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各位患者朋友及家属:请大家选择免费留言咨询,不用付费。我会尽量找时间回答大家的问题。祝您或您的家属早日康复!
熥洗药物使用方法:将所取之药装入布袋内封口。病在四肢可洗之处,将盛药的袋子放在可煮的盆内,加水1000-1500毫升、加热煮沸五至十分钟后,熥、洗患处。若患处洗不方便,可煮后或将药袋置于笼屉内蒸热后熥敷患处。每次30-40分钟为宜,一日2次,每剂药及水可反复用5-7天。注意避免烫伤,也不要受风寒。
膝关节需要注意的事项: 1.避免受寒、受潮; 2.少进行蹲起、爬山、上下楼等运动; 3.少负重。 膝关节康复锻炼方法: 1. 坐位曲伸膝:端坐位,将足平放在地面,然后逐渐将膝关节伸直,并保持直腿姿势5秒钟,再慢慢屈膝恢复原来位置。 2.踝泵锻炼:仰卧位,双下肢自然伸直。脚尖向膝侧方向翘脚背,在翘到最大幅度时保持 10秒 ;再下压脚背,在压到最大幅度时保持10秒。如此反复。 3. 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锻炼:仰卧位,伸直下肢,缓慢收缩股四头肌(绷紧大腿前侧肌肉),保持5秒再放松。如此反复。 4. 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将膝关节伸直,然后将下肢抬高,约与床面呈45°,维持10秒后慢慢放下。如此反复。 以上4种锻炼速度宜慢,每次练习的个数以及每天练习的数次由少至多、循序渐进的增加,以自己能够耐受为度,切忌锻炼过急或过度导致病情加重。每次煅练结束后自我按摩及抖动放松下肢疲劳的部位。
本报记者 王黎洋 《 生命时报 》( 2014年11月04日 第08 版) 运动时磕伤、走路时扭伤了脚,处理这些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小损伤,方法是否得当对患者的恢复极为重要。而在北京中医医院骨科,有一个与此有关的绝活——“定痛膏”,一个有着60年历史的跌打损伤独家秘方。 近日,《生命时报》记者来到位于门诊二楼的骨科治疗室,看到不少跌打损伤的患者都在排队。有的是脚踝扭伤、有的是手指挫伤、有的是膝关节骨质增生疼痛,但无论哪种疾患,护士都会按医嘱熟练地将一种深褐色药膏少量且均匀地涂抹在纱布上,然后外敷在患者的疼痛部位,再用弹力绷带包扎。北京中医医院骨伤科主治医师孙佩宇介绍:“这种褐色的膏药就是医院上世纪50年代由名老中医们共同研究开发的定痛膏。”定痛膏的配方目前处于保密状态,主要包含红花、乳香、没药、当归、土鳖虫及冰片等药材。此药药性偏温热,红花活血通径,散瘀止痛;乳香、没药调气活血、消肿生肌;土鳖虫破血逐瘀,散症结;冰片通诸窍,散郁火。诸药合用,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特别对四肢、关节处的挫伤、扭伤等急性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有不错的疗效。最近几年研究还发现,慢性劳损造成的软组织疼痛也可通过外敷定痛膏来缓解。 孙佩宇介绍说,一般情况下,发生跌打损伤,首先要到医院拍片子,如果没有骨折、脱位,也没有发生皮肤破损,就可以用定痛膏来进行治疗:涂抹定痛膏的时候,应首先将药膏抹在纱布或者餐巾纸上,抹得均匀且薄,太厚不利于药物的渗透,还容易造成过敏。敷药后2~3天建议冰敷,冰具有寒性收引的作用,可避免出血导致的局部瘀青;同时建议抬高患处,可加速血液回流,防止肿胀发生。孙佩宇提醒,一旦发生急性软组织损伤,最好在两天之内开始外敷定痛膏,且越早越好。建议每天敷一次,一次6小时。 需要注意的是,敷药过程中,由于局部皮肤透气较少,可能产生过敏,所以外敷时间建议不超过8小时,一旦出现过敏,应立刻取下膏药并洗净,过敏症状仍不缓解则应到医院就诊。▲http://paper.people.com.cn/smsb/page/2014-11/04/08/S8B1104_b.jpg
2014年04月09日00:05 来源:北京商报 在北京中医医院骨按科,中医主治医师孙佩宇忙得不可开交,用一位老年女性患者的话说,“我来这里就找孙大夫看病,愿意听他聊天”。忙完患者的诊治,孙佩宇接受了北京商报记者的采访。 谈到中医的手术,孙佩宇讲述,中医手术自古有之,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在劳动中有了创伤,就拔出体内异物,用草药包扎伤口。这就是最早的中医外科治疗方法。《周礼》中外科医生被称为“疡医”,主治疮疡、痈肿等外科疾病,手术成为中医内科与中医外科的重要区别之一。后来受儒家思想“人之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影响,再加上近现代中国科技整体落后,中医手术发展慢了。西方工业文明带来了手术照明灯、消毒药品、麻醉机器等,手术用的医疗器械越来越先进,好多人以为只有西医才动手术,其实并非如此。“有的手术适合中医做,西医做有时效果反而不好。”他说。 孙佩宇举了一个病例。有位患者因为得了感染性疾病,长期吃抗生素,病是好了,但免疫系统被严重破坏,得了痛风病,尿酸盐沉淀在关节,后来在全身多处形成痛风石,疼痛难忍。“当时西医不敢给他做手术,他不能再用抗生素,肾脏也不好,后就来我院治疗。当时我们根据他的症型用中药进行扶正祛邪,提高免疫力,然后再动手术。很快就把痛风石取掉,把坏掉的骨质刮掉。”他回忆,那位患者的脚趾当时感染,这也在医院的预案中,用清热利湿的药,内服外加熏蒸泡洗,很快他的脚趾好了。 谈到这次手术的感想,孙佩宇认为:“有的高风险手术西医不敢做,中医反而能安全地解决问题。”骨科疾病的诊治,“中医辨证施治,有的是气滞血瘀,有的是肝肾亏损,有的风寒湿痹等,要根据不同的症状进行治疗。 北京商报记者 刘亚力http://news.hexun.com/2014-04-09/163749648.html
1. 卧硬板床休息和制动:卧床一般使用木板床正常铺被褥。最好完全卧床不下床,需4周左右。2.离床时可戴腰围保护。戴腰围保护腰部有助于减轻疼痛,以便于离床活动。但不宜长期应用,否则易造成肌肉萎缩。3.腰背肌力功能锻炼:包括小燕飞(俯卧位,头、颈、胸及双下肢同时抬高,两臂后伸,仅腹部着床,整个身体呈反弓形,如飞燕点水姿势。保持该姿势一至数秒然后放松。如此重复。),五点支撑(仰卧屈膝,用头部、双肘及双足作为支撑点,弓形撑起背部、腰部、臀部及下肢,至最高处后放下。如此重复。)等方法。活动量根据自身情况从少到多逐步增加,以能承受、不引起不适为度,切忌活动过度加重病情。
长期一种“强迫”性姿势(工作、看电脑、打麻将)、睡眠枕头过高或过低等不良姿式、外部的创伤或损害(包括不适当的推拿按摩等)、受寒受凉都会不同程度地造成椎间盘和小关节的退变和破坏,产生椎间盘突出或形成骨赘,形成颈椎病。所以避免颈部劳损(不要一个姿势持续太久、定时放松休息、适当活动)、 合适的枕头、避免颈部外伤、防寒保暖、多做仰头动作的运动都有预防颈椎病的作用。
多年的临床实践使我感觉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优势巨大。作为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疾患的骨科,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手术前后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因人而异的用中医疗法综合调理,用中医药为骨折术后患者护航,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为广大患者解除疾苦。这里有一个我们最近刚刚经治的病例:87岁的詹大娘前不久走路时不慎摔倒,当即觉得左髋疼痛、活动受限而不能站立及行走,伤势较重。急到我院就诊,经查体及x线检查,原来是因摔伤造成了“左股骨粗隆间骨折”,且骨折移位明显。为使老人能够早期下床活动,避免褥疮、感染等卧床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为了避免骨折畸形愈合,应及早手术治疗。我们迅速为其施行了“闭合复位PFN内固定”术,手术顺利结束,患者安全返回病房。但老人平素体质较弱,且患有高血压、脑梗塞等多种基础疾病,经摔伤骨折及手术刺激饮食明显减少,导致了低钾血症,进而出现了麻痹性肠梗阻,腹痛且腹胀如鼓,大便不通。这些又进一步加剧了饮食减少的问题,进而形成了恶性循环。虽经补钾、胃肠减压、灌肠治疗及单纯通里攻下药物内服,病情略有缓解但症状仍较重。见到这种情况,科主任雷仲民教授组织全科医生对该患者的病情进行了中西医两方面的深入分析,综合患者体质、病史、症状、体征及舌脉,认为目前患者病情在中医属于“关格”、“肠结”范畴,证属瘀血内蓄兼气血亏虚,应治以攻下逐瘀,同时由于患者平素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而胃肠蠕动无力,需同时治以益气生血,予桃仁承气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减,方用酒军15g、枳实15g、厚朴10g、桃仁10g、玄参10g、麦冬10g 、生地10g、黄芪20 g 、当归10g、白芍10g。服两剂后患者症状即明显缓解,五剂后腹痛、腹胀及大便不通症状消失,饮食亦基本恢复正常。
运动时磕伤了、走路时扭伤了脚,这些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急性软组织损伤,处理的是否合适,对患者的恢复极为重要。跌打损伤造成了急性软组织损伤后如何能恢复得更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建院初期的名老中医们共同研制了一种专门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药膏--定痛膏。定痛膏的配方主要包含红花、乳香、没药、当归、土鳖虫以及冰片等。此药性偏温热,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特别是对于急性的、位于四肢、关节处的挫伤、扭伤等软组织损伤有着非常好的疗效。一旦发生急性软组织,最好在两天之内开始外敷定痛膏效果为最佳,且越早越好。一般情况下,如果发生跌打损伤,首先要到医院拍片子,如果没有骨折、脱位,也没有发生皮肤破损,就可以用定痛膏来进行治疗:涂抹定痛膏的时候,要首先将药膏抹在纱布或者餐巾纸上,要抹的均匀且薄,不能涂太厚,太厚则靠外药膏不能渗透到皮肤中去,无法发挥药效,且易造成过敏。并予以冰敷24~36小时,防止因毛细血管破裂所导致的大面积瘀青,同时抬患处,加速血液回流,防止肿胀发生。定痛膏不仅对跌打损伤有不错的功效,而且对因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等引起的慢性疼痛也有不错的疗效。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该药对慢性劳损造成的软组织疼痛也有一定的疗效。受伤后,前24~36小时的冰敷和使用定痛膏是不冲突的,可以同时进行。每天敷一次,一次6小时。如果首次使用没有过敏等现象,第二次使用时可适当延长外敷时间,但建议不要超过8小时。敷药过程中,局部皮肤透气较少,可能产生过敏,且年纪较轻的人皮肤较薄,发生过敏的概率相对高一些,老年人相对较好。但一般情况下,除三岁以下婴幼儿,此药都适用。只要规范应用过敏现象发生的几率很小。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出现过敏现象,应立刻取下膏药、洗净。具体的过敏症状,因为每个人体质不同,还需区别对待。如过敏症状仍不缓解则应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