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亲爱的患友,承蒙您的信任,我将尽可能高效率地为大家提供适合您的医疗服务,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时间精力,解决“全国人民上协和”的暖心困境。希望您能拨冗费心阅读此文,配合我的工作安排,以实现您的高效就诊。祝大家早日康复,身体健康!一、西院普通门诊的初诊挂号潘大夫普通门诊为:协和西院(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每周一、周四上午,挂号费60元。因北京协和医院不再允许当天现场加号,而需要在就诊之前的至少提前一天把预约号做进您的证件内,故想找潘博大夫看病的患者如果挂不上号,可以尝试以下流程:1、请先下载“北京协和医院”手机APP。然后激活绑定个人身份证件,成功后系统会分配给您一个北京协和医院ID号,以下简称“协和ID号”。2、如果您已穿刺确诊为乳腺癌、高度怀疑乳腺癌、乳腺可触摸到的肿块(BI - RADS 4B 、4C 或5级),并且尚未做过手术(务必注意是还没有做过手术! 不允许乳癌术后复查的患者在此加号),那么您可以在“好大夫在线”申请每周一、每周四上午的西院普通门诊加号,并且提前至少一天把 “协和ID号”、及其它检查资料上传至好大夫网站上待审核。审核通过后,潘大夫会把门诊预约号做到患者就诊卡或身份证里,就诊当天早7:50前,患者本人到北京协和医院西院门诊五楼乳腺外科门诊、在自助挂号机上取预约号+报到,等待叫号就诊。请注意先到自助挂号机上取预约号+报到,请不要直接进诊室!如取号不成功,则当天不能就诊,可能需找潘大夫预约下次就诊时间。3、如果您的病情不符合上述转诊加号条件,您可以在“好大夫在线”上付费选择图文问诊、电话咨询等多个服务项目,把您的病情资料+协和ID号上传,如果潘大夫判断您需要当面就诊,则可以提前把门诊预约号做进您的身份证件里。于就诊当天早7:50前,患者本人到北京协和医院西院门诊五楼乳腺外科门诊、在自助挂号机上取预约号+报到,等待叫号就诊。请注意先到自助挂号机上取预约号+报到,请不要直接进诊室!如取号不成功,则当天不能就诊,可能需找潘大夫预约下次就诊时间。——请注意,对于在网上咨询已经能够提供初步诊治建议的咨询,潘大夫将不再发给门诊预约号。是否需要当面就诊,由潘大夫做出判断。既往经验证明,大约80%的网上咨询是可以做出明确回复和初步建议的,仅有大约20%的网上咨询患者需要到门诊就诊,安排手术或进一步检查、以及后续治疗。二、西院国际部门诊、国疗特约门诊的挂号潘大夫西院国际部门诊、国疗特约门诊为:协和西院(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每周四下午,挂号费600元,特约门诊900元。国际部门诊的优势为:一般可以当天(极个别情况需要次日)由高年资超声专家做乳腺彩超+出报告看结果。但请注意国疗门诊的检查费用一般是普通门诊的3-5倍,例如彩超900元左右,并且除了特殊商业保险,一般均为自费。故提醒您于就诊前咨询您的商业保险公司,是否能够报销。因北京协和医院不再允许当天现场加号,而需要在就诊之前的至少提前一天把预约号做进您的证件内,故如果您想预约国际部门诊号,可以尝试以下流程:1、先下载“北京协和医院”手机APP,然后预约挂周四下午西院国疗门诊(挂号费600元,除特殊商保外自费不报销)。2、挂不上号的患者,可以拨打特约电话:010-66016199,预约周四下午的西院特约国疗门诊(挂号费900元,除特殊商保外自费不报销)。三、预约手术潘大夫可以在以下三个院区手术室为患者做手术,如果您就诊时能清晰表达可接受的手术院区将有助于增加就诊效率。1、协和西院普通病房:北京医保和京外医保均可报销,手术时段有限,床位相对紧张,等待时间相对长一些。患者按照病情轻重缓急及良恶性收入院;优先确诊乳癌及可疑恶性患者。2、协和乳腺外科医联体分院北京隆福医院病房:国家公立三级专科医院,北京医保、商业保险按照相关政策可报销,大部分京外医保患者亦可实现报销(根据当地政策,不敢保证报销)。即使全部自费,恶性疾病全部住院+手术费用大约1.5万元;良性疾病全部住院+手术费用大约7000元。手术时段及床位相对西院普通病房而言稍宽松一些,等待时间相对短一些(一般大约3个工作日内入院,5-6个工作日内手术)。3、协和西院国际医疗部病房:除部位高端商业保险可报销(建议向您的保险公司事先确认),一般均为自费。恶性疾病全部住院+手术费用大约5-7万元;良性疾病全部住院+手术费用大约2-3万元。手术时段及床位相对西院普通病房而言稍宽松一些,等待时间相对短(一般大约2-3个工作日内入院,4-5个工作日内手术),住院环境较为舒适。四、复诊通常可分为:乳癌术后复查、良性手术后复查、未手术患者随诊对比观察等3类情况。1、乳癌术后复查:因我科室成立“乳癌随访门诊”对所有的乳癌患者进行术后统一管理,故建议乳癌患者下载“北京协和医院”手机APP,提前一周挂“乳癌随访门诊”进行乳癌术后的常规复查、开药;每周一至周四天天下午都有该门诊。如复查有异常,该随访门诊会将患者转至主刀医生处进行处理。如果患者希望由潘大夫看一下复查结果,建议患者拿到结果后上传至“好大夫在线”进行网上咨询问诊。上传资料时,请说明手术时间,并上传乳癌手术的病理结果,以便给出建议。如果要咨询与治疗有关的问题,还需要说明术后相应的治疗方案。2、良性手术后复查:建议患者在当地三甲医院、其它三甲医院开出乳腺超声,或于协和东院基本外科开出乳腺超声,拿到结果后上传至“好大夫在线”进行网上咨询问诊。上传资料时,请说明手术时间,并上传手术的病理结果,以便给出建议。3、未手术患者的随诊对比观察:建议患者在当地三甲医院、其它三甲医院开出乳腺超声(必要时同时开出钼靶),或于协和东院基本外科开出乳腺超声(必要时同时开出钼靶),拿到结果后上传至“好大夫在线”进行网上咨询问诊。上传资料时,请说同时上传既往最近一次的检查结果(最多上传3次的结果,不要上传过多),以便对比观察并给出建议。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及全世界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妇女健康。虽然筛查能够提早发现乳腺癌,从而改善预后、增加治愈的可能性,但筛查本身不会预防乳腺癌。乳腺癌有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高危因素,包括家族遗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的高危因素。每一位女性可能罹患乳腺癌的潜在风险不同,只有充分了解了自身的患癌风险,了解哪些高危因素是难以改变的,哪些高危因素是可以改变的,才能有针对性地调整、改变自身生活方式,降低自身的患病风险。例如,对于“中危级别”患病风险的女性来说,一个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比如戒烟、限制饮酒、加强有氧运动并控制体重、舒缓生活压力、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避免长期值夜班等等,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她的患病风险。对于“高危级别”患病风险的欧美女性来说,除了采用上述适于中危风险者的健康生活方式调整,还可以进一步选择包括口服药物预防(化学预防)或者预防性手术切除乳腺或卵巢。当然需要着重指出——预防性乳腺切除、药物化学预防等方法是否广泛适用于中国女性,目前还存在一定争议。有学者认为对于我国罹患乳腺癌的高危女性,可以仅采取更为频繁的超声、钼靶筛查监测。目前国际上有一些用于评估罹患乳腺癌个体风险、划分乳腺癌高危人群的风险评估模型,也有一系列可以降低患癌风险的健康生活方式。本文将围绕上述内容展开介绍。乳腺癌相关的高危因素通常是通过对比大量乳癌患者以及大量的健康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分析获得的。导致乳腺癌的高危因素很多,主要可概括为非遗传因素和遗传因素。非遗传高危因素包括出生体重、长期动物性脂肪摄入、月经初潮早或绝经晚、第一次足月妊娠年龄晚、未能哺乳喂养、肥胖或体重指数(BMI)较高、吸烟、大量饮酒、长期焦虑抑郁、生活压力大、长期值夜班、长期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年轻时的胸部放射治疗史、致密型乳腺腺体类型、乳腺良性疾病活检病史、既往乳腺不典型增生病史等。遗传性高危因素包括乳腺癌家族史、乳癌相关基因突变、对侧乳腺癌病史等等。一般认为,非遗传性的高危因素可以通过健康女性生活方式的改变、情绪的管理、行为模式的调整加以控制,从而降低乳腺癌的罹患风险。评估计算个体化患癌风险的风险模型通常整合了多个乳腺癌相关的高危因素,并给与不同高危因素相应的权重系数,通过计算进行加权组合,最终得到一个量化的罹患风险评分或分级。通过乳腺癌风险预测模型来确定乳腺癌高危易患人群,便于对其进行重点监测,给予更高频率、强度的筛查,以及更加密切的随访观察。目前乳腺癌风险预测模型主要包括经验性风险模型如Gail模型及其改良后的NCI/BCRAT模型(即Gail-2模型)、侧重于家族史的Claus模型、以及侧重于是否存在基因突变的BRCAPRO、BOADICEA、IBIS模型等。Gail模型是目前最为精确、权威、常用的乳腺癌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在1989年首次提出,并经过后续改进校正,纳入的危险因素包括初潮年龄(<12岁、12-13岁以及≥14岁)、有乳腺癌家族史(仅一级亲属)、首次妊娠年龄(<20岁、20-24岁、25-29岁、未生育以及≥30岁)、是否有BRCA1/2基因突变以及既往良性乳腺疾病活检次数(0、1以及≥2次)。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改进,改良的Gail模型最终纳入了包括年龄、种族、初潮年龄、初产年龄、个人乳腺疾病史、乳腺癌家族史和乳腺活检次数等在内的7个风险评估因子,并广泛应用于临床,预测准确性在60%—63%。改良Gail模型(即NCI/BCRAT模型)能够评估个体5年内甚至终生的乳腺癌发病风险,如果受试者5年内发病风险≥1.67%,则被认为是高危个体。目前也被美国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采用,作为乳腺癌风险评估工具模型(Breast Cancer Risk Assessment Tool,网址为:https://www.cancer.gov/bcrisktool/Default.aspx),可免费使用。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登录网站,通过下拉菜单输入自身情况,计算出自己在未来5年内罹患乳腺癌的大致风险。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女性在遗传、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惯等方面与欧美女性均存在较大差异,Gail模型对亚洲女性及我国女性罹患乳癌风险存在一定程度的过高估计。图1. 美国癌症研究所(NCI)的乳腺癌风险评估工具模型(BCRAT模型,网址为:https://www.cancer.gov/bcrisktool/Default.aspx),即改良的Gail模型Claus模型于1990年提出,稍晚于Gail模型,主要适用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首先提出了人群中存在单基因优势遗传。与Gail模型相比,Claus模型将乳腺癌的二级亲属家族史及发病年龄都考虑在内,以此对患者的风险进行调整,而Gail模型只考虑了患乳腺癌的一级亲属数量。BRCAPRO模型是应用较广泛的基因型模型之一,与Gail模型相比,其分析时纳入了遗传风险因素,主要考虑了受试者一、二级亲属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情况,并筛查了BRCA1/2基因突变,通过计算其基因突变率而推算患癌风险。Claus模型和BRCAPRO模型均不适合评估没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BOADICEA模型和Tyrer-Cuzick模型综合分析了遗传因素和其他危险因素。这2个模型不仅统计了个人因素、家族史和环境因素等,而且分析了BRCA1/2基因的突变和外显情况以及激素状态等,考虑的危险因素更为广泛和全面,模型的筛查能力比较高。但由于改良的Gail模型简单、快速、高效,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益,目前仍然是最常用的经典乳腺癌风险评估模型。本文对西方国家基于欧美白人女性罹患乳腺癌的数据研发的以Gail模型为代表的乳腺癌风险评估模型做了简要介绍,目的是使广大女性了解乳腺癌的可改变、可控制的高危因素,客观科学地认知评估自身的患癌风险,避免盲目的焦虑与恐慌,合理改善行为模式,采用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乳腺癌的发生。对于乳腺癌的恐慌与焦虑、非理性的行为反应,常常来自于对风险的不了解、甚至过分夸大;在和乳腺癌的这场战斗中,我们首先应该做到“知己知彼”,方能获得胜利。
乳腺癌目前是我国及全世界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并且是家族遗传相关因素较为明确的肿瘤之一。对乳腺癌家族遗传因素认识不足导致一些乳腺癌患者常常害怕自己给女儿、姐妹等亲人“添了麻烦”,有自卑自责自怨心理;而家有乳癌患者的女性家属,例如姐妹、女儿等则感到压力很大,甚至因恐慌、焦虑寻求过度检查及治疗。这些在临床上都颇为常见。有乳腺癌家族史,就意味着一定会得乳腺癌吗?因此,有乳腺癌亲属家族史的女性朋友请看过来——上述这些问题在乳腺外科门诊经常会被问到,故本文拟对家族性乳腺癌和遗传性乳腺癌的差异和特征、以及乳腺癌的相关易感基因做出简要介绍。1. 家族性乳腺癌和遗传性乳腺癌的差异和特征乳腺癌是由遗传因素(内因)和环境因素(外因)的共同作用而发生的(图1)。只有对不可改变的家族遗传内因充分认知,才能做到对风险不忽视、不夸大,避免恐慌焦虑;并在此基础上调整生活方式去改变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外因,来降低患癌风险。图1 乳腺癌患病的“内因vs外因”:认知不可改变的内因,调整生活方式去改变可以改变的外因,来降低患癌风险,避免恐慌焦虑因此,很有必要明确一下家族性乳腺癌与遗传性乳腺癌的概念和关系,并着重指出,有乳腺癌家族史≠家族性乳腺癌≠遗传性乳腺癌!(图2)一般而言,母系家族史(例如姥姥、姨妈)比父系的家族史(比如奶奶、姑妈)更有意义;一级亲属(例如亲姐妹、母亲、女儿)比二级亲属(例如姥姥、姨妈、表姐妹)的乳腺癌家族史更有意义。再加上中国女性的乳癌风险比白人低很多,所以类似于姑妈或奶奶患乳腺癌这样的家族史并不会增加太多的乳癌风险。家族性乳腺癌(familial breast cancer)是指在一个家族中有2个或2个以上(≥2)具有血缘关系的成员患有乳腺癌,呈现出一定家族聚集性的乳腺癌。在欧美国家,家族性乳腺癌约占所有乳癌的20-25%;而在我国,家族性乳腺癌仅占所有乳癌患者的5-10%。这是由于欧美的白人女性(学术用语称为高加索人种女性,Caucasian women)患乳腺癌的风险高于亚洲女性,约为我国女性患乳癌风险的2-2.5倍。家族性乳腺癌的大约55-60%是遗传性乳腺癌,其余与非遗传的因素相关,如饮食习惯、生活压力、性格特征、情绪状态、环境暴露等。遗传性乳腺癌(hereditary breast cancer)是指具有明确遗传因子的乳腺癌,肿瘤的易感性通过易感基因被遗传。在欧美国家白人女性中,这部分乳腺癌占整个乳癌人群的5%-10%;而在我国,遗传性乳腺癌仅占所有乳癌患者<5%的比例,这同样是由于白人女性和亚洲东方女性的遗传学背景不同导致的。遗传性乳腺癌通常具有发病年龄早(例如<40岁)、双侧乳癌、多中心多病灶乳癌、ER阴性或三阴性基底样乳腺癌等较为常见等特点。大部分遗传性乳腺癌都具有家族聚集性,属于家族性乳腺癌的一个子集合,约占家族性乳腺癌的55-60%左右;但有一小部分遗传性乳腺癌在分布上表现为散发性而没有家族史。图2 乳腺癌大部分是没有家族史的散发性病例,也包括一部分家族性乳腺癌,后者大部分为遗传性乳腺癌,也包括一些由非遗传因素导致的病例。需要指出——乳腺癌家族史≠家族性乳腺癌≠遗传性乳腺癌!遗传性乳腺癌综合征的相关易感基因(图3)异常通常是一些在人群中低频率出现(即突变不太常见)、高外显率(基因一旦突变了就要形成异常的表型)、高危险度基因(基因突变携带者患乳癌风险增高>4倍,一般能达到普通人的8-10倍风险)。例如引发的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HBOC)的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2、引发Li-Fraumeni综合征的TP53基因、引发Cowden综合征的PTEN基因、引发Peutz-Jeghers综合征的STK11基因等等。但这些遗传性乳腺癌的高危基因在人群中出现的机会通常小于0.1%(即小于千分之一,很低的概率),一旦出现通常引发乳腺癌以及其它肿瘤的家系聚集,所以广大女性朋友不应对此过度紧张。图3 乳腺癌相关易感基因(图片引自NEJM, 2008, 359(20): 2143-53并由本文作者做出修改)与乳腺癌相关的基因还包括PALB2、ATM、CHEK2等中度危险的基因(升高乳癌风险2-4倍),以及一些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改变(SNP),SNP一般升高罹患乳癌风险1-2倍,属于低度危险的基因(注意低危基因不是降低风险哦!)。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NCCN)的权威指南《遗传性/家族性高危评估指南:乳腺癌/卵巢癌》对上述问题以及有乳癌家族史的遗传学咨询(genetic counseling)都有详细规范性介绍,供大家免费查阅(需要免费注册,网址为https://www.nccn.org/professionals/physician_gls/f_guidelines.asp#breast)通过以上的介绍,广大女性朋友应该明确,乳腺癌的家族遗传因素并不神秘,也不可怕;虽然遗传因素客观存在,作用有限。家有乳癌患者,即有家族史,并不意味着自己一定会患乳腺癌。遗传性乳腺癌只是家族性乳腺癌一个更小的子集合,通常是由一些在人类中低频出现的小概率基因突变造成的。中国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以及终生患癌风险约为欧美白人女性的40%,而且我国的家族性乳癌、遗传性乳癌所占比例也比欧美白人女性更低。因此,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广大女性朋友请不要过分焦虑恐慌,在对乳癌遗传特征及相关风险有了认知之后,对可疑存在的遗传基因突变可以有选择地采取基因检测、遗传学咨询(genetic counseling)等医疗服务项目,并制订相应预防应对方案。我们将在此后的文章中对乳腺癌相关基因检测、遗传学咨询、预防性乳腺切除手术等方面的知识做出进一步的介绍。
各位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腔上皮型(HR+/HER2-、ER+/HER2-、Luminal型)晚期乳腺癌患者请注意: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的创新药物上市后临床研究专项(卫科成果函2024第130号文件)指定由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承担:基于18F-FESPET/CT功能显像的达尔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用于CDK4/6抑制剂(CDK4/6i)进展的HR+/HER2-晚期乳腺癌单臂II期研究(DWANA-FES研究),国家卫健委课题编号为WKZX2024CX103014,北京协和医院伦理审批编号为JS-2959与K3629,课题负责人(PI)为孙强教授与周易冬教授(科室主任),主管医生为潘博副教授。旨在为CDK4/6i治疗进展的HR+/HER2-、ER+/HER2-腔上皮型晚期乳癌患者提供全身病灶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整体性无创伤评估,并提供后续新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拟纳入CDK4/6抑制剂(包括阿贝西利abemaciclib唯择、哌柏西利palbociclib爱博新、瑞博西利ribociclib凯丽隆)治疗失败、病情出现进展的HR+/HER2-腔上皮型(亦称腔面型、Luminal型)晚期乳腺癌患者。患者在接受除达尔西利之外的上述三种CDK4/6i中(包括阿贝西利、哌柏西利、瑞博西利)任意1-3种治疗后出现病情进展(例如转移病灶增大、或出现新发转移),或者在使用阿贝西利及瑞博西利的手术后辅助强化治疗过程中,出现新发的复发转移,均可参与本研究的初步评估。在经我院新型18F-FESPET/CT功能显像(免费赠予患者、辐射比普通的FDG-PET更小)对全身病灶ER表达的整体性无创伤评估后,如果患者主要病灶存在ER阳性表达,则可纳入本DWANA-FES研究,给与达尔西利+内分泌治疗,并定期观测疗效;如果全身病灶均为ER阴性表达,则患者不适合纳入本研究,需采用其它治疗方法。如患者同时存在骨转移,则给与地舒单抗或双膦酸盐等骨保护药。达尔西利(艾瑞康,Dalpiciclib,SHR6390)为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CDK4/6i,是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1.1类新药。达尔西利的两项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III期研究——DAWNA-1及DAWNA-2研究在晚期乳癌一线治疗中均已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发表于世界顶级医学期刊,已广泛用于临床实践,并已纳入国家医保报销。本次我科所承担的国家卫健委新药项目,是基于前期北京协和医院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专项(2022-PUMCH-A-165)所获得的良好效果进一步获批的。参与本项目的患者预期可获得:1. 免费的、每4个月一次的新型18F-FESPET/CT显像,无创性评估全身多处病灶ER表达,并动态对比。FESPET/CT比普通FDGPET/CT的辐射更小,已在前期研究中安全用于晚期患者病情评估。2. 医保可报销的治疗方法:达尔西利+内分泌治疗,骨转移患者同时加用地舒单抗或双膦酸盐等骨保护药,延缓了化疗药物和其他自费药物的使用,延长至化疗的时间(TTC)一般认为是对晚期患者有意义的。3. 更为规律的监测与病情管理。主管医生(潘博副教授)会为已纳入本研究项目的患者定期预约门诊号,科室已专设临床研究助理(CRC)人员及时联络患者。 本研究现公开招募受试者,名额有限,参加本项研究的基本条件有:1. 年龄为18-80岁女性患者;2. 近一次病理结果显示HR阳性(ER阳性或PR阳性)且HER2阴性;3. 18F-FES-PET/CT显示至少一个ER阳性病灶;4. 既往抗肿瘤治疗:①手术后的辅助强化治疗接受阿贝西利abemaciclib、或瑞波西利ribociclib治疗中或治疗后出现复发转移;②在晚期阶段接受过基于哌柏西利、阿贝西利或瑞博西利的治疗方案并出现疾病进展;③在晚期阶段接受过不超过2线的化疗;④在晚期阶段接受过不超过3线的内分泌治疗;5. 自愿接受18F-FESPET/CT成像,入组前需同时行FDG+FESPET/CT,之后每4个月仅复查18F-FESPET/CT,其中FESPET均为免费项目,仅一次FDGPET/CT为自费项目。 以上为基本入组条件,最终入选标准由临床医生评估,并以您的全面体检结果为准。如果您符合上述条件,并且对本项研究有兴趣,可以选择潘博医生的“图文问诊”或“电话咨询”,上传乳癌的免疫组化病理结果以及近期的转移病灶结果、进行病情评估。建议同时下载北京协和医院的手机APP建立协和ID(安装后按照右下角“我”-->就诊人管理-->添加就诊人、上传绑定患者本人的身份证,获得协和ID号),与近期检查一起发给潘博医生。如果潘博大夫认为您适合接受新型FESPET/CT评估,则会为您加门诊号安排评估检查。所有适合参与本研究的受试者将免除18F-FES-PET/CT显像的费用,这将对您的后续治疗有重要意义。
(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科室其它医生情况,不具备法律效力)注意:1. 科室规定,上述所有院区序列,均优先收治确诊恶性、可疑恶性的手术患者;良性或可疑良性在恶性及可疑恶性患者之后、再依次顺排。2. 良恶性评判方法,基本上按照BI-RADS分类,恶性à良性:6、5、4c、4b、4a、3类,依次类推。4a和3类并不能排除恶性,这只是收治顺序。3. 国际部手术的恶性患者,手术后的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仍然回到普通门诊走医保序列,可以按政策报销。潘博大夫提供上述参考信息,目的是节约讲解时间,增加就诊效率;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符,不代表科室其它医生情况,不具备法律效力
近年来,乳腺疾病、乳腺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乳癌已经成为我国及全世界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妇女健康。为了应对“全国人民上协和”的暖心困境,为更多的患者提供协和高水平的优质医疗服务,最大程度地方便患者就医,2021年11月起,北京协和医院西单院区(西单大木仓胡同41号)将逐步开展乳腺日间住院手术。 日间住院手术优势:仅住院一天,当日完成手术,手术后当日出院;在6-8个小时之内完成入院+手术+出院,便捷且效率高,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并且提供我院正规的住院手续,方便各类、各地医保的患者报销。 适用患者及病种: 乳腺可触及肿物(需要能清晰摸到),行乳腺肿物切除活检术:乳腺肿物的患者需要在主刀医师门诊就诊后,判断能够在打过局麻药物、造成局部组织肿胀后,仍然能够清晰摸到;通常而言,肿物的测量经线中,如果最短的测量值小于1cm,通常难以在打过局麻药物之后仍能清晰摸到。 乳头血性溢液或深黄色清亮溢液,行病变导管及相应腺叶切除活检术:需要外科手术处理的乳头病理性溢液是指,能够稳定、多次挤出的乳头单孔黄色清亮溢液(茶色、尿色)或血性溢液(褐色、咖啡样、黑色、暗红色等),一般而言,双侧多孔的清水样溢液、分泌物样、牙膏样、豆渣样溢液,一般是不需要做手术的。 就诊及预约手术流程:请详见下方流程图 日间手术病房在西单院区新门诊楼5层。外地患者报销问题需咨询患者所在当地有关部门。没有协和大病历的患者,需要在一层通柜处建立协和大病历。日间住院手术患者的术前检查是在门诊开出,要求全部回报之后,才能登记预约手术。在目前新冠疫情管理状态下,同时要求7日内核酸阴性结果。 如何潘博大夫的门诊号:如果您初步判断自己属于适合日间住院手术的情况(详见前面“适用患者及病种”部分),您可以在好大夫在线平台上选择在线问诊或电话咨询,说明情况,并上传最新的超声、钼靶、核磁、穿刺活检病理单等检查资料,潘大夫将根据您的病情具体情况,告知您是否适合接收日间住院手术,以及如何预约门诊就诊。注意,所有登记预约日间住院手术的患者,都需要先在潘博大夫的门诊就诊,才能登记预约手术。 最后,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竭诚为广大乳腺疾病患者服务,祝您早日康复,生活愉快!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及全世界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妇女健康。为了应对“全国人民上协和”的暖心困境,为更多的患者提供协和水平的优质医疗服务,2016年5月18日上午,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与北京协和医院医疗卫生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正式举行,根据这一框架协议,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联合体在东城区挂牌成立(http://www.bjdch.gov.cn/n1692481/n2854394/c5448109/content.html)。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与北京隆福医院成立“协和乳腺外科医联体”,为乳癌患者尽快收入院手术治疗打造了绿色通道。自2017年以来,经“协和-隆福”双向转诊,隆福医院的乳腺外科医联体病房已开展各类乳腺手术800余例,包括乳腺癌300余例,各类乳腺癌化疗500余例次。有手术指征的乳腺癌患者可于门诊就诊后的3-5个工作日内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为缩短患者入院前等待时间、缓解患者紧张焦虑、节省医疗费用做出积极努力,为广大乳腺癌、乳腺肿瘤患者竭诚服务。北京隆福医院地址位于北京美术馆东街18号,是国家三级专科医院,北京市医保定点医院,医保号:01110009。北京市医保患者无需修改定点医院即可报销。“协和乳腺外科医联体”病房位于住院部6层普外科,已正式挂牌。北京市医保患者可报销,外地患者可出具“协和-隆福”医联体转诊之医疗证明,外地患者报销问题需咨询患者所在当地有关部门。如有已确诊乳腺癌、可疑乳腺癌、乳腺可触及肿块患者希望于隆福医联体病房安排快速入院手术,可于每周四早7:50到北京协和医院西院门诊楼5层乳腺外科门诊潘博医师安排在协和西院本院区住院手术、或在“协和-隆福”医联体分院病房住院手术。具体在哪个院区做手术,患者可以根据情况自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