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急疹是怎么引起的?幼儿急疹(exanthemasubitum),是由病毒感染导致的婴幼儿急性良性玫瑰样发疹,也叫做第六病和三日热。常见的有人类疱疹病毒6型、7型,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多见于婴幼儿。多发生于春秋季。多种途径都可传播,可通过飞沫传播;2、幼儿急疹怎么确诊,要紧吗?1)发热3-5天,体温可达39℃或更高;2)热退疹出是本病的特点。热退后面部和躯干部出现红色斑丘疹,持续3-4天消退。单一发热的宝宝,不出疹是无法诊断这个病的;3)其它伴随症状:咳嗽、腹泻、淋巴结肿大、眼睑浮肿等。化验血常规,多有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不同程度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3、幼儿急疹怎么治疗?没事不用管它,诊断后不用吃药治疗的。皮疹也无需特殊用药处理;发热,出疹别老想着就是幼儿急疹,特别是出了疹还在高烧的宝宝,要注意除外麻疹、川崎病、水痘等发热出疹性疾病。
就中医来讲,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是要区别的,因为用药不同,不要混用,否则起不到治病的效果,下面分享区分小孩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的方法。 区别方法 季节方面。 一般来说,在秋冬季节,小孩的感冒大多数是风寒的,即感受了风寒侵袭了,所以这一段时间要当风寒感冒来治;当在夏季,一般容易是风热感冒,即外感风热。 鼻涕方面。 当小孩感冒时,一般都会流鼻涕的,如果是流着清鼻涕,说明一般是风寒感冒;如果鼻涕比较浓,还有些发黄,说明是风热感冒了。注意,有时候,一开始是清鼻涕,后来成了黄鼻涕了,说明孩子有炎症了。 痰的颜色和质地。 一般感冒咳嗽都会有痰,如果孩子的痰是比较稀白的,说明是风寒感冒;如果是咳嗽有浓痰,比较黄稠,说明很可能是风热感冒导致的。很多孩子不会吐痰,家长要让孩子多尝试学习吐,吐出来会好很多的。 是否嗓子疼。 一般来说,风寒感冒嗓子不会疼,只是干咳,但没有红肿等情况;如果是嗓子比较疼,有红肿、咽东西疼的情况,就说明是风热感冒了。 是否口干。 如果感冒了口不干,说明是风寒感冒;如果口干舌燥的,孩子总想喝水,总觉得口渴,说明是风热感冒了。 怕冷的程度。 一般来说,风寒感冒会比较明显的怕冷,体温升高;而风热感冒怕冷没有那么明显,或者不会怕冷。但是小孩表现不出来,要多注意观察他是否打寒噤。 对症下药 风寒感冒。 孩子着凉,风寒感冒,应该吃疏风散寒的中成药,这样的药物比较有效,一般要给孩子吃3--5天,或者遵医嘱。 风热感冒。 孩子外感风热,需要服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或者病毒流行起再配合吃一些清热解毒糖浆等。 消炎用药。 孩子感冒发烧,如果伴有咳嗽,应该吃一些消炎的药,但都是抗生素药,若想副作用小一些,可以服用中成药消炎药,(蒲地蓝口服液、蓝芩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等)。
春天是万物开始萌芽生长的季节,《黄帝内经》有讲:“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对处于生长期的孩子来说,春天也是“猛长个”的季节!家长要正确抓住时机,帮孩子轻松长高高!为什么说春天是孩子长个子的黄金期?带娃和几个朋友吃饭,一个朋友家的孩子比我家娃大一岁,却比我家娃矮半头,我们就谈起了孩子高矮的话题,另一个朋友说“春天长个黄金期,你给孩子多补钙,多晒太阳,赶紧窜一窜!”不少家长听说过“春天是长个黄金期”,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春天生长激素分泌旺盛。春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内分泌激素尤其是生长激素分泌增多,为孩子身高增长创造了“黄金条件”。其次,春天补钙更容易吸收。春天阳光明媚,阳光中的紫外线含量很高,孩子多户外运动晒太阳,有助于更多的维生素D合成,从而促进钙吸收。孩子体内钙摄入充足,自然利于长高。抓住春天长个高峰期,一个“长高公式”,让孩子轻松长高5厘米既然春天更容易长高,那我们就帮孩子安排起来呗!给大家分享一个孩子长高的公式,照着做,帮孩子按下“生长加速键”,开启2倍速长个模式。1.营养均衡:“吃好”比“多吃”更重要。有家长认为“孩子正在长身体,要多吃有营养的食物”,于是每天各种大鱼大肉,孩子爱是啥可劲儿的吃,不爱吃的一口都不吃。其实,这是很不正确也不健康的吃法,想要孩子长高,不仅要多吃肉多喝奶,更要饮食营养均衡,身体内的营养素什么都不缺。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多吃4类少吃3类”食物。✦多吃的4类食物包括:①奶类及奶制品:是钙的最佳食物来源,想长个“补钙”是最不缺少的,除了喝奶也可以适当吃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②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瘦肉、鱼虾、奶类、豆制品等,蛋白质也是长高的要素。③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粗粮等,维生素有助促进人体生长、代谢、发育和钙吸收。④矿物质类食物:比如钙、铁、锌等,补铁可以选择瘦肉、动物肝脏、绿色蔬菜等,补锌可以选择海鲜中贝壳类,像生蚝、鲍鱼、牡蛎等。✦ 少吃3类食物,包括碳酸类饮料、油炸膨化食物、反季节水果,这些食物都不利于孩子长个子。2.适当运动:不仅要“多运动”,还要“会运动”。春天多带孩子在户外运动,一来通过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二来晒太阳有助合成维生素D增进钙吸收,促进骨骼生长。不过想要孩子长高 “运动有讲究”。①运动项目:可以多选择这几类:跑步、弹跳助长动作、跳绳、球类(踢球、抛球)、引体向上、摸高、单双杠等。②运动时间:3岁以下孩子每次户外活动1小时左右为宜,4岁以上孩子每次运动要坚持30-40分钟,让生长激素的分泌出现一个小高峰,长高效果更好。③运动时段:也就是几点出去玩比较好,建议选温度合适的时段,比如上午9-11点,下午3-4点。④运动注意:家长最好跟着,确保孩子运动时的安全,另外也要提醒孩子及时补水。穿衣也要合适,别穿太多,避免出汗后受凉生病。3.睡眠充足:包括睡眠时长足够、早睡、睡眠有规律。老人常说“孩子贪睡长得快”,其实不无道理,因为在睡眠状态时,生长激素和褪黑素分泌增多,更有利于孩子健康生长。从下面这张 生长激素24小时分泌情况图 看得出,夜间睡眠状态时,生长激素会出现两个高峰期,一个是晚上10点左右,一个是凌晨5-6点,若是这两个时段孩子正好处于“深睡眠状态”,生长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多,更利于孩子长个。至于 不同年龄的孩子每天睡多长时间才算“睡眠充足”?可以参考这张表,看你家孩子睡够了没有。另外,还要帮孩子从小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保证睡眠环境舒适、关灯睡觉等,也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长个子更有好处。4.好心情:也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孩子心情好的时候生长激素分泌也比较多,因此如果想要孩子长高,除了注重前面几点,也要重视孩子的情绪和心情,让孩子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也能多长几厘米。以上就是关于孩子长高的几个重要因素,有时听到身边的家长抱怨“孩子吃多少肉都不长”,或者“家里就没高个孩子注定也高不了”,其实只要家长做的对,孩子长高的几率还是蛮大的,前面分享的这些方法都可以试试。
1,首先要排除疾病造成的影响,如果有感冒咳嗽腹泻等疾病要先把疾病医好2,养成好的饮食习惯,餐前一小时不吃零食,尤其是蛋糕巧克力等高热量高糖度食品,餐后可以适当的吃零食,3,不吃冰箱刚拿出来的冰的食品包括冰酸奶,冰水等,尽量喝温热的白开水4,适当的多吃南瓜玉米红薯土豆等粗粮,多吃粗纤维丰富的叶子菜5,可以用山楂糕,山楂丸一类的健脾开胃的食品6,小朋友缺锌也可以导致饮食不佳,检查微量元素看是否缺锌,缺的话,对症补锌,7,以上都做到了,效果还是不好,就可以用中药或者中成药,健脾开胃。
母乳性腹泻症状 1、大便问题多:母乳性腹泻的孩子,大便异常频繁,次数逐次增多,一般每天大便3—7次。而且大便水分多,呈泡沫稀水样,还带有特殊的酸臭味。便稀微绿,有泡沫和奶瓣,有时甚至还带有条状的透明粘液。 2、婴儿表现不异常:腹泻时没有发热,宝宝没有明显的痛苦与哭闹,大便化验没有感染方面的异常。腹泻程度一般没有其他症状,宝宝精神活泼,食欲良好。虽然腹泻病程较长,但宝宝的体重增长仍然可以维持在每10天300g左右,迁延不愈。如果腹泻时间长则有可能导致宝宝生长停滞、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需要及时治疗。 母乳性腹泻的原因 母乳性腹泻一般有两种原因造成: 1、可能是母乳中的前列腺素含量较高,促进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水和电解质的分泌而产生稀便。 2、可能是宝宝对乳糖不耐受,体内缺乏乳糖酶。乳糖不耐受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可用醋酸铅法测定患儿粪便中乳糖量以初筛,再用去乳糖饮食后迅速见效来证实。 出现所谓生理性母乳性腹泻时不要为了大便成形而改喂牛奶。婴儿机体会逐渐适应母乳中的前列腺素,乳糖酶亦会逐渐发育成熟,酶活性增加,就能分解、消化和吸收乳糖,并随着增加辅食逐渐好转。另外注意小儿不要捂奶头,每侧乳房基本吸空后,如继续吸吮,乳汁中脂肪量会增加,容易引起脂性消化不良,主张要吸就吸,不吸就停。每次10分钟左右,饱满的乳房即可基本吸空。 母乳性腹泻的预防 母乳性腹泻的预防应主要从哺乳妈妈的饮食做起。 1、哺乳妈妈应该饮食清淡,少吃油腻食物,喝汤时把浮油撇净,建议每天早餐喝小米粥,吃清淡的素炒蔬菜,平时多吃水果,保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2、建议每天给宝宝喝一次小米清汤,可以缓解宝宝的腹泻还可以养脾胃, 3、另外在哺乳时,注意不要捂奶头。因为每侧乳房基本吸空后,如果继续吸吮,乳汁中脂肪量会增加,容易引起脂性消化不良。主张要吸就吸,不吸就停。每次10分钟左右,饱满的乳房即可基本吸空。
1) 应多饮水,每天摄入液体总量在2500~5000毫升之间,婴幼儿可适度减量,有助于退热发汗,排除毒素。可饮用开水、清淡的菜汤以及新鲜的果汁,如西瓜汁、梨汁、甘蔗汁、藕汁等,稀粥、蛋汤、牛奶、豆浆也可。亦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蜂蜜对患者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蜂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每日早晚两次冲服,可有效地治疗和预防感冒及其它病毒性疾病。 2) 感冒期间可能有腹胀、纳差、腹泻、便秘等胃肠机能失调症状,因此饮食应素净、清淡。清淡的粥和汤相对易消化,同时热汤和热粥可以起到发汗的作用,但发汗之后要注意水分的补充。人体相对虚弱时,要注意优质蛋白的补充。瘦肉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且其蛋白质易于消化吸收,能增强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力。佐餐则宜选用各种酱菜、豆腐、肉松等清淡食品。 感冒最好别吃什么食物 1) 应忌食油腻、油炸、黏滞、咸辣、过硬及鱼虾蟹等海腥食物。 2) 感冒初期,当禁食生冷、油腻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荔枝、桂圆除外),可频服梨汁、橘汁、西瓜、梗米汤、绿豆汤等,切忌过食生冷、油腻之品。 3) 感冒期间,避免进食或忌多食鸭肉、猪肉、羊肉、狗肉、甲鱼、蚌、醋、柿等食品。 4) 少吃食盐。
孩子发热了,有的妈妈会不知所措,有的不管方法对不对会采取立即降温的方法等等。如何处理得当,可参考一下几点: 1. 无热性惊厥病史,未引起其他不适的发热,如果体温<38.5℃(如果家长有一定的经验,甚至可以放宽到39.0℃),一般可以不作退热处理。 2. 超过38.5℃以上的发热,首先推荐口服药物降温 3. 发热持续时间大于4-6小时,即使低热也建议退热处理。 4. 高热<41℃,予退热处理能降至正常,降温后精神状态好,可以不用急诊。 5. 反复发热超过72小时,即使没有什么不适也应该看医生。 具体退热方法如下: 1. 药物退烧法 一般退烧药有水剂、锭剂、栓剂和针剂。 ●水剂(或颗粒剂)较温和,如美林、泰诺林等,安全性最高。 ●阿司匹林锭剂退烧效果好。但阿司匹林可能会引发瑞氏症候群。 ●栓剂是从肛门塞入的药物,主要由直肠吸收,效果比较快速。如果孩子拒绝口服药物,退热栓就是最好的选择。 ●针剂是退热剂中安全性最差的退烧药物,一般不建议使用。 注意 不同退烧药最好不要并用,如果剂量控制不好,会有隐患。更不可为了加强退烧效果,喂宝宝多服几次退烧药或将剂量增加。 2. 物理降温法 物理降温适用于高热而循环良好的患儿。特点是方法简单,不良反应少。 ●温水擦浴 适用于高热宝宝。水温应略低于宝宝的皮肤温度(即32℃-34℃)。皮肤接受冷刺激后,可使毛细血管收缩,继而又扩张,达到降温效果。擦浴时亦可用按摩手法刺激血管被动扩张,促进热的发散。注意擦浴时用力要均匀,轻轻按摩几下,还可以促进血管扩张。擦至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些,以助散热。四肢及背部各擦浴3-5分钟。温水擦浴后用大毛巾将宝宝包好,让宝宝舒适平卧,并多给宝宝喝些温开水。 ●酒精擦浴 不推荐使用。酒精可能容易造成过敏或皮肤损害;手足凉、发绀者可能导致毛细血管进一步收缩,散热减少,病情加重,温水擦浴会更好些。 ●头部冷敷 头部冷敷可能刺激宝宝引起不适,依从性较差。具体方法:将毛巾用凉水浸湿后敷在宝宝前额部,每5-10分钟更换一次。也可将水袋中灌上凉水,枕在脑下。若采用冰敷时,应注意先用干布包在冰袋外,避免局部敷用时间太长造成局部皮肤冻伤。 ●冷盐水灌肠 冷盐水灌汤的降温效果显著,但不适合家庭中操作。 提醒 1. 适当的发热是机体自我防御的体现,发热有利于机体免疫机制的启动,有利于驱赶侵犯机体的病原体,故低热时,不主张一发热就退热处理。 2. 物理降温虽然所谓的不良反应少,但高热时单单物理降温往往不能有效退热,还可能造成躯体的不适,例如寒颤时冰敷会更加难受。故高热时,首先推荐药物降温。
在认识和治疗湿疹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忘记还有我们的中草药,或清热解毒、或利湿化浊,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