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 李健 主治医师 西南医院 皮肤科
持续型面中部红斑与潮红是玫瑰痤疮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但对其病理机制了解甚少,并缺乏高证据等级临床研究支持。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及临床经验,强调将面部潮红与红斑作为独立的临床表型进行研究探讨的必要性,认为精神压力、焦虑和/或抑郁可能是其发病的使动环节。由精神因素出发,探索玫瑰痤疮面部潮红及红斑相关神经炎症与皮肤免疫及血管的关系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好大夫工作室皮肤科李健一、面部潮红与红斑是玫瑰痤疮最重要的临床特征临床表现是玫瑰痤疮诊断及分类的主要依据。现行玫瑰痤疮诊断及分类标准以亚型为导向。这一分类的最大缺陷在于不同亚型的临床症状和表现存在较多重叠。如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可同时具有潮红、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及鼻部增生等多种临床表现。世界玫瑰痤疮专家共识小组提议,以表型为导向的诊断和分类系统,并指出面部潮红及红斑为最重要的临床表型。面部潮红相关的病理机制与玫瑰痤疮的发病密切相关,面部潮红是区别于其他面部红斑性皮肤病的重要特征。二、玫瑰痤疮潮红与红斑应与其他疾病引起的症状相鉴别面部潮红和红斑也可由其他疾病引起。一些可引起血管舒张的药物(血管舒张剂、烟酸)、食物及酒精的摄入可引起面部潮红。系统疾病包括类癌综合征、肥大细胞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5羟色胺综合征、全身性过敏反应、胰腺肿瘤及肾细胞癌等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也可引起潮红。另外,由自主神经兴奋导致的面部潮红可见于绝经期综合征、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等多种疾病。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混合型结缔组织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样可出现面部潮红与红斑。三、玫瑰痤疮潮红与红斑的治疗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针对玫瑰痤疮面部潮红及红斑的治疗药物仅有溴莫尼定凝胶和羟甲唑啉乳膏。但由于作用时间短,部分患者疗效不佳。部分玫瑰痤疮面部多见明显红斑及扩张的毛细血管患者可通过激光治疗获益,而临床上采用激光治疗后反复潮红的症状仍可存在甚至加重,提示血管数量增多或舒缩功能失调可能不是引起潮红的关键机制。多项研究肯定了多西环素、盐酸米诺环素、四环素及异维A酸在治疗玫瑰痤疮中的疗效,虽然患者往往同时伴有潮红、红斑、丘疹脓疱等多种临床表现,但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及评价标准不统一,难以对不同药物对不同临床表现的疗效作出准确判断,特别是针对红斑的疗效存在分歧,而关于潮红的评价工具及疗效更是极少提及。四、精神压力诱发神经炎症可能是玫瑰痤疮潮红与红斑的重要环节研究发现,红斑毛细血管型玫瑰痤疮患者皮肤感觉神经较正常人明显增多增粗,且与血管及肥大细胞关系密切;基因组学研究提示以潮红、红斑为主要表现的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存在神经炎症。研究表明,精神压力是玫瑰痤疮面部潮红常见的诱发和加重因素,抑郁和焦虑障碍在玫瑰痤疮中的发生率更高,且玫瑰痤疮患者患焦虑或抑郁症的风险更高。面部潮红症状与精神压力、抑郁和焦虑之间可形成相互加重的恶性循环。五、针对神经炎症的治疗可能是未来的治疗方向研究显示,卡维地洛口服3周以上可显著改善玫瑰痤疮面部潮红及红斑,特别是伴有焦虑症状的患者疗效更为明显。卡维地洛为非选择性受体阻滞剂,除了阻断小动脉血管平滑肌上的2受体而引起血管收缩,可能更为有效地阻断广泛分布于神经的内源性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受体,一方面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从而阻断精神紧张-面部潮红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神经肽等炎症因子释放减少可间接抑制血管高反应从而减轻潮红与红斑症状。未来,抗焦虑相关的药物治疗是否也能有效治疗玫瑰痤疮面部相关的潮红与红斑值得进一步研究。六、结语面部潮红与红斑作为玫瑰痤疮最主要的临床症状,由于其发病机制不明,缺乏生物标记及治疗靶点,是临床医生面临的最主要的诊治挑战。基于其相对独立的临床特点及可能的发病机制,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及临床经验,我们认为精神压力、焦虑和/或抑郁可能是其发病中的使动环节。由精神因素出发,探索其相关神经炎症与皮肤免疫及血管的关系,对玫瑰痤疮面部潮红及红斑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精神-神经-免疫-血管”的思路或将成为未来探讨玫瑰痤疮面部潮红及红斑机制和治疗的新方向。将面部潮红与红斑作为独立的临床表型分类并使用统一评价标准的高质量研究可能是突破诊治瓶颈的关键步骤。
玫瑰痤疮科普系列之--脸红的奥秘
玫瑰痤疮通常认为是在一定遗传背景基础上应发的慢性炎症,病因复杂。主要有以下原因:1.遗传因素玫瑰痤疮发生具有种族差异,如肤色较浅的高加索人发病率更高,亚洲人和非裔美国人发生率较低,说明遗传在发病中有一定的地位。双胞胎研究发现该病一半的影响因素来自于遗传[1]。基因芯片及RT-PCR分析显示,不同亚型均存在500种以上的基因表达差异,这些异常基因主要涉及血管调节和神经源性炎症,与血管增生相关的基因则十分少见。TACR3基因多态性导致TLR2高表达可能是玫瑰痤疮重要的致病制[2]。2.毛囊虫定植与细菌感染研究发现玫瑰痤疮面部毛囊虫数量较正常人显著增加[3],毛囊虫的外骨骼可自己充当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尸体可释放常驻细菌从而趋化中性粒细胞,其部分残体还可诱导表皮抗菌肽高表达。上述过程均能通过TLR2信号通路促进及加重角质形成细胞炎症反应。因此,毛囊虫及其常驻细菌介导的炎症反应可能是该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细菌感染加重玫瑰痤疮的学说尚处于假设阶段,具体机制仍不明确。芽胞杆菌是毛囊虫中培养出的第一种细菌,它可分泌热休克蛋白和脂蛋白并激活TLR2,趋化并激活中性粒细胞产生炎症介质。玫瑰痤疮患者中表皮葡萄球菌、幽门诺杆菌数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但具体关系及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4]。3.紫外线与热环境研究发现玫瑰痤疮存在典型的日光性弹力组织变性[5]。UVB可上调角质形成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活性氧(ROS)生成、增加内质网应激。UVA 照射可增加血清中ROS、过氧化物增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通过导致皮肤氧化与抗氧化通路失衡从而参与玫瑰痤疮发病[6]。总之,细胞因子、ROS及内质网应激共同参与了紫外线诱发玫瑰的病理机制。经常暴露于热环境可增加玫瑰痤疮发生率。热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并活化广泛表达于神经及其他非神经细胞表面的辣椒素受体1(TRPV1),引起面部潮红及神经源性炎症。因此,玫瑰痤疮患者避免辛辣食物是有据可依的。4.神经精神因素各种原因所致的神经炎症可能在玫瑰痤疮发生发展中发挥重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玫瑰痤疮与一些神经精神疾病或神经退行性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偏头痛、神经胶质瘤、帕金森和阿尔茨海默症具有密切的相关性[7],这可能与精神神经免疫系统的活化与异常调节有关。精神压力可导致中枢神经炎症及皮肤交感神经(SSN)高反应,进而导致局部炎症及神经血管功能失调[8]。日晒、冷、热、酒精、辣椒等诱发因素均能通过刺激和激活表皮神经末梢,引起炎症因子及神经肽释放,随之产生面部潮红、红斑等症状。5.其他近期研究表明玫瑰痤疮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及冠心病的风险较正常人增加,表皮抗菌肽高表达可能是这一风险的主要危险因素。另外,该病还与1型糖尿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胃肠道炎症有关[9]。此外,面部潮红是玫瑰痤疮最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同时也是更年期妇女常见临床主诉,而玫瑰痤疮女性患者发病率远远高于男性,提示雌激素可能与该病的发病机制相关,但目前尚缺乏相关研究证据。值得注意的是,不规则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或护肤品和中药外用非法添加含有激素的制剂,是诱导玫瑰痤疮的常见因素,尤其是在我国,通常误诊为激素依赖性皮炎。作者简介:李健,皮肤性病学硕士,师从中国著名皮肤性病学专家郝飞教授。专注于玫瑰痤疮发病机制与生活质量,以第一作者分别于《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和欧洲皮肤病学杂志《JEADV》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曾于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年会就《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发表学术演讲。对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与精神焦虑的相关性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并以《疯狂的玫瑰》为题参加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学术演讲,被评为优秀讲者。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铭言就是对医学所起作用的真实写照,从另外一个角度诠释了医学,揭示了医学的真谛。治愈、帮助、安慰,对于医学和医生来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也可以说是一种工作日常。人类对于疾病的认识总是不断更新和曲折前进的,因此,在某一特定阶段很难对某一疾病的发展及预后给出精确的答案,只能结合现有的研究水平和临床经验给出较为可靠和专业的答复。所以,关于玫瑰痤疮是否可以被治愈的问题,我的答案是:这是一个慢性疾病,大部分患者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其中部分可以自愈,部分可以控制,部分需要细心呵护。具体理由如下:首先,玫瑰痤疮的复杂性,各位病友通过林林总总的注意事项及诸多的诱发因素可见一斑。但并不是所有的玫瑰痤疮患者都具有同样的临床表现和病因,复杂程度和治疗难度以及预后效果都因人而异。其次,疾病能被治愈与否与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是否明确密切相关。临床上主要以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丘疹脓疱型及鼻赘型最为常见,眼型往往伴随前三种类型出现。之所以有上述不同的分型,正是由于它们具有不完全一致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尽管目前世界范围内对于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是结合目前的研究水平和临床现象,我们可以根据对不同类型玫瑰痤疮发病机制的主要特点对它们的发展及预后做一个大致的分析和判断。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多数存在遗传学背景,也就是说它可能是一个多基因的遗传性疾病。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以面部反复潮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以A型性格居多,发生焦虑症/抑郁症几率更高,甚至与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病等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所以,这类患者在发病机制上神经血管功能失调及神经炎症占有绝对地位,治疗起来也是最为棘手的一个类型,所以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细心呵护,包括皮肤问题的处理和适当的心理帮助。但并不是说这就预示着它将伴随终生,部分患者的症状也可能随着工作环境或者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身心变化而减轻或者自愈。丘疹脓疱型关于丘疹脓疱型,是目前临床上药物治疗最有效的一类,往往与滥用激素药膏或者含有激素或去角质类或美白系列化妆品导致的皮肤屏障功能破坏,继而出现螨虫及螨虫寄居相关细菌感染有关,这一类型经过药物治疗加上正规的医学护肤,理论上皮肤屏障功能的恢复是完全有可能的,但过程相对缓慢,需要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慢病管理模式,保证皮肤修复过程在科学正规的指导下进行。鼻赘型另一类就是鼻赘型,与前两种类型相反,它更青睐于男士,主要表现为鼻部炎症性红斑、丘疹脓疱、继而出现纤维化增生及肥厚。这种类型多数具有家族史,在饮酒、辛辣刺激、不合理清洁等生活习惯的影响下,可逐渐加重最终形成鼻赘,但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如果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并结合光电手段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参考文献:1.Aldrich,N;Gerstenblith,M;Fu,P;Tuttle,M.S;Varma,P;Gotow,E;Cooper,K.D;Mann,M;Popkin, DL.Genetic vs.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correlate with rosacea: Acohort-based survey of twins.JAMA Dermatol.2015,151,1213–1219.2.Karpouzis,A;Avgeridis,P;Tripsianis,G;Gatzidou,E.Assessment of tachykinin receptor 30 gene polymorphism rs3733631 in rosacea.Int. Sch. Res. Not. 2015, 2015, 469402.3.Bonnar, E;Eustace, P; Powell, FC. The Demodex mite population in rosacea. J. Am. Acad.Dermatol. 1993,28,443–448.4.Cribier, B.Rosacea under the microscope: Characteristic histological findings. J. Eur.Acad. Dermatol. Venereol.2013, 27, 1336–1343.5.Tisma, V.S.;Basta-Juzbasic, A.; Jaganjac, M.; Brcic, L.; Dobric, I.; Lipozencic, J.;Tatzber, F.; Zarkovic, N.;Poljak-Blazi, M. Oxidative stress and ferritinexpression in the skin of patients with rosacea. J. Am. Acad. Dermatol. 2009,60, 270–276.6.Egeberg A,Hansen PR, Gislason GH, Thyssen JP.Patients withRosaceaHaveIncreased Risk of Depression andAnxietyDisorders:A DanishNationwide Cohort Study.Dermatology. 2016;232(2):208-13.7.Muller,MD; Sauder, CL; Ray, CA. Mental stress elicits sustained and reproducibleincreases in skin sympathetic nerve activity. Physiol. Rep. 2013.作者简介:李健,皮肤性病学硕士,师从中国著名皮肤性病学专家郝飞教授。专注于玫瑰痤疮发病机制与生活质量,以第一作者分别于《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和欧洲皮肤病学杂志《JEADV》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曾于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年会就《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发表学术演讲。对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与精神焦虑的相关性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并以《疯狂的玫瑰》为题参加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学术演讲,被评为优秀讲者。李健大夫的个人网站Drleejian.haodf.com欢迎关注李健大夫的微信公众号:Drleejian李健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会一个最坏的时代.....好在:经济、信息高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几乎对每一件商品,我们都有许多种选择,对此有怀疑者请自行体验万能的淘宝!坏呢?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加上绚丽多彩的包装,我们该如何跳过陷阱,绕过套路,寻得宝物着实是一项技术活,没有孙悟空的火眼晶晶,且不如直接回农村。这个现实像极了我们的玫瑰君面对满世界的化妆品却无从下手的无奈和辛酸!合理选用护肤品是有效的治疗手段玫瑰痤疮是皮肤科医生面临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疾病,因为,她/他们皮肤敏感、螨虫和细菌定植、血管舒缩功能失调、想要掩盖发红的面部、社交恐惧、心理焦虑,并且还期待有好的治疗。而目前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外用药和口服药减轻炎症,近期研发的血管收缩剂维持时间短暂,光电治疗手段有限。一些功能性的面部用品(包括洗面奶、保湿剂、化妆品、防晒霜以及某些抗炎的植物性治疗药物)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如何正确选用是关键。Step1洗脸清洁面部目的我们通常清洁面部的主要目的在于去除多余的皮脂、环境中黏附的各种刺激物、致敏物、脱落的胶质细胞、有害的微生物、灰尘及化妆品,从而达到保护皮肤屏障的目的。从病因来看,螨虫定植以及定植区域的细菌繁殖和表皮抗菌肽过度表达都参与了玫瑰痤疮的发病。皮脂是细菌、真菌繁殖良好的食物或者说是培养基,所以去除多余的皮脂对于玫瑰痤疮患者来说是有治疗作用的。洗面奶可以清除油脂类,但并不能辨别皮脂和细胞间的油脂。如果同时去除了细胞间的油脂就会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反而加重面部潮红、灼热以及瘙痒等症状。加之玫瑰君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轻微的物理或者化学刺激都能导致一场暴风雨。因此,玫瑰痤疮患者正确选用皮肤清洁剂是日常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如何选择洗面奶?首先,一切抗炎的皮肤清洁剂对于玫瑰痤疮患者来说是起反作用的,并且会加重炎症,应该避免。其次,把握油脂分泌与清洁之间的动态平衡是重要原则。根据油脂分泌多少,皮肤大致表现为为油性、干性以及正常。大多数玫瑰痤疮患者属于混合性皮肤类型,也就是说油性和干性皮肤同时存在,T区(主要是鼻部及周围)往往偏油,而面颊区域比较干燥。因此,推荐选用针对油性皮肤的清洁剂清洗T区,选用针对干性皮肤的清洁剂清洗其他区域。具体选择方法详见下表。表1.玫瑰痤疮面部清洁剂类型洗脸的方法及次数推荐玫瑰痤疮患者每天早晚各洗一次。为了减少面部刺激,建议洗脸的工具只用手!(Just use your hand only!)手指可以较为灵活地清洗鼻部及其周围的曲线部位,这些部位正式微生物寄居集中的区域,往往也是脂溢性皮炎及丘疹脓疱性和鼻赘型玫瑰痤疮的好发部位。另外,手指还可清洗眼睑、胡须区域。水温及其他注意事项水温微微热!不太冷也不太热是玫瑰痤疮最适合的温度,由此可以避免急剧的温度变化引发面部潮红。另外,用上足够多的水将清洁剂洗干净,避免残留物质引起刺激。最后用非常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水份,避免用力摩擦造成面部发红。下一期,将带大家进入玫瑰痤疮皮肤护理下一关键环节:Step2.保湿。敬请关注。
皮肤科李健医生原创(李健大夫个人网站http://drleejian.haodf.com/)“君不见春风十里,桃花满地,正值踏青好时节。而你,为何整日忧愁,将自己牢锁深闺?”“我不能晒太阳!我满脸通红,无法拍照,不想见任何人!我容易激怒,发脾气,不想出去和别人发生矛盾!我平时好好的,就是容易紧张,一说话就心慌,马上就脸红,特别不适合社交!我感到特别焦虑,越是焦虑,脸就越红,我已经无法上讲台为学生讲课,无法与上司汇报,无法与同事沟通……我想快点治好,却总是反反复复,我快要疯了!我感觉自己可能患上了抑郁症……”玫瑰君,你可能焦虑了!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玫瑰痤疮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高达2%~22%,中国一些城市的小样本调查结果显示患病率已达到6.5%。可以说玫瑰痤疮已成为一个具有极高发病率全球性疾病,所以,这并不是你一个人在战斗。然而,人们目前大多认为它只是一种面部的皮肤疾病,实际上,对于玫瑰痤疮患者来说,最难的是心理焦虑/抑郁,这也是影响玫瑰君们生活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今天是世界抑郁日,精神健康是玫瑰君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那么玫瑰痤疮离精神疾病究竟有多远?精神压力是玫瑰痤疮明确的诱发因素,二者可以形成相互加重的恶性循环。所以,一些生活事件如关系破裂,失业,酗酒引起的问题可以引起或加重玫瑰痤疮。精神压力可能通过引起神经炎症导致玫瑰痤疮的发生。长期慢性的精神压力可以导致抑郁症/焦虑症。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生活压力随之增加,抑郁症/焦虑症患病率逐年增加,抑郁症导致的自杀行为已成为15-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数据称中国抑郁症发病率高达5%~6% 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有研究表明玫瑰痤疮患者罹患抑郁症的风险更大,而面部潮红也是抑郁症的常见临床表现。玫瑰痤疮患病率以每0.365%的速度增长可能与精神问题的高发密切相关。所以,几乎我们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玫瑰痤疮,每20个人中就有一个抑郁症患者,其中相当数量的玫瑰痤疮患者处于抑郁/焦虑状态甚至部分患者患有焦虑/抑郁症。对于这一普遍现象,玫瑰君需要注意调整心态,必要时寻求医生帮助。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治疗是临床上十分棘手的问题,而针对心理问题实施药物干预可能为人们带来新的治疗思路,且已经证实部分抗交感神经兴奋药物治疗有效。特别提醒:临床上见多了玫瑰君的医生大多都有相似的感受:第一类以40岁以上的中年女性居多,十有八九去过或正在某某地儿洗面。就诊时一定不会忘记美美地提醒一句:医生,我以前皮肤好得不得了,又白又嫩,并且我这几年都一直在做美容保养… 另一类便是用遍全球各个角落的护肤品,妄图通过这样的途径来达到美颜效果的小年轻。还有一类是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有问题就涂皮炎平,把脸当试验田的试药王。上述都是no zuo no die的典型,但还有最重要的一类:大多较年轻,30岁左右,平时化妆品使用规范,无用药史,也从未去过某某机构保养,从事的职业往往技术性较强,具有挑战性,具有完美主义倾向,或由于某些生活事件处于应激状态。她们平时较其他人更容易紧张,特别是与人交谈或当众发言时很快出现面部潮红,这类患者往往伴有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伴有焦虑,失眠,社交恐惧,更需要重视心理状态调整。皮肤科李健医生原创(李健大夫个人网站http://drleejian.haodf.com/)
皮肤科医师李健原创李医森,你斗笔吗,脸红还需要你来科普?一句流行歌词就解释清楚了呀,你听:“你不要这样的看着我~我的脸会变成红苹果~”,优雅一点的解释可以看看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最简单粗暴的解释就是:害羞!脸皮薄!没错!然而,这种短暂的一过性的脸红现象是“脸红”问题中最常见最正常最美好的一面,男女老少都有过类似经历,另外跑步,吃火锅,蒸桑拿都可以让人看上去“水色很好”。这些几乎与皮肤科医生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因为它是!正!常!的!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一种别样的脸红,与正常脸红相比,它持续时间更长,频率更高,诱发因素更为复杂,而它带来的体验大概也十分不美好,它的学名叫:“潮红”,英文昵称叫“Flushing”,是“玫瑰界”真正的主角。“Flushing”,这个洋文是早在一百多年前,英国人对潮红这一现象的命名,中文翻译必须加上一个象声词,才能准确地传达其中的含义,于是我们可以直戳戳地理解成“唰的一下,脸红了”,并且伴有“热乎乎”的感觉。医学上翻译为“潮红”,它是指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皮肤中毛细血管扩张,血容量突然增多,导致肉眼看到的皮肤呈红色,准确的说就是“血色”。持续的毛细血管扩张可导致血红蛋白处于缺氧状态,便呈现出独特的“玫瑰色”。同时,局部代谢增强加上炎症因子刺激可出现皮肤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这样的脸红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该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玫瑰痤疮呢?假如你经常出现面部反复潮红,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会自然消退,特别是在热的环境(比如冬天进入空调房)、情绪激动的情况下更为严重。面部潮红事件一旦发生,整个人都不好了,似乎进入了一个焦虑与脸红互相加重的恶性循环。那么,你很可能已经和玫瑰痤疮(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相伴而行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面部反复的潮红并不是玫瑰痤疮所特有,它可能与与多种疾病相关,比如焦虑症/抑郁症,心血管疾病、嗜铬细胞瘤、肥大细胞增生症等等。所以,玫瑰痤疮极有可能是其他系统疾病的皮肤表现,也许这就是对这种特殊的“脸红”予以特别关注的重要意义所在。近年来,许多国外研究发现该病与帕金森、老年痴呆或焦虑症/抑郁症等神经精神疾病密切相关。我国著名专家谢红付教授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该病与A型性格密切相关。出于对玫瑰痤疮本能的热爱,我在研究生期间对上百位玫瑰痤疮患者进行访谈和调查后发现,心理压力对影响玫瑰痤疮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最大,多数患者出于焦虑状态。听到这里,或许你会提出很多疑问,比如心理压力和玫瑰痤疮之间因果关系如何?在这我只能弱弱地回一句:这个问题目前还是个科学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或许能够为目前治疗十分棘手的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带来新的希望。事实上,已经有相关药物治疗并获得不错的疗效。再比如是否有必要进行其他系统的检查,它的发病原因、应该如何治疗等诸多问题...(天色已晚,咱们下回见!)等等!搞了半天,干货呢?关于玫瑰痤疮的日常护理,请记住保湿防晒、医学护肤。最后,别忘了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注意最重要的三点:放松!放松!放松!还有,为什么玫瑰痤疮叫玫瑰痤疮呢?身在信息时代,貌似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比如我不会做饭,但以度娘为师还能创造出不少自己满意的佳肴,那么一定也有不少用百度看病并且“自以为是”的人,所以我无比好奇地输入“玫瑰痤疮”再Eenter出来的结果却往往和青春痘是组合在一起的,甚至有“玫瑰型痤疮”这种让人啼笑皆非的说法。各种祛红偏方和阴虚血热之说扑面而来,让人“大开眼界”!无怪乎,尽管玫瑰痤疮是一种常见病,它的发病率在部分高加索地区可达10%以上,但人们对于它的认识还远远不足。玫瑰痤疮的英文名字叫Rosacea,就是玫瑰(Rose)和痤疮(Acne)的混合体,可见它的大名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可的。大多数人可能还并不知道它为什么叫玫瑰痤疮,那么从字面意思把它理解成痤疮的一个类型就不足为奇了。玫瑰痤疮之所以与玫瑰有关,是因为患者往往表现为面部潮红,红斑,颜色呈玫瑰色(红玫瑰),伴有灼热、刺痛、干燥等症状,在此基础上可以出现丘疹脓疱等类似痤疮的改变,无论是从发病机制还是临床表现都与痤疮相隔十万八千里远(关于这个问题,请听下回分解)。说到玫瑰痤疮为什么如此特别又让人印象深刻。不禁让我想起几年前跟着导师郝飞教授上门诊的时候,遇到玫瑰痤疮的患者,场景往往是这样的:“专家啊,我这个脸啦白资八资地红得不得了,根本不敢出门,还火辣辣的......药都用焦了,都不得行......到处诊断都不一样,最开先说是脂溢性皮炎,后头又诊断过痤疮、激素依赖性皮炎,还有光线性皮炎....到底是囊个了嘛,美容院也跑高了,化妆品换了好多种......我老公都要跟我离婚了..... ”紧接着就泪眼婆娑了,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要知道门外等着看病的人已排起了长龙......而导师却很有耐心地倾听了不下十分钟,最后诊断了“玫瑰痤疮”,患者走出诊室后他告诉我们说“玫瑰痤疮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就是Flushing,看病一定要抓住关键点,另外,这种患者需要被倾听...”。从此以后,我牢记了导师的“真传”,并真切的体会到玫瑰痤疮对于患者不仅是一种躯体上的折磨,更是一种心理上的摧残。而玫瑰痤疮却常常被误诊误治,对于原本脆弱的皮肤屏障来说便是雪上加霜。可见,对玫瑰痤疮准确的诊断是规范治疗的前提,弄懂这个神奇的“Flushing”是关键。它便是我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关键词--脸红
加入的其他科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