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清晨的闹钟铃声响起,孩子忙碌的一天开启了序幕。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少家长从孩子踏入幼儿园起便列出了充实的每日学习计划:比如,上英语网课、学数学、练书法等。期待孩子不仅学习优异,并且多才多艺,如学习钢琴、古筝等乐器。在完成了一天的学习任务与作业后,孩子想要放松一会儿,这时,身边又会有电视、ipad、手机等“诱惑”在招手。我们的眼睛只有在看开阔的远处(6米之外)时才能彻底放松,看近处时,眼内的睫状肌便开始工作,帮助我们看清近处的物体。上述列举的每一项孩子的日程,均属于近距离用眼。如果眼睛长期超负荷工作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也就是不间断地近距离用眼,超过了一定限度,久而久之,便容易发生近视。而近视一旦发生,便不能逆转。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远离近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够科学防控近视呢?1. 户外活动日间户外活动是目前预防近视发生发展最确切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研究证实,让孩子适度接触阳光,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能有效降低近视发病率。此外,球类运动通过远近距离的变化也能使眼部肌肉得到放松。2. 养成良好用眼习惯3岁以下幼儿不建议观看电子产品,6岁以下儿童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和电脑。养成良好的读写姿势:两眼与书本保持一尺(33.3cm)距离,胸部与书桌保持一拳距离,握笔的手指距离笔尖一寸(3.33cm)距离。掌握“20-20-20”口诀:看书/屏幕20分钟以后,抬头远眺20英尺(也就是6米外)20秒以上。不要躺着、趴着看书。3. 饮食和睡眠均衡饮食不挑食,控制甜食、油炸食品的摄入,可适当补充富含花青素、胡萝卜素的食物,如蓝莓、深色蔬菜、胡萝卜等。4. 家长以身作则家长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陪伴孩子时尽量不看或少看手机等电子产品,树立好榜样,监督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如果发现孩子出现频繁眨眼、喜欢眯着眼睛看东西或看东西离得很近,需要警惕孩子是否近视了,要到医院进行眼科检查。5. 为孩子建立眼健康档案(屈光档案)眼科专家建议3岁以上的孩子应当建议屈光档案,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眼健康档案的建立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眼部发育情况,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对孩子的用眼习惯作出及时调整,发现问题早治疗。从而预防近视发生,控制近视发展。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随着气温逐渐回升,草木萌动,空气中的花粉浓度也随之升高。北京市气象台表示,近期全市大部分地区花粉浓度处于6级的极高水平,过敏季来临,易敏人群在踏青赏花的同时要注意防护。“医生,我的眼睛特别痒,还流眼泪,总是想揉”。这是眼科门诊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常见主诉。过敏性结膜炎是由于眼睛的结膜接触了过敏原后发生超敏反应,常常与过敏性鼻炎同时起病,一旦接触过敏原,就会出现眼睛痒、鼻子痒的情况。常见的过敏原有花粉、尘螨和动物的毛发等。过敏性结膜炎的典型症状是眼痒、异物感、流泪,儿童会表现为频繁眨眼、用手揉眼,但是揉眼并不能缓解症状,反而会越揉越痒,频繁揉眼还可能继发感染性结膜炎。如果眼睛过敏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清洁面部及眼周皮肤,眼睛周围局部冷敷。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结膜充血,缓解眼痒、眼肿等不适。然后,到医院就诊,遵医嘱使用抗过敏滴眼液。注意生活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勤洗换床单及枕巾,勤洗手,不揉眼,减少观看电子屏幕的时间,平时经常佩戴角膜接触镜(即隐形眼镜)的女生在过敏季要暂停佩戴。注意防范,当过敏性结膜炎发作时,应尽快到医院就珍,在眼科医师的指导下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