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手术后(这里指的是做各种经尿道微创手术)患者出院时往往已经撤出导尿管,是否患者就完全恢复正常了呢?平时需要注意什么呢?听我慢慢讲来。1.出院后是否意味着伤口就完全愈合了?其实伤口并没有完全愈合。前列腺增生经尿道手术后伤口创面往往要经过三个月左右时间完全愈合,也就是平常说的“封口”。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间断尿血,尿痛和尿急等症状。随着伤口的逐渐愈合这些症状逐渐消失,这样的症状多在术后一周到两周时间最明显。患者只需要白天适当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就行。2.出院后为什么尿化验总是有“炎症”?这个情况比较常见,准确地说是尿里有白细胞,是伤口没有愈合的一种反应,其实不应该说是炎症,所以不是必须口服抗生素,只要保证较多的尿量就可以了,如果发生附睾炎就需要使用抗生素,附睾炎表现为阴囊的肿大和疼痛,有时会伴有发热,附睾炎是能够治愈的。3.为什么手术后有“尿失禁”的情况?所谓的尿失禁也就是平时说的“排尿把不住门”,尿失禁在临床分为真性尿失禁尿失禁和假性尿失禁,前列腺增生术后大部分是假性尿失禁,大部分是可以恢复的。术后刚撤出导尿管时的尿失禁最常见,往往是因为前列腺的被膜还没有完全回缩以及伤口刺激造成的,一般在一周左右会明显好转。有些患者恢复的慢是由于不同程度的伴有外括约肌(控尿的主要肌肉)功能障碍,这些患者需要配合术后膀胱功能锻炼和括约肌训练(比如:提肛动作)才能恢复。4.前列腺增生手术后还可能复发吗?是否还需要服药?生活上需要注意什么?理论上讲前列腺增生手术没有把前列腺全部切除,都有复发的的可能,但是目前随着技术的改进(比如说作者采用的前列腺剜除术)能够几乎将所有增生的腺体去除,复发的机会非常小,而且患者手术时的年龄已经不小,所以几乎没有复发的可能。一般术后患者不需要再服用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有些患者服药一般是为短期术后恢复用的,有些患者伴有膀胱功能的异常,这个时候需要药物配合治疗,所以前列腺增生术后针对增生来说是不用服药了。患者术后近期(三个月内)饮食上要清淡为主,减少白酒,辣椒等刺激食物摄入,不能骑车和久坐,劳逸结合,保证大便通畅避免干燥,避免房事,三个月后基本上生活没有特殊要求和限制了。5.前列腺增生术后还会得前列腺肿瘤吗?正如前面所说,前列腺增生手术只是切除增生的部分,前列腺的被膜还在,这个部分是前列腺癌好发部位,所以还有得肿瘤的可能。加之男性年龄越大越要小心肿瘤的患病率,所以每年应该定期检查,进行PSA等检查。6.前列腺术后又出现排尿困难怎么办?这种情况分几种:如果是在一个月内的极有可能是尿道粘连(以尿道外口常见)的问题,因为前列腺微创手术的途径就是经过尿道,有可能发生粘连引起排尿困难。如果再次排尿困难在三个月左右可能是膀胱颈挛缩的原因,膀胱颈挛缩是前列腺增生术后恢复过程中膀胱颈“愈合过度”造成的,有些患者症状会很重甚至发生尿潴留(排不出尿)。所有这些情况出现都需要治疗。尿道粘连一般在门诊进行扩张即可,膀胱颈挛缩往往需要住院再次做小手术。本文系宋健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各位看官,今天咱们聊聊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治疗。什么时候手术治疗?理论者说:经过系统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或者有难治性并发症(如反复感染,尿潴留,膀胱结石和血尿)时手术。实践者说:按需进行,当做则做。我更赞同后者的意见,按需进行是因为这个病是良性病,是一个进展的病,治疗方案是应该医生和患者共同制定的,如果患者前列腺体积已经很大(>80g),症状很重,吃药只能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尤其是身体状况),为什么必须吃药呢?所以当做则做!还有些患者服用几年药物都效果不好,副作用还很多,加上其他的病,吃药如同吃饭,这样也建议早期手术治疗。选择什么手术方式?目前的主要手术方式分为开放手术和内镜手术(微创手术)。随着手术技能和医疗器械的进步开放手术目前已经很少用到,内镜手术主要以经尿道切除手术为主:常见的是经尿道电切术TURP,等离子电切术TUERP和各种激光手术(红激光,绿激光,钬激光等)。这么多手术方式怎么选?各位看官,如果仔细看不难发现,其实手术不同主要是用的“刀”不同,有的是电有离子有的是激光而已,手术主要还是看用刀的人(医生),就像武侠中的刀客一样,同样的刀不同的人使有截然不同的效果。所以不要迷信什么激光啊离子啊等宣传,首先选对刀客(医生)很重要!其次,在所有这些手术方式中,哪种手术最彻底呢?也就是说手术路径的问题,这个一般患者很少关注,其实前列腺的手术路径很重要,就像“庖丁解牛”一样,如果路径对了不仅医生游刃有余,而且患者出血少,恢复快,增生腺体切除彻底,复发率低。那么,怎么样的路径好呢。还是拿橘子打比方:前面说了增生的前列腺结构像橘子,有皮有瓤,要切除的是瓤。那么,不难想象如果从皮和瓤之间拨出瓤当然会彻底,而且损失的“汁”少(出血少!)。所以这样的途径我们称之为“解剖性剜除术”,目前这样的手术越来越成为趋势。另外加上各种先进的激光,那就锦上添花了。这种手术方式由于避免了术中对外括约肌的意外损伤,所以术后真性尿失禁的发生机会大大减少。故事最初的老人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没有了出血的风险,手术效率提高,手术时间缩短,所以老人手术风险降到最低。总之,老人患有前列腺增生,早期药物治疗早期控制,手术治疗按需进行,当做则做。(完)本文系宋健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所以经常体检。其中B超是最常用到的检查手段,如果在B超检查中发现“肾积水”该怎么办呢? 首先体检发现的“肾积水”严格讲应该是肾盂扩张,不一定就是有问题。因为专业上讲“肾积水”是输尿管梗阻造成的肾脏排尿不畅,是一种病态。在正常人群中有些人因为过度憋尿或者天生的原因(比如壶腹形肾盂),超声检查会误认为是肾积水,所以这些人并不是真的有问题,还有一些疾病在肾盂旁(比如肾盂旁囊肿)关系密切,超声也不能分辨清楚,这时也会“误报”。以上这些情况往往同侧的输尿管不积水,换句话说,如果肾积水同时输尿管也积水就需要多加小心了。 如何确诊是否有肾积水? 一般可以通过静脉肾盂造影或泌尿系统CT或核磁进行确诊,当这些鉴别有困难时还可以做利尿肾图(肾动态,简称ECT)。通过这些检查往往能够确诊并且明确病因,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帮助,如果检查提示肾脏无功能,就说明积水很严重,并且肾脏没有保留价值。 肾积水手术后积水不改善怎么办? 首先,我们应当明白肾积水的治疗目的主要是保护肾功能,只要功能保存好,形态不是主要的。也就是说肾积水术后疗效的判断应该进行功能性检查,而不是必须进行形态学检查,当然,形态学不发展也可以从侧面提示病情稳定。所以术后肾积水不改善要区分两种情况对待,一种是原发病治疗不彻底,一种是原发病治疗彻底,肾功能得以保护,积水形态学稳定。如何区分这两种情况呢?一个方法是观察:如果积水程度一直稳定不发展那就没有问题,只是形态学恢复不理想(前面说过的),一种就是进行功能学检查(建议做):包括造影,CT核磁或肾动态,但是要提醒的是,术前和术后的功能性检查要一样,那样才有可对比性。 本文系宋健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1、膀胱癌都有哪些表现? 膀胱癌一般没有特殊的表现,平时常见的表现是血尿,尤其是不伴有疼痛的血尿。血尿的程度轻重不一,有些可能伴有泌尿系感染的症状,因为肿瘤部位不同还可以产生排尿困难,尿频表现。 2、膀胱癌如何确诊? 如果怀疑患有膀胱癌,最简单的办法是做超声,了解泌尿系统,尤其是膀胱的情况,做这个检查最好能憋足了尿,超声可以判断更准确。如果发现了异常情况或病灶需要进一步明确,往往需要做膀胱镜检查,有必要时还要取病理确诊。CT或核磁多用于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有时复杂的(未必是严重的)患者还需要配合尿细胞学检查。 3、膀胱癌如何治疗? 膀胱癌主流治疗目前主要分两种:肿瘤电切和膀胱全切。两种方式用于不同程度的患者。 肿瘤电切:就是常说的“微创手术”,用于大多数表浅的肿瘤,这些肿瘤常见于第一次发病的患者,这样的肿瘤病情“轻”。对于复发表浅的患者也可以用此方法。 膀胱全切:用于肿瘤比较多,生长深入膀胱肌肉层的患者,另外,反复复发的患者,肿瘤恶性程度高的也要采用这种方式。采用这种治疗方案的患者为了增加手术效果,有些术前需要进行辅助化疗。膀胱全切后患者没有储存尿液的器官,所以要进行尿路改道,根据不同病情有:输尿管皮肤造瘘(造口)术,肠道输出道术,和原位膀胱再造术。
前列腺钙化又称前列腺钙化灶,常常男性体检之后自己就多了一个病——前列腺钙化灶。 钙化是身体内的组织由于局部病变、坏死,出现钙盐留在局部病灶里面,就像树皮上的瘢痕,之前受伤,现在好了,留下了一个瘢痕。 前列腺上的钙化除了局部病灶之后留下的瘢痕外,还指前列腺腺管内出现物质的沉积,时间长了部分含钙盐多的形成结石,如同河道里的淤泥时间久了成块,慢慢变硬。 前列腺钙化的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明确,一般前列腺钙化体积较小,常常无特殊临床症状,易被临床忽视,称为“静石”。当钙化较大或同时患有前列腺病变时,才出现尿频、尿痛、排尿困难及血尿。 前列腺钙化的部位跟年龄和疾病有关系,研究发现,钙化灶为孤立型者以青年组为主;致密聚集型以中年组为主。钙化灶位于内腺者以青年及中年组为主;外腺者以老年组为主;内外腺交界处者以中、老年组为主,多合并有前列腺增生症。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前列腺钙化灶会引起前列腺癌变,没有,体检发现的前列腺钙化灶不需要治疗,伴有前列腺增生的老年人,需要手术切除前列腺的人,通过手术可以一起切除钙化灶。所以前列腺钙化,你不要过于恐慌
前列腺增生出院健康处方医疗术后1个月内,鼓励日常充足饮水。如无心梗,心衰等慢性心脏疾病,建议保持日尿量范围:kg24(0.5-1)ml,饮水量范围:尿量+(500-1000)ml增加尿量。所有接受前列腺增生切除或剜除手术患者,术后需遵医嘱指导,继续服用相关药物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加速术后尿控功能恢复,并在术后2周,4周,8周,12周预约门诊,进行随诊,指导药物调整。以下情况建议急诊或及时门诊就诊:1)严重血尿;2)发热(38.5摄氏度以上)伴或不伴尿路刺激症状;3)进行性排尿困难或尿潴留;4)睾丸或附睾肿痛;5)术后尿失禁持续不改善。老年人前列腺增生与慢性代谢性疾病相互促进,前列腺术后需加强所合并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等因素的控制,有助于获得满意的术后排尿及尿控效果。建议术后三个月后再恢复性行为。护理排尿行为:a,不憋尿,而是定时,主动排尿;b,建议坐在马桶排尿,排尿期间可以通过按压下腹部以借助腹压排空尿液;c,二次排尿:建议首次排尿后,5-10内再次排尿。排便:建议保持大便顺畅,尤其术后1个月内,避免大便干燥,大便用力。提肛锻炼:加强提肛锻炼有助于术后一过性尿失禁的恢复。方法:通过收缩盆底及肛周肌肉群(耻骨肛提肌)达到主动锻炼尿道外括约肌的目的。建议每次收缩持续4s以上,放松1-2s,循环进行,每天150次以上。不管出院后是否仍继续留置尿管,术后1个月内均可能间断出现不同程度的肉眼血尿,与术后尿道黏膜愈合或尿管摩擦刺激有关,多数可通过多饮水改善,可不必恐慌。如血尿进行性加重,需及时就诊。不管是否留置尿管,若无体表伤口,均可正常淋浴,而术后1个月内避免泡澡。药学术后需服用部分药物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排尿及尿控功能的恢复:保列治:减少术区前列腺创面水肿,减少术后血尿程度及风险;A受体阻断剂:个别患者需要应用。扩张膀胱颈和尿道,缓解术区前列腺创面水肿,优化术后排尿效果;消肿药物:消脱止,迈之灵。缓解术后术区水肿,优化术后排尿效果;通便药物:通便液,杜密克。防止术后大便干燥,减少术区出血风险。抗生素:防止术后尿路感染;肛门栓剂:加强术区前列腺创面的抗炎效果,加速愈合。M受体阻断剂:缓解术后急迫性尿失禁。康复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3个月内免烟酒及辛辣饮食;加强提肛锻炼(主动和被动结合)营养增加营养支持,特别是优质蛋白支持,以巩固括约肌锻炼及尿控功能恢复。增加膳食纤维高的食物摄入,保持大便通畅。
北京多中心社区前列腺增生症患病率的调查:BPC-BPH研究结果*摘要: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前列腺增生症患病现状。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不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选择50岁以上男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记录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腹部B超测量前列腺体积和剩余尿量、测定最大尿流率。结果使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总共1644例男性,平均年龄64.5岁(50~93岁),所有被调查者IPSS评分为(9.9±8.2)分,前列腺体积平均为(30.85±19.42)g,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为(14.74±7.51)ml/s,三者分别与年龄有不同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388,0.262,-0.371)。中-重度下尿路症状患病率50.8%(835/1644),69.7%(1164/1644)的被调查者前列腺总体积>20g,Qmax <15ml/s者所占比例为53.78%(883/1644)。结论 北京地区50岁以上男性下尿路症状、前列腺体积与年龄正相关,最大尿流率与年龄负相关,以IPSS>7分、前列腺体积>20g、Qmax<15ml/s为标准本组前列腺增生症患病率为26.82%(441/1644),前列腺增生症患病率较以往增加。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患病率 诊断Prevalence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in Beijing:a multicentre community-based cross-sectional surveyTian ye1, Shao qiang1, Song jian1, Na yan-qun2, Chen shan2, Wang yi2, Zhang xiang-hua2, Hong bao-fa2, Sunwen-xue2, Diao ying-zhi2Department of UrologyBeijing Friendship Fospital , Capital MedicalUniversty,Beijing,10005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ed the prevalence of benign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 in Beijing. Materialsand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performed at community of Beijing in men aged over50 years. The 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 (IPSS) questionnaires wasused to establish symptoms, abdominalutrasonography was done to measure prostate size and the residual urinevolume(RUV), uroflowmetry was performed torecorded the maximum flow(Qmax). One-way ANOVA was used to analysis the difference. Results: 1644 subjects were enrolled and the mean age was 64.5 years (range50~93 years).Themean value of IPSS, prostate size and Qmax was(9.9±8.2), (30.85±19.42)g and (14.74±7.51)ml/s respectively. They hadcorrelation with age(r=0.388,0.262,-0.371). Theprevalence of moderate-severe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 was 50.8%(835/1644). In 69.7 % (1164/1644) of thesubjects, the prostate volume was greater than 20g. Qmax was less than 15ml/s in 53.78% (883/1644) of the subjects. Conclusions: In men age over 50 yearsin Beijing,there i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LUTS, prostate size and age, and negativecorrelation between Qmax and age. The prevalenceof BPH, defined as IPSS greater than 7,maxium flow less than 15 ml/s andprostate size greater than 20g,was 26.82%(441/1644) and increased.KeyWords: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Prevalence; Diagnosis前列腺增生症(BPH)是影响老年男性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也逐年增加;但是由于种族、地域、研究人群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各个地区BPH的患病率有所不同。到目前为止,我国比较缺乏完善的BPH流行病学资料,为此,我们对北京市地区BPH患病现状进行调查,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不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以街道为主层,以社区和行政村为基本抽样单位,所有的社区和行政村构成抽样总体。以街道为主层,以社区和行政村为副层。这样做法是出于以下考虑各层内(城区内的社区与社区,郊区县内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调查单位之间患病率比较相似,变异较小,随机抽样可减小抽样误差;层间界限分明,人口资料准确,抽样时可避免重复和遗漏。研究对象为截止到2008年6月1日北京市城区和郊区15个社区常住人口中≥50岁男性,分为50岁~,60岁~,70岁~,≥80岁4个年龄组。排除标准:①既往有前列腺、尿道和膀胱手术病史者,②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影响排尿功能者,③精神性疾病不能配合者,④膀胱和前列腺肿瘤病史者,⑤尿道狭窄以及使用可能影响下尿路功能药物者。调查内容包括:记录IPSS评分了解下尿路症状;腹部B超测量前列腺体积和剩余尿量、测定最大尿流率,同时进行直肠指诊(DRE)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ELISA法)测定排除前列腺肿瘤,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备案并且所有被调查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统计学方法:SQL-Server建立数据库,调查结果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连续变量以`χ±s表示,偏态分布资料应用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时使用秩和检验,分类变量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研究对象及其所在社区人口分布本项研究共调查对象1656人,其中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共1644人,平均年龄(64.5±9.8)岁,调查对象和目标社区人口组成情况见表1。调查对象PSA 平均(2.75±1.84)ng/ml,DRE提示前列腺无恶性表现。表1调查对象和目标社区人口学分布 年龄组(岁) 调查对象人口(%) 社区常住人口(%) 50~ 646(39.3) 33063(47.7) 60~ 446(27.1) 16760(24.2) 70~ 438(26.6) 14055(20.3) ≥80 114(6.9) 5448(7.9) 总计 1644(100) 69326(100) 二、下尿路症状IPSS评分本组被调查人群中平均IPSS评分(9.9±8.2)分(95% CI9.5~10.2),50岁~,60岁~,70岁~,≥80岁4个年龄组IPSS评分分别为:6.3±6.5(95% CI 5.8~6.8)、10.3±8.0(95% CI9.6~11.1)、13.1±8.1(95% CI 12.4~13.9)和15.6±8.5(95% CI 14.0~17.1),年龄组间下尿路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IPSS评分与年龄有相关性(r=0.388,P<0.01)。下尿路症状IPSS评分0~7为轻度、8~19为中度、20~35为重度[1],下尿路症状轻度、中度和重度比例分别为49.2%、36.4%和14.4%,年龄组间症状程度分布比例结果见表2,分析表明年龄组间中重度症状者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与年龄有相关性(r=0.457,P<0.01)。表2各年龄组下尿路症状程度分布 年龄组 轻度(0~7) 中度(8~19) 重度(20~35) 例 % 例 % 例 % 50- 447 69.2 164 25.4 35 5.4 60- 207 46.4 172 38.6 67 15.0 70- 132 30.1 208 47.5 98 22.4 80- 23 20.2 55 48.2 36 31.6 总计 809 49.2 599 36.4 236 14.4 三、膀胱刺激症状和尿路梗阻症状IPSS评分中膀胱刺激症状(2、4、7项问题:即尿频、尿急和夜尿)和尿路梗阻症状(1、3、5、6项问题即尿不尽、尿中断、排尿费力和憋尿困难)分别为(4.49±3.63)分和(5.36±5.44)分,尿路梗阻症状评分高于膀胱刺激症状评分(P<0.05)。各年龄组间膀胱刺激症状和尿路梗阻症状见表3,统计表明各年龄组间的膀胱刺激症状和尿路梗阻症状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与年龄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41和0.33)。分析IPSS问卷结果:7个主要症状中发生频率以夜尿(87.5%,1438/1644)最高,其次是排尿不尽(58.6%,963/1644)、尿频(51.9%,853/1644)、尿线细(50.8%,835/1644)、排尿中断(40.8%,670/1644)、排尿费力(39.8%,654/1644)和憋尿困难(38.4%,631/1644)。表3各年龄组下尿路症状组成 年龄组(岁) 例 膀胱刺激症状 尿道梗阻症状 50~ 646 3.02±3.02 3.28±4.32 60~ 446 4.43±3.47 5.91±5.46 70~ 438 5.99±3.49 7.13±5.75 ≥80 114 7.32±3.97 8.24±5.61 总计 1644 4.49±3.63 5.36±5.44 四、前列腺体积被调查者的前列腺总体积平均(30.85±19.42)g,其中69.7%(1164/1644)的被调查者前列腺总体积>20g,各年龄组中总体积>20g的比例分别为61.4%(397/646)、75.1%(335/446)、76.5%(335/438)和69.2%(79/114),各年龄组前列腺体积见表4。统计表明年龄组间前列腺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体积>20g的人群情况更明显。多元相关分析表明前列腺总体积与年龄(r =0.262)、IPSS评分(r=0.232)、膀胱刺激症状(r =0.197)和尿路梗阻症状(r =0.217)均相关(P<0.01)。表4各年龄组前列腺体积和前列腺体积>20g 比例 年龄组(岁) 前列腺总体积 前列腺体积>20g 比例(%) 例 `χ±s 95% CI 例 `χ±s 95% CI 50~ 646 24.66±10.94 23.81-25.50 397 30.38±10.11 29.39-31.38 61.4 60~ 446 32.12±17.06 30.48-33.75 335 37.76±16.7 35.96-39.57 75.1 70~ 438 37.28±24.65 34.97-39.60 335 43.84±24.68 41.18-46.49 76.5 ≥80 114 36.26±28.56 30.96-41.56 79 45.88±29.47 39.28-52.49 69.2 总计 1644 30.85±19.42 29.91-31.79 1146 37.54±19.71 36.40-38.68 69.7 五、最大尿流率和剩余尿量1644例调查对象中1642例(99.87%)进行尿流率测定,平均最大尿流率(Qmax)为(14.74±7.51)ml/s,其中Qmax <15ml/s所占比例为53.78%(883/1642),并且Qmax <15ml/s比例随年龄增大而增加(P<0.05)。各年龄组最大尿流率分布情况见表5,统计分析表明Qmax 与年龄(r=-0.371)、IPSS(r=-0.325)以及前列腺体积(r=-0.161)具有相关性(P<0.01)。表5各年龄组Qmax和Qmax <15ml/s比例 年龄组(岁) Qmax Qmax <15ml/s 比例(%) 例 `χ±s 例 `χ±s 50~ 645 18.14±7.488 200 10.11±3.17 31.01 60~ 446 13.76±7.027 269 9.32±3.17 60.31 70~ 438 11.73±6.478 324 8.84±3.26 73.97 ≥80 113 10.83±4.716 90 8.96±3.01 79.64 总计 1642 14.74±7.509 883 9.29±3.22 53.78 1644人进行剩余尿量测定,剩余尿量的中位数为10ml,其中剩余尿>50ml的比例为8.8%(144/1644)。统计表明各年龄组间残余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剩余尿与年龄(r=0.249)、IPSS(r =0.241)、前列腺总体积(r =0.167)和Qmax(r =-0.148)均有相关性(P<0.01)。剩余尿量>50ml的被调查者剩余尿量在各年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所占比例明显增加(P<0.01)。年龄组间残余尿和剩余尿>50ml比例具体见表6。表6年龄组剩余尿和剩余尿>50ml比例 年龄组(岁) 剩余尿 剩余尿>50ml 比例(%) 例 中位数 四分位 间距 例 中位数 四分位 间距 50~ 646 0 15.0 13 90 49.0 2.01 60~ 446 5 20.0 39 65 30.0 8.74 70~ 438 11 30.0 59 80 50.0 13.47 ≥80 114 20 50.0 33 65 20.0 28.95 总计 1644 10 20.0 144 70 40.0 8.8 六、BPH患病率表7是根据不同的诊断依据所列出的各年龄组BPH患病率和总患病率,以IPSS>7+Qmax <15ml/s+前列腺体积>20g为诊断依据BPH总患病率为26.82%(441/1644), 各年龄组间BPH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7不同诊断标准的BPH患病率[2-3] 年龄组 (岁) IPSS>7 +Qmax <15ml/s IPSS>7 +前列腺体积>20g Qmax <15ml/s +前列腺体积>20g IPSS>7 +Qmax <15ml/s +前列腺体积>20g 例 (%) 例 (%) 例 (%) 例 (%) 50~ 97 (15.01%) 130(20.12%) 150(23.22%) 69(10.68%) 60~ 166(37.21%) 173(38.78%) 208(46.63%) 131(29.37%) 70~ 240(54.79%) 211(48.17%) 241(55.02%) 188(42.92%) ≥80 74(64.91%) 62(54.38%) 63(55.26%) 53(46.49%) 总计 577(35.1%) 576(35.1%) 662(40.27%) 441(26.82%) 讨论BPH临床症状多在50岁以后出现,目前BPH尚没有一致公认的定义[4],并且由于研究人群、研究方法的差异导致不同的国家、种族BPH患病率报道不尽相同。在关于BPH流行病学研究中下尿路症状、前列腺体积和尿流率是三个重要的参数,我们通过对北京地区50岁以上中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前列腺体积和尿流率的调查了解北京地区BPH患病情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50岁以上男性下尿路症状中-重度比例(IPSS>7)占50.8%,前列腺总体积>20g比例69.7%,最大尿流率<15ml/s的比例53.78%,统计分析三者与年龄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随年龄增加下尿路症状加重、前列腺体积增加、最大尿流率下降。下尿路症状虽然中老年男性常见,但是中重度症状的患病率有所不同,总体上亚洲人群中重度症状比例高于欧美人群,并且患病率与年龄相关[5-6]。在本项研究中,50岁以上男性下尿路症状中-重度症状的比例占50.8%,尤其是60岁以上男性中重度下尿路症状比例明显增加,高于美国[7]和日本[8]。本次研究中发现下尿路症状也与年龄明显相关,与国内外文献相同[9]。Haidinger等[10]调查下尿路症状发现,中老年男性的梗阻症状比膀胱刺激症状明显,并且患病率与年龄有明显相关性,本次调查中尿路梗阻症状评分高于膀胱刺激症状,并且二者与年龄也有显著相关性,下尿路症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症状依次是夜尿和排尿不尽感,这与国内外研究相同[6,9]。尽管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LUTS的主要原因,但是下尿路症状诊断BPH的敏感性只有79%[11]。在本次调查中IPSS>7分比例在50.8%,但是IPSS>7分且前列腺体积>20g的比例只有35.1%,因此仍然有约15.7%的IPSS>7被调查者前列腺体积≤20g,相关分析表明前列腺总体积与IPSS评分的弱相关性也说明下尿路症状与BPH的不一致。一般认为BPH引起下尿路症状存在刺激和梗阻两种因素,本次研究中前列腺体积与膀胱刺激症状和尿路梗阻症状均有相关性,并且尿路梗阻症状的相关性较刺激症状强说明BPH不但参与两种症状的形成,并且与尿路梗阻症状更密切。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检测是评价患者排尿状况的一项客观指标,是BPH临床进展的标准之一。本次调查发现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与年龄存在相关性,说明随年龄增大而尿流率下降、残余尿量增加。调查中Qmax <15ml/s所占比例53.78%,而Qmax<15ml/s且前列腺体积>20g的比例只有40.27%,并且最大尿流率、残余尿与前列腺体积的相关性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