供,而且固定更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康复更快。 切口小,术后三天即可坐于床边
股骨颈骨折,顾名思义,就是大腿股骨的脖子断了。此处骨折,由于破坏了股骨头的血供,保守治疗常出现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两大并发症。 老年股骨颈骨折由于自我修复能力差,通常采用关节置换术;而对于年轻患者,则往往保留自身的骨头,采用内固定治疗。 传统的徒手打钉技术,需要把髋关节外侧的皮肤,肌肉,筋膜分离开,再由术者凭经验打入螺钉,不仅切口长达6~8cm影响美观,而且需要多次打入导针才能将螺钉打入满意的位置,这样就增加了创伤而且容易出现内固定松动等情况。 我们采用最先进的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手术,不仅手术切口小,而且打钉百发百中,避免了以上问题。 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登场 事先规划好螺钉的方向、位置、长短 是不是百发百中,如有神助 切口仅需缝三针,愈合后基本不留疤痕
内踝骨折,即踝关节内侧骨折,保守治疗可能出现骨折移位,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 传统切开手术切口长达8~10cm,由于内踝处皮肤薄,易出现皮肤坏死,切口感染等,而且严重影响美观。 我们采用经皮空心螺钉固定,切口不到1cm,创伤小,恢复快,愈合后基本不留疤痕。 术后x线显示螺钉加压固定后骨折线已经神奇地消失啦
人工髋关节的使用寿命在不同患者间差异较大。它取决于很多因素,例如患者的个人体质、活动量、体重、假体的材料等。 为了能让让您的新关节能够使用更长时间,有如下建议: 1.禁烟禁酒,维持合理的体重,积极治疗各种慢性疾病,如何糖尿病患者要控制好血糖。 2.避免搬重物等重体力劳动。 3.避免较大力量的冲击,比如跑步、滑雪、跳跃等。 4.在开始新的运动或活动前,请咨询医师。 5.如咳嗽咳痰、牙龈发炎、拔牙、甲沟炎、皮肤脓疮等其他部位感染时应在医师指导下预防应用抗生素以避免诱发髋关节感染。 6.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通常来说,复查时间为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年;此后10年内建议2年复查1次,10后建议1年复查一次。
如何正确躺? 术后主要以平卧位为主,双腿略分开,不可双腿并拢,更不可双腿交叉。不盘腿,不直腿抬高,床上使用便盆时,请将上半身靠起再塞便盆,避免髋关节过伸。需要侧卧时,向健侧侧卧,并在双腿间夹枕避免髋关节内收。 如何正确下床? 从健侧下床,首先健侧腿外移至床边,肘关节支撑身体身体略后仰,患侧腿缓慢移至床边同时上身转动直至面朝床边,在此过程中保持身体成一直线,请他人帮助或者借助器械穿好鞋袜。 如何正确行走? 刚开始下地行走时,一定要有人在身旁帮助,防止跌倒,注意一定要先坐,坐不晕再站,站不晕再走。辅助工具首选助步器,行走前将助步器设置在舒适的高度处(臂要伸展,但是不会向前弯曲),并且一次设定好助步器的四条腿。行走过程中要求脚一直放在助步器中。先迈术腿,然后好腿跟上。行走时尽量不要旋转髋关节,保持足尖向前。 如何正确坐? 由站立转为坐位时,先后退,直至椅子边缘碰到您的腿。随后,使用扶手支持体重,使身体下沉至座位,同时保持躯干正直。始终保持术侧腿在前。当坐下时,要使膝盖低于髋部,避免髋关节屈曲超过90度,避免坐在较低的椅子或坐便器上。双腿略分开。不可双腿交叉,不翘二郎腿,不可身体前倾。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炎性疾病,好发于 16-25 岁青年人。病变部位主要在骶髂关节、脊柱、脊柱旁软组织及四肢关节。病理改变为椎间盘纤维环和纤维环附近结缔组织的骨化,椎间盘关节和四肢关节滑膜的炎症和增生。 1.强直性脊柱炎是否有家族遗传性? 强直性脊柱炎有一定的家族性,从国外报道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率在一般人群中为 0.1%,而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亲属中患病率高达4.0%,比一般人群高 40 倍。 2.什么是 HLA-B27 HLA 指组织细胞上受遗传控制的个体特异性抗原。HLA-B 位点有 42 个,B27 为其中之一。现已证明 HLA-B27 阳性比 HLA-B27 阴性的发病率高很多,但这不是唯一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及家族史。 3.强直性脊柱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早期不明原因腰部、腰骶部疼痛,可放射至大腿,但很少到膝关节以下,口服抗炎镇痛药物症状缓解明显;腰部活动僵硬感,晨起明显,适当活动后可缓解;可有轻度的全身症状,如乏力、消瘦、轻度贫血等。 90% 的患者以骶髂关节炎为首发症状,交替性左右骶髂关节部位疼痛,是其中、早期最具特征性的症状。晚期的典型体征是全脊柱强直:胸椎后凸,头部前伸,侧视必须转动全身。 4.强直性脊柱炎有哪些关节病变? (1)骶髂关节:最早为骶髂关节炎,后发展至腰骶部、胸椎及颈椎。下腰痛和僵硬常累及臀部、大腿,但无神经系统体征。强直性脊柱炎下腰痛可从一侧转至另一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直接按压骶骼关节或将其伸展可引起疼痛。有时只有骶骼关节炎的 X 线表现而无症状和体征。 (2)腰椎:下腰痛和活动受限多为腰椎受累和骶骼关节炎所致。早期为弥漫性肌肉疼痛,以后集中于腰骶椎部。腰部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均受限。腰椎棘突压痛,腰背椎旁肌肉痉挛。后期有腰背肌萎缩。 (3)胸椎:腰椎受累后波及胸椎。可有胸背痛、前胸和侧胸痛。胸部扩张受限。胸痛为吸气性,可因咳嗽、喷嚏加重。主要由于肋椎关节、肋骨肋软骨连接处、胸骨柄关节和胸锁关节受累。胸廓扩张度较正常人降低 50% 以上。 (4)颈椎早期改变:可为颈椎炎由腰胸椎病变上行而来。可发生颈胸椎后凸畸形,头常固定于前屈位。颈后伸、侧弯、旋转可受限。可有颈椎部疼痛,沿顶部向头部放射。神经根痛可放射至头和臂。有颈部肌肉痉挛,最后肌肉萎缩。 (5)后期脊柱改变:固定于前屈位,胸椎后凸畸形,胸廓固定,腰椎后凸畸形,髋和膝关节屈曲挛缩是 AS 后期特征性姿势。此期炎症疼痛消失。但可发生骨折,一般为多发性。由于畸形,X 线不易发现骨折位置,需特殊体位检查。 (6)周围关节:周围关节受累率为肩和髖关节 40%、膝关节 15%、距小腿关节 10%,腕关节和足各关节 5%,极少累及手。肩和髓关节活动受限较疼痛突出,早期滑膜炎期,即活动受限,随着病变进展,软骨退行性病变,关节周围结构纤维化,关节强直。 5.强直性脊柱炎有哪些关节外病变? (1)心脏病变:脊柱炎较重并有全身和周围关节病患者心脏病变常见。表现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心脏扩大和房室传导阻滞,并可发生阿-斯综合征。 (2)眼部病变:结膜炎和虹膜炎的发病率可达 25%,眼部侵犯在周围关节病者较常见。病程较长,发生虹膜炎的机会越多。 (3)肺部病变:肺部纤维化是 AS 的后期并发症。表现为咳嗽、咳痰和气喘。 (4)慢性前列腺炎。 (5)淀粉样变:为少见并发症。 (6)肾脏病变。 (7)神经系统病变:AS 后期可发生马尾受侵犯,表现为隐袭起病的下肢或臀部疼痛,伴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出现膀胱和直肠症状。 6.强直性脊柱炎有什么影像学表现? X 线检查对 AS 的诊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早期几乎都有骶髂关节炎表现,病变一般在骶髂关节的中下部开始,为两侧性。 开始多侵犯髂骨侧,进而侵犯骶骨侧。可见斑点状或块状,髂骨侧明显,继而侵犯整个关节,边缘呈锯齿状,软骨下有骨硬化,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最后关节间隙消失,发生骨性强直。 脊柱病变的 X 线表现早期为普遍性骨质疏松,椎体呈「方形椎」,最典型的表现是「竹节样改变」,T10-L2 较常见,腰椎呈「鱼尾椎」改变。 7.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是? 腰椎在前屈、侧弯、后仰三个方向皆受限。 腰椎或腰背部疼痛或疼痛达到 3 个月以上。 胸部扩张受限,取第 4 肋间隙水平测量,扩张≤ 2.5cm。 根据上述临床标准及骶髂关节炎 X 线改变分级。确诊 AS为:双侧骶髂关节炎 III 级或 IV 级,同时至少有上述临床标准中之一项者;单侧骶髂关节炎 III 或 IV 级,或双侧骶髂关节炎 II 级并具备临床标准第 1 项或第 2 、3 项者。 8.强直性脊柱炎应注意与哪些疾病鉴别? 1.类风湿关节炎:女性多见,以腰骶部疼痛为首发症状的不多见,更常累及双手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和腕关节,且呈双侧对称性。如侵犯脊柱,多只侵犯颈椎,且无椎旁韧带钙化,有类风湿皮下结节,血清 RF 常阳性,HLA-B27 抗原常呈阴性。 幼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多在8 岁以后发病,男性占大多数,早期缺乏成人强直性脊柱炎所具有的腰骶部疼痛症状及骶髂关节炎 X 线征象,致使诊断困难,常被误诊为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少关节型。 2.腰骶关节劳损:慢性腰骶关节劳损为持续性、弥漫性腰痛,以腰骶部最重,脊椎活动不受限,X 线无特殊改变。急性腰骶关节劳损,疼痛因活动而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3.骨关节炎:常发生于老年人,特征为骨骼及软骨变性、肥厚,滑膜增厚,受损关节以负重的脊柱和膝关节等较常见。累及脊椎者常以慢性腰背痛为主要症状,与 AS 易混淆。但本病不发生关节强直及肌肉萎缩,无全身症状, Ⅹ 线表现为骨赘生成和椎间隙变窄。 4.结核性脊椎炎:临床症状如脊椎疼痛、压痛、僵硬、肌肉萎缩、驼背畸形等与 AS 相似,但 X 线检查可鉴别。结核性脊柱炎时,脊椎边缘模糊不清,椎间隙变窄,前楔形变,无韧带钙化,有时有脊椎旁结核脓肿阴影存在,骶髂关节为单侧受累。 9.强直性脊柱炎是否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 强直性脊柱炎无论在男性还是女性,对患者的生殖器官和生殖功能均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但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避免长期接受某种可能影响生殖功能的药物。 ②病变处于晚期,已发生严重关节或脊柱畸形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承受妊娠和分娩的负担将十分困难,应慎重考虑。 ③强直性脊柱炎有明显的遗传倾向,HLA—B27 阳性的患病父亲或母亲生下的子女,有一半呈 HLA—B27 阳性,阳性个体患强直性脊柱炎的危险有 25%-50%。 10.强直性脊柱炎非手术治疗有哪些要点?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患者脊柱后凸 40°,严重影响生活自理者,先给予药物治疗,待红细胞沉降率下降到 40mm/h 以下,病变静止进行截骨手术。 术后继续药物治疗,至病情完全稳定时停药,采用此法可获满意疗效
答案是当然可以锻炼。平时膝关节炎的康复锻炼,患者可以进行正确、适当的锻炼,如散步、游泳、骑脚踏车,但要避免长时间做同一动作或使关节固定于同一姿势。 膝关节炎的康复锻炼可选择以下方法: 1.股四头肌力量训练:仰卧位,将膝关节伸直,绷紧大腿前面的肌肉做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这种膝关节炎的康复锻炼方法,每次收缩尽量用力并坚持长时间,重复数次以大腿肌肉感觉有酸胀为宜。 2.靠墙半蹲练习:膝关节炎的康复锻炼可靠墙站立,膝、髋关节弯曲不小于90度,作半蹲状,坚持10秒钟后站起,休息片刻再下蹲,每10-20次为1组。 3.不负重下肢关节主动屈伸:仰卧,一侧下肢伸直,另一侧下肢屈膝屈髋,使大腿尽量靠近胸部,然后交替练习另一侧下肢,这也是膝关节炎的康复锻炼方法。 4.直抬腿练习:仰卧位,伸直下肢并抬离床约30度,坚持10秒钟后缓慢放下,休息片刻再重复训练,每10-20次为1组,训练至肌肉有酸胀感为止。另外,膝关节炎的康复锻炼可在踝部绑缚适量的沙袋进行练习,并随力量增 强逐渐增加沙袋的重量。
大家都知道骨科手术中需要用到许多内植入物,习惯上将骨科手术用的内植入物称为钢板。其实在骨科手术中使用的内植入物有许多种类,其中有钢板、髓内钉、人工关节、椎间融合器等。 首先要对骨科手术中所使用的内植入物进行分类,有助于大家更好的理解。 1、永久性内植入物:骨科手术中有许多是不能取出的内植物,这是因为这些内植物起着支撑肢体或是替代关节活动的重要功能。这些内植入物分别有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人工肩关节等之类的关节假体,它们起到了替代人体关节功能的作用,属于永久性内植入物。 脊柱手术中所使用的椎体间融合器、钛网融合器等,这些内植物起到了维持椎体正常间隙和融合相邻椎体的作用,属于永久性内植入物。 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使用人工韧带进行韧带重建手术,其中人工韧带起到了替代人体交叉韧带的作用,维持正常膝关节活动和加强膝关节稳定性,属于永久性内植入物。 肩袖损伤、肩关节不稳等运动损伤性疾病通常需要使用带线锚钉进行修复,锚钉起到了将骨骼结构与韧带、关节囊结合在一起的作用,属于永久性内植入物。 以上所列出的永久性内植入物,如果没有出现感染、内植入物断裂、松动或是假体周围骨折等极端情况的话,属于无需取出的内植入物。 2、暂时性内植入物:不少骨科手术需要涉及到活动的关节,在这些部位的内植入物,需要及时取出。例如踝关节骨折中的下胫腓联合螺钉,植入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下胫腓韧带的牢固愈合,由于下胫腓关节是一个微动的活动关节,因此在患者下地行走前需要取出下胫腓联合螺钉,若不及时取出的话,会产生螺钉断裂,以至于难以取出; 足部跖跗关节骨折脱位进行手术治疗需要使用螺钉或钢板固定,跖跗关节同样属于微动的活动关节,在行走前需要将螺钉取或钢板出,否则也将发生内植入物断裂在人体内,难以取出; 在某些情况下,部分内植入物的螺钉会发生松动,松动的螺钉会逐步退出,直至在皮肤表面可触及螺钉的尾部,严重者甚至可形成内褥疮,这样的内植入物需要及时取出; 内植入物虽然经过抗原处理,但对于人体来说仍属于外来异物,容易在内植入物处发生感染,若不取出内植入物,感染通常无法控制。因此当内植入物发生感染,需要及时取出,否则感染将难以控制。 3、通用内植入物:除了以上两类内植入物,大部分临床所用的内植入物介于可取可不取之间,取与不取需要综合考虑到内植入物的材质、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以及内植入物植入的部位。 内植入物的材质 目前骨科临床上主要应用的内植入物材质有两种: a.钛合金内植入物; b.不锈钢合金内植入物。 不锈钢合金内植入物最大的问题在于患者无法进行磁共振检查,如果患者因其他疾病有需要进行磁共振检查需求的,在进行磁共振检查前需要将内植入物取出。钛合金内植入物一般来说对磁共振检查并无影响,仅仅从能够进一步进行磁共振检查的需求来看,不锈钢合金内植入物需要取出,钛合金内植入物不需要取出。 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是非常重要的指标。若患者年纪较轻,身体状况较好,一般来说需要将内植入物取出;若患者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评估患者再次麻醉和手术的风险较大的话,不建议此类患者冒如此大风险取出内植入物。 内植入物的部位:人体有多块骨骼,骨科手术部位各不相同,内植入物也随之固定于不同的骨骼、不同的部位。其中某些骨骼周围神经血管密集交错,人体第一次手术时通常解剖结构较为清晰明了,术中依照解剖结构进行分离保护的情况下,一般不会损伤到神经血管,但当进行第二次手术取内植入物的话,由于首次手术会导致机体疤痕组织的大量增生,血管神经的解剖结构容易变的紊乱不清,在手术中非常容易损伤到。因此如无特殊必要,在这些部位的内植入物不建议取出。 部分骨骼区域的皮肤、脂肪组织菲薄,在这些部位的内植入物患者自己可触及或是视觉上可见,如有美观的需求或是长期触碰存在不适感的话,建议取出内植入物。 以上总结了哪些内植入物需要取出,哪些内植入物不需要取出,其中对于一些可取可不取的内植入物,需要进行全面综合考虑来决定取出或是不取出。由于骨科手术技术和新型内植入物发展的日新月异,该总结可能并不全面,最好的办法就是询问你的主刀医生,主刀医生最清楚你的初始疾病、术中情况和内植入物的材质,是最有发言权的!
相应的视频链接地址: https://v.qq.com/x/page/c0508vgcjcd.html (直接点击进入视频)
髌骨,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伸膝动作中起到支点的作用,帮助膝关节更加自如的发挥最大力量。因其地位重要,而所在部位又凸起于膝关节处,在各种直接暴力损伤中,容易成为比较脆弱的环节,在股四头肌过度发力时,也可能出现各种形态的骨折。 本文不讨论骨折的具体成因以及伤后处理的具体方法,只针对这类损伤,提出康复方面的建议。文章中所提及的各种具体练习方法可参照我的其他文章,里面均有详细介绍。 通常,从伤后处理手段上大致可分为两类: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两类处理方法的不同,伤后康复练习原则完全不同。 一、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原则 髌骨骨折,常见手术方式主要有:克氏针+钢丝减张固定法、空心螺钉+钢丝减张固定法、髌骨爪固定法、编织线“荷包”式缝合法。根据固定方式的不同,术后的练习原则也稍有不同。 术后练习的内容主要分成几大类:伸直功能练习、抗血栓练习、屈曲功能练习、力量练习等。 1. 伸直功能 在各种术式中,伸直功能练习均毫无限制,从下手术台一刻开始,就应该在过伸位放置下肢,保证伸直功能无碍。术后伸直练习应始终作为重点练习项目,直到屈伸角度均恢复正常为止。 2. 踝泵 术后麻醉消退后应尽量多做,最大幅度缓慢屈伸踝关节,每小时应尽量做至少5分钟,用肌肉自身收缩产生的挤压力按摩下肢血管,防止血栓形成,这种方式不但针对于中老年患者,年轻患者也应有足够的重视。 3. 屈曲功能 屈曲功能练习在术后最多2-3天以后即应该正式开始,且无需在术后额外进行任何方式的外固定。首先是髌骨松动,在尽量不触及内固定物及伤口(可能增加疼痛感,但是一般不会导致固定物松动)的前提下,按照科学的方法推动髌骨使其尽量维持正常活动范围。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的练习屈曲角度,按照文章中的方法及原则进行练习,进度没有限制,在疼痛感可耐受的范围内,以科学的训练量,循序渐进地达到最大活动范围。在前面段落介绍的几种常见手术方法中,前几种金属固定法均可以使髌骨在术后早期即获得较大的可靠性,可以承受较大幅度的牵拉刺激,所以一般的练习完全可以保证安全。最后一种“荷包”式缝合的方式,由于编织线的强度不如金属,早期练习开始时更加强调控制疼痛强度,严格控制在中等强度以内,轻度疼痛感即可保证安全。(在练习过程中,无法直观监测髌骨是否安全,这时疼痛程度就是最可靠的衡量方法。通常早期练习中,皮肤创口疼痛感很强,此时髌骨周围组织的疼痛程度通常在创口疼痛感的强度以下,且此时髌骨本身受周围组织牵拉刺激很小,故以创口的疼痛感控制髌骨的安全,虽然不够直接,但是完全可以保证可靠) 4. 最佳康复时期延误 上述为术后早期即开始关节屈曲功能练习的原则,如果不幸耽误了最佳康复时期,出现了严重的关节屈曲功能障碍,那么此时已经没有捷径可循,只能按照网站中我的置顶文章中介绍的各种方法进行练习,如果固定可靠,甚至仍可以进行较大强度的练习。但是如果出现内固定物对皮下组织产生强烈刺激的情况,有时未必需要硬练到底。因为膝关节屈曲110-120以上范围后,髌骨在其正常轨迹中的位移已经很小,也就是说,如果后期的练习感觉疼痛感主要来源于内固定物,屈曲角度恢复的目标可以定在120度灵活,无需忍剧痛硬练到底,防止产生附加伤害。剩余的功能障碍待拆除内固定物以后再进一步改进,此为最经济的选择。 5. 力量练习 力量练习也是关节稳定的重要保证,在术后早期以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各种金属内固定的存在,进行力量练习的过程中,可能难免由于伸膝装置收缩刺激到固定物周围的软组织而产生较为强烈的疼痛感,如果这种疼痛感出现,是不能勉强练习的,需防止尖锐的内固定物刺伤皮下组织,此时,只能寄希望于骨折尽快愈合,尽早拆除内固定物,之后进行力量的强化练习。 具体练习方法: 大腿各方面肌群等长收缩(绷劲),尤其是股四头肌,要求在基本无痛的前提下尽量用力、尽量多的做这个动作,这不仅仅可以维持一定程度的力量,也是通过肌肉对髌骨的牵拉,使髌骨能在其正常轨迹中尽量活动,进而牵拉到髌腱,防止髌骨粘连,髌腱挛缩等症状发生。 直抬腿:在完全无痛的前提下,以关节充分伸直的姿态,抬起整个大腿直到约与水平呈15度左右高度,停止至力竭,缓慢放下,重复数次,每天2-3组。前几种金属固定法因为固定可靠,可在术后早期即开始,即使稍有疼痛感也可尝试着去适应,如果是荷包缝合的术式,则需要视其手术水平而定何时开始抬腿。 其他力量练习方式可以在无痛原则指导下,到一定时期以后,参照文章中所述继续练习即可。 6. 术后练习注意事项 在术后,可能出现数天卧床制动,早期下床活动时可能出现血管充胀的感觉:小腿胀痛、皮肤发紫,甚至由于血管突然充盈造成大脑一过性缺血产生晕眩感,这时不要紧张,只要回到床上休息,待休息好以后多次重复下床站立体位,数次后即可适应,然后开始正常的行动。 下地活动时,早期一般均应使用双拐支撑行动,如果关节物其他损伤,患肢可负重行动,并随骨折愈合、功能恢复而逐渐脱拐行动。但是并不应该以脱拐作为阶段性胜利以自喜,何时完全脱拐仍要视具体恢复水平而定。 二、髌骨骨折保守治疗康复原则 上述为骨折固定术后的一些简单的康复方案,下面简述髌骨骨折保守治疗的康复原则。保守治疗,顾名思义就是不通过手术方式,通过严格制动,靠髌骨自身的愈合能力实现最终愈合,只适用于髌骨骨折且断端无任何移位的病例。如果骨科医师断定骨折断端位置可靠,无移位,可以直接通过石膏或直夹板进行固定,通常固定后1个月以内每周拍片监测断端是否稳定,如最终稳定,可佩带支具直到伤后8周,直到出现较为可靠的骨痂,骨折线模糊后才可酌情去除支具。在此期间,股四头肌要尽量安静制动,仅可以做极轻柔的髌骨松动练习:用双手分别推住髌骨的上下两极,发力使断端呈压紧状态下,进行髌骨的松动,通常每方向能够保证出现运动,能避免髌骨顽固粘连即可,不需要过量推动,防止断端分离。如果身边有经验非常丰富的康复治疗师或自己控制力度能力较强的话,可以在伤后4-6周酌情开始关节小范围屈曲练习,此时骨折仅处于纤维愈合期,就利用了这一点可怜的强度进行锻炼,但是要强调,这个过程危险性较大,要严格控制幅度,20-30度的微动即可在相当程度保证关节避免出现顽固的粘连。在伤后,伸直功能的练习仍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在无法保证关节正常屈曲练习的情况下,确保关节伸直功能也是很重要的。其他方面练习就可以参考网站中各篇文章所述进行设置了。 以上是各种类型的髌骨骨折伤后术后练习的简单原则,还有一些很具体的情况只能通过练习随时发现随时解决了,切记注意: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