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冠心病是遗传性疾病吗? 冠心病不是遗传性疾病,但与遗传相关。父母之一患冠心病者,其子女患病率为双亲正常者的2倍;父母均患冠心病者,其子女患病率为双亲正常者的4倍;若双亲在年轻时均患冠心病者,其近亲得病的机会可5倍于无这种情况的家庭。2、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冠心病是成人中主要的心脏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冠心病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这些危险因素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这些高危因素主要包括遗传、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是逐步形成的,上述的危险因素除了遗传外,都可以控制和改善的。因此,我们应该了解和尽可能的减少这些危险因素,以便对抗或延缓冠状动脉的硬化及狭窄,降低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发生。3、什么是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通过病人下肢的股动脉或上肢的挠动脉放入一根导管,到达心脏的冠状动脉部位后注射造影剂。通过显示屏观察冠状动脉的狭窄部位和病变的严重程度,同时还可以行左心室造影以判定心室的收缩功能情况。4、发生心肌梗死应该怎样办? 心绞痛一般历时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如果心绞痛持续时间延长,超过20分钟,患者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躁动不安、有濒死感,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就要意识到发生急性心梗了。 当出现上述情况时,患者不要惊慌,首先应停止任何主动活动,平卧休息,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每5分钟可重复使用,有条件应吸氧;若含服硝酸甘油3片仍无效,或疼痛持续超过20分钟,应立即呼叫救护车,或直接转送到附近能提供24小时心脏急救的医院急诊科。 心肌梗死的关键是及早救治。只要及时,目前的治疗手段是比较有效的,“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5、治疗冠心病的药物有哪些? ⑴ 抗心绞痛药物: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 ⑵ 抗血小板药,可减少血栓形成机会,如阿斯匹林、氯吡格雷等。 ⑶ 抗血凝药,可防止血栓形成,如低分子肝素。 ⑷ 溶血栓药,可溶解冠脉闭塞处已形成的血栓,用于急性心肌梗死。 ⑸ 他汀类调脂药,可稳定冠状动脉病变处脂质斑块、防止其破裂、继续增大甚至使其消减。 ⑹ 中药治疗:根据不同的病人具体辨证论治,选择中成药或中药汤剂治疗,可以加强西药的疗效,减轻西药的某些副作用,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系肖士桂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患者提问:目前血压很不稳定,用电子血压计测量,高的时候150/90,一般是我直接回家测,休息了正常,有时甚至低到90/60患者提问:目前,坐位血压高于立位血压,平卧血压最低宁波市中医院心内科吴力回复: 遗传、焦虑、压力大、生活节奏打乱都是高血压发生的因素。 正常的血压是一条曲线,早晨、下午高,中午、晚上低,波动幅度在20-30mmHg,立位和坐位高于卧位。 如果在休息状态下,两次测量血压都大于或等于140/90mmHg,就要考虑高血压;是否用药取决于有无其他心血管异常,单纯血压升高不需要立即降压,观察3个月以上再评估;血压波动较大,可能系测量时紧张、体位不当、或方法不正确。宁波市中医院心内科吴力回复:如果要排除由于紧张、焦虑、诊室等特殊情况下的高血压,可以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如果使用电子血压计按照说明书进行,常规的电子血压计需要测量三次,第一次的血压值不算,取后两次血压值的平均值,中间间隔一分钟以上,才是本次测量的实际血压。最好在心平气和的状态下测量,采取正确的方式。患者提问:吴医生,经诊断,我有轻度焦虑症和轻度抑郁症,医生开了精神类药物。患者提问:早起头很晕,测血压第一次140/80,第二次130/70,第三次113/65,中间都有间隔2分钟左右。患者提问:吴医生,为何血压测试第一次的值不要?而要后两次的平均值?宁波市中医院心内科吴力回复:水银血压计采用的是听诊法测血压,即我们说的“柯氏音”,听到的第一声即为高压,声音消失即为低压,比较清楚、明了。而电子血压计采用示波法,即震荡波原理测量血压,震荡波出现在臂袋所包裹的橡胶气囊内,但是它与柯氏音不同步,即出现早,结束晚,所以血压要高于听诊法所测血压,而且它不仅仅是肱动脉的震荡波,还包括其他血管,外部的震动和波动,还受到仪器感知血管产生的脉搏波的速度、频率、振幅,及仪器的灵敏度、被测者的体位、情绪、心率、上肢所穿衣物的厚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测量2-3次,取平均值,才能准确反映血压水平。本文系吴力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长期高血压(成人血压达到140/90mmHg,或者是24小时动态血压白天是大于135/85mmHg,夜间大于125/75mmHg,24小时平均血压达到130/80mmHg以上。(正常人一般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两者相差5-10mmHg,下肢血压比上肢高20—40mmHg,血压高低标准的制定是以测量右臂的血压数值为依据的。)(而健康人的血压正常水平应该是120-130/70-80mmHg)是导致人体动脉硬化,使人体动脉血管变狭窄,而最终导致血管堵塞发生心脑血管疾引起偏瘫,心绞痛,或因压力过大导致血管破裂,以及肾功能损害而危及人体生命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发病率很高的一种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降低心脑血管病以及肾损伤的发病率方面意义非常重大。一、当你 发现自己有血压升高以后,首先要进行的就是来确定是不是真正的高血压,确定高血压是在三个月或者是半年内,不同时间的,三次安静状态下,测得的血压都连续是高出正常的达到140/90mmHg,才能判断为高血压。或者是24小时动态血压符合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如果确定了是高血压,下一步就是来分析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找出原因后对因治疗效果才好。导致血压升高的原因有两类,因此高血压根据发病原因分为两大类: 1、一种是高血压病,又名原发性高血压,是以遗传为主要原因,在外界因素的诱发下导致的体内血压的调节功能失常,主要是引起人体动脉血管内的压力升高。 单纯的高血压病早期做身体检查,除血压高外患者可以没有身体其他脏器的任何实质病变。象这种情况的占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的绝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一般服降压药就可以了,血压在160/100mmHg以下的早期有可能治愈。 由于高血压病好多没有症状,等发现时就已经很高了,失去了治愈的最佳时机,单纯服西药几乎是终身服药,因此发现高血压后先去医院的心血管科的高血压病门诊,做有关高血压病因的专科检查以及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检查,如血脂、血糖、颈动脉和肾脏以及心脏的彩超、心电图,眼底照像等,以了解高血压导致的动脉硬化的程度,以及判断有哪些并存的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存在;做心脏肾脏的的彩超和心电图,肾功能,尿常规,了解各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对人体的心脑肾重要脏器有没有造成损伤。 检查血管紧张素、肾素、醛固酮,皮质醇(筛查有没有肾上腺瘤);对于那些长期精神紧张,情绪容易激动,心动过速的高血压患者还要检查T3、T4、TSH(看有没有甲亢)。动脉功能检查(可以发现较大的动脉血管的狭窄);肾上腺的薄层CT扫描可以判断有没有肾上腺增生;以及肾动脉的超声或肾动脉血管造影可以判断是不是存在有肾动脉狭窄。这些都是初步筛选或判断分析有没有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检查后全面评估高血压有没有导致心脑肾的损伤。或有没有伴随其他疾病。以及目前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也就是进行高血压病的危险分级,来分析判断将来可能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程度的高低。如果刚发现的高血压,评估是处于二级中度危险以下可以先从生活调节,暂时不用降压药。如果是三级高危险就要立即用药治疗。需要用什么降压药?具体用什么降压药适合你本人?这些都是医生在制定一个完整的治疗高血压病用药方案时都要考虑进去的因素。 因此高血压病人,不是到医院找大夫量个血压,开些降压片,把血压控制正常就完事大吉了。只有对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全面治疗,才能防止偏瘫,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的形成和发展,保证身体健康,取得好的效果。 如果检查没有异常,就初步可定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有六种降压的西药可以选用。目前国际上推荐的公认的有较好效果的降压药共有六种可供选择。( 这六种药是1: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之类;非洛地平,贝尼地平这类药的特点是适合中国人,有较好的降压效果。但是有加快心率的副作用,因此心率快的高血压患者要药配合β-受体阻滞剂降压药一起服用。最大的缺点是有头痛副作用,长期用有的会引起肢体水肿。2:血管经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之类;赖诺普利,贝那普利,等等。这类降压药对中国人也有很好的降压效果,特别适合血糖高,心肌肥厚,轻度肾损伤的病人,但是缺点是长期应用会引起咳嗽很厉害。3: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这类药就是对心率快高血压病患者特别合适,但是长期大量应用会引起血脂、血糖的代谢紊乱。4:血管经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之类效果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似。是相对比较新的一类降压药,而且副作用少,目前临床应用在逐渐扩大。:5: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安体舒通,呋塞米等利尿剂,对体胖,伴有水肿,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可以选用较为合适,但是,不能大量长期用,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或血糖血脂代谢紊乱。:6:α-受体阻滞剂:如哌唑嗪,卡维地洛等。(对男性前列腺增生的高血压患者效果好,对有些肾脏功能不全患的者有独特的疗效。但缺点是容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而用药后出现头晕不适症状。2011年新的高血压病诊疗指南,已经不作为治疗高血压病的首选推荐药。)以上这六种药物,尽量用每日只用一次就可以的长效降压药,这样可保持血压的稳定。如果用药效果不好那就到医院的心血管科找大夫给你按以上六种酌情配合联合应用降压药。但要注意,以上这一下一种降压药就可以控制血压到正常。如果血压在180/110mmHg以下的二级高血压病,至少要用两种降压药;如果是三级高血压病一般需要三种以上降压药联合应用。六种降压药,不是可以随便配伍的,需要得到医生的指点。一般的一级高血压病就是血压在160/100mmHg药当用了大量降压药,血压不降,用药治疗无效时需要再做鉴别诊断。 2、另一种是,继发性高血压。大多是由肾脏引起的。如肾炎 (有的可有水肿,蛋白尿)以及其他疾病如全身某处的或肾脏的动脉狭窄(检查血中可有肾素水平升高,多见于长期患风湿或严重动脉硬化的人);垂体瘤、肾上腺瘤等导致的血压调节机制紊乱,(会有多毛,月经失调,皮肤红斑,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等,)甲亢(引起心动过速,血检查可以确定),嗜铬细胞瘤(导致血压阵发性升高而会自己下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有低血钾)等等原因有很多。如果因此而导致的血压高,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确定血压高,开始服药可能有效,但是过一段时间血压又升高了,服四种降压药,包括一种利尿剂仍不见效。因此这时不能只服降压药 ;而是要做检查,查出属于什么病引起的高血压,治疗原发病 ,好多情况是需要手术才能治好,因此高血压服药无效需要做鉴别诊断。 所以你得先去高血压病的专科门诊,去做全面检查找血压高的原因。 然后再根据检查的结果,制定治疗用药的方案。坚持用药,中西药结合治疗,防止血压进一步升高,可以很好的预防因高血压引起的偏瘫、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以上检查你可以一次查完,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由大夫酌情选项。 注意医生用降压药也不是说一次就能够完全把病人的血压降到不高不低恰好正常的。给你开药后,你服降压药有可能是降的不理想,有的是降的太低。需要找医生进行调整药量。还有就是,医生还要观察根据你用药后的反应,和用量来判断你有没有患继发性高血压病的可能。因此一定要到大夫哪里定期复查。二、 再一个问题就是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升高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有好多因素,会导致血压升高。其实即使是正常人的血压每天都在有升高或降低的波动。人的血压是为了满足人体的生理功能的需要而有升高降低。人在体力活动,如运动,劳作时人体消耗的营养和氧气就多,为保证满足人体的这些需要的变化,人体的血流加快,血管内压力升高,而表现为人体的血压升高;人的脑力劳动也会引起血压升高,在通过对健康大学生的调查发现,人在进行数学题计算前后都有血压升降的变化;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会导致血压升高。只不过平时的这些人体生理活动对血压的影响是暂时的。当人休息放松后血压就会重新回复原来的正常水平。人体的血压像潮水一样每天都在发生涨落。白天活动时血压高,夜间休息时血压降低。这是人体内升压机制和降压机制在发挥平衡的结果。不会导致高血压病。如果以上因素多种长期作用于人体,导致血压的升降平衡机制对血压的调节失调,升压机制亢奋,降压机制不足,血压只升不降,就是高血压病的发生。因此当导致这些血压升高的因素消除之后,血压初期的持续升高就有可能恢复正常。因此当发生了高血压后也不必紧张,好好分析检查找找引起血压升高的生活中的因素有哪些。 与高血压病有关的诱发原因是多种因素,摄入钠盐过多,缺乏运动,肥胖,吸烟,长期精神紧张,过度饮酒,长期的不良情绪如愤怒|抑郁等。因此有了高血压病如果是血压在160/100mmHg以下的一级高血压,又没有什么痛苦的感觉,可以先观察三个月,进行生活调理,看血压能否降为正常,血压不降时再考虑用药治疗。有头晕头痛,等不舒服的感觉那难以忍受的患者 ,可先服中药治疗,不仅能消除病人的痛苦症状而且有降压效果,并且效果很好,有可能使你痊愈,也不会出现服西药以后那种在停用降压药后出现的血压又反弹再升更高的情况。有一种情况是到医院就血压高,而不是真正的高血压病,不需要用药治疗。可用中药治疗。鉴别方法就是佩戴,24小时动态血压。三、还有些血压升高是因为长期服某些药物引起的,如治疗风湿病的一些药,消炎止痛药如消炎痛、万络、扑热息痛、罗非昔布、布洛芬、双氯芬酸、伐他昔布等,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的强的松。避孕药 、免疫抑制剂环孢素、抗贫血药促红细胞生成素、 甘草片等等好多难以一一列举,因此应仔细的阅读说明书,看有无导致血压升高的副作用。如果有就要到大夫那里调药,。不过这些药物引起的高血压病,一旦发现,及时停药,或经过用中药治疗调理,血压会很快恢复正常。 此外有人认为中药的副作用小,就不恰当的滥用具有温补的中药如有的人不经医生辨证而自己长期服用温阳益气的中药如人参等,不当应用麻黄,有的长期把甘草当茶饮等都有可能引起血压升高,。湿热体质的病人不辨体质误用温阳益气,或滋阴养血的药物就会助湿生热,导致水钠潴留也会导致血压升高。因此用中药一定请中医大夫指导应用。你可登陆看看我的其它有关高血压的文章。王玉民大夫个人网站drwangyumin.haodf.com(此篇文章系本人原创,欢迎传阅,未经本人同意不得擅自转载) 特别提示: 近期有网友在文章的下面,发表评论的地方咨询,这样本人是无法回复的,建议你们找到我的网站经过注册登记才能咨询。
在门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主诉胸闷的患者,自述胸闷反复发作,难以好转,天天都在难受中渡过,但是相关检查却没有发现与之相符的阳性结果,或者患者有心血管疾病,但是自我描述的症状与疾病的病情程度不吻合,这时我们就要考虑患者是否存在心理障碍,先看两个实例。案例一,李某,男,42岁,从事外贸工作。患者近日加班,烦心事较多,经常感觉疲劳,夜间少寐,食欲不振,自认为是亚健康状态,去中医处调理,稍有好转。2月前因工作压力陡增,而出现胸闷,每次持续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特别是在人多、通风不良的环境易发,自己怀疑患了“冠心病”,到医院检查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心脏超声等,均未提示心肌缺血,医生告知患者不支持冠心病,建议改变生活方式,劳逸结合,给予谷维素,复方丹参滴丸对症治疗。患者心情放松后胸闷发作次数减少,睡眠好转。2周前因工作与同事争执后又出现胸闷,而且伴有心前区隐痛,服用丹参滴丸效果不明显,又去一家医院重复了上述检查,并要求做了冠脉CTA,除了动态心电图提示存在心率偏快时有部分S-T段改变,其余检查都没有发现异常,建议患者到双心门诊(心脏病合并心理障碍门诊)就诊,医生诊断患者存在“心脏神经官能症”,给予抗焦虑药物治疗,服药两周后胸闷症状缓解,未再发作,心情也开始好转,烦心的日子结束了,生活也变得美好起来。案例二,患者女性,66岁,退休人员。有高血压病史16年,长期口服厄贝沙坦、氨氯地平控制血压,血压维持在150-130/80-70mmHg,3年前“菲特台风”带来狂风暴雨,淹没了小区,致使家中进水,患者连续几天不能安睡,出现头晕、头胀、胸闷,自测血压186/115mmHg,自己有点不相信,又反复测量几次,结果血压越来越高,达到200/120mmHg,心烦气躁,胸闷欲长出气、或捶背后胸闷才能减轻,立即拨打120到医院急诊,检查心电图、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电解质均正常,经静脉输液降压,血压下降至140/90mmHg,头晕、胸闷缓解后回家。此后担心血压升高,停止了一切社交活动,在家里频繁测量血压,半夜醒来也测,看到血压波动心情就急躁,反而影响了睡眠,这样一来血压更加不容易控制,头晕、胸闷反复发作,又担心自己患了“冠心病”,多次检查心电图均为窦性心律,无心肌缺血改变。近来频繁就诊于不同医院的心血管科,血压一波动就调整降压药物,先后用过替米沙坦、缬沙坦、左旋氨氯地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可乐定、珍菊降压片等药物,血压始终不能稳定,呈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胸闷症状也随血压高低起伏,每次做的心血管相关检查均未异常,但是患者坚持认为自己的疾病没有查清楚,人也变得胆小怕事,易惊恐,潮热、汗出,体力不支,常感口干、口苦,相关检查排出了“糖尿病”“干燥综合症”,患者要求中西医结合治疗到我处就诊,根据患者的病史和诊治过程,我考虑患者“高血压合并了焦虑抑郁状态”,心理障碍是主因,单纯依靠降压药很难使血压稳定,建议患者恢复到以前的生活方式,进行心理疏导,给予信心,在合理降压的同时,口服抗焦虑、镇静安神的药物,1周后患者胸闷发作减少,血压趋于稳定,2周后胸闷未再发作,血压恢复到140-125/80-65mmHg,目前只服用两种降压药物就可以很好的控制血压。从上述实例中我们看出,心理因素是引起患者胸闷,血压波动,反复就诊,症状不能缓解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情绪激动、紧张可引起心率、呼吸加快,增加主观的呼吸困难,自觉呼吸费力,特别是在通风不畅的环境会出现胸闷、窒息的感觉,患者不自觉的增加呼吸力度和频率,从而加重了过度通气,呼吸负荷也随之增加,所以出现类似心肌缺血一样的胸闷如窒,患者以为发生了心绞痛,其实不然。焦虑、紧张导致患者躯体敏感性增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儿茶酚胺类物质阵发性分泌增加,引起血管收缩痉挛,致使血压居高不下,而针对心理障碍的治疗,效果马上显现。心理障碍引起的躯体不适往往表现为全身性,例如患者常因胸闷、心悸、心前区隐痛就诊于心内科,而心电图等相关检查与主诉不相符,甚至冠脉CTA、造影也无血管狭窄、斑块等冠心病的任何证据。有些患者是因腹胀、食欲不振、便秘与腹泻交替、嗳气到消化科就诊,通过胃镜、肠镜、彩超等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异常,多数被诊为胃肠神经功能紊乱。有的患者因咽喉异物感,欲吐不出,咽之不下,自认为慢性咽炎,频繁就诊于五官科。而有些男性患者经常感尿急、尿频、性欲下降,而相关检查无感染的依据,前列腺增生也属于轻度,多在紧张、疲劳、不寐时发作,也要考虑存在心理障碍。那么心理障碍一般发生在哪些人群?主要发生在具有以下性格特征的人群。性格方面:敏感多疑、多思多虑、做事追求完美、性情急躁、时间紧迫性极强的A型性格,这种人容易激动,机体随时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激活,释放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血管痉挛收缩,造成短暂的心肌缺血。心理情感方面:过度关注自己的不适,易对号入座,自我诊病,常常担心害怕,焦虑,烦躁激动;或情绪低落抑郁,严重者可出现无认同感和无望感,生活情趣低落,自我评价过低等。行为方面:无明显原因的疲乏无力,休息后不能缓解;失眠,多梦,易醒;胆小易受惊吓,对声音敏感,怕到人多热闹的地方;严重者对人、对事缺乏兴趣,想哭或悲伤。智力方面:思维混乱,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叙述表达不清楚,理解能力下降。躯体症状:主诉很多,全身不适,或形容不出具体不适的部位,首先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例如胸闷不适,心悸,心慌,心率加快,血压波动,忽高忽低,其次有咽喉不适,嗳气,喜欢长叹息,咽喉异物哽咽感,胸部隐痛,腹胀,纳差等多种症状。如何鉴别:A型性格,工作狂,追求完美的性格,更年期女性。如果主诉很多,而又说不清楚具体疼痛不适的性质,难受的部位,通过相关检查未发现阳性结果,即患者所叙述的症状与体征、辅助检查不相符,多伴有失眠,具有这些特征者,需要考虑存在心理障碍。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反复就诊,看过多家医院和多名专家,重复检查,始终认为自己的疾病未诊断清楚,未得到有效的治疗。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因胸闷、胸痛、心悸等就诊,但各种相关的检查没有发现与之症状相符和异常改变,或者患者有心血管疾病,但是自我描述的症状多与疾病的病情程度不相符。这时就要患者考虑是否存在心理障碍。心身疾病是社会竞争压力的必然结果,已经发展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需要早期识别,提高警惕,减少不必要的过度检查。心理障碍的程度有轻有重,轻者对工作、学习、生活无明显影响。短暂的焦虑紧张可自行缓解,不会引起脏器的应激反应。当人们的紧张、焦虑、抑郁达到一定的程度,持续一定的时间,会造成以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临床症候群,影响个人的日常生活,对社会家庭也带来一定的干扰,患者自己无法克制,不能自行缓解,迫切要求就医检查,临床上可表现为躯体感觉障碍,神经官能症,焦虑状态,抑郁状态、疑病症等症候群。现代医学对健康的理念不仅仅局限于躯体,也开始重视心理上的健康,心理障碍不再是精神科的专利,而是涉及到内、外、妇、儿、五官等专业的共同问题,心理障碍可以致病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躯体疾病导致的心理障碍越来越多,人是有情感的、有思想的高级动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人事交往中都不可避免的受情绪的影响,发生情感的变化,长期的躯体疾病可以加重心理负担,发生心理障碍,而心理障碍又不利于躯体疾病的恢复,身心是不能分割的有机体,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本文系吴力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针对不少高血压患者在高血压诊疗中关心的问题作如下解答。一、初次诊断高血压或症状不明显,是否需要服用降压药物 部分患者虽已被确诊为高血压病,但因为是初次诊断或无明显自觉症状,或年龄相对较轻,往往采取不服药的对策。究竟要不要服药主要取决于血压水平、有无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及血管、靶器官损害情况。因此即使初次诊断的患者,或症状不明显,或年龄较轻,但只要血压水平较高、或者合并有血糖血脂异常、或有血管、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均应尽早接受药物治疗。二、有一些保健品宣称可以根治高血压,有这种可能吗? 高血压病一经确诊,绝大多数患者都需要终身坚持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但不少广告宣称,某种药物、高科技产品、保健食品或保健仪器可以根治高血压,不必再服降压药。目前,全世界尚没有哪一种药物、仪器能够根治高血压。不管何地、何种媒体宣传的能根治高血压的“灵丹妙药”,都不可轻信。三、有一些患者虽然接受了治疗,但长期不测量血压,或只是偶尔测量一下血压,这种方式对吗? 高血压患者即使已经服用降压药物,仍需要定期监测血压,特别是血压尚未控制良好或波动较大的患者更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血压,可以通过家庭自测血压或到附近的诊所、医院测量,以了解自己血压的控制情况,便于根据血压水平决定是否需要调整降压方案。家庭自测血压建议使用经国际标准化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或脉搏波血压计进行测量,不推荐腕式或手指式血压计。四、部分高血压患者血压高了就吃药、血压不高就不吃药,这种方法有害吗? 有相当一部分高血压患者经测量血压升高时才服用降压药,如果测量血压正常则停用降压药。更有部分患者根据有无头晕、头痛等不适确定是否服药。不规则服用降压药,容易导致血压较大的波动,会加重血管和靶器官的损害,容易发生脑卒中、心脏病或肾功能不全等,甚至会为此丢掉性命。因此需终生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当血压达标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剂量,按有效的维持量长期服用。五、一些患者血压控制不好时,频繁换药,但换来换去血压仍然不好,请问怎么办? 有不少病人不按照医生指导用药,而是自作主张,换来换去,结果导致血压大幅波动,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究其原因有的是降压心切,希望能立竿见影,吃药3天效果不明显就换药;有的是吃药后有不良反应,害怕副作用;也有因为价格较高,不愿长期服用。其实任何药治病都有一个过程,在此期间尽量不要频繁换药。有时候血压控制不理想不一定是药不对,也有可能是单一药物效力不够。应对降压效果不好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千万不可自作主张频繁换药。六、有一些患者认为,降压药要从便宜药吃起,否则以后病情加重了就没有药吃了,这种观点是否有一定道理? 一些患者误认为,降压药开始时不能吃最“好”的,否则以后降压药就不管用了,这种观念是错误的。高血压患者,尤其中老年患者,或者合并有靶器官损害,应尽可能选择长效降压药物。长效降压药能够全天24小时把血压平稳地控制在理想水平,避免了短效降压药物所带来的血压较大波动,从而更有利于保护靶器官,减少脑中风和心肌梗死等急性事件的发生。长效降压药大多价格相对贵一些,而大多数短效药物价格低廉。七、还有一些人认为服用降压药会影响肝肾功能,所以即使有高血压尽量不吃药,请问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是否会伤肝伤肾? 绝大部分降压药都是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但这并不表示对肝肾功能都造成损害。各种药物对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由于每个病人的体质不同,不良反应的表现也因人而异。有些人由于担心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不敢应用。实际上,仅有很小一部分人服用降压药物会有不良反应,相比高血压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而言,服用降压药物利大于弊。 八、长期用药是否会形成依赖性而导致降压作用减弱或无效? 降压药不像抗生素类药,长期服用发生耐药性的可能性较小。有些病人开始服用药物有效,过一段时间后血压控制不如以前了,多数是由于病情进展所致或者发生了其他情况,这时候应该请医生根据个体情况,添加或更换降压药物。 九、有一些应酬较多的患者认为服用降压药就行了,喝酒、抽烟、不运动没有多大问题,您怎么看? 部分人认为,得了高血压病后只要坚持长期、规律地服药就万事大吉了,而对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不加以控制,这也是一种误区。其实药物治疗应该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两者缺一不可。 十、晚上可以服用降压药吗? 有一些高血压患者表现为夜间血压升高,医学上称为“非杓型高血压”,而且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有早晨血压升高的现象,叫“晨峰高血压”,非杓型高血压和晨峰高血压都是引起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于这些患者不仅要控制白天的高血压,也需要控制夜间高血压和晨峰高血压。如何做到?一是选择长效降压药,再者就是晚睡前服用降压药,这样可以有效控制夜间及晨峰高血压。十一、血压应该降到多少合适? 一般患者均应降至《140/90mmHg,如果能够耐受可以更低一些,老年人可以适当放宽到《150/90mmHg;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患者应《130/80mmHg。十二、最后一个问题,不少患者因为担心降压药的副作用,希望通过服用中药降压,请问中医药有没有降压作用? 尽管目前中医药在降压疗效方面无法与常用的降压药物相比,但中医药在高血压防治方面仍然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对于轻型高血压或伴有明显头晕、眼花、头痛等患者,中医药治疗非常有效。中医药对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也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本文系戴小华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误区一:过分关注血压数值,精神紧张无论是健康人,还是高血压患者,血压都有昼夜节律的变化,而且还受气候、环境、活动、情绪变化的影响,不同时间段测量的血压值有所不同。对此,不能认为是血压不稳而频繁加减药量,应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有的患者对自己的血压过分关注,频繁测血压,精神紧张,不利于血压控制;频繁调整降压药,反而影响降压效果。误区二:凭症状估计血压水平,凭感觉用药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没有明确的关系,没有不适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有的患者头晕时服降压药,头不晕就不服降压药。凭感觉用药的害处大。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每周自测一天血压,早晚各1次,每次连续测量血压2~3遍,每遍间隔1 分钟[2],取后两遍血压的平均值,因为第一遍测量的血压值往往因突然加压刺激而偏高。不能“跟着感觉走”来估计血压。误区三:长期自行购药,不测血压有的患者长期在药店买降压药,从不测血压。以为只要吃药就能降压,殊不知有些药物并不适合你,有些降压药并不能降低你的血压。目前,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种类很多,每种药物的降压机制不同,都有其适应证,也有一定的副作用。降压药物的选择一定要经医生根据病情,作必要的化验检查,兼顾到血压水平、相关的危险因素、重要器官损害和并发症,量体裁衣,选择能有效降压,又能保护重要器官,且不良影响最小的药物,才能达到最佳疗效。误区四:只要吃药就万事大吉 药物治疗应该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 吸烟、饮酒、大吃大喝、熬夜等不良习惯不加以控制,继续损害血管,药物再好也难有良效,很多人血压难以控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误区五:用药太早,会产生耐药性 除了早期的轻度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降压达标,暂时不需要服降压药外,其他患者都是越早服药获益越大。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血压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降低心脑肾疾病发病的风险,远期后果越好 误区六:血压降得越快越好强调降压达标要掌握住缓慢、平稳的原则,一般高血压患者经过2-4周的治疗后使血压达标[3],而老年患者、冠脉或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及耐受性差的患者,血压达标时间应适当延长。血压下降过快、过低,易发生器官供血不足,甚至并发脑梗死等严重后果,增加危险,尤其是老年人。误区七:某些“灵丹妙药”可根治高血压高血压病一经确诊,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终生坚持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不少广告宣称,某种“药物”、“高科技产品”是根治高血压的灵丹妙药,这些都是伪科学宣传,全世界尚没有哪一种药物能够根治高血压。误区八:迷信保健品、保健仪器的降压疗效有些患者担心西药有副作用,不愿意长期服用西药。某些企业就利用患者的这种心理,宣传鼓吹某些保健品、保健器具的“降压疗效”,可使高血压患者摆脱西药副作用的困扰。实际上,保健食品、饮品及降压器具大多不具备明确的降压作用,即使有,降压作用也很轻微,仅起到辅助作用,不能起到治疗作用。参考文献1.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2.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科普读本3.Go AS, et al. Disease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High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 Science Advisory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nd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Hypertension. 2013;00:000-000.
高脂血症发病率很高,我国约有9000万人患有高脂血症。这个病的危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尤其对心脑肾血管的危害重大,常常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基础,因此,高脂血症亦被人称为“无声的杀手”、“多病之源”。同时它又是狡猾的,因为患有高脂血症的患者可能并不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同时除家族性高脂血症外,其他类型的高脂血症发展成冠心病、脑卒中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人们很容易忽视高脂血症的危害。高脂血症最重要的也是最直接的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动脉供血、供氧,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就会导致严重后果。而高脂蛋白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当人体内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导致血脂多于机体的需要时,胆固醇等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逐渐引起血管硬化和狭窄。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患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当堆积在血管壁上的脂肪达到一定量,量变引起质变,血管供应的相应器官就会因为缺血而产生病变。在心脏可以引起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在脑动脉,可以引起脑供血不足、脑梗塞、脑栓塞;在肾脏,可以引起肾动脉硬化乃至狭窄、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在下肢动脉,可以引起下肢动脉硬化乃至狭窄,表现出间歇性跛行,或下肢动脉闭塞,坏死。
一、冠心病心梗后或支架治疗后,主要是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心脏血管的病变基础仍在,老病灶并不消失,新病灶还可能出现2.微小血管病变不能用手术解决,还要靠药物及非药物康复治疗3.支架术后无复流,仍有缺血引起的心绞痛症状4.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仍存在,不会自行消失5.心脏与心脏上面的血管会发生变化,医学上称为重构,这种重构有时候不利于心脏功能的发挥,需要用康复干预二、冠心病PCI或心梗后的康复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初期康复,在医院进行;2.后期康复,出院后在院外进行。三、后期康复的主要内容包括:1.锻炼:根据动脉病变的稳定性情况,确定活动的类型与强度;不切实际的强力锻炼或静卧养病未必都科学合理。在医生指导进行通过适当的体力活动来康复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2.饮食:主要改变高脂饮食、高盐饮食为低脂低盐饮食,荤素结合,增加蔬菜的量。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还要根据寒热虚实不同,选用不同寒温性质的食物搭配。3.情绪与心理康复:心理健康对冠心病人康复非常重要,关键是要做到“心情愉快,消除敌意”4.其它如养生功法、穴位按压、膏方调理。5.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如抗血小板、他汀等如无禁忌症或副作用出现,切忌随意停药。四、中医康复的优势1.改善心脏功能,使心梗后心脏射血分数提高或保持2.抗动脉硬化,有些服用中药后可以明显减少新病灶形成的机会,旧病灶也会更稳定3.促进侧枝循环建立,虽然完全闭塞血管不能开通,可以促进侧枝循环建立,使缺血未坏死的心肌得到供血4.改善体质,提高整体健康状态本文系衷敬柏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比较理想的疗法,效果明显,一般术后三天即可出院。但术后应当坚持服药,并定期复查。具体注意事项如下: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最关键的是防止支架内血栓与支架内再狭窄,防止新的动脉斑块形成或加重。1、积极预防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体重、年龄(年龄>55岁)、缺乏体力活动、遗传因素等,除了年龄与遗传因素外,其他因素其实均可控制或避免。支架术后患者应坚持。2、坚持口服抗凝药物:支架手术后,需要坚持规律服药,如果发生不良症状,如出血、乏力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常用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天,抗血小板用。原则上终生服用,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反应,表现为胃部不适、返酸、黑便等,如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氯吡格雷:75mg/天,抗血小板用。至少服药一年,停药应该减量后停掉,不应突然停药。服药后一个月应注意复查一次血常规。如有出血不止(如刷牙时牙出血)等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3、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为调脂药物。因可稳定血管内皮细胞,防止粥样斑块进展 或减轻斑块狭窄程度,应长期服用。4、中医药:中医中药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预防冠脉再狭窄等方面能发挥较好的作用。可以在医师指导下辩证用药,包括中成药和汤剂。5、要定期复查。定期检测血压是否稳定、血糖是否正常、血脂是否正常等情况。应坚持药物和饮食控制,使其达到正常值,以预防冠心病的复发。由原发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若原发病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就会成为患者疾病复发的主要原因,应积极采取措施治6、改变生活方式:作息有规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锻炼,如散步,做广播体操等。注意饮食清淡,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绿色蔬菜。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此外,由于支架是非常细小轻盈的不锈钢合金,不会有电磁干扰,因此乘坐飞机是安全的。胸闷、胸痛是病情复发的危险信号。若介入后一个月内出现此症状,要考虑有否血栓形成。半年内出现胸闷、胸痛,尤其是与以前发病时的症状相似,应高度怀疑发生了再狭窄,一旦出现这类症状,患者需再次入院复查冠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