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国权威 本词条由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百科名医网提供内容 详情 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病变在皮肤和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严重者甚至肢端残废。本病在世界上流行甚广,我国则流行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以及青海等省、自治区。建国后由于积极防治,本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发病率显著下降。 英文名称 leprosy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常见发病部位 皮肤,周围神经 常见病因 麻风分枝杆菌 传染性 有 病因 听语音 病原菌是麻风杆菌。离体后的麻风杆菌,在夏季日光照射2~3小时即丧失其繁殖力,在60℃处理一小时或紫外线照射两小时,可丧失其活力。一般应用煮沸、高压蒸气、紫外线照射等处理即可杀死。 麻风病人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麻风杆菌在病人体内分布比较广泛,主要见于皮肤、黏膜、周围神经、淋巴结、肝脾等网状内皮系统某些细胞内。在皮肤主要分布于神经末梢、巨噬细胞、平滑肌、毛带及血管壁等处。在黏膜甚为常见。此外骨髓、睾丸、肾上腺、眼前半部等处也是麻风杆菌容易侵犯和存在的部位,周围血液及横纹肌中也能发现少量的麻风杆菌。麻风杆菌主要通过破溃的皮肤和黏膜排出体外,其他在乳汁、泪液、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也有麻风杆菌,但菌量很少。 麻风病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其中多菌型患者皮肤黏膜含有大量麻风杆菌,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传染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 1.直接接触传染 通过含有麻风杆菌的皮肤或黏膜损害与有破损的健康人皮肤或黏膜的接触所致,接触的密切程度与感染发病有关,这是传统认为麻风传播的重要方式。目前认为带菌者咳嗽和喷嚏时的飞沫和悬滴通过健康人的上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是麻风杆菌传播的主要途径。 2.间接接触传染 这种方式是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患者经过一定的传播媒介而受到传染。例如接触传染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很小。 必须指出,机体的抵抗力无疑是在传染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麻风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发病后的过程和表现,主要取决于被感染者的抵抗力、也就是机体的免疫状态。近年来不少人认为,麻风病也和其他许多传染病一样,存在有亚临床感染,绝大多数接触者在感染后建立了对麻风菌特异性免疫力,以亚临床感染的方式而终止感染。 临床表现 听语音 麻风杆菌侵入机体后,一般认为潜伏期平均为2~5年,短者数月,长者超过十年。在典型症状开始之前,有的往往有全身不适,肌肉和关节酸痛,四肢感觉异常等全身前躯症状。免疫力较强者,向结核样型麻风一端发展,免疫力低下或缺陷者,向瘤型一端发展。现根据五级分类法,对各型麻风症状特点分述: 1.结核样型麻风 本型病人的免疫力较强,麻风杆菌被局限于皮肤和神经。皮肤损害有斑疹和斑块,数目常一、二块,边缘整齐、清楚、有浅感觉障碍,分布不对称,损害处毳毛脱落,为很重要的特征。斑疹颜色有浅色和淡红色,表面常无鳞屑。斑块的颜色常为暗红色,轮廓清楚,损害的附近可摸到粗大的皮神经。有时损害附近的淋巴结也变大。头发,眉毛一般不脱落好发于四肢、面部、臀部,除头皮,腹股沟,腋窝外,其他部位均可出现。 本型的周围神经受累后,神经杆变粗大呈梭状、结节状或串珠状,质硬有触痛,多为单侧性,严重时因发生迟发型超敏反应可形成脓疡或瘘管。部分病人中人神经症状而无皮肤损害,称为纯神经炎。临床上表现神经粗大,相应部位的皮肤感觉障碍和肌无力。神经受累严重时,神经营养、运动等功能发生障碍,则出现大小鱼际肌和骨间肌萎缩,形成“爪手”、“猿手”、“垂腕”、“溃疡”、“兔眼”、“指(趾)骨吸收”等多种表现。畸形发生比较早。本型查菌一般为阴性。麻风菌素实验晚期反应为阳性。 2.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 本型发生与结核样型相似,为斑疹和斑块,颜色淡红、紫红或褐黄,部分边界整齐清楚,有的斑块中央出现“空白区”或“打洞区”,形成内外边缘都清楚的环状损害,洞区以内的皮肤似乎正常。损害表面大多光滑,有的上附少许鳞屑。损害数目多发,大小不一,有的散在,以躯干、四肢、面部为多,分布较广泛,但不对称。除面部外,一般皮损浅感觉障碍明显,但较TT轻而稍迟。除非局部有皮损,头发、眉睫一般不脱落。神经受累粗大而不对称,不如TT粗硬而不规则。黏膜、淋巴结、睾丸、眼及内脏受累较少而轻。 本型查菌一般为阳性,细胞密度指数2~3+。麻风菌素试验晚期反应为弱阳性、可疑。细胞免疫功能试验较正常人低下。预后一般较好。“升级反应”可变TT,“降级反应”可变为BB。麻风反应后易致畸形和残废。 3.中间界线类麻风 本型皮损的特点为多形性和多色性。疹型有斑疹、斑块、浸润等。颜色有葡萄酒色、枯黄色、棕黄色、红色、棕褐色等。有时在一块皮损上呈现两种颜色。边缘部分清楚,部分不清楚。损害的形态有带状、蛇行状或不规则形,若为条片状,则一侧清楚,一侧浸润不清。若为斑块,中央有“打洞区”,其内环清楚高起,渐向外体面斜,外缘浸润而不清,呈倒碟状外观。有的损害呈红白的环状或多环状,形似靶子或徽章,称为“靶形斑”“徽章样斑”。有的病人面部皮损呈展翅的蝙蝠状,颜色灰褐,称为“蝙蝠状面孔”。常见一个病人不同部位的皮肤上存在似瘤型和结核样型的损害。有时可见到“卫星状”损害。有的病人在肘、膝的伸面和髋部可风由结节组成的厚垫状块片。损害表面滑、触之较软。损害数目较多,大小不一,分布广泛,多不对称。神经受损后,轻度麻木,比结核样型轻,比瘤型重,中度粗大,质较软,较均匀。眉睫稀疏脱落,常不对称。黏膜、淋巴结、眼、睾丸及内脏可以受累。 本型查菌为阳性,细菌密度指数3~4+。麻风菌素试验晚期反应阴性。细胞免疫功能试验界于两极型之间。本型最不稳定,“升级反应”向BT发展,“降级反应”向BL发展。 4.界线类偏瘤型麻风 本型皮肤损害有斑疹、丘疹、结节、斑块和弥漫性浸润等。损害大多似瘤型损害,数目较多,形态较小,边界不清,表面光亮,颜色为红或桔红色。分布较广泛,有对称的倾向。损害内的感觉障碍较轻,出现较迟。有的损害较大,中央呈“打洞区”,内缘清楚,外界浸润模糊。眉、睫、发可以脱落,常不对称。在晚期,面部的深在性弥漫性浸润也可形成“狮面”。中晚期病人黏膜充血、浸润、肿胀、淋巴结和睾丸肿大有触痛。神经受累倾向多发双侧性,较均匀一致,触之较软,畸形出现较晚且不完全对称。 本型查菌强阳性,细菌密度指数为4~5+。麻风菌素晚期反应阴性,细胞免疫功能试验显示有缺陷。预后多数演变为LL,也可演变为BB型麻风。 5.瘤型麻风 本型病人对麻风杆菌缺乏免疫力,麻风杆菌经淋巴、血液散布全身。因此组织器官受侵的范围比较广泛。皮肤损害的特点是数目多,分布广泛而对称,边缘模糊不清,倾向融合,表面油腻光滑。皮肤的颜色除浅色斑外,大多由红色向红黄色、棕黄色发展。感觉障碍很轻。在较早期就有眉睫毛稀落的表现,先由眉的外侧开始脱落,以后睫毛也稀落,这是瘤型麻风的一个临床特点。麻风杆菌检查强阳性,皮肤损害有斑疹、浸润、结节及弥漫性损害等。早期斑状损害分布于全身各状,以面部、胸部、背部多见,颜色淡红色或浅色,边界不清,须在良好的光线下仔细检视,方可辩认。稍晚,除斑损继续增多外,陆续形成浅在性、弥漫性润和结节。在面部由于浸润弥漫增厚,外观轻度肿胀,眉睫常有脱落。稍晚,斑损融合成大片浸润,或在斑损和弥漫性浸润上出现结节,弥漫性浸润向深部发展,更增明显而严重。往往遍及全身。在面部弥漫增厚,皮纹加深,鼻唇肥厚,耳垂变大,眉睫脱光,头发稀脱或大片脱落,结节和深在性浸润混融在一起,眼结膜充血,形成“狮面”样外观。四肢伸侧、肩、背、臀部、阴囊等处有多数大小不等的结节。更晚,由于弥漫性损害部分吸收,并有明显感觉障碍和闭汗。在小腿,皮肤轻度变硬,光滑发亮,出现鱼鳞样或蛇皮样损害,长久不退,有的头发几乎脱光,可见残发多沿血管存留分布。 神经干虽然受累,但感觉障碍较轻,表现较晚。神经干轻度粗大,对称而软,到晚期也可出现肌肉萎缩、畸形和残废。 鼻黏膜损害出现较早,先充血肿胀,以后随着病情加重,发生结节、浸润和溃疡。严重者可有鼻中隔穿孔,当鼻梁塌陷即见鞍鼻。淋巴结在早期即已受累,轻度肿大,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到中晚期则肿大明显,并有触痛。睾丸受累,先肿大后萎缩,并有触痛,出现乳房肿大等。 眼部受累,可发生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内脏组织器官也同时受累,如肝脾肿大等。 本型查菌强阳性,5~6+。麻风菌素试验晚期反应阴性。细胞免疫功能试验显示有明显缺陷。早期治疗,预后良好,畸形较少,晚期可致残废。本型比较稳定,只有极少数在一定条件下可向BL转变。 6.未定类麻风 本类为麻风的早期表现,是原发的,未列入五级分类中,性质不稳定,可自行消退或向其他类型转变,可自愈。皮损单纯,上有淡红斑或浅色斑,表面平无浸润,不萎缩。毳毛可脱落。皮损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楚或部分不清楚,分布不对称,皮损可有轻度感觉障碍。一般无神经损害。毛发一般不脱落。一般不累及内脏。查菌多为阴性。麻风菌素试验可为阳性也可为阴性。细胞免疫功能试验有的正常或接近正常,有的明显缺陷。麻风菌素试验阳性,细胞免疫功能试验正常者预后良好。其发展有的可以自愈,有的向其他类型演变。 检查 听语音 1.体格检查 要系统全面,在自然光线下检查全身皮肤、神经和淋巴结等。 2.检查神经时 既要注意周围神经干的变化,又要注意感觉和运动功能的变化。周围神经干检查:一般注意耳大神经、尺神经和腓神经,其他如眶上神经、颈前神经、锁骨上神经、中神经、桡神经、腓浅神经、胫后神经和皮损周围及其下面的皮神经。检查时应注意其硬度、粗细、结节、有无脓疡以及压痛等。神经功能检查,是测定神经未稍受累的情况,分为主观检查和客观检查法。 (1)觉检查法 肤感觉障碍的顺序,一般先失温觉(冷热觉),次失痛觉,最后失触觉。检查时应先将检查方法告诉病人,进行示教性检查,然后依次检查:冷热觉检查,可用两个大小相同试管,分装冷水和热水(50℃)。分别先在健康皮肤上试验,然后在皮损处两管交替,无一定顺序接触皮肤,让病人回答冷热是否正确。痛觉检查可用大头针或缝衣针先在健康皮肤上扎刺,然后再刺皮损,测试痛觉消失或迟钝;触觉检查可用毛或棉签的棉毛轻轻划触皮肤,让病人立即用手指出划触的部位,测试触觉丧失或迟钝。 (2)测验方法 ①组胺试验 用1/1000的磷酸组胺水溶液0.1毫升,分别注入健康皮肤和皮损处皮内,经过20秒钟左右,正常是局部先出现一个直径10毫米的红斑,再经40秒钟,又在原红斑的周围出现一个直径30~40 毫米的红斑,红斑的边缘弥漫不整,称为继发性红斑,最后在红斑的中央形成一个风团,如不出现继发性红斑即为异常,此法用于浅色斑和白色斑的检查。②毛果芸香碱试验(出汗试验) 选择正常皮肤和皮损,分别涂上碘酒,待干后,在两处皮内注射1/1000毛果芸香碱液0.1毫升,立即在上面撒上薄层淀粉,经3~5分钟后,正常皮肤出汗,淀粉立即变为蓝紫色,如不出汗,淀粉不变色。③立毛肌功能试验 用1:100000的苦味酸菸碱液0.1毫升,分别注射于皮损及健康皮肤的皮内,如神经末梢正常,则立毛肌收缩出现鸡皮现象,否则,不出现鸡皮现象。 3.运动功能障碍检查 检查时让病人抬额、皱眉、鼓腮、吹哨、露齿等动作,观察面部神经是否麻痹。让病人作屈伸手腕,内外展指、对指、握掌等动作,观察上肢的神经功能。让病人作足的背伸、跖屈、内翻、外翻等动作。观察腓神经是否麻痹。 4.麻风杆菌检查 主要从皮肤和黏膜上取材,必要时可作淋巴结穿刺查菌。皮肤查菌取材:选择有活动性,皮肤损害,消毒皮肤。检查时戴消毒手套,用左手拇、食两指将患者皮肤捏紧提起,使局部皮肤变白,然后右手持脱刀切开一个5毫米长,3毫米深的切口,以刀刃刮取组织液,涂在载物片上,固定抗酸染色、镜检。切口棉球贴压,取材部位的多少视需要而定。 5.组织病理检查 对麻风的诊断、分型和疗效判定都有重要意义。取材应选择活动性损害,宜深达脂肪层,如损害不同,取材时需要同时切取两处送检,这对界线类麻风诊断是有价值的。 6.麻风菌素试验 是一种简易的测定机体对麻风杆菌抵抗力的方法,它可部分地反映机体对麻风杆菌细胞免疫反应的强弱和有无。麻风菌素的种类有粗制麻风菌素、纯杆菌麻风菌素和纯蛋白麻风菌素,目前通用者为粗制麻风菌素。试验方法和结果判断:在前臂屈侧皮内注射粗制麻风菌素 0.1毫升,形成一个直径6~8毫米的白色隆起,以后观察反应结果。早期反应:注射后48小时观察判断结果,注射处有浸润性红斑直径大于20毫米者为强阳性(卅),15~20毫米者为中等阳性(廿),10~15毫米者为弱阳性(+),5~10毫米者为可疑(±),5毫米以下或无反应者为阴性(-);晚期反应:注射21天观察判断结果,注射处发生红色浸润性结节并有破溃者为强阳性(卅),结节浸润直径大于5毫米者为中等阳性,结节浸润直径3~5毫米者为弱阳性(+),轻度结节浸润或在3毫米以下者为可疑(±),局部无反应者为阴性(-)。 诊断 听语音 诊断时必须掌握麻风病的皮损特点,皮损常伴有感觉障碍,周围神经干常呈粗大,瘤型麻风的损害中常检查出麻风菌。 鉴别诊断 听语音 1.需要鉴别的皮肤病 瘤型麻风应与皮肤黑热病、神经纤维瘤、斑秃、结节性黄色瘤、鱼鳞病、酒渣鼻、脂溢性皮炎、结节性红斑、皮肌炎等鉴别:结核样型麻风应与肉样瘤、环状红斑、持久隆起性红斑、皮肤黑热病浅色斑型、环状肉芽肿、寻常性狼疮、体癣、远心性红斑等鉴别;未定类麻风应与白癜风、贫血痣、皮肤黑热病浅色斑型浅色斑型和花斑癣等鉴别:界线类麻风应与红斑性狼疮、皮肤黑热病、蕈样肉芽肿(浸润期)等鉴别。 2.需要鉴别的神经病 如脊髓空洞症,其他原因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进行性增殖性间质性神经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股外侧皮神经炎、面神经麻痹等。 治疗 听语音 要早期、及时、足量、足程、规则治疗,可使健康恢复较快,减少畸形残废及出现复发。为了减少耐药性的产生,现在主张数种有效的抗麻风化学药物联合治疗。 1.化学药物 (1)氨苯矾(DDS)为首选药物。副作用有贫血、药疹、粒细胞减少及肝肾功能障碍等。近年来,由于耐氨苯砜麻风菌株的出现,多主张采用联合疗法。 (2)氯苯吩嗪(B633)不但可抑制麻风杆菌,且可抗Ⅱ型麻风反应。长期服用可出现皮肤红染及色素沉着。 (3)利福平(RFP)对麻风杆菌有快速杀灭作用。 2.免疫疗法 正在研究的活卡介苗加死麻风菌的特异免疫治疗可与联合化疗同时进行。其他如转移因子、左旋咪唑等可作为辅助治疗。 3.麻风反应的治疗 酌情选用反应停(酞咪哌酮)、皮质类固醇激素、氯苯吩嗪、雷公滕、静脉封闭及抗组胺类药物等。 4.并发症的处理 足底慢性溃疡者,注意局部清洁,防止感染,适当休息,必要时须扩创或植皮。畸形者,加强锻炼、理疗、针灸,必要时作矫形手术。 预后 听语音 完成联合化疗的患者应监测至活动性症状完全消失,且皮肤涂片查菌阳性者待阴转后3个月查菌一次,连继2次阴性者,皮肤涂片查菌阴性者待活动性症状完全消失皮肤涂片查菌仍为阴性者,才为临床治愈。 预防 听语音 1.及早发现病人。 2.用联合化疗普遍治疗病人。 3.化学预防。 4.卡介苗接种。 5.麻风防治与综合性卫生机构相结合。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Tyzzer,1907)广泛存在于动物中,亦为人体的重要寄生孢子虫,可引起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寄生于人体的种主要是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该虫是机会致病原虫,但也是一种重要的腹泻病原。 中文学名:隐孢子虫 中文别名:Cryptosporidium 界:原生生物界 门:顶复门 纲:孢子虫纲 亚纲:球虫亚纲 目:真球虫目 科:隐孢子虫科 属:隐孢子虫属 种:隐孢子虫 分享 简介 隐孢子虫成虫 隐孢子虫成虫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Tyzzer,1907)隶属顶复门(Phylum Apicomplexa)的孢子虫纲(Class Sporozoa),均营寄生生活。生活史较复杂,具有无性的裂体增殖和有性的配子生殖两种生殖方式。这两种生殖方式可以在一个宿主或分别在两个不同宿主体内完成。隐孢子虫是重要的机会性致病原虫,引起人兽共患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asis)。先天或后天免疫功能低下者尤易感染该虫。 形态 隐孢子虫卵囊 卵囊(oocyst)呈圆形或椭圆形。大便中的卵囊为厚壁卵囊,具有二层囊壁,直径4~6μm,在小肠微绒毛区的卵囊约为1μm。成熟的卵囊内含有4个裸露的子孢子(sporozoite)和由颗粒物组成的残留体(residual body)。子孢子呈月牙形,大小为1.5μm×0.75μm,有一个核。未经染色的卵囊很难识别,用改良抗酸法染色后,在染成蓝绿色背景的标本中,虫体被染成玫瑰色。显微镜下,囊内子孢子呈不规则排列,残留体为颗粒状呈暗黑色或棕色。[2] 基因体 小隐孢子虫的基因体(2004年定序结果)约有10.4Mb,共8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约为1.04~1.5Mb大小,染色体上不具有转座子。它和其他顶端复合生物亚门的生物不同,小隐孢子虫的质体或粒线体上不具有基因。 生活史 隐孢子虫成虫形成过程 隐孢子虫成虫形成过程 隐孢子虫的生活史简单,不需转换宿主就可以完成。生活史有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和孢子生殖三个阶段,均在同一宿主体内进行,称为内生阶段。随宿主粪便排出的卵囊具感染性。 人和牛及其它易感动物吞食成熟卵囊后,子孢子在消化液的作用下自囊内逸出,先附着于肠上皮细胞,再进入细胞,在胞膜下胞质外形成纳虫空泡,虫体即在泡内进行无性繁殖,先发育为滋养体,经三次核分裂发育为Ⅰ型裂殖体。成熟的Ⅰ型裂殖体含有8个裂殖子。裂殖子被释出后侵入其它上皮细胞,发育为第二代滋养体。第二代滋养体经2次核分裂发育为Ⅱ型裂殖体。成熟的Ⅱ型裂殖体含4个裂殖子。这种裂殖子释出后发育为雌配子体或雄配子体,进入有性生殖阶段。雌配子体进一步发育为雌配子,雄配子体产生16个雄配子,雌雄配子结合后形成合子,进入孢子生殖阶段。合子发育为卵囊,成熟的卵囊含有4个裸露的子孢子。卵囊有薄壁和厚壁两种类型。薄壁卵囊约占20%,仅有一层单位膜,其子孢子逸出后直接侵入宿主肠上皮细胞,继续无性繁殖,使宿主自身体内重复感染;厚壁卵囊约占80%,在宿主细胞或肠腔内孢子化(形成子孢子)。孢子化的卵囊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即具感染性。整个生活史约需5~11天完成。 致病性 隐孢子虫 隐孢子虫 隐孢子虫主要寄生于小肠上皮细胞的刷状缘,由宿主细胞形成的纳虫空泡内。 空肠近端是胃肠道感染该虫虫数最多的部位,严重者可扩散到整个消化道。肺、扁桃体、胰腺和胆囊等器官亦发现有虫体。 由于本虫寄生于肠粘膜,使之表面可出现凹陷,或呈火山口状,肠绒毛萎缩,变短变粗,或融合、移位和脱落,上皮细胞出现老化和脱落速度加快现象,但感染轻者肠粘膜的变化不明显。由于虫体的寄生,破坏了肠绒毛的正常功能,影响消化吸收而发生腹泻。但其致病机制很可能是多因素的,如肠粘膜表面积的缩小,多种粘膜酶的减少可能也起重要作用。 临床症状和严重程度取决于宿主的免疫功能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正常人的感染后,主要表现为急性水样腹泻,一般无脓血,日排便2~20余次,严重感染的幼儿可出现喷射性水样泻,排便量多。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或厌食、口渴和发热亦较常见。病程长短不一,短者1~2天,长者数年,20天至2个月上下占多数,由急性转为慢性而反复发作者并不少见。 免疫功能受损者感染本虫后,通常症状明显而病情重,持续性霍乱样水泻最为常见,一日数次至数十次。也有同时并发肠外器官寄生,如呼吸道等,其病情更为严重复杂。有人统计57例艾滋病病人感染者,42例死于本病,为艾滋病患者主要致死病因之一。故国外艾滋病病人检查隐孢子虫已被列为常规项目。 免疫缺陷者感染后症状严重,表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消除本虫的感染是必不可少的。不论免疫功能是否正常感染本虫后血中均可检出特异抗体,但因该虫寄生于肠粘膜表面,体液中的抗体可能不起保护作用,但能降低再感染的严重性。 危害 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类仅知道隐孢子虫是一种肠道寄生虫,牛、马、羊、鸭、鹅等数十种动物都可能感染该虫而致病。自1976年起,才有隐孢子虫引起人感染患病的报道,其后许多国家相继报告有该病的发生。1984年证实隐孢子虫病可经水传播。1993年美国密尔沃基发生了该病经水传播的暴发流行,病例达40万人,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2] 流行情况 迄今世界已有6大洲74个国家,至少300个地区,都发现了隐孢子虫病。在欧洲的腹泻患者中,隐孢子虫的检出率为1~2%;北美洲为0.6~4.3%;亚洲、澳大利亚、非洲和中南美洲为3~4%,高可达10.2%。很多报道认为,隐孢子虫的发病率与当地的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菌和蓝氏贾第鞭毛虫相近。在寄生虫性腹泻中占首位或第二位。国外爆发流行时有报告,多发生于与病人或病牛接触后的人群,或幼儿园和托儿所等集体单位。美国费城一日托中心,在一次腹泻爆发中隐孢子虫的感染率高达65%(13/20)。同性恋并发艾滋病患者近半数感染隐孢子虫。 1987年,中国的韩范在南京市区首先发现了人体隐孢子虫病病例。随后在南京、徐洲、安徽、内蒙、福建、山东和湖南等省市都报道了一些病例。在腹泻患者(多为儿童)中,隐孢子虫的检出率为1.36~13.3%,其中福建的感染率最高。 一般认为隐孢子虫病多发生在2岁或5岁以下的婴幼儿,男女间无明显差异,温暖潮湿季节发病率高,农村比城市多,沿海港口城市比内地多,经济落后、卫生状况差的地区比发达地区多,畜牧地区比非牧区多。但这些情况并非绝对,也有相反的例外报道,如在芬兰旅游者到外地受感染是主要途径,因此,该地区的成人感染多于儿童,城市高于农村。 传染源 隐孢子虫病人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含大量卵囊,多数患者在症状消退后仍有卵囊排出,可持续几天至5周,这是主要的传染源,而健康带虫者和恢复期带虫者也是重要的传染源。据Robert等最近报告,在21例免疫功能正常而无腹泻患者的十二指肠引流物中发现了隐孢子虫卵囊,可是在其粪便内查到的仅不到半数(46.7%),说明不伴腹泻的带虫者是存在的。交叉试验证实,牛、羊、猫、犬和兔等动物的隐孢子虫卵囊亦可感染人,成为畜牧地区和农村的重要动物源性传染源。 传播途径 本病为人畜共患性疾病,人与动物可以相互传播,但人际的相互接触是人体隐孢子虫病最重要的传播途径。传播可发生于直接或间接与粪接触,食用含隐孢子虫卵囊污染的食物或水是主要传播方式。近年来,英、美等国均有水源污染引起暴发流行的报道,如只有不到65000人口的西部佐治亚洲,大约13000人发生了胃肠炎,其中39%的患者粪检隐孢子虫卵囊阳性,旅游者亦常通过饮用污染的水源而造成暴发流行。此外,同性恋者之间的肛交也可导致本虫传播,痰中有卵囊者可通过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 人对隐孢子虫普遍易感。婴幼儿、艾滋病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人,以及先天或后天的免疫功能低下者则更易感染隐孢子虫。大量应用多种抗生素、患水痘、麻疹和经常感冒者等均易感本虫。 实验诊断 病原学诊断 电镜下的隐孢子虫 电镜下的隐孢子虫 早期对隐孢子虫病的诊断须进行肠粘膜活组织检查, 近年则主要从粪便中查出卵囊确诊。检查方法多用粪便直接涂片染色法。水样泻的临床症状可作参考。 金胺-酚染色法: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卵囊为圆形,发出乳白色略带绿色的荧光,中央淡染,似环状。本法简便、敏感,适用于批量标本的过筛检查,但需要荧光显微镜,限制了在基层卫生机构的广泛应用。 改良抗酸染色法:染色后背景为蓝绿色,卵囊呈玫瑰红色,内部结构清晰。 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上述方法染色后,标本中多存在非特异的红色抗酸颗粒,貌似卵囊,难以鉴别。本法先用金胺-酚染色后,再用改良抗酸染色法复染,染后用光学显微镜检查,其卵囊同抗酸染色,而非特异性颗粒呈蓝黑色,颜色与卵囊不同有利于卵囊的检查,并提高了检出率和准确性。 基因检测:采用PCR和DNA探针技术检测隐孢子虫特异DNA,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特点。在PCR中使用相应的引物,可扩增出隐孢子虫DNA特异的452bp片段,其敏感性可达0.1pg水平。 免疫学诊断 隐孢子虫病的免疫学诊断近年发展较快,具有弥补粪检不足的优点。 粪便标本的免疫诊断:均需采用与卵囊具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在IFAT的检测中卵囊在荧光显微镜下呈明亮黄绿色荧光,特异性高、敏感性好。适用于对轻度感染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ELISA技术检测粪便中的卵囊抗原,敏感性、特异性均好,勿需显微镜。流式细胞计数法可用于卵囊计数,考核疗效。 血清标本的免疫诊断:常采用IFAT、ELISA和酶联免疫印迹试验(ELIB),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可用于隐孢子虫病的辅助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防治原则 该病为人畜共患病,预防本病应防止病人病畜的粪便污染食物和饮水,注意个人卫生,保护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的人,增强基免疫力,避免与病人病畜接触。卵囊对外界的抵抗力强,常用的消毒剂不能将其杀死,10%福尔马林、5%氨水,加热65-70℃30分钟,可杀死卵囊。 1、支持和对症治疗因目前尚未找到治疗隐孢子虫病的特效药物,故治疗的重点应为防治脱水、纠正电解质紊乱、加强营养和止泻等。对腹泻严重者可试用前列腺素抑制剂,如吲哚美辛( 消炎痛)。腹泻较轻而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一般无需治疗,适当进食水果和饮料;因器官移植等而服用免疫抑制药物者只要停药一定时间,症状可自行消失;症状严重者须给予对症处理;而对先天性免疫缺陷和艾滋病患者,持续有效的对症支持治疗十分重要,甚至性命攸关。间歇性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细胞毒性药物的患者如终止治疗,病情可缓解。止泻药物均无显效。 2、病原治疗 white-ac等发现巴龙霉素虽然不能根除艾滋病患者体内的小隐孢子虫,但可缓解患者的腹泻症状和减少其包囊排出量。螺旋霉素对症状改善有一定疗效。口服大蒜素(大蒜新素,allimin)每次20~40mg,首次加倍,每天4次,6天为一疗程,1~3疗程后粪检时卵囊大多转为阴性。小剂量阿齐霉素(500~1000mg/d)、长疗程(30~40天)可使艾滋病患者伴发的慢性隐孢子虫病患者获得缓解或达到清除病原体。[2] newhz创建, 天海阁主、糊涂车、百科为师、经典阅读、菁菁3208等参与编辑。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癌症病人为何易发生腹泻 2010-12-0139健康网A+ 一双筷子、洗个澡都会引发癌症?但只要做好8件事就能一辈子远离肿瘤。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长按可复制),回复 抗癌 学习癌症预防绝招。 在临床上,常发现许多癌症患者容易出现腹泻,医学上把这种腹泻称为“癌相关腹泻”。癌相关腹泻通常可发生于不同类型的癌症患者,可以是癌本身所致,也可以是各种治疗所引起,它的严重程度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重者可危及生命。那么引起癌症患者腹泻原因有哪些呢? 1.肿瘤本身因素 肠道分泌主要是肠黏膜隐窝细胞的功能,吸收则靠肠绒毛腔上皮细胞的作用,癌症可使分泌量超过吸收能力,从而导致腹泻的发生。临床常见于内分泌肿瘤,如胃癌、另外一些肿瘤本身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肠腔梗阻、贫血,甚至恶液质,均可造成肠黏膜的损害,严重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可出现不规则的腹泻。 2.手术因素 胃肠肿瘤手术常因切除部分肠段或大部分肠段,造成肠道的功能改变,肠黏膜损害,肠黏膜吸收面积减少导致腹泻。如结肠肿瘤、小肠肿瘤、胃肿瘤及直肠肿瘤切除术后常出现吸收不良性腹泻。 3.化疗因素 大多数癌症患者术后需要常规化疗。化疗药物对肠壁产生直接的毒性作用,干扰了肠细胞的分裂,引起肠壁细胞坏死及肠壁广泛炎症,造成吸收和分泌细胞数量之间的平衡发生变化,导致分泌过度,吸收面积减少而形成腹泻。 4.放疗因素 有些患者癌切除术后需要常规进行放射治疗。一般在腹部、盆腔、下胸部或腰部脊柱进行了放射治疗,常可直接引起肠黏膜的损害,发生放射性肠炎继发肠黏膜萎缩和纤维化引起急性渗出性腹泻。 5.肠运动功能障碍因素 由于癌肿影响,使肠运动功能损害而引起肠机械性运动障碍,胃肠道的分泌、消化、吸收和运动功能发生紊乱,以至分泌量增加,消化不完全,吸收量减少和动力加速,导致大便次数增加而形成腹泻。 当癌症患者出现腹泻时,要尽可能造出腹泻的原因,尽快恢复正常排便。可通过饮食调节、药物治疗、肛周皮肤护理、补液、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等方法。 腹泻常常造成肛门或肛周区皮肤损害,呈现糜烂、溃疡等。腹泻的程度不同使肛周皮肤损害亦不同。有些患者因严重腹泻导致肛周皮肤损害并伴有疼痛感。患者应采取定期清洗局部皮肤、便后温水坐浴、局部涂擦防湿乳剂或氧化锌油等措施,达到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和舒适,有效地预防和避免了肛周皮肤糜烂或溃疡。 癌症本身是对患者的一个严重打击,腹泻更加重了患者的苦恼,增加了患者精神上的负担。因此我们要从生活上多关心、体贴患者,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实际问题,接触患者的精神压力,使患者从心理上得到安慰,消除对癌症的恐惧心理和苦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恰当的饮食调节或肠道休息可使一些患者腹泻症状减轻。饮食上,要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高糖、低脂肪的食品,坚持少量多餐,进食温和性食物,避免刺激性、过敏性、高渗性食品以及过冷、过热、产气性食物。对乳制品敏感性强的患者禁用奶制品。当患者出现腹泻时,应服用药物进行控制,对于经常腹泻的患者来说,应去看专业医生,及时处理,以免病情恶化。 癌症病人腹泻如何护理? 造成癌症病人腹泻的原因很多,有肠道手术后的吸收不良、某些化疗药物如氟尿嚼陡等引起的腹泻。下腹部的放疗常引起放射性直肠炎,使便次增加,小腹不适,大便量少,并混有粘液和血液。此外,急性肠道感染、胰腺癌病人饮食中有油脂不能消化吸收,也可引起脂肪泻。过食生冷、油腻食物和牛乳制品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对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功能不好的人,都能引起腹泻。 由于腹泻可造成大量胃肠分泌液损失,产生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的紊乱,故应让病人卧床休息,鼓励饮水,吃流质或半流质等少渣食物,如牛奶、粥、细挂面等。凡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等不应吃,以防刺激肠蠕动使腹泻加重,为防止由此引起的体内维生素C缺乏,可让病人饮果汁及西红柿汁等。腹泻严重者应禁食,而从静脉补充水分及营养。由于腹泻排便次数多,病人肛门周围皮肤常因粪便刺激发生炎症,故每次便后应用软纸揩拭,温水洗净,并涂以四环素软膏或紫草油。 由化疗引起的腹泻,在化疗停用后可好转;由感染引起的肠炎、痢疾,可以口服消炎药如黄连素、痢特灵或抗生素;如果是放疗引起的,用中药调理;如果腹泻属于中医所谓脾虚,则可用健脾利湿的药;如系消化不良引起,则可服用多酶片等助消化药物;如腹泻次数过多而又不是细菌感染,则可用收敛固涩作用的中药如赤石脂、禹余粮、河子肉、肉豆蔻甚至留栗壳等。此外,脾虚腹泻病人还可在平常多吃莲子、英实米、炒茁米等食物。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陈衍)
隐孢子虫是水源性传染病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出现腹泻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同时其也可导致儿童出现营养不良等并发症。但目前在隐孢子虫病的诊断、治疗和免疫接种等方面仍存在知识空白。美国的Checkley等人对隐孢子虫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回顾,全文发表在2014年9月30的Lancet Infect Dis杂志上。现将全文编译如下。 一、前言 隐孢子虫于1976年被确定为可导致人类感染的一种病原体。80年代初,隐孢子虫被认为是AIDS患者慢性腹泻的一个主要病因,通过动物及水源传播,同时也是儿童腹泻的原因之一。90年代中期,研究发现隐孢子虫普遍存在,并且与儿童营养不良及医疗资源匮乏地区的早产儿死亡有关。 1993年,美国密尔沃基一次大规模的水源性传染病感染超过40000人。尽管已知道这些相关知识,但是对隐孢子虫的认识仍不够全面、诊断力度不足,治疗不满意,预防措施不完善。即使是像美国这样现代诊断技术广泛应用的国家,诊断并报道的隐孢子虫病例估计也仅有1%。 最新的知识进展正在改变人们对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观点,同时隐孢子虫的全球疾病负担也在增加。为识别隐孢子虫病研究的知识空白和未来的新研究机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召集了一组专家来对隐孢子虫的流行病学、诊断、治疗和免疫接种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讨论。本篇综述对此次会议的讨论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已公布的研究提供一个更深入的回顾分析。 二、隐孢子虫的流行病学 1、疾病负担 隐孢子虫属于原生动物界隐孢子虫属,在全球广泛分布。早期研究表明,隐孢子虫存在于高收入国家具有免疫功能宿主的1%粪便中,而在低收入地区,隐孢子虫出现在5-10%的宿主粪便中。最近使用PCR和抗原检测进行的研究表明,早期研究低估了隐孢子虫的感染频率,它仅在15-25%的腹泻儿童中检测出隐孢子虫。 隐孢子虫病与持续较长时间的腹泻和较高的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尤其与长期腹泻(7-14天)和持续腹泻(≥14天)相关。在乌干达进行的横断面研究表明,伴有隐孢子虫感染的儿童腹泻疾病其死亡率高于无隐孢子虫感染患者。队列研究也表明年龄越小,其感染的风险越高。例如,在印度进行的一个多中心儿童(小于5岁)研究发现,75%的病例是出现在小于2岁的儿童患者中。 许多研究表明,隐孢子虫感染与儿童营养不良和生长缺陷相关。秘鲁的一个儿童队列研究发现,即使是无症状感染也与生长缓慢相关。症状性感染其阻碍体重增加的程度要高于无症状性感染,但是无症状性感染是普通感染的两倍,也许还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更严重的总体不良作用。 全球肠道多中心研究,一个旨在评估南亚及撒哈拉沙漠以南7个地区的中至重度腹泻儿童患者的病因、疾病负担、临床症状和不良预后的研究发现,在所有地点的患者刚出生的两年里,隐孢子虫为中至重度腹泻的四个主要原因之一。 在年龄小于2岁的中至重度腹泻儿童患者中,隐孢子虫是仅次于轮状病毒的第二个病因。在对入组患者进行2-3个月的随访发现,年龄处于12-23个月的中至重度隐孢子虫感染患者其死亡风险是无腹泻对照组的2-3倍。 2、微生物学 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可对隐孢子虫属的特征进行区分,这不同于流行病学。虽然已注意到人类的隐孢子虫感染超过15种,但是全球大部分感染为专性感染人类(C hominis)和除感染人类外还感染其他动物(C parvum)的微小隐孢子虫。这两种类型的微小隐孢子虫的基因组序列在CryptoDB上可获得的。 在秘鲁、巴西、孟加拉和印度的研究中,C hominis是引起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体。英国的一个研究发现,C parvum更常见于农村人口,与动物暴露相关,在春天达到发病高峰,而C hominis更常见于城市,与幼小儿童相关,在夏末和秋天达到发病高峰。 在秘鲁,所感染的隐孢子虫种类与感染的年龄、社会经济状况和营养状况无关。C hominis,尤其是Ib亚型,与更多的卵囊脱落和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症状相关。 3、风险因素 与隐孢子虫感染相关的环境因素也需要进一步了解。印度的一个纵向研究发现,对那些居住在家庭中的儿童,不管是使用瓶装水还是市政饮用水其隐孢子虫发病率是一样高,这表明大部分的隐孢子虫传播并不涉及饮用水。 季节性的发病模式也可能与传播风险增高有关。在肯尼亚,研究者发现在雨季结束和旱季开始时,地表水中的卵囊数量要比其他时间点的要多,这与东非人类隐孢子虫病的季节性发病高峰相一致。 对隐孢子虫季节性影响进行验证的Meta分析发现,周围环境温度较高(在温带国家更重要)和降雨量较多(在热带地区更重要)与隐孢子虫病发病风险增高相关。乌干达的一个研究发现,有免疫功能的儿童存在呼吸道传播的可能。 儿童早期营养不良也增加隐孢子虫感染性腹泻的风险。孟加拉国一个出生队列研究发现,出生时生长迟缓与后续的隐孢子虫感染相关。一个纵向研究发现,感染前体重年龄Z分数大于-1SD但小于平均数(如HAZ分数96%),对gp60进行测序已经用于隐孢子虫的亚分型。多基因座方法也是合适的,但是尚未标准化。在DNA提取前通过玻珠击打法、冻融法、煮沸法或者化学裂解法破坏卵囊是有必要的。但是,使用简单方法来提取DNA的快速分子检测方法已经在研发中。 对肠道病原体进行的多重分子诊断方法发现多重感染常见于资源匮乏地区的腹泻患者和健康对照组。部分数据表明,隐孢子虫的定量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因此定量方法对未来的研究和药物方案的评价起重要作用。 在隐孢子虫的流行病学研究中,血清学检测是一个重要工具,因为在症状性和无症状性感染后患者出现特异性的抗体应答。但是,IgA反应常常持续时间较短,而IgG反应可持续存在数月。针对Cp23的抗体似乎与既往感染相关,而Cp17反应(也称为gp15)意味着近期感染,P2反应与重复感染相关。 这些方法,均适应路明克斯公司的血清诊断平台,可通过收集滤纸上的指尖血或者口腔里的液体进行。 表1 隐孢子虫的诊断方法 优势 缺点 显微镜 技术简单、应用广泛 敏感性低(改良型抗酸染色法敏感性约为70-80%) 抗原检测 敏感性好(70-100%);数种商业盒子可用,包括酶免疫方法、免疫荧光方法和免疫色谱技术 对资源匮乏国家来说比较昂贵 核酸扩增 敏感性极高;可分类、分型和定量;对其他的肠道病原体目标可经得起多种测试 设备昂贵;有技术要求,需要熟练的实验室人员进行DNA提取及扩增 血清学方法 用于监测和区别既往感染、近期感染和重复感染 仅限于研究实验室使用 四、治疗 抗寄生虫药治疗隐孢子虫感染是次优治疗。对免疫缺陷患者,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是治疗隐孢子虫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例如,对患有AIDS的隐孢子虫患者给予组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但是,在初次治疗中出现了大量的死亡病例。 在体外、动物模型和病人中具有抗隐孢子虫活性的药物在表2中有详细介绍。螺旋霉素、阿奇霉素和免疫球蛋白在伴有AIDS的隐孢子虫患者的对照试验中无效。巴龙霉素的两个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发现,巴龙霉素对隐孢子虫病的症状和卵囊脱落效应较小,但是小样本无法得出确定性的结论。 硝唑尼特是FDA批准的用于治疗隐孢子虫病的药物。随机研究发现,使用硝唑尼特治疗无HIV的成人和儿童患者有有益的效应,且在营养不良儿童中其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是,腹泻症状消失仅在56%接受硝唑尼特治疗的患者中出现,而安慰剂治疗组中有23%。而且,在伴有HIV但无有效抗逆转录病毒患者中进行的三个研究并未发现硝唑尼特治疗对总体效果有改善。 体外和动物研究发现药物联合治疗可能有部分作用。在对合并有HIV或AIDS的患者的诊治中,临床医生应考虑给予症状性治疗,优化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或者纳入硝唑尼特和巴龙霉素治疗。 C hominis、C parvum和其他类型的隐孢子虫的基因组序列和功能性基因数据的获得为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可探索独特的代谢路径并将其作为化学疗法的靶点。例如,钙依赖的蛋白激酶是植物和一些顶覆虫寄生虫的酶的保守家族,后者包括隐孢子虫。结构分析表明顶覆虫钙依赖蛋白激酶有作为ATP结合位点看门残基的甘氨酸,这形成了一个疏水区,使得抑制剂更容易抑制人类细胞系和SCID/beige小鼠中的C parvum。 微管构造是另一个潜在的药物靶点。硝基苯胺,包括氟乐灵,是在体内外可封闭微管构造和抑制隐孢子虫生长的除草剂。而且,基于阿苯达唑和氟乐灵的杂化混合物的发展可在体外有效识别类似物,并且使得小鼠的卵囊脱落降低79-81%。 隐孢子虫从头合成营养素的能力较差,包括氨基酸、核苷酸和脂肪酸。许多与代谢相关的基因已经丢失,包括顶质体通路、线粒体呼吸链和次黄嘌呤-黄嘌呤-鸟氨酸磷酸核糖转移酶。隐孢子虫依赖糖酵解产生ATP、乳酸、乙醇和醋酸终端产物。因此,抑制己糖激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抑制剂有一些作用。 此外,涉及脂肪酸代谢的几个蛋白已在空泡膜上发现。例如,Triacsin C和其他药物抑制脂肪酰基辅酶A结合蛋白和脂肪酸辅酶A合成酶,并在体外和小鼠中减少C parvum的卵囊产生。一种寄生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体外和动物模型中也有效。 分子生物学证据表明,来自于细菌的基因水平转移为隐孢子虫化学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肌苷单磷酸对黄嘌呤核苷单磷酸的催化作用是通过肌苷-5’-单磷酸脱氢酶(IMPDH)起作用的,这在鸟嘌呤核苷酸合成中是一个关键的限速步骤。与其他顶覆虫相反,隐孢子虫IMPDH基因是原核的。 高通量筛查通过靶向高度相异的辅因子结合位点来识别可能的隐孢子虫IMPDH的选择性抑制剂。后续的优化中出现了单位数毫微摩尔抑制剂,其有六种不同的架构,对隐孢子虫IMPDH的选择性大于10-3倍。 在敲除白介素-12的隐孢子虫小鼠模型中两种复合物联合用药降低了卵囊脱落。其中一种复合物以多剂量方案给药时其疗效超过巴龙霉素。进一步的可能研究方向包括确保肠道中药物浓度增加,以及改善动物模型来研究潜在复合物的疗效。 药物再利用是已批准药物的一种新型用法。基于细胞的筛查方法及后续的体外优先方向方法已经完成。自动成像和图像分析用于识别未来体外研究的可能的体外方向。对727种复合物筛查后得出16种确定的选择性抑制剂,包括针对宿主酶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对伴或不伴低剂量硝唑尼特的协同药物组合治疗的进一步筛查正在进行中。 表2 隐孢子虫病的化学疗法 药物批准情况 限制 硝唑尼特 已批准用于隐孢子虫病的治疗,但是不用于合并HIV的感染 在健康患者中有效性为56-96%;在晚期AIDS患者中无效;花费高且在广泛使用上受限制 巴龙霉素 已批准用于其他适应症 在AIDS患者中疗效有限;无其他组别的对照数据 阿奇霉素 已批准用于其他适应症 在晚期AIDS患者中无效;在AIDS患者中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疗效不详 利福昔明 已批准用于其他适应症 在鸟结核分枝杆菌预防的研究中对预防隐孢子虫病感染有效 HIV 蛋白酶抑制剂 已批准用于HIV治疗 与HIV患者中隐孢子虫病的缓解有关;在小鼠模型中对隐孢子虫有部分疗效 五、免疫反应和疫苗发展 几种类型的证据表明研发预防隐孢子虫感染的疫苗是可行的,包括:免疫缺陷患者的易感性和疾病严重程度增加;高流行区的成人对再次感染有部分免疫;以及人类试验性研究发现既往感染或暴露导致感染剂量更高。但是,有效疫苗所必须的保护性免疫应答未完全了解。人类清除感染和预防再次感染的免疫反应似乎涉及不同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机制。 固有免疫反应是必要的,在激活适应性免疫系统时可提高早期应答。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在固有应答中占据重要位置。伴有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缺陷的儿童及感染HIV的成人患者其对隐孢子虫感染的易感性增高,且疾病更严重。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的多态性与隐孢子虫感染强烈相关,尤其是在复发性感染中。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也许能激活补体以调节寄生虫的清除。宿主细胞表面的Toll样受体触发对微生物的重要应答。C parvum感染增加抗微生物多肽的产生(LL-37和人β-防御素2)。体内外研究表明敲除TLR/MyD88基因导致防御素产生减少且寄生虫负担加大。 体内研究发现肠腔中存在外来体,且携带有来自于上皮表面的抗微生物多肽的外来体有助于清除隐孢子虫。MicroRNAs在转录后调节和调节固有免疫对隐孢子虫的免疫应答中有重要作用。例如,miRNA表达的变异与C parvum疾病的改变有关。 自然杀伤细胞在部分小鼠模型中有助于清除感染。在小鼠中,干扰素γ对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有重要作用。相反地,在既往未感染过的宿主中人类感染与白介素15的产生相关,而后者可在体外激活自然杀伤细胞清除感染。 在其他模型中,巨噬细胞似乎对固有宿主应答有重要作用。CD154-CD40配体受体对也在清除感染中起重要作用。伴有胆汁阻塞的重症、慢性感染在人高-IgM综合征中常见,并与CD40配体的突变相关。 CD4细胞在人类和动物的获得性免疫应答中均起关键作用。一个纵向研究发现,相较于未感染的儿童,感染了隐孢子虫的儿童更容易携带HLA II 类DQB1*0301等位基因(提呈抗原至CD4细胞)和HLA I类 B*15 等位基因(提呈抗原至CD8细胞)。对合并AIDS患者,其感染的风险和严重程度与CD4细胞数相关。 干扰素γ与人类的获得性免疫相关,而干扰素γ基因敲除小鼠对感染的易感性增高。干扰素治疗降低细胞系对感染的易感性,但原代上皮细胞并不降低—CD8细胞协助清除人类感染。体液免疫在保护人体免受隐孢子虫侵袭中的作用尚未清楚。在小鼠模型中,超免疫球蛋白控制感染,但是清除β细胞并无明显影响。 分泌性IgA对健康志愿者或合并AIDS的患者无保护作用。相反,特异性抗体与孟加拉国儿童发病时间短高度相关。类似的,母乳中的隐孢子虫抗体对母乳喂养婴儿起免疫保护作用。针对寄生虫表面抗原gp15/17的抗体保护患者免受再次感染;但是,这一抗体也可是强烈细胞免疫应答的一个标志。因此在隐孢子虫病中无明确的保护性免疫的替代标志存在。 目前已经探索出几种用于疫苗的抗原。无菌猪的研究发现C parvum和C hominis之间存在不完整的交叉保护。类似的,在资源匮乏国家儿童中进行的队列研究发现存在频繁的再感染。再感染很可能是由不同种类和亚型的隐孢子虫引起,但是也存在由相同亚型引起的再感染病例。 作为疫苗候选的几种抗原已经在研发中。例如,gp60(也称为gp40/15)是一种多聚蛋白,由寄生虫丝氨酸蛋白酶裂解成两种表面蛋白-gp15和gp40,后者多变,用于物种形成和基因分型。Gp15和gp40均可以通过那些既往感染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刺激干扰素γ产生。 在孟加拉国的儿童中,针对gp15的IgA抗体并非种类特异性,且与疾病持续时间较短相关。仅以gp15为基础或和其它抗原组合的疫苗正在研发中。 包含有称为Cp15的二级15 kDa大小抗原的重组性DNA疫苗具有免疫原性,对怀孕的山羊进行免疫接种可保护其后代。已有研究在减毒沙门氏菌、重组疫苗和DNA载体上表达该抗原。在沙门氏菌载体上携带有Cp15的疫苗可保护小鼠免受感染,但是这一保护效应并不明显优于仅用载体。 孟加拉国的一个研究发现,感染患者其针对Cp23的血清IgG、IgM和IgA高于健康患者的,且再次应答在几种亚型中是保守的,并与疾病发病时间较短相关。动物研究表明,Cp23质粒可促进抗体和CD4的激活,降低寄生性疾病、保持对寄生虫的长期免疫力。 其它疫苗载体包括表达DNA、乳酸杆菌和表达Cp23的沙门氏菌。其它正在研发中的用于疫苗的抗原包括P2抗原、抑制蛋白、隐孢子虫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Muc4和Muc5。 六、讨论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隐孢子虫的全球负担在增加,尤其是在儿童和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的人群中。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强调了隐孢子虫作为重要的儿童腹泻病原体但被过于忽视的尴尬地位。而且,全球多中心肠道研究的结果发现隐孢子虫感染与亚急性死亡有关系。需要进行更详细的研究来阐释隐孢子虫感染造成损伤的机制和其健康影响。 使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纵向研究对阐释感染的发病机制、宿主和环境因素在易感性、免疫应答和临床预后中的作用有关键作用。有必要对隐孢子虫感染的全球变异和在社区环境中的影响进行更好的描述。目前对不同隐孢子虫基因型对疾病和生长发育的影响了解不多,这需要更好的定义。 同时需要更好的方法来定义基因型,以提高对寄生虫种类的了解。最后,虽然无症状性隐孢子虫感染与特定地区研究的发育不良相关,但是仍需要有设计良好的纵向研究来提高我们对无症状性感染在生长和发育中的位置和不良影响的了解。 在资源匮乏地区快速诊断隐孢子虫感染具有挑战性。如何解释儿童腹泻患者中的多重肠道病原体尚未清楚。显微镜和抗原检测方法对在种属水平上进行临床诊断有益。种类辨别和基因分型对疾病爆发的调查、流行病学、疾病负担评估和风险因素和传播研究有重要作用,最终可能有助于确定临床诊断。 隐孢子虫的种类和亚型信息对临床护理和治疗选择并非必须的,但是在药物调查和临床试验中可能需要考虑。新型的粪便诊断技术、血清诊断技术和隐孢子虫病生物标志比现今的诊断方法更准确的辨别活性隐孢子虫感染,这可用于准确的病例诊断、治疗和疫苗试验。 研发治疗隐孢子虫病的药物存在许多困难,包括如何在体外繁殖这些微生物。新型的体外方法可确保隐孢子虫繁殖,并可能有助于改善体外筛查新型治疗和疫苗。用于药物评估的动物模型缺乏标准化,且与人群中反应相关的目标反应未清晰定义。 无菌小猪和免疫抑制沙鼠是仅有的可用于C hominis的动物模型,虽然两者均未广泛采用。虽然C parvum可在牛和羊中传播,但是种属交叉污染仍是一个问题。大部分体外筛查可在免疫抑制的啮齿动物中进行,但是营养不良小鼠模型和隐孢子虫自然感染小鼠仍在研究中。动物模型需要更标准化以进行药理学和疗效研究,并与人群中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 几种可获得的基因组序列吸引了大家对化学疗法众多潜在靶点的注意力。基因操作可为选择靶点提供有用的策略,但是目前尚无可用的方法。对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发展提供资金可确保更有效的药物得以发展,同时也需要激励来说服制药厂相信新药物市场的存在。 由于大部分高风险发展至严重后遗症(如,营养不良儿童)的人群居住在资源匮乏的地区,因此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支持对于药物的发展和治疗的执行是必要的。除了研发新型药物,也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药物的运输和资金筹集上。 虽然我们有理由乐观地看待预防隐孢子虫感染疫苗的发展,但是仍存在许多障碍,包括对人类保护性免疫反应了解不多,包括哪种抗原是关键的,哪种应答与保护性免疫相关以及哪种给药途径是最优的。这些困境可通过一个资助较多的疫苗发展计划来解决,而这个疫苗发展计划应有清晰的成功标准。 七、总结 尽管我们对隐孢子虫的基因及免疫了解有进步,但是仍存在一些重要的知识空白和挑战。每一种诊断测试均在成本、性能、临床意义的识别及与其他病原体共感染的评估上存在限制。需要开发新的方法来解释这些研究体系中的结果,包括多重感染、种属亚型的关系以及监测研究。 识别新型的或重新目的化的治疗,更有效地使用基因数据库,改善培养方法和标准化方法的研发对于筛选潜在的药物靶点都是必须的。同时,也有需要优化体外研究的动物模型,以便更好地重复人类疾病。疫苗有降低疾病负担的潜能,但是所需要的免疫力的程度和类型,以及通过何种方法执行和诱导保护性免疫力仍不清楚。 最后,有必要更好的了解隐孢子虫病的公共健康影响,以及隐孢子虫在诊断和治疗药物研发上的进展,以使我们能更好的管理和治疗隐孢子虫病。 重要建议: 不同隐孢子虫分型对疾病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尚未清楚,需要更好地定义。有必要进行先进分子生物学方法的纵向研究来更好地阐释隐孢子虫感染的发病机制和疾病负担。 目前已有数种方法可用隐孢子虫的诊断,但是其感染的诊断力度明显不足。在混合感染高发的资源匮乏地区,定量方法对未来研究和药物方法的评估有重要作用,有必要研发快速检测方法并广泛使用。 迫切需要更好的隐孢子虫病治疗方法以及在体外和动物中筛查混合物的更好的标准化方法。 药物的研发受到体外繁殖隐孢子虫方法的限制及基因操作此种寄生虫方法的限制。 研发预防隐孢子虫病的疫苗是可行的,但是需要进一步研究来阐释其保护人类免受侵袭的机制,也许需要通过基因工程来研发灭活疫苗。 参考文献:http://www.xinghengedu.com/yxbz/2018926.html
隐孢子虫是水源性传染病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出现腹泻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同时其也可导致儿童出现营养不良等并发症。但目前在隐孢子虫病的诊断、治疗和免疫接种等方面仍存在知识空白。美国的Checkley等人对隐孢子虫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回顾,全文发表在2014年9月30的Lancet Infect Dis杂志上。现将全文编译如下。 一、前言 隐孢子虫于1976年被确定为可导致人类感染的一种病原体。80年代初,隐孢子虫被认为是AIDS患者慢性腹泻的一个主要病因,通过动物及水源传播,同时也是儿童腹泻的原因之一。90年代中期,研究发现隐孢子虫普遍存在,并且与儿童营养不良及医疗资源匮乏地区的早产儿死亡有关。 1993年,美国密尔沃基一次大规模的水源性传染病感染超过40000人。尽管已知道这些相关知识,但是对隐孢子虫的认识仍不够全面、诊断力度不足,治疗不满意,预防措施不完善。即使是像美国这样现代诊断技术广泛应用的国家,诊断并报道的隐孢子虫病例估计也仅有1%。 最新的知识进展正在改变人们对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观点,同时隐孢子虫的全球疾病负担也在增加。为识别隐孢子虫病研究的知识空白和未来的新研究机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召集了一组专家来对隐孢子虫的流行病学、诊断、治疗和免疫接种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讨论。本篇综述对此次会议的讨论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已公布的研究提供一个更深入的回顾分析。 二、隐孢子虫的流行病学 1、疾病负担 隐孢子虫属于原生动物界隐孢子虫属,在全球广泛分布。早期研究表明,隐孢子虫存在于高收入国家具有免疫功能宿主的1%粪便中,而在低收入地区,隐孢子虫出现在5-10%的宿主粪便中。最近使用PCR和抗原检测进行的研究表明,早期研究低估了隐孢子虫的感染频率,它仅在15-25%的腹泻儿童中检测出隐孢子虫。 隐孢子虫病与持续较长时间的腹泻和较高的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尤其与长期腹泻(7-14天)和持续腹泻(≥14天)相关。在乌干达进行的横断面研究表明,伴有隐孢子虫感染的儿童腹泻疾病其死亡率高于无隐孢子虫感染患者。队列研究也表明年龄越小,其感染的风险越高。例如,在印度进行的一个多中心儿童(小于5岁)研究发现,75%的病例是出现在小于2岁的儿童患者中。 许多研究表明,隐孢子虫感染与儿童营养不良和生长缺陷相关。秘鲁的一个儿童队列研究发现,即使是无症状感染也与生长缓慢相关。症状性感染其阻碍体重增加的程度要高于无症状性感染,但是无症状性感染是普通感染的两倍,也许还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更严重的总体不良作用。 全球肠道多中心研究,一个旨在评估南亚及撒哈拉沙漠以南7个地区的中至重度腹泻儿童患者的病因、疾病负担、临床症状和不良预后的研究发现,在所有地点的患者刚出生的两年里,隐孢子虫为中至重度腹泻的四个主要原因之一。 在年龄小于2岁的中至重度腹泻儿童患者中,隐孢子虫是仅次于轮状病毒的第二个病因。在对入组患者进行2-3个月的随访发现,年龄处于12-23个月的中至重度隐孢子虫感染患者其死亡风险是无腹泻对照组的2-3倍。 2、微生物学 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可对隐孢子虫属的特征进行区分,这不同于流行病学。虽然已注意到人类的隐孢子虫感染超过15种,但是全球大部分感染为专性感染人类(C hominis)和除感染人类外还感染其他动物(C parvum)的微小隐孢子虫。这两种类型的微小隐孢子虫的基因组序列在CryptoDB上可获得的。 在秘鲁、巴西、孟加拉和印度的研究中,C hominis是引起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体。英国的一个研究发现,C parvum更常见于农村人口,与动物暴露相关,在春天达到发病高峰,而C hominis更常见于城市,与幼小儿童相关,在夏末和秋天达到发病高峰。 在秘鲁,所感染的隐孢子虫种类与感染的年龄、社会经济状况和营养状况无关。C hominis,尤其是Ib亚型,与更多的卵囊脱落和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症状相关。 3、风险因素 与隐孢子虫感染相关的环境因素也需要进一步了解。印度的一个纵向研究发现,对那些居住在家庭中的儿童,不管是使用瓶装水还是市政饮用水其隐孢子虫发病率是一样高,这表明大部分的隐孢子虫传播并不涉及饮用水。 季节性的发病模式也可能与传播风险增高有关。在肯尼亚,研究者发现在雨季结束和旱季开始时,地表水中的卵囊数量要比其他时间点的要多,这与东非人类隐孢子虫病的季节性发病高峰相一致。 对隐孢子虫季节性影响进行验证的Meta分析发现,周围环境温度较高(在温带国家更重要)和降雨量较多(在热带地区更重要)与隐孢子虫病发病风险增高相关。乌干达的一个研究发现,有免疫功能的儿童存在呼吸道传播的可能。 儿童早期营养不良也增加隐孢子虫感染性腹泻的风险。孟加拉国一个出生队列研究发现,出生时生长迟缓与后续的隐孢子虫感染相关。一个纵向研究发现,感染前体重年龄Z分数大于-1SD但小于平均数(如HAZ分数96%),对gp60进行测序已经用于隐孢子虫的亚分型。多基因座方法也是合适的,但是尚未标准化。在DNA提取前通过玻珠击打法、冻融法、煮沸法或者化学裂解法破坏卵囊是有必要的。但是,使用简单方法来提取DNA的快速分子检测方法已经在研发中。 对肠道病原体进行的多重分子诊断方法发现多重感染常见于资源匮乏地区的腹泻患者和健康对照组。部分数据表明,隐孢子虫的定量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因此定量方法对未来的研究和药物方案的评价起重要作用。 在隐孢子虫的流行病学研究中,血清学检测是一个重要工具,因为在症状性和无症状性感染后患者出现特异性的抗体应答。但是,IgA反应常常持续时间较短,而IgG反应可持续存在数月。针对Cp23的抗体似乎与既往感染相关,而Cp17反应(也称为gp15)意味着近期感染,P2反应与重复感染相关。 这些方法,均适应路明克斯公司的血清诊断平台,可通过收集滤纸上的指尖血或者口腔里的液体进行。 表1 隐孢子虫的诊断方法 优势 缺点 显微镜 技术简单、应用广泛 敏感性低(改良型抗酸染色法敏感性约为70-80%) 抗原检测 敏感性好(70-100%);数种商业盒子可用,包括酶免疫方法、免疫荧光方法和免疫色谱技术 对资源匮乏国家来说比较昂贵 核酸扩增 敏感性极高;可分类、分型和定量;对其他的肠道病原体目标可经得起多种测试 设备昂贵;有技术要求,需要熟练的实验室人员进行DNA提取及扩增 血清学方法 用于监测和区别既往感染、近期感染和重复感染 仅限于研究实验室使用 四、治疗 抗寄生虫药治疗隐孢子虫感染是次优治疗。对免疫缺陷患者,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是治疗隐孢子虫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例如,对患有AIDS的隐孢子虫患者给予组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但是,在初次治疗中出现了大量的死亡病例。 在体外、动物模型和病人中具有抗隐孢子虫活性的药物在表2中有详细介绍。螺旋霉素、阿奇霉素和免疫球蛋白在伴有AIDS的隐孢子虫患者的对照试验中无效。巴龙霉素的两个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发现,巴龙霉素对隐孢子虫病的症状和卵囊脱落效应较小,但是小样本无法得出确定性的结论。 硝唑尼特是FDA批准的用于治疗隐孢子虫病的药物。随机研究发现,使用硝唑尼特治疗无HIV的成人和儿童患者有有益的效应,且在营养不良儿童中其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是,腹泻症状消失仅在56%接受硝唑尼特治疗的患者中出现,而安慰剂治疗组中有23%。而且,在伴有HIV但无有效抗逆转录病毒患者中进行的三个研究并未发现硝唑尼特治疗对总体效果有改善。 体外和动物研究发现药物联合治疗可能有部分作用。在对合并有HIV或AIDS的患者的诊治中,临床医生应考虑给予症状性治疗,优化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或者纳入硝唑尼特和巴龙霉素治疗。 C hominis、C parvum和其他类型的隐孢子虫的基因组序列和功能性基因数据的获得为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可探索独特的代谢路径并将其作为化学疗法的靶点。例如,钙依赖的蛋白激酶是植物和一些顶覆虫寄生虫的酶的保守家族,后者包括隐孢子虫。结构分析表明顶覆虫钙依赖蛋白激酶有作为ATP结合位点看门残基的甘氨酸,这形成了一个疏水区,使得抑制剂更容易抑制人类细胞系和SCID/beige小鼠中的C parvum。 微管构造是另一个潜在的药物靶点。硝基苯胺,包括氟乐灵,是在体内外可封闭微管构造和抑制隐孢子虫生长的除草剂。而且,基于阿苯达唑和氟乐灵的杂化混合物的发展可在体外有效识别类似物,并且使得小鼠的卵囊脱落降低79-81%。 隐孢子虫从头合成营养素的能力较差,包括氨基酸、核苷酸和脂肪酸。许多与代谢相关的基因已经丢失,包括顶质体通路、线粒体呼吸链和次黄嘌呤-黄嘌呤-鸟氨酸磷酸核糖转移酶。隐孢子虫依赖糖酵解产生ATP、乳酸、乙醇和醋酸终端产物。因此,抑制己糖激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抑制剂有一些作用。 此外,涉及脂肪酸代谢的几个蛋白已在空泡膜上发现。例如,Triacsin C和其他药物抑制脂肪酰基辅酶A结合蛋白和脂肪酸辅酶A合成酶,并在体外和小鼠中减少C parvum的卵囊产生。一种寄生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体外和动物模型中也有效。 分子生物学证据表明,来自于细菌的基因水平转移为隐孢子虫化学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肌苷单磷酸对黄嘌呤核苷单磷酸的催化作用是通过肌苷-5’-单磷酸脱氢酶(IMPDH)起作用的,这在鸟嘌呤核苷酸合成中是一个关键的限速步骤。与其他顶覆虫相反,隐孢子虫IMPDH基因是原核的。 高通量筛查通过靶向高度相异的辅因子结合位点来识别可能的隐孢子虫IMPDH的选择性抑制剂。后续的优化中出现了单位数毫微摩尔抑制剂,其有六种不同的架构,对隐孢子虫IMPDH的选择性大于10-3倍。 在敲除白介素-12的隐孢子虫小鼠模型中两种复合物联合用药降低了卵囊脱落。其中一种复合物以多剂量方案给药时其疗效超过巴龙霉素。进一步的可能研究方向包括确保肠道中药物浓度增加,以及改善动物模型来研究潜在复合物的疗效。 药物再利用是已批准药物的一种新型用法。基于细胞的筛查方法及后续的体外优先方向方法已经完成。自动成像和图像分析用于识别未来体外研究的可能的体外方向。对727种复合物筛查后得出16种确定的选择性抑制剂,包括针对宿主酶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对伴或不伴低剂量硝唑尼特的协同药物组合治疗的进一步筛查正在进行中。 表2 隐孢子虫病的化学疗法 药物批准情况 限制 硝唑尼特 已批准用于隐孢子虫病的治疗,但是不用于合并HIV的感染 在健康患者中有效性为56-96%;在晚期AIDS患者中无效;花费高且在广泛使用上受限制 巴龙霉素 已批准用于其他适应症 在AIDS患者中疗效有限;无其他组别的对照数据 阿奇霉素 已批准用于其他适应症 在晚期AIDS患者中无效;在AIDS患者中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疗效不详 利福昔明 已批准用于其他适应症 在鸟结核分枝杆菌预防的研究中对预防隐孢子虫病感染有效 HIV 蛋白酶抑制剂 已批准用于HIV治疗 与HIV患者中隐孢子虫病的缓解有关;在小鼠模型中对隐孢子虫有部分疗效 五、免疫反应和疫苗发展 几种类型的证据表明研发预防隐孢子虫感染的疫苗是可行的,包括:免疫缺陷患者的易感性和疾病严重程度增加;高流行区的成人对再次感染有部分免疫;以及人类试验性研究发现既往感染或暴露导致感染剂量更高。但是,有效疫苗所必须的保护性免疫应答未完全了解。人类清除感染和预防再次感染的免疫反应似乎涉及不同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机制。 固有免疫反应是必要的,在激活适应性免疫系统时可提高早期应答。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在固有应答中占据重要位置。伴有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缺陷的儿童及感染HIV的成人患者其对隐孢子虫感染的易感性增高,且疾病更严重。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的多态性与隐孢子虫感染强烈相关,尤其是在复发性感染中。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也许能激活补体以调节寄生虫的清除。宿主细胞表面的Toll样受体触发对微生物的重要应答。C parvum感染增加抗微生物多肽的产生(LL-37和人β-防御素2)。体内外研究表明敲除TLR/MyD88基因导致防御素产生减少且寄生虫负担加大。 体内研究发现肠腔中存在外来体,且携带有来自于上皮表面的抗微生物多肽的外来体有助于清除隐孢子虫。MicroRNAs在转录后调节和调节固有免疫对隐孢子虫的免疫应答中有重要作用。例如,miRNA表达的变异与C parvum疾病的改变有关。 自然杀伤细胞在部分小鼠模型中有助于清除感染。在小鼠中,干扰素γ对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有重要作用。相反地,在既往未感染过的宿主中人类感染与白介素15的产生相关,而后者可在体外激活自然杀伤细胞清除感染。 在其他模型中,巨噬细胞似乎对固有宿主应答有重要作用。CD154-CD40配体受体对也在清除感染中起重要作用。伴有胆汁阻塞的重症、慢性感染在人高-IgM综合征中常见,并与CD40配体的突变相关。 CD4细胞在人类和动物的获得性免疫应答中均起关键作用。一个纵向研究发现,相较于未感染的儿童,感染了隐孢子虫的儿童更容易携带HLA II 类DQB1*0301等位基因(提呈抗原至CD4细胞)和HLA I类 B*15 等位基因(提呈抗原至CD8细胞)。对合并AIDS患者,其感染的风险和严重程度与CD4细胞数相关。 干扰素γ与人类的获得性免疫相关,而干扰素γ基因敲除小鼠对感染的易感性增高。干扰素治疗降低细胞系对感染的易感性,但原代上皮细胞并不降低—CD8细胞协助清除人类感染。体液免疫在保护人体免受隐孢子虫侵袭中的作用尚未清楚。在小鼠模型中,超免疫球蛋白控制感染,但是清除β细胞并无明显影响。 分泌性IgA对健康志愿者或合并AIDS的患者无保护作用。相反,特异性抗体与孟加拉国儿童发病时间短高度相关。类似的,母乳中的隐孢子虫抗体对母乳喂养婴儿起免疫保护作用。针对寄生虫表面抗原gp15/17的抗体保护患者免受再次感染;但是,这一抗体也可是强烈细胞免疫应答的一个标志。因此在隐孢子虫病中无明确的保护性免疫的替代标志存在。 目前已经探索出几种用于疫苗的抗原。无菌猪的研究发现C parvum和C hominis之间存在不完整的交叉保护。类似的,在资源匮乏国家儿童中进行的队列研究发现存在频繁的再感染。再感染很可能是由不同种类和亚型的隐孢子虫引起,但是也存在由相同亚型引起的再感染病例。 作为疫苗候选的几种抗原已经在研发中。例如,gp60(也称为gp40/15)是一种多聚蛋白,由寄生虫丝氨酸蛋白酶裂解成两种表面蛋白-gp15和gp40,后者多变,用于物种形成和基因分型。Gp15和gp40均可以通过那些既往感染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刺激干扰素γ产生。 在孟加拉国的儿童中,针对gp15的IgA抗体并非种类特异性,且与疾病持续时间较短相关。仅以gp15为基础或和其它抗原组合的疫苗正在研发中。 包含有称为Cp15的二级15 kDa大小抗原的重组性DNA疫苗具有免疫原性,对怀孕的山羊进行免疫接种可保护其后代。已有研究在减毒沙门氏菌、重组疫苗和DNA载体上表达该抗原。在沙门氏菌载体上携带有Cp15的疫苗可保护小鼠免受感染,但是这一保护效应并不明显优于仅用载体。 孟加拉国的一个研究发现,感染患者其针对Cp23的血清IgG、IgM和IgA高于健康患者的,且再次应答在几种亚型中是保守的,并与疾病发病时间较短相关。动物研究表明,Cp23质粒可促进抗体和CD4的激活,降低寄生性疾病、保持对寄生虫的长期免疫力。 其它疫苗载体包括表达DNA、乳酸杆菌和表达Cp23的沙门氏菌。其它正在研发中的用于疫苗的抗原包括P2抗原、抑制蛋白、隐孢子虫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Muc4和Muc5。 六、讨论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隐孢子虫的全球负担在增加,尤其是在儿童和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的人群中。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强调了隐孢子虫作为重要的儿童腹泻病原体但被过于忽视的尴尬地位。而且,全球多中心肠道研究的结果发现隐孢子虫感染与亚急性死亡有关系。需要进行更详细的研究来阐释隐孢子虫感染造成损伤的机制和其健康影响。 使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纵向研究对阐释感染的发病机制、宿主和环境因素在易感性、免疫应答和临床预后中的作用有关键作用。有必要对隐孢子虫感染的全球变异和在社区环境中的影响进行更好的描述。目前对不同隐孢子虫基因型对疾病和生长发育的影响了解不多,这需要更好的定义。 同时需要更好的方法来定义基因型,以提高对寄生虫种类的了解。最后,虽然无症状性隐孢子虫感染与特定地区研究的发育不良相关,但是仍需要有设计良好的纵向研究来提高我们对无症状性感染在生长和发育中的位置和不良影响的了解。 在资源匮乏地区快速诊断隐孢子虫感染具有挑战性。如何解释儿童腹泻患者中的多重肠道病原体尚未清楚。显微镜和抗原检测方法对在种属水平上进行临床诊断有益。种类辨别和基因分型对疾病爆发的调查、流行病学、疾病负担评估和风险因素和传播研究有重要作用,最终可能有助于确定临床诊断。 隐孢子虫的种类和亚型信息对临床护理和治疗选择并非必须的,但是在药物调查和临床试验中可能需要考虑。新型的粪便诊断技术、血清诊断技术和隐孢子虫病生物标志比现今的诊断方法更准确的辨别活性隐孢子虫感染,这可用于准确的病例诊断、治疗和疫苗试验。 研发治疗隐孢子虫病的药物存在许多困难,包括如何在体外繁殖这些微生物。新型的体外方法可确保隐孢子虫繁殖,并可能有助于改善体外筛查新型治疗和疫苗。用于药物评估的动物模型缺乏标准化,且与人群中反应相关的目标反应未清晰定义。 无菌小猪和免疫抑制沙鼠是仅有的可用于C hominis的动物模型,虽然两者均未广泛采用。虽然C parvum可在牛和羊中传播,但是种属交叉污染仍是一个问题。大部分体外筛查可在免疫抑制的啮齿动物中进行,但是营养不良小鼠模型和隐孢子虫自然感染小鼠仍在研究中。动物模型需要更标准化以进行药理学和疗效研究,并与人群中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 几种可获得的基因组序列吸引了大家对化学疗法众多潜在靶点的注意力。基因操作可为选择靶点提供有用的策略,但是目前尚无可用的方法。对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发展提供资金可确保更有效的药物得以发展,同时也需要激励来说服制药厂相信新药物市场的存在。 由于大部分高风险发展至严重后遗症(如,营养不良儿童)的人群居住在资源匮乏的地区,因此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支持对于药物的发展和治疗的执行是必要的。除了研发新型药物,也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药物的运输和资金筹集上。 虽然我们有理由乐观地看待预防隐孢子虫感染疫苗的发展,但是仍存在许多障碍,包括对人类保护性免疫反应了解不多,包括哪种抗原是关键的,哪种应答与保护性免疫相关以及哪种给药途径是最优的。这些困境可通过一个资助较多的疫苗发展计划来解决,而这个疫苗发展计划应有清晰的成功标准。 七、总结 尽管我们对隐孢子虫的基因及免疫了解有进步,但是仍存在一些重要的知识空白和挑战。每一种诊断测试均在成本、性能、临床意义的识别及与其他病原体共感染的评估上存在限制。需要开发新的方法来解释这些研究体系中的结果,包括多重感染、种属亚型的关系以及监测研究。 识别新型的或重新目的化的治疗,更有效地使用基因数据库,改善培养方法和标准化方法的研发对于筛选潜在的药物靶点都是必须的。同时,也有需要优化体外研究的动物模型,以便更好地重复人类疾病。疫苗有降低疾病负担的潜能,但是所需要的免疫力的程度和类型,以及通过何种方法执行和诱导保护性免疫力仍不清楚。 最后,有必要更好的了解隐孢子虫病的公共健康影响,以及隐孢子虫在诊断和治疗药物研发上的进展,以使我们能更好的管理和治疗隐孢子虫病。 重要建议: 不同隐孢子虫分型对疾病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尚未清楚,需要更好地定义。有必要进行先进分子生物学方法的纵向研究来更好地阐释隐孢子虫感染的发病机制和疾病负担。 目前已有数种方法可用隐孢子虫的诊断,但是其感染的诊断力度明显不足。在混合感染高发的资源匮乏地区,定量方法对未来研究和药物方法的评估有重要作用,有必要研发快速检测方法并广泛使用。 迫切需要更好的隐孢子虫病治疗方法以及在体外和动物中筛查混合物的更好的标准化方法。 药物的研发受到体外繁殖隐孢子虫方法的限制及基因操作此种寄生虫方法的限制。 研发预防隐孢子虫病的疫苗是可行的,但是需要进一步研究来阐释其保护人类免受侵袭的机制,也许需要通过基因工程来研发灭活疫苗。 参考文献:http://www.xinghengedu.com/yxbz/2018926.html
美国公共卫生服务部(USPHS)及美国传染病学会(IDSA)于1995年制定了HIV感染者预防机会性感染(OIs)的指南。该指南分别于1997年及1999年予以修订。第4版于2001年问世,是专为治疗HIV感染者的医师及卫生保健人员而制定的。目的在于为HIV感染的成人及青少年包括孕妇及接触或已感染的儿童,在预防OIs上提供循证指南。研究者选定19种OIs。建议包括:如何避免接触机会性病原菌,以预防性化疗或接种疫苗(一级预防)避免首次疾病发作,及预防疾病复发(二级预防)。以下包括十九种机会性感染的针对性预防方法,分别是:01.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02.弓形虫性脑炎(TE)03.隐孢子虫病(CSD)04.微孢子虫病05.结核(TB)06.播散型MAC感染07.细菌性呼吸道感染08.细菌性肠道感染09.巴尔通体病10.念珠菌病11.隐球菌病12.组织胞浆菌病13.球孢子菌病14.巨细胞病毒病(CMV)15.单纯性疱疹病毒病(HSV)16.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病(VZV)17.人类疱疹病毒(HIV)8感染(卡波济肉瘤相关性疱疹病毒病)18.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19.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1.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预防暴露虽然有些专家建议HIV感染者在住院期间不要同PCP病人同处一室,但支持此建议的资料尚不充分。预防感染一级预防:HIV感染的成人和青少年,包括孕妇及接受HAART治疗者,如果他们的CD4+细胞计数<200/μl或过去有过口咽部念珠菌感染史,均应接受抗PCP的预防性化疗。CD4+细胞比例<14%的人或已确定患艾滋病的人。即使其他方面正常也应考虑PCP预防。倘若监测CD4+细胞计数≥3个月有困难,CD4+细胞计数>200/μl?但<250/μl者也应开始预防性化疗。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TMP-SMZ)是预防药剂。首选处方为药力双倍的片剂,一日一片;然而单倍药力片剂,一日一片亦颇奏效并易于依从。双倍药力片剂,一周三次也能奏效。TMP-SMZ双倍药力片剂每日一片可提供对弓形虫病及常见的选择性呼吸道杆菌感染的交叉保护。剂量更低些仍有保护作用,假如病人未出现危及生命的副作用,同时临床又需要时,TMP-SMZ治疗可持续进行。假如病人因出现不良反应而停用,在解除不良反应后,即可重新使用。出现不良反应如发热及出疹患者,再次用药时可能耐受较好,应采用递加剂量(即脱敏法)依从。再次用药时降低剂量和减少给药次数,可使70%以上的病人依从。如果患者对该药不能耐受,替代药品有氨苯砜,氨苯砜加乙胺嘧啶加亚叶酸,雾化喷他脒(用ResPirgardIITM喷雾器吸入)以及阿托伐醌。显然,阿托伐醌与雾化喷他脒及氨苯砜药力相同,但药价过高。血清的兔弓形虫阳性病人不能耐受TMP-SMZ者,预防PCP及弓形虫病的替代药剂是氨苯砜+乙胺嘧啶,或阿托伐醌合用或不合用乙胺嘧啶。下列药剂因试验资料不能证实其有预防PCP作用,故不作为替代药剂:如用别种喷雾器给雾化喷他脒;喷他脒的肠胃以外间歇给药;口服乙胺嘧啶+磺胺多辛;口服克林霉素+伯氨喹以及静注三甲曲沙。中止一级预防:卡氏肺孢子虫病人经HAART治疗使CD4+细胞增加到>200/μl并延续≥3个月时,即停止一期预防。在支持此建议的随访及随机研究中,多数病人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包括一种蛋白酶抑制剂(PI),同时终止PCP预防的大部分病人在终止前的CD4+细胞增加到>200/μl达3个月以上。在终止预防时,CD4+细胞中位数>300/μl,有些病人HIV血浆核糖核酸(RNA)水平因受到持续抑制以至于不能检测出来。随访中位时间为6~16个月。如果CD4+细胞计数降低到<200μl时,应重新开始一级预防。预防复发:?PCP患者需终生采用预防性化疗(亦即二级预防或维持疗法),但一些患者经HAART治疗达到免疫系统功能重建者除外。中止二级预防:成年或未成年病人经HAART治疗CD4+细胞计数从<200μl已达到>200/μl持续3个月以上时应停止二级预防。一随机研究组及欧洲8项序列研究随访观察的报告支持该项建议。这些研究证实,病人经HAART治疗后,CD4+细胞可增高到>200/μl达3个月以上。其中多数病人服用PI药剂。在停止预防性治疗后,CD4+细胞中位数达到>300/μl。多数病人血浆HIV-RNA已降低到一般仪器检测不出;随访的最长时间为13个月。如果在CD4+细胞计数>200/μl时出现PCP症状,则无论由HAART治疗所导致的CD4+细胞增加多高,进行PCP终生预防性化疗应该是可取的。如果继续PCP预防不再有效,则可考虑停用二级预防。这样做可减少药品的消耗,去除潜在的药物毒性及相互作用,避免产生抗药病原菌,并降低费用。重新开始二级预防:如果CD4+细胞降至<200μl或在CD4+细胞>200/μl时,PCP病复发,二级预防应即重新启用。对特殊病人的防治儿童:为了预防的目的,HIV感染的母亲所生婴儿应于4-6周时接受TMP-SMZ,其后若发现婴儿未感染HIV,即应停用。HIV感染或感染不太明确时,应在一周岁内持续采取预防措施。儿童曾患过PCP者应终生接受化疗以防复发。孕妇:HIV感染的孕妇与成年及青年同样应给予PCP预防性化疗。TMP-SMZ是推荐的预防药剂;氨苯砜可作为替代药物使用。因为,孕妇在怀孕初期三个月内服用药剂可致胎儿畸形,卫生保健员会在此期间停止给她用药剂。此时雾化喷他脒可考虑为替代药物,因为人体吸收不多,药力不会到达胚胎。2.弓形虫性脑炎(TE)预防暴露HIV感染者一旦诊断确立,随即应检测弓形虫属的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以确认是否有弓形虫感染。对所有HIV感染以及缺少对弓形虫IgG抗体者均应被告知弓形虫病的传播途径,告诫勿食生肉或没有煮熟的肉类如羊、牛、猪或鹿肉,特别是羊、牛及猪肉必须烹煮到内温达73.9℃~76.7℃,把肉煮到粉红色消失。HIV感染者在接触生肉,收拾花园或接触土壤后必须洗手。水果蔬菜必须清洗后进食。患者如养猫,最好由HIV阴性者及非孕妇来每天清理猫舍,或病人必须在清理猫舍后彻底洗手,建议病人将猫圈养在家中,不要让它招来野猫。以罐头或外购的干食品或煮熟的食物饲养猫,勿喂生肉或半生不熟的食物。对猫测试弓形虫病。病人无需与猫分开。预防疾病开始一级预防:凡病人的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CD4+细胞计数降低到<100μl者,必须预防TE侵袭。显然,每日服用双倍药力的TMP-SMZ是首选方案。如患者不能依从,可替代药品为氨苯砜加乙胺嘧啶。此外,也可考虑阿托伐醌合用或单用乙胺嘧啶。其他预防性单用药品如氨苯砜,乙胺嘧啶,阿奇霉素或克林霉素,由于试验证据不足而不宜使用。雾化喷他脒无预防作用。未接受过对TE也有效的PCP预防措施的血清弓形虫阴性者,其CD4+细胞计数降低到<100μl时,必须再测试弓形虫病的IgG抗体以确定其血清是否转阳。凡转阳亦即有了抗体时,应启用TE预防措施。终止及再次启动一级预防:成年及青年病人在经HAART后,使CD4+细胞增加到250/μl,持续≥3个月时,即可停止TE预防。当CD4+细胞降至<100-200/μl时,一级预防必须再次启动。二级预防预防复发:除非病人在接受HAART治疗后其免疫系统功能已获重建,否则TE病人在完成最初治疗后,均需接受抑制疗法(即二级预防或长期维持疗法)。乙胺嘧啶+磺胺嘧啶+亚叶酸的合用可高度有效。不能耐受磺胺药的,常用更替药品为乙胺嘧啶+克林霉素。终止二级预防:TE病人在成功完成最初治疗后,临床上维持着无症状及无体征,并在HAART治疗下持续CD4+细胞计数>200/μl达6个月以上,无论成年或青年病人,均可有效降低TE的复发危险。有些专家在终止二级预防前,对患者作脑部MRI后再决定,也是可取的。再次启动二级预防:当CD4+细胞计数<200μl时,应再起用。对特殊病人的建议儿童:用于预防PCP的TMP-SMZ对弓形虫病也能提供预防作用。阿托伐醌也有相同作用。适于PCP预防且接受上述非TMP-SMZ或阿托伐醌治疗的>12月龄儿童必须接受弓形虫抗体血清检查。因为这些预防PCP的药剂对弓形虫可能无效。有严重免疫抑制的儿童,即未服用上述二药,血清弓形虫呈阳性者,应接受针对PCP及弓形虫病的预防法(氨苯砜+乙胺嘧啶)。患过弓形虫病的儿童必须终生接受预防复发的治疗。孕妇:服用TMP-SMZ也可预防TE。如果采用乙胺嘧啶,最好推迟到分娩之后,因为孕期妇女TE的患病率低以及该药有潜在危险。在预防TE复发时,医务人员必须熟知终生治疗的益处以及乙胺嘧啶可能对胎儿有致畸的危险。一种少见的情况是:根据血清测试证实过去有弓形虫感染的HIV孕妇曾将弓形虫病传给宫内胎儿。HIV感染孕妇有原发性弓形虫感染临床或活动性弓形虫感染的临床证据或TE者,应该请有关专科医师会诊以评估病情予以适当处理。产妇中凡有HIV感染及弓形虫病的血清证据者,所生婴儿必须明确是否有先天性弓形虫病。3.隐孢子虫病(CSD)预防暴露医务人员必须向HIV感染者讲解隐孢子虫的多种传播途径。包括:1.直接接触被感染的成人、使用尿布的婴儿及已感染的动物2.饮用污染水或休闲活动中接触到污染水3.进食污染食品。HIV感染者应避免接触人或动物的粪便。接触人粪(如换尿布)、宠物、收拾花园、接触过土壤之后,应该洗手。HIV感染者还应避免有口腔接触粪便可能的性行为方式(例如口肛接触)。HIV感染者应知道,新出生的和年幼的宠物可能构成一定程度的传播隐孢子虫的危险,但无须杀死或丢弃健康的宠物。打算收养新宠物的人不要把患有腹泻的宠物带到家中,不要购买小于6个月的猫或狗,不要收养迷路的宠物。如果HIV感染者想要收养小于6个月龄的猫或狗时,应在接触动物之前,先请兽医检查其粪便中是否有隐孢子虫。HIV感染者应避免接触小牛和小羊,不要到饲养这些动物的场所去。HIV感染者不要直接饮用湖或河中的水。休闲活动中由于饮用污水会造成水源性的感染。湖、河、咸水海滩、某些游泳场、水上公园及观赏性喷泉有可能被带有隐孢子虫的人或动物的排泄物所污染,所以应避免去有可能污染的水域游泳,在游泳或嬉水时注意不要吞水。CSD的突然蔓延与一个地区的供水有关。在CSD暴发流行或其他的情况下,社区发出应煮沸用水的通知时,将水煮沸1分钟即可消除CSD危险。使用个人用(家庭或办公室型)的亚微粒滤水器或瓶装水也可降低危险。在非流行区,因饮水而患CSD的危险程度尚不明确,现有的资料不充分,建议非流行区的所有的HIV感染者均需饮用煮开的水,而不能喝自来水,理由尚不充足。但是,对于想减少水源性CSD感染危险的HIV感染者,可以选择采取类似在流行区实行的防御措施。做这样的决定时可以参考医务人员的意见。HIV感染者不应食用生蚝,因为隐孢子虫的卵囊可于蚝中存活2个月以上。隐孢子虫感染者不应从事食品工作,尤其是当所处理的食品不经烹饪即可直接食用时。在医院里,标准的防御措施(例如,使用手套,摘去手套后洗手)足以防止CSD从隐孢子虫感染者传染给易感的HIV患者。但因污染物的传播可能,一些专家建议:HIV感染者特别是严重的免疫系统受损的病人,不可与CSD病人同处一室。预防疾病利福布丁或克拉霉素,在用于预防MAC时,发现有预防CSD的作用,但推荐作为治疗隐孢子虫病还缺少足够的研究资料的支持。预防复发尚无有效制剂预防CSD的复发。对特殊病人的建议儿童:尚缺少资料支持儿童配方奶使用中应注意预防CSD。但注意在准备婴儿配方奶的用水时,应该采用对成人饮用水一样的防御措施。4.微孢子虫病预防暴露除保持个人卫生和勤洗手之外,无其他建议。预防疾病、预防复发尚无有效的预防性化疗方案。5.结核(TB)预防暴露HIV感染者应知道一些行为和职业会增加暴露于结核的可能,其中包括卫生保健部门的雇员和志愿者。应当与医务人员咨询商量是否继续在这些场所工作,并根据以下因素决定,例如患者的特殊岗位、该社区结核患病率及在工作环境中对结核病的预防程度。预防疾病已确诊的HIV感染者,应先采用Mantoux法即用中等效力的纯化蛋白衍生物(PPD)作结核素皮内试验(TST)。不必常规评价其无反应性,但评价无反应性能帮助作出是否实施预防性治疗。所有测出TST阳性(硬结≥5mm)的HIV感染者必须拍X线胸片,并作临床体检,以除外活动性肺结核。HIV感染病人一旦出现结核病症状,无论TST结果如何,应立即拍X线胸片,并作临床评估。不论年龄大小,所有HIV感染者,只要TST阳性,即使无活动性结核,过去从未接受过活动性和潜伏性结核的治疗,均应按潜伏性结核治疗。药物应选用:异烟肼(isoniazid)每日1次或每周2次口服,共9个月每日1次口服利福平?rifampin?或利福布汀?rifabutin?共4个月;采用利福平+吡嗪酰胺?pyrazinamide?或利福布汀+吡嗪酰胺共2个月。有报告称,非HIV感染者每日口服利福平及吡嗪酰胺2个月治疗潜伏性结核时,曾发生致死性和严重的肝损伤,因此,对于能完成其他治疗方式的HIV感染者最好不用吡嗪酰胺。因为HIV感染者有罹患周围性神经病的危险,如采用异烟肼治疗,最好与维生素B6合用。采用利福平或利福布汀之前,必须慎重考虑它们与蛋白酶抑制剂(PIS)及与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的相互作用。当其他治疗药物均在服用时,直接观察性治疗应采用间断性剂量方案。所有HIV感染者,无论其TST结果,年龄大小或以前是否接受过治疗,只要他们亲密接触有传染可能的结核患者,在除外活动性结核的诊断后,均应按潜伏性结核进行治疗。当CD4+细胞计数降低时,TST的可靠性也随之降低。但对首次TST检查为阴性的来自结核传染高危地区的HIV感染者,其后每年需重复进行TST。对于首次皮内试验阴性,HAART后免疫功能有所恢复(例如CD4+细胞计数增至>200/μl)者,医师也应考虑重复TST试验。除证实结核感染外,对于TST转阳的HIV感染者的出现,医务人员应警惕有近期发生结核传播的可能的存在,应迅速报告公共卫生官员以便找出传播来源。对HIV感染者禁忌实施卡介苗(BCG)接种,因为这有可能造成播散型疾病。预防复发在结核病人成功地接受治疗方案后,无须再进行长期抑制疗法。特殊情况药物互相作用:利福平能引起蛋白酶抑制剂(PIS)及与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的药物代谢,因此使药物更迅速地清除,从而导致多数这类抗逆转录病毒药品的浓度低于治疗水平。利福平不可与以下PIS及NNRTIS合用:安泼那韦(amprenavir),印地那韦(indinavir),罗平那韦(lopinavir)/利托那韦(ritonavir),那非那韦(nelfinavir)?沙奎那韦(saquinavir)及地拉夫定(delavirdine)。但利福平可与利托那韦、利托那韦+沙奎那韦、依非韦伦(efavirenz)及有可能与奈韦拉平(nevirapine)合用。利福布汀可以作为利福平的替代药品,但是不应与PI硬胶体沙奎那韦或地拉夫定合用;因为支持资料有限,该药与地拉夫定软胶体合用时应当慎重。每日常用剂量一半的利福布汀(即每日剂量自300mg减至150mg)可与印地那韦、那非那韦或安泼那韦合用。采用常规1/4剂量(即150mg,隔日1次或1周3次)时,可与利托那韦、利托那韦+沙奎那韦或罗平那韦/利托那韦合用。若利福布汀单一与印地那韦合用,后者的剂量应从800mg/8小时增加到1000mg/8小时。药物动力学研究资料证实,加大剂量的利福布汀可与艾发韦安合用,其推荐剂量为每日450~600mg。利福布汀与奈韦拉平合用则无需调整剂量。儿童:HIV感染妇女所分娩的婴儿应在9~12月龄或更早些时候进行TST试验(5U-PPD),每年需重复试验≥1次。HIV感染婴儿的家庭成员具有TST阳性者必须确诊有否结核;接触过活动性结核病人的儿童,在除外活动性结核以后,无论TST结果如何,均必须予以预防治疗。妊娠妇女:HIV感染的妊娠妇女,如果其TST呈阳性或有接触活动性结核病人的历史,在除外活动性结核后,应推荐预防性化疗。给药前应拍X线胸片。拍片时应将腹部及盆腔覆以铅保护性围裙,以减少对胎儿或胚胎的放射。当HIV感染者从未暴露于耐药性结核菌时,选择的预防药物是日服或每周2次服用异烟肼。因考虑在妊娠的前3个月中药物导致胎儿畸形的可能性,医师可能会在3个月之后启用预防措施。为了降低神经毒性,异烟肼作为预防治疗时必须与维生素B6合用。在妊娠期使用利福平或利福布汀的资料更加有限,无对照的研究证据未提出利福平会造成不良的妊娠结果。在妊娠的前3个月,不要采用吡嗪酰胺,因为尚不清楚该药对胎儿有无影响。6.播散型鸟型分支杆菌病毒感染(MAC)预防暴露鸟型分枝杆菌(MAC)在环境中常见(如食品及水中),对其预防感染尚无成熟的建议。预防疾病开始一级预防:若HIV感染的成人及青少年的CD4+细胞计数<50/μl,就应当接受对播散型MAC症的预防性化疗。首选药剂是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或阿奇霉素azithromycin。克拉霉素+利福布汀并不比单用克拉霉素更有效,其不良反应比任何一种单一用药的发生率均更高,故二药不应合用。阿奇霉素与利福布汀合用比单用阿奇霉素更为有效,但是合用的费用增大,不良反应增加,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增大,但生存率与单独使用阿奇霉素几乎没有差异,因而不支持其常规合用。假使病人不能耐受克拉霉素或阿奇霉素,代替品为利福布汀,但是利福布汀所致的药物相互反应使它很难使用。在预防MAC感染中决定使用何种药品的主要依据应为耐受性、药费及药物相互作用。特别要注意与PIS及NNRTIS的相互作用。在开始预防以前,为病人作临床评估,或做MAC血培养以除外播散型MAC感染。因为使用利福布汀治疗活动性结核时会引起利福平抗药性,所以在采用利福布汀前必须除外活动性结核。虽然,在呼吸道或胃肠道检出MAC菌落可以预测播散型MAC感染的发生,但尚缺少研究数据来证实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利福布汀或其它药物,对在这些部位发现MAC菌落而血培养阴性的病人的预防效果如何。因此,尚不推荐常规筛查呼吸或消化道中的MAC菌落。终止一级预防:成人或青少年患者经HAART治疗CD4+细胞计数>100/μl持续≥3个月时,即可终止MAC一级预防。2项大型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及随访数据证实,病人停用后罹患MAC感染可能很小。再度启用一级预防:当CD4+细胞数降至<50/μl~100/μl时,应再次施行一级预防措施。预防复发合并了播散型MAC感染的成人或青少年HIV患者必须要终身接受二级预防,除非他们经HAART治疗后,免疫功能重新恢复。除了有确凿的临床及试验室检测证据证明,患者存在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抗药性,否则推荐药物为大环内酯类药(克拉霉素或阿奇霉素)与乙胺丁醇(ethambUtol)合用,加或不加利福布汀均可。治疗MAC感染采用克拉霉素的剂量:与500mg?一日2次相比,1000mg?一日2次所致死亡率要高得多,所以不可用大剂量方案。在治疗MAC感染中,发现氯法齐明?clofazimine?存在不良转归,因而不应使用。终止二级预防:当患者完成MAC感染治疗≥12个月后,临床再未出现MAC感染症状及体征,且经HAART治疗后CD4+计数>100/μl延续≥6个月?这种情况下,MAC感染的复发危险较低,可以终止二级预防。在终止治疗前最好做一次MAC的血培养,以证实疾病并未处于活动期。再次启用二级预防:当CD4+细胞数降至<100μl时,应再次启用二级预防措施。特殊情况药物相互作用:利福布汀不应给正在使用某些PIS及与NNRTIS治疗的病人服用,因其复杂的药物相互作用还未明确。(见结核预防的药物相互作用部分)。PIS能增高克拉霉素的水平,但如何调整二者的剂量尚无成熟建议。Efavirenz能促进克拉霉素的代谢,结果使克拉霉素的血清浓度降低,14-OH克拉霉素(一种活动的克拉霉素的代谢产物)浓度增高。这种反应使克拉霉素降低了预防效应力。阿奇霉素的药物动力学不受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故与PIS及NNRTIS合用是安全的,没有担心的药物相互作用。儿童:<13岁的、具有严重的免疫抑制的HIV感染儿童,易患播散型MAC感染。这些高危儿童可根据下述的CD4+计数阈值给予预防措施:(1)儿童年龄≥6岁,CD4+计数<50/μl;(2)2~6岁,CD4+计数<70/μl;(3)1~2岁,CD4+计数<500/μl;(4)<12个月,CD4+计数<750/μl。针对儿童常用的预防药剂也是克拉霉素及阿奇霉素。两种药的儿童用口服悬混液制剂在美国市场均有出售。在美国市场上没有适合儿科的利福布汀的液体剂型。患过播散型MAC感染的儿童需要终生接受二级预防。有关经HAART治疗CD4+T细胞数增高后停止MAC感染预防的安全性尚无研究结论。妊娠妇女:同样需要预防性化疗,但一些医务人员倾向于在妊娠过了3个月后再行启用。动物实验和无对照的研究证据提示,阿奇霉素可供选择。对利福布汀的经验有限。克拉霉素则因动物实验出现致畸胎作用,故于临床上应予慎用。至于二级预防的常用药品为阿奇霉素+乙胺丁醇。7.细菌性呼吸道感染预防暴露因为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在人群常见,尚无有效的方法减少对这些细菌的暴露。预防疾病成年及青少年的HIV感染者CD4+T细胞计数≥200/μl者,在近5年中未接种疫苗的,则应给予一次性单剂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一项在非洲进行的关于肺炎球菌疫苗的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却显示了反常的结果:在接种疫苗的人群中,肺炎患者反而有所增加。但多项在美国进行的观察性试验并没有确定接种疫苗与增加肺炎患病的危险有关,并且确认了接种疫苗的益处。多数HIV专家认为,在美国肺炎球菌疫苗的益处要大于它的危险。CD4+细胞计数<200μl的患者也应考虑接种疫苗,尽管临床上还未证实它的有效性。如果患者首次进行疫苗接种时,CD4+细胞计数<200μl,经HAART治疗后,CD4+细胞计数>200/μl,应考虑对其再次接种。由于耐药[包括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TMP-SMZ)、大环内酯类和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的肺炎链球菌株所引起的严重感染不断增多,接种疫苗显得更为重要。初次肺炎球菌疫苗接种的免疫保护期尚不明。可考虑间隔一段时间后重复接种;对非HIV感染者建议的间隔时间为5年,可能也同样适用于HIV感染者。但尚无资料证明重复接种的临床益处。成人中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感染率较低,所以通常不建议给成人接种Hib疫苗。如前所述,为预防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每日服用的TMP-SMZ同时可减少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病。但是,目的不明地使用TMP-SMZ(并非为预防PCP或其他特殊的原因),则会促使产生对该药的耐药菌株。因此,不应单为预防细菌性呼吸道感染而使用TMP-SMZ。同样,为了预防鸟型分支杆菌群MAC感染所采用的每日服用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及每周服用一次的阿奇霉素?azithromycin?对细菌性呼吸道感染也有预防效应,然而单独预防该病时不要应用这些药。HIV疾病本身以及药物治疗均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从而增加了细菌感染的危险,其中也包括肺炎。对此,为恢复中性粒细胞数,可以停用有骨髓抑制作用的药物或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预防复发对反复复发严重的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HIV感染者可以进行预防性化疗。为预防PCP采用的TMP-SMZ和为预防MAC采用的克拉霉素或阿奇霉素,可以同时对敏感肺炎菌株有预防作用。但在单独为预防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复发时,应谨慎用药,应注意耐药菌株的产生和药物毒性。特殊情况儿童:根据免疫咨询委员会?ACIP?和美国儿科协会(AAP)的指南,小于5岁的HIV感染儿童应接种肺炎球菌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PCV);大于2岁的儿童还应接种23价PPV。第二次接种23价PPV的间隔,对≤10岁的儿童是3~5年;对大于10岁的儿童为5年。为了预防低丙种球蛋白血症(IgG<400mg/dl)的HIV感染儿童受到严重的细菌感染,应当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呼吸道合胞病毒?RSV?IVIG(750mg/kg体重),而非RSV单克隆抗体,可以在RSV流行季节替代IVIG,提供广谱的抗感染保护。预防严重的反复的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但应警惕耐药菌株的形成。对于已有严重的反复感染的HIV感染儿童,以及在接受TMP-SMZ或其他抗生素但是仍然表现出复发性严重感染的儿童,均可以考虑给予IVIG。妊娠妇女:在过去5年未曾进行免疫接种的HIV感染妊娠妇女,可以考虑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在未怀孕的成年妇女中发现,接种疫苗会引起一过性HIV复制的增强。这种一过性的病毒血症是否会增加围产期HIV传染的危险,尚不明确。出于此种考虑,在可能的情况下,医务人员可先为预防围产期HIV传播而启动HAART,再进行疫苗接种。8.细菌性肠道感染预防暴露食品:医务人员应告知HIV感染者勿食生蛋或未煮熟的蛋,包括一些可能含有生蛋的食品;生的或未煮熟的家禽、肉类和海鲜(特别是生的贝壳类);未消毒的奶制品、果汁以及生豆芽等。充分煮熟的禽肉类温度应达到82.2℃,而红肉应达到73.9℃。如果不愿使用温度计,将肉类煮得粉红色完全消失后再食用也很安全。医务人员应告知HIV感染者,避免多种食物的交叉污染。不要让未煮熟的肉及肉汁接触其他食品。接触了不熟食物的手、切菜板、台面、刀及其他器皿必须彻底清洗。医务人员应告知HIV感染者,虽然李斯特杆菌病的发病率比较低,但是在免疫系统严重受损的HIV患者中会出现相当高的重症发病率。HIV感染者可采取下列防御措施:1)勿食软奶酪,可食其他种类奶酪和酸奶;2)剩余食品或即食食品(如热狗)必须加热至冒热气后方可进食;3)熟食店所购食物必须加热至冒热气后才能食用;4)勿饮生奶或未经消毒的奶或奶制品,不要吃含有未消毒奶或奶制品的食物。宠物:HIV感染者饲养宠物应注意以下几项:不要饲养6个月以下的动物;不要接近任何患有腹泻的动物,对患有腹泻的动物,应找兽医做其粪便检查,有否隐孢子虫、沙门菌或弯曲菌(CamPylobacTEr);在抚摸宠物后及饭前均应洗手;不要接触宠物粪便;不要接近爬行动物以及小鸡、小鸭,因为它们均有传播沙门菌的危险。旅行:对于有免疫缺陷的HIV感染者,到发展中国家旅游时,食源和水源性感染的可能性会大为增高。要避免摄入被污染的饮食,包括生的蔬菜及水果、生的或未煮熟的海鲜或肉类、自来水、用自来水冻成的冰块、未消毒的奶及奶制品以及街头小贩所售食品。充分蒸过的热食、自己剥皮的水果、瓶装饮料、热茶和咖啡、啤酒、葡萄酒以及经过1分钟滚沸的水均可放心食用。碘化或氯化处理的水不如煮沸的水安全,但在无条件煮沸时,也可使用这些方法。预防疾病对普通旅游者,不建议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但对于HIV感染的旅游者,根据免疫抑制程度及旅游地区和时间长短,可以考虑应用抗生素预防,选用药品为氟喹诺酮类(例如环丙沙星500mg每日2次)。对于儿童、孕妇和已采用TMP-SMZ预防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患者,可用TMP-SMZ,它对旅行者腹泻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预防用药应在旅行出发前开始。如出现严重的旅行者腹泻则按经验用药(例如环丙沙星500mg每日2次,用3~7天)。18岁以下儿童及妊娠妇女忌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可考虑以其他药品代替。当腹泻严重,经验治疗失败时,大便见血,伴有寒战或有脱水体征时,应找医师诊治。轻度腹泻可用抗蠕动剂(如洛派丁胺loPeramide),若症状持续且超过48小时者,应停用之。对于高热或便血的患者禁用此类药物。有人建议对HIV感染已合并沙门菌胃肠炎者,可用抗生素以预防病菌向肠道外播散。可选用环丙沙星750mg每日2次,用14天。但尚无对照研究证明这种治疗的益处。预防复发合并沙门菌败血症的HIV感染者需要长期治疗以防止复发。对敏感菌,环丙沙星为首选药物。合并沙门菌及志贺菌病的HIV感染者的家庭成员均应视为持续无症状带菌者(沙门菌及志贺菌),要指导他们遵守严格的卫生措施或用抗生素治疗,从而避免对HIV感染者的重复传染。特殊情况儿童:HIV感染儿童不要接触宠物粪便,在抚弄宠物后,饭前均需有大人监督洗手。接触过HIV的、<3个月的婴儿和所有免疫缺陷严重的HIV感染儿童应接受沙门菌胃肠炎的治疗,以避免该类菌属向肠外播散。选用药品包括TMP-SMZ、氨苄西林、头孢噻肟?cefotaxime?或氯霉素;要慎用氟喹诺酮类药,此类药仅用于无替代药品时。合并沙门菌败血症的HIV感染儿童必须长期接受预防复发的治疗,首选药品为TMP-SMZ?氨苄西林及氯霉素可用于敏感菌株。儿童忌用抗蠕动药。妊娠妇女:HIV感染的妊娠妇女必须注意李斯特杆菌病,因为妊娠及HIV感染均会增加李斯特杆菌感染的危险。在妊娠期,沙门菌向肠外蔓延的结果可使胎盘及羊水感染,进而导致流产,这与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杆菌感染的情形相似。所以合并沙门菌胃肠炎的孕妇应当接受治疗,所选药品包括氨苄西林、头孢氨噻、头孢曲松?ceftriaxone?或TMP-SMZ。孕妇忌用氟喹诺酮类药。TMP-SMZ可能对旅行者腹泻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9.巴尔通体病预防暴露具有严重免疫抑制的HIV感染者通常易感染由猫传播的巴尔通体菌,从而导致严重的疾病。这些病人应注意养猫的潜在危险性。应养大于1岁的健康猫;避免与猫嬉闹而被抓伤;与猫有关的伤口必须立即清洗;避免让猫舐HIV感染者的伤口或切口;应为猫除虱。尚未证实需要对宠物做常规的巴尔通体血培养或血清检测。预防疾病尚无资料支持巴尔通体相关疾病的预防性化疗。预防复发巴尔通体病经初期预防治疗后有时出现复发或再度感染。治疗复发虽无成熟建议,但可考虑长期采用红霉素及多西环素加以抑制。特殊情况儿童:应当向严重免疫缺损的HIV感染儿童的父母和照管人说明养猫的危险。妊娠妇女:倘若需要长期抑制巴尔通体菌时,可用红霉素。妊娠妇女忌用四环素。10.念珠菌病预防暴露念珠菌属常见于黏膜及皮肤表面。没有方法减少对此菌的暴露。预防疾病前瞻性对照试验结果显示,严重的HIV感染者接受氟康唑?flUconazole?治疗可以减少口咽、食管及阴道黏膜的念珠菌及隐球菌感染的危险。然而不必常规预防性使用氟康唑,因为该药对急性发作疗效好,黏膜念珠菌病的病死率很低,常规预防性使用可能产生耐药株和造成药物相互作用,而且费用较高。预防复发综上所述,一些HIV专家们也建议不要对复发性口咽部及外阴阴道念珠菌症进行长期预防。倘若复发症状严重而且频频发作,可考虑口服吡咯(azole)类药,如氟康唑或伊曲康唑itraconazole溶液。关于影响选用药物的因素有:感染的复发对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对其他真菌感染预防的必要性、费用、药物毒性、药物相互作用以及对念珠菌或其他真菌产生耐药性的可能。尤其是对CD4+细胞计数<100μl的患者,长时间应用全身吸收的吡咯类药,产生耐药性的危险增大。对经历过多次发作的食管念珠菌感染的成人或青少年,应考虑长期抑制治疗,采用日服氟康唑100~200mg即可。但长时间服用时,应注意产生耐吡咯菌株的可能。特殊情况儿童:对HIV感染的婴儿不必实施念珠菌病的一级预防。对重度复发性皮肤黏膜以及食管念珠菌感染的婴儿应采用系统吡咯类药进行抑制治疗。妊娠妇女:对妊娠妇女采用系统抗真菌药品的临床经验不多。有4例因长期子宫内暴露于氟康唑而导致婴儿的头面部及骨骼畸形的报道。另外,动物实验证明,伊曲康唑有胚胎毒性并能致畸胎。一般认为系统性使用其他吡咯类药(如酮康唑)也会发生同样致畸危险。所以孕期不应采用全身吸收的吡咯类药对口咽、食管或阴道念珠菌病作预防性化疗;已使用吡咯类药品的HIV感染的妊娠妇女应立即停药;正在接受吡咯治疗的HIV感染的妇女应采用有效的避孕措施。11.隐球菌病预防暴露HIV感染者无法完全避免对新型隐球菌的暴露。尚无证据显示:接触鸽子粪便会增高患隐球菌病的危险。预防疾病不必为无症状的病人常规作血清隐球菌抗原检测,因为检测结果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不大。前瞻性对照组研究证明氟康唑与伊曲康唑能减低晚期HIV病人的隐球菌病发病率。然而,大多数HIV专家建议,不必常规用抗真菌药来预防隐球菌病,因为隐球菌病的发病率不高,生存率未因使用抗真菌药而增高,并有产生药物相互反应及抗真菌药耐药性的可能,且费用昂贵。当决定是否预防隐球菌病时,应当同时考虑到对其他真菌感染(如念珠菌病,组织胞浆菌病或球孢子菌病)的预防或抑制性治疗。对CD4+<50/μl的病人可采用氟康唑100~200mg/d的治疗方案。预防复发除了经HAART治疗后免疫系统功能恢复者,患者在完成治疗隐球菌病的初始疗程后,要给以长期的抑制治疗。在预防复发方面,氟康唑是理想的药品,效力优于伊曲康唑。终止二级预防:当患者成功的结束了治疗隐球菌病的初始疗程后,对于临床上既无症状又无体征,经HAART治疗后CD4+>100~200/μl持续≥6个月的成年及青少年患者,隐球菌病的复发危险不大。但目前研究的病例数还较少。根据这些观察以及更广泛的有关终止晚期HIV患者其他机会性感染的二级预防的安全性方面的资料,尽管有复发的可能,但终止这些病人的长期抑制治疗是合理的。有的专家建议给患者作一次腰穿以确定脑脊液培养阴性后,再行停药;另一些专家认为没有此种必要。再启用二级预防:当CD4+减少到100-200/μl时,需重新启动二级预防。特殊情况:儿童:这方面尚缺少研究资料,但有一次隐球菌病发作之后,应当采用氟康唑进行终生抑制治疗。妊娠妇女:妊娠期不要用氟康唑及伊曲康唑进行预防性治疗,因为隐球菌病发病率较低,对非妊娠的成年妇女并无针对隐球菌病的一级预防建议,且这些药物有致畸胎的可能。如患者在接受一级预防的同时受孕,并有意保存胎儿,必须停止一级预防。对于接受隐球菌病二级预防的HIV感染的妊娠妇女,选择药物时,应考虑子宫内胎儿长时间暴露于氟康唑会导致头面部及骨骼畸形。假使CD4+细胞维持在>100~200/μl,符合上面提到的停用二级预防标准时,应及时停用。对还需要二级预防的患者,可采用两性霉素B,该药亦可用于孕期前三个月。所有因治疗隐球菌病而接受吡咯类药物治疗的HIV感染妇女,应采用有效的节育措施。12.组织胞浆菌病预防暴露:尽管在组织胞浆菌病流行区居住或拜访的HIV感染者不可能完全避免暴露于荚膜组织胞浆菌,CD4+<200μl的患者应当避免下述容易引起暴露危险的行为:易产生尘土的接触土表的工作,清理满布粪便的鸡舍,在鸟栖息处之下扬起灰尘,清理、改装或拆毁旧居以及探查岩洞等。预防疾病:在组织胞浆菌病流行区,不必进行常规组织胞浆菌素的皮试及抗原抗体的血清测试,因均无助于疾病的预测。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结果说明:伊曲康唑可以降低生活在流行地区的后期HIV感染者的组织胞浆菌病的发病率,但存活率未见降低。CD4+<100μl、由于职业原因而处于高危环境或所在社区是高发流行区(≥10例/100病人年)的HIV感染者,应采用伊曲康唑进行预防。预防复发:此类病人在完成首次治疗后,应采用伊曲康唑200mg每日两次进行终身抑制治疗。终止二级预防:当接受二级预防的患者经HAART后CD4+细胞增加至>100/μl,全身性真菌症的复发危险低,但因研究的病人数目有限,不能据此建议停用二级预防。特殊情况:儿童:因为儿童原发性组织胞浆菌病容易引起播散型感染,所以在急性发作后应当继以终身抑制治疗。妊娠妇女:因为动物实验证实,伊曲康唑具有胚胎毒性及致畸性,所以对妊娠妇女不应针对组织胞浆菌病采用一级预防。需要对HIV孕妇实施二级预防时,还应考虑到子宫内胎儿长时间暴露于氟康唑会导致头面部及骨骼畸形。对于这些患者应选用两性霉素B,主要在妊娠头3个月使用。对于经HAART后CD4+保持>100/μl的患者,尤其在孕期头三个月,应考虑停用吡咯类药物预防。所有因治疗组织胞浆菌病接受吡咯类药物治疗的HIV感染妇女,应采用有效的节育措施。13.球孢子菌病预防暴露:尽管在球孢子菌病流行区居住或拜访的HIV感染者不可能完全避免暴露于球孢子菌,但应尽力避免增加暴露危险的活动,例如在盖房挖坑的工地上或沙尘暴中,过分地暴露于扬起的灰土。预防疾病:在球孢子菌流行区不必常规做球孢子菌素皮试,因其无助于疾病的预测。流行区内,血清试验阳性者的活动性传染危险增高,但常规血清测定没有必要实施。不建议对居住在球孢子菌流行区的HIV感染者进行一级预防。预防复发:患者进行球孢子菌病的首次治疗后,应给以终生的抑制治疗,用药方案为:日服氟康唑400mg或伊曲康唑200mg每日两次。如合并有脑膜病变时,应请专科医师会诊。终止二级预防:当接受二级预防的患者经HAART后CD4+增加至>100/μl,全身性真菌病的复发危险低,但因研究的病人数目有限,尚不能据此建议停用二级预防。特殊情况:儿童:尚无关于HIV感染儿童的球孢子菌病的专门资料。可以考虑在一次急性球孢子菌病发作后,采用终生的抑制治疗。妊娠妇女:HIV感染妇女,在接受针对球孢子菌病长期维持治疗的同时如发现妊娠,在选择药物治疗时,应当考虑氟康唑及伊曲康唑致畸胎的可能性。对于这些病人应选用两性霉素B,尤其是在妊娠头三个月中。对于经HAART后CD4+细胞计数保持>100/μl的患者,尤其在孕期头三月,应考虑停用吡咯类药物预防。所有因治疗球孢子菌病而接受吡咯类药物治疗的HIV感染妇女,都应采用有效的节育措施。14.巨细胞病毒病(CMV)预防暴露:对属于CMV血清阳性发生率低的HIV感染的人群,应测试其CMV抗体。这部分人群包括那些未接触过同性恋男性或未使用共同注射毒品的HIV感染者。必须告知HIV感染的成年及青少年:CMV可以存在于精液、宫颈分泌物和唾液中;性接触时必须使用乳胶安全套,以降低暴露于CMV及其他性传播的病原体的危险。应告知身为父母或在儿童托管机构照管儿童的HIV感染的成年或青少年,他们感染CMV的危险更高。同样,HIV感染的儿童的父母及照看者也应知道,他们的孩子在这些场所感染CMV的危险更高。最佳的卫生措施(如洗手)可降低CMV感染的危险。血清CMV阴性的HIV暴露的婴儿、HIV感染的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在非急诊情况下需要输血时,只能输CMV抗体阴性的或减少白细胞的血细胞制品。预防疾病:血清CMV阳性的和CD4+细胞计数<50/μl的HIV感染成年及青少年,可以采用口服更昔洛韦(ganciclovir)作预防性治疗。在决定是否启用预防治疗前,应注意到以下问题:更昔洛韦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贫血;关于其效应有种种相互抵触的报道;不能提高存活率;会出现对更昔洛韦耐药的CMV以及药价等问题。阿昔洛韦?acyclovir?无预防CMV的作用;不建议使用伐西洛韦(valacyclovir)是因为,曾在使用伐西洛韦预防艾滋病病人CMV时,出现无法解释的死亡增多的趋势。预防重症CMV病的首要方法是对该病早期表现的认知。应向病人介绍有关的知识,使他们能及早发现CMV视网膜炎。应让病人了解眼中悬浮物不断增加的临床意义,教给他们用简单的方法经常测试自己的视力(例如阅读报纸)。有的专家建议:CD4+细胞<50/μl的患者应经常请眼科医师作眼底镜检查。预防复发:现有的抗病毒药如更昔洛韦、膦甲酸(foscarnet)、西多福韦(cidofovir)或福米韦生(fomivirsen)均不能治愈CMV病。建议在初步治疗后,继以终生的二级预防,除非在HAART后恢复了免疫功能。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显示,有效的长期抑制CMV的疗法有:口服和肠外给予更昔洛韦、肠外给膦甲酸、肠外联合给予更昔洛韦和膦甲酸、肠外给西多福韦(cidofovir)以及专为治疗视网膜炎所采用的眼内给更昔洛韦或反复玻璃体内注射福米韦生(fomivirsen)。虽然尚无已发表的大型研究资料,但FDA已批准将口服伐昔洛韦(valganciclovir)应用于急性期治疗及维持性治疗。无对照的系列研究报告,采用玻璃体内反复注射更昔洛韦、膦甲酸及西多福韦(cidofovir)可作为有效的CMV视网膜炎的二级预防。单用眼内治疗对对侧眼及其他系统器官没有保护作用,一般均与口服更昔洛韦合用。应请专科医师会诊以确定CMV病二级预防方案。对于视网膜炎的病人,应与眼科医师共同研究,应考虑视网膜病损的解剖部位、对侧眼的视力、病人的免疫学及病毒学状况以及HAART对病人的疗效。终止二级预防?多病例系列研究报道显示,对于合并CMV视网膜炎的成人或青少年病人,当其CD4+细胞在HAART治疗后呈现持久的(≥6个月)增高(>100~150/μl)时,终止二级预防是安全的。该患者群在>30-95周内无视网膜炎复发,而在HAART治疗前,只要停止CMV治疗,≤6~8周内视网膜炎就会复发。他们的血浆HIVRNA水平变化很大,这说明CD4+细胞计数是CMV感染后免疫恢复的最重要指标。在决定是否停止CMV治疗前应与眼科医师会诊,应考虑以下因素:CD4+细胞增加的幅度及持续的时间,视网膜病损的解剖位置,对侧眼的视力以及眼科常规观察的可行性。所有停止CMV治疗的病人均应继续进行定期的眼科随诊,以便及早发现CMV复发及免疫重建性色素层炎(immUnereconstitUtionUveitis)。再次启用二级预防:当患者停用抗CMV的维持治疗,CD4+细胞降低至<50/μl时,CMV视网膜炎会复发。因此,当CD4+细胞降到<100~150/μl时,必须再次启用二级预防。特殊情况:儿童:专家建议:所有感染或暴露于HIV的婴儿,在出生时或出生后早期即应进行CMV尿培养,以确认有否先天性CMV感染。另外,对CMV血清学阴性及尿培养阴性的重度免疫抑制的儿童,应考虑从一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CMV抗体检测。年度检测可早期检出罹患获得性CMV感染的儿童,并有利于筛检视网膜炎。合并CMV感染又重度免疫抑制的HIV感染儿童,每4-6月由眼科医师做扩瞳视网膜检查是有益的。应向年龄较大的儿童讲解眼中悬浮物不断增加的临床意义。合并CMV感染又重度免疫抑制(CD4+细胞<50/μl)的儿童可采用口服更昔洛韦作为一级预防,因其能减少CMV的溢出。已CMV感染的儿童必须终身接受预防复发的治疗。尚缺少实验根据来把握停用二级预防的时机。妊娠妇女:一级预防的适应证与未妊娠者相同。妊娠时的药品选用需与妇科专家会诊后,按具体情况予以对待。15.单纯性疱疹病毒病(HSV)预防暴露:HIV感染者于每次性交时,必须采用乳胶避孕套以减小暴露于HSV及其他性传播病原体的危险。患生殖器或口唇疱疹者,应避免性接触。预防疾病:不建议在暴露于HIV后或在潜伏感染者中采用抗病毒预防治疗。预防复发:因为HSV病可以完全治愈,所以不必应用阿昔洛韦进行长期维持治疗。然而,对于频繁严重复发的患者可以采用每日口服阿昔洛韦acyclovir或伐希洛韦famciclovir进行抑制治疗;也可使用伐希洛韦(valacyclovir)。静注膦甲酸foscarnet或cidofovir可以用于对阿昔洛韦耐药的HSV分离株,该株一般对更昔洛韦也有耐药性。特殊情况:儿童:对儿童的一、二级预防与成人的防治相同。妊娠妇女:有的专家建议,在妊娠期间采用口服阿昔洛韦的方法防治新生儿的疱疹传染,但尚存有争议。对于频繁复发严重性生殖器HSV症者,可用阿昔洛韦防治新生儿的疱疹传染。尚无阿昔洛韦对妊娠有不良影响的报道。16.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病(VZV)预防暴露:HIV感染的儿童及成人中对VZV易感者(即从未患过水痘或带状疱疹或血清VZV呈阴性者),应避免接触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易感的HIV感染者的家人,特别是儿童,假使他们从未患过水痘并且HIV血清阴性时,则需接种VZV疫苗,以避免把VZV传染给易感的HIV感染者。预防疾病:有关对HIV感染的成人实施水痘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研究资料有限,尚无成熟建议。为了预防水痘,对VZV易感的HIV感染的儿童及成人,必须在其与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有近距离接触后的96小时之内,给以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VZIG)。关于在HIV感染的儿童及成人中对易感者采用阿昔洛韦?acyclovir?预防水痘的做法缺乏试验资料。对于带状疱疹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预防复发:尚无药物可预防HIV感染者带状疱疹的复发。特殊情况:儿童:对于无症状、无免疫抑制的HIV感染的儿童,应当在≥12~15个月龄时,接种减毒水痘活疫苗,而对其他HIV感染的儿童不能进行此类接种,否则有可能引起播散型病毒感染。妊娠妇女:VZV易感的HIV感染的孕妇应在暴露于VZV后的96个小时之内接受VZIG。假如孕妇已采用口服阿昔洛韦预防,应予VZV血清学检测,如果其血清VZV为阳性,则应及时停用该药。17.人类疱疹病毒(HIV)8感染(卡波济肉瘤相关性疱疹病毒病)预防暴露:同时感染HIV及HHV-8的病人有患卡波济肉瘤(KS)的危险。临床观察证明HIV病人血清出现HHV-8抗体阳性时会加速KS的恶化,因而避免感染HHV-8对HIV感染者很重要。HHV-8传染一般通过3条途径:经口(病毒可感染口腔上皮细胞;一项研究证明深度接吻可导致HHV-8传播);经精液(但HHV-8在精液中的检出率低于唾液中的检出率);通过共用注射针头经血液传染。必须告知患者,与很可能感染HHV-8者(KS患者或HIV感染者)深度接吻或性交会导致感染KS病原体。HIV感染者应在每次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必须告知使用注射器注射毒品的HIV感染者,即使同为HIV感染者也不要共用注射器,因为这样有可能导致感染HHV-8或其他血源性致病原。预防疾病:因为临床上还未建立HHV-8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所以目前还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建议。但是AIDS患者为治疗CMV视网膜炎而接受更昔洛韦(ganciclovir)或膦甲酸foscarnet时,其KS的发病率很低。体外实验显示,上述二药及西多福韦(cidofovir)可抑制HHV-8的复制。但临床应用的效力尚未确认,所以还不能推荐常规使用。抑制HIV复制的强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降低HIV感染者的KS发病率,所以应考虑对所有适合的病人使用此种治疗。预防复发:HIV感染合并KS的患者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时,得以抑制HIV复制,进而可能防止KS的进展或新肉瘤的产生,故可以考虑适用于所有KS患者。特殊情况:儿童:有文献报告,在HHV-8感染的流行区,HHV-8可经母婴传播;可在儿童之间可通过唾液横向传染。但对于后者尚无有效预防的方法。18.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预防暴露:HIV感染者每次性交时,均需使用乳胶安全套以防止性传播的病原体,但安全套能降低HPV传染危险的证据尚不充足。预防疾病:HIV感染妇女与HPV相关的生殖器上皮癌问诊获得完整的HIV感染妇女的宫颈病史,其后应做盆腔检查及巴氏(PaP)涂片。根据健康政策和研究部的建议:在确诊HIV感染后的第一年应做两次PaP涂片;如果涂片正常,以后每年作一次;如果异常,则按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建议的《处理异常宫颈细胞学结果的临时指南》操作:PaP涂片为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时,可选择不同的处理,依据是ASCUS是否提示肿瘤的发生。当怀疑排除或当病理专家认为是反应性过程时,可采用PaP涂片跟踪随访,无需阴道镜检查。在两年内每4-6个月复查一次PaP涂片,直到连续3次阴性为止。假如2年内再出现一次ASCUS阳性,即需做阴道镜检查。对不怀疑为肿瘤的ASCUS诊断合并重度炎症的妇女,应确定是否存在感染。如确诊为特定的感染,应在2~3个月治疗后复查。如ASCUS诊断提示肿瘤的发生,即按低度鳞状上皮内病损(LSIL)来处理。如ASCUS诊断结果高度怀疑肿瘤,需加阴道镜检查。对于LSIL患者的处理有不同选择:有些临床医师每4-6个月作PaP涂片,假如出现多次涂片异常,应作阴道镜检查及活检;另一选择是作阴道镜检查及对外宫颈异常部位进行活检。如细胞学诊断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损(HSILs)或鳞状细胞癌时,必须作阴道镜检查及活检。对于HAART治疗中的妇女也可援用上述原则处理。HIV感染的男性同性恋和女性中的HPV相关性肛门上皮内肿瘤和肛癌多项研究结果表明,HPV阳性的同性恋男性与HPV感染的女性有高度危险罹患HSILs,并有增高的患肛癌的危险。根据这个事实及最近一项的费用-效益分析显示,筛查和治疗肛门HSILs具有临床效益。HIV感染的女性和同性恋男性的细胞学筛查可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但推荐这一措施的实施尚需进一步研究的支持。预防复发:经过对鳞状上皮内病损及宫颈癌进行传统治疗后,其复发率在HIV感染的妇女中有所增加。病人必须进行频繁的细胞学筛查,必要时要做阴道镜检查以监控复发的可能。最近一项研究结果显示,HIV感染妇女采用小剂量的阴道内5-氟尿嘧啶(2g每周2次,共用6个月)治疗HISLs,降低了短期内复发的危险及其复发的恶性程度,但这项结果尚不足以作为推荐的治疗方法。特殊情况:妊娠妇女:不推荐妊娠妇女阴道内使用5-氟尿嘧啶来预防细胞分化不良。19.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预防暴露:在美国,传染HCV的主要途径是注射毒品的使用。它是一个复杂的行为问题,医务人员应仔细评估患者改变这种行为的意愿,并鼓励、教育及支持他们恢复正常生活。应告诫注射毒品的患者:停止注射毒品;参加并完成戒毒治疗,包括预防再次吸毒的计划。假若他们继续注射毒品,就应告诫他们:不可反复使用或共用注射器、针头、冲洗水或配药工具;如果重复使用,必须用漂白粉水清洗工具后再用;仅使用来自可靠来源(药店或注射器交换处)的消毒注射器;用消毒(如煮沸)的水配制药品;如不可能时,使用来自可靠来源的干净的水(如新鲜自来水);使用新的或消毒的容器(如煮锅)及新的滤过物(如棉花)来配制药品;注射前先用新的酒精棉签擦拭皮肤;用过一次的注射器,应予妥善处理。应告诫欲行纹身和人体穿刺者,此过程有传染血源性感染的危险,没有消毒的用具或消毒措施(如洗手、戴乳胶手套及消毒皮肤)不完善时将促成传染。此外,应告知患者不要共用牙具、剃须刀或其它个人用具,以降低血源感染的危险。虽然HCV经性传播的可能不大,但对所有HIV感染者应鼓励进行安全的性行为,建议使用乳胶避孕套以减少疾病传播。预防疾病:所有HIV感染者均应筛查HCV感染,因为一些HIV感染者(如使用注射毒品者以及合并血友病者)罹患HCV感染及其相关疾病的危险增加,而且对HCV临床状况的掌握对HIV感染者的治疗也很重要(如对肝功能数据增高的解释与处理)。筛查方法应采用特许的检测血内HCV抗体(抗HCV)的酶免疫法EIAs。抗HCV阳性时,应采用附加方法进一步证实,如重组免疫印迹分析?recombinantimmUnoblotassay?RIBA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RC)技术以检出HCVRNA。抗体阴性但其它慢肝病指标(为原因不明的肝酶值增高)阳性或怀疑有HCV感染时,可以检测其血中的HCVRNA。同时有HIV及HCV感染的患者不可大量饮酒。谨慎的做法是完全戒酒,因为尚不清楚偶尔饮酒,例如每日<340g啤酒或<10g酒精?是否能增高HCV感染者的肝化发病率。慢性HCV的患者应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原因是(1)此类病人患暴发型甲型肝炎的危险增加;(2)甲肝疫苗对HIV感染者很安全;(3)尽管疫苗在晚期HIV感染者中的免疫原性有所减弱,但有66%~75%的患者仍可以产生保护性抗体。因一般筛查人群(例如>40岁的人群)甲肝病毒抗体的检出率约>30%,故建议在接种前筛查甲肝病毒的总抗体(IgG和IgM),这样可节省费用。当患者对乙型肝炎有易感性时,也应接种疫苗。与单纯HCV感染者相比,同时感染HIV及HCV者会在更短的时间内就罹患HC相关性肝病,因此应注意评估其慢性肝病的临床状况并予以治疗。资料尚不足以证明HCV的治疗可以安全地用于同时感染HCV及HIV的病人。因为还没有治疗同时感染HCV及HIV的最佳方法,而且一些HIV感染者会出现一些使治疗变得复杂的情况(例如抑郁症),应就此进行临床试验研究,或请对治疗HCV及HIV同时感染有经验的医师进行会诊。一些研究显示,同时感染HCV及HIV者出现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相关性肝酶值增高几率增加;这种情况下不必修改治疗方案。因此,对同时感染HCV及HIV者的肝酶值应小心复查,但不必停止HAART。另外,同时感染HCV及HIV者开始HAART治疗时可发生类似原有肝病加重的炎性反应。在此情况下,需加强监测肝功能的变化。预防复发:如果在治疗HCV期间,HCVRNA转阴,而且在停止HCV治疗后个月仍维持阴性,>90%的非HIV感染者将可维持HCVRNA阴性>5年,并伴有肝组织学上的改善。对于同时感染HCV及HIV者,这种疗效的持久性以及对维持疗法的需求尚不清楚。特殊情况:儿童:与单纯感染HCV的母亲相比,同时感染HIV及HCV的母亲将HCV传染孩子的机会更大,所以对同时感染HIV及HCV的母亲所生子女应做HCV检测。因为母亲的HCV抗体在孩子体内可持续存在≤18个月,所以儿童的HCV检测应在2岁以后。假如需要更早进行诊断,可在1月龄后采用RT-PRC检测HCVRNA,此后还需重复。同时感染HIV及HCV的母亲所生婴儿的HCV平均发病率约为15%(范围:5%~36%)。白桦林全国群&白桦林感染者联盟贝利马丁基金会艾滋病知识讲座
隐孢子虫病问答李光荣1、什么是隐孢子虫?隐孢子虫是一种在人和动物细胞内生长的寄生虫(原虫),种类很多。已经确定贝氏隐孢子虫和梅氏隐孢子虫专性感染鸟类,微小隐孢子虫和鼠隐孢子虫专性感染哺乳动物,其中微小隐孢子虫与人类和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腹泻密切相关。隐孢子虫的生活史简单,不需转换宿主就可以完成。生活史分为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和孢子生殖三个阶段,均在同一宿主体内进行。生活周期5~11d,随宿主粪便排出的卵囊具感染性。人及易感动物吞食卵囊后,在小肠由于消化液的作用子孢子自囊内逸出,先附着于肠道上皮细胞微绒毛上,在纳虫空泡内进行无性繁殖,先发育为滋养体,再发育为Ⅰ型裂殖体,然后释放出裂殖子。裂殖子侵入其它上皮细胞,发育为第二代滋养体,又发育成Ⅱ型裂殖体。裂殖体释出的裂殖子发育为雌配子体或雄配子体,进入有性生殖阶段。雌雄配子结合后形成合子,进入孢子生殖阶段。合子发育为卵囊。大部分卵囊在宿主细胞或肠腔内孢子化(形成子孢子),并随粪便排出体外,具有感染性。由隐孢子虫感染引起的疾病称隐孢子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2、隐孢子虫病是怎么传播的?传染源为感染隐孢子虫并能排出卵囊的人和动物。患者(特别是儿童患者)及无症状带虫者是主要传染源。动物农村以牛为主,城市以宠物如犬、猫为保虫宿主。无症状排卵囊者易造成学校、幼儿园等集体生活的人群感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多由于进食被卵囊污染的食物或饮水而受感染。自来水消毒的氯化物浓度不能杀死卵囊,一旦水源污染易引起暴发。患者及病兽的咽部、鼻腔分泌物、痰液中均存在隐孢子虫卵囊,也可通过口腔分泌物或飞沫传播。人与宠物密切接触也可造成感染。3、什么人容易感染隐孢子虫?人对隐孢子虫普遍易感。婴幼儿、艾滋病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以及先天或后天免疫功能低下者,尤易感染隐孢子虫。有较多机会接触感染动物或病人者(如牧民、护理人员),有饮用生水习惯者(如饮用被污染的池水、地表水),感染率也较高。感染后血清中可检出抗卵囊特异性抗体,对宿主有一定保护作用。隐孢子虫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首次发现隐孢子虫病患者是在1987年。很多报道认为,隐孢子虫病的发病率与当地的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菌和蓝氏贾第鞭毛虫相近,在寄生虫性腹泻中占首位或第二位。国外时有流行报告,多发生于同病人或病牛接触后的人群,或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单位。同性恋患艾滋病者近半数感染隐孢子虫。隐孢子虫病多见于2岁或5岁以下的婴幼儿,男女间无明显差异,温暖潮湿季节发病率高,农村比城市多,沿海港口城市比内地多,经济落后、卫生状况差的地区比发达地区多,畜牧地区比非牧区多。4、隐孢子虫病有哪些临床表现?感染隐孢子虫后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以及病情轻重,主要取决于宿主的免疫状态。正常宿主感染隐孢子虫一般呈自限性,并产生隐固的免疫力。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缺陷,如艾滋病、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调理素缺乏和补体缺陷,以及化疗或辐射等引起的免疫抑制者,一旦感染隐孢子虫则病情多较严重,且病程延绵,甚至致命。已有报告艾滋病患者隐孢子虫感染除腹泻外,可广泛播散,引起胃肠道外隐孢子虫感染,如胆囊炎、硬化性胆管炎、胰腺炎和肺炎等。隐孢子虫病可分以下两种类型:(1)免疫功能正常者的隐孢子虫病:潜伏期较短,一般7~10天。主要表现为自限性腹泻,每日4~10次不等,大便呈糊状,或为带粘液的水样便,偶有少量脓血,可有恶臭,持续数日自愈,偶可持续1月左右。可伴发热(常在39℃以下)、间歇性或持续性上腹部痉挛性疼痛、恶心、呕吐、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体重可轻度下降。婴幼儿可有脱水、电解质紊乱。偶见反应性关节炎。症状轻重常与粪便中卵囊数量相一致。(2)免疫功能缺损者的隐孢子虫病:潜伏期难以确定,可能长于免疫功能正常者。起病缓慢,症状多而重,持续时间长,可达数月。主要表现为难以控制的严重腹泻,为水样便,日可达数十次,量达数升,甚至十余升。患者常有水电解质紊乱及体重下降,甚至呈恶病质。隐孢子虫尚可引起喉-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可同时伴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X线检查显示肺纹理增深、间质性肺炎等。部分艾滋病患者合并隐孢子虫感染时表现为急性胆囊炎或硬化性胆管炎,不一定有腹泻。隐孢子虫病伴胰腺炎、肝炎者亦有所见,从胆汁、胰液或肝活检胆管上皮细胞找到隐孢子虫即可确诊。播散型隐孢子虫病往往于尸解时发现。5、查隐孢子虫的化验项目有哪些?(1)粪便镜检法:从粪便(或痰液)中检查隐孢子虫卵囊是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患者腹泻时可排出大量卵囊(囊合子),晚期数量更多,因而粪便标本可直接染色镜检。在抗酸染色的粪便标本中 ,卵囊呈桃红色,圆形或略呈卵圆形,直径平均4.5μm~5.5μm,发育成熟的卵囊中可见4个纺锤状子孢子。如粪便中卵囊较少,可先作浓集处理,再行染色镜检.。为提高粪便中隐孢子虫卵囊的检出率,多从染色方法和粪便标本浓集技术方面进行改进。粪便标本浓集技术包括蔗糖溶液离心浮聚法、福尔马林-乙醚沉淀或福尔马林-醋酸乙酶沉淀法、饱和硫酸锌及盐水浮聚法等。染色方法有姬姆萨染色法、抗酸染色法、荧光素染色法、蕃红-美蓝染色法等。应用单抗或多抗进行间接荧光抗体染色,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抗酸染色。(2)免疫学检查:免疫学试验即检测隐孢子虫抗原及其感染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酶染色技术(IEST)和免疫斑点技术等.。目前普遍采用ELISA法测定宿主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此试验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重复性好,多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如抗原纯化度高,很少出现假阳性。免疫学诊断中常用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的单克隆抗体检测隐孢子虫卵囊壁抗原(标本中只要有几个卵囊即可检出)。此法不仅可检出粪便标本和小肠组织病理(活检)标本中隐孢子虫卵囊,还可用于水源及环境中隐孢子虫卵囊污染的检测。(3)聚合酶链反应(PCR):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临床标本和环境水样本中的隐孢子虫是非常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目前用于试验的引物尚不一致,有DNA片段、18SrDNA、卵囊蛋白基因、卵囊壁蛋白基因、RAPD片段、热激 mRNA转录物等,对其评价不一,有待进一步探索。PCR试验能检测出100个/ml粪样本的卵囊;如与核酸探针杂交结合,能检测出5个/ml粪样本的卵囊。6、怎样治疗隐孢子虫病?(1)一般治疗:按肠道传染病隔离,症状严重者住院治疗。隐孢子虫病的主要症状为腹泻,给于口服或静脉补液以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发作期间避免实用含脂肪及乳酸较多的食品。免疫功能正常者腹泻时间较短,对症治疗即可治愈。免疫缺陷者长期腹泻,应予止泻。生长抑素(somatostatin)及其类似物octreotide均为5-羟色胺(5-HT3)拮抗剂,具有减少肠道分泌、增加水和电解质吸收的作用,用于治疗分泌性腹泻、包括艾滋病合并隐孢子虫腹泻显示良好疗效,腹泻停止,营养状态改善。(2)病原治疗:已试用过百种以上药物,多数均无疗效。初步观察有一定效果的药物有螺旋霉素、阿奇霉素、巴龙霉素等,对缩短腹泻时间和粪排隐孢子虫卵囊时间均有一定作用。巴龙霉素在细胞培养中对隐孢子虫具有抑制作用,被认为是疗效较为肯定的抗生素。有关抗生素治疗隐孢子虫的确切机制、疗效与剂量,以及复发原因等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少数艾滋病患者应用叠氮胸苷(AZT)治疗后,隐孢子虫感染减轻或消失,是AZT作用HIV后增强了免疫力的作用,还是AZT对隐孢子虫直接产生作用,尚不清楚。国内应用大蒜素治疗隐孢子虫病,据称有一定疗效。(3)免疫治疗:由于隐孢子虫病发病与免疫功能关系密切,因此对患者进行免疫干预是必要的。应停止使用免疫抑制剂,使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有研究表明,由纯化浓缩虫体抗原免疫孕牛而获得的高免疫牛初乳(HBC)内含高效价抗隐孢子虫抗体,可以预防和治疗隐孢子虫病;另据报道,试用感染牛犊的转移因子、重组γ-干扰素等也有一定疗效,但均有待进一步评价。7、怎样预防隐孢子虫病?由于隐孢子虫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必须以预防为主。患者应及时隔离治疗,并加强对病畜及其粪便的管理。防止水源及食物污染极为重要。要注意个人卫生,饮用开水。患者用过的便盆等物品,需在3%漂白粉澄清液中浸泡15min后再予清洗。卵囊疫苗正在研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