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是肛肠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据调查,“痔疮”患病率达到38.9%,其中44.7%存在相关症状。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其中,内痔的发生率最高,其以间歇发作的无痛性便血、肛门外脱垂为主要表现,并根据症状与体征可分为Ⅰ至Ⅳ度。内痔病情反复发作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尤其是出血性内痔,慢性失血可引起重度贫血而危及患者生命。 目前对于“痔疮”的治疗方法较多,传统的中医中药能够缓解患者症状,但患者需要长期服用中药或外用药物,但中药仅对Ⅰ、Ⅱ度内痔有效,且存在着治疗时间长、患者依从性差、容易复发的特点。对于有症状的Ⅲ度以上内痔、外痔、混合痔,传统方法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如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PPH)、半开放式痔切除缝合、选择式微创痔吻合器等,传统手术治疗对于“痔疮”患者缓解症状,防止复发方面疗效肯定。但传统手术治疗存在着患者住院时间长,费用高,术后并发症如感染、疼痛、肛瘘、大便失禁等是困扰医师与患者的最大问题。 近年来,由于内镜技术的发展,欧美国家普遍开展了经内镜治疗内痔并取得不错的效果。现阶段,经内镜下内痔治疗方法主要是橡皮圈套扎法与硬化剂注射法,对于有症状的Ⅰ、Ⅱ、Ⅲ 度内痔效果显著,相比于传统的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存在着治疗时间短,住院时间少,费用低,风险小,复发率低,症状缓解明显、操作简便、耐受良好、微创无痛等特点,能普遍被患者接受,目前湘雅医院消化内科以李富军主任医师为主的治疗团队,成功的治疗了大量痔疮患者,术后效果普遍满意,无一例出现并发症。
门脉高压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个临床综合征,而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所有能造成门静脉血流障碍和(或)血流量增加,均能引起门脉高压症。临床表现为脾大,脾功能亢进;腹水;侧支循环建立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症状和体征。由于门静脉高压的并发症较多,处理时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或体征给予相应的个体化治疗。但大多数患者由于对自身病情缺乏了解,就医时无法准确的根据自身的症状或体征选择相应的科室或者医师,从而造成患者不能针对性制定治疗方案,因而无法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新开设“门静脉高压联合门诊”,每周五上午在门诊二楼消化内科门诊,专门为此类患者而设。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脉高压联合门诊由消化内科、移植科、肝胆外科、放射介入科等专业专家组成,通过整合各专业高级技术力量,实现医院资源共享,让更多门脉高压症的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高水平专家的专业评估,为患者提供全面、规范和最佳的诊治方案,使患者受益最大化。门脉高压症诊断与治疗联合门诊对象:肝硬化、肝癌或其它晚期肝病患者继发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胸腹水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专家团队:李富军(组长),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擅长处理门脉高压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诊断与治疗。组员:贺志军(组员),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医师,擅长晚期肝病的肝移植。李海平(组员),放射介入科副主任医师,擅长消化道出血尤其是食管胃底静脉的介入治疗。黄云(组员),肝脏外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开腹及腹腔镜肝叶切除以及门脉高压各种术式。
幽门螺杆菌1.幽门螺杆菌是什么?幽门螺杆菌病(HP)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在慢性胃炎患者人群中筛查,有90%-95%的人都是HP菌阳性,远远高于其它人群;同时如果对HP菌阳性人群进行胃镜检查,这些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胃炎。它对人类“情有独钟”,人是它的唯一自然宿主,它在人体的寄居部位是在胃及十二指肠球部。它是唯一可以在胃酸中存活的细菌,胃酸浓度越大,它繁殖得越快。它“擅长”分泌很多黏附因子,使自己紧紧黏附于胃的上皮表面,避免被胃排空。它两侧有鞭毛,有超强的运动能力,能进行快速螺旋状移动,通过胃黏膜层并定居于此。2.幽门螺杆菌有什么危害?幽门螺杆菌可引起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粘膜化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胃MALT淋巴瘤、胃癌。目前已经可以肯定地说: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在慢性胃炎患者人群中筛查,有90%-95%的人都是HP菌阳性,远远高于其它人群;同时如果对HP菌阳性人群进行胃镜检查,这些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胃炎。幽门螺杆菌也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菌之一。超过80%的胃溃疡和90%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都是幽门螺杆菌阳性。HP感染与胃癌发病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但并非说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得胃癌,因为胃癌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幽门螺杆菌只是其中一个因素。3.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有什么症状?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口臭的最直接病菌之一,由于幽门螺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后,会直接产生有臭味的碳化物,引起口臭;此外,幽门螺杆菌还可以引起一些胃肠道方面症状如嗳气、恶心、腹胀,腹痛、反酸等。这些症状没有特异性;还有一些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或体症,可以长期带菌生活。4.幽门螺杆菌怎样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有许多方法,如行内镜检查时取组织行病理检查(ELISA)、幽门螺旋杆菌的分离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碳呼气试验(C14)、血清学试验等。不同医院采用的方法不同,目前我院采用比较认可C14检测方法。5.感染幽门螺杆菌怎么办?既然HP菌是造成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的常见原因之一,也与胃癌有着“暧昧”的关联性,那么我们似乎应 该对其实施“赶尽杀绝”的策略才对。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我国至少有几亿人群是HP菌阳性,若都通过抗生素来根治,那引起的抗生素耐药问题将是非常严峻的。HP菌并不一定都会致病,有研究表明:“对于一部分HP菌阳性者而言,HP菌的感染是一种‘因为消化道菌群失调,缺少了抑制HP菌的其他微生物’的结果。HP菌可能仅仅是一个起指示作用的微生物,它发出提醒,告诉人们其肠道菌群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对人体还可能存在保护作用。HP菌在人类身体内的寄居史由来已久,除非用抗生素根除,否则HP菌通常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而滥用抗生素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其后果和代价将是巨大的。所以说呢,现在的共识是,并不是人人都需要根除身体里检测到的HP菌。真正需要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根治的只是一小部分人群:胃癌术后患者、胃MALT淋巴瘤、有胃癌家族史人群、消化性溃疡等患者强烈推荐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而对于患有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或糜烂、胃粘膜病理检查有不典型增生或肠化生、计划长期服用包括阿司匹林在内的非甾体抗炎药的人群、,胃食管返流病、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建议根除幽门螺旋杆菌。6.幽门螺杆菌有传染性吗?幽门螺杆菌是有传染性的,常见的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粪-口”传播的根据是胃粘膜上皮更新脱落快,寄居其上的幽门螺杆菌必然随之脱落,通过胃肠道从粪便排出,污染食物和水源传播感染;“口-口”传播、“胃-口”传播,“口—口”和“胃—口”传播的根据是随胃上皮细胞脱落的幽门螺杆菌可存活在胃液中,通过胃—食道反流可进入口腔,滞留在牙菌斑中,通过唾液传播感染。7.怎样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具有家庭聚集的倾向特点,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传染的机会较大,所以一旦家庭中有成员感染幽门螺杆菌,建议其它家庭成员都需要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在口腔内长期存在,因此保持口腔健康刻不容缓;幽门螺杆菌可在自来水中存活4-10天,在河水中存活长达3年。因此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的要点之一,就是不宜生喝水,不宜生吃等;餐具器皿应定期消毒,应该尽量使用可以高温杀菌的不锈钢餐具,做到“聚餐用公筷,用餐要消毒”以避免病从口入影响健康。尽量利用高温去消毒,常用方式是通过消毒柜进行日常餐具消毒:如消毒柜的高温杀毒就达到125‘C能够杀死大部分病菌,适合大部分的餐具器皿。8.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如何治疗?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增加,自 2012 年以后,已经废弃了既往的三联用药、疗程 7 天的方案,改为四联用药,疗程延长至10~14 天。四联用药是指联合使用四种药物,其中一种为抑酸药物,一种铋剂,以及二种抗菌药。所使用的两种抗菌药物至少应包含阿莫西林、四环素及呋喃唑酮这三种耐药率低的药物之一。推荐的组合为: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环素+甲硝唑或呋喃唑酮。其中PPI+铋剂+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联方案具有清除率高、副作用少、费用低的优点。根治幽门螺杆菌治疗有几点是大家必需知道的,不然很可能造成幽门螺杆菌根除不彻底或耐药:用药时间要足够,有些患者服用药物后,自觉症状好转而自行停药,从而造成治疗不彻底;药效不够,有些患者为省钱而购买便宜药,因为药效原因造成治疗不成功;行幽门螺杆菌治疗之前最好不要单独服用抗生素或制酸药,这样也可能造成治疗不彻底。9.服药注意事项抑酸药及铋剂应在餐前半小时服用,两种抗菌药则在餐后即服;服药期间大便色黑、小便色深黄是正常现象;服药期间不可饮酒。10.幽门螺杆菌治疗后要复查吗?疗程结束后要检查治疗效果,需在服药结束后间隔一个月以上时间,推荐进行碳 14 呼气试验检查。11.如果治疗失败怎么办?很多患者问我,我的幽门螺杆菌治疗多次,都没有清除,怎么办?在此再次告之各位患者:如果治疗失败,不需紧张,需要再次治疗者,不宜立即进行,应间隔数月,以使细菌恢复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复治的选药更困难,应在专家指导下进行。12.儿童感染了怎么办?由于儿童自身生长发育及药物代谢的特点,对儿童规定了更为严幽门螺杆菌,以及是否需要治疗,都有更严格的规定,不能随意进行检查和治疗,治疗用药也有不同于成人之处。再者,虽然儿童的感染率比较高,但大约有10%会自动清除,这依赖于他们日益成长壮大的免疫系统。所以没有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不具备根除指征的,一般不建议根除治疗。总之,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首先要确定是否必须进行杀灭治疗;其次,如确需进行治疗的,应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首次治疗,务求最大可能地实现首次治疗成功;最后,对于儿童、老人及特殊情况、既往治疗失败者,更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中国是乙肝大国,全国有约2亿乙肝患者,少部分乙肝患者后期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食管静脉曲张是肝硬化患者的特征性表现之一。胃内酸性反流物侵蚀食管黏膜、粗硬食物或饮酒所致损伤等因素会导致食管静脉破裂出血,而成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因此,对于合并有食管静脉曲张的肝硬化患者,如何预防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于肝硬化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防与治疗方面及患者饮食方面给各位病友一些意见与建议,希望大家能够尽量避免与预防食管静脉破裂出血,延长生存时间。1.预防首次出血1.1 无静脉曲张的肝硬化患者 此阶段的患者暂不推荐药物及内镜等预防静脉曲张,主要应积极处理肝硬化的病因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临床上首次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或无静脉曲张的代偿期患者,应每 2年行1次胃镜检查;继续进展为失代偿期时,需立即行内镜检查且以后每年进行1次检查。1.2 有静脉曲张但从未出血的肝硬化患者 对于低危静脉曲张即直径≤5mm且无红色征的患者(内镜下描述为轻度静脉曲张),临床上暂不推荐广泛应用非选择性β受体抑制剂,推荐定期行内窥镜检查。 内镜检查中发现小静脉曲张(直径≤5 mm)的肝硬化患者每年有 5% ~30%可发展为大静脉曲张(直径>5 mm) 。 对于有出血高危因素(如Child-Pugh B,C 级和静脉曲张出现红色征)的小静脉曲张患者,推荐应用卡维地洛、标准剂量普萘洛尔可安全、有效地延缓食管小静脉曲张的进展;而对于中等或大的静脉曲张患者(直径>5 mm),初级预防可应用标准普萘洛尔或卡维地洛或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2.急性食管静脉曲破裂出血2.1 内镜下治疗 内镜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用于诊断与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主要方法。 对于急性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急诊内镜应尽早安排。 结合我国医院急诊内镜开放的时间,胃镜检查建议在出血后12~24h内进行。 内镜下套扎、硬化剂注射和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现已成为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线疗法。 具体选用哪种内镜治疗方法要结合当地医院的具体条件、医生的经验和患者的病情等综合考虑。 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主要用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与内镜下注射硬化剂相比更有效、更安全 。 一旦选择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控制急性出血或者作为初级或二级预防,应每 2~4 周重复1次直到曲张静脉获得完全消除。 静脉曲张消除以后,要在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内镜,以后推荐每12个月复查1 次,以发现高危静脉曲张的复发。 对于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有条件者首选内镜下曲张静脉注射组织粘合剂闭塞血管(如氰基丙烯酸盐)。 某些情况下也可使用内镜下套扎和硬化剂注射治疗。 2.2 介入治疗 TIPS是指经颈静脉肝内门体系统支架分流术,这是一种微创透视引导治疗,意在肝静脉与肝内门静脉之间通过一个支架创建一个分流,能控制 90% ~100%的急性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 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内镜治疗仍不能控制出血或出血后5天内再次出血的患者,此时如果没有禁忌证,这些患者推荐急诊行TIPS。 如果在5天内没有严重的再出血,可继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在考虑行补救 TIPS 治疗之前,可以进行第二次内镜治疗。急诊 TIPS控制出血十分有效,但仍具有很高的死亡率,约为40%,可能是由于出血未控制使肝功能恶化。 TIPS 几乎完全取代了外科分流术,因为两者具有相同的疗效,但能减少手术并发症以及死亡率。2.3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如脾肾分流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但会导致生存期缩短,尤其是增加肝硬化患者肝病脑病的发生,不推荐用于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出血,其死亡率可高达70%。 部分脾栓塞术可作为难治性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案3 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饮食方法应该注意什么?3.1 对于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患者,术后24-72小时内应禁食,过早进食易导致套扎橡皮圈过早脱落而引起术后大出血。术后2-3天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开始给予流质饮食如牛奶、米汤等无渣食物,5天后可以进食半流饮食如稀饭、米粉等,7-10天后可以过度到软食如面条。术后禁忌过早、过多的进食,尤其不能进食粗糙食物。3.2 肝硬化伴食道静脉曲张患者平时饮食方面应吃少渣易消化的质软的食物,勿食过热及含粗纤维过多的食物,如芹菜、黄豆芽等。禁吃辛辣食物、带骨、刺及一切坚硬的食物和油炸食物、咸鱼腊肉,防止刺破食道血管而引起急性大出血。肝硬化病人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腹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因此,每日所吃食物尽量多样化,食物烹调要软烂可口、容易消化。此外,心情愉快,情绪乐观,坚持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等,对本病的康复也是非常重要。3.3 滴酒不沾 只要有肝方面的疾病,不管是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首先必须远离的就是“酒”,因为酒精主要靠肝脏代谢,而当肝细胞已经受损,对酒精的代谢能力极低,喝酒容易造成使肝功能恶化,另外,肝硬化患者宜少饮或不饮茶或咖啡。3.4吃易消化的蛋白质食品肝硬化患者在挑选食物应该建立正确观念,可以少油脂,但是醣类的淀粉摄取不可缺少,但也不能过多。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蛋白质食品,如深海鱼类、低脂牛奶、蛋白、豆腐等都是不错的选择3.5 忌食盐过量肝硬化病人肝脏破坏抗利尿素的功能减弱,因此尿量减少,使盐潴留在体内,加之血浆蛋白的减低而出现浮肿或腹水。因此,肝硬化病人应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量。肝硬化无腹水或肝腹水轻微者,每日吃盐不得超过5克;水肿严重者,盐的摄入量不得超过1克。3.6 忌食过多的蛋白质肝硬化病人多吃一些蛋白质,不仅能提高血浆蛋白含量,防止或减少肝脏的脂肪浸润,而且还可以促进肝组织恢复和再生。然而,如果一日三餐吃进去的蛋白质总量超过了每天每公斤体重2~3.5克的限度,就会有副作用。过量的蛋白质在体内产生过多的氨,肝脏不能将其转化为无毒物质排出,最终结果是导致肝昏迷。如果已经发生过肝昏迷或有肝昏迷前兆的病人,更应严格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每天每公斤体重不应超过0.5克。可见,对肝硬化患者,根据病情适当调整蛋白质摄入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长期不吃早餐易患胆结石?是真的。调查发现,胆结石患者约有90%以上是不吃早餐或少吃早餐的人。不吃早餐或少吃早餐,空腹时间过长,胆汁分泌减少,但胆固醇含量却没有改变,经过大约12小时的贮存、浓缩,胆汁中的胆固醇的饱和度较高,容易形成胆固醇结晶,久之,就会引起胆结石的发生。而在正常吃早餐的情况下,由于胆囊收缩,使胆固醇随着胆汁排出,同时食物刺激胆汁分泌,而不是淤积在胆囊内,不容易造成胆囊内胆汁中的胆固醇饱和度高,不易形成结石。有的胆囊结石患者症状不明显,表现为右上腹部不适、隐痛、胀痛、急性发作时可出现绞痛,疼痛向右侧肩背部放射,少数患者疼痛向左肩部放射。上述症状多在劳累或高脂饮食后发生。如患者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部不适、隐痛或胀痛,应及时就诊。一般来说,进行肝脏和胆囊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很多胆囊结石的患者反复上腹痛,但没有做B超检查,一直当成胃病治疗,延误了治疗时机。胆结石是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虽然胆结石好发的人群在40以上的肥胖患者,但由于现在生活步调紧凑,很多年轻人常早午餐一起吃,饮食不定时可导致胆囊收缩异常、结石,若胆囊结石转移至胆管,还会引起急性胆管堵塞、胆管炎,严重时还会并发胰腺炎,引起上腹部疼痛。尤其常见如学生和白领一族女性,为了省钱、怕胖等因素不吃早餐。胆结石其实是一个很讲究饮食的疾病,除了和长期不吃早餐有关以外,还和以下几种饮食习惯有关:1爱吃甜食者90%以上的胆结石患者都有吃甜食的习惯。过量的糖分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加速胆固醇的积累,还会自行转化为脂肪,促使人体发胖,进而引起胆固醇分泌增加,促使胆结石的发生。2长期食素者正常人胆固醇与胆盐、卵磷脂按一定的混合比例呈微胶粒状态悬浮于胆汁中,当这一比例破坏时,可引起胆结石。长期素食者,摄入卵磷脂不足,且素食中过多的纤维素妨碍了对胆汁酸的重新吸收,使胆汁中的胆盐浓度下降,卵磷脂与胆盐不足,导致比例失调,造成胆结石。3蛔虫感染者不注意饮食卫生,易将蛔虫卵吞入消化道,成虫后蛔虫逆流入胆道产卵或死亡,可形成胆石核心。据调查,70%的胆结石均以蛔虫残体和蛔虫卵为核心。4肥胖者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的人,其胆结石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因为肥胖者血中胆固醇升高,以致胆汁中胆固醇浓度也升高,而形成胆固醇结石。通过调整饮食习惯是可以积极预防胆结石的:饮食有规律:早餐不可不吃,有规律的进食,按时一日三餐,可以使胆汁得以定时排出,不至于过渡浓缩,从而起到预防胆结石的形成;合理饮食:避免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体重。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可以改善胆固醇的代谢,有助于预防胆结石的形成。
萎缩性胃炎经常有很多病友向我咨询:萎缩性胃炎可怕吗?今天我在这儿给大家科普一下萎缩性胃炎。什么是萎缩性胃炎?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临床上十分常见。结合临床、内镜和病理组织学结果将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胃炎三类。宁波市中医院消化内科孙聪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萎缩性胃炎时,胃粘膜萎缩而被肠的上皮细胞取代即肠化生;炎症继续演变,则细胞可能发生不典型增生,甚至癌变。临床表现仅为上腹饱胀、嗳气、胃纳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有时因胃内因子遭到破坏,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可致贫血。萎缩性胃炎要怎么样才能确诊?内镜检查及活检是确诊本病的唯一手段。得了萎缩性胃炎怎么办?1.首先,各位病友要对萎缩性胃炎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萎缩性胃炎并不一定就是癌,它只是慢性胃炎中的一种,有很多老年患者,其胃粘膜发生萎缩可能是生理性所致,请大家千万不要误会。2.所食食品要新鲜并富于营养,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铁质摄入。按时进食,不暴饮暴食,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不用或少用刺激性调味品如鲜辣粉等。 3.节制饮酒,不吸烟,以避免尼古丁对胃粘膜的损害;避免长期服用消炎止痛药,如阿斯匹林及皮质激素类药物等,以减少胃粘膜损害。 4.定期检查,必要时作胃镜检查。目前我科对于早期胃癌的检测水平有了大大的提高, 检测设备较前更先进,很多胃的早期疾病能够早期得到诊断与治疗。5.遇有症状加重、消瘦、厌食、黑粪等情况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6.情志调理与生活习惯调理,如乐观,生活规律,适度运动。7.治疗方面:中成药如胃复春,磨罗丹,猴头茹片对萎缩性胃炎有一定效果;西药方面如叶酸片,维生素E等对萎缩性胃炎肠化有一定效果。检查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必需根治之,也就是对因治疗;再次就是调理胃粘膜,修复或逆转萎缩及肠化灶,也就是上面介绍的药。最后就是定期胃镜检查(半年左右检查一次)了解萎缩肠化的变化情况,一般来说轻中度萎缩多会逆转,如为重度萎缩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以防癌变。
1.什么时贲门失弛缓症?又称为贲门痉挛,巨食管,主要是由于食管贲门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而导致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食管下端的贲门括约肌松弛不全或完全不法松弛,食物无法通过贲门而进入胃内,从而导致食物在食管内滞留的一个情况。疾病后期会引起食管张力减低或消失,蠕动减低以及食管扩张的一种疾病,主要的特征就是食管下段贲门括约肌处于持续关闭状态,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2.贲门失驰缓症有什么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就是吞咽困难,无痛性咽下困难是本病最常见最早出现的症状。起病多较缓慢,但亦可较急,初起可轻微,仅在餐后有饱胀感觉而已。咽下困难多呈间歇性发作,常因情绪波动、发怒、忧虑惊骇或进食过冷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而诱发。病初咽下困难时有时无,时轻时重,后期则转为持续性;少数患者咽下液体较固体食物更困难。同时伴有胸骨后疼痛,随着咽下困难的逐渐加剧,梗阻以上食管的进一步扩张,疼痛反而逐渐减轻;随着咽下困难的加重,食管的进一步扩张,相当量的内容物可潴留在食管内至数小时或数日之久,而在体位改变时反流出来。从食管反流出来的内容物因未进入过胃腔,故无胃内呕吐物的特点,但可混有未消化的食物,另外还可因为食物反流而误吸入气管而导致咳嗽,肺部感染的一些症状。3 贲门失弛缓症如何确诊?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上消化道造影、食管动力学检查及食管镜检查4.贲门失弛缓症如何治疗?4.1 内科治疗:药物治疗的效果持续甚短,并不理想,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主要适应于疾病早期无明显呕吐和营养障碍患者、术前准备期间、拒绝或不适于做扩张术及外科手术者。抗胆碱能制剂能降低括约肌压力及改善食管排空,但在临床应用中效果并不理想,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及硝苯地平(心痛定)能降低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而解除吞咽困难,某些手术高危病人可试用,对早期贲门痉挛性病变患者应解释病情,安定情绪,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并服用镇静解痉药物,如口服1%普鲁卡因溶液,舌下含硝基甘油片,以及近年试用的钙抗拮剂硝苯吡啶等可缓解症状,为防止睡眠时食物溢流入呼吸道,可用高枕或垫高床头,必要时入睡前灌洗食管。4.2扩张治疗:扩张治疗易并发食管穿孔和出血的危险,且由于治疗效果差,易复发等缺点,目前已较少使用,仅适用于禁忌手术或拒绝手术且食管尚未高度扩大的较早期病例,也可作为初期处理,扩张失败再行手术治疗,因为扩张效果短,须多次扩张,现多被手术治疗代替,使用扩张的器械主要是扩张球囊器。术前患者应禁食,食管内有残渣者应予清除或冲洗清洁。扩张方法可在内镜下进行,亦可在透视下进行,治疗时要注意患者的能扩张的反应,一般扩张时患者都会有胸部疼痛,每个人对于疼痛的反应程度不一样,术者应注意观察患者对扩张反应的情况,谨防穿孔的发生。4.3 内镜下贲门括约肌切开术(POEM)POEM手术是2009年由日本专家发明,2010年引入我国目前已经成为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手术原理就是在食管中段粘膜上开一个小口,分开食管粘膜层与肌层,建立一个粘膜下隧道,内镜全程在隧道内操作,通过隧道到达食管括约肌狭窄处并将贲门括约肌全层切开,这样原来紧闭的贲门就会开放,最后结束手术后将原来食管粘膜开口处用钛夹封闭,全部手术过程均在无痛状态下通过胃镜进行操作,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该治疗方法近期与远期疗效肯定,复发率少,费用少,患者住院时间短。患者第2-3天后即可进食,POEM微创手术的开展,不仅大大克服了传统治疗的疗效不确定性,而且恢复快、疗效可靠,充分体现了微创治疗的优越性,目前基本替代创伤较大的处科手术治疗。POEM术唯一不足之处是对操作医师要求较高,属于内镜四级手术,湖南省能够熟练开展POEM术的医院与医师较少。目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已进行POEM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和其它良性食管狭窄数百例,治愈率高,副作用少。4.4 POEM有什么并发症?早期并发症包括黏膜损伤,食道穿孔,大量出血需要干预,皮下气肿,气胸,纵隔气肿,气腹和胸腔积液。晚期并发症包括24小时pH监测研究后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糜烂性食管炎和异常酸暴露。大多数并发症是自限性的,可以保守治疗。黏膜缺损可以通过多个夹子、纤维蛋白胶以及内镜缝合装置(如OTSC)来封闭。术中出血长可在镜下电凝控制。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胸腔积液和气胸病例自发消退,严重的胸腔积液需要引流。迟发出血是罕见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观察和输血或者内镜下隧道内止血得到控制。术后部分患者会出现有症状的胃食管反流,一般通过质子泵抑制剂得到有效控制。 4.5 什么患者不适合行POEM术?合并有食管恶性肿瘤;食道放射治疗术后;食道粘膜切除术后;食管消融术后;各种原因导致食管粘膜纤维化严重患者;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严重的心、肺、肝、肾疾病无法耐受麻醉者。
长期不吃早餐易患胆结石?是真的。调查发现,胆结石患者约有90%以上是不吃早餐或少吃早餐的人。不吃早餐或少吃早餐,空腹时间过长,胆汁分泌减少,但胆固醇含量却没有改变,经过大约12小时的贮存、浓缩,胆汁中的胆固醇的饱和度较高,容易形成胆固醇结晶,久之,就会引起胆结石的发生。而在正常吃早餐的情况下,由于胆囊收缩,使胆固醇随着胆汁排出,同时食物刺激胆汁分泌,而不是淤积在胆囊内,不容易造成胆囊内胆汁中的胆固醇饱和度高,不易形成结石。有的胆囊结石患者症状不明显,表现为右上腹部不适、隐痛、胀痛、急性发作时可出现绞痛,疼痛向右侧肩背部放射,少数患者疼痛向左肩部放射。上述症状多在劳累或高脂饮食后发生。如患者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部不适、隐痛或胀痛,应及时就诊。一般来说,进行肝脏和胆囊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很多胆囊结石的患者反复上腹痛,但没有做B超检查,一直当成胃病治疗,延误了治疗时机。胆结石是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虽然胆结石好发的人群在40以上的肥胖患者,但由于现在生活步调紧凑,很多年轻人常早午餐一起吃,饮食不定时可导致胆囊收缩异常、结石,若胆囊结石转移至胆管,还会引起急性胆管堵塞、胆管炎,严重时还会并发胰腺炎,引起上腹部疼痛。尤其常见如学生和白领一族女性,为了省钱、怕胖等因素不吃早餐。胆结石其实是一个很讲究饮食的疾病,除了和长期不吃早餐有关以外,还和以下几种饮食习惯有关:1爱吃甜食者90%以上的胆结石患者都有吃甜食的习惯。过量的糖分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加速胆固醇的积累,还会自行转化为脂肪,促使人体发胖,进而引起胆固醇分泌增加,促使胆结石的发生。2长期食素者正常人胆固醇与胆盐、卵磷脂按一定的混合比例呈微胶粒状态悬浮于胆汁中,当这一比例破坏时,可引起胆结石。长期素食者,摄入卵磷脂不足,且素食中过多的纤维素妨碍了对胆汁酸的重新吸收,使胆汁中的胆盐浓度下降,卵磷脂与胆盐不足,导致比例失调,造成胆结石。3蛔虫感染者不注意饮食卫生,易将蛔虫卵吞入消化道,成虫后蛔虫逆流入胆道产卵或死亡,可形成胆石核心。据调查,70%的胆结石均以蛔虫残体和蛔虫卵为核心。4肥胖者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的人,其胆结石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因为肥胖者血中胆固醇升高,以致胆汁中胆固醇浓度也升高,而形成胆固醇结石。通过调整饮食习惯是可以积极预防胆结石的:饮食有规律:早餐不可不吃,有规律的进食,按时一日三餐,可以使胆汁得以定时排出,不至于过渡浓缩,从而起到预防胆结石的形成;合理饮食:避免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体重。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可以改善胆固醇的代谢,有助于预防胆结石的形成。
1贲门失弛缓症临床症状评分系统(Eckardt评分)2影像学检查评级标准Ⅰ级(轻度)食管直径<4 cm;Ⅱ级(中度)食管直径为4~6 cm;Ⅲ级(重度)食管直径>6 cm,甚至弯曲呈S形(乙状结肠型)。3食管动力学评价标准食管测压仍是诊断贲门失弛缓症的金标准,通常表现为食管平滑肌蠕动消失, LES松弛不全, LES压力常显著增高。依据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RM)结果,贲门失弛缓症可分为三型:Ⅰ型(经典失弛缓症)表现为食管蠕动显著减弱而食管内压不高;即吞咽动作未引发有意义的食管压力改变。Ⅱ型表现为食管蠕动消失及全食管压力明显升高;即吞咽动作引起食管全段同时增压。Ⅲ型表现为食管痉挛,可导致管腔梗阻。吞咽动作引出异常的、导致食管腔闭塞的收缩或痉挛。I 型(经典型):中位 IRP>正常值上限,100% 吞咽为无效蠕动;II 型(变异型):中位 IRP>正常值上限,100% 吞咽为无效蠕动,食管增压吞咽 ≥ 20%;III 型(痉挛型):中位 IRP>正常值上限,100% 吞咽为无效蠕动,DCI>450 mmHg 的早熟收缩吞咽 ≥ 20%。在检测过程中通过患者咽水来评价食管动力功能,即让患者每次吞咽温水5ml,共10次。解读1:常用技术参数综合松弛压(IRP)指自上食管括约肌吞咽开始10s时间窗内,EGJ连续或不连续4s的最低松弛压。IRP相当于传统测压技术中的LES松弛残余压,用于评价流出道是否梗阻。食管远端收缩积分(DCI)指近端食管与远端食管形成的低压槽至EGJ近端之间的食管长度、食管收缩幅度和时间的乘积,用于评价食管蠕动收缩的力度。收缩减速点(CDP)指远端食管推进性蠕动收缩速度减低点,为远端食管S2段和S3段之间的交点。远端潜伏期(DL)指上食管括约肌松弛至CDP的时限。DCI、CDP和DL用于评价食管体部蠕动收缩功能。与旧版相比,新版芝加哥标准中不再应用收缩前沿速度(CFV)这个参数。解读2:EGJ流出道分型EGJ主要是由下食管括约肌(LES)和膈脚(CD)两部分组成。新版芝加哥分类标准分别阐述了EGJ的形态和压力。EGJ形态分为3种类型(图):类型Ⅰ,LES和CD重叠,表现为单峰;类型Ⅱ,LES和CD不重叠,表现为双峰,纵向距离1~2cm;类型Ⅲ,LES和CD不重叠,表现为双峰,纵向距离大于2cm。类型Ⅲ提示存在食管裂孔疝,并且可依据呼吸转折点(RIP)的位置分为a、b两个亚型:RIP靠近CD者为a亚型,RIP近LES者为b亚型。计算EGJ压力时应考虑呼吸对EGJ压力的影响,简单的计算方法是以胃内压为基线,分别计算3~5个呼吸周期吸气相和呼气相时EGJ的压力。EGJ吸气压是指吸气时EGJ的最高压,EGJ呼气压是指两个相邻吸气中点EGJ压。IRP>15mmHg(正常值<15mmHg)提示EGJ流出道梗阻;在除外机械性梗阻后,可考虑诊断贲门失弛缓,再根据食管动力的特点将贲门失弛缓分为Ⅰ、Ⅱ、Ⅲ型。该分型可用于判断手术疗效:Ⅱ型患者疗效最好,而Ⅲ型患者对手术治疗反应最差。欢迎和本人预约POEM手术普通门诊:周二、三下午 预约电话 020-61641888就诊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院门诊楼二楼消化科门诊
很多患者患有慢性腹痛、或伴有腹胀、便秘、腹泻、黏膜液便等症状。去医院做肠镜检查,发现肠粘膜有充血水肿,肠镜诊断为“慢性结肠炎”。如果按这种诊断去治疗,可能根本治不好。这是因为这种病人可能并不是肠炎,而只是肠功能紊乱,肠镜发现的肠粘膜充血水肿只是当时作肠镜前服泻药人为所致。如果按照肠炎去治,当然治不好。碰上一些过于在意的病人,反复做肠镜,可能会反复诊断为慢性结肠炎。 这类病人到底是什么病?其实多为胃肠功能紊乱,以肚子痛为主者常为肠易激综合征,也就是肠子容易激动,容易受刺激痉挛引起腹痛,也就是过于据说的胃肠神经官能症,顾名思义也容易受情绪影响。这种腹痛部位多不定,可能移动,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见,多于排便、排气后缓解,无进行性加重,夜间睡眠后无症状。腹泻常为少量稀散不成形便,可有排便较急迫或排便不尽感。粪便多带有黏膜液,但无脓血。部分患者腹泻与便秘交替,粪便干结,可呈羊粪状。常伴有明显的失眠、焦虑、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体格检查常无阳性发现,无固定压痛,有时左下腹可触及痉挛的乙状结肠,有压痛。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性的体格检查和生化异常的标志,反复检查患者常抱诉医生查不出病。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的症状群,属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发病多与食物、胃肠道激素、前列腺素以及肠腔扩张等各种刺激因素引起胃肠道动力异常、肠道运动的高反应性以及内脏感觉异常敏感有关[2]。此外,精神心理障碍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患者以20~40岁中青年居多,女性多见本病病程迁延反复,症状长期困扰患者,影响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心理及经济负担。 治疗上主要是生活调理,对症处理,改善胃肠动力、解除肠管痉挛以及减少肠内产气等,同时辅以必要的心理治疗。迄今为止尚无一种方法或有肯定疗效。鉴于病因复杂, 临床表现多样, 治疗中应与患者充分沟通,并加以心理辅导以消除患者顾虑,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强调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主要症状类型及严重程度予以分级治疗。调整生活方式,如避免过量的脂肪及刺激性食品如咖啡、酒精的摄取,经常体育锻炼,减少对各种应激的反应等就足以达到治疗目的。日常饮食中减少产气食物的摄入,如奶制品、大豆等。以腹泻为主的患者应酌情限制粗质蔬菜以及水果。以便秘为主的患者则提倡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品,以增加大便容积,缓解便秘,减轻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