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受北京卫视(BTV)邀请,我作为嘉宾参加了《我是大医生》以及和郭院士一同参加了《养生堂》的录制。 录制前,在一次和BTV副主任张丽女士的沟通中,她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丽主任说:“一个医学专家的一个门诊单元是半天时间,最多只能给60位患者答疑解惑;但是每一期《养生堂》有上千万个观众在看,相当于在一期40分钟的节目中,能给上千万位老百姓讲疾病的常识。” 这就是电视媒介的影响力!这同样也是我们医生的责任!我也深感有责任和义务,通过电视媒体给老百姓普及医疗常识,让我们广大的老百姓能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了解如何预防疾病,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技术来治病。《我是大医生》 ----新技术“3D腹腔镜”(2014年1月14日 我是大医生-新技术-3D腹腔镜,视频中第41分钟开始到节目最后)http://itv.brtn.cn/replay/?guid=642e88c3-cf28-dcb1-0de5-8f39bc469b51 在完成《我是大医生》录制后,有幸和我的博士生导师郭应禄院士一起上了《养生堂》,讲了三期泌尿外科肿瘤的内容,第一集为 “肾脏肿瘤”,第二集为“肾上腺肿瘤”,第三集为“前列腺肿瘤”。郭老今年84高龄,他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幽默风趣,谈笑风生,作为晚辈的我受益良多,能和郭老一起上“养生堂”是我终生难忘的珍贵经历。与现场导演PK 平板支撑《养生堂》通调人体的黄金水道----第一集(肾脏肿瘤):http://tv.brtn.cn/20140329/VIDE1396091761644679.shtml《养生堂》通调人体的黄金水道----第二集(肾上腺肿瘤):http://tv.brtn.cn/20140330/VIDE1396177923333720.shtml《养生堂》通调人体的黄金水道----第三集(前列腺肿瘤):http://tv.brtn.cn/20140331/VIDE1396264564430326.shtml 在录制完《养生堂》后,被两次邀请在《我是大医生》担任医学嘉宾,制作了两期46分钟时长的节目,分别为“沉默的肾脏”和“健康男人一“腺”牵”。这是我第一次被邀请独自担任《我是大医生》的医学嘉宾,也体现了节目组对我的认可和信任,再此对BTV 《我是大医生》和《养生堂》节目组表示感谢。从第一期"3D腹腔镜“的稍显青涩到第三期“健康男人一“腺”牵“的轻松自如,我最大的收获和喜悦是感受到了自我的成长。2014年5月13日《我是大医生--沉默的肾脏》http://itv.brtn.cn/replay/?guid=dab034c2-8484-0426-b84d-f1b55801577d 2014年6月10日《我是大医生--健康男人一“腺”牵》http://itv.brtn.cn/replay/?guid=082f0a2e-f0ea-86b3-d860-30a2cf0f86c2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9/23/c_117472740.htmhttp://www.bddyyy.com.cn/yydt/yyxw/20130925/397897.shtml日前,本人有幸作为全国60名医务人员代表之一,获得“大医精神”代表的荣誉并在钓鱼台国宾馆接受颁奖。坦率而言,获此殊荣我感到的不是骄傲,更多的是惭愧和不安,感到肩负的责任更重了。我深知前面的路还很长,作为一名年轻医生,唯有更加努力的工作才能回报万千患者的对我的信任和托付。同时获奖的还有被誉为“中国肾脏病学之母”之誉的我院肾内科德高望众的王海燕教授(左二),左三为凌峰教授,右一为我国外科国宝级大师吴孟超院士!卫生计生委崔丽副主任颁奖
2013年2月28日,由《医师报》社发起的《寻找“大医精神”》活动,在网络及媒体中拉开序幕。这里要寻找的”大医“并不只是专家、学者、院士,而是心中有大爱、对从医有深刻体会、对生命敬重、对病患无私奉献的大医,他们可能是在某一学科有专业建树的人,也可以是在基层医疗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乡村医生。本人有幸成为“大医精神”的入选者,并刊登于“开篇页”。寻找“大医精神”--张骞:打响“肾脏保卫战” 2013-02-28 医师报2012年:完成200个保肾计划12月25日,下午7点,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离登机还有一个半小时,趁闲暇间隙,张骞梳理了一下当天的日程:上午9点会诊,10点半上手术台,11点缝合完毕,下午1点培训手术技能及理念……考虑时间还充裕,他开始“检阅”自己年初制定的计划:“百肾计划”,也就是通过腹腔镜肾部分切术为100名患者保留肾脏。算上今天这例,已经超过200个了,算是超额完成任务吧。可能在别人看来200只是一个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数字,但对张骞而言,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次高风险的挑战,都是一个生命甚至家庭的希望,都灌注着他的心血。当前,肾肿瘤高发趋势已跃居泌尿外科第二位,且越来越年轻化。对于4~7公分、毗邻大血管的良性肿瘤或小于4公分、位于肾脏核心的恶性肿瘤,如果主刀医生技术不够精湛,他们只能肾脏全部切除。当很多人在高风险的肾部分切除术前考虑自己的名誉时,张骞选择将患者的生存质量放在首位——施行部分切除术为他们保留肾脏。33岁的北大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张骞,已在泌尿领域年轻一辈中小有名气。过去的2012年,他奔波往返于全国10个省30个市之间,完成高难度腹腔镜手术400余例,给自己年初许下的承诺交出了一张满意答卷,也得到了患者与同行的广泛赞誉。2013年,他计划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号召更多的医生,共同完成“千肾计划”!3年前:为农民工肿瘤患者保肾提起他的第一台腹腔镜肾部分切手术,张骞至今仍记忆犹新。3年前,一名33岁的农民工肾脏上长了个约4.5公分的肿瘤。在充分查体评估后,张骞考虑如果这名患者选择肾全切,对他而言虽然轻而易举,但对患者来说则影响甚大。考虑到他年纪很轻,又是一个贫困家庭唯一的经济支柱,张骞提议做腹腔镜肾部分切术。患者满是性命相托的信任,最终手术顺利地完成了。其实,这种手术风险很高,尤其对资历尚浅的年轻医生而言,挑战更大。但想到通过手术能为患者保留肾脏,能为一个家庭带来希望,张骞非常愿意挑起这份重担。手术的成功对他鼓舞很大,张骞至今仍对这名患者充满了感激,“有了这名患者的信任,才有了我的第一步。我应该以更大的努力来回报患者的信任。”下一个目标:挑高难度手术年前,一名12岁的罕见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先心病患儿前来就诊。这种肿瘤释放肾上腺激素,最高时血液浓度超过正常时的200倍。超强的毒性让患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又由于她的心脏很脆弱,加上肿瘤位置紧邻大血管,手术的难度和风险极高,辗转多家医院没有医生愿意尝试。经仔细查体和反复研究, 2012年圣诞节,张骞决定进行腹膜后镜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手术气腹压力需要严密控制,张骞特别下调了气腹压力,这让手术操作增加了难度。更要命的是,分离后发现肿瘤紧贴在肾动、静脉上,上方还包绕了一支异位肾血管,使得手术操作空间变得更加局促。由于患儿的嗜铬细胞瘤功能强劲,稍许的挤压和触碰都可能造成他血压的剧烈波动,进而危及生命。但张骞镇定地按照事先的计划,小心翼翼地对每一根支配肿瘤的血管进行阻断、分离……随着最后一根血管的阻断,肿瘤终于从肾动、静脉上被剥离下来。手术的难度超乎想象,如果动作稍微粗暴,血压急剧升高,患者当时可能就会心力衰竭而死亡;如果动作速度过快也会引起血压急剧下降,进而危及生命。如果失败,即便患者家属不追责,对医生而言,自责、同行评议等带来的压力也很大。但在张骞看来,如果通过自己努力能给年幼的生命带来希望,承担再大的压力也是值得的。2013年:制定拯救千肾计划新年伊始,张骞开始制定新的年度计划——“千肾计划”, 为符合保肾术适应证的1000名患者保住肾脏!他深知,完成这个计划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的。从去年开始,他便通过各种途径与学术会议,分享自己在腹腔镜肾部分切术的心得体会,让更多医生了解并能够操作,共同完成“千肾计划”。刚开始,大家都觉得腹腔镜肾部分切术难度很高,很多人不敢碰。为改变他们的观念,张骞在演讲时做了大量的讲解和演示。张骞算了一笔账,去年自己共参加会议10多次,每次参会医生50多名,就意味着去年受培训医生至少500人,如果他们一人每年做2例手术就能实现“千肾计划”。今年计划到20个省60个市做手术演示和技术支持,那时数字的上涨可能不只是倍数的增加。张骞每天都被梦想推着走,知道每天应该努力的方向,每天向目标前进了多少,距离目标还有多远。新的一年,他的计划开始启动,了解他的人无不充满了感动,因为在这个商业化的社会里,有一位拥有高尚品德力量的青年医生在坚守生命托付的责任, 用高尚的医德和医术抚慰着广大患者的身心,成就着一位青年医生的职业尊严和使命。点评:从手中有刀,到手中无刀,泌尿外科医生张骞的拯救肾脏计划,让人肃然起敬。在医患互信缺失的今天,这种将困难留给自己的挑战和坚守更难能可贵。如何将技术的最大化,转变为患者利益的最大化,值得每个行医者反思。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应禄 (作者:武亚莉) (后附)这篇文章是半年前刊登在医师报寻找“大医精神”的开篇,前几天受邀参加将于9月23日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颁奖座谈,医师报的记者再次采访我,问我对“大医”是怎么理解时,现把我的回答笔录如下,与大家分享:医者仁心,但是我认为光有“仁心”是不够的,作为“大医”还要有“大爱”。就我自己而言,手术技巧的进步源于对患者的“仁心”。众所周知,作为外科医生,需要有扎实过硬的外科手术技巧和丰富的手术经验以及应对高难度手术或者危急关头的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小手术的创伤,缩短手术时间,从而更快的让患者康复。在这种源动力的推动下,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在泌尿外科肿瘤微创手术技术上有了一些突破。腹腔镜肾部分切从最初的两三个小时,缩短到最快的13分钟;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从最初的两三个小时,缩短到现在最快的40分钟。而这些手术的进步,都是基于把患者的创伤降到最低的想法得以实现的;当然,技术的进也蕴含了对手术境界的追求。手术时间缩短意味着对人体局部解剖的深刻认识和要把整个手术过程步骤化繁为简,最终行云流水般的完成手术。在手术的操作细节中,我力求做到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的境界,在显露、分离、切割、重建时做到恰到好处,不断的挑战自我,追求卓越。在我们医疗中心,以往肾癌者及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往往要住院7-10,现在通常情况下,患者术后3天即可康复出院,医治水平达到了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而“大医”更要有“大爱”。我深知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因此,我希望有更多的医生能够掌握腹腔镜微创技术,从而更好的为广大的病患服务。在两年前,我制定了“拯救肾脏——百肾计划和千肾计划”,暨通过自己每年完成200例肾部分切,为200名患者保留肾脏,而千肾计划是通过不同的学术交流,把理念和技术传授给同行,影响到200名医生,每名医生一年做10例肾部分切,即可为2000名患者保留肾脏。这一计划在过去的一年得到了很好的实施。目前,我计划启动“腔镜中国行”计划,计划每个月一站,给当地医院授课并演示手术,一方面让经济困难的患者得到北京专家的免费治疗;另一方面,通过授课,提高地方医院的医生对手术的认识,通过让他们近距离的观看手术演示,手把手的教他们手术技巧,使医生能得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作为一名年轻医生,我深知前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加不敢奢言“大医”,我只是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心存善意,志存高远”的医者。
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心得体会随着技术的进步,成熟的3D腹腔镜设备也开始在泌尿科手术中得到应用,最近本人用3-D腹腔镜做了三台前腹膜腔前列腺癌根治术,三例手术时间均在70分钟内完成,最短的50分钟,特将体会总结如下,与大家分享。优势:视觉上的真实感更强,尤其缝合DVC,夹针,吻合尿道等环节,3D的纵深感可以使手术难度降低,尤其对于经验不太丰富的医生,无需3D与2D的转换。不足:1.本人倒是非常适应3D设备,但是有些不习惯戴3D眼镜的医生手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现象(当外科大夫多不容易啊),需要习惯的过程。2.受技术所限,3D镜头不能转动,视野范围比常规腹腔镜小。3.色调(VIKING )上不如常规腹腔镜鲜亮。总体来说,本人对于3D腹腔镜是持肯定的态度,对于盆腔手术,尤其适用于前列腺癌根治术。 在张崔健主治医师的协助下完成3D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术 在赵峥主治医师协助下完成前列腺癌根治术 3D显示屏,戴上3D眼镜即可呈现立体影像(个人感觉屏幕还可以再大一点)(致谢:感谢我的助手赵峥主治医师,张崔健主治医师和张中元住院总医师的协助,使我能在平均一小时内顺利的完成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几天前,在我们医院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小钊钊顺利康复出院。回顾过去的两周,包括我在内的医疗团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是我想,只要能够挽救孩子的生命,给他生的希望,承受一些压力和多一些付出又算得了什么呢? 具体详见卫生部主办的“健康报”和医院门户网站均的报道。http://118.244.192.161/jkb/html/2013-01/10/content_142616.htm http://www.bddyyy.com.cn/yydt/yyxw/20130115/386647.shtml
http://www.bddyyy.com.cn/yydt/yyxw/20120929/384155.shtml 近日,由北京医学会、北京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办的“2012北京泌尿外科学术年会”在京召开。本次会议代表了北京市泌尿外科专业的最高水平,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大医院约500名泌尿外科医师。会议设专题报告、分组发言、病例讨论、手术演示等多个主题环节。在周利群主任的大力推荐下,我院泌尿外科青年医师张骞副教授应邀演示了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张崔建主治医师、姚林医生则结合各自的科研课题进行了会议专题发言。 作为全国最重要的泌尿外科学术会议之一,本次会议受到了国内同行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学者莅临会议,泌尿外科学界多位权威更是亲自“操刀”,为大家演示了精彩的腹腔镜手术。在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中,我院派出了几位优秀的青年医师参会,尤为难得的是,张骞副教授在和国内顶级教授同台献艺时,能顶住压力并凭借出色的表现得到了国内权威专家和与会者的好评,展现出我院泌尿外科青年才俊的发展潜力。 事实上,在北京泌尿外科学术年会的精彩表演只是我院泌尿外科近两年发展成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泌尿外科制定了“以腹腔镜技术为突破,走微创化、精细化、特色化的泌尿外科发展之路”的学科发展规划,鼓励“从临床中寻找科研课题、从病例中提炼科研素材、从实践中总结科研成果”开展临床科研。泌尿外科不断加大对年轻人才的培养力度,给青年医师创造学习与实践的机会,促进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成才。 目前,“青年强科战略”已初显成效,涌现出李学松副教授以及谌诚、宋刚、虞巍、张争等一批副主任医师,他们已经成为临床工作的主力军,并在国内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上崭露头角。泌尿外科将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以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为工作重点,培养更多德才兼备、临床过硬、科研强势、善于交流的青年医师,让百年老院的泌尿外科焕发出更加灿烂的青春朝气!
我开通博客已整整两个年头,这一小小的举动似乎发挥了“蝴蝶效应”,改变了我和很多患者的生活乃至命运。现在,每天上网回答患者咨询已成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希望并相信它今后会给更多的患者更大的帮助。新年伊始,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从随想到的几个关键词说起吧:信任,追求,挑战,计划。“信任”我认为,医患关系中最为关键的是“信任”,患者只有信任医生才愿意把自己的性命交托到医生手里。我可以想象到患者手术时麻醉后失去知觉的情形,能不能“手到病除”全靠医生的一双手,这份“性命相托”的信任何其沉重!遗憾的是目前我们的医疗环境并不理想:一方面,医疗水平严重不均衡,地区间乃至各个医院间差异很大;另一方面,病人对医生不了解,求治缺乏针对性,更多要依赖通过熟人介绍,而对于医生是否真是该领域中的专家里手,并不十分了解。同时,医患关系中也存在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由于有的患者随机盲目挂号就诊,导致稀里糊涂让大夫治疗;社会的负面报道让有的病人担心医生给自己开药的背后是不是有“回扣”;还有的患者担心教学医院的年轻医生是不是在拿他练手;反过来,医生为了规避风险,为了应对医疗官司“举证倒置”原则,为了应对患者对自己的不信任,有可能会不得不开一些检查而获得更多的医疗证据,以备“万一”病人反过来告自己,这一局面导致的最终结果是“国家多花钱,病人多受罪,医生遭谴责”。好在现在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患者能事先对医生有非常详尽的了解,可以在全面比较权衡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求治。如果这个医生提供网上咨询或者电话咨询,事先通过咨询预约再去就诊,相信他之后的求医之路会平顺很多。而更重要的是,网络带来的一个最大的好处是“透明、公开”,患者可以通过查看医生的网络问答和以及网络评价,了解医生的医术和人品,从而建立起对医生最基本的信任和信赖;而作为医生(相信每一个医生都和我一样)也绝不会辜负这一份已经建立起来的信任。所以,我非常感谢“好大夫网”的这个平台,她不仅仅是展示自己手术技术的平台,更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纽带。“追求”最近在一些场合多次谈了我对于手术的理解和追求,就是要达到“追求艺术”的境界。其实,手术和艺术有诸多相同之处,好比表演“花样滑冰”一样,手术同样融合了技术、难度和美感:一台好的手术,同样能给观看者以美的享受。所以,我对于手术的态度除了是要精益求精,更要像对待艺术创作一样。不仅仅是停留在能顺利的完成手术,更要讲求手术操作动作的协调、规范和富有美感,解剖层次的清晰,游离组织过程高效无费动作,最终使得整个手术过程如“行云流水”,让旁观者体会到美的享受。对手术像对艺术一样的追求不单单是在追求美感,而更多的是在追求手术技术的尽善尽美,追求患者能得到的最大获益。手术时间越快,出血越少,对病人的创伤就越小。当然,并不能片面为了提升手术速度而至安全而不顾,必须在安全的基础上追求最短的手术时间以及最小的手术创伤。为此,过去的两年,我一次又一次打破自己手术的最短时间记录,肾切除手术从1小时,到40分钟,到30分钟以内;肾部分切从1小时到40分钟,再到20分钟。正是病人的需求,给自己不断追求卓越的动力,同时自己也享受每一次自我超越的过程。“挑战”《科学美国人》杂志曾经调查过人们感到幸福感的时刻,其中最幸福的时刻是“母亲抱着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洗澡的时刻”,而“外科医生刚成功完成一台高难度手术的时刻”与之并列排第一位。从个性而言,我很喜欢挑战一些高难度的手术,并非是想炫耀自己的能力,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给患者带来最大的获益。我猜测,外科大夫所体会到的这种幸福感或许是包含了给患者解决病患的成就感和完成高难度手术后的自我满足感吧。其实,挑战“高难度”是相对的,是可选择的。简单的说,有很多高难度的肾部分切除术手术,如果选择肾全切,就可以变成毫无难度。但是,如果选择保留肾脏的肾部分切除则意味着医生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和压力。但是,我认为如果通过自己的技术和努力,能给病人保留一个宝贵的肾脏,那医生承担再大的压力也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或许是职业习惯,事隔数年我仍然能清晰的记得一些高难度手术的情形;病人来门诊复诊,我经常记不得他做什么手术,但是只要一看他的CT片子,马上能浮现当时手术的情形。当然,对于“高难度”手术的追求需要有度,不能拿患者的性命开玩笑,不能为了证明自己能做别人做不了的手术而不顾患者的安危。我所谓的挑战高难度,必须是建立在对自己能力的充分评估,对术中情况的精准把握以及对整个手术团队的肯定和信任的基础上的。作为年轻医生,必须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对待自己,不能容许出哪怕一个小小的差错。“计划”正值新年伊始,照例需要草拟年度计划,我准备开展我的“拯救肾脏计划——百肾和千肾计划”。所谓“百肾计划”,希望能力争通过我的手术每年保住200个肾脏,也就是说争取每年做200例腹腔镜肾部分切,让200个人能经过我的手而保留住宝贵的肾脏。当然,我深知一个人的力量太渺小,所以有了“千肾”计划。我希望通过各种途径,在北京乃至全国的学术会议分享自己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方面的心得体会,把这一手术进一步普及推广,能让更多的医生(包括市级医院)会做这个手术,而且同样做得很好。如果能通过自己的学术影响,惠及200个泌尿外科医生,他们每年开展5-10例手术,就能每年保留1000-2000个肾脏。希望我的目标能够顺利实现。我深知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求能尽我最大努力,用心解决临床上遇到的难题,给每一位找我求诊的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我有一个信条:人有很多种生活方式,如果能给他人带来生的希望,自己的人生也就有意义了。北大医院泌尿外科张骞2012年新年元月
大众健康-“手术揭秘”——50岁开始警惕前列腺癌 文:范宇 日前,卫生部主管,健康报社主办的《大众健康》杂志(2012年第7期)的“手术揭秘”栏目刊登介绍笔者专注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50岁开始警惕前列腺癌老徐今年61岁,刚退休,身体一直很健康。前一阵检查身体的时候,医生前列腺指诊时说老徐的前列腺有个结节,建议进一步检查一下。后来,经过抽血检查,老徐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15.28ng/ml,远高于正常值4ng/ml,医生说,有可能是前列腺癌。这可把老徐和老伴吓坏了,经过多方打听后,他们决定去中国泌尿外科的发源地——北大医院泌尿外科,找张骞大夫问问到底应该怎么办。在门诊,张骞大夫详细询问了老徐的病情和检查结果,并对他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前列腺指诊。老徐问:如何才能最早地诊断前列腺癌呢?张大夫回答:在西方国家,前列腺癌是男性的高发恶性肿瘤,也是男性死亡率排名第一的肿瘤疾病,所以,他们现在很重视前列腺癌的筛查工作。在我国,随着前列腺癌筛查工作的开展和普及,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在逐步上升,广大群众也越来越重视这个疾病。所谓的前列腺癌筛查,其实很简单,就是前列腺指诊和血液的PSA检查,就像您在基层医院所做的那些检查一样。对于您这样的一般老年男性患者,我们推荐从50岁起进行前列腺癌的筛查。如果是之前家里有人得过前列腺癌,我们则推荐从45岁起开始进行相关检查。老徐又问:我现在是不是就是得了前列腺癌?张大夫回答:筛查结果只是一个初步的筛选,确诊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根据您目前的资料,作出前列腺癌的诊断,为时尚早。我建议您进一步进行核磁共振的检查,确认体检所查到的前列腺结节的位置和范围,然后,再在B超引导下,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检查。根据这些结果,才能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像您先后进行了核磁共振检查和前列腺穿刺活检。穿刺检查的病理结果说明,您患的是早期前列腺癌,恶性程度为9分(满分为10分),表示恶性度非常高。所谓早期就是指肿瘤局限在前列腺内部,我们有机会通过手术的方法将它根除。老徐的老伴问:都说手术有危险,能不能不做手术啊?张大夫笑了笑回答说:对于恶性肿瘤,治疗的目的都是祛除肿瘤,延长寿命。根据目前的检查结果,您老伴患的是前列腺癌,而且恶性程度很高。所幸肿瘤尚处于早期,我们有机会通过手术根治肿瘤。鉴于他目前的整体身体状况,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方法。老徐问:那除了手术,前列腺癌还有哪些治疗方法?张大夫回答:治疗前列腺癌,一共有四种方法。分别是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化疗。在癌症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都有对应的治疗方法。对于极早期的前列腺癌,也就是局限于前列腺内的极小的癌症,我们可以用传统的手术方法,或者新近出现的内放疗的方法治疗,这些方法通常可以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对于早期的前列腺癌,也就是还在前列腺内但范围较广泛的癌症,我们通常采取手术的方法。这个阶段及时治疗也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如果疾病进一步进展,扩散到前列腺以外的器官,以至于发生了全身转移,就要考虑内分泌治疗、放疗和化疗的治疗方法。根据您的情况,如果身体可以承受,希望治疗肿瘤的话,我还是觉得手术治疗是最合适的选择。老徐的老伴又问:那这个手术对身体有什么危害?术后对生殖及性生活有什么影响?张大夫继续回答说:前列腺是男性重要的性器官。手术切除了前列腺以后,病人便失去了射精的能力,但是病人是否能保留有勃起功能要视肿瘤侵袭的范围而定。对于一些早期的前列腺癌患者,如果病情满足条件,我们可以采用保留勃起功能的手术方式。前列腺在男性盆腔的最底端,通常像李子那么大,大的有苹果那么大,周围结构复杂,空间狭小,所以前列腺癌根治术是泌尿外科难度最高的手术之一。完美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如同探“囊”取物,既可完整切除前列腺,又不会损伤周围器官,对排尿和勃起功能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术带来的创伤已经越来越小。我们通过腹腔镜技术进行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完全可以达到“精、细、准”的境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控尿好。经过张大夫的悉心解答,老两口心中的疑虑一扫而空。张骞大夫主刀,为老徐进行了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闯七“关”,顺利摘除肿瘤第一关、打开盆底筋膜手术的第一关是打开两侧的盆底筋膜。盆底筋膜的后方是阴茎背深静脉复合体,该结构呈扇形分布,一旦损伤,极易造成大量出血。在腹腔镜放大效果的帮助下,此处结构可以清晰辨认。张大夫使用精巧的腹腔镜器械,一针缝扎阴茎背深静脉复合体,干净利落,顺利通过此关。第二关、离断膀胱颈(见图3)分离膀胱颈与前列腺对于术后的控尿是很关键的一步。膀胱颈保留过少,术后容易出现尿失禁;膀胱颈保留过多,容易造成肿瘤切除不干净。张大夫结合视觉与触觉,在腔镜下反复观察、仔细探查,最终精确离断了膀胱颈。 第三关、寻找精囊离断膀胱颈后,下一步就是寻找精囊了。精囊位于前列腺和膀胱的后方,找到精囊就是找到了从后方继续分离前列腺的钥匙。在腹腔镜清晰的观察下,尽管空间狭小,张大夫通过丰富的经验,很快就找到了前列腺后方的精囊。第四关、分离狄氏筋膜(见图4)前列腺后方的大门已经打开,而依然要小心前行。在分离狄氏筋膜的过程中,避免下方的直肠损伤是前列腺根治术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一旦直肠损伤甚至穿孔,对手术将是灾难性的打击。张大夫在腹腔镜下仔细观察,用超声刀细致分离。最后,还请助手通过直肠指诊检查了直肠的完整性,确保万无一失。第五关、处理神经血管束(见图4)结束了前方、底部和后方的分离后,接下来要进行两侧的分离工作。这时,涉及到神经血管束的问题。神经血管束是走行在前列腺两侧的结构,其功能与男性勃起功能密切相关。对于极早期的前列腺癌,采用筋膜内切除的方法,可以完整保留神经血管束,从而保留患者的勃起功能。根据核磁和穿刺的结果,老徐的肿瘤位于左侧而且体积较大,所以张大夫只对右侧保留了神经血管束。第六关、处理前列腺尖部(见图6)分离只差最后一步了。别看这前列腺尖部只如笔尖粗细,却也是病人术后控尿能力的关键。前列腺尖部的尿道保留太长,容易残留肿瘤组织,保留太短,术后容易发生尿失禁。在腹腔镜的帮助下,张大夫准确离断了前列腺尖部,至此完成了整个分离工作。第七关、尿路重建(图7)尿路重建是前列腺癌根治术的精华所在。早期开放的前列腺癌根治术,由于术野局限,操作空间狭小,在尿路重建时,只采用尿道会师术,膀胱尿道并不用丝线缝合。这样术后发生漏尿和尿失禁的比例很高。在腹腔镜高清视野和微小器械的帮助下,张骞大夫采用的是单针连续缝合的吻合方法。这种方法精细、准确,有效防止了术后漏尿的发生,极大改善了术后患者的控尿能力。整个手术过程紧凑、有序,共用时70分钟,出血30ml。术后第1天,老徐就被老伴搀扶着下地活动了;4天以后老两口就高高兴兴地出院回家了。出院前,病房的护士长叮嘱老徐和老伴回家要做的几件事:1、术后2周在门诊就诊拔除尿管,拔尿管后如果需要,要逐步锻炼盆底肌肉功能,恢复控尿能力。2、听从大夫指导,定期进行PSA复查,监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情况。2周以后,张骞大夫为老徐拔除了尿管。通过2个月的恢复和盆底肌锻炼,老徐排尿自如,控尿良好。(北大医院泌尿外科 张骞)
2个月前,接受央视CCTV-新闻频道关于两大部委联合出台“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的采访视频。http://news.cntv.cn/china/20120503/106982.shtml
张骞:用心追求手术之美虽然医院的报道是对我工作的承认和肯定,但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谨遵裘老先生教诲:“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用心追求手术之美。http://www.bddyyy.com.cn/mzyx/20120306/204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