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始添加辅食到幼儿完全能够自主进食普通食物,约历时1年半左右。,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十分复杂的过程按照儿童对辅食接受和摄入的一般进程把辅食添加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辅食添加初始阶段6—7个月。初始阶段是抚养者尝试让婴儿感受辅食、接受辅食和练习咀嚼、吞咽等摄食技能的过程,这个过程有较大个体差异 一般需1个月左右时间完成。 (1)继续母乳喂养 强调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充足者不要用婴儿配方奶替代母乳,每天为婴儿提供约800-100ml的奶量。 (2)辅食种类:初始阶段添加的辅食,应是容易吞咽和消化,不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强化铁的谷类食物,如强化铁的米粉等。蔬菜类如白萝卜、胡萝卜、南瓜、西红柿、菠菜泥等均是常见的选择。水果类常见的有苹果、香蕉、梨子、木瓜泥等。从婴儿6个月开始推荐应用辅食营养补充品营养包。 (3)食物质地:米粉可用乳汁或温水调制成泥糊状,避免过稀过稠,蔬菜、水果处理后均捣成的泥状。方便吞咽,喂时用勺子将食物送在儿童舌体的前端让儿童自己通过口腔运动把食物移动到口腔后部进行吞咽,避免把食物直接送到舌体后端,否则容易造成卡噎或引起恶心、呕吐。 (4)餐次食量:开始1天1次 每次1-2勺米粉或蔬菜,水果泥。每次只添加一种,注意观察婴儿添加辅食后的反应,观察5-7天无不良反应后再添加另一种辅食。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到1天2-3小餐. 所用瓷勺10mL 及直口碗250mL。 2. 辅食添加第二阶段7-9个月。这个阶段婴儿多数已经萌出了切牙,具有一定的咀嚼,吞咽能力,消化能力也在提高。 进一步增加儿童辅食添加的种类和数量,达到代替1-2次母乳的程度。 (1)继续母乳喂养 每天母乳喂养至少3-4次为婴儿提供约700-800ml的奶量。 (2)辅食种类:在前期辅食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谷薯类食物,蔬菜和水果的种类,注意食物的能量密度和蛋白质的含量,富铁食物,深色蔬菜优先。高蛋白食物包括动物性食物如蛋黄 畜禽类、鱼类和豆类食物、红肉、肝泥、动物血中的铁含量丰富且易于吸收,而蛋黄及植物类食物中的铁吸收率较低。根据辅食种类搭配或烹制需要可添加少许油脂,以植物油为佳,数量应在10g以内。 (3)食物质地 从泥状逐渐过渡到碎末状的食物,相应适当增加食物的粗糙度,如从蔬菜、水果泥到软的碎末状水果和蔬菜。可给8个月婴儿提供一定的手抓食物,如手指面包、蒸熟的蔬菜棒、块,以锻炼婴儿咀嚼和动手能力。婴儿9个月后基本可用杯子进食液体食物。 (4)餐次食量: 每天辅食喂养2次谷薯类食物如面条、面包或土豆等3-8勺,动物、豆类食物如蛋黄、红肉、鸡肉、鱼肉、肝脏、豆腐等3-4勺;蔬菜、水果类各1-3碗,此时婴儿具备了一定的手眼协调能力,为其提供手抓进食的机会,提高婴儿自主进食的兴趣和积极性。 辅食添加是一个由少到多的渐进过程,推荐量只是达到稳定状态的平均量,婴儿生长发育迅速,个体差异较大,实际喂养中应视婴儿个体情况,按需喂养。通过定期测查儿童体重 身长等进行生长发育评价可衡量喂养是否满足了婴儿的营养需要。 3. 辅食添加第三阶段10-12个月.通过前两个阶段的辅食添加,婴儿已经适应了多数常见食物并且达到了一定进食数量,手眼协调摄取食物的能力得到发展,口腔咀嚼、翻动、吞咽食物的能力更加熟练 该阶段应进一步强化喂养模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1)继续母乳喂养 每天母乳喂养不少于2-4次 提供约600-700ml的奶量。(2)辅食种类:继续添加各种谷类食物如软米饭、手抓面包、磨牙饼干、豆类食物如豆腐;动物性食物如蛋黄、畜禽类、鱼类食物以及常见蔬菜和水果等食物 油脂的量在10g以内。 (3)食物质地:婴儿长出了较多的乳牙,能处理更多粗加工食物,由泥状、碎末状食物逐渐过渡到碎块状 指状食物 但要避免进食不容易弄碎或过滑的食物,如鱼丸、果冻 爆米花等 以免引起窒息或其他意外。 (4)餐次食量:根据婴儿需要增加进食量,一般每天2-3次,加餐1次。进食量为每天谷薯类1/2-3/4碗,动物类包括蛋黄、红肉、禽肉、鱼肉等4-6勺蔬菜类和水果类各1/2碗,让幼儿与家人同桌吃饭,在父母帮助下练习用勺进食,用杯子喝水,让进餐过程变得有趣,增强儿童进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辅食添加第四阶段(12-24)个月多数幼儿1岁后乳磨牙开始萌出,咀嚼能力明显提高,也具备较好的运动协调能力,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自控能力,该阶段是进一步锻炼自主进食能力,培养巩固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时期。 (1)继续母乳喂养 提供奶量约400-600ml,母乳不足时或已经没有母乳者 以适合幼儿年龄段的配方奶作为替代,也可摄入一定量的鲜牛奶、酸奶等。 (2)辅食种类:普通食物、辅食已经占据食量的一半以上 逐步成为儿童食物的主体,除了前述谷薯类、动物类、蔬菜和水果类普通食物外,一些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包括鸡蛋白、贝壳类,如虾、蟹、花生和坚果类,如杏仁、腰果和核桃等食物已经可以尝试添加,但要适当粉碎加工,方便食用,并注意观察幼儿添加后的反应。注意口味清淡。每天油脂的量不高于 15g,食盐量低于1.5g,避免刺激性的食物。 (3)食物质地:尝试各种较大块的家常食物如各种肉块、水果、果干或大块蔬菜等。进一步锻炼幼儿咀嚼、吞咽能力,但此时幼儿牙齿咀嚼和吞咽能力尚在发育过程中,食物的质地要比成人的食物相对松软一些,质地太硬的食物会引起咀嚼、吞咽困难。 (4)餐次食量:每日:3餐 每餐1碗 另加餐2次,在两次正餐之间各加1次 辅食数量大约是每天谷物类3/4碗至1碗多,鸡蛋、红肉、禽肉、鱼肉约6-8勺,蔬菜类和水果类各,1/2-2/3碗。 让儿童和家人同桌吃饭 培养进食节律和良好饮食习惯 鼓励幼儿用勺 手拿等方式自主进食 以期到2岁时幼儿能够完全自主进食。进餐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内 最长不超过30分钟 避免吃饭时玩游戏、看电
先天性甲低是因甲状腺激素产生不足或其受体缺陷所致的先天性疾病,如果出生后未及时治疗,先天性甲低将导致生长迟缓和智力低下。 病因和分类临床表现一、新生儿期多数先天性甲低患儿出生时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但仔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常可发现可疑线索,例如母亲怀孕时常感到胎动少、过期产、巨大儿,生后可出现黄疸较重或者黄疸消退延迟、嗜睡、少哭、哭声低下、纳呆、吸吮力差、皮肤花纹(外周血液循环差)、面部臃肿、前后囟较大、便秘、腹胀、脐疝、心率缓慢、心音低钝等。如果中枢性甲低合并其他垂体促激素缺乏,可表现为低血糖、小阴茎、隐睾以及面中线发育异常,如唇裂、腭裂、视神经发育不良等。 二、婴幼儿及儿童期临床主要表现为智力落后及体格发育落后。患儿常有严重的身材矮小,可有特殊面容(眼距宽、塌鼻梁、唇厚舌大、面色苍黄)、皮肤粗糙、黏液性水肿、反应迟钝、脐疝、腹胀、便秘以及心功能及消化功能低下、贫血等表现。 诊断一、新生儿筛查卫生部规定新生儿先天性甲低筛查方法为足月新生儿出生72 h后,7 d之内,并充分哺乳,足跟采血,滴于专用滤纸片上测定干血滤纸片TSH值。该方法只能检出原发性甲低和高TSH血症,无法检出中枢性甲低、TSH延迟升高的患儿等。 低或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反馈建立延迟,可能出现TSH延迟升高,为防止新生儿筛查假阴性,可在生后2~4周或体重超过2500 g时重新采血复查测定TSH、FT4。 二、确诊性检查测定血清FT4和TSH,FT4浓度不受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水平影响。若血TSH增高、FT4降低者,诊断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若血TSH增高、FT4正常,可诊断为高TSH血症。若TSH止常或降低,FT4降低,诊断为继发性或者中枢性甲低。 治 疗无论是原发性或者继发性先天性甲低,一旦确定诊断应该立即治疗。对于新生儿筛查初次结果显示干血滤纸片TSH值超过40 mU/L,同时B超显示甲状腺缺如或发育不良者,或伴有先天性甲低临床症状与体征者,可不必等静脉血检查结果立即开始左旋甲状腺素钠(L-T4治疗)。不满足上述条件的筛查阳性新生儿应等待静脉血检查结果后再决定是否给予治疗。 治疗首选L-T4(优甲乐) ,新生儿期先天性甲低初始治疗剂量10~15μg/(kg?d),每日1次口服,尽早使FT4、TSH恢复正常,FT4最好在治疗2周内,TSH在治疗后4周内达到正常。对于伴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初始治疗剂量应减少。治疗后2周抽血复查,根据血FT4、TSH浓度调整治疗剂量。 在随后的随访中,甲状腺激素维持剂量需个体化。血FT4应维持在平均值至正常上限范围之内,TSH应维持在正常范围内。L-T4治疗剂量应随静脉血FT4、TSH值调整,婴儿期一般在5~l0μg/(kg/d),1~5岁5~6μg/(kg/d),5~12岁4~5μg/(kg/d)。药物过量患儿可有颅缝早闭和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表现,如烦躁、多汗等,需及时减量,4周后再次复查。 对小婴儿,L-T4片剂应压碎后在勺内加入少许水或奶服用,不宜置于奶瓶内喂药,避免与豆奶、铁剂、钙剂、消胆胺、纤维素和硫糖铝等可能减少甲状腺素吸收的食物或药物同时服用。 对于TSH大于10 mU/L,而FT4正常的高TSH血症,复查后TSH仍然增高者应予治疗,L-T4起始治疗剂量可酌情减量,4周后根据TSH水平调整。 对于TSH始终维持在6~10 mU/L的婴儿的处理方案目前仍存在争议,在出生头几个月内TSH可有生理性升高。对这种情况的婴儿,需密切随访甲状腺功能。 对于FT4和TSH测定结果正常,而总T4降低者,一般不需治疗。多见于TBG缺乏、早产儿或者新生儿有感染时。 对于幼儿及年长儿下丘脑-垂体性甲低,L-T4治疗需从小剂量开始。如伴有肾上腺糖皮质功能不足者,需同时给予生理需要量皮质素治疗,防止突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如发现有其他内分泌激素缺乏,应给予相应替代治疗。 随访随访需定期复查患儿血FT4、TSH浓度,以调整L-T4治疗剂量。治疗后2周首次进行复查。如有异常,调整L-T4剂量后1个月复查。1岁内每2~3个月复查1次,1岁以上3~4个月复查1次,3岁以上6个月复查1次,剂量改变后应在1个月后复查,并同时进行体格发育评估,在1岁、3岁、6岁时进行智力发育评估。 部分高TSH血症患儿在随访过程中可发现血FT4增高,需逐步减少服用的L-T4剂量,直至停药观察。 先天性甲低伴甲状腺发育异常者需要终生治疗,其他患儿可在正规治疗2~3年后尝试停药1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B超或者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显像。治疗剂量较大的患儿如要停药检查,可先减半量,1个月后复查。如TSH增高或伴有FT4降低者,应给予甲状腺素终生治疗。如甲状腺功能正常者为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继续停药并定期随访1年以上,注意部分患儿TSH会重新升高。
你常用的物理降温可能是错的!儿科医生推荐正确方法 没有哪对父母敢骄傲地说:“我的孩子从 来没有发过烧。”当孩子发烧时,到底该如何帮孩子退烧?什么情况下需要用药退烧或者送医院治疗?看了今天这篇文章你会发现,以前我们很多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今天我们来谈论的话题是小儿发热及处理。 发热(也称发烧)是很常见的一个疾病状态,对于孩子来说,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几次。 其实,发烧是人体对外来侵入病原体的一种正常的防御反应。一定的温度对于病原体在体内的繁殖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的,当孩子开始发烧时,也就是说它在帮助我们对抗入侵的病原体,在帮助我们机体的做修复。 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6.5℃,小朋友的体温通常会高出一些,但若超过37.5℃,我们就可以“怀疑”孩子发烧了。 孩子发烧后,哪些情况必须要做及时处理? 不同年龄的孩子,对体温的耐受度不同,对于幼小婴儿来说,尤其是第一次发烧的孩子,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会出现的一种异常情况——发烧引起的惊厥。 要避免孩子出现高热惊厥,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体温变化。一般我们认为,体温在38.5度以下相对是安全的,可以暂时不用药,给孩子多饮水,观察他体温的走向,最好每半小时测一次体温,看看这个体温是否还在向上继续进展。 如果孩子的体温没有继续升高,出汗后体温有所下降,那我们暂时不用紧张,也不需要用药,多喝水,继续观察体温变化。 如果孩子的体温持续往上走,并出现一些疲懒的症状,比如说孩子不想玩了、精神也不好了、或者烧到睡着了等等,一旦出现这些情况,我们就得及时处理了。 使用物理降温也有讲究! 如果孩子体温持续升高,除了使用口服退烧药以外,大家经常使用最多的办法就是物理降温。但是,物理降温的使用也是有讲究的,不是在发烧的任何时期都可以采用的。 1、体温不断升高时不能使用物理降温 这个阶段的孩子表现:怕冷,打哆嗦或寒战,手脚冰凉。 如果有这些表现发生,说明孩子的体温在不断地上升,但还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那个最高点。那么,在这个时间段,我不建议家长用物理的降温的方法去刺激孩子。 因为在体温不断升高的情况下,用冷的方法去刺激他,不管是皮肤也好,或者是消化道也好(有孩子想喝冰水),都会反射性地引起他的体温中枢的调节点,使得体温向更高的标准去上升,导致孩子体温更高。 2、孩子的体温达到高峰点的时候再使用物理降温 这个阶段的孩子表现:不再喊冷,也不打哆嗦,甚至全身皮肤看着比较红,手脚温热。 孩子出现以上这几种表现,说明孩子体温已经达到了他发烧的一个高峰点,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了。 我们推荐的物理降温法就是:温水擦浴或者是洗澡;还可以在额头、颞部或者颈部等有大血管的地方贴一些退烧贴。 Tips:酒精擦浴法降温已经被淘汰! 过去很多家长都喜欢使用酒精擦浴法来给孩子降温,但现在我们不推荐这样做。因为孩子的皮肤比较薄,比较嫩,擦浴后残留在皮肤上的酒精可以吸收入血,会引起酒精中毒等情况。 发热时千万不要捂,会捂出病! 有很多老人甚至一些年轻的父母都认为,孩子发烧后,就得捂捂,捂出汗烧就能退,于是不停地给孩子加衣服,甚至盖上厚被子。尤其有些家长看到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发烧,已经烧到打寒战了,就给捂上大厚被子。 我提醒大家:这个时候,可以给孩子适当的增加衣服,但是不要过度,以免孩子身上的热量散不出去。热量散不出去的话,就有可能使他的体温进一步升高,从而出现两种后果: 热惊厥:因为太热而导致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在小儿易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具体表现为:四肢抽搐、双目圆睁、牙关紧咬、伴有白沫。 脱水:过度的捂着会使孩子大量出汗,导致孩子血容量急剧下降,造成脱水,而严重的脱水会使孩子虚脱,甚至有生命危险。具体表现为:烦躁不安、口唇干燥、尿少、面色发红、呕吐。 总体来说,孩子发热后只要细心护理,多喝水、多观察,正确使用降温方法,大多数孩子的体温都能很快恢复正常。如果用过退烧药后体温仍然不能降下去,家长也不能马虎,一定要及时就医,查明发热原因。
食物过敏是由免疫机制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其中牛奶蛋白过敏(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 CMPA)多见于婴幼儿,为牛奶蛋白引起的异常或过强的免疫反应,可由IgE介导、非IgE介导或两者混合介导。 牛奶蛋白过敏临床表现牛奶蛋白过敏症状多样,通常无特异性,最常累及消化道、皮肤黏膜和呼吸道。因此,病史应重点询问牛奶摄入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包括症状出现的年龄、进食后症状出现的时间、症状是否均与进食牛奶有关、停食牛奶后症状是否有改善、最近一次出现症状的时间等。家长记录连续2周内的饮食日记可提供更为可靠的病史资料。此外,对于有牛奶蛋白过敏高风险的儿童应重点关注。 根据临床表现可将牛奶蛋白过敏分为轻~中度和重度。 具有一种或多种下列症状为轻~中度牛奶蛋白过敏:①胃肠道:反复反流、呕吐、腹泻、便秘(伴或不伴肛周皮疹)、便血;②皮肤:湿疹样表现、红斑、风团、血管性水肿;③呼吸系统:非感染性流涕、慢性咳嗽及喘息;④一般情况:持续肠痉挛(≥3h/,≥3次/周,持续≥3周)。 具有1种或多种下列症状为重度牛奶蛋白过敏:①胃肠道:由于拒食、腹泻、呕吐或反流造成生长障碍、中到大量的便血造成血红蛋白下降、蛋白丢失性肠病、内镜或组织学证实的肠病或溃疡性结肠炎;②皮肤:严重渗出性湿疹样表现伴有生长障碍、低蛋白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③呼吸系统:伴有呼吸困难的急性喉头水肿或支气管阻塞;④严重过敏反应:症状进展迅速、累及两个以上器官系统,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出现如血压下降及心律失常等表现,甚至过敏性休克。 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断方法(1)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可采用新鲜牛奶或者商品化牛奶蛋白过敏原提取液进行皮肤点刺,但新鲜牛奶点刺试验还存在标准化、感染等问题,需要谨慎对待。当阳性对照(组胺:10 mg/ml)丘疹平均直径d[(最长径+与之垂直横径)/2]≥3 mm,阴性对照(生理盐水)丘疹平均直径<3mm时,牛奶蛋白抗原反应的丘疹平均直径较阴性对照大3 mm为阳性。皮肤点刺试验阴性可基本排除IgE介导的CMPA;阳性尚不能确诊,需排除假阳性以及致敏状态。皮肤点刺试验为体内实验,可能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必须在具备急救设施的医院内在专科医生监督下操作。此外,皮肤点刺试验对非IgE介导的CMPA(如牛奶蛋白诱导的肠炎、结肠炎等)不具诊断价值。 (2)血清牛奶特异性IgE抗体测定:为体外筛查试验。牛奶特异性IgE抗体阳性而无临床症状,考虑为临床致敏状态。随牛奶特异性IgE浓度增加,出现需治疗的症状几率亦增加,但确诊仍需口服牛奶激发试验。 牛奶蛋白诱导的食管炎、胃肠炎、结肠炎等多属非IgE介导,或为混合型(IgE和非IgE共同介导),故难以用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判断。若病史提示症状与牛奶摄入密切相关时,可行消化道内镜检查。内窥镜检查可获取消化道黏膜标本,若黏膜下嗜酸细胞每高倍视野>15~20个,即可诊断为嗜酸细胞浸润。由于食物蛋白进入人体后都会诱导机体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故临床上不能以食物特异性IgG检测作为筛查和诊断食物过敏的方法。 (3)牛奶回避、口服激发试验:口服激发试验开始前应先进行牛奶回避试验。饮食中回避牛奶或奶制品2~4周,记录临床症状;若症状改善,考虑该儿童临床症状可能与CMPA有关,需行口服牛奶激发试验确诊。口服牛奶激发试验包括开放激发试验(open challenge test)和双盲安慰剂对照激发试验(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challenge test),后者是确诊的“金标准”。由于婴幼儿多表现为客观临床症状,基本不受心理因素影响,故可用开放激发试验确诊。激发试验时牛奶初始量以不能引起症状的小剂量开始,通常将1滴牛奶滴在嘴唇;激发量逐渐增加为0.5、1.0、3.0、10、30、50、100、200ml。每次增量间隔时间应根据病史或怀疑的过敏类型来确定,一般为20~30 min。激发过程中监测并记录相关症状,当激发试验诱发出症状,即可确诊牛奶过敏。若未能诱发出症状,医生应指导家长离院后继续观察儿童表现至少72 h,并仔细记录症状,以免漏诊迟发型CMPA。 口服牛奶激发试验费时、费力、家长与儿童的依从性差,且因存在一定风险,故须在具有急救设备的医院内并由专业人员实施。对于曾发生过严重CMPA反应的患儿不宜进行激发试验。 牛奶蛋白过敏的饮食管理及治疗目前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回避牛奶蛋白是最主要的治疗措施。 (一)饮食管理治疗牛奶蛋白过敏的最佳方法是回避牛奶蛋白,同时给予低过敏原性配方替代治疗,以提供生长所需的能量及营养。 1.人乳喂养儿发生CMPA:继续人乳喂养,母亲需回避牛奶及其制品至少2周;部分过敏性结肠炎儿童母亲需持续回避4周。若母亲回避牛奶及其制品后儿童症状明显改善,母亲可逐渐加入牛奶,如症状未再出现,则可恢复正常饮食;如症状再现,则母亲在哺乳期间均应进行饮食回避,并在断离人乳后给予深度水解蛋白配方或氨基酸配方替代。因牛奶为钙的主要来源,母亲回避饮食期间应注意补充钙剂。 此外,严重CMPA患儿,母亲饮食回避无效时,可考虑直接采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或氨基酸配方替代。 2.配方奶喂养儿发生牛奶蛋白过敏:≤2岁CMPA患儿应完全回避含有牛奶蛋白成分的食物及配方,并以低过敏原性配方替代;>2岁CMPA患儿由于食物来源丰富,可满足生长发育需要,故可进行无奶饮食。 (1)氨基酸配方:氨基酸配方不含肽段、完全由游离氨基酸按一定配比制成,故不具有免疫原性。对于牛奶蛋白合并多种食物过敏、非IgE介导的胃肠道疾病、生长发育障碍、严重牛奶蛋白过敏、不能耐受深度水解蛋白配方者推荐使用氨基酸配方。 (2)深度水解配方:深度水解配方是将牛奶蛋白通过加热、超滤、水解等特殊工艺使其形成二肽、三肽和少量游离氨基酸的终产物,大大减少了过敏原独特型抗原表位的空间构象和序列,从而显著降低抗原性,故适用于大多数患儿。<10%牛奶蛋白过敏患儿不能耐受深度水解配方,故在最初使用时,应注意有无不良反应。 (3)大豆蛋白配方:以大豆为原料制成,不含牛奶蛋白,其他基本成分同常规配方。由于大豆与牛奶间存在交叉过敏反应且其营养成分不足,一般不建议选用大豆蛋白配方进行治疗,经济确有困难且无大豆蛋白过敏的>6月龄患儿可选用大豆蛋白配方;但对于有肠绞痛症状者不推荐使用。 (4)其他动物奶:考虑营养因素及交叉过敏反应的影响,故不推荐采用未水解的驴乳、羊乳等进行替代治疗。 3.牛奶特异性口服免疫疗法:是指给患儿服用小剂量的牛奶蛋白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此方法是目前治疗食物过敏的研究热点,但尚未广泛用于临床。 (二)药物对症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抗组胺药以及白介素-5抗体等。对于牛奶蛋白诱发的严重过敏反应因可危及生命,迅速处理十分重要。肾上腺素是治疗严重过敏反应的首要药物。一旦发生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使用1‰肾上腺素(1 mg/ml)0.01~0.3 mg/kg肌肉注射,必要时可15 min后重复1次。治疗关键是维持呼吸道通畅和保持有效血液循环,其他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及β受体拮抗剂等。 (三)随访牛奶及其制品回避过程中应由专科医生及营养师共同监测患儿生长发育状况;同时教育家长在购买食品前应先阅读食品标识,避免无意摄入。牛奶蛋白回避通常需持续3~6个月,在决定是否恢复常规饮食前应进行再评估,包括SPT或sIgE、牛奶蛋白激发试验。对于重症患儿,再评估时sIgE仍处于高水平时,建议不再进行牛奶蛋白激发试验,应继续进行饮食回避。
1. 什么叫尿床(遗尿症)?什么叫原发性夜间遗尿症? 答:尿床是指患儿达自主排尿的年龄后仍不能自主而随意排尿。临床多指5岁以后的儿童在夜间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发生无意识的排尿现象。 2. 儿童遗尿症分为几类? 答:分为原发性遗尿症和继发性遗尿症两大类。原发性遗尿:占大多数患儿,一般无器质性疾病,是由于膀胱控制排尿的功能发育不良所致。患儿持续发生,从未有6个月以上不尿床的。 继发性遗尿:继发于膀胱或全身疾病和精神创伤或行为问题等疾病。 3.遗尿症对患儿有什么影响? 答:遗尿症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疾病,遗尿如果长期得不到治疗,随患儿年龄增长,患儿由于尿床而苦恼和羞愧,且不被家长与老师、同学等理解,易受惩罚及受歧视,故多数精神压力大,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悲观离群;对家庭及学校生活满意度低,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社会参与能力差,自我评价差。如患儿长期尿床得不到治疗将影响儿童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严重损害患儿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整个家庭,家庭负担加重。 4.遗尿症病因是什么? 答:遗尿病因复杂。其继发因素有:糖尿病、脊柱裂、尿崩症、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如大脑发育不全、器质性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泌尿道畸形和肾病等和精神创伤或行为问题等多种因素。 原发因素是指临床上排除了常见的、可能引起尿床的器质性疾病,通过研究发现遗尿症患儿存在某些功能方面的异常,如抗利尿激素(ADH)昼夜分泌节律异常;膀胱功能失常:包括功能性膀胱小容量和膀胱逼尿肌过度活跃;睡中觉醒障碍:遗尿患儿另一主要表现为睡眠深不易醒。患儿唤醒界值高,发生遗尿时无觉醒功能。大脑皮层对膀胱充盈不敏感,不能觉醒自觉排尿,或大脑皮层对膀胱控制能力减弱,膀胱自主收缩而产生遗尿。 5. 目前遗尿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答:继发性遗尿症必须治疗其原发疾病。原发性遗尿症目前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遗尿警报、干床训练等心理行为综合治疗等。 6. 治疗遗尿的药物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分为三大类:抗利尿激素(弥凝)、抗胆碱能药如奥昔布宁(尿多灵)、三环类抗抑郁药(如丙咪嗪)。 7. 遗尿症的家庭治疗有哪些? ①心理治疗:主要是教育和鼓励,消除患儿紧张、恐惧或满不在乎的情绪,每当患儿不遗尿就表扬和鼓励他。切忌训斥和惩罚,以免伤其自尊心和增加紧张心情,使遗尿加重。 ②建立合理生活制度:合理安排患儿生活作息制度,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午睡、晚饭后稍稍控制饮水量,睡前2h不饮流质,入睡前排尿。 ③自主排尿功能训练:包括膀胱扩张训练和排尿中断训练。即白天多饮流质使膀胱容量增大,并鼓励患儿白天有尿意时主动控制排尿,待到非不得已时才排尿以增加膀胱的容尿量。每次排尿时患儿自己有意识控制尿尿停停,或尿到一半时中断排尿,让患儿从1数到10再把余尿排光,以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④行为治疗:有自我叫醒法和闹钟叫醒法。前者让患儿睡床后闭目想象夜里一有尿意就要自己起床排尿,一直想到入睡。后者用闹钟定时唤醒患儿排尿。值得注意的是叫醒后一定要让小孩在头脑清醒的状态下排尿。有些妈妈怕影响宝宝睡眠或冬天着凉,常常让宝宝在朦胧中平卧排尿,这种方法是错误的,起不到帮助宝宝建立正常排尿反射的目的。久而久之,宝宝在睡眠中,如外生殖器受到触动或做梦都可以引起排尿。还有些妈妈,给男宝宝套上尿壶,女宝宝铺上防湿褥垫而放任自流,这样做都会加重尿床。 8. 儿童遗尿症到底能不能治好? 答:能。但遗尿症的治疗不单纯是医生的处方药物治疗,而是一个患儿、家属、医生之间的互动,联合治疗为治愈儿童遗尿症带来了希望。望子成龙是每一位父母的心愿,千万别因“尿床不是病”的错误观念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儿童便秘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据数据显示,多达30%的儿童曾有过便秘。 一、儿童便秘病因儿童有三个时期容易发生便秘1.开始摄入固体食物或牛奶时 (1)摄入饮食改变 婴儿期摄入的饮食向固体食物过渡是便秘的一个常见触发因素,这是因为过渡期膳食含有的纤维和液体量往往不足(婴儿配方米粉提供的纤维量非常少)。 而2岁以下的儿童,纤维摄入的目标量约为5g/d。低于此目标就可能触发便秘。 (2)可能为牛奶蛋白不耐受 牛奶摄入与便秘关联的机制尚不清楚,但目前的研究中提出较多的看法为过敏机制。 在上述研究中,这类儿童更可能合并有鼻炎、湿疹或喘息的症状。也很可能存在肛裂、肛周红斑或水肿、直肠黏膜炎症的证据,以及超敏反应的征象(如抗牛奶抗原的特异性IgE抗体)。 这类儿童的便秘可能是牛奶蛋白不耐受的一种表现(牛奶蛋白不耐受在婴儿期通常表现为结肠炎或小肠结肠炎)。 2.如厕训练时 排便训练是影响儿童自尊和独立的发育里程碑。 要掌握排便技能,儿童必须发展出在厕所中排出大便前保留排便的能力和兴趣,在儿童发育做好准备之前,如果大力鼓励排便训练,可能会适得其反。 如果父母强迫儿童排便训练,则可能出现反抗,甚至导致各种问题,便秘就是其中之一。 (1)忍便不排 排便频率减少,会导致大便变硬和排便疼痛,如果排便疼痛,儿童可能会进一步忍便不排,让大便更干燥更难排,导致恶性循环(一旦忍便不排的恶性循环已开始,就只能通过软化大便以促进无痛排便来逆转)。 (2)纤维摄入不足或过量 2岁以上儿童纤维的目标摄入量等于儿童年龄加5-10g/d,前文提过,低于此摄入目标可能会导致便秘,但需注意的是,对于有忍便不排行为的儿童,摄入过量的纤维反而有增加粪便嵌塞的风险。 因此,对于有忍便不排或有粪便嵌塞病史的儿童,应在结直肠张力恢复后,如使用轻泻药成功治疗数月后,才鼓励摄入额外的纤维。 (3)过量摄入牛奶 每日摄入牛奶大于700-900ml会降低肠动力并使儿童饱足,因而减少儿童摄入其他可促进大便软化的液体和食物。 3.入学时 儿童不愿意使用学校的厕所,或作息时间的改变干扰了如厕,儿童可能会忍便不排,从而触发入学过度期的便秘。 二、如何诊断儿童功能性便秘简单一句话总结就是持续性排便困难伴有排便次数减少,并且排除器质性疾病。 1.根据罗马Ⅳ标准判断 4岁或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至少存在以下症状中的两种(每周至少发生1次),并且不能用另一种疾病解释。 (1)每周排便2次或2次以下 (2)每周至少有1次大便便失禁发作 (3)憋便姿势或过度刻意控制排便(排便克制)史 (4)排便疼痛或排硬便史 (5)直肠内存在巨大粪团 (6)可能阻塞厕所的粗便排出史 2.排除婴幼儿正常的排便模式 婴幼儿由于其年龄的特殊性,有各自不同的正常排便模式,以下这些情况不属于病态: (1)足月新生儿,首次排便通常发生在出生后36小时内(早产儿可能延迟);90%的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会排出胎粪。 (2)在出生后第1周,婴儿平均每日排便4次,具体会因婴儿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而异。母乳喂养儿在出生后最初几日排便次数可少至一日1次,随后排便频率随母乳产量增加而增加。 (3)3个月内,排便频率受喂养方式和配方奶类型的影响而异: A.母乳喂养的婴儿平均每日排便3次,有的可能每次喂奶后都会排便,有的可能最长达7日都不排便。 B.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平均每日排便2次,但会根据配方奶类型而变化。比如大豆配方奶会让大便更硬,排便次数更少;水解酪蛋白配方奶使大便更松散,排便更频繁。 (4)到2岁时,平均排便次数降至略低于每日2次。 (5)4岁以后,平均排便次数略高于一日1次。 注意,婴儿还有一种特殊的现象,称为婴儿排便困难,但这也不是便秘。 婴儿排便困难是一种功能紊乱,定义为其他方面健康的婴儿在成功排出软便前用力排便或哭闹10分钟。 罗马Ⅲ标准定义发病年龄为小于6月龄,但有研究表明这一现象最晚可发生于不超过9月龄的婴儿。 这种症状可能是由于排便努力过程中未能放松盆底,此外,婴儿腹肌张力也不足,以致于不能做出Valsalva动作。 婴儿大便困难通常随着婴儿发育成熟而自行缓解,作为医生需要对父母进行恰当安慰。 3.排除便秘相关的器质性疾病 常见的器质性病因包括有牛奶(或其他膳食蛋白)不耐受;乳糜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神经系统疾病(脑性瘫痪和椎管闭合不全)、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g)。 紧急的病因包括有婴儿先天性巨结肠、骶部畸胎瘤、肉毒中毒,而所有年龄出现囊性纤维化、铅中毒、肠梗阻,都可能导致便秘相关的器质性疾病。 这里解释下先天性巨结肠(赫什朋病),在表现出便秘的新生儿和小婴儿中,它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该病是一种结肠运动障碍,其原因是直肠和远端结肠神经节细胞先天性缺失。 因此,受累的结肠段不能放松,导致功能性阻塞。虽然本病少见(5000例活产儿中约有1例),但及时诊断对于避免并发症很重要,并发症可能危及生命。 若出现以下情况,应怀疑存在该病:出生后第1周出现症状,胎粪延迟排出(出生后超过48小时才首次排出胎粪) 、腹部膨隆、呕吐。 三、儿童便秘该如何治疗(1)急性便秘(4周以内) 急性便秘多由膳食改变(如过渡至固体食物)引起,采用膳食干预通常有效。 ①未添加固体食物的婴儿:可向配方奶粉中加入不能消化、有渗透活性的碳水化合物来治疗,并逐步调整剂量来诱导每日排便。 *加入富含山梨醇的果汁(如苹果汁、西梅汁或梨汁),合理起始剂量是每日2-4盎司(约58-116ml)的100%果汁。*加入乳果糖(每日约1mL/kg) ②已添加固体食物的婴儿:用杂粮麦片或大麦麦片替代米粉;用富含山梨醇的水果泥比如西梅泥或纤维含量高的蔬菜如豌豆泥替代其他的果蔬泥;绿叶蔬菜不可打成泥,剁碎即可。 那么,我们能否使用开塞露帮助婴儿排便呢? 如果直肠内的大便很硬,偶尔可使用甘油栓刺激直肠。但不应频繁采用这些干预措施,因为婴儿可能形成依赖于直肠刺激以启动排便的行为习惯;此外,甘油可能刺激肛门或直肠黏膜。 (2)慢性便秘/复发性便秘 膳食调整和急性便秘相同,区别在于对于充分采取了膳食干预,但仍存在持续或复发性便秘的6个月以上的婴儿建议使用渗透性泻药治疗(PEG 3350,如Miralax、乳果糖,PEG 3350国内没有,国内普遍使用乳果糖)。 一般用药1-2天即起效,会软化大便,消除孩子排便的痛苦,重新建议正常排便反射;然后维持用药一段时间维持大便软化,通常维持用药2个月或在便秘症状消失1个月后逐渐减量(不超过3个月)。 需避免对婴儿使用刺激性轻泻药(如番泻叶、比沙可啶)、矿物油和灌肠剂,因为这类药物可能有不良反应。 2.1岁以上儿童 (1)急性便秘 ①大便较硬和排便费力但疼痛轻微且没有忍便不排行为、出血或肛裂的儿童,改变膳食可能就足够了。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 A.推荐天然含较高纤维的食物; B.保证每日摄入充足的液体(960-1920mL,每日最低液体摄入量为10kg摄入960ml,每增加1kg增加50ml),除非该儿童存在脱水,否则没有必要增加液体摄入量; C.限制奶量不超过700ml或暂停牛奶,食用酸奶或钙强化豆奶代替; D.暂停入厕训练;或在饭后10分钟左右让孩子去排便,有助于训练孩子养成每天固定时间自主排便的习惯。 ②有忍便不排行为、排便时疼痛、直肠出血或肛裂的儿童,除了以上治疗外,初始期建议使用渗透性泻药辅助治疗,局部应用凡士林来治疗肛裂。 (2)复发性便秘 除了和急性便秘一样的治疗外,最重要的是识别并处理那些持续性膳食问题和/或任何诱发事件。 诱发事件可能包括排便疼痛反复发作(如肛裂、大便干硬所)、害怕使用学校的厕所、轻泻药治疗不充分和过早停用,以及在餐后或在学校没有足够时间使用厕所等。 最后总结一下,便秘虽然不是什么严重疾病,但是治疗并不那么容易。
婴儿大便有泡沫主要是因为婴儿的大便80%是水分,因哺乳而显稀薄,肠道中大肠菌分解糖类而产气,所以会有泡沫。如果不是腹泻,就不需要特别处理。母乳中含乳糖较多,大部分乳糖被皮肠道内的乳糖分解酶分解后产酸、 产气刺激肠道,使大便呈腹泻状,泡沫状排出。偏食淀粉或糖类食物过多时,可使肠腔中食物增加发酵,产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样便,并带有泡沫。
相对来讲,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退热效果好,相对不良反应小,正常剂量下基本安全,是目前的最佳选择。 误区1:认为发热程度越高,病情越严重 临床上经常遇到因高热急诊的患儿。某天中午,儿科急诊突然冲入3位家长,抱着9个月大的患儿,高声喊叫:医生!患儿发热40℃了,救救他!我赶紧过去把患儿放在床上仔细检查。患儿精神很好,我拿过患儿家属手里的水瓶,患儿很快就喝起水来。让家属先把患儿的外衣脱下来,给患儿服用1次退热药物,并建议多喝水,防止高热惊厥。家长听了我的解释,很快就不那么紧张了,20 min后患儿查血结果回来,体温已经降了下来。 精神状况良好者病情一般不会重 发热是患儿感冒时最常见的症状,是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方法。一般来说,发热越厉害,说明人体的反抗能力越强,对于<3个月的婴幼儿,由于免疫功能尚没有发育成熟,抵抗力不强,即使有严重的肺炎,也很少出现高热。因此,发热程度并不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如上述患儿,虽说高热40℃,但病情不严重,否则一定会表现在精神上,很可能会精神萎靡或者嗜睡,不愿意吃东西,也不愿意喝水。需要说明的是,确实有很多严重感染性疾病会伴有持续的高热。 误区2:盲听家属建议,遇到发热就给退热药 部分医生尤其是乡村医生,在接诊发热患儿时往往容易盲目听取患儿家长的建议,给予口服退热药甚至是给予激素治疗。对于纠正这种常见误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是否使用药物退热一定要根据发热的程度 体温在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为高热。低热对人体是一种保护,>37℃则不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如果经过物理降温后,体温仍>38.5℃则最好使用退热药物,因为患儿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容易引发高热惊厥。持续高热,会导致人体氧气和营养素消耗增加,从而加重各个脏器的负担,容易造成重要脏器的功能失调,特别是心脑血管。超高热(>41℃)可以导致脑细胞损伤,出现昏迷甚至死亡。脑炎、中暑导致的超高热都是紧急状态,需要积极处理。 误区3:物理降温方法实施不到位 物理降温对于发热是简单却有效的措施,很多人了解退热的物理方法,比如多喝水、温水擦拭等,但到具体实施却可能在细节上并不到位,下面对对此作出详细讲解。 多喝水补充体液 一些患儿发热的时候由于嗓子不舒服等各种原因不愿意喝水,事实上给患儿多喝水补充体液是第一要务,这是最基本的降温方法,适合于所有发热的患儿。各种果汁饮料都可以选择,但最好还是白开水。 温水擦拭,而非酒精擦拭 温水擦拭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方法,水的温度在34—37℃比较适宜,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患儿。每次擦拭的时间>10 min。擦拭的重点部位在皮肤皱褶的地方,例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处等。对于高热或者年龄较大的患儿可以采用温水浴,水温比体温稍低就可以。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对小儿发热采用酒精擦浴的方法,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婴儿的皮肤很薄,酒精渗透性很强,通过皮肤吸收后,可能出现酒精中毒的症状。酒精擦浴也会刺激皮肤,引起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儿童特别是小婴儿一般都不采用。 降低环境温度,但不适合所有患儿 患儿退热需要和周围进行热交换,适宜的环境温度有利于退热,最好的环境温度是20—24℃,以使体温缓慢下降。对于小婴儿,特别是夏天,只要把婴儿的衣服敞开,放在阴凉的地方,其体温就会慢慢下降。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患儿发热的早期伴随有畏寒、寒战,则不适合这种方法。 退热贴的退热效果有限 退热贴由于面积很小,退热效果有限,对于高热的患儿会舒适一些,是一种辅助措施。 不宜进行冰敷 由于冰敷太冷,可能会引起患儿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特别是伴随有畏寒、寒战的患儿更不能用冰敷。 误区4:退热效果好的药,就是好药 如果经过多喝水和物理降温患儿还是高热不退,一般就要使用退热药物。有人以为退热效果好的就是好药,实则不然,一定要兼顾该药的不良反应。一般而言,退热药的退热效果和不良反应成正比,效果越好,不良反应越大。 退热药物的不良反应概括起来包括刺激胃黏膜,破坏食欲,使胃溃疡加重甚至出血等胃肠症状;剂量过大可以导致肝脏和肾脏的损伤,也可以诱发血液疾病;对于严重过敏反应者,表现为剥脱性皮炎等危重情况。因此,了解不同药物特征,兼顾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才能合理选择适宜药物。常用的退热药物及临床特点如下。 对乙酰氨基酚 退热起效快,但控制体温时间相对其他药物要短,平均控制时间为2 h左右。但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没有其他解热镇痛药常见的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功能影响、粒细胞减少等,也无肾毒性,故安全性高,目前在临床广泛使用,特别是<2岁的患儿。该药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即疗效随剂量上升而上升,但不要超剂量使用,每千克体重10—15 mg/次,以免造成肝脏损伤。 布洛芬 该药和对乙酰氨基酚都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给儿童应用的退热药,也是较为安全的药物。布洛芬的特点是退热平稳且持久,其对于高热的退热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要强,且持续时间长,平均约4—6 h。布洛芬对胃肠刺激和血小板影响不大,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轻度胃肠道反应、转氨酶增高,偶可影响凝血功能等,在脱水、血容量低和心输出量低的状态下偶见可逆的肾损伤。过量服用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癫痫发作等。用量: 每千克体重5—10 mg/次。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属于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解热药,已经不作为常规的退热药物在临床使用。赖氨酸与阿司匹林的复合盐,可用于静脉注射,起效快,疗效好。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有肝功能损害、黄疸、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肾损害。 尼美舒利 是意大利于1985年研制成功上市的新型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解热药。尼美舒利和布洛芬比较,突出的优点是较好的退热效果和较少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但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称,应用尼美舒利可引起重度肝脏损害。由于争议不断,我国已经限制在<12岁的患儿中使用。 消炎痛 是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具有较强而持久的退热效果,由于该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对肝功、肾脏和血液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因此,一般情况下不予应用,只有当患儿持续高热或者高热惊厥时,可在医生监控下偶尔使用。 安乃近 是一个古老的退热药物,退热效果迅速,由于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肾损伤等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近些年已应用较少了。1977年,该药已从美国市场上撤出。目前,27个国家已禁用或限用安乃近。只有在急性高热且病情急重,又无其他有效退热药可用的情况下,才用于紧急退热,口服给药已不被采用。 中药退热药 很多中药都有不同程度的退热作用,但由于中药退热作用缓慢,而且所含药物成分不是十分清楚,不推荐家长选用中药作为退热药物使用。 综上,相对来讲,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退热效果好,相对不良反应小,正常剂量下基本安全,是目前的最佳选择。 误区5:不能做到正确分析病情 患儿发热时,除了测量患儿体温以外,需要注意以下情况。 注意患儿的精神状况 如果患儿精神好,就提示患儿感染轻微。发病时有精神不好、嗜睡,面色发黄或者晦暗者,这种情况一般提示感染严重。比如中毒性痢疾,患儿主要表现就是面色不好、精神差,可能只有恶心和呕吐的症状,不会腹泻,但病情严重,很容易合并中毒性休克。 注意伴随症状 本文仅列举相对常见的情况。 颜面部、躯干有无皮疹和出血点 不少病毒感染的早期都会出现皮疹,比如水痘、风疹。在发热期间出现的皮疹有猩红热、麻疹等。如果发热早期出现出血点,就要除外流行性脑膜炎。 有无腹泻及尿液情况 如果患儿有腹泻,要询问腹泻是发热前出现还是发热后出现的。发热前出现或者发热后1 d之内就出现,提示患儿肠道感染;如果是发热后几天出现,可能是疾病的合并症或者药物的不良反应。 对于发热时有明显腹泻者,特别是黏液脓血便,提示有肠道细菌感染,去医院时最好用纸盒或者塑料袋收集好有脓血或者黏液的大便样本,便于化验检查。尿布上的大便不能作为检查的标本。 同时,也要注意患儿尿液有无异常的颜色,如果发热同时出现酱油色的尿液,则表示患儿有溶血的出现,提示病情严重。 是否伴有明显腹痛 对于腹痛明显特别是不能直腰走路,或者腹痛不让揉肚子的,就要考虑阑尾炎。因为儿童阑尾炎症状有时不典型,容易穿孔和合并腹腔感染。 注意流行病学情况 注意周围有没有类似的疾病,特别是一些传染病流行期间,比如手足口病。如果患儿周围有小朋友罹患该病,该患儿口腔、咽部或者手足出现皮疹或者水疱,即使症状不典型,也要考虑手足口病。
在医学上称为白色糠疹,又名单纯糠疹(俗称桃花癣),又叫链球菌性糠疹,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皮肤病。该病的病因可能为链球菌感染,儿童皮脂腺未充分发育,皮肤缺乏皮脂保护,营养不良、体内缺乏B族维生素以及过渡清洗、阳光暴晒等。主要表现为色素减退性圆形或椭圆形斑片,大多长在面部、口周、颊、前额,也可见于颈、肩、胳膊、前胸、臀部。自觉症状不明显,少数患者可有轻度瘙痒。白色糠疹除了对美观有影响外,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