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 张慧 副主任医师 北医三院 儿科
认为发热程度越高,病情越严重精神状况良好者病情一般不会重。发热是患儿感冒时最常见的症状,是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方法。一般来说,发热越厉害,说明人体的反抗能力越强。3个月以内的小宝宝,由于免疫功能尚没有发育成熟,抵抗力不强,即使有严重的肺炎,也很少出现高热。因此,发热程度并不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有些患儿虽说高热40℃,但病情可能并不严重,否则一定会表现在精神上,很可能会精神萎靡或者嗜睡,遇到发热就给退热药是否使用药物退热一定要根据发热的程度,体温在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为高热。如果经过物理降温后,体温仍>38.5℃则最好使用退热药物,因为患儿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容易引发高热惊厥。持续高热,会导致人体氧气和营养素消耗增加,从而加重各个脏器的负担,容易造成重要脏器的功能失调,特别是心脑血管。超高热(>41℃)可以导致脑细胞损伤,出现昏迷甚至死亡。物理降温方法实施不到位多喝水补充体液给患儿多喝水补充体液是第一要务,这是最基本的降温方法。各种果汁饮料都可以选择,但最好还是白开水。温水擦拭,而非酒精擦拭 温水擦拭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方法,水的温度在34—37℃比较适宜,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患儿。每次擦拭的时间>10 min。将孩子衣物解开,用温水毛巾擦拭全身,可重点擦拭孩子颈部、腋下、肘窝、大腿根部等大血管行走处,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水降低环境温度并不适合所有患儿患儿退热需要和周围进行热交换,适宜的环境温度有利于退热,最好的环境温度是20—24℃,以使体温缓慢下降。切记一定不能捂汗,防止出现捂热综合征等。对于小婴儿,特别是夏天,只要把婴儿的衣服敞开,放在阴凉的地方,其体温就会慢慢下降。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患儿发热的早期伴随有畏寒、寒战,则不适合这种方法。退热贴的退热效果有限退热贴由于面积很小,退热效果有限,对于高热的患儿会舒退热效果好的药,就是好药如果经过多喝水和物理降温患儿还是高热不退,特别是超过38.5摄氏度,一般就要使用退热药物。有人以为退热效果好的就是好药,实则不然,一定要兼顾该药的不良反应。一般而言,退热药的退热效果和不良反应成正比,效果越好,不良反应越大。相对来讲,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退热效果比较好,相对不良反应小,正常剂量下基本安全,是目前的最常用的儿童退热药。
伤口的正确处理是防止发病的关键。最好能取得医生的帮助,当然亦可先自行处理。保险起见,凡被犬咬伤或其它动物咬伤,都要按狂犬咬伤处理。伤口的正确处理是防止发病的关键。1、冲洗伤口一定要彻底,被狗或猫咬的伤口往往外口小,里面深。这就需要冲洗时,尽量把伤口扩大,并用力挤压伤口周围软组织。而且冲洗的水量要大,水流要急,最好是对着自来水龙头急水冲洗,不少于半小时。2、个别伤口大,又伤及血管需要止血外,3、在注射疫苗期间,应注意不要让宝宝喝浓茶、咖啡,也不要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同时要避免宝宝受凉、剧烈运动或过度疲劳,防止感冒。4、如果宝宝被宠物轻微咬到,但皮肤未破。先安抚受惊吓的宝宝,即刻用大量清水冲洗被咬处,然后使用无刺激性或者刺激性较小的肥皂洗净被咬处。5、如果宝宝伴有瘙痒等异常情况,应去医院及时就诊。6、如果被宠物扑倒摔伤头部,首先要查看宝宝的头部是不是受伤了。如果头部流血了,爸爸妈妈先打急救电话,然后用干净的手帕按住宝宝的伤口,呼唤宝宝看是否有反应。不要轻易移动宝宝的身体,等待救护车到来送宝宝进行急救。应在咬伤后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如果人被携带病毒的动物抓咬后,极易感染。如不及时就医,一般2—8周(长的可达到一年以上)就会发病。一旦发病,几乎100%会因此死亡。如不慎被猫、狗等抓咬伤,应立即做相应的处理外。最好在24小时内到疾控中心或医院进行伤口处理,并注射狂犬疫苗,必要时还应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一般城市范围内各大医院、各县(市、区)疾控中心,及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均
预防流感小贴示1,勤洗手,不共用毛巾、口杯等日常用品,不随地吐痰,以防接触、传播流感病毒。2,居室、办公室、学校教室要经常通风,减少室内聚集的细菌和病毒数,保持室内空气清新。3,疾病流行期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比如商场、电影院等人群密集地。遇到打喷嚏的人,尽量与其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4,到医院看病,最好戴上口罩,可以有效阻挡细菌和病毒。5,根据冬季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防止因着
雾化吸入疗法是通过特殊装置将药物和溶剂散成雾粒或微粒状态被吸入,沉降在各级支气管及肺泡内,达到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种方法。 与口服药物相比,具有靶向性强、见效快、疗效高、安全性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同时呼吸道局部药物浓度高,可避免或减少全身用药,患者只需被动配合,就能保证药物发挥联系。已成为较为理想的一种给药途径。 雾化是利用高速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雾化吸入注意事项1、体位:幼儿的横隔位置是较高、胸腔较小、活动度受限,故而当幼儿在仰卧位时其肺活量、潮气量均是较坐位、半坐位及侧卧位时为小,仰卧位的雾化吸入患儿极容易烦躁、气促、口周发绀等缺氧症状。雾化吸入前应置患儿坐位、半坐位或侧卧位,尽量仰卧位。必要的时候抬高床头30°方可仰卧位雾化吸入治疗。在雾化吸入时,出现一些情况应该及时停止,如患儿频繁咳嗽,则应暂停吸入,待呼吸平稳后再开始吸入。2
配制将一袋口服补液盐III打开,整袋一次性倒入随包装配送的量杯中,加入250毫升温开水(水位至量杯的刻度线处),搅拌均匀。注:①一袋口服补液盐III需整袋冲入250ml温开水中,不能拆分成半袋冲125ml温开水。因为拆分不精确会影响到溶液浓度进而影响疗效。②不能往配制好的溶液里添加糖、果汁、牛奶等其他物质。服用疗程腹泻一开始就喝,一直到腹泻停止。服用剂量儿童每天小贴士1.配好的口服补液盐III要一次喝完吗?每袋口服补液盐III需一次性配制好,但服用时可分次服用,比如较小患儿可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隔几分钟喝一两口,较大儿童和成人则可直接用杯子喝;配制好的口服补液盐溶液室温可保存24小时,注意避免食物、唾液等污染。2.宝宝太小喂不进那么多液体怎么办?为了确保疗效一定要足剂量地给患儿喂服,给较小的患儿喂服时可以用勺子、滴管或小杯子频频地喂,每隔3
鼻出血的原因: 1.鼻腔炎症:过敏性鼻炎因为粘膜高度水肿,揉鼻子时会导致黏膜互相摩擦出血。鼻窦炎的分泌物积聚在鼻腔、鼻前庭,引起痒、干痛等不适,因儿童不会擤鼻涕,而经常用手挖鼻而致鼻出血。2.外伤:儿童天性好动,跌倒撞伤常引起鼻部出血,另外,有些小孩喜欢挖鼻常导致鼻前庭糜烂而出现粘膜糜烂渗血。3.发热:发热常导致鼻粘膜干燥微血管破裂出血。4.鼻腔异物:儿童常常不慎把玩物、纸团鼻出血的治疗: 1.清除鼻腔内凝血块,应用1%麻黄素收缩鼻黏膜和鼻腔血管,可有效减轻和治疗鼻出血。2.指压止血法:如出血量小,可让病人坐下,用拇指和食指紧紧地压住病人的两侧鼻翼,压向鼻中隔部,暂让病人用嘴呼吸。同时在病人前额部敷以冷水毛巾,一般压迫5-10分钟左右,出血即可止住。3.压迫填塞法:如果出血量大,或用上法不能止住出血时,可采用压迫填塞的方法止血。具体做法是:用脱脂棉鼻出血的预防: 1.控制剧烈活动,避免鼻外伤:小孩鼻出血除了鼻腔局部炎症所致以外,剧烈活动也会使鼻黏膜血管扩张,或者导致鼻腔发痒。小孩挖鼻腔也容易引起鼻出血,除了避免剧烈运动之外,还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随意抠挖鼻孔。2.在饮食方面要注意清淡饮食,少吃煎炸肥腻食品,多吃新鲜蔬果,并注意补充水分。可服用银花、菊花、麦冬等加以预防。3.预防呼吸道急性感染性疾病:感冒、扁桃体炎
是不是热度越高越容易发生惊厥?热性惊厥(febrile?seizure,?FS),是指发生在生后3月~5岁,发热初起或体温快速上升期出现的惊厥,并且需要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引发惊厥的任何其他急性病,既往也没有无热发作史。患病率约为2%~5%,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儿童期患病率3%~4%。所谓高热惊厥是不准确的称谓,国际上诊断热性惊厥并没有发热程度的要求。不过,热性惊厥往往发生在体热性惊厥发作时在家庭如何处理?家长最重要的是要防止发作带来的意外伤害,将孩子放在平坦不易受伤的平地或者床上,保持头向一侧偏斜,以利于口腔内容物流出,不要向口腔内塞入任何物品;也不要过度用力按压病人,以免造成骨折;避免不必要的刺激,没有证据表明按压人中可以缩短发作时间,而且90%以上的发作可以在5分钟内自发缓解,如果过度按压导致人中处皮肤破损还容易继发脑膜炎。如果既往曾有热性惊厥持续状态或者本次都说热性惊厥会让孩子脑子抽坏了,是真的吗?热性惊厥总体预后良好,尚无直接因热性惊厥而导致死亡的病例报道。95%以上的热性惊厥患儿日后并不患癫癎。热性惊厥后出现癫癎的危险因素包括:①复杂型热性惊厥;②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发育落后);③有癫癎家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