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始添加辅食到幼儿完全能够自主进食普通食物,约历时1年半左右。,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十分复杂的过程按照儿童对辅食接受和摄入的一般进程把辅食添加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辅食添加初始阶段6—7个月。初始阶段是抚养者尝试让婴儿感受辅食、接受辅食和练习咀嚼、吞咽等摄食技能的过程,这个过程有较大个体差异 一般需1个月左右时间完成。 (1)继续母乳喂养 强调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充足者不要用婴儿配方奶替代母乳,每天为婴儿提供约800-100ml的奶量。 (2)辅食种类:初始阶段添加的辅食,应是容易吞咽和消化,不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强化铁的谷类食物,如强化铁的米粉等。蔬菜类如白萝卜、胡萝卜、南瓜、西红柿、菠菜泥等均是常见的选择。水果类常见的有苹果、香蕉、梨子、木瓜泥等。从婴儿6个月开始推荐应用辅食营养补充品营养包。 (3)食物质地:米粉可用乳汁或温水调制成泥糊状,避免过稀过稠,蔬菜、水果处理后均捣成的泥状。方便吞咽,喂时用勺子将食物送在儿童舌体的前端让儿童自己通过口腔运动把食物移动到口腔后部进行吞咽,避免把食物直接送到舌体后端,否则容易造成卡噎或引起恶心、呕吐。 (4)餐次食量:开始1天1次 每次1-2勺米粉或蔬菜,水果泥。每次只添加一种,注意观察婴儿添加辅食后的反应,观察5-7天无不良反应后再添加另一种辅食。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到1天2-3小餐. 所用瓷勺10mL 及直口碗250mL。 2. 辅食添加第二阶段7-9个月。这个阶段婴儿多数已经萌出了切牙,具有一定的咀嚼,吞咽能力,消化能力也在提高。 进一步增加儿童辅食添加的种类和数量,达到代替1-2次母乳的程度。 (1)继续母乳喂养 每天母乳喂养至少3-4次为婴儿提供约700-800ml的奶量。 (2)辅食种类:在前期辅食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谷薯类食物,蔬菜和水果的种类,注意食物的能量密度和蛋白质的含量,富铁食物,深色蔬菜优先。高蛋白食物包括动物性食物如蛋黄 畜禽类、鱼类和豆类食物、红肉、肝泥、动物血中的铁含量丰富且易于吸收,而蛋黄及植物类食物中的铁吸收率较低。根据辅食种类搭配或烹制需要可添加少许油脂,以植物油为佳,数量应在10g以内。 (3)食物质地 从泥状逐渐过渡到碎末状的食物,相应适当增加食物的粗糙度,如从蔬菜、水果泥到软的碎末状水果和蔬菜。可给8个月婴儿提供一定的手抓食物,如手指面包、蒸熟的蔬菜棒、块,以锻炼婴儿咀嚼和动手能力。婴儿9个月后基本可用杯子进食液体食物。 (4)餐次食量: 每天辅食喂养2次谷薯类食物如面条、面包或土豆等3-8勺,动物、豆类食物如蛋黄、红肉、鸡肉、鱼肉、肝脏、豆腐等3-4勺;蔬菜、水果类各1-3碗,此时婴儿具备了一定的手眼协调能力,为其提供手抓进食的机会,提高婴儿自主进食的兴趣和积极性。 辅食添加是一个由少到多的渐进过程,推荐量只是达到稳定状态的平均量,婴儿生长发育迅速,个体差异较大,实际喂养中应视婴儿个体情况,按需喂养。通过定期测查儿童体重 身长等进行生长发育评价可衡量喂养是否满足了婴儿的营养需要。 3. 辅食添加第三阶段10-12个月.通过前两个阶段的辅食添加,婴儿已经适应了多数常见食物并且达到了一定进食数量,手眼协调摄取食物的能力得到发展,口腔咀嚼、翻动、吞咽食物的能力更加熟练 该阶段应进一步强化喂养模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1)继续母乳喂养 每天母乳喂养不少于2-4次 提供约600-700ml的奶量。(2)辅食种类:继续添加各种谷类食物如软米饭、手抓面包、磨牙饼干、豆类食物如豆腐;动物性食物如蛋黄、畜禽类、鱼类食物以及常见蔬菜和水果等食物 油脂的量在10g以内。 (3)食物质地:婴儿长出了较多的乳牙,能处理更多粗加工食物,由泥状、碎末状食物逐渐过渡到碎块状 指状食物 但要避免进食不容易弄碎或过滑的食物,如鱼丸、果冻 爆米花等 以免引起窒息或其他意外。 (4)餐次食量:根据婴儿需要增加进食量,一般每天2-3次,加餐1次。进食量为每天谷薯类1/2-3/4碗,动物类包括蛋黄、红肉、禽肉、鱼肉等4-6勺蔬菜类和水果类各1/2碗,让幼儿与家人同桌吃饭,在父母帮助下练习用勺进食,用杯子喝水,让进餐过程变得有趣,增强儿童进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辅食添加第四阶段(12-24)个月多数幼儿1岁后乳磨牙开始萌出,咀嚼能力明显提高,也具备较好的运动协调能力,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自控能力,该阶段是进一步锻炼自主进食能力,培养巩固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时期。 (1)继续母乳喂养 提供奶量约400-600ml,母乳不足时或已经没有母乳者 以适合幼儿年龄段的配方奶作为替代,也可摄入一定量的鲜牛奶、酸奶等。 (2)辅食种类:普通食物、辅食已经占据食量的一半以上 逐步成为儿童食物的主体,除了前述谷薯类、动物类、蔬菜和水果类普通食物外,一些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包括鸡蛋白、贝壳类,如虾、蟹、花生和坚果类,如杏仁、腰果和核桃等食物已经可以尝试添加,但要适当粉碎加工,方便食用,并注意观察幼儿添加后的反应。注意口味清淡。每天油脂的量不高于 15g,食盐量低于1.5g,避免刺激性的食物。 (3)食物质地:尝试各种较大块的家常食物如各种肉块、水果、果干或大块蔬菜等。进一步锻炼幼儿咀嚼、吞咽能力,但此时幼儿牙齿咀嚼和吞咽能力尚在发育过程中,食物的质地要比成人的食物相对松软一些,质地太硬的食物会引起咀嚼、吞咽困难。 (4)餐次食量:每日:3餐 每餐1碗 另加餐2次,在两次正餐之间各加1次 辅食数量大约是每天谷物类3/4碗至1碗多,鸡蛋、红肉、禽肉、鱼肉约6-8勺,蔬菜类和水果类各,1/2-2/3碗。 让儿童和家人同桌吃饭 培养进食节律和良好饮食习惯 鼓励幼儿用勺 手拿等方式自主进食 以期到2岁时幼儿能够完全自主进食。进餐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内 最长不超过30分钟 避免吃饭时玩游戏、看电
先天性甲低是因甲状腺激素产生不足或其受体缺陷所致的先天性疾病,如果出生后未及时治疗,先天性甲低将导致生长迟缓和智力低下。 病因和分类临床表现一、新生儿期多数先天性甲低患儿出生时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但仔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常可发现可疑线索,例如母亲怀孕时常感到胎动少、过期产、巨大儿,生后可出现黄疸较重或者黄疸消退延迟、嗜睡、少哭、哭声低下、纳呆、吸吮力差、皮肤花纹(外周血液循环差)、面部臃肿、前后囟较大、便秘、腹胀、脐疝、心率缓慢、心音低钝等。如果中枢性甲低合并其他垂体促激素缺乏,可表现为低血糖、小阴茎、隐睾以及面中线发育异常,如唇裂、腭裂、视神经发育不良等。 二、婴幼儿及儿童期临床主要表现为智力落后及体格发育落后。患儿常有严重的身材矮小,可有特殊面容(眼距宽、塌鼻梁、唇厚舌大、面色苍黄)、皮肤粗糙、黏液性水肿、反应迟钝、脐疝、腹胀、便秘以及心功能及消化功能低下、贫血等表现。 诊断一、新生儿筛查卫生部规定新生儿先天性甲低筛查方法为足月新生儿出生72 h后,7 d之内,并充分哺乳,足跟采血,滴于专用滤纸片上测定干血滤纸片TSH值。该方法只能检出原发性甲低和高TSH血症,无法检出中枢性甲低、TSH延迟升高的患儿等。 低或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反馈建立延迟,可能出现TSH延迟升高,为防止新生儿筛查假阴性,可在生后2~4周或体重超过2500 g时重新采血复查测定TSH、FT4。 二、确诊性检查测定血清FT4和TSH,FT4浓度不受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水平影响。若血TSH增高、FT4降低者,诊断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若血TSH增高、FT4正常,可诊断为高TSH血症。若TSH止常或降低,FT4降低,诊断为继发性或者中枢性甲低。 治 疗无论是原发性或者继发性先天性甲低,一旦确定诊断应该立即治疗。对于新生儿筛查初次结果显示干血滤纸片TSH值超过40 mU/L,同时B超显示甲状腺缺如或发育不良者,或伴有先天性甲低临床症状与体征者,可不必等静脉血检查结果立即开始左旋甲状腺素钠(L-T4治疗)。不满足上述条件的筛查阳性新生儿应等待静脉血检查结果后再决定是否给予治疗。 治疗首选L-T4(优甲乐) ,新生儿期先天性甲低初始治疗剂量10~15μg/(kg?d),每日1次口服,尽早使FT4、TSH恢复正常,FT4最好在治疗2周内,TSH在治疗后4周内达到正常。对于伴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初始治疗剂量应减少。治疗后2周抽血复查,根据血FT4、TSH浓度调整治疗剂量。 在随后的随访中,甲状腺激素维持剂量需个体化。血FT4应维持在平均值至正常上限范围之内,TSH应维持在正常范围内。L-T4治疗剂量应随静脉血FT4、TSH值调整,婴儿期一般在5~l0μg/(kg/d),1~5岁5~6μg/(kg/d),5~12岁4~5μg/(kg/d)。药物过量患儿可有颅缝早闭和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表现,如烦躁、多汗等,需及时减量,4周后再次复查。 对小婴儿,L-T4片剂应压碎后在勺内加入少许水或奶服用,不宜置于奶瓶内喂药,避免与豆奶、铁剂、钙剂、消胆胺、纤维素和硫糖铝等可能减少甲状腺素吸收的食物或药物同时服用。 对于TSH大于10 mU/L,而FT4正常的高TSH血症,复查后TSH仍然增高者应予治疗,L-T4起始治疗剂量可酌情减量,4周后根据TSH水平调整。 对于TSH始终维持在6~10 mU/L的婴儿的处理方案目前仍存在争议,在出生头几个月内TSH可有生理性升高。对这种情况的婴儿,需密切随访甲状腺功能。 对于FT4和TSH测定结果正常,而总T4降低者,一般不需治疗。多见于TBG缺乏、早产儿或者新生儿有感染时。 对于幼儿及年长儿下丘脑-垂体性甲低,L-T4治疗需从小剂量开始。如伴有肾上腺糖皮质功能不足者,需同时给予生理需要量皮质素治疗,防止突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如发现有其他内分泌激素缺乏,应给予相应替代治疗。 随访随访需定期复查患儿血FT4、TSH浓度,以调整L-T4治疗剂量。治疗后2周首次进行复查。如有异常,调整L-T4剂量后1个月复查。1岁内每2~3个月复查1次,1岁以上3~4个月复查1次,3岁以上6个月复查1次,剂量改变后应在1个月后复查,并同时进行体格发育评估,在1岁、3岁、6岁时进行智力发育评估。 部分高TSH血症患儿在随访过程中可发现血FT4增高,需逐步减少服用的L-T4剂量,直至停药观察。 先天性甲低伴甲状腺发育异常者需要终生治疗,其他患儿可在正规治疗2~3年后尝试停药1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B超或者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显像。治疗剂量较大的患儿如要停药检查,可先减半量,1个月后复查。如TSH增高或伴有FT4降低者,应给予甲状腺素终生治疗。如甲状腺功能正常者为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继续停药并定期随访1年以上,注意部分患儿TSH会重新升高。
食物过敏是由免疫机制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其中牛奶蛋白过敏(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 CMPA)多见于婴幼儿,为牛奶蛋白引起的异常或过强的免疫反应,可由IgE介导、非IgE介导或两者混合介导。 牛奶蛋白过敏临床表现牛奶蛋白过敏症状多样,通常无特异性,最常累及消化道、皮肤黏膜和呼吸道。因此,病史应重点询问牛奶摄入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包括症状出现的年龄、进食后症状出现的时间、症状是否均与进食牛奶有关、停食牛奶后症状是否有改善、最近一次出现症状的时间等。家长记录连续2周内的饮食日记可提供更为可靠的病史资料。此外,对于有牛奶蛋白过敏高风险的儿童应重点关注。 根据临床表现可将牛奶蛋白过敏分为轻~中度和重度。 具有一种或多种下列症状为轻~中度牛奶蛋白过敏:①胃肠道:反复反流、呕吐、腹泻、便秘(伴或不伴肛周皮疹)、便血;②皮肤:湿疹样表现、红斑、风团、血管性水肿;③呼吸系统:非感染性流涕、慢性咳嗽及喘息;④一般情况:持续肠痉挛(≥3h/,≥3次/周,持续≥3周)。 具有1种或多种下列症状为重度牛奶蛋白过敏:①胃肠道:由于拒食、腹泻、呕吐或反流造成生长障碍、中到大量的便血造成血红蛋白下降、蛋白丢失性肠病、内镜或组织学证实的肠病或溃疡性结肠炎;②皮肤:严重渗出性湿疹样表现伴有生长障碍、低蛋白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③呼吸系统:伴有呼吸困难的急性喉头水肿或支气管阻塞;④严重过敏反应:症状进展迅速、累及两个以上器官系统,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出现如血压下降及心律失常等表现,甚至过敏性休克。 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断方法(1)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可采用新鲜牛奶或者商品化牛奶蛋白过敏原提取液进行皮肤点刺,但新鲜牛奶点刺试验还存在标准化、感染等问题,需要谨慎对待。当阳性对照(组胺:10 mg/ml)丘疹平均直径d[(最长径+与之垂直横径)/2]≥3 mm,阴性对照(生理盐水)丘疹平均直径<3mm时,牛奶蛋白抗原反应的丘疹平均直径较阴性对照大3 mm为阳性。皮肤点刺试验阴性可基本排除IgE介导的CMPA;阳性尚不能确诊,需排除假阳性以及致敏状态。皮肤点刺试验为体内实验,可能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必须在具备急救设施的医院内在专科医生监督下操作。此外,皮肤点刺试验对非IgE介导的CMPA(如牛奶蛋白诱导的肠炎、结肠炎等)不具诊断价值。 (2)血清牛奶特异性IgE抗体测定:为体外筛查试验。牛奶特异性IgE抗体阳性而无临床症状,考虑为临床致敏状态。随牛奶特异性IgE浓度增加,出现需治疗的症状几率亦增加,但确诊仍需口服牛奶激发试验。 牛奶蛋白诱导的食管炎、胃肠炎、结肠炎等多属非IgE介导,或为混合型(IgE和非IgE共同介导),故难以用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判断。若病史提示症状与牛奶摄入密切相关时,可行消化道内镜检查。内窥镜检查可获取消化道黏膜标本,若黏膜下嗜酸细胞每高倍视野>15~20个,即可诊断为嗜酸细胞浸润。由于食物蛋白进入人体后都会诱导机体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故临床上不能以食物特异性IgG检测作为筛查和诊断食物过敏的方法。 (3)牛奶回避、口服激发试验:口服激发试验开始前应先进行牛奶回避试验。饮食中回避牛奶或奶制品2~4周,记录临床症状;若症状改善,考虑该儿童临床症状可能与CMPA有关,需行口服牛奶激发试验确诊。口服牛奶激发试验包括开放激发试验(open challenge test)和双盲安慰剂对照激发试验(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challenge test),后者是确诊的“金标准”。由于婴幼儿多表现为客观临床症状,基本不受心理因素影响,故可用开放激发试验确诊。激发试验时牛奶初始量以不能引起症状的小剂量开始,通常将1滴牛奶滴在嘴唇;激发量逐渐增加为0.5、1.0、3.0、10、30、50、100、200ml。每次增量间隔时间应根据病史或怀疑的过敏类型来确定,一般为20~30 min。激发过程中监测并记录相关症状,当激发试验诱发出症状,即可确诊牛奶过敏。若未能诱发出症状,医生应指导家长离院后继续观察儿童表现至少72 h,并仔细记录症状,以免漏诊迟发型CMPA。 口服牛奶激发试验费时、费力、家长与儿童的依从性差,且因存在一定风险,故须在具有急救设备的医院内并由专业人员实施。对于曾发生过严重CMPA反应的患儿不宜进行激发试验。 牛奶蛋白过敏的饮食管理及治疗目前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回避牛奶蛋白是最主要的治疗措施。 (一)饮食管理治疗牛奶蛋白过敏的最佳方法是回避牛奶蛋白,同时给予低过敏原性配方替代治疗,以提供生长所需的能量及营养。 1.人乳喂养儿发生CMPA:继续人乳喂养,母亲需回避牛奶及其制品至少2周;部分过敏性结肠炎儿童母亲需持续回避4周。若母亲回避牛奶及其制品后儿童症状明显改善,母亲可逐渐加入牛奶,如症状未再出现,则可恢复正常饮食;如症状再现,则母亲在哺乳期间均应进行饮食回避,并在断离人乳后给予深度水解蛋白配方或氨基酸配方替代。因牛奶为钙的主要来源,母亲回避饮食期间应注意补充钙剂。 此外,严重CMPA患儿,母亲饮食回避无效时,可考虑直接采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或氨基酸配方替代。 2.配方奶喂养儿发生牛奶蛋白过敏:≤2岁CMPA患儿应完全回避含有牛奶蛋白成分的食物及配方,并以低过敏原性配方替代;>2岁CMPA患儿由于食物来源丰富,可满足生长发育需要,故可进行无奶饮食。 (1)氨基酸配方:氨基酸配方不含肽段、完全由游离氨基酸按一定配比制成,故不具有免疫原性。对于牛奶蛋白合并多种食物过敏、非IgE介导的胃肠道疾病、生长发育障碍、严重牛奶蛋白过敏、不能耐受深度水解蛋白配方者推荐使用氨基酸配方。 (2)深度水解配方:深度水解配方是将牛奶蛋白通过加热、超滤、水解等特殊工艺使其形成二肽、三肽和少量游离氨基酸的终产物,大大减少了过敏原独特型抗原表位的空间构象和序列,从而显著降低抗原性,故适用于大多数患儿。<10%牛奶蛋白过敏患儿不能耐受深度水解配方,故在最初使用时,应注意有无不良反应。 (3)大豆蛋白配方:以大豆为原料制成,不含牛奶蛋白,其他基本成分同常规配方。由于大豆与牛奶间存在交叉过敏反应且其营养成分不足,一般不建议选用大豆蛋白配方进行治疗,经济确有困难且无大豆蛋白过敏的>6月龄患儿可选用大豆蛋白配方;但对于有肠绞痛症状者不推荐使用。 (4)其他动物奶:考虑营养因素及交叉过敏反应的影响,故不推荐采用未水解的驴乳、羊乳等进行替代治疗。 3.牛奶特异性口服免疫疗法:是指给患儿服用小剂量的牛奶蛋白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此方法是目前治疗食物过敏的研究热点,但尚未广泛用于临床。 (二)药物对症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抗组胺药以及白介素-5抗体等。对于牛奶蛋白诱发的严重过敏反应因可危及生命,迅速处理十分重要。肾上腺素是治疗严重过敏反应的首要药物。一旦发生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使用1‰肾上腺素(1 mg/ml)0.01~0.3 mg/kg肌肉注射,必要时可15 min后重复1次。治疗关键是维持呼吸道通畅和保持有效血液循环,其他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及β受体拮抗剂等。 (三)随访牛奶及其制品回避过程中应由专科医生及营养师共同监测患儿生长发育状况;同时教育家长在购买食品前应先阅读食品标识,避免无意摄入。牛奶蛋白回避通常需持续3~6个月,在决定是否恢复常规饮食前应进行再评估,包括SPT或sIgE、牛奶蛋白激发试验。对于重症患儿,再评估时sIgE仍处于高水平时,建议不再进行牛奶蛋白激发试验,应继续进行饮食回避。
儿童便秘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据数据显示,多达30%的儿童曾有过便秘。 一、儿童便秘病因儿童有三个时期容易发生便秘1.开始摄入固体食物或牛奶时 (1)摄入饮食改变 婴儿期摄入的饮食向固体食物过渡是便秘的一个常见触发因素,这是因为过渡期膳食含有的纤维和液体量往往不足(婴儿配方米粉提供的纤维量非常少)。 而2岁以下的儿童,纤维摄入的目标量约为5g/d。低于此目标就可能触发便秘。 (2)可能为牛奶蛋白不耐受 牛奶摄入与便秘关联的机制尚不清楚,但目前的研究中提出较多的看法为过敏机制。 在上述研究中,这类儿童更可能合并有鼻炎、湿疹或喘息的症状。也很可能存在肛裂、肛周红斑或水肿、直肠黏膜炎症的证据,以及超敏反应的征象(如抗牛奶抗原的特异性IgE抗体)。 这类儿童的便秘可能是牛奶蛋白不耐受的一种表现(牛奶蛋白不耐受在婴儿期通常表现为结肠炎或小肠结肠炎)。 2.如厕训练时 排便训练是影响儿童自尊和独立的发育里程碑。 要掌握排便技能,儿童必须发展出在厕所中排出大便前保留排便的能力和兴趣,在儿童发育做好准备之前,如果大力鼓励排便训练,可能会适得其反。 如果父母强迫儿童排便训练,则可能出现反抗,甚至导致各种问题,便秘就是其中之一。 (1)忍便不排 排便频率减少,会导致大便变硬和排便疼痛,如果排便疼痛,儿童可能会进一步忍便不排,让大便更干燥更难排,导致恶性循环(一旦忍便不排的恶性循环已开始,就只能通过软化大便以促进无痛排便来逆转)。 (2)纤维摄入不足或过量 2岁以上儿童纤维的目标摄入量等于儿童年龄加5-10g/d,前文提过,低于此摄入目标可能会导致便秘,但需注意的是,对于有忍便不排行为的儿童,摄入过量的纤维反而有增加粪便嵌塞的风险。 因此,对于有忍便不排或有粪便嵌塞病史的儿童,应在结直肠张力恢复后,如使用轻泻药成功治疗数月后,才鼓励摄入额外的纤维。 (3)过量摄入牛奶 每日摄入牛奶大于700-900ml会降低肠动力并使儿童饱足,因而减少儿童摄入其他可促进大便软化的液体和食物。 3.入学时 儿童不愿意使用学校的厕所,或作息时间的改变干扰了如厕,儿童可能会忍便不排,从而触发入学过度期的便秘。 二、如何诊断儿童功能性便秘简单一句话总结就是持续性排便困难伴有排便次数减少,并且排除器质性疾病。 1.根据罗马Ⅳ标准判断 4岁或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至少存在以下症状中的两种(每周至少发生1次),并且不能用另一种疾病解释。 (1)每周排便2次或2次以下 (2)每周至少有1次大便便失禁发作 (3)憋便姿势或过度刻意控制排便(排便克制)史 (4)排便疼痛或排硬便史 (5)直肠内存在巨大粪团 (6)可能阻塞厕所的粗便排出史 2.排除婴幼儿正常的排便模式 婴幼儿由于其年龄的特殊性,有各自不同的正常排便模式,以下这些情况不属于病态: (1)足月新生儿,首次排便通常发生在出生后36小时内(早产儿可能延迟);90%的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会排出胎粪。 (2)在出生后第1周,婴儿平均每日排便4次,具体会因婴儿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而异。母乳喂养儿在出生后最初几日排便次数可少至一日1次,随后排便频率随母乳产量增加而增加。 (3)3个月内,排便频率受喂养方式和配方奶类型的影响而异: A.母乳喂养的婴儿平均每日排便3次,有的可能每次喂奶后都会排便,有的可能最长达7日都不排便。 B.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平均每日排便2次,但会根据配方奶类型而变化。比如大豆配方奶会让大便更硬,排便次数更少;水解酪蛋白配方奶使大便更松散,排便更频繁。 (4)到2岁时,平均排便次数降至略低于每日2次。 (5)4岁以后,平均排便次数略高于一日1次。 注意,婴儿还有一种特殊的现象,称为婴儿排便困难,但这也不是便秘。 婴儿排便困难是一种功能紊乱,定义为其他方面健康的婴儿在成功排出软便前用力排便或哭闹10分钟。 罗马Ⅲ标准定义发病年龄为小于6月龄,但有研究表明这一现象最晚可发生于不超过9月龄的婴儿。 这种症状可能是由于排便努力过程中未能放松盆底,此外,婴儿腹肌张力也不足,以致于不能做出Valsalva动作。 婴儿大便困难通常随着婴儿发育成熟而自行缓解,作为医生需要对父母进行恰当安慰。 3.排除便秘相关的器质性疾病 常见的器质性病因包括有牛奶(或其他膳食蛋白)不耐受;乳糜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神经系统疾病(脑性瘫痪和椎管闭合不全)、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g)。 紧急的病因包括有婴儿先天性巨结肠、骶部畸胎瘤、肉毒中毒,而所有年龄出现囊性纤维化、铅中毒、肠梗阻,都可能导致便秘相关的器质性疾病。 这里解释下先天性巨结肠(赫什朋病),在表现出便秘的新生儿和小婴儿中,它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该病是一种结肠运动障碍,其原因是直肠和远端结肠神经节细胞先天性缺失。 因此,受累的结肠段不能放松,导致功能性阻塞。虽然本病少见(5000例活产儿中约有1例),但及时诊断对于避免并发症很重要,并发症可能危及生命。 若出现以下情况,应怀疑存在该病:出生后第1周出现症状,胎粪延迟排出(出生后超过48小时才首次排出胎粪) 、腹部膨隆、呕吐。 三、儿童便秘该如何治疗(1)急性便秘(4周以内) 急性便秘多由膳食改变(如过渡至固体食物)引起,采用膳食干预通常有效。 ①未添加固体食物的婴儿:可向配方奶粉中加入不能消化、有渗透活性的碳水化合物来治疗,并逐步调整剂量来诱导每日排便。 *加入富含山梨醇的果汁(如苹果汁、西梅汁或梨汁),合理起始剂量是每日2-4盎司(约58-116ml)的100%果汁。*加入乳果糖(每日约1mL/kg) ②已添加固体食物的婴儿:用杂粮麦片或大麦麦片替代米粉;用富含山梨醇的水果泥比如西梅泥或纤维含量高的蔬菜如豌豆泥替代其他的果蔬泥;绿叶蔬菜不可打成泥,剁碎即可。 那么,我们能否使用开塞露帮助婴儿排便呢? 如果直肠内的大便很硬,偶尔可使用甘油栓刺激直肠。但不应频繁采用这些干预措施,因为婴儿可能形成依赖于直肠刺激以启动排便的行为习惯;此外,甘油可能刺激肛门或直肠黏膜。 (2)慢性便秘/复发性便秘 膳食调整和急性便秘相同,区别在于对于充分采取了膳食干预,但仍存在持续或复发性便秘的6个月以上的婴儿建议使用渗透性泻药治疗(PEG 3350,如Miralax、乳果糖,PEG 3350国内没有,国内普遍使用乳果糖)。 一般用药1-2天即起效,会软化大便,消除孩子排便的痛苦,重新建议正常排便反射;然后维持用药一段时间维持大便软化,通常维持用药2个月或在便秘症状消失1个月后逐渐减量(不超过3个月)。 需避免对婴儿使用刺激性轻泻药(如番泻叶、比沙可啶)、矿物油和灌肠剂,因为这类药物可能有不良反应。 2.1岁以上儿童 (1)急性便秘 ①大便较硬和排便费力但疼痛轻微且没有忍便不排行为、出血或肛裂的儿童,改变膳食可能就足够了。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 A.推荐天然含较高纤维的食物; B.保证每日摄入充足的液体(960-1920mL,每日最低液体摄入量为10kg摄入960ml,每增加1kg增加50ml),除非该儿童存在脱水,否则没有必要增加液体摄入量; C.限制奶量不超过700ml或暂停牛奶,食用酸奶或钙强化豆奶代替; D.暂停入厕训练;或在饭后10分钟左右让孩子去排便,有助于训练孩子养成每天固定时间自主排便的习惯。 ②有忍便不排行为、排便时疼痛、直肠出血或肛裂的儿童,除了以上治疗外,初始期建议使用渗透性泻药辅助治疗,局部应用凡士林来治疗肛裂。 (2)复发性便秘 除了和急性便秘一样的治疗外,最重要的是识别并处理那些持续性膳食问题和/或任何诱发事件。 诱发事件可能包括排便疼痛反复发作(如肛裂、大便干硬所)、害怕使用学校的厕所、轻泻药治疗不充分和过早停用,以及在餐后或在学校没有足够时间使用厕所等。 最后总结一下,便秘虽然不是什么严重疾病,但是治疗并不那么容易。
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儿童期发生的一种神经精神疾病,临床以反复发作的不自主多部位抽动、声音(语言)抽动为主要特点,男性多见,大部分患者于4~12岁之间起病。患者常存在多种共病情况,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障碍(OCD)、行为问题等。 临床表现诊断医生主要依靠发病年龄、多发运动性抽动伴发声性抽 动等特征性缶床表现作出诊断,电生理及神经影像学 检查排除脑部其他器质性疾病,一般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 无特异性,即一般都表现为正常。 电生理检查 少数病例可见非特异性脑电图异常。 神经影像检查 某些患儿头颅磁共振成像 (MRI) 可显示双侧尾状核、豆状核较正常对照组小,且双侧基底节不对称。 治疗●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 主要是氟哌啶醇和匹莫齐特, 是最有效的药物, 但副作用较多, 不推荐作为首选。 氟奋乃静和硫必利也有 较好疗效, 且副作用较轻。 此外利培酮也有较好疗效。 ☆中枢性az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治疗轻至中度抽动的一线用药, 推荐作为首选, 可选择可乐定。 ☆ 作用于丫-氨基丁酸 (GABA) 系统的药物 氯硝西泮、 丙戌酸钠等, 也有较好的疗效。 OCD的药物治疗 ☆三环类抗抑郁药 氯丙咪嗪是治疗强迫症最有效的药物, 因其副作用不推荐首选, 建议分别用两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ls)类药物无效时考虑使用。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ls) 推荐用于强迫症首选。可选择的药物包括氟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帕罗西汀。 ADHD的药物治疗 ☆中枢兴奋剂 哌甲酯和苯丙胺是治疗ADHD的一线用药, 但可能引起或恶化抽动症状,不推荐单独使用。 .☆az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可乐定和胍法辛疗效较好,同时具有抗抽动和改善注意力的作用 , 推荐治疗抽动+ADHD单独用药首选。 治疗疗程,如何停药从最低剂量起始,逐渐缓慢加量(1~2周增加一次剂量)至目标治疗剂量。②强化治疗:病情基本控制后,需继续治疗剂量至少1~3个月,予以强化治疗。③维持治疗:强化治疗阶段后病情控制良好,仍需维持治疗6~12个月,维持剂量一般为治疗剂量的1/2~2/3。强化治疗和维持治疗的目的在于巩固疗效和减少复发。④停药:经过维持治疗阶段后,若病情完全控制,可考虑逐渐减停药物,减量期至少l~3个月。若症状再发或加重,则恢复用药或加大剂量。⑤联合用药:当使用单一药物仅能使部分症状改善,或有共患病时,可考虑请神经科会诊,考虑联合用药;难治性TD亦需要联合用药。 健康教育针对患儿、患儿父母、老师及其他与患儿有较多接触的人员,告知抽动以及行为障碍是一种疾病,是患儿自己无法控制的,并非品行问题,不要过分关注患儿的抽动症状。健康教育方式包括个体指导、口头讲解、书面卡片提示、电话咨询、科普宣传、专门网站等。 ●面对患儿: 要帮助患儿认识到自己的病是可以治疗改善的, 消除自卑感, 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鼓励他们多与人交往。 ●面对父母: 应告知父母对患儿的关爱和理解的重要性,增进亲子接触和交流沟通,避免父母过多的责备、 惩罚和忽视。 如果患儿开始用药, 要遵循医嘱, 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有问题及时就医。 ●面对老师: 应告知老师有关的医疗知识, 并通过老师教育其他同学不对患儿的怪异行为作出讥讽、嘲弄或歧视, 同时老师要对患儿更加爱护, 帮助其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不便。
对于7~24月龄婴幼儿, 母乳仍然是重要的营养来源, 但单一的母乳喂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其对能量以及营养素的需求, 必须引入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与此同时, 7~24月龄婴幼儿胃肠道等消化器官的发育、 感知觉以及认知行为能力的发展, 也需要其有机会通过接触、 感受和尝试,逐步体验和适应多样化的食物, 从被动接受喂养转变到自主进食。这一过程从婴儿7月龄开始, 到24月龄时完成。 一.继续母乳喂养, 满6月龄起添加辅食。【提要】 母乳仍然可以为满6月龄 (出生180天) 后婴幼儿提供部分能量, 优质蛋白质、 钙等重要营养素, 以及各种免疫保护因子等。继续母乳喂养也仍然有助于促进母子间的亲密连接, 促进婴幼儿发育。因此7~24月龄婴幼儿应继续母乳喂养。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时, 需要以配方奶作为母乳的补充。婴儿满6月龄时, 胃肠道等消化器官已相对发育完善, 可消化母乳以外的多样化食物。同时, 婴儿的口腔运动功能, 味觉、 嗅觉、 触觉等感知觉, 以及心理、 认知和行为能力也已准备好接受新的食物。此时开始添加辅食, 不仅能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 也能满足其心理需求, 并促进其感知觉、 心理及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发展。 ?【关键推荐】 ⑴婴儿满6月龄后仍需继续母乳喂养, 并逐渐引入各种食物。 ⑵辅食是指除母乳和/或配方奶以外的其他各种性状的食物。 ⑶有特殊需要时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辅食添加时间。 ⑷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的婴幼儿, 应选择配方奶作为母乳的补充。 二.从富铁泥糊状食物开始, 逐步添加达到食物多样。【提要】7~12月龄婴儿所需能量约1/3~1/2来自辅食, 13~24月龄幼儿约1/2~2/3的能量来自辅食, 而母乳喂养的婴幼儿来自辅食的铁更高达99%。因而, 婴儿最先添加的辅食应该是富铁的高能量食物, 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 肉泥等。在此基础上逐渐引入其他不同种类的食物以提供不同的营养素。 ◆辅食添加的原则: 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 由少到多、 由稀到稠、 由细到粗, 循序渐进。从一种富铁泥糊状食物开始, 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 肉泥等, 逐渐增加食物种类, 逐渐过渡到半固体或固体食物, 如烂面、 肉末、碎菜、 水果粒等。每引入一种新的食物应适应2~3天, 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呕吐、 腹泻、 皮疹等不良反应, 适应一种食物后再添加其他新的食物。 ?【关键推荐】 ⑴随母乳量减少, 逐渐增加辅食量。 ⑵首先添加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富铁的泥糊状食物。 ⑶每次只引入一种新的食物, 逐步达到食物多样化。 ⑷从泥糊状食物开始, 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 ⑸辅食应适量添加植物油。 三.提倡顺应喂养, 鼓励但不强迫进食。【提要】 随着婴幼儿生长发育, 父母及喂养者应根据其营养需求的变化, 感知觉, 以及认知、 行为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顺应婴幼儿的需要进行喂养, 帮助婴幼儿逐步达到与家人一致的规律进餐模式, 并学会自主进食,遵守必要的进餐礼仪。父母及喂养者有责任为婴幼儿提供多样化, 且与其发育水平相适应的食物, 在喂养过程中应及时感知婴幼儿所发出的饥饿或饱足的信号, 并作出恰当的回应。尊重婴幼儿对食物的选择, 耐心鼓励和协助 婴 幼 儿进食 ,但绝不强迫进食。父母及喂养者还有责任为婴幼儿营造良好的进餐环境, 保持进餐环境安静、 愉悦, 避免电视、 玩具等对婴幼儿注意力的干扰。控制每餐时间不超过20分钟。父母及喂养者也应该是婴幼儿进食的好榜样。 ?【关键推荐】 ⑴耐心喂养, 鼓励进食, 但决不强迫喂养。 ⑵鼓励并协助婴幼儿自己进食,培养进餐兴趣。 ⑶进餐时不看电视、 玩玩具, 每次进餐时间不超过20分钟。 ⑷进餐时喂养者与婴幼儿应有充分的交流, 不以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 ⑸父母应保持自身良好的进食习惯, 成为婴幼儿的榜样。 四.辅食不加调味品, 尽量减少糖和盐的摄入。【提要】 辅食应保持原味, 不加盐、 糖以及刺激性调味品, 保持淡口味。淡口味食物有利于提高婴幼儿对不同天然食物口味的接受度, 减少偏食挑食的风险。淡口味食物也可减少婴幼儿盐和糖的摄入量, 降低儿童期及成人期肥胖、 糖尿病、 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强调婴幼儿辅食不额外添加盐、糖及刺激性调味品, 也是为了提醒父母在准备家庭食物时也应保持淡口味, 即为适应婴幼儿的需要, 也为保护全家人的健康。 ?【关键推荐】 ⑴婴幼儿辅食应单独制作。 ⑵保持食物原味, 不需要额外加糖、 盐及各种调味品。 ⑶1岁以后逐渐尝试淡口味的家庭膳食。 五.注重饮食卫生和进食安全。【提要】 选择新鲜、 优质、 无污染的食物和清洁水制作辅食。制作辅食前须先洗手。制作辅食的餐具、 场所应保持清洁。辅食应煮熟、 煮透。制作的辅食应及时食用或妥善保存。进餐前洗手, 保持餐具和进餐环境清洁、 安全。婴幼儿进食时一定要有成人看护, 以防进食意外。整粒花生、 坚果、果冻等食物不适合婴幼儿食用。 ?【关键推荐】 ⑴选择安全、 优质、 新鲜的食材。 ⑵制作过程始终保持清洁卫生,生熟分开。 ⑶不吃剩饭, 妥善保存和处理剩余食物。 ⑷饭前洗手, 进食时应有成人看护, 并注意进食环境安全。
目录1.食物过敏儿童如何接种疫苗? 2.先天性心脏病(CHD)儿童如何接种疫苗? 3.湿疹儿童如何接种疫苗? 4.热性惊厥(FS)儿童如何接种疫苗? 5.癫痫儿童如何接种疫苗? 6.脑瘫的孩子怎么接种疫苗? 7.肛周脓肿儿童如何接种疫苗? 8.黄疸的孩子怎么接种疫苗? 9.使用丙种球蛋白的孩子怎么接种疫苗? 10.使用激素的孩子怎么接种疫苗? 11.感染性疾病孩子怎么接种疫苗? 1.食物过敏儿童如何接种疫苗?食物过敏的儿童可以按免疫程序正常接种。 有蛋类严重全身过敏反应史的儿童,应在医疗机构监护下接种流感疫苗。 食物过敏的急性反应期(如并发哮喘、荨麻疹等)或接种部位皮肤异常(湿疹、特应性皮炎等),应暂缓接种。这一条里后半部分的意思是,如果接种部位没有湿疹,那就可以接种疫苗。 对蛋类过敏者禁忌接种黄热病疫苗。这个基本咱们不出国去非洲,就用不到。 2.先天性心脏病(CHD)儿童如何接种疫苗?可以接种:生长发育良好,无临床症状,心功能无异常[如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0%];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介入治疗术后,复查心功能无异常;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外科术后3个月,复查心功能无异常。 暂缓接种:伴有心功能不全、严重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的CHD患儿; 复杂发绀(紫绀)型CHD患儿,需要多次住院手术者; 需要专科评估的其他情形,如免疫缺陷、感染、严重营养不良、免疫抑制剂使用等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 3.湿疹儿童如何接种疫苗?可以接种各类疫苗,避开湿疹部位即可。如果疫苗接种部位都是湿疹,那要暂缓接种。 4.热性惊厥(FS)儿童如何接种疫苗?先说下热性惊厥的定义和特点: 一次热程中(肛温≥ 38.5℃,腋温≥ 38℃)出现的惊厥发作,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证据及导致惊厥的其他原因,既往也没有无热惊厥史。 发病高峰在12~18月龄,男性的发病率略高于女性。绝大多数是良性结局,随着年龄增长不再出现热性惊厥。 单纯性FS表现为全面性发作,抽搐持续时间<15分钟,1次热性病程中发作1次; 复杂性FS表现为局灶性发作或全面性发作,抽搐持续时间≥ 15 分钟,或1次热程中发作≥ 2次。 下面是结论,非常棒,给的也非常大胆: 对于单纯性FS,或非频繁性发作的热性惊厥(半年内发作<3次,且1年内发作<4次),既往没有惊厥持续状态(持续惊厥超过半小时),本次发热性疾病痊愈后,可按免疫程序接种各类疫苗,建议每次接种1剂次。 5.癫痫儿童如何接种疫苗?先说下什么是癫痫:癫痫(epilepsy)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 癫痫患儿接种疫苗有助于预防发生感染性疾病,防止进一步加重脑损伤,同时,癫痫儿童接种疫苗发生的不良反应也未增加,所以,癫痫儿童接种疫苗没有禁忌。 所以,本共识给出的结论是: 6个月及以上未发作的癫痫患者(癫痫已控制),无论是否服用抗癫痫药物,可以接种所有疫苗。大家看哦,是任何疫苗,包括各种含脑的疫苗,比如乙脑,流脑,脊灰疫苗等等。 ?有癫痫家族史者可以接种疫苗。 6.脑瘫的孩子怎么接种疫苗?脑瘫就是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的症候群。大家看到定义了没,脑瘫是运动和姿势的问题,不是孩子傻哦,虽然脑瘫孩子通常伴有认知,交流障碍。 脑瘫是非进行性的,即脑损伤是静态的,所以,对脑瘫患儿接种疫苗是安全的。同时,脑瘫患者中,20%存在吞咽障碍,会出现反复误吸,同时呼吸肌协调障碍,增加肺部感染机会。 所以,接种疫苗带来的免疫保护会使脑瘫患儿获益更多,可以减少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生。 所以,本共识的结论是,脑瘫患儿可以按免疫程序接种任何疫苗。 7.肛周脓肿儿童如何接种疫苗?关于什么是肛周脓肿,大家可以看文章:肛周脓肿是什么样的?为什么男孩多见?保守好还是手术好?能接种疫苗吗? 目前研究提示,肛周脓肿是接种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后发生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 (VAPP)的高危因素之一,而使用灭活的注射型脊髓灰质炎疫苗(IPV)没有这个危险,所以,推荐: 脊灰疫苗基础免疫(2月龄,3月龄,4月龄)使用IPV,痊愈后加强免疫(4岁时)可接种IPV或OPV。 8.黄疸的孩子怎么接种疫苗?可以接种: 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患儿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可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 病理性黄疸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可正常接种乙肝疫苗。 暂缓接种: 病理性黄疸患儿需及时查明病因,暂缓接种其他疫苗,建议前往专科门诊就诊。 其实,这个可以记忆为,只要医生还说,你这孩子的黄疸,但不用照蓝光等退黄处理,就可以接种疫苗去了。 9.使用丙种球蛋白的孩子怎么接种疫苗?丙种球蛋白(简称丙球,IVIG)使用者是否可以接种疫苗,主要与丙球是否含有该疫苗所预防病原的抗体有关。 如果丙球中的某种特异性抗体含量越高,那对其对应疫苗的影响越大。因为丙种球蛋白(丙球)是从人血液中提取的,而人们普遍都经过麻疹的人工免疫或自然感染,因此,丙球中含有一定量的麻疹抗体。 ●所以,如果使用了大剂量(2 g/kg)的丙种球蛋白,那么需要等8-9月后,等丙球里面的麻疹抗体都消耗的差不多了,才能接种含麻疹成分的疫苗。 ●对于不含麻疹的疫苗,随便接种,没有影响(看本条最下面注释)。比如其他活疫苗:卡介苗,乙脑疫苗等,都不影响。 从上面还可以推出,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后,可以直接使用卡介苗哦。 10.使用激素的孩子怎么接种疫苗?激素能抑制免疫反应相关细胞(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的增殖和功能。所以,之前认为,使用激素的同时接种疫苗,免疫效果会不好。但是试验证明,使用激素对疫苗的免疫效果没啥影响,同时也没有不良反应。所以,本共识推荐: ●使用激素的同时,可以接种任何灭活疫苗。 ●使用激素时,减毒活疫苗需暂缓接种。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20 mg/d或>2 mg(/ kg·d)]治疗结束后1个月可以接种减毒活疫苗。 为什么减毒活疫苗要缓缓呢?因为活疫苗有感染能力啊,就是毒性弱点而已,用完激素后,人体免疫力受到限制,可能扛不住这个疫苗,导致感染呗。 11.感染性疾病孩子怎么接种疫苗?就是孩子感冒、发烧、腹泻、肺炎等疾病时,怎么接种疫苗。共识给出的比较复杂,其实简单点说就是: ●感冒、拉肚子这样的小病,只要不发热了,就能接种疫苗。 ●拉肚子时,不要口服减毒活疫苗,比如轮状,脊髓灰质炎疫苗(OPV)。 ●重一些的病,比如肺炎,脑膜炎之类的,得病完全好了之后,才能接种疫苗。
什么是夜惊夜惊是指小儿在睡眠中突然喊叫,坐起,惊叫,两眼直视或紧闭,手足乱动,或从床上跳下,表情紧张,气急,颤抖,意识混浊,不认识父母,数分钟后安静下来,继续入睡。多发于入睡后30分钟至2个小时内,学龄前儿童多见。有人统计,夜惊在儿童中的发生率约为1.5%~2.9%,以3~5岁的孩子为多,大多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治自愈。夜惊的孩子自己对发作的情况可有部分记忆,发作内容往往是过去恐惧感的体验,常有家族史。 夜惊的原因(1)儿童时期的神经、大脑发育尚未健全。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部分,尤其是控制睡眠觉醒的大脑皮质发育的不成熟,对孩子的睡眠都会有一定的影响。这是孩子正常生理发育的自然现象。如果孩子发作夜惊的情形不很明显或偶一为之,父母们则不必过分在意。随着孩子的成长,身体各部分发育的逐渐成熟,症状就会逐渐消失了,这种状况属于是一过性的。 (2) 心理因素占有一定的比例。我们这里所说的心理因素,包括情绪的焦虑、压抑、紧张不安等等。有些情绪刺激是暂时或临时的,比如白天玩儿得太疯狂、晚上看了恐怖惊险的影片或听了恐怖故事。这个年龄的孩子语言能力和思考能力都有了大幅提高,想象力也变得丰富,因此这些刺激会使他们做各种各样的梦,也就可能导致孩子当晚或这几天夜里出现夜惊;还有一些情感上的刺激,比如有亲人突然离世(尤其是自小就与他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或分开(爸爸妈妈出差之类的情况),再比如单亲家庭,这些心理情感上的刺激,往往会比较微妙和深入,给孩子精神上的压力和紧张感也会更大;再有就是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过苛或者态度激烈,也会让孩子感到焦虑不安,从而夜晚睡觉出现惊厥。 (3) 持续的夜惊则可能是由一些病理因素引起的。如大脑神经营养供应不足、大脑发育有异常、大脑皮层中枢、丘脑、垂体等大脑器官之间的相互调节不好,内分泌等原因造成的肥胖,以及严重的钙缺乏症,都使可能导致夜惊发作的病理性原因。这就需要到医院请医生诊治了。 综上所述,一旦发现夜惊要积极的对症治疗,而且人们还要放松身体,才能更好的远离夜惊。
性早熟(precocious puberty)是指女孩8岁、男孩9岁以前呈现第二性征。 疾病类型按照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性早熟主要分为三类。 中枢性性早熟又称促性腺激素依赖性性早熟,又称真性性早熟。患儿除有第二性征发育外,还有卵巢或睾丸的发育。 中枢性性早熟可进一步细分为特发性性早熟(又称体质性性早熟)、继发性性早熟及其他疾病造成的性早熟。 特发性性早熟:由于下丘脑对性激素负反馈敏感性下降、促性腺素释放激素过早增加分泌所致。女性多见。 继发性性早熟: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有异常的患儿。 其他疾病造成的性早熟: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外周性性早熟又称非促性腺激素依赖性性早熟,又称假性性早熟。一般患者有第二性征发育和性激素水平升高,但无性腺发育,下丘脑-垂体-性腺不成熟。 部分性性早熟 又称不完全性性早熟。如单纯乳房早发育、单纯阴毛早现、单纯早初潮等。 临床表现性早熟的表现为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9岁前身高和体重过快增长,女孩具体表现为乳房发育,外生殖器的改变,阴毛、腋毛出现,月经来潮等;男孩表现为睾丸容积增大,阴茎增长、增粗,胡须、阴毛、腋毛出现,声音低沉,遗精等改变。 诊断流程性早熟的诊断包括三个步骤,医生首先要确定患儿是否为性早熟;其次是判断性早熟属于中枢性或外周性;第三是寻找具体病因。 中枢性性早熟 第二性征提前出现,符合定义的年龄; 按照正常发育程序进展; 有性腺发育依据:女孩按超声影像判断, 男孩睾丸容积≥4ml; 发育过程中呈现身高增长突增; 促性腺激素升高至青春期水平; 可有骨龄提前,但无诊断特异性。 不完全性中枢性性早熟 最常见的类型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表现为只有乳房早发育而不呈现其他第二性征,乳晕无着色,呈非进行性自限性病程,乳房多在数月后自然消退,但也会再次出现乳腺发育。 外周性性早熟 第二性征提前出现符合定义的年龄; 性征发育不按正常发育程序进展; 性腺大小在青春前期水平; 促性腺激素在青春前期水平。 不需治疗的指征:性成熟进程缓慢,骨龄进展不超越年龄进展,且对成年身高影响不显著者;骨龄虽提前,但身高生长速度亦快,预测成年身高不受损者。 由于青春发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故对每个个体的以上指标需动态观察。对于暂不需治疗者均需进行定期复查和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实验室检查基础性激素测定 主要是促黄体生成激素(LH)的测定,在此基础上可增加 β-HCG、甲胎蛋白(AFP)、雌激素和睾酮水平的测定。 促黄体生成激素(LH)判断标准:LH<0.1 IU/L 提示未有中枢性青春发动;LH>3.0~5.0 IU/L可肯定已有中枢性发动。 β-HCG和甲胎蛋白(AFP)作为诊断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生殖细胞瘤的重要线索,筛查也很有必要。 雌激素和睾酮水平是否升高对辅助诊断有一定意义。 GnRH刺激试验 GnRH刺激试验亦称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刺激试验。通过测定注射GnRH前后血清的卵泡刺激素(FSH)值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值,根据LH峰值或LH/FSH峰值的数值来判断性腺轴是否异常。 检查方式: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 剂量:2.5μg/kg(最大剂量100μg)。 采血时间:注射前和注射后30、60、90、120分钟分别采血测定血清LH和FSH。 影像学检查 骨龄测定 骨龄是预测身高的一大依据,主要是根据手和腕部X线片来评定骨龄。因性早熟患儿一般骨龄超过实际年龄,可作为判断是否性早熟的一个依据,但对鉴别中枢和外周性无特别意义。 超声检查 检查部位:男孩注意睾丸、肾上腺皮质等部位,女孩检查卵巢、子宫发育情况。 常见情况判断: 青春期发育状态:盆腔B超显示单侧卵巢容积≥1~3ml,且卵巢内可见4个以上直径≥4mm的卵泡。 青春期发育状态:子宫内膜增厚,子宫长度>3.4~4cm。 囊肿:出现单个直径>9mm的卵泡。 外源性雌激素作用:卵巢不大而子宫长度>3.5cm并见内膜增厚则多为外源性雌激素作用。 特别注意:仅看B超检查结果不能作为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依据。 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在确认为中枢性早熟后,应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或腹部CT检查,检查是否是由于颅内肿瘤或肾上腺疾病所致。 治疗中枢性性早熟 治疗目标为抑制过早或过快的性发育,防止或缓释患儿或家长因性早熟所致的相关的社会或心理问题(如早初潮);改善因骨龄提前而减损的成年身高也是重要的目标。但并非所有的ICPP都需要治疗。 GnRH类似物(GnRHa)是当前主要的治疗选择,目前常用制剂有曲普瑞林和亮丙瑞林的缓释剂。 1.以改善成年身高为目的的应用指征: (1)骨龄大于年龄2岁或以上,但需女孩骨龄≤11.5岁,男孩骨龄≤12.5岁者。 (2)预测成年身高:女孩
婴幼儿湿疹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多于婴幼儿时期发病,并迁延至儿童和成人期。以湿疹样皮疹,伴剧烈瘙痒,反复发作为临床特点,病患本人或家族中常有明显的“特应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婴幼儿湿疹的病因婴幼儿湿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遗传、环境、免疫、生物因素有关,发病主要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遗传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有过敏体质家族史的小儿更容易发生湿疹。主要原因为对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所致。环境因素特别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如过度洗涤、饮食、感染、环境改变等)是本病发病重要的危险因素。 婴幼儿湿疹的临床表现(1)脂溢型 多见于1~3个月婴儿。患儿前额、颊部和眉间皮肤潮红,被覆黄色油腻性鳞屑,头顶可有较厚的黄色液痂。严重时,颏下、后颈、腋及腹股沟可有擦烂、潮红及渗出。 (2)渗出型 多见于3~6个月婴儿,尤其是肥胖的婴儿。患儿双侧面颊可见对称性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间有小水疱和红斑,底部水肿,片状糜烂,有黄色浆液渗出。 (3)干燥型 多见于6个月~1岁婴儿。皮损表现为丘疹、红肿、硬性糠皮样鳞屑及结痂,常见于面部、躯干和四肢侧伸面。 婴幼儿湿疹的治疗目前没有能够完全治愈婴儿湿疹的手段。治疗上主要以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消除诱发和(或)加重因素,减少和预防复发为目标。对于大部分患儿,主要采取外用药物的治疗,而对于症状很严重的患儿,在医生开出处方后才使用口服药系统治疗。 一般治疗婴儿着装尽量以宽松、纯棉衣物为主,避免穿羊毛衫等容易导致过敏的衣物,平时父母应注意勤洗、晒婴儿衣物。 正确的洗浴方式对婴儿湿疹的治疗也很关键。在适宜的水温(32~38℃)下洗浴,视情况每日1次左右。另外,肥皂或沐浴露都可能导致皮肤干燥,所以在给婴儿沐浴时,最好只用清水擦洗。 合理选用润肤剂很重要。润肤剂可以增加皮肤含水量、外源性补充皮肤脂质含量,修复受损的皮肤,改善皮肤屏障功能。 润肤剂的剂型很多,如霜剂、软膏、乳剂、油剂和凝胶, 多数软膏中不含防腐剂,对于婴儿湿疹患者来讲,油剂太过油腻不推荐使用。同时需要根据气候、皮损部位及患儿皮损特点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剂型和用量 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 局部外用的糖皮质激素是婴儿湿疹治疗的一线药物。应根据患儿年龄、皮损性质、部位及病情严重程度,在疾病初期选择强度足够的制剂,以求快速控制症状,以后逐渐降低外用制剂强度或选择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维持治疗。 建议病情初期选用足够强度的激素使用1~2次/日,疗程1~2周,然后逐渐调整激素强度、浓度及用量,至每周2次维持治疗。 注意:糖皮质激素的应用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不同部位的用药类型、药物剂量有所不同,药物加量和减量的细节也根据病情有所不同。 免疫抑制剂 这里主要指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包括吡美莫司、他克莫司,也是婴儿湿疹常用的外用药。它适用于皮肤薄嫩敏感部位的湿疹,如面部、颈部、眼睑。使用该类药物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初始用药时可能出现的短暂烧灼感。 注意:该类药物说明书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目前有临床研究显示3个月以上的婴儿可以尝试使用(超说明书使用),请严格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抗生素 部分患儿可能存在局部感染的问题,其中以正常皮肤暂驻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更为多见,治疗上多选用外用抗生素软膏,如夫西地酸软膏和莫匹罗星软膏。 日常生活管理适当增加婴儿户外活动时间,平时注意开窗通风,定期清洗婴儿的玩具及床上用品。 建议哺乳期妇女在哺乳期合理饮食,对明确过敏的食物避免食用。 提倡母乳喂养婴儿,因为牛奶喂养可能引起异性蛋白过敏所致的湿疹。 患儿可以正常洗澡,但是需要注意不能搓破患处皮疹,同时要选择使用适合婴儿的沐浴及护肤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