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发现很多胃病患者喜欢通过药物养胃,忽略了饮食养胃的重要性。俗话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是有一定道理的。胃、食管疾病(包括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或伴肠化,胃溃疡,胃息肉,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反流性食管炎,食道癌等)临床症状与疾病严重程度通常不一致,也就是说有的患者症状很明显,胃镜检查基本没什么问题,有的患者没觉得不舒服,但胃镜检查可能有大问题。所以做一次检查还是很有必要的。胃食管疾病与饮食有很大关系,进食不当则诱发症状,当症状明显时要进行药物治疗,没有不舒服症状时饮食养胃很重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要清淡、精细、易消化。避免生冷(未熟食物,冷饮,凉拌菜)、油腻(炒菜过油,过多动物脂肪,大鱼大肉)、辛辣(韭菜,大蒜,辣椒,花椒)食物,更不能进食变质食物。易消化就是饮食要烂软精细,少吃粗粮。推荐山药粥,藕粉,葛根粉,面食,软米饭(糯米除外)。 2.胃疼,反酸患者要少吃甜食(如蛋糕,各种甜点),水果和粗粮。特别提醒经常有反酸,烧心症状的患者注意这一条。 3.腹泻腹胀,肠鸣的患者要避免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大蒜,洋葱,豆制品,豆类蔬菜,菜花,西兰花,紫甘蓝等。另外也要少吃油腻的食物。 4.体型消瘦想长胖的患者要多吃主食(米,面食),少蔬菜,睡前还可以加餐,加餐要试着逐渐加,以可消化而又不影响睡眠和第二天早餐的食欲为前提条件。体型肥胖的患者要少吃主食多吃蔬菜,加强运动。 5.舌苔厚腻,口腔有异味的患者饮食要清淡,避免生冷,辛辣,易上火的食物。 6.避免大量或长期饮酒,进食过烫食物,长期饮酒很容易导致胃黏膜出血,胃溃疡出血。饮酒和食物过烫都会导致食管水肿。 饮食养胃很重要,贵在坚持!
尊敬的患者朋友: 您是否有反酸、反食、烧心、胸骨后疼痛、上腹部烧灼感、嗳气、咽部异物感的症状?您是否进行过胃镜检查?您是否服用过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或艾司奥美拉唑?如果医生给您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请您关注我们的研究。目前我们正在开展一项“健脾清化颗粒(健脾清热化湿法)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脾虚湿热证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本研究由国家科技部批复并资助经费,课题编号为:2019YFC1709602。本研究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牵头实施,在全国3家三甲医院同时开展。本研究已得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您的权益将得到全面保护。 受试者入选条件: 1、符合非糜烂性反流病西医诊断标准; 2、年龄在18-70岁之间; 3、符合脾虚湿热证诊断标准; 4、患者知情同意并愿意接受相应治疗。 本研究拟招募26例患者,如果您符合上述条件,有意参加我们的研究,欢迎您联系我们。 联系人:张北华副主任医师 13810874609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科
炎炎夏日,空调房里盖被子是常有的事。不少人因为吹了一夜空调就老胃病犯了,来到诊室长吁短叹,不约而同地问:“这段时间怎么胃病会犯得这么厉害呢?”古人一直利用纯天然空调来消暑。《诗经·七月》曰:“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这里的二之日、三之日是指农历的十二月、一月,三九寒天时节,人们在结了厚冰的河中凿下大冰块,正月里搬到背阴处的冰窖里贮藏起来,到盛夏酷热时拿出来消暑。此外,还有类似自雨亭、含凉殿之类的建筑不断地被创造出来。《唐书》有云:“拂菻之国盛暑,乃引水潜流,上通屋宇,机制巧密,惟闻屋上泉鸣,俄见四檐飞溜,悬波如瀑布,激气生凉。”这段话说的就是从东罗马帝国传来的含凉殿。史料记载,唐时已经有专供避暑的凉殿,殿中安装了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这种设备,采用冷水循环的方法,用扇轮转摇,产生风力将冷气送入殿中。同时,还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激起凉气。现代化大都市,居住环境大都密集,很难复制古人借助自然的风冷消暑模式。1902年,空调被发明之后,便成了人们度夏的恩物。20世纪80年代空调大规模进入国内,不少人直呼:夏天的命是空调给的!但在开足马力使用空调的背后,一直是有隐忧的。唐朝《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到:“杨氏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周围于宴席间,座客虽酒酣而各有寒色。”也就是说当温度过低的时候,古人在酒酣之余都难免会有受寒之忧,而如今酷夏难耐,更不消说各处空调都是开足了马力,然而这恰恰是引起不少胃病患者不适的一个重要诱因。从中医来看,夏季为暑湿当令。暑为阳邪,夹有火热之气,性炎热、升散,易伤津耗气,人们就容易出现口渴喜饮、唇干舌燥、尿黄量少等症状。而湿为阴邪,湿性重浊,容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热邪扰动心神则容易出现心烦、失眠等症状。因此暑天热蒸湿动,湿热互滞,人体较平时更显得虚弱,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伴有四肢困倦、胸闷食少、大便溏泄不爽等湿阻症状。这个季节的特点,就决定了不少病人睡眠欠佳、情绪烦躁,从而抵抗力下降、精神紧张,加重胃痛、胃胀、胃部不适等症状。空调的使用大都需要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下,空气频频更换会带走身体的水分,让人感到口干舌燥。此外,空调的温度过低或者使用时间过长,人们长期处于过冷的环境中,人体的生物节律和体温调节功能可能会出现异常。室内外温差大,冷热交替症状会更加明显,此时机体容易出现适应不良,刺激神经和血管的收缩,还有的人晚上睡觉吹空调、不盖被子,让胃受凉,要是再加上贪凉饮冷等诱因,加重胃的负担,恐怕就不只是有“寒色”,而是可能伴有头晕头痛、呕吐腹泻乃至胃痛等症状,导致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加重或复发。如何用好空调?有如下建议:阳虚、虚寒患者不适合吹空调。如果平时您手脚怕冷、容易感冒受寒、大便溏薄、小腹冷痛明显,不建议吹空调,以免短兵相接,伤脾胃之阳。高温时为了避暑,可以选择使用风扇,如果实在是需要,也应当避开空调直吹。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切忌因为贪凉而一味降低室内温度,一般空调房比室外低3摄氏度为宜,建议将温度设置在26℃~28℃。另外,夜间气温低,注意保温,腹部需要盖毯子或者薄被。必要时可将空调定时,待夜间入眠之后,自动停止空调降温的功能。避免空调出风口对着身体直吹。《黄帝内经》载:“长夏善病,洞泄寒中。”也就是说酷暑时节,反而容易因寒气直中而出现难以控制的腹泻等脾胃病。因此要注意,长夏季节以暑湿为患,一切当固护脾胃阳气为主。在盛夏酷暑之时,切不可忽视“暖胃”这一养生原则。古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的说法,晨起三片姜,有助于脾胃阳气的振奋温煦,不妨坚持一试,寒气自然消散无忧。
夏季到了,天气逐渐炎热,屋外酷暑难耐,屋内冰镇西瓜,冰块饮料、各式各样的冰淇淋源源不断被我们纳入腹中,同时也不断听到同事和朋友关于腹泻烦恼的嘀咕。 夏季是腹泻的高发季节,很多人都以为是吃了不洁净的食物引起了腹泻,殊不知夏季经常腹泻只是表象,根本原因在于“脾虚”。传统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负责运化水谷,喜燥而恶湿。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有云:“脾土强者,自能胜湿,无湿则不泄,故曰湿多成五泄。”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吃了冰镇西瓜、喝了凉饮料,有的人没事儿,而有的人就出现腹泻的原因了。《黄帝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想减少夏季腹泻的发生,首先应当注重健脾护中。 日常健脾护中需记住“三点” 下面咱们就聊聊平时生活中应当如何健脾护中。 其一,管住嘴。 脾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平素管住嘴最为重要!其含义有三层:一是指避免饮食不洁、暴饮暴食,增加脾胃负担,损伤脾胃功能;二是忌过多摄入烧烤、火锅、啤酒等易生湿热之品;三是应尽量避免过食冷饮及瓜果。冷饮、瓜果多属寒凉之品,易耗伤脾胃阳气;过食烧烤、火锅、啤酒、冷饮,都易伤中生湿,导致脾胃运化失调而腹泻,久而久之造成慢性腹泻。平素宜适当吃点薏米、茯苓、陈皮、砂仁等健脾祛湿之药食同源之品,煲汤或者熬粥均可,如冬瓜荷叶汤、山药小米粥、百合荷叶薏米粥等。古语云“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季可以适当食用生姜,比如煮姜汤,做姜粥,炒菜炖肉也多放点姜丝姜片来温中健脾,散寒祛湿,防止发生腹泻。 其二,勿贪凉。 中医养生讲究顺应天时,《内经》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人体体表阳气充实,而体内的阳气相对不足。夏季即使天气炎热,也应注意顾护阳气。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过低或大汗后冲凉水澡等都极易损伤脾胃阳气,给寒邪湿邪以可乘之机,发生腹泻。因此夏季切莫贪凉,没有长期锻炼不洗凉水澡,空调温度不要过低。 其三,畅情志。 夏季炎热,人们也易心情烦躁,一点小事可能就会大动肝火。中医讲“怒伤肝”,肝属木,脾属土,在五行学说中:“木克土”“肝木克脾土”。生气、发怒等情志不遂往往致使肝郁气滞、横逆克脾,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因此,应注重身心调节,保持心情愉快、肝气舒畅,脾胃运化功能正常,自然也就不容易腹泻了。中医保健方法也除了以上三种调节日常生活的方法,我们还可以采用一些体育锻炼的方法健运脾胃。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加脾的运化功能,起到健脾的功效。我们比较熟悉的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或者广场舞、游泳、打乒乓球之类的运动项目,简单易学,效果确切,都是日常调理身心、放松自我、促进健康的良好选择。 除了运动之外,一些方便操作的中医保健方法譬如艾灸、三伏贴等,也有着不错的效果。《本草纲目》中记载:“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艾灸正是利用艾草纯阳和通经活络的特性,增强人体脏腑抵御外来致病因素入侵的能力,预防和治疗腹泻。 常常艾灸足三里、神阙穴(肚脐)和中脘穴这三个穴位可以起到一定的健脾养胃的作用。足三里是胃经的要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三寸。艾灸足三里,有健运脾胃、涩肠止泻、调和气血及扶本培元等功效。神阙为任脉上的阳穴,就是肚脐眼正中的位置,有很好的温阳作用,艾灸神阙穴可以增强上部脾胃和腹部肠道的免疫力,改善腹泻。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能健脾除湿,温胃和中,艾灸中脘,有健脾利湿,和胃降逆之效。平时灸这三个穴位可健脾,若发生腹泻时,也能够达到止泻的效果。具体方法是:将艾条或艾柱点燃后对准穴位进行熏灼、温熨,以皮肤温热发红为度,避免烧烫伤,每次约10~15分钟。 除艾灸外,还有一类预防的方法——“三伏贴”。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不同穴位治疗,其作用已被上千年的临床实践所验证。三伏贴敷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如果觉得艾灸较为麻烦,平素也可以用含有温热药物的穴位贴,在上述穴位进行贴敷,也会起到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夏季轻症腹泻可以在家休息治疗,饮食需注意清淡,白粥或者面汤是腹泻康复期最佳食物;可以根据症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选用藿香正气液、克痢痧胶囊、枫蓼肠胃康颗粒、黄连素片等药物口服,达到止泻的效果,然后再选用参苓白术颗粒、补脾益肠丸、附子理中丸等中成药较长时间地调理治疗,丸药缓图,恢复脾胃的健运功能。如果是严重水泻伴随剧烈腹痛、发热,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规范诊疗,老人和儿童尤应注意。
随着生活压力与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强调“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指出“养生要以脾胃为先”,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以色列一项纳入1258名70~82岁老年病人的研究发现,在排除老人身体活动量、人口学特征、营养等影响因素后,胃肠健康、胃口好的老人,死亡风险更低。生活中,总少不了这样那样的不良影响,造成饮食不节、饥饱不均,烟酒与油腻过度、劳累过度,或情志上的忧思欲怒过度等等,往往伤及我们的脾胃。中医对于治疗脾胃疾病和养生保健有许多方法,除常见的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外,还有针刺、艾灸、穴位贴敷等一系列外治方法,但最易于掌握、应用最方便的外治方法是穴位按摩法,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个简单易行的,自己空闲时就可以进行。腹胀纳呆按中脘当出现胃脘痛、腹胀、纳呆、不思饮食、饭后胀满等症状时,选择中脘穴。中脘穴定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该穴有疏肝养胃、消食导滞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作用。具体操作方法如下:点揉法:伸出双手的食指、中指四根手指,四指并拢,点到中脘穴上,用力向下点,力度以自己能够承受为准,坚持10秒钟,松开,然后再点,再松开,直到症状减轻。掌揉法:用手掌掌心或掌根,放在中脘穴上,按揉。下腹虚寒找关元当出现胃脘冷痛,喜温喜暖,得热痛减时,选择关元穴。关元穴定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该穴有培补元气、温肾壮阳、健脾益胃的作用。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掌根揉法:用手掌根部推揉关元穴2~3分钟,以酸胀发热为度。震颤法:是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操作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可做。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时间3~5分钟。呕吐呃逆寻内关当出现胃部疼痛,伴呕吐或呃逆时,选择内关穴。内关穴定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该穴有理气宽胸、和胃降浊的作用。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每天用左手的拇指尖按压右胳膊的内关穴,力道适中,不可太强,以感觉酸胀为佳。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再用右手按压左侧内关穴。气机不顺配太冲当出现因情绪影响,如生气、悲伤、抑郁造成的胃部绞痛时,选择太冲穴。太冲穴定位在足背,第1、第2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波动处。该穴有疏肝解郁,调理脾胃的作用。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可以用拇指或者食指指腹点压,按揉该穴位,以酸胀为度,每次约15分钟,每天一到两次,如果自我感觉手部疲累,不能坚持,也可以改用硬一点的东西按压。另外可以配合擦两胁部效果更佳,自然站立,两手分别摩擦两胁(从腋下到肋骨尽处),直到局部发红发热为止长寿保健足三里 当出现自觉脾胃虚弱,懒言少气,饮食不香时,选择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定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扶正祛邪的作用。具体操作方法如下:点按法:用拇指的指腹进行一按一放有节奏的点按,每次点按3-5分钟。按揉法:用拇指指腹的桡侧缘按在足三里上,然后做均匀的旋转运动,按揉时应注意节律一致,用力适中,一般按揉3~5分钟,以酸胀为度。每日1~2回,每回10~15分钟。局部有皮损溃疡,不宜做按摩。关于取穴时的尺度,多采用人身自带的尺子“同身寸”,即以患者本人体表的某些部位折定分寸,作为量取穴位时的长度单位,譬如:一个大拇指的宽度为1寸,三指并拢为2寸,四指并拢为3寸。自我穴位按摩特别是养生健身,以自我感觉舒适为度,方便适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渐渐成为困扰许多人的健康问题。古人云:“甘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此处高梁是指膏梁,即过食肥甘厚味,这是引发肥胖的关键因素。 肥胖不仅仅影响人外表的美观,更重要的是还会带来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重大慢病患病率的增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很多人因肥胖而苦恼,但市面上种种不专业的减肥药虽层出不穷却疗效甚微,有的甚至对身体造成损害。而另一方面,很多身材消瘦的人却怎么吃也吃不胖,对各种甜点、汉堡薯条来者不拒,体重却始终不变。那么如何科学地减肥与增重呢?中医传统理论认为,健脾是关键。 从中医角度而言,人的体重变化与中医脾脏的功能密切相关。中医经典著作《脾胃论》中说:“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这里的脾不同于现代医学解剖上的“脾脏”,而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饮食进入到胃中,需要靠脾来转化,从中吸收营养物质,使其能为五脏六腑所用,故“脾主运化”,一方面运化水谷精微,另一方面运化水液。 脾的功能正常,人就胃口旺盛、保持正常体重,所谓“能食而肥”。一旦脾的功能受损,食物就不能被正常地消化吸收,会出现胃胀、食欲减退、便溏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这又会导致诸多问题:一是身体失去了营养的滋润,就会出现胃口差、身体消瘦等问题;二是营养物质代谢也会出现障碍,吸收的营养不能濡养五脏六腑,好东西吃了却利用不了,故而有的人肥胖同时乏力、稍动则汗出不止,这是“虚胖”,不仅胃口差,一天吃不了多少东西,体重还日益增长;三是这些吃进去的营养物质不能被吸收,堆积在体内久之就形成了有害的病理产物,化为痰浊瘀血堵塞经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埋下伏笔。 故而针对脾虚所导致的肥胖或者消瘦,健脾为第一要务,且可以起到双向调节的作用。脾虚多伴湿盛,理应益气健脾祛湿,宜多食茯苓、山药、薏苡仁、赤小豆、扁豆、莲子、冬瓜等食物,闽南地区著名小吃“四神汤”是其中的代表。该汤以鲜山药、白茯苓、薏苡仁、莲子各等量组成,将山药去皮切块,薏苡仁莲子洗净待用(注意去除莲子心,莲子心苦寒伤脾),白茯苓也可打成细粉,放入一起煲汤,以上四味均为药食同源之品,既能健脾,又可祛湿,脾气旺则水湿去而胃口开,既可减重,又可增肌。 谈及“四神汤”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传闻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有四位大臣相随。但是,由于舟车劳顿、水土不服,四位臣子相继病倒,而且御医对这个病束手无策。乾隆无奈,于是让当地知府张榜求医,没过多久,一位僧人前来揭榜。这位僧人细细把脉,立刻开出一个药方,面对众人中气十足地宣告:“四臣,事成!”四位大臣服下之后果然痊愈了。从此,每有官员南巡,都用这个方子炖汤养身,久而久之,此方便以“四臣汤”为名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四神汤”了。现代研究则表明:参苓白术丸等健脾化湿中药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的作用,对于消化不良、慢性腹泻所出现的肠道菌群失调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健脾祛湿呢?脾虚湿盛的人日常的大便会不成形,粘马桶,也就是用水冲不易冲干净;脾气虚的人日常少气懒言,倦怠乏力,懒于起床,而且饭后尤其容易倦怠,时时欲睡,这就是脾胃气虚、消食无力而导致的“饭醉”;正常人的舌是淡红色,薄白苔,而脾胃气虚的人舌质较淡,舌较胖大,边上有齿痕,这是舌头与牙齿挨得太紧留下的印记,湿重者舌苔往往水滑,上面布满津液,水湿进一步发展成痰,则会表现为舌苔腻,舌苔上面有细腻致密的颗粒感。 除了食养之外,对于脾胃的调护,注意日常的生活习惯尤为重要。炎热的夏日来袭,人们尤爱喝着啤酒吃海鲜烧烤,饭后再配上冰镇的西瓜美滋滋,但却要注意海鲜、冰西瓜与冰啤酒其性大都寒凉,常食对于脾胃的阳气有着极大的损伤,故夏日莫要贪凉,蒸煮海鲜之时往往可配上辛温的生姜以中和海鲜的寒性。同时,“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一日三餐宜七分饱三分饥,尤忌暴饮暴食;另外要配合持之以恒的运动,促进身体的能量代谢,尤以日间运动为宜。白天是阳气活跃的时候,此时运动最佳,夜晚阳气潜藏,理应减少运动。无论是减肥还是增重,应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地安排起居饮食,才会生活得更健康。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体检季,最近一些患者带着体检报告来紧张地问我:“大夫,我这胃里长息肉了,会变胃癌吗?”其实,胃息肉能否癌变,主要与其病理类型有关。以前介绍过大肠息肉的癌变风险,尤其是腺瘤性肠息肉是大肠癌前疾病。相对于大肠息肉,胃息肉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这几年患病率似乎在增多。今天,我就详细介绍一下胃息肉的真实面目。 什么是胃息肉?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凸出于胃腔而形成的局限性、隆起性病变。2000多年前,古人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息肉一词。《黄帝内经》的《灵枢·水胀篇》曰:“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这是中医古籍对息肉最早的认识和描述。 从外观上看,有的胃息肉呈扁平状,略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数毫米,有的胃息肉隆起明显根部有蒂,长达数厘米。单发或多发,极罕见者可有100枚以上,常为家族遗传。大小不等,大部分直径在1cm之内,直径达数厘米的息肉少见。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胃息肉检出率越来越高。有研究显示:胃息肉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35岁以后胃息肉检出率明显增高,其中40~60岁之间的人发病率最高。 胃息肉有哪些类型?通过显微镜观察胃息肉病理特征可将其分为腺瘤性息肉、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和错构性息肉4种类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分类,腺瘤性息肉又可分为肠型腺瘤、胃小凹型腺瘤、幽门腺腺瘤和泌酸腺腺瘤。总体来讲胃底腺息肉是增生性息肉、患病率比较高,腺瘤性息肉发病率比较低,大于60岁的人以增生性息肉为主,小于40岁的人以炎性息肉为主。胃息肉是怎么形成的?胃息肉形成的原因还不清楚,目前研究显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多在慢性胃炎或胃黏膜损伤的基础上发生,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有关;部分胃底腺息肉可能与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药物)有关,服药超过2年胃底腺息肉发生率明显增加,与未服用该类药物者相比,服药超过4年的发生率可增加5倍;部分息肉与遗传有很大关系,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另外,胃息肉与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有一定的关系,如吸烟、饮酒、高脂饮食、低纤维素饮食等。有研究根据中医体质学说调查显示:胃息肉多见于气虚质和阳虚质的患者。 什么样的息肉会癌变? 很多患者对胃息肉过度紧张、担心,是因为听说胃息肉会发展为胃癌。胃息肉有发展为胃癌的风险,但是风险可大可小,不可一概而论。胃息肉的各种类型中,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没什么癌变风险,胃底腺息肉癌变潜能低,有报道显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胃底腺息肉伴异型增生的比例高达40%,而腺瘤性息肉癌变风险较高,因其异型增生的程度不同而异,有研究报道为6%~47%,主要以中老年患者为主。 胃息肉如何防治? 得了胃息肉不一定有症状,主要靠胃镜检查发现。 在预防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戒烟戒酒,饮食规律,尽量避免辛辣刺激、高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等;治疗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消除胃部长期刺激因素;使用胃药应当遵从医嘱,避免不恰当地、长期使用抑制胃酸的药物,如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采用中药辨证论治调理身体内环境和胃内环境,对于息肉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癌变风险的腺瘤性息肉等是防治胃息肉癌变的最佳策略。消化内镜下治疗是其首选的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恢复快等优点。小的息肉可以在胃镜下用活检钳钳除,直径大于1cm的息肉要在胃镜下完整切除。胃息肉内镜下治疗后要定期复查胃镜评估胃息肉复发情况,一般认为,应在1年内对所有未切除的活检病理提示有异型增生的胃息肉进行复查,或在完成息肉切除术后1年内复查胃镜,需同时关注息肉处及周围黏膜状况,以期及时发现和治疗具有恶变风险的息肉。在预防胃息肉切除术后复发方面,采用中药综合调理机体内环境具有一定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的研究验证。
王先生五十多岁了,是我认识多年的患友,十年前因为“浅表性胃炎”吃过我开的几副中药汤剂,服后特别满意。自打前年揽下了一个大项目,老王忙得不可开交,整天忙着应酬,饭局饮酒、熬夜谈事,结果老胃病又犯了,经常烧心,总觉得有酸水反上来,胸骨后灼热,嗓子还不舒服。一年多来,吃了奥美拉唑就管用,服用个把月停了药后就犯,这让老王很郁闷!其实,王先生的烦恼来源于胃食管反流病。“城门”失守,导致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里的内容物包括食物和胃液反流到食管甚至口腔的一种疾病。本来应该在胃里的酸以及由十二指肠反流到胃的碱性液体(如胆汁等),反流到食管,就会刺激食管,甚至造成食管、咽喉黏膜的损伤,引起食管以及食管外的症状。每个人对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描述有所不同,常见的有:心口处(剑突下)火辣辣的(烧心),胸骨后面有灼热感甚至胸痛,觉得有酸水要反到喉咙,嗓子里总感觉有东西卡着,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总是打嗝(嗳气)。为什么会得胃食管反流病?人不同于牛,没有“反刍”的功能,胃里的东西怎么会反上来呢?如果把胃比作城池,那么食管就是一条向城池运送食物的唯一单向通道,只允许进而不允许出。在胃与食管之间,有一扇“城门”,称作贲门,守卫“城门”的“士兵”叫作食管下括约肌。实际上,在食管下段和胃链接处并不存在明显的括约肌,但在这一区域有一宽约1-3厘米的高压区,比胃内压要高出5-10mmHg,成为阻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的一道屏障,起到生理性括约肌的作用,当食物到达城门口,“城门”敞开,全盘收下;如果食物欲逆流出城外,“士兵”则会严守“城门”、予以阻拦。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胃内压力增大、食管下括约肌频繁松弛,则导致“士兵”松懈而“城门”失守,食物便夹着胃酸等逆流而出,损伤食管以及咽喉部。另外,胃排空功能延迟,好比城池中的粮库被塞得满满的,食物送进粮库困难的同时,也往往反流,或者食管本身的蠕动功能下降,不能及时清除食管中的反流物,同样会造成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长期反酸的患者应做胃镜检查如果您有反复发作的烧心、反酸的症状,或者难以解释的打嗝、咽部异物感,其实就可以初步考虑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但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类疾病,需要做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胃镜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手段,根据内镜下食管黏膜是否损伤、损伤程度可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巴雷特食管。其中,从疾病风险上看,食管炎的黏膜糜烂越严重,出现溃疡、出血的风险也越高;食管黏膜的损伤越重、持续时间越长,特别是食管黏膜出现上皮异位甚至肠化(巴雷特食管),则进展为食管癌的风险也就越高。因此,对于有长期反酸、烧心症状者,建议做一下胃镜检查,目的在于排除上消化道肿瘤、癌前病变以及明确食管黏膜是否受损。需要强调的是,临床上2/3的胃食管反流病是非糜烂性反流病,即食管黏膜并无明显的糜烂等器质性病变、但有病理性的胃食管反流,并且非糜烂性反流病60%~70%重叠功能性烧心、15%左右重叠反流高敏感,还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健康饮食是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基础胃食管反流的诱因很多。肥胖、慢性便秘、呕吐、负重劳动均可导致腹压增高,可诱发胃食管反流;油炸食品、高脂食物等容易导致消化不良、餐后胃排空延迟,也是“守门员”失职的重要诱因。因此,改变不良的饮食与生活习惯至关重要,也是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基础。俗话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饭后不应立即躺着,饭后散散步,不仅可以促消化还有助于控制体重。对于肥胖人群来说,减重是关键。但瘦人也会有反酸、烧心的烦恼,过度消瘦使得胃的张力低下甚至胃下垂,影响胃的排空,造成消化节律的紊乱,容易导致反流、出现胃食管同病。因此,调节饮食起居、保持合适的体重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康复是很重要的。对于食管黏膜有明显器质性损伤以及对于生活方式干预无效的人群,常规采取抑酸药物治疗。最常用的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阻断剂。质子泵抑制剂想必大家耳熟能详,以奥美拉唑、雷贝拉唑、艾司奥美拉唑等“拉唑类”药物为代表,这类药抑酸作用强、持续时间十几个小时,可谓抑酸界的“扛把子”,对于食管黏膜糜烂,通常在早餐前、晚餐后各服1次。H2受体阻断剂以法莫替丁、西米替丁等“替丁类”药物为代表,对夜间胃酸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一般宜在睡前服用,抑酸作用持续6~8小时。对于非糜烂性反流病和轻度的糜烂性食管炎患者可以采取按照需要治疗的方式,若症状消失,可考虑降阶梯撤药,不宜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反复烧心反酸可试试中医药复方疗法门诊上常常有患者抱怨虽然服了“拉唑类”的质子泵抑制剂可以缓解症状,但一个疗程之后,停药一二天再度出现烧心反酸的症状,甚至比服药前还厉害,以至于反反复复停不了药,这是怎么回事呢?听我慢慢道来。实际上,亚洲人群胃酸最大分泌量低于西方人群,对亚洲人群来说,胃食管反流病的产生并不一定是胃酸分泌过多。对于自身胃酸不足的老年患者,长期抑制胃酸,消化效率降低,食物在细菌的作用下酵解产生气体,肠道胀气,会影响消化道的蠕动,造成消化不良,进而诱使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中,也会引起反酸、烧心、腹胀的症状。另外,长期服用强力抑酸药,改变了胃肠道的生态环境,还会造成患胃息肉、癌前病变等的风险。一项对973281例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受试者长达28年的随访研究表明,使用质子泵抑制5年,与H2受体阻滞剂相比,可导致胃癌风险增加45%。另外,约有一半以上的非糜烂性反流病是弱酸反流、混合反流甚至碱反流(十二指肠胃反流伴胃食管反流),且往往重叠功能性烧心或反流高敏感,强力抑酸效果并不好,部分患者使用抑酸治疗有效也应遵循适度抑酸的原则,不宜长期服用“拉唑类”强力抑酸药。在消除不良生活习惯、合理饮食、调节情绪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药治疗以实现抑酸药的逐步减量、撤药是一个较好的办法。中医药复方疗法,无论汤剂还是中成药都是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调理,虽然抑酸作用没那么强,但因人而异、讲求针对个人的状态(证候),是多成分多靶点的复方疗法,且方正相对不会产生药物依赖以及其他副作用。譬如,内镜阴性的烧心反流疾病,一部分患者主要表现为餐前饥嘈以及烧心打嗝反酸,能食不胀,中医认为此乃胃热、肝胃郁热之证,运用疏肝清热和胃的方药即可消除其饥嘈、反酸等症状,根据我的临床经验研制的西苑医院院内制剂通降颗粒就有这个功效和适应证,是多年来很受欢迎的网红产品。
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每天保持肠道通畅排便,似乎变得越来越困难了!便秘就像肠道塞车,不仅会给肠道添堵,还会影响身心健康。很多慢性便秘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为解出一次大便常坐卧不宁,身心疲惫,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所以,长期便秘的患者往往会有抑郁、焦躁不安、孤僻等精神心理异常表现。多数便秘患者是功能性便秘医学上,便秘是指一组临床症状,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慢性便秘的病程应在6个月以上。患便秘的人很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发布的《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2019)》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4%-10%,我个人感觉现实中的患病率还要高,因为有很多患者不就诊。慢性便秘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会逐渐升高,7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的患病率达23%,80岁以上可达38%。女性慢性便秘患病率高于男性!便秘一开始往往不被大家重视,认为只是偶尔的饮食生活不规律引起来的,临时用点药就可以解决,长期得不到科学合理干预,迁延不愈就变成了慢性便秘,以致出现痔疮、肛裂、结直肠息肉、肠梗阻、下肢静脉曲张等,甚至诱发心梗、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从而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现代新闻资讯以及文献报道,因便秘倒在厕所,发生心梗、脑溢血等的悲剧并不少见。因此,充分认识便秘这个疾病,及早干预、控制风险显得尤为重要。便秘一般分两类: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器质性便秘,常见肿瘤、炎症、粘连、直肠肛门病变等导致,但多数便秘患者可能查不出具体的器质性疾病,最终考虑为功能性便秘,临床上常见工作紧张压力大、没有建立起规律性排便习惯、饮食上恣食煎炸辛辣、膳食纤维摄入少、老年人以及更年期绝经期女性生理功能失调等等,影响了肠道正常的排便功能。我曾经在门诊上见到一个年轻的程序员,爱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如炸鸡汉堡可乐等,不吃蔬菜,工作性质造成在电脑前久坐不动,经常错过便意和排便时机,后来排便困难加重,出现心身不宁、寝食难安。此外一些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心脑血管病等基础病,年老体弱,或者饮食饮水少,或者活动少,容易患慢性便秘。便秘的治疗是一门专业的学问得了便秘,该咋办呢?便秘的治疗是一个比较专业的事情,医生的深入检查、个体化治疗措施和合理用药非常关键,同时患者自身通过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与科学的饮食调摄等来配合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很难治愈慢性便秘。下面,我就跟各位朋友聊一聊。首先,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得了慢性便秘,通过服用促进结肠分泌、蠕动的药物来促进排便、改善排便是基本的思路,但是治疗一段时间后如何减少用药、逐步撤药并且可以维持正常的排便,这是医患共同追求的目标。而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把药物治疗及其逐步撤药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尽快地建立排便习惯、养成排便生物钟,才能逐步撤药、最终停药。建立排便习惯,建议把握两个“黄金排便时间”,一个是早上起床的“起立反射”,另一个是吃完饭后的“胃结肠反射”,这两个时段都富有结肠的推进型蠕动,此时排便主观与客体结合、内外因相互作用,容易排便。对于学生族、上班族来说,饭后时间常常因有事而不能自主,所以建议把早上起床后作为建立排便习惯的主要时段。在这里,我要呼吁家长们也应该掌握这个道理,让孩子自小就养成早晨起床后排便的规律,将来终身受益。对于慢性便秘患者,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与建立排便习惯需要一定的时间,短者需要一两个月,长则三五个月,需要耐性,坚持几个月就可以培养建立起排便生物钟。排便时需要集中注意力。排便时喜欢“读书看报”,或者看手机、玩iPad是不合适的,排便精力不专注,使排便时间大大延长,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可能加重便秘。平时有便意时需及时排便,不能因为事务繁忙而憋住便意,长此以往,机体对排便的感觉会变得迟钝,不利于纠正便秘。在生活起居上,可以进行适量的运动。慢跑、散步、太极拳等均可使胃肠蠕动增加,有利于促进排便。还可以做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方法是:取坐位或立位,右手手掌放于脐上方,左手掌放于右手背上,顺时针方向向小腹部揉动,揉5分钟,重复2次共做10分钟。其次,要重视饮食调摄。调整饮食,要加强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它既不能被胃肠道吸收,也不能产生能量,因此容易被认为是一种“无营养物质”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随着营养学和相关科学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渐发现膳食纤维具有相当重要的生理作用,以至于在膳食构成越来越精细的今天,膳食纤维成为专家和百姓都关注的物质。早有研究显示,在保证必要营养的前提下,每天粗纤维摄入较多的人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膳食纤维可增加肠道内的水分聚集,促进胃肠蠕动。主食适当增加粗粮、杂粮,如黑面包、燕麦片、红薯等;增加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如菠菜、芹菜、金针菇等菌类、木耳等。水果中的苹果、西瓜、火龙果、西梅等均具有一定的通便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的香蕉都具有润肠作用,生香蕉中含有鞣酸,鞣酸具有非常强的收敛作用,吃了生的香蕉不仅不能通便,反而会加重便秘,所以只有熟透的香蕉才行。可适当进食富含油脂的坚果,如核桃仁、黑芝麻等,里面的油脂可以对肠道有一个很好的润滑作用。此外要少吃巧克力、奶酪、辛辣刺激、油腻高糖的食物。要增加水分的摄入。每天可以晨起饮一杯淡盐水或温开水,没有糖尿病的人,也可以饮用蜂蜜水,有助于润肠排便;建议的饮水量是每天在1.5-2.0L左右,具体饮水量因人而异,适量足量即可。多食调节肠道菌群的食物。可以适当进食酸奶、乳酸菌类饮品,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可口服双歧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类药物,可调节肠道粪便的细菌比例。第三,慢性便秘患者要避免滥用泻剂。便秘患者服用通便药物是常理,但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避免随意使用刺激性泻剂,减少对刺激性泻剂的依赖。刺激性泻剂,是指组方中用了大黄、番泻叶、芦荟等含有蒽醌类化合物,以及酚酞、蓖麻油等的药物,用了后排便痛快、“过瘾”,但容易产生刺激性泻药的依赖,且不断加量,长期服用可造成结肠黑变病,产生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害。对于市场上具有通便效果的保健品也需要关注里面的成分,是否含有刺激性泻药。其次,服用泻剂的剂量和时间,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不要自行加量或者延长服药时间。长期使用并产生了刺激性泻药依赖的便秘患者,要想逐步撤药、达到上面讲的目标,需要更长的时间。对于更年期、绝经期的女性便秘患者,以及老年便秘患者,同时存在着生理机能失调,应该采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个体化诊疗方法,或中、西药并用,标本兼顾、整体治疗,会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