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绪持续低落 不开心 如果你近两周或更长时间内,大部分时间觉得高兴不起来,对很多原来喜欢的东西提不起兴趣,整天觉得筋疲力尽的,做事情丢三落四的。 饮食也变差了,或者暴饮暴食;睡觉也睡不好,或者很嗜睡,怎么睡都还觉得累,体重明显下降或增加。 甚至有时候还会出现消极的想法甚至自我伤害的行为。 这些都是抑郁发作的表现,如果有这些表现,需要及时到心理科就诊。 2. 长期感到焦虑、 紧张、心慌 如果你近半年或较长时间内,经常感到紧张和不安。做事时心烦意乱、没有耐心;与人交往时紧张急切、极不沉稳; 遇到突发事件时惊慌失措、六神无主,极易朝坏处想;即便是休息时,也可能坐立不安,担心出现飞来之祸。 还经常感觉心慌、胸闷、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全身肉跳、肌肉紧张性疼痛等。这种情况可能是广泛性焦虑症也称为慢性焦虑症的表现。 3. 发作性出现心慌、 恐惧、害怕 第二种情况的患者容易知道自己患的可能是焦虑症,因此会主动找医生就诊。 还有一种焦虑症,称为急性焦虑症,也称作惊恐障碍,这类患者不少要走一些弯路才能意识到患的可能是心理疾病。 患者在工作、休息、坐公交车、地铁、飞机时会突然出现一种突如其来的惊恐体验,表现为严重的窒息感、濒死感和精神失控感。 患者会感到胸痛、心动过速、心跳不规则;呼吸困难,喘不过气来;头痛、头晕、眩晕、晕厥和感觉异常。也可以有出汗、腹痛、全身发抖或全身瘫痪等症状。急性焦虑发作通常起病急速,终止也迅速。一般持续数十分钟便自行缓解。 这类患者会反复到医院急诊科、心内科、消化科、神经内科就诊治疗,做了各项检查基本无明显异常。其实这种情况应该看精神心理科 4. 反复回忆、 检查、洗手 有人头脑中反复出现一些不受控制的想法或冲动,他们能认识到这些想法是无意义的,但却无法停止或控制它们,因而引起明显的焦虑和痛苦。 这种情况是强迫思维的表现。常见的强迫思维包括怕脏,怕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要求对称、精确、有序、对宗教或道德的关注等。 同时会出现反复清洁(如洗手或洗澡)、计数、检查、祈祷、触摸、寻求保障等强迫行为。上述情况非常可能是强迫症的临床表现。 5. 与人交流、演讲、 开会时紧张、恐惧 有一类疾病称为社交焦虑障碍或社交恐惧症,它的核心症状是显著而持续地担心在公共场合(如做演讲、与异性交流、坐公交车地铁、签字)面前可能出现丢丑或有尴尬的表现。 担心别人会嘲笑、负性评价自己,在别人有意或无意的注视下,患者就更加拘束、紧张不安,经常伴有脸红、手抖、心慌等躯体症状,因此常常回避社交行为。 这些回避行为可严重影响患者的个人生活、职业功能和社会关系。 6. 经常躯体不适 又查不出原因 很多人经常感觉自己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自己又说不清到底怎么不舒服。 这类患者通常对自己表现出来的不适症状十分关注,总担心自己患上了某些重大疾病,但检查又查不出有任何的问题,检查结果和医生的解释也不能使其释怀,患者自己又不肯承认自己有任何的心理障碍。 还有一些患者经常长期感觉胃痛、头痛、身体疼痛,经过长期治疗,效果欠佳。这些情况不妨到医院精神心理科看看。 7. 失 眠 很多人都有失眠的经历,但很多人不知道失眠也应该看精神心理科。 另外失眠常常是某些精神障碍的一种症状,例如早醒(即早上比平时早1-2小时醒过来,醒后无法再入睡)通常提示抑郁症的可能,而入睡困难常常与焦虑有关。 长期受失眠困扰的患者最好给自己找个专业的精神心理科医生看一下,不要讳疾忌医,以免延误病情。 8. 敏感多疑、 行为异常 如果一个人近期变得敏感多疑,经常感觉同事在背后议论他,说他的坏话,认为他遭人陷害或者跟踪,别人一言一行都是针对他的。 有时还说耳边能听到一些别人议论他、评论他的声音。这些情况以前都没有过,对生活工作造成了影响。这种情况可能患的是一种精神障碍。 9. 持续4天以上的兴奋 多话、精力旺盛 很多朋友知道如果一个人持续情绪低落,不开心,那可能是抑郁了。 如果一个人持续很开心,精力好不是好事吗?未必。如果一个人没有原因的持续4天以上兴奋话多,精力特别旺盛,晚上睡4/5个小时,甚至睡更短的时间都感觉精力充沛。 说话变得比以前多,喜欢参加各种活动,自我感觉特别良好,脑子转的比平时快。那警惕是轻躁狂或躁狂的表现。需要至医院进一步判断和治疗。 以上是精神心理科医生总结的常见精神心理疾病的表现,请各位朋友谨记,如果出现上述情况,积极面对,寻找专业医生判断和治疗
时值我国遭受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短短一个月时间,全国感染者数万,潜在感染者目前还无法预估,传播之迅猛,在人类健康史上颇为少见。此次新冠疫情的快速蔓延,给我们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也给人民群众的的正常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冲击,比如以武汉市代表、各地随即响应的“封城”或半封城的战略,非常有效的减少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但也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在此背景下,儿童青少年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极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给各位家长做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在非常时期,维护好小朋友们的身心健康。一、新冠病毒肺炎介绍:病因、流行情况、后果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非常普遍的一类病毒的统称。来自武汉的2019-nCoV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引起呼吸系统的感染。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按甲类进行管理;同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 人感染后主要以发热(≥37.3℃)、乏力、干咳症状表现为主,严重症状则主要有呼吸窘迫、脓毒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等。目前研究发现,多数患者为轻中症,预后良好,发生重症和死亡的比例低,致病力低于2003年的SARS疫情,但传播力较强。目前大多数专家认为本次新冠疫情的致死率低于SARS,高于普通流感。 从传播途径而言,目前认为新冠病毒肺炎的可能传播主要有:接触到可疑的被感染的动物、呼吸道传播、没有安全防护情况下与病人密切传播、触摸被污染的物体表面,然后用脏手触摸嘴巴/鼻子/眼睛等传播。至于气溶胶传播方式目前尚未证实。 如何预防新冠病毒肺炎感染:1.保持手部卫生,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到公共场合及人群集中地方,一定要佩戴口罩。一般公共场合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足矣,若接触疑似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则需要佩戴N95口罩;3.不登门、不走亲、不聚会、不访友、闭门谢客;4.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曲肘遮掩口鼻;5.到医院就诊或陪护就医时,一定要佩戴好合适的口罩;6.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或蛋类;7.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动物。在个人防护方面,注意科学、规范、适度、不恐慌。二、新冠肺炎疫情孩子心理健康维护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期而至,给我们每个人都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随之而来的情绪、思维、行为的一序列心理反应,以及身体相应的反应,这就是“应激反应”。在这次严重的疫情之中,没人能置之度外,进而成为全民的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对于我们个人或群体因对各种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心理、生理的储备是我们应对诸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之类的各种风险必要保障,但过度的、持续的应激状态也会导致个体出现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健康问题。比如常见的应激相关的心理问题有焦虑、抑郁、恐惧、疑病、睡眠障碍、物质(如酒精、香烟)滥用等等,以及导致一些心身疾病的发生或加重。而儿童青少年因为心理发育成熟度还不高,对这些灾难性事件的心理承受度较差,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比如孩子们会变得胆小、恐慌、行为退缩、焦虑、抑郁、睡眠问题、创伤性体验、攻击行为等等。 因此,在目前疫情还处于艰难时期,以及以后疫情完全控制或消灭以后,家长、老师都需要持续关注孩子们心理健康问题,在抗疫的同时,也维护好孩子们的健康心理,以免目前的创伤性体验持续影响孩子,甚至在很多年以后还影响孩子们的心理生理健康。(一)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维护1.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而不是灾难性思维应对灾难性事件。坚信灾难事件只是暂时的,在各国、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努力下,疫情终将结束。无论多久,全社会最后终将恢复平静和安宁。父母应该自己先保持积极乐观,才能够给孩子带来乐观和信心。2.避免恐慌情绪的蔓延。在目前疫情处于胶着状态时,大多数民众也较为恐慌,但尽量保持镇静,尤其作为孩子们最重要的依靠和心灵支撑,家长们应尽量保持重视(疫情)但轻松的心态,因为孩子最善于体验到家庭氛围,最容易跟随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进而处于恐慌状态。3.防护性措施适度。作为一个传染性疾病,每一位社会成员的个人防护是切断疾病蔓延的最有效措施,但尽量在政府及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防护,避免过度防护,甚至一些道听途说的预防、防护措施,过度的防护措施不仅对切断疾病传播没什么价值,相反会加重恐慌氛围,甚至造成一些群体性事件。4.减少过度的信息摄取。现在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海量的信息为我们带来快捷、高效的社会,但很多负面的信息也会影响到我们社会。在目前全社会对疫情高度重视时,官方消息、各种自媒体信息铺天盖地,应该尽量少让孩子们摄取此类信息,尤其是一些会导致负性情绪的信息,以及一些未经证实的信息或谣言。而家长们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讨论疫情,更不能以疫情来恐吓孩子。5. 行为方面。尽可能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规律睡眠、饮食,按部就班学习和生活,因地制宜的运动和锻炼、游戏,在非常时期,尽可能给孩子一个尽量正常化的生活模式。从心理学层面而言,正常的行为模式也会给孩子带来积极、正向的情绪。(二)孩子出现应激相关障碍怎么办首先,家长要注意从言语、情绪、行为等方面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如果儿童青少年已经出现过度的焦虑或其他情绪问题,家长可以通过帮助孩子注意转移、认知矫正、运动、家庭游戏、一些放松训练等来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1.注意转移。当孩子注意力专注于新冠肺炎病毒及疫情而无法转移时,家长可以用一切措施来帮助孩子转移注意。比如不让孩子接触到疫情相关信息,不在孩子面前讨论疫情相关话题,给孩子放一些轻松的音乐、看一些喜剧片,和孩子进行一些游戏。当孩子主动询问疫情时,注意转移话题,避免孩子注意力持续专注于这个话题。2.认知矫正。当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时,他/她对这次疫情往往是悲观的、妖魔化的(比如有的孩子会认为病毒就像恶魔一样漂浮在空中,甚至在睡觉时都“感觉”到病毒这个大怪兽好像在窗子外游荡),此时应该给与孩子客观、科学、实事求是的解释说明。同时给与孩子坚定的信心和必胜的信念,病毒不可怕,我们暂时遇到困难,但只要我们科学防护、积极治疗,最终终会战胜病毒,我们的生活最终都会恢复平静。3.家庭游戏。因为疫情防治需要,大多数家长和孩子目前都不能外出,正好有充裕的时间和孩子进行一些家庭游戏、亲子游戏,一方面可以极大转移孩子注意力,同时也可以很好的维护家长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对疫情结束后家庭关系的维护和保持也有积极的作用。4.放松训练。可以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开展。如果因为不方便出门无法求助,也可以进行一些瑜伽、冥想、太极等类似的训练甚至普通的运动锻炼,也可以达到放松的目的。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已经明显影响到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时,则应该及时向专业人员求助,避免症状的持续化、慢性化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院)临床心理科成立于2008年,是我省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心理科。科室定位既区别于传统的精神科,又不同于普通心理咨询,以心理健康为切入点,立足于医学,侧重于各种中轻型精神障碍、心身障碍、躯体疾病所致或伴发的精神障碍等,为春城百姓的身心健康垒起了一道坚固的防御墙。多学科联合会诊及时解决患者“心理问题”省二院临床心理科专家李培凯表示,“在综合医院非精神科门诊,存在精神障碍患者达30%以上,这部分病人数量很庞大,但他们往往不愿意到精神科就诊,而备受困扰的问题又不能在普通内外科解决,反复就诊、重复检查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一个更令人忧心的数据是,综合医院就诊的普通内外科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比例超过30%以上,发生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的概率更是在50%以上,他们的心理疾病常常被身体疾病所掩盖或被忽略,而心理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社会功能以及躯体疾病的治疗和预后的影响和毁损却是持久而深远的,甚至于超过躯体疾病对健康的影响。省二院临床心理科为了更好帮助这些患者,除了常规门诊服务,积极参与住院病人的精神科联合会诊,会诊面涵盖全院所有临床科室,目前全院住院患者的精神科会诊率接近3%,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探索个性化治疗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到心理科,很多人会把其与“心理咨询”划等号,而李培凯表示,在省二院临床心理科,心理咨询仅仅只是一个辅助手段,结合病人的个体情况,进行药物、心理、物理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目前,科室在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心身障碍方面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省二院临床心理科自成立之日起就立足高起点,以欧美发达国家的医学心理服务内容和模式为榜样和目标,积极与国内外先进的专业团队交流合作,如德国弗莱堡大学、加拿大HomewoodHealthCenter、加拿大Toronto大学、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加拿大传爱协会、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同济大学等,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我国、我省的文化传统、心理特点,积极探索了适合我省的医学心理服务,让各种不同需求的心理疾病患者在这里解除了困扰,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本报记者 闵婕
1、 什么是心理疾病?患了心理疾病就是“疯子”吗? 心理疾病也就是所谓的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轻微到失眠、普通的心理压力、情绪失调,严重到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障碍,都属于广义的精神障碍范畴。所谓的“疯子”从专业角度来讲主要是指精神分裂症等丧失自制力的、行为失控的重型精神障碍患者。2、 心理疾病就是“心眼小”、“想不开”、“受到刺激”才出现的。 这是一种非常普遍、但是又很片面的理解误区,心理疾病是一类与生活事件、创伤经历、性格、外伤和感染、个人生物学素质多种因素相关的疾病,但截至目前为止,基本上所有的心理疾病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都不清楚,医学界比较公认的一点就是,心理疾病的发生主要与个人的素质有关,包括生物学素质和心理素质基础,而心理素质的基础又是生物学素质,也即哲学上所说的物质决定意识,所以,心理疾病的根本性原因还是个人的生物学素质基础。3、 为什么到心理科就诊有时候还需要进行一些检查?传统认为,心理疾病是一类功能性疾病,通过目前常规医学检查无法查处异常,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如此。但许多内外科疾病,其首发症状常表现为精神症状,比如甲状腺功能异常、脑炎等,因此,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对于心理科就诊患者而言也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通过心理科一些量表测评和心理评估,可以更加准确、客观的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症状的类型,有助于有针对性的选择治疗方案、评估疗效。在国外,患者到精神/心理科就诊时,往往在见到医生前,就会由护士指导完成一些常规的量表测评和基本的心理评估,以提高就诊的效率。4、 “医生,请你开导开导他……”许多心理疾病患者的家属常会对医生说:“医生,她/他就是想不开,我带她/她过来请你们开导开导一下……”,事实上,大多数心理疾病,所谓的开导、说服基本上是无效的,甚至还会让患者产生“我和别人都不一样”、“我就是一个病人”等负性认知及非正常感,加重患者的焦虑情绪。正确的做法是尽可能的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症状所在,然后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经过循证医学证明有效的治疗手段,缓解和消除精神症,达到治愈的目的。一般来说,心理咨询和治疗往往在疾病治疗后期和康复期,作为一种修正和完善人格的手段,巩固疗效和预防复发。5、 心理疾病为什么要用药物治疗? 现代生化研究的结果显示,心理疾病患者脑部某些神经递质会发生紊乱,这些神经递质影响、甚至是控制着人的思维、情绪和行为反应。这种神经递质紊乱想要单纯通过心理疏导和调节得以恢复到正常状态是很困难的,而药物的作用就是直接调节脑内神经递质,快速有效的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所以心理疾病的治疗是以药物治疗为基础的。6、 精神药物安全吗?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只要是药(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有副作用。普通民众对西药尤其精神药物更是谈之色变。客观的说,传统的精神科药物确实副反应相对较大较多,但现在大多数在临床上使用的精神药物都是近一二十年研发出来的,副作用较传统药物大大降低,总体上和大多数内科用药副作用差不多。另一方面,所有的西药,在上市之前都需要做严格的临床试验,不管疗效如何,首先要保证足够安全,才能够进入临床运用。目前心理科常用药物大致有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第二代抗抑郁和抗焦虑药、安定类药物、情绪稳定剂和中成药,与早先的第一代的精神科药物相比,第二代药物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长期使用不影响内脏器官功能,因其能够通过调节情绪的途径,改善血压、血糖等一些指标,改善一些慢性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预后,降低其危险事件的发生。这些药物当中仅有安定类药物存在成瘾性,但在专科医师指导下短期使用是可以避免成瘾的。7、 精神药物是不是都有成瘾性? 精神药物中,除了安定类药物和治疗儿童多动症药物外,其他的均没有依赖性,也不会“吃上瘾”,部分患者因急于停药或症状控制不理想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往往停药后出现症状反复,让患者误以为是这些药有依赖性,其实是不正确的,真正的原因是病情没有得到彻底控制。对于少数反复发作或者难治性病例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用药,但不是药物成瘾性的问题,而是病情的需要,就像糖尿病、高血压需要长期用药一样的道理。8、 精神药物是不是含有激素?部分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因效果较好,常怀疑药物是不是含有激素,其实这是一个不叫荒谬的理解误区,所有精神科药物都不含激素,因为激素对心理疾病的治疗没有任何意义,相反,部分病人(例如一些免疫疾病)对激素可能会诱发出精神症状,在接受激素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同时进行精神科治疗。另一方面,部分抗精神病药物和抗抑郁药对代谢有影响而轻微增加体重,让患者误以为含有激素,实际上也是错误的。9、 吃药要吃多长时间? 对于心理疾病而言,规范化的治疗疗程包括三个阶段: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以抑郁症治疗为例,急性期治疗3个月,巩固期治疗3-6个月,维持期治疗6-12个月。由于心理疾病多属于慢性、进展性、易复发的疾病,规范化的治疗能有效的将复发概率降至最低。10、 为什么身体不舒服也需要看心理医生? 身体和心理反应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很多找不到原因的躯体不适(头痛、头昏、耳鸣、心悸、胸闷、胸痛、腹痛、腹胀、四肢疼痛等)很可能与情绪、睡眠问题有关,而这些躯体症状很可能提示着心理疾病的存在。11、 出现心理疾病应该接受药物治疗还是心理治疗? 重型精神障碍,包括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双相情感障碍、重度抑郁症等在急性期应首先接受药物治疗,待症状基本缓解后再辅助心理治疗。焦虑症、轻中度抑郁症、适应障碍、单纯睡眠障碍等相对较轻的精神心理问题一般采取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的方式。由于心理治疗起效慢、耗时长、影响因素复杂等局限性,一般不单独使用,更不能取代药物治疗。
1. 挂号。本楼内所有收费窗口均可挂号。根据病情或症状选择相应专科,普通门诊涵盖周一至周日全天,可接诊各种精神障碍诊疗服务。2. 专科设置。我科目前已开设睡眠障碍、情感障碍、儿童青少年专科、焦虑障碍、心身障碍、老年精神障碍专科及心理咨询与治疗专科门诊。3. 就诊程序。心理科就诊程序与普通内外就诊程序类似。患者挂号后到门诊9楼将挂号单及病历本交给接诊护士排队等候,按顺序依次就诊。4. 心理科相关检查。一般对首次就诊的患者,接诊医生询问病情后,将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心理测评和评估,以准确评估病情。对于复诊的患者,除非病情有变化,一般不再进行重复测评。但在调整治疗方案或减药、停药阶段,可能会进行简单必要的测评。5. 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为排除器质性性病变所致精神障碍,接诊医生可能也会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相关检查。6. 隐私性问题。由于心理疾病的特殊性,有时候需要询问患者的一些个人隐私,但医务人员不会在未经患者许可的情况下对他人泄露患者的任何隐私及病情。7. 由于心理疾病的隐匿性,患者甚至家属常常会将病理性的心理状态合理化为正常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影响治疗及预后。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家属应该积极督促患者规律服药、定期复诊。8. 心理疾病虽然有效率较高,但复发率也较高,为巩固疗效,在症状缓解后,患者仍需进行一定时期的巩固治疗,在此期间,患者不能私自减药或停药,以免影响预后甚至导致多次复发转化为难治性病例。9. 对于因公证等事务需要进行精神鉴定者,可挂心理科普通号到我科进行临床鉴定即可。10. 费用问题。我科所有收费均严格按照省发改委相关文件规定执行,欢迎广大患友监督,如有疑问,可向我科或医院工作人员咨询。门诊时间:周一至周日全天,节假日不休。科室联系电话:0871-65156650转2699科室值班电话:18208881787
梓云主持人:欢迎您,李主任。好长时间没有来我们节目了,今天给我们听众朋友带来什么话题呢?李培凯:好的,以前我们聊过很多次抑郁焦虑方面的话题,这次还是和大家聊聊抑郁的话题,不过这次咱们聊的是关于抑郁症患者家庭陪护方面的话题。因为我们在日常诊疗中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因素对于抑郁症治疗的预后和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上周我接诊了一个14岁的孩子,又一次过量服药自杀,这已经是第四五次自杀了。幸运的是发现及时,经过急诊科积极治疗抢救过来了,这个孩子的家庭有点特殊,父母老是说工作忙,以往来复诊很多次都是孩子独自来复诊,后来我跟孩子说了要父母陪着来复诊,父母还是不来,而是托亲友陪着来复诊,上周复诊时终于她父亲陪着来了,但是一脸的对孩子不耐烦,说不上几句话就大声斥责孩子,一脸的不耐烦。以往每次复诊时我都要交待建议住院治疗、家属24小时陪护、药物专人保管,但家属完全不当一回事,最后这一次我都发火了,要求住院治疗,孩子父亲还在说,地里活多,没办法送去住院......这位父亲在说这些的时候,孩子情绪一下子就很崩溃,我作为一个医生来说也很无奈,所以说这些家庭因素对我们抑郁患者影响是蛮大的。梓云主持人:哦!是这样子啊。那确实我们这些抑郁症患者朋友的家属确实很关键,那是不是因为这些家属对抑郁症这个心理疾病不了解导致的?李主任,你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抑郁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吗?李培凯:好的。抑郁症呢,也叫抑郁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是一类以情绪或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总称,一般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严重时会伴有一些精神病性症状,比如幻觉、妄想等等。一部分患者存在自伤、自杀行为,甚至因此出现悲剧性的结果。我们说到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常见到什么程度呢?根据国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联盟对十个国家的调查发现,抑郁症在普通成年人中的发病率在8-12%之间。其他的一些调查,尽管由于调查标准和文化的差异,但发病率都还是蛮高的,大约在3%到20%多。虽然发病率高,但抑郁症患者的就诊率非常低,根据前两年国内一个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抑郁症患者的就诊率不到10%,而到医院心理精神专科系统规范治疗的比例就更低了。梓云主持人:李主任,那抑郁症具体有些什么表现呢?李培凯:简单说来,抑郁症就是不开心的病,我们专业的术语呢叫情绪低落,但它又不仅仅是情绪低落,而往往除了情绪上出现问题外,当一个人抑郁了之后,他的认知、行为甚至生理上也会出现相应的病理性变化。我分别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首先在情绪方面,典型的抑郁发作时,会表现出“三低”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丧失,具体来说就是持久的心情不好、对以前喜欢的活动或事物兴趣下降甚至缺乏兴趣、不能从平日从事的活动中获得乐趣。比如看电视、打游戏这些,要不就没兴趣了,要不也就是为了消磨一下时间。在心理方面,患者恳会表现出焦虑、思维迟缓,记忆、注意、思维逻辑能力、学习能力等等下降,所以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可能会表现为即便他很努力的学习,但成绩还是大幅度下降,对于一个职业人士来说,可能要非常吃力才能完成原来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在认知方面,有的患者还会出现消极观念甚至自杀自伤行为。有的重症患者还会出现一些幻觉妄想。还有一块,就是生理方面的,抑郁症会出现一系列的躯体症状,所以抑郁症不是简单不开心,它的躯体症状群常见的有睡眠问题、食欲下降或者暴饮暴食、性欲减退、月经紊乱甚至闭经,还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躯体症状比如各种疼痛、胃肠症状、心血管症状等等,可以说从头到脚,各个系统都会被涉及,但是共性一点的就是相关检查不能发现明显异常或有异常但是不足以解释患者的躯体症状。梓云主持人:原来抑郁症是这么复杂的疾病啊,那我们平时也会开玩笑的说“我抑郁了”,那这个不开心和抑郁症是不是一回事呢?是不是说只要不开心就是抑郁症了?李培凯::当然不是这样子,抑郁是我们俗语中七情六欲当中的一种情绪,换句话来说,抑郁也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情绪,简单来说,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开心的时候,但不是说不开心就是抑郁症。事实上虽然都是不开心、高兴不起来,但抑郁症的不开心和普通的不开心有本质区别,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病理性情绪,具体表现来说我们前面聊过了,另外还有两方面可以鉴别。一方面就是从时间上来说,抑郁症的抑郁至少是连续两周以上,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另一方面就是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方面,抑郁症会导致我们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给我们带来很明显的痛苦感,17世纪英国学者波顿就说过:“如果人间有地狱的话,那么在忧郁症患者心中就可以找到”。社会功能方面也常常严重受损,比如工作能力、学习效率、家庭功能等。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位患者,是普洱那边一位中年农村妇女,按说这个年龄的农村妇女一般都是很勤劳很辛苦的,但我们这位患者在找我就诊前,整整两年时间没有干过农活、基本上不出门,对家庭的照顾更不用说,不是她照顾家庭而是家庭来照顾她。后来经过治疗好转了,有次复诊带了一大袋金银花给我,还专门强调:“李医生,谢谢你,这是山上野生的,是我自己上山一点一点采的。”这在她抑郁的时候是根本不敢想象的。梓云主持人:那照这样说起来,抑郁症对我们危害确实还是比较大的,那如果我们自己或家人不幸患上了抑郁症,那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李培凯:一句话,就是怀疑或已经发现自己抑郁了,积极主动向专科医生求助,科学、规范、系统治理,我们前面说过,抑郁症发病率是很高的,但就诊率是非常低的,这就导致大多数患者没有得到专业规范的治疗,也对个人、家庭、甚至整个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比如欧洲资料就显示,23%的健康生命年损失是因为脑部疾病,约占所有疾病负担的1/3,其中抑郁症是最主要的失能因素。对于一些躯体疾病伴发或继发的抑郁来说,这在一些躯体疾病尤其是慢性病比如关兴邦、糖尿病、恶性肿瘤是比较常见的,抑郁的存在,也大大恶化了这些躯体疾病的预后,自杀率、病死率明显增高,比如有调查显示,抑郁合并心血管疾病,长期死亡率增高80%以上。梓云主持人:是啊,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处理,那作为抑郁症患者的家属,我们该怎么配合医生呢? 李培凯:抑郁症作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家属的配合是非常重要,在抑郁症面前,医生、患者、家属应该是同一个战壕里并肩作战的队友,但现实情况下,很多家属往往由于认知偏差,或者是对这个疾病认识不足,有时候不仅不能作为医生的有力助手,反而变成阻碍患者治疗和康复的负性因素,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梓云主持人:李主任可以跟我们听众朋友聊聊您工作中发现的家属存在的哪些常见理解误区吗?这样的话,如果我们碰到了,也可以尽量规避或改正,毕竟我们家属来说不是专业的,有时候难免会好心办坏事。李培凯:好的。首先一点,我们患者和家属都要认识到,抑郁症真的是一个病,而不是说我们患者心眼小、想不开、不听话、太矫情等等这么简单。虽然目前我们对抑郁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明了,但是很多的研究和发现都显示抑郁患者在大脑与情绪相关的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学、脑影像学、遗传学方面都存在异常,比如国外对自杀者做尸检,结果就发现自杀者情感相关脑区的五羟色胺水平是显著低于普通人水平的。虽然这些异常指标目前来说因为技术原因还不能在临床上用于筛查、诊断抑郁症,但是很明确的显示抑郁症绝对不是我们很多家属认为的那样,也不是患者所能掌控的,准确的来说它是一个有生物学因素、会受到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的精神疾病,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患者和家属才有可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才有可能康复。而我们很多家属往往用心眼小、矫情、不听话等等这些来批判我们抑郁症患者,结果往往是加重患者的抑郁,甚至变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就比较可悲了。梓云主持人:李主任您刚才也提到,社会心理因素会影响到抑郁症,那生活事件与抑郁症是什么关系?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人在经过一些事之后就抑郁了,这怎么解释呢?李培凯:社会心理因素确实在部分抑郁患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梓云我要跟你说个事实,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很多抑郁患者病前没有明确的生活事件,开玩笑的说完全是顺风顺水、要星星有星星、要月亮有月亮,但还是抑郁了。这就涉及到一个素质易感的理论,通俗一点说,易感性很高的人,可能只需要很小的生活事件甚至没有生活事件就诱发,而易感性很高的人,可能经历很多生活事件也不一定诱发。这个易感性就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生物的、遗传的、性格的。就比如说,大家知道,现在的孩子们学习压力都很大、很卷,但不管怎么样,一个班里,始终只是少数孩子会出现心理障碍。梓云主持人:患上抑郁症是不是一辈子治不好、要终身服药?李培凯:这又是一个患者和家属比较常见的理解误区,事实上,只要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预后还是挺好的,大多数患者巩固治疗充分后也是可以停药的,当然抑郁症确实复发性比较高,但是治疗后期充分巩固治疗可以大大降低复发率。我们很多家属往往担心药物副反应,症状消除马上就给患者停药,结果导致反复复发,而反复复发往往需要长期治疗,这就比较可惜了。梓云主持人:我们生活中,碰到亲人或朋友不高兴了,我们经常会去安慰、鼓励,那对于抑郁症患者,我们家属是不是也要多鼓励、安慰他?李培凯:这往往是不可取的,也是我们家属经常容易犯的一个错,也是对患者伤害险比较大的。我们的抑郁症家属经常会对患者说:“你要坚强一点!”“靠意志去克服、战胜它”,这话听起来没错,但是作为患者听到这些好心的、所谓鼓励的话语会怎么理解呢?他往往会更加自责:“为什么别人能坚强,我就坚强不起来?我是不是就是不如别人?我是不是就是一无是处?”在这些消极认知的支配下,更加加重他的负性情绪。我经常会质问这类“好心的”家属:“你为什么不去鼓励一个腿摔断了的病人‘你要坚强点、站起来多走走’?”我们家属要认识到,抑郁症它是一个病,在抑郁面前,什么意志啊坚强啊都很苍白,我们患者是很无助很无奈又是很自卑的,我们就不要再往伤口上撒盐了。梓云主持人:还有个可能有点敏感的话题,就是这个抑郁症患者自杀的问题,一说到抑郁症,大家可能马上就想到自杀,李主任您可以跟我们家属们聊聊这个话题吗?李培凯:好的。实事求是的说,抑郁患者自杀自伤风险确实远高于普通人群,但自杀和抑郁症不能完全划等号,自杀者未必都是抑郁症,而抑郁症患者中,真正有消极观念和自杀自伤行为的也只是少数,大概在全部抑郁症患者中约为20%作用。但是,自杀自伤在抑郁症中确实是一个抹不开的话题,需要我们医务人员、家属重视,毕竟这是抑郁症最不好的结局。所以对于我们家属来说,任何时候都要有这根弦,一定要有安全意识,比如注意随时陪护,经常查对是否按时按量服药,药物专人保管,不激惹患者,及时发现危险信号,有一些苗头就及时就医。——微信片花——&——&听众朋友,在这期节目中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的李培凯主任,让我们了解了抑郁症、家人患了抑郁症我们该怎么陪护和护理。这里是云南新闻广播的“健康生活”,我是梓云,请您锁定收听!——参与——一段片花过后欢迎回来,清李主任回答一下听众的提问。问题1、我看到微信平台的小甲虫问:“专家好梓云好,我们家孩子抑郁了,还能继续上学吗?需要休学吗”李培凯:你好,孩子抑郁了,学业功能肯定会受到影响,但是否继续上学需要根据情况,首先,保证系统规范治疗,情绪好转后大多数孩子是可以继续上学的。当然,我们家长要调整一些对学习和健康的认知,作为我们医生来说,健康是基础,有了健康学习才有意义,通俗一点来说,人比学习重要。其次,情绪好转了如果还是不能坚持上学,可以考虑在继续巩固治疗的基础上适当休学一段时间,但是,是否休学,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决定。问题2:有听众问:“请问专家,我爱人患了抑郁症,变得特别敏感,疑神疑鬼的,不经意一句话他都要想歪了,我们都简直没法跟他生活了,我们该怎样和他相处?” 李培凯:你好这位听众,作为抑郁症患者家属,确实为难你了,抑郁患者确实是比较敏感、多疑、脆弱的,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关系妄想,固执的认为别人老是针对他。举个例子,就像林黛玉,你好好的一句话,她非要给你解读出其他意思来。但是没办法,抑郁患者就是这样子,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包容,规范治疗,等他情绪改善了,他这些敏感、多疑也会随之改善的。问题3:有听众问:“我到医院就诊了,诊断是抑郁症,医生给我开了药,但是我担心副反应,不敢吃。请问李主任,抗抑郁药是不是激素?会不会发胖?有没有依赖性?”李培凯:这应该是一位女性听众朋友,他的问题也代表了很多患者和家属的顾虑。在这里我要跟大家解释一下,目前的一线抗抑郁药都是比较安全的,所有抗抑郁药都没有依赖性。当然也不是激素,激素对于抗抑郁没有任何帮助。至于发胖的问题,大多数抗抑郁不会导致发胖,但有一种情况,很多患者抑郁发作时体重会掉得比较厉害,抗抑郁有效后,情绪改善了,体重会有一定恢复性的增长。——总结——梓云主持人:非常感李主任今天的讲解,我们真是受益匪浅。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你们今天学到了多少关于抑郁症以及家庭陪护的知识呢?可以把掌握到的知识分享给自己的亲戚朋友哦。李主任,在今天最后的这段时间里,您还有什么要和我们直播间的朋友们分享的吗?李培凯:最后,借助这个直播平台,建议大家,大家平时关注健康,除了关注身体健康,也不要忘了心理健康,关注抑郁症,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抑郁了,及时就诊,规范治疗,同时作为家属,也要科学护理和陪护。
主持人:欢迎李主任,再次来到咱们直播间,今天您要和大家聊聊什么话题呢?李培凯:好的,前几次是和大家聊了一些常见的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碍,今天和大家聊的话题呢,说不上是心理疾病或精神障碍,但是又和心理疾病有很大的关系,也是属于心理健康的一方面,这就是自信心的问题。主持人:是的,我遇到很多家长朋友们都在抱怨,我的孩子没有自信,很胆小,可是我们家长又不知道怎么让他自信一点……李培凯:梓云,可以说,所有父母都比较在乎、也比较关注孩子自信心的问题,那我们首先来说一下自信,自信是指我们对自己的个性心理与社会角色进行的一种积极评价的结果。它是一种有能力或采用某种有效手段完成某项任务、解决某个问题的信念。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必须要具备的一项心理特质。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在人生的阶梯上能爬多高,在人生的战场上能够取得多大成就,除了其他因素之外,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他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我们每个人的心理特质有很多方面,其中很多特质是受遗传和生物学影响更大,后天环境影响比较小,比如气质、性格内外向等等,对于这些人格特质来说,我们没必要强求去改变,更多的适应、接受、习惯,结合自己的特质最大化的发挥自己的潜质,但自信不一样,自信在我们每个人的人格系统和气质之中,是受后天因素影响最大、同时和心理健康关系也是比较密切的。换句话来说,可变性最强,也是我们最值得培养的。主持人:是啊,说起自信,我们每一位家长朋友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乐观自信,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乐观、开朗的阳光少年。但是现实中我们很多孩子确实在这方面有所欠缺,李主任可以跟我们听众朋友们说说哪些因素会导致我们孩子不那么自信、阳光,或者说我们家长需要在哪些方面需要多注意一些呢?李培凯:好的梓云。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因素很多、很复杂,但是我前面说到,自信与否很多时候是受后天环境影响的,换句话来说,孩子是否自信,与父母、家庭、他成长过程中其他人对他的肯定、评价、他经历的一些各种生活事件和挫折有着密切的关系。主持人:李主任,确实是这样,自信心和我们幼时成长环境关系比较密切,您刚才说的这些,可以和我们家长朋友详细说一下吗?李培凯:好的,首先说一点,对我们自信心影响最重要一点就是我们的出身环境,也就是我们父母在我们出生前给我们准备的成长环境。打个比方说,王子公主基本上是不太可能自卑的,当然现实中,我们大多数人不可能出身于皇族,也很少出身于乞丐,但是我们的出身环境确实存在差异,比如说,你父母是高官、我父母只是小工人,你出生在城市、我出生在农村,你出生在大城市、我只是在小县城长大等等,换句话来说,我们每个人的出身成长环境都是有差异的。但是不是我们就要因为这个自卑了呢?其实,我们需要改变我们能改变的,主持人:您说得没错,我们改变不了我们的出身环境这个事实,但是我们需要改变我们的心态。李培凯:是的,记得我上高中得时候,因为我高中的母校是我们那个市最好的中学,所以我的同学中有很多家长是一些所谓的达官贵人,老师嘛,有点势利也是人之常情,所以我刚去那个学校时就有点自卑,但是我父亲就跟我说过一句话,我一直记得,同时也改变了我很多。他说:“你来到这个学校是来学习的,你不是来这里和别人比吃比穿的,如果你家境不如别人,但是你成绩比其他人还要好,那你是不是比其他人更厉害?”这句话我一直记得,甚至影响我到现在,在后面的学习生活中,当我拼不过其他同学时,我能接受,当我比同学强一点时,我就获取到自信,不断的进步,也变得越来越自信。换句话来说,我们改变不了环境,但是我们能改变我们的心态,从而让我们更自信。当然,父母自己是否自信,也是决定孩子是否自信的一个重要因素,父母自己就觉得自己低人一等,那孩子怎么可能自信呢?所以,要想孩子自信,首先家长自己要自信。主持人:是啊,孩子其实是受父母影响蛮大的。但是您刚才所说的毕竟是我们那时候的情况,但现在的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现在的父母又要怎么培养孩子的自信呢?李培凯:是的,现在社会和我们小时候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差异可能不是那么明显了、经济上可能更平均了,我们国家的大多数家庭更多的是处于中层了,在这个阶层,我们大多数家庭来说,有了更多精力、更多经济能力来培养孩子,一方面这是好事,但另一方面来说也带来一些问题,就是过于包办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小时候,往往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长来说关注不是那么多,基本上就是给你提供必要的、基础的学习和成长条件,剩下的靠你自己。但是现在来说不一样了,父母不仅在生活、学习方面给孩子应有尽有,甚至帮孩子包办了很多,恨不得替孩子来学习。主持人:是的,有的时候我看孩子学习很吃力跟不上了,我再不帮帮他,他是不是就更没自信了?李培凯:嗨,其实这对培养孩子的自信是很不好的,学习好了,孩子不觉得是他自己的成就,而是父母的功劳,而万一还学得不好,那自己更是一无是处了。我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再公园看到几个小朋友在玩钓鱼游戏,开始是所有小朋友都是自己在钓那个玩具鱼,有个小朋友钓得比较少,就有点不高兴了,他奶奶也急了,干脆就自己把着小朋友的手来帮他钓,有大人的帮助,钓得肯定多了,孩子高兴了,奶奶也高兴了,但是小朋友迟早会意识到,那不是他自己钓的,而是奶奶帮他钓的,和其他小朋友比起来,他不是靠自己而是靠奶奶,他怎么会自信呢?即便自信那也是盲目的自信或者自大。所以,对培养孩子的自信来说,首先一点就是父母不要包办过多,任何事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在完成各种事的过程中,通过付出、收获、回报,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自信。主持人:是啊,现在很多父母、爷爷奶奶是包办太多,但是我们也看到很多父母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结果孩子还越来越不自信,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李培凯:是的。这就是另外一个极端了,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些所谓的“虎妈虎爸”,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孩子稍微表现差一点,就咒骂斥责,以为这样子让他不骄傲、更努力、更上进,对孩子取得的成就往往采取忽略的态度,这是非常不好的。我们经常说,孩子的自信往往来源于父母、老师的鼓励和肯定,对孩子取得的哪怕一点点进步,我们都要给予肯定和赞扬,这对他的自信心建立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学会欣赏孩子,欣赏他的每一点点进步和成就,我们对他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和成功都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欣赏,他就会变得越来越自信,越自信他就越有兴趣,他的进步越就越来越大。但另一方面,我们家长朋友们,尤其是那些所谓的虎爸虎妈也要注意一点,就是标准的问题,永远不要用自己的标准来评判孩子是否进步、是否成功,因为这是不公平的,你用一个成年人的标准来评判孩子,那他注定是不足的或者是不成功的,因为你的标准太高了,设身处地的想一下,你做父母的在孩子这个年龄水平、在这个环境下,能达到他这个水平吗?主持人:确实是这样,我们对孩子的欣赏,肯定是让我们孩子更自信。尤其是不要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这其实也是我们很多家长朋友容易犯的一个毛病。但是也有一些家长会说,我是不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他,但是他和他的同学比起来也是真的不怎么样啊?那对这些家长来说,李主任您有什么建议吗?李培凯:好的,这就涉及到另一方面的问题,就是我经常说的,其实我们很多父母看起来对孩子精力啊物质啊投入很多,但结果不是那么尽如人意,结果就灰心失望,进而否定孩子和自己的付出,其实这还是一个攀比心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家长给孩子的标准定太高了,孩子达不到,他自然而然的就不自信了。另一方面来说,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擅长的一方面,我们要学会欣赏孩子,而不是要求他面面俱到、各方面都最优秀,打个比方你如果把你的孩子去和姚明比篮球、和马龙比乒乓球、和丁俊晖比台球、和郎朗比钢琴,那他肯定差得十万八千里,比来比去的,他哪还有自信呢?如果非要比,你换个角度,和姚明比游泳、和马龙比篮球,和丁俊晖、郎朗比文化课,那你会发现,哎,我孩子其实还是蛮不错的啊。开个玩笑,就是说我们要学会欣赏孩子。还有一方面,现在大多数家长都非常看重孩子的学习,从国家和民族来说这是好事,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一点,人的智力和天赋在不同的方向是有差异的,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文化学习方面取得很好的成就,但不影响他人生的成功。也就是,我们要学会接受孩子在某方面的平庸,就像接受我们大多数人自己其实也是普普通通的一样,“孩子永远是自己的最好”。任何时候不要让孩子失去自信。——微信片花——&——&听众朋友,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对孩子的肯定、欣赏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期《健康生活》节目中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的李培凯主任,正和我们聊“怎样使你孩子更自信”。这里是云南新闻广播的“健康生活”,我是梓云,请您锁定收听!——参与——一段片花过后欢迎回来,接下来请李主任回答一下听众的提问。问题1、我看到微信平台的风自在问:“我的孩子就是不自信,特别胆小,让他做什么事总是畏畏缩缩的,不敢上前,请问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他胆大一点,自信一点呢?”李培凯:你好!风自在,其实很多孩子胆小、退缩,往往是父母包办过多,剥夺了孩子自己成长的机会。建议父母放手,鼓励他自己完成他该做的事,父母不要包办,哪怕他做得不是那么完美,多鼓励,让他在大大小小的实践中从各种小事不断获取自信。就像小马过河一样,越不让他尝试,他越不敢过。问题2、说得好,另外一位随遇而安问道:“我的孩子恰恰相反,自信得过头了,觉得他什么都最厉害,特别喜欢逞能,什么事都冲前面去,我们有点担心,该怎样帮他调整一下?”李培凯:你好!这位听众朋友。我们所说的自信,是对我们自己的能力、综合素质的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如果自我评价过低,那属于自信心不足、自卑,而过高的自我评价则是自大,这也是不好的。这类孩子来说,往往是从小顺风顺水,家长、老师的赞扬太多导致他过于自信。但现在来说也不要过于打压,适当减少盲目的、没有原则的赞扬和夸奖,在他碰到挫折时鼓励他接受挫折,在挫折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实现心理的成熟和成长。但是要注意这类孩子因为顺的太久了,往往在碰到挫折时情绪反应会比较大,需要关注他的情绪问题。——总结——主持人:李主任今天的讲解真是太实用了,我也做了很多笔记,比如:“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就是父母不要包办过多;我们要学会欣赏孩子,哪怕他的一点点进步和成就等等”真是说得太好了。这期节目我学到了很多,也希望收音机前的家长朋友跟我一样受益良多。李培凯:谢谢梓云,最后,我想建议家长朋友们,对孩子多鼓励,多欣赏,和孩子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经验。在孩子的成长实践中让孩子不断获取到自信。祝愿每一位孩子都乐观、自信、向上!
主持人:欢迎李主任,再次来到咱们直播间,今天您要和大家聊聊什么话题呢?李培凯:好的,就像我们片头所介绍的,现在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越来越突出,而我们在接诊过程中也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青少年,往往其家庭也存在很多问题,可以不客气的说,问题孩子,往往是问题家庭导致,孩子问题只不过是家庭问题的一个集中投射。在这个家庭问题中,最突出的就是父母或者抚养人与孩子的沟通出现了问题。所以今天就借这个机会和听众朋友们聊一聊父母与孩子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问题。主持人:说起沟通,可能我们大家都会不以为然,沟通,不就是在一起聊聊说说嘛,真的需要那么郑重其事嘛?李培凯:通俗来说是这样的,沟通就是是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过程。我们为什么强调沟通尤其是有效沟通很重要,是因为我们都是社会的人,再说极端一点,甚至动物之间也需要沟通,比如说,一窝小蚂蚁,如果缺少沟通,那这个蚂蚁窝要乱套了。通过沟通,可以互相交流信息、情感、思维,减少误解和误判。好的沟通,还可以达到对对方施加影响,把自己的意志和意愿灌输给对方。所以有时候我们会说,跟某人交流很有趣,其实在你觉得很有趣这个过程中,你已经在受到对方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在发生改变了。主持人:李主任,您刚才说到的对沟通交流的对方发生影响、发生改变,这恐怕是我们很多家长朋友们最关心也最在意的了。李培凯:是的,其实这就是所谓有效沟通。有效沟通,就是指成功把某一信息传递给沟通对象,沟通对象能够做出预期中回应的整个过程。现实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家庭里面,家长们在哪里苦口婆心、上蹿下跳、急火攻心,但孩子还是在那里慢吞吞的,恨不得帮孩子把作业做完了。我在网上看过一个事,说一个家长辅导孩子作业,但孩子还是不按家长的套路来,结果家长一着急一生气,自己心肌梗塞了。其实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无效沟通,因为你的言行不能对孩子施加影响,或者达不到你的预期效果,这还是我们家长自己的问题。当然,有时候我们家长朋友们也要适当把自己的预期适当降低,对任何事,你期望值越高,往往越容易着急,越着急越影响你自己的执行力,最终效果越差,也就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了。 主持人:是的,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我们家长朋友们需要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那说到有效沟通,我们家长朋友们怎么样才能做到有效沟通?才能让孩子听自己的话呢?李培凯:沟通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会,也时时刻刻在进行着,但有效沟通是一个很复杂、也是很多出现心理障碍孩子的家长难以做到的。我们先说一下沟通的环节,沟通的环节其实简单,基本上就是建立关系、信息交流、反馈三个环节。首先我们说一下建立关系这个环节,这是沟通过程中最容易被大家所忽视、但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很简单,如果沟通双方没有建立相应的关系,那后续的交流也没法完成,就好比一个路人甲,突然对我们絮絮叨叨的说一通,我们往往不会听他的,或者只是听了,但对我们的影响很小。当然,我们的家长对孩子来说不是路人甲,但建立关系这一块同样是至关重要的,举个例子,很多到我们科就诊的小朋友,同样的话,我说出来孩子能接受,但家长之前说过就没用。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还是建立关系这一块的问题。要做到有效沟通,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关系,良好的沟通关系,基本上要达到平等、尊重、心态平和。不要小看这个沟通关系,很多家长的沟通问题就出在这个环节,比如平等,我们家长就很难达到,“你必须听我的,因为我是你爸,我是为你好”等等之类的。还有一个尊重,不要看现在很多家长为孩子做出很多付出,经济上的、人力上的,但我们家长朋友们可以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真正发自内心的尊重过孩子吗?我们是不是用各种手段帮孩子报过这样那样的辅导班?我们有没有用亲情和爱来道德绑架孩子,让他做一些他不喜欢做的事?还美名其曰“我们都是为你好”;孩子的兴趣、填报志愿等等我们有没有尊重过?你不尊重他、你的很多替他做的决定让他不爽,他凭什么听你的?还有心态平和的问题,这也是考验我们很多家长朋友的,尤其是家长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很多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时,往往带有很强烈的情绪,其实在强烈情绪支配下,我们很难达到有效沟通,在强烈情绪支配下的沟通,很大程度上只是达到一个目的,那就是宣泄家长自己的愤怒情绪,而孩子收获到的,只是对家长的恐惧、害怕或者不屑,完全是无效沟通,完成不了信息的交流和对孩子施加影响甚至还会有负性影响。所以我经常会跟那些就诊的孩子父母说:“如果你不能很好的跟孩子沟通,那你干脆不要和他沟通,多陪就是了”,因为不好的沟通,很多时候往往还会给孩子带来伤害。主持人:看来真的和孩子建立关系真的很重要啊,李主任你可以给我们听众朋友们介绍一些技巧,怎么和孩子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吗?李培凯:好的。确实,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确实太重要了,这也是完成有效沟通的基础。可以说,没有良好的沟通关系,就没有有效沟通。最好的关系是什么?或者换句话来说,对孩子影响比较大的人是哪些人?是他的朋友。在药物滥用领域,有个专业名词叫同伴压力,对我们吸毒者的吸毒行为的形成、戒断后保持操守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样,父母如果能成为他的朋友一样,那你和他的沟通关系自然就比较好了。我举个例子,我一个朋友,他也比较喜欢电子产品,受他的影响,孩子也比较喜欢打游戏各种,父子俩经常一起打游戏、互相讨论心得体会,他甚至还主动往孩子游戏账号里面充钱,一家子出去玩,往往是两口子出去,孩子自己一个人在酒店打游戏。以前我们认识的人都觉得这样子下去这孩子废了。结果你猜怎么着?那孩子现在上高中了,是他们那个地区最好的中学,是自己考进去的,不是父母关系弄进去的,在班里成绩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然后游戏继续打,但是自己能控制了,因为学习任务重嘛,也很有自己的想法,现在才上高一,就已经把自己的高考目标定在一个很牛的985高校的王牌专业,我那朋友也根本不用管孩子的学习问题。我分析了这个孩子的情况,最重要一点就是父子之间关系非常好,也非常平等,真的就像朋友一样。其次,我这个朋友本身在事业上也是非常优秀的,在朋友关系的基础上把自己的一些理念、想法、意识灌输给孩子也就是很容易的事了,都不用絮絮叨叨的说教,孩子自然就受到影响,也就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了。顺便说一句,这个孩子想报考的专业就是他爸爸大学时的专业。当然,这个孩子也许只是个案,但也显示出和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所以,要想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首先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做真正的好朋友。主持人:那除了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学会和孩子交朋友,我们家长朋友们在和孩子沟通中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李培凯:建立良好的关系是一切有效沟通的基础。但要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我们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是平等,就是与孩子在沟通过程中是双方的地位是平等,家长不能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因为孩子们往往民主与平等意识是比较强的,虽然也会崇拜权威但这个权威首先得让他认可和接受,而你如果只是利用你本身的家长地位去说教,他往往不会接受。其次,所有的有效沟通都需要信息对等,换句话说就是沟通双方对某件事的信息要基本一致,这样才有可能进行理性沟通,要不然会导致误判,也会影响沟通的效果。举个例子,老师打电话给你,说你的孩子在学校打架了,或者上课不专心,等他放学回来你不分青红皂白就是一顿臭骂,而不耐心的问问孩子事情的前因后果,那孩子就会非常委屈,甚至一赌气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所以,在沟通过程中,倾听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耐心的倾听才能获取到全面的信息,才能减少误判,才能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在沟通过程中,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保持尊重,孩子可以有不足或者犯错,但我们家长必须尊重他,顾及他的自尊,尊重他的隐私和需求,你尊重他了,他自然也愿意和你沟通交流了。主持人:是啊,确实是这样,可能因为我们国家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很多家长朋友可能很难做到和孩子平等和尊重,到现代这个时代,我们家长朋友们一定要跟上时代,与时俱进。那李主任,我们家长在沟通过程中需要避免回避哪些坑呢?或者说,从您的角度来看,我们家长们在沟通中常常会有哪些误区?李培凯::好的。从我们对这些到我们科就诊孩子的家庭观察下来,虽然每个家庭或者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比较有共性的大致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就是那种命令式的或者说强制式的沟通,当然表现形式不一。有的呢是威权式的,我是你爸,我的要求你必须绝对服从,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还有一些呢,换一种方式,对孩子百般的好,但是这种好的背后有目的性的,就是你也必须听我的,要不然我也不骂你,但是就唉声叹气、哭哭啼啼甚至要死要活的。不管那种表现形式,对孩子伤害性都是蛮大的,即便孩子很违心的接受了,但他也是不开心的,执行起来效果肯定也是蛮差的。第二一个就是唠叨。孩子们往往喜欢直来直去的,可不喜欢你家长在那里苦口婆心、声情并茂、絮絮叨叨的啰嗦个不停,把关键点交流到就是了,过于啰嗦反而适得其反。还有一个,我们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注意,沟通的目的是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把自己的期望传递给孩子,任何时候,不能把沟通变成发泄自己负性情绪的机会,任何时候保持淡定、心平气和,如果没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就等情绪稳定了再耐心与孩子沟通,这是为了自己的健康,更是为了孩子的健康。——微信片花——&——&听众朋友,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见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重要性。生活中很多家长会无视这点,总以忙要工作等借口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其实陪伴孩子成长真的很重要,一旦这个过程你没有来得及经历,后面用再多时间也是无法弥补的。在这期《健康生活》节目中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的李培凯主任,正和我们聊“如何与儿童青少年有效沟通”。这里是云南新闻广播的“健康生活”,我是梓云,请您锁定收听!——参与——一段片花过后欢迎回来,接下来请李主任回答一下听众的提问。问题1、我看到微信平台的风自在问:“专家好梓云好,我们家孩子特别不听话,我们说东他非要往西,我们该怎么办?” 李培凯:你好风自在!你这个问题也是很多家长经常提及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孩子不听自己的。其实这涉及到一个孩子们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一个心理发育的问题,在这个时期,孩子正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立的思维模式但还不够稳定,家长们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孩子的思维模式会受到家长和老师的影响,但又不是完全的翻版,换句话来说,孩子的思维模式与家长的不一样这是正常的,孩子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维,我们家长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思维。——总结——主持人:感谢李主任今天的讲解,真是太实用了,收音机前的家长朋友也一定跟我一样非常受益。
抑郁症是全球残疾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产后时期可能会给女性带来额外的风险;与非怀孕女性相比,产后重性抑郁障碍发生率轻度增加,产后抑郁症大约影响15%的女性。有关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产后抑郁症知之甚少,尽管一项纳入怀孕和产后时期47项研究的综述表明,19.8%的女性存在常见的心理健康障碍(包括抑郁症)。这些发现是令人担忧的,因为,全球范围内,许多儿童会接触到抑郁症产妇,产后抑郁症通常被认为是广泛影响儿童情绪,行为,认知,身体和神经发育的一个很强的危险因素。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产后抑郁症和儿童结局之间的长期相关性的经验性信息十分缺乏。在这些国家的儿童可能会因产后抑郁症的负面影响导致更大的风险,甚至是在很小的年龄就开始了。产后抑郁症和婴儿营养不良,低出生体重,和心理社会风险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可能会由于饥荒或自然灾难所致子宫内环境不良等因素所影响。在柳叶刀精神病杂志中,Nienke Verkuijl及其同事报告了一项在南非进行的纵向研究,旨在明确母亲产后抑郁症症状与儿童10岁时心理发育情况之间的相关性。在控制了社会经济地位和母亲目前抑郁状态之后,母亲在产后6个月有抑郁症状的儿童在10岁时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是母亲没有抑郁症儿童的2倍。这种纵向的相关性在评分最严重的1/10的儿童中尤为显著。而如果一旦考虑到目前母亲抑郁症状况时,这种纵向的相关性消失。据我所知,这项研究是仅有的几个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进行的对有抑郁症状母亲的儿童进行长期行为随访研究之一。然而,该项由Verkuijl及其同事进行的研究也并非没有其局限性。即使是在情况最好时,保持纵向研究的受试者参与十多年,特别是易感的患者,这是一个挑战。与高收入国家相比,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出现减员现象更加明显,因为其科研基础设施可能不太发达。此外,社会文化因素可能影响减员——如没有固定的住所。减员是该研究的一个主要局限性。当开始招募时,一共有3273对母子,但只有644对母子能获得10年随访的数据,保持率大概只有原始样本的20%。作者也承认这种局限性,并指出这部分是由于城乡之间短暂性的迁移所致。此外,还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评估产妇的抑郁症,在产后早期(出生后6个月)采用Pitt量表,在10年的随访中使用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这两个时间点之间的相关性很低,尽管约20%的女性在6个月和10年时的评分高于截点值。在这两个评估时间点之间,没有对产后抑郁症和儿童心理问题进行记录,这对于观察产后抑郁症和儿童心理结果之间是不幸的。我们我们只能对出生后6个月,以及10年随访后者两个时间点的产后抑郁症有一个简单的认识,但没有贯穿整个儿童时期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风险隔代转移的基本机制。因此,能否得出产后期给儿童心理功能带来特定风险的结论是很难的,因为没有更多的关于抑郁症随时间慢性化和严重程度的了解,这些因素在高收入国家人群中研究中已被证实会影响儿童的预后。尽管存在这些方法学的缺陷,来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调查结果必须得到公众的关注和应有的重视。因为我们知道,产后抑郁症是儿童预后不良的一个强有力的危险因素,而在中低收入国家中这种相关性是很显著的。由于生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应激因素, Verkuijl及其同事们可能对该问题进行了保守估计。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进行的产后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将会提高对女性和儿童负面影响问题的意识,此外,还将提示如何更好地进行靶向干预以减少隔代转移的风险。(转自丁香园)
2004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抗抑郁药进行了黑框警告,指出青少年使用抗抑郁药,会增加自杀意念、自杀感受和自杀行为的风险。关于FDA的这个警告,有很多直接的争论:一些医学组织的人担心,这个警告可能会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而不是有益的东西。因为这样的话,当抑郁症患者表现出临床症状的时候,就会阻碍抑郁症患者寻求帮助,也会阻碍医生开抗抑郁药。十年后的今天,有大量的流行病学数据解决了这些重要的担心。FDA的警告,对抑郁症的测查和治疗率有什么影响呢?回顾过去,似乎FDA当时除了提出黑框警告,几乎没有别的选择。当局分析了一系列的荟萃分析研究,包括372篇抗抑郁药的随机对照研究,被试有10万人左右。结果表明,尽管研究中参与者都没有致命的自杀意图。但是,服用抗抑郁药的参与者,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发生率是4%,相比之下,服用安慰剂的人自杀率是2%。随后的年龄分层分析研究表明了,仅仅在18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中,这个风险才会显著增加。但是在24岁以上的成年人,65岁以上甚至年龄更大的老年人中,没有证据可以证明会风增自杀加险。并且,抗抑郁药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可以预防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发展。这个荟萃分析激起了不少争论,大家讨论了不同方法学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专家质疑了荟萃分析所包含的研究,其自杀评估方法的正确性,这个研究的设计目的,不是评估自杀的。当然FDA考虑到了:他们需要在坑抑郁药治疗的小风险,和已经证明的获益之间做出平衡。2007年他们提出了一个修改的黑框警告,具体内容是:抑郁症本身与自杀风险的增加有关系。这个修改后的警告完成了它的任务了吗—既把风险告诉临床医生,但是又不会影响抑郁症合理的治疗?自从黑框警告提出以后,实践表明,抑郁症治疗率中有一些让我们担忧的动态,抑郁症新患者的诊断,自杀意图的答案是:可能不是这样的。在一个大样本的队列研究中—包括了110万青少年,140万成年人,以及500万老年人—研究者研究了自助医疗的索赔数据(从2000年到2010年)。来源是美国精神健康研究网的11个健康计划。这项研究指出,在FDA发布警告的两年以后,抗抑郁药的使用明显减少:青少年、青年人和成年人各自减少率为31%、24.3%和14.5%。尽管在2008年后,青少年中抗抑郁药的使用有少许增加,但是,使用率仍然低于2004年的数据。自从FDA的警告颁布后,所有年龄群体中,抗抑郁药的使用率似乎都比警告前预期的使用低。早期的研究也报道了类似的趋势,研究表明了,在2003年到2005年期间,为青少年开的处方药中,选择性5-羟色胺抑制剂的使用减少了将近20%。同一时期,成人抑郁症的治疗没有抗抑郁药的减少,反而从20%增加到30%。黑框警告提出之前,初级护理医师正在描述抗抑郁药处方比例的增加(平均增长4.97%)。但是,警告提出以后,处方药的比例马上降低了(平均降低4.61%)。因此,尽管FDA公告焦点是儿童和青少年,它似乎也影响了成人抑郁症的社区治疗—而公告中不包括这个人群,对他们来说,抗抑郁药是否带来自杀风险,缺少有力的证据。此外,随着黑框警告的颁布,不仅仅抗抑郁药的处方率下降了,新抑郁症患者的确诊率也下降了。 例如,一个全国样本的研究表明,在警告颁布后,初级医疗服务中,新抑郁症患者的诊断率显著减少。儿童中减少了44%,青年人中减少了37%,所有成人中减少了29%。这个下降趋势,是在案例调查中得出的结论,而不是实际中抑郁症流行病学的改变。并且,在抗抑郁药处方率下降的同时,作为抗抑郁药的补充,其他抑郁症治疗方法也没有增加,比如心理治疗和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当然,这些观察数据仅仅表明了,这些趋势和黑框警告的颁布伴随发生,他们不能得到警告与抑郁症诊断、治疗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我们要意识到,这些观察性的研究有方法学的局限性。例如,预测抗抑郁药的使用率或者抑郁症诊断率趋势时,没有根据历史趋势,或者有误差。但是,抑郁症诊断的减少和抗抑郁药处方率的减少,可能影响患者和精神科医生的态度,影响了他们如何去面对争论、媒体报道和FDA警告。患者可能不愿意说出来,那些能得出抑郁症诊断,和之后抗抑郁治疗的症状,精神科医生可能在开这些药的时候犹豫不定。但是也有其他很多因素可以解释这个趋势。例如,管理精神卫生医疗患者,或者抗抑郁药处方管理计划,或者精神卫生医疗的易变性带来的限制,影响了整个美国人口。随着FDA公告的颁布,除了抑郁症诊断和处方药的降低,还有其他趋势的影响: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统计学数据也显著增加,这在一项研究中作为一个间接测定方法,去测量自杀意图。在警告提出的第二年中,青少年(10-17岁)的中毒率增加了21.7%,青年人(18-29岁)的中毒率增加了33.7%。目前为止的中毒现象,代表了一种可能的自杀意图。可能抗抑郁药使用下滑的趋势,导致了这种自杀意图的增加。然而,有一点不确定,任何精神科药物中毒是故意的还是偶然的呢?相反,10-34岁人的完整自杀率,在1999年和2010年之间逐渐增加。在FDA的警告前后没有突然改变,所以,几乎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这个公告导致了真实的自杀率的改变。然而,考虑到这些趋势的全部动态,为大家提供初级的医疗服务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次服务中可以发现,并且治疗相当大比例的抑郁患者。我们知道未治疗的抑郁症引起的自杀—发病率和死亡率—比抗抑郁药带来的影响大多了。我们需要更好的医师培训,帮助他们理解尽管他们不能忽视小的风险,但是他们可以通过监控他们的患者,安全的管理这些小风险,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的药物治疗。FDA在看到这些可观察到的数据时,他们应该做些什么呢?考虑到当局在2007年对黑框警告的修改,没有充完全阻止抑郁症治疗中,似乎存在的激冷效应。可能警告所呈现出来的内容,比任何澄清可能包含的内容都明确—我相信,进一步的修改不太可能,但是那会是有用的。因此我会说,FDA应该考虑到完全取消这个警告。至少,关于这个可能性,在医疗界应该有一次讨论。我相信,我们不能忽略这些流行病学数据的重要性,或者FDA警告的真实可能性,已经无意的影响了抑郁症患者和医生,阻止了他们寻找治疗,阻止医生开抗抑郁药。(转自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