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患友大家好! 我是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的郑中文医生,如题所示,我在门诊看病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经常困扰患友们的内镜检查共性问题,本期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不同的消化内镜检查与治疗手段各有什么利弊和适用范围!(注:我并不能像给医学生上课一样讲得特别专业、准确,我只能力求浅显通俗易懂以方便患友们理解!) Q1:郑医生,我肚子不舒服想做胃肠镜,但我很怕疼,请问难受吗? 其实胃肠镜检查是消化专科的常用检查手段,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普及率已经非常高了,在操作熟练程度和风险把控方面已经非常成熟。至于是否难受因人而异,随着大型三甲医院无痛胃肠镜的普及开展,检查的舒适程度大大提高,即便是普通的胃肠镜也并非不可接受,对于患者舒适程度有影响的主要是以下方面:普通胃镜是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检查前使其服用利多卡因等表面麻醉的药物对咽喉、食道入口等部位进行局麻,患者局麻之后会觉得咽喉麻木不适,痰很多老是想咳,这是正常的!做检查的过程中患者会觉得有跟小小的软管从咽喉经过,会恶心、想吐,同时还会有上腹部、胃部很胀的感觉,那么如果这些感受能够被患者接受,其实普通胃镜并不可怕。普通肠镜是从肛门将内镜伸入进行检查,做的过程中患者会觉得下腹部很胀,同时操作医生控制肠镜在迂曲的肠腔中转弯的时候患者会觉得有胀痛或者绞痛,这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疼痛类似于我们吃错东西想拉肚子但还没去厕所之前的那种痛法! Q2:医生,我听说有一种胶囊内镜就像药丸一样,吞下去之后就可以看清楚消化道了,我想做那个,是不是做完那个就不用做胃肠镜了呀? 确实有一种胶囊内镜,检查过程比较舒适,患者只需要检查前吃泻药清洁肠道,然后在医生指导下将胶囊吞服并佩戴相应的仪器就可以开始检查消化道了,时间约6-9小时,期间患者需多走动,前面3-5小时禁食禁水,如果顺利的话8-10小时就做完了。但是胶囊内镜与胃肠镜并不能相互替代!原因如下:胶囊内镜主要是用来观察小肠病变的,因为小肠位置比较深在,常规胃肠镜难以观察,而且小肠肠腔直径比较小,适合胶囊在里面拍摄图片进行观察,而我们的食管、胃和大肠因为管腔直径大,因此胶囊在这些地方虽然也会拍摄进行观察,但胶囊在消化道内运动的时候是随机翻滚和拍摄的,在一些管腔直径大的位置其难以看到官腔全貌,漏诊率是相当高的,同时,胶囊内镜有一个最大的局限性就是:它只能帮我们发现病变,并不能帮我们取组织进行化验,更不能对病变进行处理,而常规胃肠镜却可以,那么也就是说,即便胶囊内镜发现了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因此我们一般只有考虑患者存在小肠问题的时候需要对病变进行筛查和大致定位的时候会优先建议患者选择胶囊内镜,而并不会建议患者利用胶囊内镜取代常规胃肠镜! Q3:医生,我听说有一种小肠镜可以观察小肠,也能取组织化验和做治疗,那我是否可以直接做小肠镜不做胶囊内镜了呢? 很遗憾,往往不能!因为每个检查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客观存在的局限性,比如胶囊内镜优势在于舒适、简单易操作,局限性在于只能观察,有一定漏诊率,因此往往用作初筛小肠病变。而小肠镜优势在于能够人为可控地观察小肠粘膜,必要时可以取组织明确诊断以及做一定的内镜下治疗,如止血、取异物、切除肿物,然而它的局限性在于小肠本身长度达4-6米,因此操作复杂,检查时间漫长,往往需要一上午或者一下午时间,风险高于胶囊内镜,而且一次进镜只能观察一半的小肠粘膜,因为上半段小肠需要从嘴巴进去观察,而下半段小肠需要从肛门进去观察!因此我们即便考虑患者存在小肠问题,往往也不会一开始就直接做小肠镜,这样无异于大海捞针,小肠镜检查前往往需要胶囊内镜或者全腹部CT协助判断病变的位置,有了大致定位之后我们的小肠镜就能高效发现病变及时进行处理! Q4:郑医生,我胃里面做了胃镜发现瘤子,其他医生建议我再做超声胃镜,请问胃镜还看不清楚瘤子吗?为啥还要再做一次呢? 这也是患友们经常会遇到的一个疑问,胃镜发现了一个肿瘤或者隆起或者结节,医生建议完善超声内镜。原因在于普通胃镜只能对上消化道表面的粘膜和来源于表面的病变进行清楚观察,比如溃疡、息肉、静脉曲张以及大部分胃癌、食管癌等等。超声胃镜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利用超声波检查消化道粘膜下面的深层组织有无其他病变以及消化道粘膜附近的组织器官有无异常,比如如果医生在做胃镜检查患者过程中发现患者消化道粘膜有一个地方异常隆起,但是这个隆起表面的粘膜很光滑并无异常,那这很可能提示这个异常的隆起有可能是来源于粘膜下面深层组织的肿瘤或者是消化道管腔旁边的器官肿大外压过来形成的隆起,如何鉴别两者就需要超声胃镜!更有甚至,有些胃癌、食管癌它并不来源于消化道表面的粘膜,而是来自粘膜下面深层组织并沿着深层组织横向生长,这样的话普通胃镜既难以直接观察也无法直接取到含有癌细胞的组织,此时也同样需要超声内镜进一步明确!同理,我们的普通肠镜和超声肠镜也是大致相同的区别! 如果亲爱的患友们也经常在就医过程中面对类似的疑问,希望你不要错过这个小文章!同时也欢迎患友们积极给我反馈,让我在工作中多写一些能够真正帮到您们的小科普、小文章!
一份规范正式的内镜报告一般会包括几个部分:最上方的患者一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或者门诊流水号、然后是报告正文即检查医生对检查过程中细致观察所见的详细描述、然后是检查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拍摄内镜图片、接着是检查结论或者说内镜诊断,最后是基于上面的报告内容医生所给出的诊疗建议,当然最下面还会有检查医生的签名,如果您的内镜检查过程中有一些需要取组织化验的情况,可能还会附带一张病理报告单!(其实取得报告后复诊可以的话最好是找给您检查或者给您开这个检查的医生复诊,因为这两位医生可能是对内镜报告和你的情况最为了解也是最愿意从内心出发给出最合适您的诊疗建议的人)!报告正文是检查医生对检查所见客观详尽的描述,仔细阅读可以方便您更好地理解检查结论,比如说息肉很多人都有,但是每个人切完息肉之后的费用可能很不一样,那是因为每个人息肉的大小、位置、形态以及所需要的切除方法、所需要的一次性器械可能不同,这些信息都会在正文描述里面会有不同程度体现,虽然咱们患者朋友并不是医学专业人士,可能并不能十分到位理解报告内容,但毕竟大部分患者出于对自己的关心,在取得报告之后都会门诊复诊咨询医生,而门诊医生大多很忙,交流时间很有限,因此初步浏览和熟悉报告内容绝对能够帮助您提高与医生沟通的效率和效果,事半功倍!很多患者都曾经拿着内镜报告向我表达过这样的顾虑:郑医生你看我的报告,检查发现了好多问题丫!我是不是很严重丫?其实,并不是检查结果或者内镜诊断越多条患者的病情就越严重!其实您的内镜报告结论条目越多,或者报告内容越丰富,最能说明的问题是这位帮您检查的医生非常认真负责,他尽可能地将更多关于您的内镜检查信息传达给读报告的人,这样的医生是值得我们去尊敬和珍惜的。而至于这份检查结果反映的病情是否严重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举个例子,有些报告一条诊断已经很严重,如结肠癌;有些报告四五条诊断都不需要太担心,如内镜诊断:1.食管囊肿 2.Barrett食管 3.慢性胃炎 4.胃多发毛细血管扩张斑 5.十二指肠胃粘膜异位(因为这些都是很轻的问题,大多不需要处理)“医生,我这报告写着:胃部隆起(肿物或占位),性质待定。是不是告诉我我这个瘤子可能是癌丫?为什么胃镜都做了还看不清楚性质吗?我这个严不严重丫?要不要马上切掉丫?我好担心!”这个也是患者经常会提出的疑问,首先我们要知道胃镜只是消化道其中一种最普遍的检查手段,之所以人类会发明这么多检查手段是因为每种检查都有它的优势和客观的局限性,胃镜也不例外,如果把消化道比喻成一条很长的水管,那么胃镜的优势在于能将水管的内壁以及发生在内壁表面表浅的病变看的清清楚楚,而且可以取组织化验以及做一些内镜下治疗;而检查医生会报××隆起,性质待定的原因大多数在于:1.这个瘤子内镜下的表现很不典型,不好确定良恶性,需要等待组织化验结果或者进一步做其他检查。2.这个瘤子并不是来源于水管内镜的表面,而是从更深层的组织长出来只是因为它顶到水管内壁因此看起来像个息肉或者瘤子,这种情况往往需要进一步做其他检查明确病变性质和深度。“医生,我这个切下来的息肉化验是管状腺瘤,是不是已经是肿瘤啦?严不严重丫?”其实息肉是一个相对广泛的概念,为了让患者朋友们更好理解,您可以浅显但并不十分准确地理解为:息肉切下来之后拿去化验绝大多数情况下的结果会有以下几种,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以及幼年性息肉几种,他们理论上都是良性的息肉,只是如果不切掉,每种类型若干年后转变为恶性肿瘤的风险高低有所不同,恶变风险由低至高依次为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以及幼年性息肉,而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理论上几乎不会癌变,因此医生在复诊时候也会根据不同的病理化验类型给出复查频率的建议,一般是3个月至2-3年不等,当然除了病理类型还有手术切除后恢复情况、患者本身基本情况等也会影响检查频率!一次讲太多,文字太饱满也怕患友们消化不良,我们下期再见!期待您的参与和肯定!感谢!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还可能与贫血、血小板减少、糖尿病等疾病相关,目前越来越受到公众及医务人员的重视。经常有患者问,我的幽门螺杆菌是怎么感染上的,治疗后还会复发吗,以后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一、幽门螺旋杆菌是怎么感染上的? 全世界有超过50%的人携带有幽门螺杆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发生率高于西方发达国家,这可能与饮食习惯、居住卫生条件有关。然而大部分人感染后没有明显的症状,也可能不会发病。大多数情况下,首次幽门螺杆菌感染都发生在婴幼儿及儿童时期(多在10岁以前),成人之后的感染相对少见(但也存在)。而主要的传染源可能来自于家庭成员,如父母、兄弟姐妹等。传播途径一般为口-口、粪-口途径,亲密接触、进食被污染食物和饮水都有可能传染。国外的研究发现,在城市饮用水中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达4%,而且在蔬菜等食物表面也能检测到。笔者还没有见到中国的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过,估计不会比国外好太多。一旦感染上了,如果不经治疗,幽门螺杆菌可能会陪伴您终生。 二、幽门螺杆菌治疗后还会复发吗? 答案是:有可能。确实有部分人在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复发,而且复发率有地区、种族差异性,在西方发达国家及发达地区,复发率很低,平均每年的复发率仅为2-3%左右,而在欠发达地区,复发率可高达每年10-13%。这里说所的复发包含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因为根除不彻底,残留在体内的少量细菌死灰复燃,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治疗成功后的1年内;第二种情况是再次感染了新的幽门螺杆菌。这两种情况都存在,在发达国家,以前者为主,在欠发达地区,通常是后者占主导地位。 三、怎样预防感染及复发? 如何预防感染及复发呢?根本的办法是改善整个社会的生活及卫生条件,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能做的,主要有几点: 第一,前面提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感染很常见,所以如果有条件,家庭成员应同时检测和治疗幽门螺杆菌。 第二,初次治疗时就选用疗效好的药物和方案,尽量彻底治疗。 第三,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还存在于人体口腔中,所以在治疗胃部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应同时检测并治疗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加用漱口水漱口即可)。 第四,治疗后定期复查幽门螺杆菌,如果复发,可以再次治疗。 幽门螺杆菌目前还有很多未知的方面,有研究甚至发现幽门螺杆菌对人体有保护作用。如果出现了消化性溃疡、胃癌等一系列情况,那必须治疗。对于一个正常人,治还是不治,这是一个问题。但目前国内外绝大多数的官方指南都是建议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处理和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
肠易激综合征(IBS)影响着15%的美国人(中国约为11%),是第二大造成工作缺勤的原因(仅次于感冒)。传统的治疗方案仅仅着眼于处理症状,因而往往并没有效果。只有找出IBS的根本原因,才能真正恢复健康,而不需要吃下无数不必要的药物。 IBS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失调,不同的地区患病率从9%-23%不等。在全美,肠易激综合征占据了12%的基层治疗门诊病例,每年造成的直接损失以及由生产力下降和矿工带来的间接损失达210亿美元。 IBS的症状包括:嗳气、腹胀、便秘、腹泻、便秘和腹泻的交替进行、腹痛。这些症状从轻微到严重不等。 那么,究竟什么是IBS? 在医学术语中,这是一种排除诊断(Diagnosis of Exclusion)。这即是当其他疾病被排除后给病人贴上的一种标签。当你向医生讲述你嗳气、腹胀和腹痛的症状时,她可能就会安排一系列的检查看你是否患有炎症性肠病(IBD)、胃食管反流病(GERD)、憩室炎以及其他器质性问题。 如果这些器质性的病变都被排除了,医生会依据罗马诊断标准来评估你的状况。这包括: 在过去3个月内,每个月都有3日以上的反复腹痛和不适,并且符合下列三项中的两项以上: 排便后症状缓解 伴随排便性状的改变 伴随排便次数的改变 如果你符合这些标准,你就被诊断为了IBS。你的医生会根据你的症状,给你开出以下处方: 抗腹泻药。包括一些非处方药以及胆酸结合剂等等。(但讽刺的是,许多抗腹泻药都会造成腹胀) 抗胆碱药或抗痉挛药。包括莨菪碱和双环胺,用于减轻肠道痉挛和疼痛(不幸的是,这些药物会加重便秘,并可能引起其他症状,比如排尿困难。同时,这些药物会增加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风险,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是IBS的潜在原因之一。 抗抑郁药(SSRIs)。这类药物能够帮助减轻抑郁(和IBS相关)并且能够抑制神经系统的活动从而控制肠道功能。 肠易激综合征的传统治疗方式有什么问题? IBS的传统治疗方法仅仅是在抑制症状,而并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上述的药物只是注重于增加或减缓肠道运动(减轻腹泻或便秘)以及减轻疼痛。 即使有些药物能有效地起到这些作用(但根据患者来看,很多药物并没有太大作用),许多药物都会引起IBS患者已经经历的同样症状----比如嗳气和腹胀。 在有些情况下,药物会存在严重的并发症和风险。前段时间就有一种用于严重腹泻型IBS的药物(药名省略),曾在出现严重的致命性副作用的案例出现后被暂时召回。这其中包括5例死亡和一些需要手术治疗的案例。 治疗IBS的更好方式:解决根本问题。 鉴于传统的医疗手段未能起到很好的疗效以及药物治疗会带来种种副作用和风险,病人们需要更好的治疗方案。 那么IBS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这取决于每个病人的不同状况。IBS不是由简单诱因导致的简单疾病。它是一种综合征——由许多可能因素导致的一系列指征和症状。 实验研究表明,以下5种病理是许多IBS病人的根本原因。 传统来看,IBS被认为是『功能性』胃肠功能失调。这意味着,它是由于消化道的异常功能造成的,而不是器质或生化异常造成的。在某些情况下没错,但在一些病人中确实存在生化异常(比如细菌过度生长)。 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很多年以来许多病人都被告知他们的IBS在『脑袋里』。这好像就是在说IBS是一种由焦虑、抑郁和一些未知心理问题造成的身心失调。 当然,IBS可能包括脑-肠轴的的失调,但我们现在知道这主要是肠道中生化或器质性的病变导致的。这一重要的发现除去了IBS是『精神病』的诬名,也让世界范围内数千万的IBS患者找到了希望。 一、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表现为小肠中细菌的不正常的过度繁殖。一项研究表明84%的IBS患者患有SIBO,并且相比健康对照组,IBS患者有SIBO的情况是26倍。 随后关于SIBO和IBS相关性的研究结果混杂不清。这一部分可能是因为SIBO的检测没有一致的金标准,使得研究用于检测SIBO的方法各不相同。 然而,有证据表明,在部分IBS患者中,SIBO是诱因。 用于治疗SIBO的抗生素——比如利福昔明和新霉素——对IBS患者有效。 比如,在一个随机对照实验研究中,用利福昔明治疗10天的IBS患者,症状的恢复能够持续达10周。 最近的一项对5个研究的分析发现,利福昔明对IBS的各种症状都有所改善,并且相比于对照组,更能减轻腹胀问题。 二、肠道菌群失调(也叫微生态失调——dysbiosis) 人类的肠道微生物群是非常复杂的结构,其中包括超过100万亿的微生物。这些肠道微生物影响着我们的生理、代谢、营养和免疫功能。肠道菌群失调和胃肠道问题相关,比如IBS和IBD;同时,菌群的失调和许多肠外疾病相关,其中包括糖尿病和肥胖。 研究发现,83%的IBS患者的粪便生物标志物存在异常,73%的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 许多研究都表明,用于调节菌群的益生菌能够对IBS起到一定疗效。除此之外,低FODMAP饮食(限制某些能喂养肠道细菌的碳水化合物)能够对IBS起到作用。 三、肠道通透性增加(也叫肠漏症——leaky gut) 消化道最主要的作用之一就是作为一道屏障,防止病原体和未消化的食物颗粒等物质进入内环境。 许多研究发现,IBS和肠道通透性增加相关联,一种叫白介素-22的细胞因子参与其中。白介素-22会影响肠道通透性。 值得提出的是,肠道通透性的增加是一种器质性的改变,这也就说明了IBS并不总是功能性的失调。 四、肠道感染 由于胃酸的保护作用,我们的肠道天生不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然而,现代生活中的许多方式损害了这一免疫作用,比如长期的压力、不良的饮食、以及长期使用抑酸药物。 许多肠道感染和IBS相关。比如,在长期的IBS患者中,有10%的病例和弯曲杆菌造成的食物中毒有关。像人芽囊原虫、双核内变形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等肠道寄生虫的感染也是比较常见的IBS的原因。但这些病因常被漏诊,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中。 五、非乳糜泻的麸质敏感(Non-Celiac Gluten Sensitivity)以及其他食物不耐受 非乳糜泻的麸质敏感是对麸质产生的一种反应,但并不是自身免疫(乳糜泻)或过敏(小麦过敏)。 和许多媒体的声明相反,非乳糜泻的麸质敏感是被医学界承认并且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的病症。 事实上,我认为非乳糜泻的麸质敏感比乳糜泻面临着更大的公众健康挑战。 非乳糜泻的麸质敏感的患者常出现嗳气、腹胀、腹痛、大便频率和性状改变的症状。这些症状和IBS无法分辨。 这些患者常有脑袋迷糊(brain fog)以及疲劳等肠外症状,这些症状在IBS患者中也很常见。 对食物的不耐受,比如乳制品、鸡蛋、花生、海鲜,在IBS患者中也很常见。这些不耐受可能是食物过敏(由IgE调节),也可能是慢性的不耐受(由IgG或IgA调节) 最近的一项评估了73例患者的研究推断,食物过敏和不耐受——包括对于小麦和麸质的反应——应该考虑为IBS的潜在病理。 值得提出的是,在多数情况下,食物不耐受是由上述其他病理导致的。换句话说,IBS和食物不耐受都是更深层次问题的症状,比如SIBO和肠道感染。 总结和建议 对IBS的传统治疗方法效果并不理想,并且还存在潜在的风险。仅仅是简单地用药物抑制IBS的症状而不解决根本的问题,这注定只会让病人终生使用没有必要的药物,并让病人持续受到病痛。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现在更加了解了造成IBS的原因。当这些根本问题被解决后,完全治愈是可能的。 假设被诊断为IBS,建议找一位愿意关注根本原因的医生来找到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而不是去接受一个叫做“IBS”的诊断,更没有必要花无尽的时间与疾病抗争。
有人说,“人一生罹患癌几率高达36%,以前闻所未闻,现在已见怪不怪”。伴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环境污染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影响,恶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生命易逝,警钟长鸣。 今天跟大家介绍一下登台频率越来越多的健康杀手——直肠癌。 一、直肠癌是什么病? 直肠癌与结肠癌一样都属于大肠癌(也称为结直肠癌)。 大肠癌是我国5大高发癌症之一,其他4种高发癌症为肺癌、胃癌、肝癌和食管癌。 这5大高发癌症,除肺癌外,其余四个全部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并且,专家表示,目前胃癌,食管癌,肝癌的发病趋于平稳,但是大肠癌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 2015年中国大肠癌发病率数占全球24.3%,死亡数占全球22.9%,相较于2005年,新发病数和死亡数均在十年间翻了一番,分别达到了37.7万、19.11万。 专家表示,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迅速,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的白领人群中发病上升尤其明显,而且出现年轻化趋势,有科学家预测说,不久的将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可能超过肺癌及胃癌,成为癌症榜首。 结直肠癌的年轻化,除了遗传因素外,城市化加剧和人群饮食结构改变也是重要原因,处在高强度工作压力下的都市白领尤其值得关注。 二、都市白领发病率增加 结直肠癌发病率增长迅速的原因与饮食结构有密切关系。 想想我们平时吃的东西,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占了很大比例,很多人蔬菜、水果摄入严重不足。 其次,运动减少,肥胖的比较多,坐立的时间比较长,很多人每天除了睡觉的时间外几乎不是对着电脑就是玩手机,运动时间严重不足。这些都成为结直肠癌发病率不断增长的诱因。 6 类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1、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 2、喜欢吃高脂高蛋白食物的人群 3、长期便秘便血人群 4、患肠道疾病、胆囊炎等相关慢性疾病人群 5、长期精神抑郁的人群 6、长期熬夜的人群 这些高危人群 50 岁以上,至少应该每年做一次肠道检查,50岁以下也应该每2~3年做一次肠道检查。 三、直肠癌症状的显现方式 最多、最明显的就是便血。其他症状也大多容易伴随排便出现,包括便秘、大便变细、里急后重(大便时虽极用力而经久不下,便意难消,伴有疼痛)、腹痛等。但是也有很多病例是癌症也到了很严重的程度才有症状显现。 此外,将直肠癌误认为痔疮的例子也不少见,直到腹部胀感变强,出现肠梗阻,最终才发现是直肠癌。退一步说,就算是痔疮,也不能忽视,实际上痔疮这个人群是直肠癌的高发人群。 如果发现自己便血、排便异常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四、多数结直肠癌可预防 除了遗传不可改变,大多数的结直肠癌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来预防。尤其对于消化道肿瘤,与吃的关系非常紧密。 有研究表明,美国每年50%的结直肠癌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控制体重和运动锻炼进行预防。 近日美国的权威癌症营养专家给出了六个预防结直肠癌的方法,可以帮助降低结肠癌风险。 1 、控制腹部脂肪。无论体重如何,腹部脂肪与结直肠癌风险的相关性都同样存在。 2 、经常适度锻炼身体。不一定非得去健身房,打扫房间也可以,出去跑步也可以,总之一定要动起来。 3 、多吃高纤维食物。在日常饮食中每增加 10 克纤维,就能使结肠癌风险下降 10%。 4 、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同样的重量,加工肉类如热狗、培根、香肠和熟肉制品等,会使结肠癌风险增加更多。 5 、不喝酒或少喝酒。 6 、多吃大蒜。证据表明,富含大蒜的饮食可以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另外专家建议,要少吃或不吃富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其中包括:大鱼大肉、油、动物内脏、鸡蛋黄等;植物油,包括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限制在每人每日 20~30 克左右,约合 2~3 汤匙。不吃或少吃油炸、油煎、烧烤的食品。 五、生命易逝,且行且珍惜 关于吃,关于运动,你可能都要听得耳朵起茧子了,但是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就算是“癌症”这样看似“猛于虎”的疾病,几乎也都是由一天天的不良生活习惯积累而成的。 不要觉得癌症离我们很遥远,正值壮年遽然离世的例子已经足够多了,希望每个人都能引以为戒。
『医生,我什么时候能吃东西?」「医生,我可以吃水果吗?」「医生,我能吃鱼吗?」「医生,我能吃 xxx...?」 作为消化科医生,以上问题常常被患者问起。传统上的「食物崇拜」其实并不合理,多数情况下健康饮食大同小异,难有什么独特的食物要求。 不过在重大手术之后,尤其是胃癌全胃切除这样的消化道手术之后,食物在体内的走行发生变化,对怎么吃的调整还是很重要。胃癌发病率越来越高,手术越做越多,那么如何指导患者术后「无胃」去吃,既能满足身体又不给添乱? 一、引导患者先过心理关,「无胃」的认识误区!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生理恢复固然重要,但可能还是要先做好心理的调整。只说下对「无胃」可能的认识误区。 胃是消化道的明星选手,被提及概率很高,但在功能上,就有点儿名气大过实力的了。胃主要负责食物的机械性消化过程。食物进入胃后短暂储存,在胃液浸泡、胃壁蠕动作用下,被搅动分解,变成更易消化的软靡,然后进入到肠道进行关键的化学性消化及吸收。 即便切除了整个胃,食物同样可以在肠道内完成关键的吸收过程,起码在宏量营养素方面,有没有胃吸收几乎无影响。没有了胃,一样可以吃饱喝足。 在满足完整切除肿瘤的基础上,也并不是所有的胃癌外科手术都要做全胃切除。但用非抱着「能留就留」的观念,全胃切除之后的生活质量是比近端胃切除(保留胃窦、幽门)还要高的,后者的反流甚至严重到让人痛不欲生的程度。 二、辅助口服营养补充,保证营养供应! 没有了胃,也基本可以保证营养摄入,为什么还要辅助营养补充呢? 由于胃癌本身消耗、手术创伤应激,以及围手术期短期禁食的影响,本来需要的营养就多。加上术后一时无法适应正常饮食,对食欲有影响的放化疗又接踵而至。此时想通过「吃」保证营养供应,是很难的,需要口服营养补充来帮忙。 口服营养补充就是在进食的食物以外,再经口补充能提供多种宏量和微量营养素的营养物质,可以是液体、半固体或者粉剂。这些营养物质被冠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SMP)的名号。国内对 FSMP 的应用刚刚起步,还不太成熟规范。 具体到胃癌的全胃切除,推荐在术后应用 FSMP 2~3 个月作为过渡,直到可以适应正常经口进食为止。 三、注意特殊情况,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 任何手术都是有术后并发症可能的。在术后恢复的饮食过程中,也要注意观察一些特殊情况,及时发现并发症征象并处理。 比如在术后早期的进食中,如果发现进食后出现发热、腹痛,就要怀疑出现吻合口瘘的情况。而后期如果进食后有持续腹胀、恶心、呕吐,还要想到是吻合口狭窄梗阻。不能把所有的不适感,都考虑成饮食适应期表现,以免耽搁病情。 四、最关键的问题,具体应该怎么吃! 现在才是最关键的「怎么吃」问题。是不是简单一句「好消化」食物就可以了呢? 1. 循序渐进 不管打算吃什么东西,逐渐加量,让少了胃的消化道去适应都是很重要的。这个适应期大约需要 3 个月。 2. 切小块、多炖煮、好牙口 简单来说就是弥补胃机械性消化缺失的不足,在食物进入肠道之前就尽量通过烹饪和充分咀嚼把食物变成食糜。牙病要提前处理,该佩戴的假牙也不能少。 3. 少简单碳水化合物、多复合碳水化合物、多丰富蛋白质 区分简单和复合碳水化合物的标准就是「消化吸收的快慢」,为什么去推荐不那么好消化吸收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呢? 原因是倾倒综合征的存在。这是一种食物快速「倾倒」入肠道引发的不适反应。倾倒综合征有两个原因。一是高渗性的食物进入肠道,由于渗透压差异,体液快速转移到肠道,继而出现低血压和交感神经兴奋,由此导致腹痛、恶心、心悸。二是碳水化合物快速进入肠道消化吸收,出现明显餐后高血糖,胰岛素迅速升高的结果导致餐后 2 小时出现反应性低血糖,也会出现头晕、出汗、心悸。 小贴士:我们推荐全胃切除术后在身上携带糖果,一旦出现这种餐后低血糖征象,马上吃糖果避免危险发生。 正因为要避免倾倒的发生,我们要限制那些高渗透压的糖水、高盐食物,还要限制容易被化学性消化并吸收的简单碳水化合物。总结起来,以果汁、糖浆、蜂蜜、白米饭、精面粉为主的食物都不太适合出现在胃切除之后的菜单上。消化慢一点儿的蛋白质、复合碳水化合物才合适,杂粮、肉鱼、蛋类、牛奶、蘑菇、蔬菜都可以。煮熟后放凉的米饭和土豆会产生部分抗性淀粉,也很适合作为全胃切除术后的选择。 总计一下,胃切除术后需要的「好消化」食物,是经过简单「机械性消化」,而不是那些容易化学性消化的食物。 4. 少食多餐、固液分离 这些一方面是出于没了胃的储存,容量变小而做的适应性改变,另一方面还是为了减少食物快速进入肠道。进餐时喝汤水对胃切除术后患者不合适,汤的送服作用让主食更快的进入肠道,倾倒综合征更容易发生。所以可以把正餐跟喝汤间隔 30 分钟。 5. 特殊的食物补充 虽然没有了胃,也不太影响宏量营养素吸收。但某些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吸收是大受影响的,比如钙、铁、叶酸、维生素 B12 等。因此乳制品、豆类、肉鱼、深色蔬菜需要注意侧重选择。 五、监测营养状况,膳食补充剂治疗! 即便是侧重补充,这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也不见得就能保证摄入充足。所以,必要的营养检查也是需要的。这不同于胃癌本身的随访检查,一般建议在术后 3 个月、6 个月及其后每年进行。包括血常规、电解质、葡萄糖、铁蛋白、肝功、血脂、维生素 B12、25-羟维生素 D、PTH、叶酸、维生素 B1、锌、铜。如果出现严重的缺乏,需要相应的膳食补充剂治疗。
便秘是指排便困难或费力、排便不畅、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量少。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 3 次。慢性便秘是指便秘病程 6 个月以上 。慢性便秘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之一。我国慢性便秘的患病率较低为 4%~6% ,但在老年人慢性便秘患病率高达 22% ,而国外报道老年人中患病率高达 50% 。 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日常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慢性便秘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生活的头等医疗问题,并可预见未来慢性便秘会呈上升趋势。因此,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很有必要掌握慢性便秘的相关知识,从而为患者提供及时正确的诊治方案。 一、病因 慢性便秘的病因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 排便动力不足:消耗性疾病如肿瘤、慢性胃肠道病变、老年退行性变等生理或病理改变可导致胃肠蠕动减缓,造成便秘;另外长期不合理的饮食如食物中缺乏膳食纤维、减肥导致进食减少等均可导致粪便充盈扩张的机械性刺激减少,正常的排便反射无法产生,从而造成便秘。 2. 肠道结构异常:肠道狭窄(如肠息肉、肠道肿瘤、肠结核、肠道冗长症、肠道外部受到机械性压迫等),使肠内容物通过受阻,导致便秘。 3. 药物:如麻醉药、止痛药(如可待因等)、钙通道拮抗剂(如地尔硫卓等)、抗抑郁药(如丙咪嗪等)、抗惊厥药物(如苯妥英钠等)、抗组胺药等均可造成便秘。 4. 神经精神因素:正常的排便依赖于神经反射的正常传导, 如果受到各种神经精神因素的影响,经常忽视便意,抑制排便等,会产生便秘。此外,抑郁症、癔病等精神疾病患者经常发生便秘。 5. 其它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帕金森病等均可引起便秘。 二、危害 慢性便秘有五大危害: 1. 诱发或加重痔疮:便秘时用力摒气,直肠内压增高,静脉回流受阻,使肛垫充血肥大并下移,静脉丛逐渐淤血、扩张、融合,最后形成痔疮。 2. 诱发肛裂:便秘时排便用力,干硬的粪便可损伤肛管皮肤,甚至造成皮肤裂开,形成肛裂,肛裂引起的疼痛致患者不敢排便,加重便秘,导致恶性循环。 3. 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一些高龄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便秘时用力排便,引起血压增高,心脏耗氧量增加,容易诱发脑溢血、心肌梗死等疾病。 4. 腹疝:便秘时用力排便,腹腔压力增高,很容易形成腹疝,尤其是老年人。 5. 心理疾患: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等症状会影响患者的心情,产生负面的情绪如焦虑等,严重者可影响生活的和工作,有时候便秘产生的心理负面情绪甚至比便秘本身危害更大。 三、治疗 慢性便秘治疗的目的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肠道动力和排便生理功能。慢性便秘的治疗需针对病因治疗如肿瘤、息肉等患者可手术治疗解除梗阻,肠结核患者需抗结核治疗,药物引起的需停用相关药物,精神心理疾患引起的需精神心理治疗,盆底肌功能障碍引起的便秘可采取生物反馈治疗等,在针对病因的同时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1. 一般治疗 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和调整饮食结构,具体如下: (1)适当运动:对运动量少的老人以及久病卧床者益处更大; (2)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结肠活动在晨醒和餐后时最为活跃,建议患者在晨起或餐后 2 小时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比如不要玩手机、玩游戏等; (3)饮水和膳食:增加水分和纤维素的摄入,推荐每日至少饮水 1.5~2.0 L、每日摄入膳食纤维 25~35 g。 2. 药物治疗 (1)泻药:常用泻药可分为容积性泻药、渗透性泻药、润滑性泻药和刺激性泻药。 容积性泻药包括麦麸、聚卡波非和欧车前等。 渗透性泻药包括乳硫酸镁、果糖和聚乙二醇等。 润滑性泻药包括液状石蜡和甘油等口服药物及开塞露等外用药物。 刺激性泻药包括番泻叶、大黄、酚酞等。 (2)促动力药:常用药物包括普芦卡必利、莫沙必利、伊托必利、替加色罗等。 (3)促分泌药:主要是指鲁比前列酮,另外还有利那洛肽,但后者目前尚未在我国上市。对一般治疗和泻药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可以适当应用促分泌药物。 (4)其它药物治疗:如胆汁酸调节剂包括鹅去氧胆酸、elobixibat(A3309)等,外周 μ 阿片受体拮抗剂包括溴甲基纳曲酮、爱维莫潘等。 总之,慢性便秘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不同患者的病因不同,因此需采取针对性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以便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正常情况下,二者血清中的含量很低,当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膜通透性增高,胞质内的 ALT 与 AST 释放入血,致使血中 ALT 和 AST 升高,然而 ALT 与 AST 升高又不仅仅局限于肝脏疾病。下面笔者针对转氨酶升高的鉴别诊断进行阐述。 一、病毒性肝炎 临床上碰到转氨酶升高的患者首先应想到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国内外学者发现并公开的病毒性肝炎的种类包括 8 种类型,分别是: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庚型、TTV 病毒以及 SEN 病毒。 病毒性肝炎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疼痛、乏力、黄疸、发热、肝大、肝功能损害等,有些病人可慢性化,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为肝癌。各类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均可导致转氨酶升高,为明确转氨酶升高是否由病毒性肝炎引起,可予以不同肝炎病毒的抗原、抗体检查, 以明确是哪一类型病毒引起的肝炎。 二、肝外梗阻性疾病 转氨酶是由胆管排泄的,因此胆管梗阻可引起转氨酶升高,临床上引起胆管梗阻的常见的是胆管、胆囊、胰腺等疾病,比如胆囊炎、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肝胆管结石、胆囊及胆管肿瘤、先天性胆管扩张、壶腹周围癌、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 上述疾病一般可通过彩超、CT、MRI 等检查加以区分和鉴别。 三、脂肪性肝病 脂肪性肝病是以肝细胞脂肪过度储积和脂肪变性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症,临床上根据是否长期过量饮酒分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包括单纯性脂肪性肝病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临床上有乏力、上腹部不适、肝区隐痛等非特异性症状,实验室检查可有转氨酶升高,通常以 ALT 升高为主。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长期饮酒导致的慢性肝病,初期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发展为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临床上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右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70%~80% 的患者转氨酶升高。 超声检查是诊断脂肪性肝病的重要手段,确诊率高达 70%~80%;肝/脾 CT 平扫密度比值 ≤ 1 可明确脂肪性肝病的诊断,肝穿刺活检是确诊脂肪性肝病的主要方法。 四、药物 临床上很多药物都可引起转氨酶升高, 有报道在用药 12 小时后即可出现转氨酶升高的情况。常见的引起转氨酶升高的药物有: 1. 抗结核药:雷米封、呲嗪酰胺、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平、异烟肼等; 2. 解热止痛药物:羟基保泰松、氨基比林、消炎痛等; 3. 抗菌药物: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先锋霉素、四环素、磺胺类、氯霉素、两性霉素 B 等; 4. 精神类药:如鲁米那、氯丙嗪、丙咪嗪等; 5. 抗肿瘤药物:环磷酰胺、氨甲喋呤、硫唑嘌呤等; 6. 降糖药物:氯磺丙脲、甲磺丁脲、甲磺丁脲等; 7. 降脂药物:他汀类(辛伐他汀等),贝特类; 8. 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甲基硫氧嘧啶等; 9. 激素类:已烯雌酚、睾丸酮、甲基睾丸酮等; 10. 其它:如麻醉药甲氧氟烷;利尿药氯噻嗪等;锑化合物等。 对药物性肝损害的病人要全面询问药物使用的时间长短、剂量等。根据血清特异性抗原或抗体除外病毒性肝炎,通过影像学检查了解肝内阻塞和有无脂肪肝存在,或停药观察,用护肝药物,若症状缓解,可诊断药物性肝损伤。 五、寄生虫疾病 血吸虫、阿米巴原虫、华支睾吸虫等的感染均可造成转氨酶升高,对于这些寄生虫感染,必须查到感染的虫体、虫卵,加上转氨酶升高,则可明确诊断。 六、病毒或细菌感染 细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引起的肝脓肿、败血症等。一般来说诊断不是很困难,通过血培养明确原发感染灶,通过肝功能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转氨酶升高,通过血清学抗体、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可明确诊断。 病毒:疱疹病毒、水痘病毒、EB 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均可引起转氨酶升高。疱疹病毒、水痘病毒等感染因有典型的皮疹容易诊断, EB 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则需要通过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来明确诊断。 七、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临床上表现为乏力、腹胀、皮肤瘙痒、纳差、黄疸等。肝功能检查表现为转氨酶轻至中度升高。确诊主要依靠肝穿刺活检。 八、其它系统疾病 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大面积烧伤、呼吸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尿毒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均可发生转氨酶升高, 应引起大家注意。一般通过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查、心电图、影像学等检查,可加以区分。
最近一段时间,门诊中消化性溃疡的病人又多了起来。治疗溃疡病,除了督促患者按疗程服用抑酸药物,更重要的是清除幽门螺杆菌。 于是,每次门诊都会翻来覆去地叮嘱很多患者该如何服药,以确保达到最佳疗效。要知道,即使正确的药物,如果服用方法不妥当,效果也要大打折扣。笔者在此把清除幽门螺杆菌服药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一下总结归纳。 一、选药 要点 1:目前清除幽门螺杆菌一律要求使用含有铋剂的四联药物,具体包括:一种 PPI +铋剂(枸椽酸铋)+二种抗菌素。缺少任何一种药物的给药方案均是错误的! 要点 2: 二种抗菌素的选择有讲究,必须在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三种药物中至少选择一种。 要点 3:由于细菌对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药物的耐药性强,二种抗菌药不可均在这几种药物中选择。 要点 4:不可在其他未经验证的抗菌药物中选药,诸如各种头孢霉素等。 二、服药 要点 1:采用每天 2 次服药法,一般在早餐及晚餐时分别服用。 要点 2:抑酸药及铋剂应在餐前半小时服用,二种抗菌药则在餐后即服。 要点 3:疗程为 10~14 天,少于 10 天则有可能未完全清除细菌,但多于 14 天也无必要,徒增费用及副作用。 要点 4:应告知患者服药期间,大便色黑、小便色深黄是正常现象,勿心慌。 要点 5:告知患者尽可能不间断地服药完成一个疗程,不要轻易中断治疗。否则杀菌不完全而且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给今后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三、服药后 要点 1:疗程结束后要检查治疗效果,需在服药结束后间隔一个月以上时间。推荐进行碳 13 或碳 14 呼气试验检查。 要点 2:如果治疗失败,需要再次治疗者,不宜立即进行,应间隔数月,以使细菌恢复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复治的选药更困难,应在专家指导下进行。
肠息肉指突出于肠腔表面的隆起,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其发生率通常随年龄增加逐渐上升,男性多见(男性约高出女性1.5~2.5 倍),病变部位以结直肠多发,与结肠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本文就肠息肉常见的 7问题进行简述,以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有关肠息肉的问题。 对于有结直肠息肉史或结直肠的人群如何做好肠镜的筛查? 增生性息肉及其他非肿瘤性息肉筛查的时间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