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损伤。 1.急性损伤:中老年人在从事网球运动、乒乓球运动时经常会受到损伤,常见于“反拍击球”时用力过猛或训练过度,造成肌肉起点处的牵拉伤。 2.慢性损伤:日常生活中一些动作不适当,如前臂反复旋转或腕部屈伸运动过重,也可造成网球肘。 患网球肘时会有肘关节外侧疼痛,疼痛呈持续渐进性发展。可为酸痛,也可为刺痛,部分患者疼痛可向前臂及腕部或上肢放射。有些患者在提、拉、端重物时疼痛加重,常因疼痛致患臂乏力,甚至持物落地,休息时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患者不能拧毛巾、扫地等。患肘外侧有明显压痛点,局部可有轻度肿胀。下面介绍一些简单易学的自我按摩法: 1.点揉穴位 ⑴点揉曲池穴(侧掌屈肘,在肘横纹外端凹陷中)、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的方法是:将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拇指尖下便是此穴)。 方法:用健侧手的拇指指端按压住患侧上肢的曲池穴、合谷穴,以感到酸胀为佳,然后按顺时针方向点揉两穴,每穴各约1分钟。 治疗作用:曲池穴、合谷穴均是全身强力清热止痛的要穴,经常点揉,除了可以缓解局部及全身疼痛外,还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⑵点揉手三里穴(位于前臂背面桡侧,阳溪与曲池连线上,曲池穴下二寸处)。注:阳溪:在腕背横纹桡侧,拇指向上跷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方法:用健侧手的拇指指端按压住患侧上肢的手三里穴,以感到酸胀为佳,然后按顺时针方向点揉约1分钟。 治疗作用:手三里穴是治疗网球肘最有效的穴位之一。此外,手三里穴同足三里穴类似,有很好的补养气血作用,只是功能稍弱一些。 ⑶点揉肘髎穴(位于肘关节部,肱骨外缘空隙凹陷中)、阿是穴(按压前臂出现疼痛的部位)。 方法:用健侧手的拇指指端按压住这两个穴位,网球肘患者在肘髎穴通常能找到压痛点,治疗点亦于此处。阿是穴按压以感到酸痛为佳。 2.点揉肱骨外上髁 方法:用健侧手的拇指指端按住患侧肱骨外上髁最痛处(网球肘患者最疼痛的部位一般就是肱骨外上髁处),以有酸痛感(能忍受)为佳,然后按顺时针方向点揉约3分钟。 3.放松前臂肌肉 方法:健侧手用拿法或揉法放松整个前臂的肌肉。主要针对皮下和骨膜上的肌肉层。 治疗作用:使原本痉挛的肌肉充分放松,促进血液循环,并使组织松解以释放被卡压的神经,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4.被动运动患肢 方法:患肢完全放松,用健侧手握住患侧腕部,然后带动患侧手做左右旋转和前后屈伸动作。注意力度要缓和均匀,不宜过强、过快,幅度可大一些。各操作3分钟。 治疗作用:患肢被动运动与主动运动完全不同,被动运动是在完全放松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有利于炎症的消退。 5.擦患处 方法:用掌根或大鱼际由上向下快速擦前臂肌肉约半分钟,以有温热感为宜。 专家忠告 1.在网球肘早期,患者应该注意休息,避免提拿重物,尽量减少肘关节活动。 2.争取在初发时一次性治愈,特别是在治疗期间,一切可引起疼痛的动作应绝对禁止,否则很容易复发。 3.平时注意锻炼身体,活动上肢关节,增强肌力,有助于防止本病的发生。
最近一段时间老有朋友问我怎么没见你的公众号更新内容呢?唉,懒惰所致,没有理由辩解什么,努力给朋友一些建议吧!对得起对我的信任!前几天一位五十二岁的成功人士找到我,说自己的膝关节疼痛、肿胀、蹲起明显受限,问他为什么出现这个现象?他说单位在泰山脚下搞培训,培训结束了就搞了一次登泰山比赛,他仗着自己体力好,常锻炼,尽力比赛,拿了老年组的冠军后就这样了。我说老哥“人到中年,膝关节经不起这样折腾啊!”“人老先老腿”就是指的膝关节的退变老化往往先于内脏的老化膝关节炎开始没有什么症状,但若出现下列情况,则应前去医院进行检查1、下蹲、转身、蹦跳、上下楼梯、久坐后站起,出现疼痛或疼痛加重,其他时间没有或不明显。2、膝关节晨起有僵硬感,稍活动后减轻。3、膝关节屈伸时会听到“咔吧,咔吧”的弹响和滚珠的摩擦感。4、遇寒后膝关节疼痛加重。5、关节变形,蹲下起不来、起来蹲不下。造成膝关节疼痛的原因有哪些?1.脂肪垫劳损脂肪垫充填于膝关节前部的间隙,有加强关节稳定和减少摩擦的作用。脂肪垫劳损的发病原因可能是由于外伤或者是长期摩擦引起脂肪垫充血、肥厚并发生炎症,与髌韧带发生粘连,从而使膝关节活动受限。这种损伤多发生于经常步行、登山或者蹲起运动较频繁的30岁以上人群。患者会觉得膝关节疼痛,完全伸直时疼痛加重,但关节活动并不受到限制。劳累后症状明显。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配合理疗及口服药物。2.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是运动员的一种常见损伤,在下肢负重,足部固定,膝关节微屈时,如果突然过度内旋伸膝或外旋伸膝(例如排球运动中,队员在防守时突然转身鱼跃救球的动作),就有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损伤会有明显的膝部撕裂感,随即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走路跛行。关节表现出肿胀和滑落感,并且在关节活动时有弹响。治疗需根据损伤程度决定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3.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膝关节滑膜是组成膝关节的主要结构之一。滑膜细胞分泌滑液,可以保持关节软骨面的滑润,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由于外伤或过度劳损等因素损伤滑膜,会产生大量积液,使关节内压力增高,如不及时消除,则很容易引起关节粘连,影响正常活动。患者会感觉膝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滑膜有摩擦发涩的声响。疼痛最明显的特点是当膝关节主动极度伸直时,特别是有一定阻力地做伸膝运动时,髌骨下部疼痛会加剧,被动极度屈曲时疼痛也明显加重。治疗多以保守治疗为主。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这种病症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居多。超重负荷是致病的主要原因。膝关节会肿胀而疼痛,有时活动关节会有摩擦音。膝部可能出现内翻畸形并伴有内侧疼痛。治疗根据关节蜕变情况选择是否行关节置换的治疗,目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关节置换治疗是国际上较成熟的治疗方式。5.膝关节韧带损伤膝关节微屈时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如果此时突然受到外力导致外翻或内翻,则有可能引起内侧或外侧副韧带损伤。临床上内侧副韧带损伤占绝大多数。以这种损伤为例,患者会有明确的外伤史,膝关节内侧疼痛、压痛,小腿被动外展时疼痛加剧,膝内侧有肿胀,几天后会出现瘀斑。膝关节活动会受到限制。6.寒冷在日常生活中,多数关节疼痛并不是由外伤引起的,寒冷(特别是持续受凉和巨大的温度反差)才是造成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更加注重形态美。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很多人也不再身着厚厚的棉服,而是尽可能地减轻身上的负担,以适应现代审美观念及快速的生活节奏。但是在体验美感的同时,人们不得不付出关节损害的代价,因为寒冷可导致肌肉和血管收缩,引起关节疼痛。7.运动不当有些老年人喜欢登山,但如果没做好准备活动或运动量太大,也可造成关节疼痛。特别是身患关节滑膜炎或骨性关节炎的人,更容易引起关节疾病发作或加重。在登山运动中,下山时,全身的重量完全加在一侧膝关节上,膝关节承受的压力是正常站立时的数倍。人们上下楼梯时,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8.不良走路习惯例如经常穿着不合脚的鞋或穿着拖鞋、高跟鞋长距离行走,会使膝关节长时间处于非正常的受力状态,造成膝关节慢性损伤,引起疼痛。9.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膝关节病变。10.代谢性疾病如“痛风”引起的膝关节疼痛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如何治疗和预防膝关节病变?一、推拿治疗1点揉痛点用手指按压,找到膝关节周围的压痛点,用拇食指腹在压痛点处进行点揉,压痛点多位于膝关节内外侧、髌骨上下及膝后腘窝处。2 点揉穴位点揉膝关节周围的一些特定穴,每个穴点揉1分钟,以酸胀为佳。血海、梁丘、犊鼻、膝眼、委中、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穴、足三里穴。 3 掌揉髌骨以掌心扣按髌骨,在保持足够压力的情况下,使髌骨产生向内向上的轻微运动,在此基础上,带动髌骨做环转运动2~3分钟。4 拿捏股四头肌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拿捏股四头肌(即膝盖上丰厚的肌肉]约1~2分钟,以微微酸胀为度。5 弹拨膝关节内外侧肌腱。 6 拿揉小腿肚用手掌轻揉地拿揉小腿肚。每侧各1分钟,以小腿肚微微发热为佳。7 擦膝盖可在膝盖周围涂擦少量红花油或扶他林,然后用一只手快速在膝盖周围的皮肤上来回擦动,以关节周围产生热感为佳。二、药浴法治疗目的:改善物质代谢和微循环,抑制退行性变的进一步发展,消炎止痛,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处方:肉桂50克,鸡血藤80克,川芎50克,木瓜50克,独活50克,苏木50克,川续断50克,络石藤80克,路路通50克,海桐皮50克,豨莶草50克,仙灵脾50克,刘寄奴50克,土茯苓50克,秦艽50克,伸筋草80克。方法:药浴的温度保持在43℃左右。煎药浸泡双下肢为佳,上述药水煎去渣取液2500毫升,分为5份,每份再加清水3升,浸泡双下肢,每次45分钟,1天1次,1份药液可用5天,但每次用完后要注意低温冷藏(不要冰冻),15天为1个疗程。注意每次药浴宜加入少量白酒(35度~45度,10毫升左右)。药浴后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三、膏药外用取麝香壮骨膏,中间加上2毫米厚姜片一片,贴于膝关节疼痛的部位或者膝眼、髌骨上。一日一贴。四、刺络拔罐在膝关节周围选取压疼反应点点刺放血拔罐,拔出淤血,促进血液循环。 预防膝关节疼痛,呵护膝关节健康的方法尤其是老人就有较重的膝关节疼痛病史的朋友,或者O形腿X形腿的都是膝关节病变的高发人群。1、已经有过膝关节疼痛的患者尽量避免跳跃、冲击力较大的下山、下楼梯等运动。2、饮食清淡、避免油腻。减少空调,积极出汗,尽可能排出致疼致炎物质。3、避免受凉,摩托车、电动车尽量不骑或者做好防护措施。4、提倡无压力膝关节运动:悬膝摆小腿、坐位脚底滚瓶子、空蹬自行车。5、坚持适量体育锻炼,有规律的运动能够通过加强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支持作用而有助于保护关节,预防骨关节病的发生。本文系王海泉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答:有一部分病人踝关节扭伤后,局部肿胀、疼痛长时间不消退,严重者影响走路和运动。吃药、理疗、封闭、贴膏药和喷药等,效果都不满意,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和不便。其原因如下:1、 早期重视不够急性踝关节扭伤后,人们不重视,认为没有骨折,没有大问题,过几天就会好了。因此,不去医院看医生,更不注意休息,该走路走路,该运动照常运动,久而久之,导致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时好时坏,经久不愈。2、治疗不当急性踝关节扭伤后,若拍片没有骨折,一般多为韧带损伤(部分或完全撕裂),局部因出血而肿胀、青紫。正确的治疗方法是用石膏、绷带或踝关节支具局部制动,再配合消肿止痛的药物,使损伤的韧带早期愈合。否则,断裂的韧带不能正常愈合,韧带松弛,踝关节就会不稳定,不仅肿胀不易消退,而且走路负重也会疼痛。时间久了,踝关节结构会发生微细的错位,老百姓称为“关节不合槽了”,中医称为“骨错缝,筋出槽”。这种微细的错位拍片是看不出来的,所以有的医生对此也很无奈,不知所措。只有纠正错位才是治疗的根本。这也是为什么其它方法治疗无效的原因。3、治疗方法如果踝关节扭伤后长时间不见好,使用药物、封闭、理疗等方法效果不满意的话,建议试试正骨按摩治疗。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我们采用宫廷正骨按摩治疗踝关节扭伤的有效率为100%,而且疗程短,无痛苦。
☆什么样的颈椎病需要手术治疗?1.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颈性眩晕或猝倒症状反复发作,经血管造影明确椎动脉受压部位和程度,非手术疗法久治无效,可考虑颈椎病手术。2.极少数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手术疗法久治无效,受压神经定位准确,可酌情手术治疗。交感神经型手术效果较差,颈椎病手术治疗应慎重。3.脊髓性颈椎病症状,颈脊髓受到增生骨赘、黄韧带、突出椎间盘压迫,症状轻微的,可作非手术治疗,同时注意观察,如有颈以下身体瘫痪,出现不同程度感觉和运动障碍,脊髓受压症状不断加重或突然加剧,必须尽快颈椎病手术治疗4.极少数情况下,第六颈椎上下椎体骨质增生速度过快,骨赘过大,可以压迫前方毗邻的食道(此处本来比较狭窄),引起周围炎症、水肿,加重狭窄,出现吞咽困难症状。还可伴有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头后仰时呼吸困难等症状。如通过调整食物、服药利尿、颈椎牵引或石膏颈围固定、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措施,仍不能缓解,应采取手术治疗,将压迫食道的骨赘切除,效果颇好。这种手术,一般不易损伤脊髓、神经及血管,较上述颈椎病手术安全。☆若被诊断要手术,还可以采用针灸、推拿、热敷、拔罐等方法吗?可以,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疗法无痛苦,疗效好,费用低,值得推荐。
颈型颈椎病很常见,可以看作是最早期的一型颈椎病,或颈椎病的早期阶段。大多数颈型颈椎病的病人是由于颈肩部肌肉劳损所致,也有一些病人是由于用力不当产生了局部的扭伤,当然还有一些病人无明显诱因。颈型颈椎病的发病涉及到颈部的肌肉、韧带、椎间关节及关节囊以及颈神经根等组织。这些解剖结构失去了总体的一个平衡,因而出现了以下症状。①颈肩背部的肌肉痉挛,导致了局部剧烈疼痛和头颈部活动受限,有些病人晨起甚至无法独自起床。急性期的病人往往心生恐惧,认为自己得了很严重的疾病或者自己的疾病到了很严重的地步。②急性期过后颈型颈椎病的病人颈肩部肌肉痉挛逐渐解除,但是一般会出现一些软组织劳损的表现比如局部肌肉酸痛,易于疲劳,某些姿势或活动不能持久等等。治疗不当或者治疗不彻底的病人会在颈项部或者肩背部肌筋膜处遗留有索条状物,触之疼痛,不易解除。
第三腰椎是腰椎活动的中心,横突最长,其尖端易受外力影响出现损伤,如因急慢性损伤出现腰痛及下肢疼痛,腰部活动障碍等症状,称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肌劳损患者中,表现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者较多见。临床上,常见腰3、腰4横突尖端也有类似腰3横突的病变,因此有人将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归入横突间综合征中。本病多见于体型瘦长的青年人。本病属于中医“伤筋”的范畴。【病因病机】导致本病的内因是第三腰椎横突由于解剖学和生物生物力学的因素,所受的应力较大。腰椎前屈、侧弯及旋转运动时易致横突尖端附着的软组织出现肌肉撕裂、小血管破裂等病理变化,引起组织水肿,压迫和刺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引起所支配的肌肉痉挛,并在局部形成纤维化、疤痕样组织,出现一系列症状。第三腰椎横突过长或两侧不对称等解剖上的变异,也是内因之一。寒冷刺激也会诱发本病。中医认为它由先天禀赋不足并受寒、劳损所致。 【辨证】腰部疼痛牵滞,受寒或劳累后加重,疼痛有时向臀部、同侧内收肌和大腿前侧放射,但不超过膝关节。第三腰椎横突尖端压痛明显,并可触及肌痉挛结节或条索样物质;腰部活动稍受限制。X线平片一般无异常发现,少数可见第三腰椎横突明显过长或不对称等。【临床表现】患病时可为腰部酸痛,也可剧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疼痛可达臀部及大腿前方。腰部后仰不痛,向对侧弯腰受限。重要的体征是第三腰椎横突外缘,相当于第三腰椎棘突旁4cm处,尤其是瘦长型患者可触到横突尖端并有明显的压痛及限局性肌紧张或肌痉挛。按压时由于第二腰神经分支受刺激而引起放射痛达大腿及膝部。 X线平片可见第三腰椎横突较长。 压痛点用1%或0.5%普鲁卡因10~20mL注射后,疼痛及压痛消失。根据压痛点及注射普鲁卡因有效,并结合病史、症状及其他体征可鉴别其他疾患引起的腰痛。 主要是减轻负重、注意休息、药物治疗、理疗辅助。【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在腰痛发作的急性期,提倡适当卧床休息,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卧床以硬板为宜。严重者可在腰部两旁置沙袋制动。(2)西药治疗:常可口服止痛药如布洛芬、芬必得、消炎痛等,也可用好得快局部喷涂,或激素加普鲁卡因痛点封闭。(3)中药治疗:中成药可选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强肾片等配合独活寄生丸、活血止痛胶囊等治疗。汤药可选用经验方: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陈皮,柴胡,升麻,甘草,秦九,川芎,桃仁,红花,五灵脂,香附,牛膝,地脂,土蟞虫。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外用药可选用纳米穴位敷贴、狗皮膏、武力拔寒散,麝香壮骨膏贴于患处或穴位上即可。让病人背靠墙壁直立,然后医生辅助病人弯腰,当病人不能再继续往下弯腰时,医生一手托住病人腹部,一手压住病人背部,弹压一下,病人即能将腰弯至正常,接着让病人直立,医生扶住病人使之背伸,当不能继续背伸时医生即顺势使病人向背部过伸一下,手法结束。【治疗措施】症状较轻者,针灸【钩活术、特异针疗法】、按摩、理疗及外敷药物及口服消炎镇痛药物均有效。
慢性腰肌劳损患者可按下列方法进行自我保健以防病治病。 ①按揉肾俞、腰俞、委中、阿是穴,每穴2分钟。②两手半握拳,在腰部两侧凹陷处轻轻叩击,力量要均匀,不可用力过猛,每次叩击2分钟。③两腿齐肩宽站立,两手背放在背部,沿腰两侧骶棘肌上下按摩100次,以腰部感觉发热为度。④双手叉在腰部,两腿分开与肩同宽,腰部放松,呼吸均匀,做前后左右旋转摇动,开始旋转幅度要小,逐渐加大,一般旋转80~100次。⑤弹拨痛点10~20次,然后轻轻揉按1~2分钟。 慢性腰肌劳损有哪些运动疗法?? 慢性腰肌劳损患者可进行以下运动疗法,以提高疗效,缓解病痛。 (1)转胯运腰 准备姿势:两腿开立,稍宽于肩,全身肌肉放松,双手叉腰,调匀呼吸。 活动时,胯先向左、再向前、向右、向后,围绕腰的中轴,做水平转圈动作。转胯一周为一次,可酌情做 15~30次,再反方向做同样动作,其转圈的幅度,可逐渐加大。上身要基本保持直立状态,腰随胯的旋转而动,身体不能过分的前仰后合。 (2)转腰捶背 准备姿势:两腿开立,与肩同宽,全身放松,两腿微弯曲,两臂自然下垂,双手半握拳。 活动时,先向左转腰,再向右转。两臂随腰部的左右转动而前后自然摆动,借摆动之力,双手一前一后,交替叩击腰部和小腹,力量大小可酌情而定。左右转腰为一次,可根据病情及自身情况,连做30~50次。 (3)双手攀足 准备姿势:全身直立放松,两腿可微微分开。 活动时,先两臂上举,身体随之后仰,尽可能达到后仰的最大程度,稍停片刻,随即身体前屈,双手下移,手尽可能触及双脚,稍停,恢复直立体位。如此为一次,可连续做10~15次。身体前屈时,两腿不要弯曲,弯曲将影响效果。老年人或高血压病人,弯腰时动作要缓慢些。 以上3种方法,可每天早晚各活动一次。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指由于膝关节软骨变性、骨质增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患,又称为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及骨性关节病等。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也可发生青年人;可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又称增生性膝关节炎、老年性膝关节炎。临床上以中老年发病最常见,女性多于男性。病理特点为局灶性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软骨骨质变密(硬化),边缘性骨软骨骨赘形成和关节畸形。病因1.慢性劳损:长期姿势不良,负重用力,体重过重,导致膝关节软组织损伤。 2.肥胖:体重的增加和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成正比。肥胖亦病情加重的因素。肥胖者的体重下降则可以减少膝骨关节炎发病。3.骨密度:当软骨下骨小梁变薄、变僵硬时,其承受压力的耐受性就减少,因此,在骨质疏松者出现骨性关节炎的几率就增多。4.外伤和力的承受:经常的膝关节损伤,如骨折、软骨、韧带的损伤。异常状态下的关节,如在髌骨切除术后环节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当关节承受肌力不平衡并加上局部压力,就会出现软骨的退行性变。正常的关节和活动甚至剧烈运动后是不会出现骨性关节炎的。5.遗传因素:不同种族的关节受累情况是各不相同的,性别亦有影响,本病在女性较多见。表现1.发病缓慢,多见于中老年肥胖女性,往往有劳累史。2.膝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其特点是初起疼痛为阵发性,后为持续性,劳累及夜间更甚,上下楼梯疼痛明显。3.膝关节活动受限,甚则跛行。极少数患者可出现交锁现象或膝关节积液。4.关节活动时可有弹响、磨擦音,部分患者关节肿胀,日久可见关节畸形。5.膝关节痛是本病患者就医常见的主诉。其早期症状为上下楼梯时的疼痛,尤其是下楼时为甚,呈单侧或双侧交替出现,是出现关节肿大,多因骨性肥大造成,也可关节腔积液。出现滑膜肥厚的很少见。严重者出现膝内翻畸形。 诊断1.反复劳损或创伤史。 2、膝关节疼痛和发僵,早晨起床时较明显,活动后减轻,活动多时又加重,休息后症状缓解。3、后期疼痛持续,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股四头肌萎缩,关节积液,甚至出现畸形和关节内游离体。 4、膝关节屈伸活动时可扪及摩擦音。5、膝关节正、侧位照片,显示髌骨、股骨髁、胫骨平台关节缘呈唇样骨质增生,胫骨髁间隆起变尖,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致密,有时可见关节内游离体。治疗1.非手术治疗(保守疗法)包括理疗、药物、注射疗法和中医中药治疗等。2.手术治疗 (1).膝关节镜下探查并清理术 此术是用于诊断治疗膝关节疾病比较安全实用的新技术,使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具有恢复快,疗效显著等特点。(2).膝关节置换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通过手术将病损的膝关节部分或全部由人工制造的关节部件所代替,是将已磨损破坏的关节面切除,如同装牙套一般,植入人工关节,使其恢复正常平滑的关节面。护理1、注意保暖防寒,夏天最好不要被雨浇,冬天外出带护膝。使用硬质护膝,保护膝关节的稳定性。2、要避免剧烈、长时间的运动,往往有些老年人是在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行走后使得膝关节炎的症状加重,以至长期得不到缓解。尽量在平地上行走,少爬山或不爬山,非得上下楼梯时,最好用手扶着栏杆,以减少压力。3、注意走路和劳动姿势,避免长时间下蹲、久站,不要拖着腿走路和劳动。4、应穿厚、软底有弹性的鞋,女士不要穿高跟鞋。5、既要避免过量运动,又要适当进行功能锻炼,游泳和散步是最好的运动;其次仰卧起坐、俯卧撑、绷腿的运动也不错。6、肥胖者应减肥。减轻体重,可减轻膝关节的负荷,避免病情加重。7、饮食方面应多吃含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多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黑木耳、鱼虾、牛蹄筋等。 8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锻炼的原则是以主动不负重的活动为主,例如直腿抬高锻炼,从而增强肌肉力量,保持关节的稳定性。骨性关节炎护理注意事项1、避免重复性微小伤害 重复性的微小伤害可以造成软骨损害。重复微小伤害包括那些与工作相关的活动,如反复或持续跪姿、蹲姿或其他使膝关节受力加大的姿势。不要或尽量少爬山、少爬楼梯或少做下蹲起立等活动,这些运动可增加关节扭力或使关节面负荷过大。要穿鞋底厚实而有弹性且减震功能好的鞋子,或在鞋内垫楔形鞋垫。使体重造成的对关节软骨的压力重新分布,减少关节应力。 2、注意控制体重 体重过重会使关节承受应力加大。研究发现,每增加五公斤体重就会使膝关节增加十公斤的压力;而如果减去二十公斤体重,膝关节就会减少六十公斤压力。过大的应力可使关节正常结构改变,加重骨性关节炎。 3、腿疼时不要多活动 融入适当运动的减肥比单纯减肥或单纯锻炼可以更有效地减轻疼痛。但处于急性疼痛期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要减少活动量,那种认为腿越疼就越应该活动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在疼痛情况下活动过多会加重关节面磨损。具体锻炼方式以游泳、压腿、打太极拳、慢走、骑自行车或老年三轮车等关节不负重活动为宜。
交感型颈椎病症状繁多,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少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由于椎动脉表面富含交感神经纤维,当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时常常累及椎动脉,导致椎动脉的舒缩功能异常。因此交感型颈椎病在出现全身多个系统症状的同时,还常常伴有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表现。一、临床表现1、眩晕 眩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的常见症状。病人因为颈部的伸展或旋转而改变体位诱发眩晕症状。前庭神经核缺血性病变引起的眩晕,一般持续时间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即消失,发病时病人可有轻度失神及运动失调,表现为行走不稳或斜向一方;迷路缺血性病变引起的眩晕不伴意识障碍。前庭神经病变引起的眩晕属中枢性眩晕症;迷路缺血性病变属周围性眩晕症。部分病人有恶心感,急性发病时病人不能抬头,少数病人有复视、眼颤、耳鸣及耳聋等症状。2、头痛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人在发病时,头痛和眩晕症状一般同时存在。其中枕大神经病变是引起头痛的主要原因。因为椎动脉分支枕动脉供给枕大神经,临床上椎动脉引起枕大神经缺血而出现枕大神经支配区头痛症状,为间歇性跳痛,从一侧后颈部向枕部及半侧头部放射,并有灼热感,少数病人有痛觉过敏,摸及头部即感疼痛明显。另外,副神经周围支配的斜方肌,其根性的病变或该肌外伤后可引起斜方肌痉挛,而从斜方肌穿出的枕大神经支受到挤压诱发临床症状。寰椎或枢椎发生移位时也可刺激从中穿出的枕大神经而诱发头痛。3、视觉障碍 由于颈椎病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痉挛,继发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性病变,少数病人可出现视力减退或视野缺损,严重者甚至可以引起失明现象。
由于颈椎间盘、颈椎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肥大的骨刺向侧方突出,刺激或压迫相应水平的神经根,并出现一系列相应节段的神经根刺激或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其临床症状以颈肩背部疼痛、上肢及手指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为主,被称为神经根型颈椎病。一、概述 本型亦较为多见,在急性期,患者颈部因疼痛活动明显受限。主要原因是受累关节突关节呈急性炎症,关节滑膜及关节囊炎性肿胀,常合并关节积液,邻近的神经根及窦椎神经支受到刺激,病人多有颈肩部肌紧张,部分病人颈肩部肿胀。 慢性发病病人,颈部向患侧旋转活动时,由于受累关节移位,故常呈不同程度活动受限,颈部后伸运动因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受压所致,其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预后大多较好。二、临床表现 1.颈部症状 视引起根性受压的原因不同而可轻重不一。主要因髓核突出所致者,由于局部窦椎神经直接遭受刺激而多伴有明显的颈部痛、椎旁肌肉压痛及颈部立正式体位,颈椎棘突或棘突间的直接压痛或叩痛多为阳性,且这些表现尤以急性期为明显。如系单纯性钩椎关节退变及骨质增生所致者,则颈部症状较轻微,甚至可无特殊发现。 2.根性痛 最为多见,其范围与受累椎节的脊神经根分布区域相一致(图1)。此时必须将其与干性痛(主要是桡神经干、尺神经干与正中神经干)和丛性痛(主要指颈丛、臂丛和腋丛)相区别。与根性痛相伴随的是该神经根分布区的其他感觉障碍,其中以手指麻木、指尖感觉过敏及皮肤感觉减退等为多见。 3.根性肌力障碍 以前根先受压者为明显早期肌张力增高,但很快即减弱并出现肌萎缩。其受累范围也仅局限于该脊神经根所支配的肌组。在手部以大、小鱼际肌及骨间肌为明显。亦需与干性及丛性肌萎缩相区别并应与脊髓病变所引起的肌力改变相区别。必要时可行肌电图或皮质诱发电位等检查以资鉴别。 4.腱反射改变 即受累脊神经根所参与的反射弧出现异常早期呈现活跃,而中、后期则减退或消失,检查时应与对侧相比较。单纯根性受累不应有病理反射,如伴有病理反射,则表示脊髓同时受累。 5.特殊试验 凡增加脊神经根张力的牵拉性试验大多阳性尤其是急性期及以后根受压为主者。颈椎挤压试验阳性者多见于以髓核突出、髓核脱出及椎节不稳为主的病例;而因钩椎增生所致者大多为弱阳性;因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所引起者大多为阴性。三、定位诊断 具体的定位诊断如下: 颈3神经根 由于颈3神经根后根神经节靠近硬膜囊,易受增生肥大的颈3钩突和上关节突压迫,而颈2~3椎间盘突出则不易对神经根形成压迫。疼痛剧烈、表浅,由颈部向耳廓、眼及颞部放射,患侧头部、耳及下颌可有烧灼、麻木感。体检有时可发现颈后、耳周及下颌部感觉障碍。无明显肌力减退。 颈4神经根 常见,以疼痛症状为主,疼痛由颈后向肩胛区及胸前区放射,颈椎后伸可使疼痛加剧。体检时可见上提肩胛力量减弱。 颈5神经根 感觉障碍区位于肩部及上臂外侧,相当于肩章所在部位。主诉多为肩部疼痛、麻木、上肢上举困难,难以完成穿衣、吃饭、梳头等动作。体检时可发现三角肌肌力减退,其他肌肉如冈下肌、冈上肌及部分屈肘肌也可受累,但体检时难以发现。肱二头肌反射也可减弱。 颈6神经根 常见,仅次于颈7神经根受累。疼痛由颈部沿肱二头肌放射至前臂外侧、手背侧(拇指与食指之间)及指尖。早期即可出现肱二头肌肌力减退及肱二头肌反射减弱,其他肌肉如冈上肌、冈下肌、前锯肌、旋后肌、拇伸肌及桡侧腕伸肌等也可受累。感觉障碍区位于前臂外侧及手背“虎口区”。 颈7神经根 最为常见。患者主诉疼痛由颈部沿肩后、肱三头肌放射至前臂后外侧及中指,肱三头肌肌力在早期即可减弱,但常不被注意,偶尔在用力伸肘时方可察觉。有时胸大肌受累并发生萎缩,其他可能受累的肌肉有旋前肌、腕伸肌、指伸肌及背阔肌等。感觉障碍区位于中指末节。 颈8神经根 感觉障碍主要发生于环指及小指尺侧,患者主诉该区麻木感,但很少超过腕部以下部位。疼痛症状常不明显,体检时可发现手内在肌肌力减退。四、治疗 推拿、针灸配合中药内服外用疗效肯定,不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