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上我们经常可以遇见这样一部分人:一侧或两侧拇、食、中和(或)环指桡侧麻木疼痛,有时伴患指肿胀感,间断发作,而颈项部无明细僵硬疼痛不适等病人,他们常常问道:大夫,我是不是得颈椎病?其实的患得不是颈椎病,而是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典型临床表现为拇、食、中及环指桡侧半麻木疼痛,常可伴患指烧灼痛、肿胀及紧张感。疾病早期症状可呈间歇性,后呈进行性加重,尤其以夜间或清晨为甚,故有部分患者有“麻醒”或“痛醒”史。体格检查较为常见的为桡侧三指半感觉减退,一般无手掌部感觉异常;重者或病程晚期可有运动障碍;大鱼际肌萎缩可导致阿手指抓握力减弱;正中神经Tinel征阳性及(或)Phalen试验阳性也可进一步帮助诊断。 腕管综合征典型临床表现为拇、食、中及环指桡侧半麻木疼痛,常可伴患指烧灼痛、肿胀及紧张感。疾病早期症状可呈间歇性,后呈进行性加重,尤其以夜间或清晨为甚,故有部分患者有“麻醒”或“痛醒”史。体格检查较为常见的为桡侧三指半感觉减退,一般无手掌部感觉异常;重者或病程晚期可有运动障碍;大鱼际肌萎缩可导致阿手指抓握力减弱;正中神经Tinel征阳性及(或)Phalen试验阳性也可进一步帮助诊断。 那如何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相鉴别呢?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特点是疼痛呈放射性,从颈部,肩部向远端放射,患者同时有颈部,肩部,上肢及手的症状,疼痛与颈部活动有一定关系,颈椎X线片及CT可显示颈椎退行性变,相应神经根孑L狭窄,疼痛及感觉障碍范围广,肌电图可提供鉴别诊断依据。 关于其治疗方法?目前手段相对较多: ①休息、制动固定:腕管综合征本身有一定自愈率; ②口服药物治疗:口服药物包括类固醇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神经营养药物; ③局部封闭治疗:共识上局部封闭治疗(即局部注射类固醇类与麻醉药的混合液)适用于轻中度腕管综合征、其他保守治疗无效患者,尤其以感觉过敏为主的中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首选; ④康复治疗:康复治疗作为一种无创、无明显副作用的保守治疗方式于近年来被较多的应用于临床。 ⑤中医药治疗:腕管综合征属中医“痹症”范畴,可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熏洗等方式治疗,以达到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的疗效; ⑥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重要方式,其疗效是肯定的,但腕管切开松解减压术在腕部掌侧做S形切口,长约4~5cm,术后因瘢痕较长且伴疼痛,损伤大。这么多治疗方法,如何选择?在河南省中医院疼痛科,针对轻中度腕管综合征主要采用弧刃针刀(AENS)治疗,有文献报道,应用AENS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既有传统祖国医学针刺作用,疏通病变区瘀滞的气血;又有现代医学闭合手术作用,通过松解腕横韧带,降低腕管内压,改善腕管内组织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消散,从而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独特之效,简便、安全、痛苦小、疗效快,患者易于接受。 【一般情况】杨**,女,65岁,退休 【首诊时间】2018.04.20 【主诉】右手拇指、食指桡侧麻木20天。 【现病史】 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手拇指、食指桡侧麻木,间断发作,劳累后明显,伴颈项伴有僵硬疼痛不适,来诊。 【既往史】体健。 【专科查体】 颈椎生理曲度变浅,颈椎活动度可,颈椎旁肌肉质硬,局部有压痛,压颈试验(-)、臂丛牵拉试验(-),右正中神经Tinel征阳性,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 血常规(-)、生化全项:(-);颈椎五位片:颈椎病。双上肢肌电图提示:右侧正中神经运动及感觉传导损害(考虑腕管综合征)。 【诊断】 1.腕管综合征 2.颈椎病 【治疗】弧刃针治疗 【疗效】 弧刃针松解腕横韧带,第一治疗后,右手拇指、食指桡侧麻木程度较治疗前缓解80%。4天后,第二次治疗,右手拇指麻木消失,右食指指端偶有麻木不适;8天后第三次治疗,右手拇指、食指麻木消失。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退行性变或外力作用,使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血管、脊髓、马尾神经等,产生腰痛、下肢放射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那么腰椎间盘突出到何种程度才算严重?-----腰椎间盘突出最坏的结果就是瘫痪。 那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也许只有腰部酸胀,往往劳累后明显,休息后症状减轻或完全消失。此时,若能及时正规治疗,同时改掉不良生活习惯,适当核心肌群锻炼,一般腰椎间盘突出物可以完全回纳,基本不会留下后遗症,和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 反之,腰椎间盘突出早期,没有得到重视,没有系统治疗,也没有改掉不良习惯;那么,腰椎间盘突出将继续发展,突出的椎间盘变大,压迫神经根及椎管,出现腰腿疼痛,下肢发麻、发凉,肌力减退等症状,甚至寸步难行,这时治疗起来就比较麻烦,恢复也不如之前好。 再者,若此时仍得不到重视,那么突出椎间盘就会完全压迫神经,可出现下半身功能丧失,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想治疗只有手术,但手术风险非常大,有可能永远站不起来了。 有报道表明,约80%~9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保守治疗效果满意。其实腰间盘突出早中期,治疗机会、治疗方案均很多,越早的治疗效果越好。河南省中医院疼痛科,弧刃针标准疗法,再加上成熟微创介入治疗(如射频、等离子、椎间孔镜等),针对每个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皆可取得满意效果,即使恢复不到从前,也不至于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所以千万别拖到不可逆转的地步后悔莫及。 病例分享【一般情况】 赵**,男,20岁,学生,2018.01.20 【主诉】 腰部间断性疼痛1年,加重伴右下肢持续性疼痛10余天。 【现病史】 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腰部出现间断性刺痛,晨起明显,活动后减轻,未予治疗。1月后患者腰痛症状无缓解,并出现左大腿间断性胀痛,活动后加重,就诊当地医院予“针灸、推拿”等治疗后症状缓解。3月前患者不慎摔伤,右侧肢体着地,当时感左下肢间断性隐痛,未予重视,亦未治疗。10天前突然右下肢疼痛加重,呈持续性胀痛,伴活动受限,翻身困难,弯腰时右下肢疼痛加重,患者遂就诊北京大兴区人民医院查腰椎CT提示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2017.01.10),考虑“腰椎间盘突出症”,予“洛索洛芬钠片、龙血竭片、甲钻胺片”等药物应用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1天前在当地县中医腰椎MRI提示腰5骶1椎间盘右后突出、腰5低1段椎管继发性狭窄,右侧侧隐窝变窄,腰4-5左后突出,腰2椎体异常信号,考虑血管瘤(2018.01.19),予输液、理疗等治疗(具体不详)后,症状缓解不明显。现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来诊。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可,无低热、盗汗、咳嗽,纳眠可,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 体健。 【专科查体】 腰椎生理曲度变直,功能活动受限:前屈(15°)、后仰(30°)、左侧屈30°),右侧屈(30°),左后旋(30°),右后旋(20°)皆可诱发腰部疼痛,腰1-骶1棘间及椎旁肌压痛明显,局部肌肉质硬,可触及明显条索感,右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50°)诱发右侧腰臀部疼痛,加强试验阳性,左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双侧股神经牵拉试验阴性,左屈髋屈膝试验阴性,右屈髋屈膝试验时可诱发右侧腰臀部,双梨状肌紧张试验阴性;4”字试验阴性;右跟腱反射消失,右足踝部至右足小指浅感觉异常;余双下肢感觉、肌力正常;余肢及各关节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 血常规(-)、生化全项:(-); 【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椎间孔镜治疗 【疗效】 术后:患者腰退部疼痛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正常,右足踝部至右足小指麻木感消失;仅右大腿外侧酸胀不适(考虑局部神经根水肿所致)。 术后1周:右大腿外侧酸胀不适,基本消失,余无其他不适。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导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组织中而引起的慢性疾病,会导致患者骨、组织等处形成痛风石;该病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如果控制不佳,若痛风石沉积在肾脏,则会导致痛风性肾病,可引起肾功能衰竭,临床不容忽视! 我们知道食用含嘌呤较高的食物,可能会诱发痛风发作,甚至会加重该疾病程度,故如何选择饮食,需要了解,需要懂得! 基础定义1、低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中嘌呤含量小于50毫克; 食材:蔬菜,水果,奶类,蛋类,坚果,精米白面及其制品,杂粮中的小米、荞麦、燕麦,薯类中的土豆、芋头、白薯、木薯。 2、中等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中嘌呤含量在50~150毫克之间; 食材:麦麸、麦胚、糯米等,红豆、绿豆、豌豆、菜豆、花豆等杂豆,大豆制品如豆腐干、豆腐皮、腐竹、豆腐、豆浆,畜肉包括猪牛羊驴肉、猪肉松、牛肉干、牛舌、火腿,水产品如草鱼、鲤鱼、鳝鱼、鳗鱼、黄花鱼、鲑鱼、鳕鱼、大比目鱼、黑鲳鱼、鱼丸、龙虾、螃蟹、海带。 3、高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中嘌呤含量大于150毫克的食物。 食材:酵母粉,鸡胸肉,动物内脏如肝、小肠、脑,海产品如带鱼、鲶鱼、沙丁鱼、凤尾鱼、鲢鱼、鲱鱼、鲭鱼、小鱼干、基围虾、扇贝、牡蛎、蛤蜊,浓汤,火锅汤。 临床建议 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选用低嘌呤食物,缓解期可适当选用中等嘌呤食物,但每日肉类摄入量不宜超120克,尤其不能集中一餐吃。 小提示无论急性期或缓解期都应尽量避免高嘌呤食物。而外源性尿酸只占体内总尿酸20%,严格控制嘌呤摄入约使血尿酸下降10~20毫克/升,对降低高尿酸血症作用也是很有限,必要时需要降尿酸或抑制尿酸的药物应该,才能控制好病情。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越来越多,平时大家如何预防?患了此病该如何选择医生?你需要进一步去了解! 啥叫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英文名:postherpeticneuralgia,简称:PHN,为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PHN属典型神经病理性疼痛,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呈显著正相关,其中胸背部PHN患者可高达50%。 临床表现怪复杂的,与其他疼痛疾病有何不同呢?⑴疼痛部位:常见于单侧胸部、三叉神经(主要是眼支)或颈部,其中胸部占50%,头面部、颈部及腰部分别各占10%~20%,骶尾部占2%~8%,其他部位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及其有关软组织,括肌肉、韧带、血管、神经等结构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变化( 如颈椎退行性变、颈部软组织病变等),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为发作性眩晕,伴有颈痛、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视觉障碍等,在体位改变时发生,重时可发生猝倒。 本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方式的转变,有年轻化趋势。但关于其发病机制,自1926年首次提出后就一直存在争议,与交感神经刺激、血管病变及血流动力异常,颈椎本体感觉紊乱,体液因子等多因素都密切相关,但多数学者认为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是引起颈性眩晕症状的重要原因,而其病因可能是椎动脉受压或椎动脉受刺激引起痉挛。而河南省中医院疼痛科认为:颈椎及有关软组织( 关节囊、韧带、神经、血管、肌肉等) 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是颈性眩晕发病因素之一,而枕下肌群功能紊乱尤为常见。 典型病案分享 【一般情况】张**,女,63岁,农民 【首诊时间】2018.01.30 【主诉】颈肩部酸胀不适伴阵发性头晕2月余,加重1天。 【现病史】2月前患者劳累后出现颈肩部酸胀不适感,伴间断性头晕发作,颈椎活动时尤为明显,发作时症状可持续半小时以上,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随外院予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类等药物应用(具体不详)后,上述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有间断发作,今为求进一步治疗来诊。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可,无低热、盗汗、咳嗽,纳眠可,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多年,目前控制尚可。 【专科查体】颈椎生理曲度变浅,颈椎活动度:前屈(20°)、后伸(20°)、左侧屈(10°)、右侧屈(10°)皆可诱发项背部发紧,左后旋(20°),右后旋(20°),双侧肩胛骨内侧缘、肩胛内角压痛明显,颈2-7棘突旁软组织压痛明显,局部肌肉质硬增厚,伴条索样改变,椎间孔挤压试验阴性,霍夫曼征阴性,臂丛牵拉试验阴性,余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 【诊断】颈性头晕 【治疗】弧刃针标准化治疗 【疗效】1疗程后,颈肩部酸胀及头晕症状消失,未再发作。
加巴喷丁胶囊的使用方法加巴喷丁胶囊是目前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推荐用药,对其他类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也具有相当疗效,是疼痛科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线用药之一。由于使用加巴喷丁时,需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增加药量,所以很多患者对此不是很清楚,即使加以说明,有的时候还是有些模棱两可。因此,希望通过此文,能帮助患者正确的掌握加巴喷丁胶囊的使用,以期尽快控制疼痛。注意:1.上述表格中说的1粒,指的是300mg/粒的剂型,这是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使用的加巴喷丁胶囊的剂型;同时,国内还有100mg/粒的剂型,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换算关系。另外,还有400mg/粒的剂型,这个是比较特殊的使用,在这里不做赘述了。2.服药的时间:一般没有特别严格的规定,可以在饭前或饭后服用;但必须按时、规律的服药。3.并不是每个患者都必须服药到1天6粒的程度,如果你在4粒/天的时候,就出现疼痛显著缓解(缓解程度大于75%)或是有不能耐受的副反应(主要是头晕、恶心、走路不稳),则不需要继续增加药物,暂时维持在4粒/天的程度,并进行观察。4.无论是增加药物,还是要停用药物,都必须循序渐进,绝对不能突然增量或突然减量。有过这样的情况:患者没有认真听医生的嘱咐,第1天服药就早、中、晚各吃了1粒,结果头晕、耳鸣、呕吐不止,恢复正常顺序服药后,疼痛明显缓解,而且没有之前那么严重的不良反应了。还有一个患者,在减药的时候,不是按照顺序逐步减药,而是一下子从6粒/天变为不再服用,结果出现疼痛复发加重,在经过按顺序逐步减药后,疼痛没有出现明显的反复。5.对于老年患者或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计算出肌酐清除率,以此来指导加巴喷丁的精确用量。患者可以在医院留取24小时的所有尿液,由检验科计算出数值;或是分别测量体重、血肌酐,在结合性别和年龄估算出肌酐清除率。6.加巴喷丁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呈现的是非线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并不是每日服用的剂量越大,药效越强。加巴喷丁的生物利用度随着剂量升高而降低,其疗效存在封顶效应。一般来说,起始剂量是每日300mg,常用有效剂量是每日900-3600mg,但最常用的是每日1800mg,超过1800mg之后就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药效和不良反应,酌情考虑有无必要增加剂量。7.部分医院的疼痛科是可以抽血查加巴喷丁的血药浓度,这样可以更为精确的指导使用药物。抽血前需要规律的服用加巴喷丁至少5次,同时需要空腹。8.使用加巴喷丁的原则:夜间起始,逐步加量,如需停药则要缓慢减量。
膝关节滑膜是组成膝关节的主要结构之一。滑膜细胞分泌滑液,可以保持关节软骨面的滑润,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滑膜炎(synovitis),是一种多发性疾病,由于外伤或过度劳损等因素损伤滑膜,会产生大量积液,使关节内压力增高,如不及时消除,则很容易引起关节粘连,影响正常活动。膝关节滑膜炎是一种无菌型炎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关节内滑膜组织功能异常和形态改变,滑膜的功能异常会导致关节液无法正常生成和吸收,膝关节就会产生积液。滑膜的形态改变,还会侵袭膝关节软骨,产生以关节疼痛肿胀反复发作,功能受限,肌肉萎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存在很大的致残危险。病因: 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滑膜炎病因不明,多出现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继发性滑膜炎多由外伤、微小损伤、关节邻近组织的炎症、感染、关节盘移位、骨关节病以及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所致。病理:急性期可见滑膜充血,滑膜下血管增多,血管排列紊乱。滑膜细胞增生,滑膜下炎性细胞浸润。当滑膜炎由急性转为慢性时,滑膜组织增生、肥厚,滑膜表面血管明显减少,滑膜组织变成黄白色。增厚的滑膜表面出现绒毛状突起,炎性渗出物增多,滑膜与关节窝发生粘连。主要症状:患者常常感到活动受限,上下楼关节疼痛、不敢使劲、不敢下蹲,久坐站起时关节僵硬迈不动步,脚步发空,严重者关节肿胀、积水、变形甚至下肢瘫痪。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会感觉膝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滑膜有摩擦发涩的声响。疼痛最明显的特点是当膝关节主动极度伸直时,特别是有一定阻力地做伸膝运动时,髌骨下部疼痛会加剧,被动极度屈曲时疼痛也明显加重。查体:①髌韧带两侧膝眼处隆起、饱满,触诊松软,甚至有囊性感,关节积液如超过50毫升,浮髌试验呈阳性。②关节穿刺抽出液体多为黄色,清澈,或有血液而呈粉红色,细菌培养阴性。③X线检查滑膜炎骨质无异常,或者有退行性改变,或者有关节内游离体,骨关节边缘有骨刺。急性膝关节外伤史,伤后膝关节开始发生轻度水肿、疼痛、活动受限及跛行。通常在伤后6---8小时出现滑膜反应性积液,膝关节明显肿胀、发热,不敢活动。检查发现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下蹲困难并伴有疼痛,关节周围可有局限性压疼点,浮髌试验阳性。慢性损伤性滑膜,可能无明显外伤史,主要表现膝关节发软及活动受限,肿胀持续不退,不敢下蹲。活动增多时加重,休息后减轻。久病者,可扪到膝关节囊肥厚感。临床分级:1、一度滑膜炎:以关节疼痛为主,关节肿胀不明显或伴有轻度肿胀,走路咯吱咯吱弹响,上下楼或用力时关节疼痛或有不适感。2、二度滑膜炎:关节肿胀,疼痛不明显,下蹲或打弯有不适感、个别患者出现肌肉萎缩,过度运动后肿胀。早晨症状比较轻,晚间加重。3、重度滑膜炎:关节肿胀、疼痛比较明显,并伴有积液、骨刺、游离骨。滑膜病变及关节液渗出性变化程度与关节腔内压升高及氧分压下降正相关系,所以提高关节腔氧分压,降低关节腔内压,具有促进炎症吸收及滑膜修复作用。治疗方法首先应避免引起创伤或劳损的运动,减少膝部负重及屈伸活动。锻炼股四头肌是重要而有效的治疗措施,直腿抬高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关节积液吸收,轻度膝关节滑膜炎一般不必卧床休息,可短距离行走,若积液量多,应适当休息,抬高患肢,床上做膝关节功能锻炼。穿刺疗法关节积液较多、张力大时,可进行关节穿刺,将积液和积血完全抽净,并向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它是关节滑液的主要成分。关节炎中的各种病理改变与它的减少和理化性质改变有密切关系。注射透明质酸钠有以下作用:覆盖关节软骨表面,可以保护关节软骨,防止或延缓进一步退变;保护关节滑膜、清除致痛物质,有明显减轻疼痛的作用;改善关节的挛缩状态,增加关节的活动度;对退变关节的滑液有改善作用。药物治疗目前治疗滑膜炎的药物主要分为口服与外用两大类。外用药物均为消炎药,可通过消除炎症来缓解症状,对滑膜劳损或创伤无治疗作用。口服药部分同外用药作用机理相同,少有可对滑膜病变进行有效治疗的用药。外敷滑膜消肿贴膏药刺激穴位,疏通微循环,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促使滑囊内液体吸收,使之重归产生和吸收动态平衡,达到消除滑囊内滑膜炎症而痊愈的目的。 预防经常进行户外运动,多出汗,可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从而防止滑膜炎的发生。但是要避免过度劳累,加强保暖。要注意调整自己的衣着,保护好滑膜炎容易发病的膝关节部位,不要再贪恋空调,平时多注意活动锻炼,更好的预防滑膜炎。正确角度的蹲步骤为:背靠墙壁站立,双足距离墙约30厘米。绷紧腹部肌肉使腰背部平靠于墙壁。将膝关节弯曲至90度,膝关节前方不超过脚趾。下蹲,保持5秒后回到开始的姿势。每天练习3组,每组10次,每周3天。持续6-8周。如果没有正确掌握方法,这套训练就会变成“垃圾动作”,达不到目的,还会产生损伤。该方法需要掌握的要素较多,对于已有疼痛症状的患者,想练习“蹲”动作要在医生指导下,确保正确掌握了再练习,不要在家随意练习。此外,“蹲”这套动作主要是要增强股四头肌肌力,其他动作也可以达到目的,例如平卧床上进行屈伸膝关节、直抬腿及坐位不负重屈伸膝等动作。建议每日健步走5000步有不少膝关节疼痛患者陷入“不走”的极端,有的陷入“暴走”的极端,这两者都是偏颇的。从中医层面来说,“风寒湿三气杂至而为关节之痹痛”。因此,通过保暖及适当的走动可以避免“不通则痛”,达到“通则不痛”。从西医层面来说,适量走动能保持膝关节的柔和度及顺应性,而局部关节软骨也能通过关节挤压得到营养及支持。然而,每日步数超过10000步,这种过度的、过量的、不正确的走路也会极大地影响软组织平衡,不断的软骨磨损会刺激滑膜造成急性渗出,表现为关节的肿胀、屈伸受限。建议:早中期膝关节炎患者,每天走5000~6000步最合适,也是必要的。本文系王祥瑞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