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银(汞)对人体的伤害是由于汞蒸气的吸入造成的,而原子汞在胃肠道基本不被人体吸收。体温表里的水银属于原子汞,且量很少,即使被吞入,造成的危害也很小,所以不用担心。需要注意的是被咬碎的体温表会有很多玻璃渣,会损伤宝宝的口腔粘膜,要立即清除。可以用清水漱口,清除口内的玻璃渣,只要没有吞下大片碎玻璃,就不会有生命危险。如果在家无法清除,可去医院口腔科,请医生帮忙清理口腔。 一般情况下,误服的水银少则几小时,多则十几个小时,即可从粪便中安全排出。也可以给孩子多吃些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如韭菜、芹菜、土豆等,以促进水银、玻璃渣随粪便排出。 此外,还应该注意,水银在常温下即可挥发成气态汞,被吸入呼吸道后可引起中毒。所以对于散落在地的水银要及时清除,以防吸入后中毒。可用湿润的棉签或胶带纸收集散落的水银粘集起来,放进可以封口的瓶中,如饮料瓶等,并在瓶中放入水,水可以防止水银蒸发。在收集的过程中把窗户打开,保持空气流通。 本文系刘军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最近发现因为尿频来就诊的孩子多了起来,有女孩,也有男孩子;有的只有尿频,几分钟一次;有的有尿失禁(忍不住尿在身上);有的伴有夜间遗尿。泌尿系统很多疾病可以有尿频的症状,那么这些孩子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总结了最近接诊的小病人,大约有如下几种情况: 1.泌尿道感染:有尿频表现,伴有尿失禁、遗尿的,还出现了外阴红肿痛、分泌物多、尿常规是大量白细胞尿的,属于最常见的泌尿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常常是通过尿培养检查来最终确定的,并且需要服用抗生素来治疗。 2.过敏性疾病:孩子尿频非常严重,伴有外阴红、骚痒,但没有分泌物,也没有尿常规检查异常。这样的孩子经常伴有长期咳嗽、流鼻涕、打鼾、皮肤红疹等等全身过敏症状。有的妈妈带孩子来不说明孩子还有这些问题,只管尿频,所以可能造成误诊。 3.神经性尿频:除外尿频,没有其它不适。很多妈妈十分焦急,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总是想控制孩子排尿,结果适得其反。孩子的生活环境改变、与陌生人接触、强迫孩子做不愿做的事情,孩子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小磨擦,假期结束恢复上学等是可能的促发因素,尿频可能是孩子心理压力的反映。 4.寄生虫感染:有尿频、肛门骚痒、遗尿等表现。常见于幼儿园期小朋友,蛲虫感染时,可以在尿频、述屁股痒时检查一下肛门周围,看是否有虫体活动。如果是这个问题,应该以驱虫药治疗。 5.肾小球肾炎:除了尿频,可能还有更严重的表现,比如脸肿、尿少、茶色尿、蛋白尿等。应该尽快到医院肾脏专科就诊。 其实,诊断疾病需要很多的线索,希望爸爸妈妈们在百忙中多关心宝宝,这样可以尽早的发现孩子的病情,给予及时诊治和恰当的反映处理,是可以尽快的帮助孩子康复的。
身材矮小现已成为儿童生长发育中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也是儿童自身、家长、社会日益关心和关注的问题。身材矮小不仅使儿童苦恼、产生自卑心理,还直接影响了儿童自身的身心健康以及未来的求学、择业和择偶。此外,家长对孩子的身高认识主要存在以下误区:1.营养缺乏而食补。2.“晚长”的老观念,一拖再拖。3.对增高产品的过度迷信。4.忽略过早发育的孩子。而矮小症早发现是完全可以治愈的。3-9岁是儿童身高增长的黄金时期,也是矮小症患儿治疗的最佳时期。因此,临床上建议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孩子从婴儿生长到成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良好的营养、运动和休息对孩子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生长受到体内很多化学物质的调节,这些化学物质称之为激素。控制生长最主要的激素是生长激素(GH)。怎么判断生长激素缺乏症(GHD)?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健康儿童的-2SD(即两个标准差)或低于生长曲线第三百分位。年生长速率低于5cm呈匀称性矮小,无青春发育体征排除慢性肝肾疾病、糖尿病等骨龄落后两岁以上生长激素激发试验GH<10ng/ml:GH<5ng/ml 生长激素完全缺乏5ng/ml<GH<10ng/ml生长激素部分缺乏生长激素缺乏如何治疗?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的最佳方法是生长激素替代疗法。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已使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来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并沿用至今。全球药品审查最严格的机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1985年批准重组人生长激素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性早熟性早熟儿童由于提前出现性发育,使心理负担加重,过早的性发育也使儿童生长期缩短,从而影响到成年身高。因此,尽早有效地控制性早熟的症状发展,使骨骺成熟速率减缓,有效延长性早熟儿童的生长期,改善成年身高很有必要。一.什么是性早熟?通俗地说,就是过早地出现性发育。正常性发育的年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在不断前移。全国儿童内分泌学组目前的定义是:女孩在8岁以前,出现乳房发育等第二性征(或在10岁以前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睾丸增大等第二性征,并伴有体格的过快发育,称之为性早熟。二.性早熟的分类病因分类(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是否提前发动)中枢性性早熟(CPP)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提前启动,患儿除有第二性征的发育外,还有卵巢或睾丸的发育,并且年龄提前。外周性性早熟第二性征出现且性激素水平升高,但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不成熟、无性腺的发育。部分性性早熟单纯乳房发育、单纯性阴毛早现、单纯性早初潮。三.导致性早熟的原因1,生活水平的提高2,文化传媒的作用3,过多服用某些营养品,如牛初乳、蜂王浆等。4,食物:过量的动物类食品、反季节蔬菜水果、油炸类食品、某些儿童口服液。5,父母的遗传因子、服用性激素药物、误服避孕药、环境污染、化妆品等原因均可导致儿童性早熟。四.性早熟的治疗性早熟(CPP)患者治疗目标是以改善患儿的成年终身高为核心的同时减轻患儿的心理负担和对患儿身心健康的影响。治疗方案:1.通过骨龄预测终身高,如果家长能够接受未来的身高则可单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2.如果性早熟患者已到发育晚期,且骨骺即将闭合,则可单用生长激素治疗,尽最大限度追赶终身高。3.用GnGHa治疗会出现生长减速,联合生长激素(GH)治疗可有效改善生长减速。因此,尽早发现孩子性早熟除日常生活中多留心观察孩子是否有第二性征过早出现意外,10岁以前孩子身高增长突然加速往往是性早熟的一个信号,此时家长不应盲目乐观。如怀疑孩子有这方面的问题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儿童内分泌专科或矮小症、性早熟专科的正规医院咨询、就诊。本文系谭丽兰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总是有家长带宝宝来就诊,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发现宝宝有不对劲的地方,很纠结,不知 道是不是宝宝生病了,经过询问和详细的检查,发现只是些新生儿期间正常的生理现象。 所以今天在这里科普一下新生儿期间正常的生理现象。 1.溢奶:新生儿胃呈水平位,容量较小,胃的贲门括约肌(胃和食道交接的地方) 发育不完善,比较松弛,幽门(胃和肠道交接的地方)相对紧张,这样一来,宝宝吃完 奶后,不管是打嗝、哭闹及排便时,胃内的奶液出现反流,从口中溢出。溢奶一般为生 理性,多在饱餐后出现,为刚吃的奶液,无黄绿色或红色物,不影响体重增长,不是喷射状的呕吐。溢奶的处理:生理性不需要治疗、加强护理,哺乳姿势正确,喂奶后需让宝宝趴肩膀上拍背4-5分钟,会很好的改善溢奶症状。随年龄增长渐症状消失。 2.上皮珠、马牙和螳螂嘴: 上皮珠:新生儿口腔硬腭(俗称上腭)上的白色小珠。 马牙:出现在齿龈上的白色小珠看起来像小马驹口中的小白牙。 螳螂嘴:新生儿口腔内两颊都会堆积脂肪垫。 以上均属正常现象,无须处理,会自行消失。 3.乳房增大及假月经,;宝宝出生后都会出现的乳腺肿胀属生理现象,有蚕豆大小的硬结,无红肿,无融疼。部分女婴生后5-7大会出现阴道少许血性或非脓性分泌物, 持续一周左右,是由于母亲雌激素影响,一般2-3周内可自行消退,无须处理。、 4.新生儿红斑常在生后1-2天出现,呈大个不等、边缘不清斑丘疹,皮肤发红, 一般1-2天自行退去,常不需要处理。 5新生儿栗粒疹:有些宝宝鼻尖、鼻翼或面部可见针头样大小的黄白色皮疹,蜕皮后自然消失,无须处理 6.生理性蜕皮:新生儿2周左右会出现蜕皮现象,这与上皮细胞脱落更新和皮肤上的胎质脱落有关,无须治疗 7.橙红斑:为分布于新生儿前额和眼睑上的微血管痣,数月内可消失。 8.青记;一些宝宝在背部、臀部常有蓝绿色色斑,此为特殊色素沉着所致,俗称青记或胎记,随年龄增长而渐退 9水肿:生后3-5日,在手、足、小腿、耻骨区和眼窝等处易出现水肿,2-3天后消失,与新生儿代谢不稳有关 本文系安重阳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睡觉不尿床,孩子更快乐——小儿夜遗尿的诊治问题:请您介绍一下什么叫做夜间遗尿?答::夜间遗尿在医学上叫做遗尿症,俗称尿床。如果5岁以上,每个星期有两次以上的,在夜间睡眠中不自觉把尿排在床上,就可以诊断是夜遗尿。由于孩子疲劳或临睡前饮水过多,偶然出现的遗尿不是病态;对于大年龄儿童可适当放宽夜遗尿的次数。问题:为什么讲述这个常见问题?答::对于夜遗尿,家属和医护人员都习以为常,认为大部分都可自愈,不必要过度关注和治疗;最近20年,关于夜遗尿的研究很多,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主要是针对它的发生机制去研究。美国、欧洲,日本都已发布了指南和共识。2013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夜遗尿儿童诊治专家协作组,2014年4月发表了中国儿童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共识。国际小儿尿控协会和欧洲小儿泌尿外科协会在26届欧洲小儿泌尿外科大会期间宣布制定“世界遗尿日”。首个“世界遗尿日”定于2015年10月17日问题:夜遗尿的发生率有多少?孩子出生后,神经发育有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一般在3岁左右能自我控制排尿,夜间如果要排尿会醒来;控制好的话,孩子可以一夜没有很大的尿意,睡到天亮。但对一部分孩子来讲,夜遗尿成了一个大问题。即夜间睡觉时,他会不自觉把尿液排在床上。 关于遗尿症的流行病学资料有很多。不同的年龄发病率是不一样的。5岁左右,应该进入正常控制排尿的年纪,国外资料:据统计大约有16%的5岁儿童、10%的7岁儿童和5%的11~12岁儿童患有夜遗尿,约0.5%-2%的患儿遗尿症状可持续至成年期。问题:夜遗尿的分类?主要原因是什么?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继发性是指继发于某些疾病,如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或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糖尿病、尿崩症等,比较少见。原发性无明显原因,这种最多见,占绝大多数。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1. .血管加压素的缺乏 血管加压素在夜间升高,使儿童在睡眠中尿量减少。有一些仅夜间遗尿的儿童因为血管加压素缺乏正常的昼夜分泌节律,致使夜间尿量增多,超过膀胱的容量,造成遗尿。患儿常在入眠后不久即遗尿,一般在夜眠最初1/3的时间发生遗尿,且尿渍大,如家长唤醒患儿排尿,则可无遗尿现象。2.不能从睡眠中觉醒 遗尿儿童的父母常常报道他们的子女有睡眠过深和难以唤醒的现象。实际上夜间遗尿与睡眠深度无关,遗尿可以发生在睡眠任何阶段中,其主要问题是当膀胱充盈时,患儿不能从睡眠中觉醒。临床上根据患儿夜间是否自己醒来去厕所排尿、是否要他人唤醒还是自己醒来以及醒后有无不愿起床排尿的现象而决定觉醒的程度。3.心理和社会因素 强烈的应激因素如幼儿时期的不良遭遇(父母离异、死亡、儿童与父母突然分离、因病住院或意外事故)、初入学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等均可导致儿童在控制排尿的关键时期因心理紧张而遗尿。遗尿症儿童也常有较多的行为问题和情绪问题,如多动、抽动、不合群、害羞、脾气古怪等,据报道,遗尿症儿童中约10%有注意缺陷障碍,男孩多于女孩。4.膀胱容量小 遗尿症儿童的膀胱容量较无遗尿的同龄儿童小。正常儿童的每次尿量约10ml/kg,而遗尿症的小儿其尿量达不到应有的膀胱的容量。一般来说,这些儿童的平均每次尿量小于10ml/kg,白天排尿频繁(>7次),有尿急现象,晚上遗尿次数可以不止1次,尿量可或多或少。5.便秘 遗尿症儿童常有便秘的问题,特别多见的是日间遗尿的儿童,这是因为便秘时,直肠壶腹部的粪块强烈地刺激感觉神经,影响大脑对膀胱的充盈的感知而造成遗尿。6遗传因素 遗尿症儿童常有家族史,单卵双胎的孪生儿共同发病的概率高于双卵双胎者,双亲有遗尿症者,在后代中发现有遗尿症者达77%;父母中1人有遗尿症者,子女患遗尿症为44%。然而,仅仅白天有遗尿症的儿童似乎与遗传无关,而那些白天和黑夜均有遗尿的儿童,有明显的男性家族遗传史。Shaffer等(1984)发现阳性家族史在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中都很常见,说明遗传因素起一定的作用。最近丹麦的一些研究证实遗尿的显性基因是在第13号染色体上,这一发现为遗尿症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问题:夜遗尿对孩子和家长有什么影响?遗尿孩子的精神状况和其他疾病患儿是否有差异?答::除器质性疾病导致的,一般夜遗尿对智力、体质影响不大。我们越来越重视遗尿,关键是因为疾病对孩子心理的影响。临床研究发现遗尿的孩子更容易表现出内向、自卑,跟医生交流时比较害羞。这是遗尿孩子明显异于其他疾病患儿的一点。夜遗尿对整个家庭的影响也比较大。有些家庭是孩子和大人睡在一起。这时大人就睡不好,时刻想着提醒孩子、关注孩子。所以遗尿一方面是对孩子本身有影响,另一方面是对家庭、父母的影响。问题:夜遗尿首次就诊,要做哪些检查?检查的目的是什么?答::首次就诊夜遗尿时,问诊是很大的一个部分。医生要了解很多信息,包括有无神经系统问题,有无器质性疾病、心脏病、糖尿病,或其他内分泌问题。其次要做体格检查,要看孩子整个精神面貌、活动度和心肺情况,血压、身高、体重是否跟正常孩子一样。同时,要看腰骶部有没有脊柱发育异常。体格检查是医生鉴别夜遗尿不同病因的参考。有时我们发现孩子在夜遗尿的同时,个子特别矮,肯定有其他问题。最后是辅助检查,要做尿常规检查,排除一些肾脏疾病,再加一项超声检查,看看泌尿系统发育有无异常等。问题:发现孩子夜遗尿后,是否要写排尿日记?有什么意义?答::在很多发达国家,医生们一直推崇排尿日记,其目的是让医生充分了解排尿异常的“规律”,探究是属于哪一类的排尿异常,如夜间多尿类型的、夜间尿量不多但次数多,或夜间尿量又多次数又多,白天有没有排尿异常等。在门诊上,有些家长表述清楚,病历描述得好。但有些家长不一定了解那么清楚。这时就需要通过排尿日记来帮助医生诊断了。标准的排尿日记要记录一整个星期,包括前后两个周末,共9天。期间,白天晚上的排尿情况都要记下来,主要是记录时间。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尿的量。家长觉得称量麻烦。那理想的方法是,在这期间夜间给孩子用尿布,每次称尿布的重量,做一个加减。还要记录每天的饮水量,一共喝了多少杯,一杯水有多少量,喝汤、牛奶等的量,只要是液体都要记录。这样一个完整的记录,有助于医生分析排尿异常的类型,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因为不同的类型,方案有效性不一样。如果一开始就能给孩子提供针对性强的治疗,也会给家长和医生更多信心。同时,写排尿日记的过程也是一个治疗过程。家长在记录时,会看到孩子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喝水太多,睡前没有及时排尿等。也就会有意识改变。出现夜遗尿,就需要干预吗?答::夜遗尿的自愈是随着年龄段而变化的,需要时间不等。比如有的孩子可能在10岁时好了,那5岁到10岁之间要不要干预呢?我们的原则是看遗尿的严重程度,以及这一问题对家长和孩子的影响。也有孩子的夜遗尿一直持续到成人期,这时的治疗会更加困难。针对治疗,我们有一个特别的提法,就是基于患者意愿,要有想治疗的愿望。因为这个病不像其他一些器质性疾病,如儿科肾脏病中常见的肾病综合征,有大量蛋白尿浮肿,不治疗会危及生命。一部分夜遗尿会自愈,且不同年龄症状不同。我们希望家长和孩子都能正确对待,不要有心理包袱。比如随着时间推移,孩子现在6岁,遗尿比5岁时好一些了,原来一周两次、一上床就尿很多,现在差不多快到睡醒时才有一次,那就可以继续观察。如果孩子遗尿次数多,尿量大,影响到他和家长的生活,尤其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了,可以选择治疗。问题:5岁是诊断的一个时间节点。那5岁以下夜遗尿,要干预吗?答::提到5岁以上才诊断,是因为90%的患儿是在这个时候发现的。如果4岁以下的孩子,夜遗尿很严重,我们建议家长带患儿门诊排除一些继发性因素,若神经、泌尿系发育异常、感染、糖尿病等,同时与医师共同探讨治疗的得失。此外, 5岁以上孩子开始治疗,这个年龄的孩子更配合,自己也有治疗意愿。问题:遗尿有哪些治疗方法?答::治疗方法有几个方面,医生会根据不同的夜遗尿类型和程度,选择最适合的方法。首先是生活指导,这是基础,国际上视为“专家推荐”,很难有循证医学的证据来验证其有效性多少。根据很多医生的经验,在控制了孩子的晚间饮水量后可明显改善夜遗尿情况。生活指导更适合大一些的孩子。刚才说到,遗尿孩子的水摄入很有讲究。这个水包括哪些?答::喝的水、汤、粥、牛奶等。可以把这些放在白天进行,特别晚饭以后就不要再饮水。晚饭时尽量不要喝很多汤。有的家长坚持要孩子睡前喝牛奶,可以将这顿奶改到下午喝。问题:可乐、茶能喝吗?答::晚上是不能喝的,白天看情况。不过,我们不主张孩子多喝可乐这些甜度高的饮料,也会影响食欲,影响正常营养的摄入。问题:晚饭到睡觉,多久比较合适?答::这和家庭的生活习惯有关。希望晚饭和饮水的时间,与睡觉的时间间隔稍长一些,如三个小时。问题:遗尿孩子吃水果要限制吗?答::我个人不太建议过多限制夜遗尿孩子的活动、饮食等。因为快乐很重要,尤其是遗尿的孩子,我们要明白,让他接受治疗的目的,就是改善夜遗尿对他(她)的影响,快乐起来。我会鼓励孩子,你今天晚上不喝水了没有尿床,全家都睡好了,你去学校或幼儿园也很精神。这样孩子在治疗过程中也是快乐的、有劲儿的。我们希望看到孩子快乐的笑脸。如果因为治疗,这个也不许那个也不能,就违背了治疗的目的问题:养成良好的排尿排便的规律和习惯,有什么意义?答::很重要,尤其要重视遗尿孩子的便秘问题,一旦出现要相应治疗,否则会影响他的膀胱功能。问题:如何锻炼排尿习惯?答::这需要一个过程。好的排尿习惯是有了尿意,能及时排掉。我们也要锻炼膀胱收缩和释放括约肌的功能。针对5岁以上的孩子,有尿意了,我们可以锻炼其憋住一会儿,等到合适的时候再去排。比如周末父母都在家的时候,孩子有尿意了,可以在家长监控下,憋一下。过一段时间,再适当延长憋尿的时间。但总体不能憋太久。概括地说,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我们鼓励他有尿意就去排尿;对5岁以上的孩子,要鼓励他有意识地适当憋尿,再去排。问题:生活指导适合多大的孩子?要多久能看到效果?答::一般来说适合5岁以上的孩子。生活习惯的改变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对家长也是这样。不论是生活指导还是用药,一般都强调要至少坚持3个月。问题:遗尿除基础治疗外有哪些治疗方法?目前国际和国内应用比较多、疗效肯定的主要有行为治疗和西药治疗。问题:什么叫行为治疗?答::行为治疗主要是报警器治疗,是一个行为的生理反馈训练,国外应用比较普遍。这是一个很小、很简单的装置,可以放在床单或内裤上面。只要有点尿湿了,报警器就会发出声音。家长可以尽快起身,把孩子也叫起来去小便。通过这样尿湿—叫醒—解小便的过程,孩子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达到有尿意后醒过来。针对遗尿严重的孩子,可以到医院进行生物反馈治疗,通过专门训练膀胱肌肉的收缩、放松,达到控制排尿的作用。问题:所有患儿都能用报警器治疗吗?答::是的。报警器是最简单的一个方法,音量可以自行调节。型号有些差别,有一种声音的,也有多种声音的。问题:西药有哪些?答::西药主要有两大类药物,特别是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其特点是针对夜遗尿发病机理上的靶点,进行设计。抗利尿激素应用于夜遗尿,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夜间入睡后,正常人体内的抗利尿激素水平会增加,这个激素有几方面作用:浓缩尿液、减少尿量,在膀胱丰盈时唤醒膀胱,提醒人起床解小便。很多研究都已经证实,有夜遗尿的孩子,到了晚上,其体内抗利尿激素的水平会下降。这样一来,尿量就会多,且不容易醒。有家长说,我的孩子夜里不醒,尿了也不知道。这在抗利尿激素水平较低的患儿中是一个通病。需要说的是,有的家长一听激素就害怕。但这个是专门排尿的激素,和全身作用的肾上腺激素不是一回事。问题:抗利尿激素怎么用?答::服用方法很简单。就是晚上睡前一个小时服药。吃药的时候,可以喝一口水,尽量少喝。服药后8小时就不能再喝水了。同时要求睡前2小时不要饮水。国内目前主要使用片剂。问题:夜遗尿药物治疗多久能见效?要吃多长时间?答::这个药的起效时间因人而异,要根据孩子自身激素分泌的节律或程度。大部分孩子当晚就有效;有的孩子可能要吃两三天才见效。一般我们持续用药4—6周没有效果,才判断无效。在这4—6周中,还有一个加量的过程。我们会从0.2毫克开始用。如果效果不好,两周左右要复查,在医生指导下加量,可用到0.4~0.6毫克。若药物有效,再持续3个月为一个疗程。即使中间症状改善了,也要按照这个剂量吃够3个月,不能减量。有研究显示,减量太快,容易复发。问题:药物治疗有哪些副作用,如何避免?答::正常人有一个自我调节机制。水喝多了就会尿,水喝少了尿就少。应用抗利尿激素后,会使尿液变浓,尿量减少,如果此时不控制饮水,水份就会在体内蓄积,造成低钠血症和水中毒。这可能会造成轻度头疼、不适等,严重的会抽搐。但这个药物没有蓄积作用,很快能排出体外。要避免这一副作用,就要把握好服药时间,服药后不要喝水。问题:如果在治疗夜遗尿时发烧了,医生要求多喝水退烧,怎么解决这个冲突?答::那就停用抗利尿激素,停几天没关系的。而且发烧了,父母晚上会守在孩子身边,发现小便了会及时叫醒。问题:停药到何时?答::到孩子热退、疾病康复后,再恢复用药。这个停药时间要增加在疗程里,如停药一周,疗程就要相应延长1周。问题:用药期间突然遗尿加重,怎么办?答::这时就要及时就医,讨论分析原因,切不可自行加量或减量。排尿日记会有帮助,是不是水喝多了,白天情况怎么样。一般都能找到原因。问题:服药3个月后,可以停药吗?会复发吗?答::用药效果是好的,可以停药。停药后,有50%的人可能复发。这和生活习惯有关。即使停药,也需要坚持好的生活习惯。第二类药物针对非典型的夜遗尿。即尿量不多,但次数多。有时白天也会出现尿频尿急。这主要是膀胱肌肉不协调引起的,如奥西布宁一类的解痉药,针对膀胱肌肉的过度收缩,发挥作用。问题:如果停药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遗尿,偶尔一次尿床了,是复发吗?答::这不能算复发。很多正常孩子偶尔也会夜遗尿,喝水喝太多,晚上实在起不来,都可能发生遗尿。这需要家长自己把握。在治疗过程中,心理治疗或奖励治疗也很重要。假设有的孩子连续几天不尿床,家长要给他奖励,鼓励孩子的信心。反过来,偶尔一次尿床也不要轻易责备,不能给孩子施加压力。问题:复发后怎么治疗?比首诊治疗难度大吗?答::可以继续治疗,仍然有效。多数情况下,仍选用抗利尿激素,疗程仍是三个月。很少一部分遗尿的确很顽固,治疗难度大。问题:关于夜遗尿,您最希望对患儿和家长说什么?答::我希望夜遗尿的孩子不要有太重的心理负担,很多小朋友也有遗尿;希望能得到家长和医生的共同重视,及早发现引起遗尿的继发疾病,同时主动采取多种方法,尽量让夜遗尿的孩子早一些摆脱疾病的困扰,快乐成长。
在儿童生长发育门诊,经常会听到家长问一 个问题:“医生,我的孩子脸上皮肤一块一块发白,是怎么一回事啊?老人们都说是蛔虫引起的,要不要打虫啊?”其实,这种脸上皮肤一块一块发白的现象称为“白色糠疹”,又称单纯糠疹,民间俗称“桃花癣”。其发生可能与卵圆形糠秕孢子菌感染有关。多见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好发于面部,也可发生于躯干和四肢。该病的皮损为一片或数片白色或淡红色斑片,有少量糠秕状鳞屑。皮损消退后残留淡白色色素减退斑。无自觉症状,多可自愈。白色糠疹的发生,中医认为与孩子的脾胃不和有关。多表明幼儿营养不全或吸收不良,如挑食、饮食不规律等。之所以以往人们都认为与蛔虫等寄生虫有关,是因为以前卫生条件差,小孩多数体内有寄生虫。由于营养被寄生虫侵夺,造成营养不全自然就易长白色糠疹了。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化肥代替了农肥,现在小孩已很少感染寄生虫的。但是其他影响饮食和营养吸收的因素,还是会让白色糠疹发生。在治疗上,对白色糠疹一方面可能通过调理脾胃(婴幼儿可用婴儿健脾散,大一点的儿童可用健脾丸或鸡内金等)来改善消化和营养吸收,并补充一些必要的营养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B及微量元素锌铁铜等。平时要让孩子多吃坚果类食物、豆制品、黑芝麻等食物。对于局部皮肤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可用油霜膏保持皮肤滋润。如果病情较长较重者可以试用抗真菌药外涂;如盐酸特比萘芬乳膏(兰美抒)等。也可用硫磺软膏、红霉素软膏等外涂。但是不要用含糖皮质激素的药膏如皮炎平、肤软松等。本文系施长春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孩子睡觉磨牙并不少见,很多时候,父母都认为是孩子肚子里长虫子了。其实,很多原因都会导致孩子在睡觉时把牙齿咬得咯咯响。宝宝睡觉磨牙的6大原因1、肠道寄生虫肚子里有蛔虫。蛔虫寄生在孩子的小肠内,不仅掠夺营养物质,还会刺激肠壁,分泌毒素,引起消化不良。孩子的肚子经常隐隐作痛,就会造成失眠、烦躁和睡觉磨牙。另外,蛲虫也会引起磨牙。蛲虫平时寄生在人体的大肠内,孩子入睡以后,蛲虫会悄悄地爬到肛门口产卵,引起肛门瘙痒,使孩子睡得不安稳,出现磨牙。应对策略:给孩子驱虫。平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晚餐吃得过饱晚餐吃得过饱,或者临睡前加餐,不仅影响营养素吸收、利用,而且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因为入睡时,胃肠道里还积存着大量没有被消化的食物,整个消化系统就不得不“加夜班”,连续工作,甚至连咀嚼肌也被动员起来,不由自主地收缩,引起磨牙。应对策略:不要在临睡前让孩子吃得过饱,吃饱后稍微待上一会儿再让孩子上床睡觉。3、缺乏维生素患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孩子,由于体内钙、磷代谢紊乱,会引起骨骼脱钙,肌肉酸痛和植物神经紊乱,常常会出现多汗、夜惊、烦躁不安和睡觉磨牙。应对策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钙片,平时多晒太阳,夜间磨牙情况会逐渐减少。4、睡眠姿势不好如果孩子睡觉时头经常偏向一侧,会造成咀嚼肌不协调,使受压的一侧咀嚼肌发生异常收缩,因而出现磨牙。孩子晚上蒙着头睡觉,由于二氧化碳过度积聚,氧气供应不足,也会引起磨牙。应对策略:如果发现孩子睡姿不好,帮助他及时调整。平时不要让孩子养成蒙头睡觉的习惯。5、牙齿排列不齐咀嚼肌用力过大或长期用一侧牙咀嚼,以及牙齿咬合关系不好,发生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也会引起夜间磨牙。而且,牙齿排列不整齐的孩子,他的咀嚼肌的位置也往往不正常,晚上睡眠时,咀嚼肌常常会无意识地收缩,引起夜间磨牙。应对策略:定期带孩子去看牙科医生,根据医生的建议做牙齿矫正和治疗。6、精神因素有少数孩子平时晚上并不磨牙,但如果临睡前听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或刚看完恐怖、紧张的电视或动画片后,由于神经系统过于兴奋,也会出现夜间磨牙。另一个原因是压力大(通常表现为神经紧张或愤怒),如不适应幼儿园生活、害怕班里的某个小朋友、与父母或者家人争吵等,都会令孩子的精神紧张,导致孩子晚上睡觉磨牙。此外,一些过度活跃的孩子也会发生夜间磨牙。应对策略:睡前不要让孩子看那些过于刺激的电视。经常和老师、孩子沟通,如果孩子有心结,及时帮他解决,解除他的心理压力。* 如果经常磨牙的话,应该去口腔科检查一下,因有些口腔疾病也会引起夜间磨牙。* 有些孩子的磨牙症与其成长和发育关系密切;另一些孩子磨牙实际上是他们对疼痛(如耳痛或牙痛)的一种反应。和搓揉酸痛肌肉一样,孩子磨牙也是缓解疼痛的一种本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自动消失。* 对于顽固的磨牙症,可使用牙垫,以保护牙齿,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临睡前服小剂量镇静剂,以降低大脑某区域的兴奋性,抑制磨牙。* 夜间磨牙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只有排除上述各种原因,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宝宝磨牙才会逐渐好转。
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发热出疹性疾病,早期(一般3一5天)高热期家长非常担心,之后全身出现皮疹时又容易被家长误以为是麻疹,反复奔走于医院与家庭之间,确实把许多家长搞得身心疲惫。下面几点可能有助于幼儿急疹的早期识别: 1.宝宝为首次高热,特别是在冬春季, 2.宝宝年龄6月一1.5岁, 3.热退期一般情况好,和平时几乎无差别, 4.血常规检查基本正常, 5.出疹后不再发热, 6.皮疹为全身性斑丘疹,哭闹后较明显,安静时变淡减少。 幼儿急疹为病毒感染所致,多为人疱疹病毒6型引起,多为自限性疾病,治疗方面高热时适当退热,抗病毒治疗,也可用些清热解表的中成药,本病愈后良好,皮疹消退后不遗留皮损。故对于本病应注意早期识别,多与家长沟通,不仅可减少因家长过于担心而致的输液,也可减少抗生素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