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是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它可以推动血液循环,并确保各个器官有足够的血液流量。 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相对少见,但是需要注意排除。发病年龄年轻,血压难以控制,血压进展快等情况时需要警惕继发性高血压。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全身组织基本代谢需要的综合征。心衰可以表现出呼吸困难、活动受限、体力下降、体液潴留等症状及体征。因为在临床主要表现为组织、器官循环淤血,也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高血压药物主要分为五大类: 1、钙通道阻滞剂,包括尼群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硝苯地平等。 2、β-受体阻滞剂,包括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包括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福辛普利、培哚普利等。 4、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包括厄贝沙坦、缬沙坦、氯沙坦等。 5、利尿剂,包括氢氯噻嗪、引达帕胺、安体舒通等。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都是血脂异常的表现。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元凶。 对于血脂异常,改变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是基础。 当然,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如果还无法控制血脂,就需要药物干预。 他汀类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石,需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药物。
根据不同情况,心衰的分类也有不同。 1.根据心衰发生位置分类 根据心衰发生位置,可将心衰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右心衰竭表现为体循环(四肢、肝肾脑等)淤血,左心衰竭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全心衰竭则两种表现兼而有之。 2.根据心衰发生急缓分型 可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慢性心衰发展缓慢,常伴有心脏扩大或肥厚;急性心衰常发生于急性、重度心肌损害、心律失常等。急性左心衰较为常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休克等。 3.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型 根据心脏彩超得出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可将心衰分为射血分数降低性心衰(HFrEF,LVEF<40%)、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HFpEF,LVEF≥50%)和中间范围射血分数心衰(HFmrEF,LVEF 40%~49%)。这也是最近国际上比较新的一个心衰分类。
得了高血压病,应注意定期监测,每天至少测量1次血压,如果调整药物需要每天早晚各测量1次。 测量血压前注意保持安静放松的状态,排空小便,不喝酒,不喝咖啡浓茶进行测量。
血脂包括四大类,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中任何一项的升高都是高脂血症。 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坏胆固醇,是冠心病的元凶。 血脂异常大多数没有任何症状,而是在常规血液检查时发现。 每个人根据危险因素的不同,对于血脂的要求是不同的,不能单纯根据化验单上有没有箭头来判定血脂是否达标,具体请咨询医生。
高血压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的现象 。大多数患者可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发生高血压,而且血管壁长期承受着高于正常的压力会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疾病,因此,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 根据最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高血压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有3次诊室血压值均高于正常,即诊室收缩压(俗称高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俗称低压)≥90mmHg,而且这3次血压测量不在同一天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