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指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的脑损伤。所有脑卒中(中风)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80%。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是由于脑供血动脉的狭窄所导致的血栓形成和栓子脱落引起的脑动脉栓塞和脑梗死,而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的脑梗塞可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故而,颈动脉狭窄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危害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脑卒中虽然其表现是瘫痪、肢体麻木等长期、慢性的症状,但它的发病很急,一些突然的症状可能就是它的征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房颤、冠心病、动脉硬化、吸烟、肥胖、酗酒、高龄等都是中风的高危因素,相应人群应注意观察身体变化,如果出现以下突发症状,应当心是中风。最初出现卒中时的常见症状,有5个“突然”:1、 突然面瘫、上下肢无力;2、 突然说不清话;突然头晕,走路不稳;3、 突然记不清最近的事,视力下降;4、 突然剧烈头痛。刚发生这些症状时,如果及时就诊,规范治疗,能延缓疾病进展,尽可能维持患者的生活质量。遗憾的是,很多人没有及时发现,最终出现残疾等严重后果。那么这类疾病到底怎么治疗呢? 首先,如有缺血性脑血管病高危因素者,如年龄在50岁以上,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房颤、冠心病、动脉硬化、吸烟、肥胖、酗酒者,经常有头晕头痛不适、短暂性眼前发黑、视物不清、手脚发麻无力者,建议时就诊,应进行必要的体检,筛查颈动脉狭窄。对于大部分无症状性狭窄的病人,宜积极进行药物防治;但狭窄严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应积极考虑外科手术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神经外科采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相比传统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微创性血管成形术,在大腿根部股动脉进行穿刺没有手术切口,且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安全性高,效果确切,是目前防治该类患者发生脑中风的最佳方法。其次,如有出现急性脑中风症状,应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往医院,“时间就是大脑”。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如果缺血的脑组织能在6小时内回复供血,脑组织就能回复正常,而超过6小时后缺血的脑组织就会发生永久性的坏死。用通俗的话说,如果急性脑梗塞病人在6小时内接受溶栓或取栓治疗,把堵塞的血管打通,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完全恢复功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神经外科开放绿色通道救治急性脑梗塞,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血管内介入治疗进行动脉内溶栓及取栓,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特点,以最大程度上挽救脑细胞功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疗效,给患者一个全面康复的机会。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人从轻度记忆与认知障碍到最后的植物状态,要经历几年甚至几十年,这对病人和家属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老年性痴呆像一种“流行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上升较快,据报道,在65岁以上老人中占10%~13%。 但是,老年人出现记忆力减退、腿脚活动不利、走路不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就一定是老年痴呆吗?答案是否定的,日本2011年的相关指南显示,老年期痴呆总患病人数的1/6属于脑积水性痴呆,医学学名为“正常颅压脑积水性痴呆”,因症状与阿尔兹海默病十分类似极易被忽视,此病是一种颅内压正常的特殊类型的交通性脑积水,也称隐性脑积水,发病十分隐秘,但重要的一点是:它是可以治愈的! 那么,两者如何鉴别呢?首先,老年痴呆的进程比较缓慢,多在数年后才充分出现其各种症状,当出现步态障碍和尿失禁等症状时往往已是晚期了。而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的起病则相对较快,病程一般才数月,在疾病的早期就已出现了步态障碍和尿急、失禁。所以,较早期是否出现步态障碍和尿失禁是区别这二个疾病的关键点。但由于,老年人有时会出现二个疾病的重叠,诊断确实会比较困难。对于这些实在不典型的病例,可以进行脑脊液检查来辅助诊断。 脑积水性痴呆通常可以通过微创的手术来治疗,目前临床上最常开展的是脑室-腹腔分流术,是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术式。它通过在脑内植入可调压分流管将脑内的积水通过管道引出,从而缓解脑积水,改善或解除症状。 老人出现记忆力减退、运动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时切勿简单认定就是老年痴呆病,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后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位疾病。糖尿病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病变涉及面广,发病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国糖尿病发病人数目前是9400万,高糖疑似糖尿病病人高达1.2亿,每13个中国人至少有一位是糖尿病患者或潜在患者,每10秒钟就有一位糖尿病患者因并发症死亡,每30秒钟就有一位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足而截肢,糖尿病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比非糖尿病患者高40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多严重?高患病率:60.3%糖尿病患者伴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起病隐匿:30%-40%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早期无症状不易被察觉!易漏诊:大于50%轻中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被漏诊!如不及时治疗,增加了糖尿病足和截肢、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和猝死的风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足发生的最常见危险因素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较高并伴有微血管病变,溃疡伤口难以愈合、反复感染,最终形成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的处理是医学界难题,尽管医学水平不断进步,但仍有85%糖尿病足患者最终被截肢。因此,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应积极预防神经病变的产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什么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90%的糖尿病患者伴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DPN是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患者出现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功能和体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变发生率较高,患者的自觉症状较多,病变早期可无症状,也可表现轻微,以感觉障碍为主,呈对称性疼痛或/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凉、发热、烧灼感、刺痛或触电样感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患者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感觉障碍严重的病例可出现下肢关节病及溃疡。有时有触觉过敏,严重者则不忍棉被之压,须把被子支撑起来。疼痛可表现为刺痛、灼痛、钻凿痛,似乎在骨髓深部作痛,有时剧疼如截肢痛,呈昼轻夜重。当运动神经累及时,肌力常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晚期有营养不良性肌萎缩。周围神经病变可双侧,可单侧,可对称,可不对称,但以双侧对称性者多见。糖尿病神经损伤可以因进展缓慢而不被发现,例如手持高温物体致烧伤,但不觉灼热和疼痛,鞋过小或有异物,引起足部慢性糜烂而无自觉的痛苦等。·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您患糖尿病是否超过5年?您的下肢或足部是否有过疼痛、麻木或者袜套样感觉?如果以上任何一项,您的回答是“是”,说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能已经悄悄靠近您……如不及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增加截肢、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和猝死的风险。因此,应当积极筛查、及早预防治疗。·如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1、血糖高导致神经肿胀,受卡压。2、血糖使神经周围组织与神经粘连,神经柔韧性降低。因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法主要为三部分:解除神经卡压控制血糖修复神经我们通过微创的办法,在手腕、膝关节外侧、脚踝内侧分别作切口,探查神经,并予松解,达到解除卡压的效果吗,术后感觉障碍缓解或改善可达70-90%,在我们的4年随访中,发现手术治疗患者无皮肤溃疡和截肢者。
很多人会有头晕或眩晕症状,昏昏沉沉或者天旋地转有的持续很久,有的很快就好了,那么到底什么原因会导致这样的症状呢?下面我就常见的原因进行如下分析,如有类似的患者也可来我门诊就诊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病因鉴别:一、 低血糖:因为脑组织的能量代谢全部是依靠葡萄糖的供能,严重的低血糖以后,会引起大脑的供能障碍,进而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晕、精神恍惚。可行血糖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二、 贫血 贫血导致血红蛋白携氧能力减弱,进而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头晕,可行血常规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三、 低血压1、因为血压下降引起血液循环缓慢,远端毛细血管供血不足,血管缺血,因此会导致脑动脉末梢循环血容量不足,会产生头晕,伴随头痛等症状。2、低血压还会导致脑组织灌注压降低,导致脑组织没有足够的血液灌注,引起头晕。四、 心律失常 心率失常导致心脏射血不良,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头晕,可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进一步明确诊断。五、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眩晕,主要为头位变化时发作,常在起卧床、抬头、转头或坐梯时发展,保持一定位置后症状消失,直立行走时症状不明显。发作时为眩晕,发作间期可表现为头晕或昏沉感,少伴恶心呕吐,无听力下降、耳鸣及不稳感。进行听力检查正常。内耳分成两个部分:一个叫做耳蜗是听觉器,另一个叫做前庭是平衡器。前庭平衡器可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左右耳对称,主控制旋转平衡的三个半规管。三个半规管相互垂直,三度空间可谓面面俱到,所以任凭你的身体或头部处于任何姿态,三半规管都可以管得到无任何死角。因此,可以维持任何姿势的平衡。另一部分是椭圆囊和球状囊,它是控制直线性平衡的,包括地心引力。三个半规管浸泡在内淋巴液中,椭圆囊和球状囊内耳石脱落,漂浮在内淋巴液中的耳石随着头或体位改变,这些脱落的耳石颗粒撞击半规管壶腹嵴,刺激前庭感受器而造成眩晕。 六、 美尼尔氏病美尼尔病又称内耳性眩晕或发作性眩晕,系内淋巴积水所致的一种内耳病变。其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眩晕(具有四周景物或自身的旋转或摇晃的错觉),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以及耳鸣、听力障碍、眼球震颤等。七、 前庭神经炎前驱症候:发作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突然发作眩晕,伴恶心呕吐,眩晕多在1~2周减弱,3~4周缓解,可有自发眼震,多向健侧,不伴耳聋及耳鸣;无中枢症候。温度试验:一侧轻瘫或全瘫。八、 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从颈椎两侧的横突孔穿过,随着年龄的增加,颈椎的退行性病变压迫椎动脉致头晕(眩晕)。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由于椎间盘退变和阶段性不稳定等因素,从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头晕。可行颈椎X线、CT、MRI等帮助诊断。九、 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后循环缺血、脑卒中椎动脉左右各一,起于锁骨下动脉,向上穿行于上六个颈椎的横突孔,再经枕骨大孔入颅。入颅后,两条椎动脉沿着延髓腹侧面向前向内,在脑桥下缘处汇合成为一条基底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都发出一些分支入脑,统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该系统的血液主要供应延髓、脑桥、中脑、内耳、间脑、枕叶以及颞叶底面,前庭系统全部均有椎-基底动脉系的分支供应。因此,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缺血必然导致眩晕。主要表现为旋转性、浮动性或摆动性眩晕,眩晕呈持续性发作,自觉双腿发软、站立不稳、地面摇晃、倾斜。伴一过性黑蒙、视野缺损或复视,共济失调、平衡障碍、麻木和延髓麻痹等。该类患者常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等,可行头颅MRI、MRA,脑血管CTA,DSA等检查明确诊断。十、 颅内肿瘤:桥小脑角肿瘤受累后组颅神经、脑干、小脑引起桥小脑角综合征,表现为眩晕、失衡,常伴有听力下降、耳鸣、面部麻木、周围性面瘫、共济失调、偏身感觉减退、对侧轻偏瘫、颅高压症状等。常见的有听神经瘤,三叉神经鞘瘤,桥小脑角脑膜瘤、胆脂瘤等。可行头颅MRI增强、头颅CT增强等检查明确诊断。十一、外伤、迷路震荡头部外伤时的加速运动中,由于惯性而发生的听觉及前庭末梢感受器的移位,以及强大震动波经颅骨传导到内耳,是迷路震荡的直接原因。头外伤时脑脊液压力的突然升高可通过蜗导水管或内听道底的传导使外淋巴压力升高,以致迷路窗破裂,爆炸或打耳光时,外耳道或鼻咽部局部气压的骤然升高,也可通过中耳向内传导,致迷路窗向内爆裂。临床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眼震及平衡障碍。
对于出现头晕头痛的现象,人们总是非常的不在意,但是如果你经常性的头晕头痛的话,那就需要特别的注意了,因为这非常的有可能是大脑给你的预警,提醒你属于中风的高危人群了。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指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的脑损伤。严重的脑梗塞可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在世界范围内,脑卒中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的第三位致死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脑卒中虽然其表现是瘫痪、肢体麻木等长期、慢性的症状,但它的发病很急,一些突然的症状可能就是它的征兆。反复的头晕头痛就是最常见的早期预警症状。刚发生这些症状时,如果及时就诊,规范治疗,能延缓疾病进展,尽可能维持患者的生活质量。遗憾的是,很多人没有及时发现,最终出现残疾等严重后果。那么这类疾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斑块使血管腔狭窄!颈动脉是人体向颅内供血的主要动脉。在这条血管上有一个分叉,在分叉的地方特别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些斑块就像下水道的垃圾,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积越多,导致管路越来越窄,最后出现堵塞,一方面造成脑部供血不足,另一方面这些斑块脱落后形成血栓,随着血流漂向脑内,阻塞血管导致中风。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高盐、高糖、高脂饮食,蔬菜水果摄入减少,主食吃得越来越精细,再加上吸烟、饮酒、不规律的生活节奏、过度劳累、缺乏运动等因素,使得颈动脉狭窄的发病率较以往有了明显的上升,而且发病年龄出现了明显年轻化的趋势。因此,经常有头晕头痛不适、短暂性眼前发黑、视物不清、手脚发麻无力者,建议及时就诊,应进行必要的体检,筛查颈动脉狭窄。对于大部分血管狭窄的病人,宜积极进行药物防治;但狭窄严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应积极考虑外科手术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神经外科采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相比传统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微创性血管成形术,在患者大腿根部进行动脉穿刺,通过导管将支架推送至血管病变部位并且释放,就像在血管内部撑开了一把微型的伞,不仅能把血管内狭窄的部位撑开起到改善脑部供血的作用,还能固定住斑块,不让它脱落,有效防止了脑梗塞的发生。术后人体上只留有一个针眼大小的伤口,创伤相对较小,患者无痛苦、恢复较快、住院时间较短,且效果确切,是目前防治该类患者发生脑中风的最佳方法。由此可见,头晕头痛并不可忽视,它很可能就是大脑在提醒你,只有早检查、早知道、早预防、早治疗,才能将危险“拒之门外”。
江苏来沪工作的周阿姨平时身体一直健康,做事手脚麻利,有一天突然出现头痛,看东西重影,右眼抬不起来,照镜子一看发现自己两个眼睛不一样大小,来医院检查发现:右侧颈内动脉巨大动脉。 虽然动脉瘤其中有一个瘤字,但是它和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肿瘤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性质的疾病,他主要就是脑血管壁出现了一道裂痕,然后逐渐出现了鼓一个小泡,那么这种小泡就叫做脑动脉瘤。脑动脉瘤破裂是致死率很高的疾病之一,在动脉瘤破之前,病人几乎是没有征兆的,他没有任何不舒服,看起来这个人身强体壮的,但是可能在某一个瞬间,动脉瘤就破裂了。而大约有三个人得了脑动脉瘤,其中就会有一个人去世,这个死亡率是相当高的。所以脑动脉瘤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又称颅内不定时炸弹。如果脑动脉瘤破裂出血会出现以下症状:1、最常见的是头痛,且为剧烈头痛。据不少患者反馈,“那种头痛剧烈到恨不得立刻死去...”还可能会伴有呕吐、烦躁不安等。2、脑出血导致的脑血管痉挛,而出现意识障碍,比如昏迷。3、部分人可能会出现脖子硬、怕光、怕风、怕声音等情况。4、还有部分人会癫痫发作,一般都是在出血第二天。5、如果脑血管痉挛比较严重,有可能会出现中风的情况。如果脑动脉瘤未破裂常为局部压迫症状:局灶症状取决于动脉瘤的部位、毗邻解剖结构及动脉瘤大小,常见的为动眼神经麻痹常,表现为单侧眼睑下垂、瞳孔散大、眼球活动障碍、视物重影、光反应消失。有时局灶症状出现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之前,被视为动脉瘤出血的前兆症状,如轻微偏头痛、眼眶痛,继之出现动眼神经麻痹,此时应警惕随之而来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如何检查确诊脑动脉瘤:1、 脑血管CTA,磁共振MRA2、 金标准:脑血管造影脑动脉瘤的治疗方法:脑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有两种,分为外科开颅手术和介入血管内治疗。介入血管内治疗和外科开颅手术相比较,其相对危险性和创伤都更小,而治疗的有效性无显著差异。随着神经介入器械的发展,介入血管内治疗有望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案。周阿姨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后立即给予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右侧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一般来说根据大小动脉分为:小型动脉瘤:<5mm中型动脉瘤:5-10mm大型动脉瘤:11-25mm巨大型动脉瘤:>25mm 该动脉瘤巨大,直径接近3cm,破裂大出血危及生命概率很高,我们很快为其准备手术,手术采取介入栓塞的方法。介入栓塞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只需要在大腿根部用针穿一个小口,将非常纤细的导管和导丝插入脑动脉瘤内,通过微导管送入弹簧圈逐步填塞动脉瘤腔,直至完全闭塞动脉瘤,以达到治疗目的。不须剃头开颅和暴露脑组织,创伤小,并发症少。术中几乎无出血,无需输血,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中通过导管输送弹簧圈系统进入动脉瘤内填塞。 术后动脉瘤完全闭塞,不再显影。术后第二天患者恢复良好,即可下床活动,很快出院恢复正常的生活。 健康建议:脑动脉瘤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脑部疾病,如果偶然发现了这种病,也不要特别害怕,不管是开颅手术还是介入手术,都是可以把这个脑动脉瘤治愈的,应该及时跟神经外科医生联系咨询,多认识这种病,消除一些不必要的顾虑,在医生的帮助下尽早去处理,在它破裂之前消除掉,这样效果是最好的。如果突然出现了头痛,蛛网膜下腔出血,还是应该及时治疗,尽早来院就诊尽快治疗。
脑积水顾名思义,就是脑子里的水多了,无法从正常的途径排出而蓄积,压迫神经脑组织,影响神经功能,产生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长久形成占据脑神经位置,变成慢性神经损害。 脑积水从本质上分为三类:脑脊液分泌过多、脑脊液循环障碍、脑脊液吸收障碍。脑脊液分泌过多少见,比如巨脉络丛和脉络丛乳头状瘤。脑脊液循环障碍最常见,如先天性导水管狭窄和各种肿瘤、囊肿等。脑脊液吸收障碍常见于颅内感染、外伤、自发出血以后。 脑积水治疗应遵循慎重、去除病因、确切、微创的原则。 去除病因治疗主要是针对梗阻性脑积水,如同搬走挡在路上的石头,通过手术去除脑脊液循环通路上的堵塞物,如肿瘤和囊肿,使脑脊液恢复正常途径的生理循环,手术方法有开颅和脑室镜。 另一种手术是颅内转流手术,是通过绕过堵塞地点,开辟新的脑脊液循环路径实现的,因此对于脑脊液分泌和吸收障碍导致的脑积水是无效的。手术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内镜做三脑室底部造瘘或终板造瘘,来改变脑脊液的流向,但无论三脑室底部还是终板造瘘,毕竟不是正常脑脊液循环路径,远期会对人有什么影响还不知道,因为此处为下丘脑,是最高级的植物神经中枢,功能非常复杂而重要,掌管着人的生长发育、体温、摄食、电解质平衡等等,这种非生理性路径的脑脊液流动是否会影响功能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脑脊液分流术适合于所有类型的脑积水、原理是将多余的脑脊液通过分流管引人腹腔吸收。很多人并不适合做内镜,但因为惧怕长期置管以及在微创的诱惑下做了造瘘,实际上分流术是目前治疗脑积水最确切、可靠和全能的治疗。除非病人腹腔情况不允许、硅胶过敏或脑脊液检查不允许,否则都可以做,一般手术时间都在半小时至1小时之间,是开颅、内镜三者中最微创的手术。每年我们要做上百例分流术,当然会有不同合并症,比如引流不足或引流过度,这主要取决于医生对分流管选择的经验,近年来由于可调压分流管的采用已经明显减少。
人到中年,难免都经历过腰腿疼痛,严重者坐立不安,甚至不能下地行走,医生可能会告诉你“肾虚”,通过推拿、按摩治疗,中药汤剂补肾固本,一番折腾后疼痛依旧。其实,人身上所有的疼痛都与神经受到压迫与刺激有关,腰腿痛也不例外,要想治好病,首先要找到病因,针对病因的治疗才能治本。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容易导致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多见于中青年,多数为单侧痛,疼痛沿着臀部一直放射到到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脚外侧背,疼痛多为持续性,弯腰、坐立时疼痛加重,平卧后稍减轻,病人常因腰腿疼痛激烈半夜醒来,急性期过后病人还伴有下肢、脚背、脚趾麻木。坐骨神经痛表现为腿痛,最常见的原因可能是突出的椎间盘压迫了腰4-5或腰5-骶1神经,从脊髓发出的神经,大约在腰部(系裤带位置)从脊椎的椎间孔发出来,集成一束组成坐骨神经后沿着大腿后外侧下行,支配下肢的感觉,当外伤导致腰椎间盘受损突出后在椎管里压迫神经,引起腰腿放射痛。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方法很多,如理疗、止痛药等均不是治本的方法,传统椎间盘摘除术治疗坐骨神经痛虽然疗效较好,但创伤大,稍有不慎可能伤害神经引起严重并发症。近年来,神经外科医生采用显微微创加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既能精准摘除突出的腰椎间盘又能保护好神经,是理想的治疗选择之一。慢性下腰部疼痛,可能是骶管囊肿在作怪骶管囊肿主要表现以慢性下腰部、骶尾部、会阴部(尿道外口、阴道口、肛门周围)疼痛不适为主,还可伴有大腿背侧疼痛、坐骨神经痛、甚至有的病人走路一瘸一拐。骶管囊肿主要是由于脑脊液进入囊肿内导致脑脊液压力增高,压迫周围骶神经、骨质,严重者可引起骨质破坏,如果囊肿持续性压迫周围神经纤维,严重患者会出现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甚至大小便功能异常。磁共振扫描能确定对骶管囊肿的诊断。对骶管囊肿的治疗,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方法,显微镜下将囊肿切除,释放脑脊液后解除囊肿对神经的压迫,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手术时间短,对病人创伤小,微创技术是治疗骶管囊肿的理想方法之一。
卡马西平是三叉神经痛患者常用的药物,很多三叉神经痛患者患病初期,多服用卡马西平缓解疼痛。卡马西平对于三叉神经痛可以起到暂时止痛的效果,但是不可长期服用,长期服用卡马西平对身体有很大的副作用,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神经系统损害:长期服用卡马西平,会出现嗜睡、眩晕、耳鸣、头痛、面部麻木和疼痛,视力模糊、眼肌运动障碍、感觉异常、排尿困难、意识模糊、抑郁和睡眠障碍等。以上神经症状可能与中脑网状结构和小脑急性受损有关。多数患者减量或停药后症状可以减轻或消失。二、造血系统损害:可能有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症、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所以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三、肝肾损害:可能出现急性胆管炎和爆发性肝炎。肾脏损害少见,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一般停药后会有所改善。四、胃肠道损害:常见的有胃部饱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便秘、口干等。五、皮肤损害:以湿疹多见,另有红斑、紫癜、荨麻疹、感光性皮炎等。药物是不能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只能起到暂时缓解疼痛的作用,是治标不治本的,而且长期服用卡马西平对身体肾脏、血液系统影响很大。所以,三叉神经痛患者应尽早接受治本的治疗。目前,治本且能有效治愈三叉神经痛的唯一方法是“微血管手术减压法”,手术中在高清晰在显微镜下将压迫神经的责任血管移开,然后包裹受损的神经,隔绝了神经与血管的接触,手术后患者的疼痛症状立刻消失。由于是微创治疗,所以手术时间更短,几乎不损伤病人的神经与血管,且术后并发症更少。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中老年,一旦患病,很难治愈,而且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有道是“病急乱投医”,由于缺乏足够的医疗常识和医疗信息,大多数患者常常是盲目求医,很难得到及时和正确的治疗,不但延误病情,而且还因多次治疗无效,导致对疾病治疗失去信心。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很多,如口服卡马西平、针灸、按摩、射频、手术等方法,那么三叉神经痛到底是怎么回事,需不需要做手术呢?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先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顾名思义,这就是发生于某种因素之后,也就是说有明确的病理因素,造成三叉神经痛。这些病理因素有三叉神经根附近的各种病变,如肿瘤(常见的有胆脂瘤,听神经瘤,脑膜瘤等位于桥脑小脑角附近的肿瘤)、炎症及其炎症后局部组织的粘连,血管畸形,血管瘤等。对于这些有明确病灶作为诱因的三叉神经痛,其治疗方案就是消灭病灶,才能根除三叉神经痛。而消灭病灶的手段,就是外科手术,所谓“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所谓“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也是一样,现在人们已经知道了它的病因,就是在三叉神经从脑桥发出的根部,被局部的小血管压迫刺激,造成了三叉神经的异常兴奋,这个痛觉神经一兴奋,它就发放痛觉信号,向患者大脑报告“这里有痛”——患者就觉得脸上有如刀切火燎一般,尽管当时患者脸上什么东西都没有。因此,要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根本在于将这些压迫神经的血管移开并在血管和神经之间插入医用的垫片(TEFLON),让三叉神经彻底脱离血管的压迫。这种治疗方法就叫微血管减压术。虽然许多病人都会因为剧烈疼痛而迫切要求治愈疾病,但一提到手术总是担心害怕,总认为手术要打开颅骨,“要在大脑内开刀了”,最终往往不敢接受手术治疗,尤其是症状相对较轻的患者更是如此。其实,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是非常成熟的手术技术,至今已在临床应用60余年,而且手术并不是在大脑内部进行操作,而是在脑组织与颅骨之间的蛛网膜下腔内进行手术,因此手术的风险是相当低的。尤其是近年来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不仅使手术疗效明显提高,而且大大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微血管减压手术是目前国际上根治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神经外科由李心远专家带领现代神经外科团队,配备高清晰显微镜、16道电生理监护仪、神经导航、动力系统、显微器械等国际一流设备,开展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愈了一大批三叉神经痛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