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于胆囊炎这种疾病感到比较陌生,其实胆囊炎在日常生活当中是时常发生的,尤其是在中年人群体中,由于饮食不规律再加上经常应酬,所以胆囊炎的发病率很高,得了胆囊炎的时候诊断是非常重要的,有这些症状提醒大家一定要警醒是否是胆囊炎。
“黄医生,我胆囊切除以后,到底对身体有没有影响啊? ”毫不夸张地说,这个问题我每天要重复回答不下10遍。然而在短时间内又无法只用三言两语就能向患者解释清楚。而之所以许多患者关心这个问题,是因为那些患者普遍认为,把胆囊切掉,会影响肝功能,或者害怕没有胆汁分泌,故而对于我提出的手术建议总是犹豫不决。上海市东方医院胆石病中心黄安华手术日前一天,我都要对我的患者进行科普和术前宣教 ,扫除他们心中的疑虑胆囊是什么,有什么用简而言之,胆囊是位于肝脏下方的囊状的结构(长度7~9厘米,容积30~50ml),它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储存和浓缩由肝脏制造的胆汁。胆囊是个小仓库和压缩机肝细胞活动时,会制造出大量的副产品,其中之一就是胆汁,胆汁能够溶解脂肪及酒精。肝脏会不断分泌胆汁,成人每天可分泌800-1200mL胆汁,而胆囊容积只有约50毫升,这就需要胆囊将胆汁浓缩才能储存。刚分泌的胆汁为金黄色,呈碱性,含有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胆汁进入胆囊后,由胆囊黏膜吸收水分,只留下胆汁中有效成分储存在胆囊内,变成棕黄色或墨绿色、呈弱酸性的胆囊胆汁。每当我们进食后,小肠进行消化作用时会释放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简称CCK),胆囊会收到“信号”后会收缩并排出之前收集和浓缩的胆汁,经胆囊管和胆总管在肝胰壶腹与胰液混合,并排到十二指肠帮助消化。胆囊也是个压力调节器胆囊不仅仅只储存浓缩及排泄胆汁的作用,在胆系动力方面也举足轻重,胆囊容积能容纳一定的胆汁,可以缓冲胆道的流体压力,维持胆道压力生理平衡。一旦去掉胆囊,这种调节压力的平衡被打破,会使胆管内的压力增加,产生上腹胀满不适,也会导致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而这一综合征在临床上治疗也比较困难。肝胆胰系统图“无胆人”还能活吗?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没了“胆”依然可以健康,原因如下:1.胆囊并不是产生胆汁的器官,它只是胆汁的搬运工,胆囊切除并不会影响胆汁的产生。2.胆囊切除后,人体没有了储存胆汁的“仓库”和浓缩胆汁的“压缩机”,人体会使用代偿机制去弥补这一缺陷,比如肝内丰富的管系会负责储存一定的胆汁,胆管也会代偿性增粗,部分代替胆囊功能。胆总管下端的括约肌也会出现持久而有节律的关闭或开放,以适应消化的需要。超微创单孔切胆术,虽较二孔法更为微创、美观,但对设备和医生操作水平的要求更高代偿不等于代替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造物主赐予我们胆囊这样一个器官,是让它充分参与到身体运作中的,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失去了胆囊之后,有些变化是藏不住的切胆以后,首先胆汁存储能力下降,最直观的反应就是消化能力随之下降。可能以前吃油腻食物,没有明显的感受。但失去胆囊后,稍微吃点油腻的食物,就可能感到腹胀、恶心、甚至出现腹泻等情况,尤其是手术后短时间内会更加明显。胆囊切除之后,如果胃连接十二指肠的幽门没有完全关闭,持续排入十二指肠的胆汁就会反流至胃内。胃内的环境是酸性的,而胆汁是碱性的,胆汁则会腐蚀胃的粘膜,导致胃部疼痛等症状发生。切胆后,导致控制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oddi括约肌失去了正常的节律性,并且胆管的压力发生了改变,可能会引发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这点上文也已提到。胆囊没有了,胆汁就会直接进入肠道。在空腹状态下,胆汁容易被肠道细菌分解成有致癌作用的次级胆汁酸。因此胆囊切除会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胆囊具有浓缩胆汁的作用,浓缩的胆汁对胆固醇的溶解度较高;而胆囊切除后,胆汁的浓缩失去了场所,对胆固醇的溶解能力降低,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胆固醇的积累,这样就可能会形成胆总管结石或者肝内胆管结石。然而,即便切除胆囊有如此多不良反应,但医学从来都是权衡利弊的过程,在“保胆与保命”之间总要有所取舍,若你的身体情况符合切除胆囊的手术指证,我仍然会建议你切除胆囊。后记很多患者会被医生告知,切除胆囊对人没有太大的影响,如果患者提到想要保胆时,他们会不屑一顾、异口同声地说:“保胆后会复发的,这是一百多年前就废弃的手术”。我遇到的患者中,有这种情况的不在少数。如果在胆囊功能正常,且没有任何症状,为了一颗小小的结石或良性息肉就轻易地将胆囊切除,对患者不仅造成心理上的负担,还要忍受丧失了胆囊功能而招来的不适与种种弊病,这是现代外科的大忌,理应三思。胆囊疾病的治疗是需要“区别对待”的,对胆囊良性疾病,不分功能好坏一律切除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胆囊这一重要的消化器官有了更新的认识,对胆囊疾病治疗的方式也与时俱进,日趋完善。在胆囊疾病的治疗方案选择上,我始相信“没有最好,只有合适”的“个性化治疗”理念,才是最符合当代外科医生所应具有的人文关怀精神的。
在体检报告上经常会出现“胆囊息肉样病变”这样的敏感词汇,一些患者看到病变就自然而然和癌变联系起来,当然胆囊部位的息肉有一定的癌变几率,但是由于某些胆囊息肉位置性质特殊一旦癌变一部分患者预后很差。所以现在一些患者甚至极少数医生也对息肉谈之色变,给出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可漏过一个这样的结论。什么样的胆囊息肉要手术呢?胆囊息肉是不是一定要全部切除胆囊呢?要回答这两个问题首先要了解胆囊息肉的临床分类与治疗对策。胆囊息肉的一般公认的临床分类如下:第一类:假性息肉,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胆固醇性息肉(绝大多数)。临床上报道癌变几率极少。它外观呈桑葚状,极易脱落,多在1厘米以内,以多发为主,位于胆囊体部。大多数胆固醇性息肉病人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轻微,胆囊功能良好,故可以每3~6月定期B超复查,观察其大小变化。第二类:真性息肉,又称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在息肉占比四分之一不到。主要是指:胆囊腺瘤、腺肌瘤、炎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其中腺瘤是公认的癌前病变,腺肌增生症也有潜在癌变危险。第三类:息肉型早期胆囊癌。很难鉴别,主要靠B超及增强CT。癌性息肉的主要B超特征为:大于1厘米,单发,多位于胆囊颈部,多伴有胆囊结石,病变回声强度以中低回声为主。可见,胆囊息肉需要专科医生给予专业建议很重要。在微创保胆手术没有成熟之前,给予的建议一般是:假性息肉是不会癌变的,可以观察;而真性息肉有癌变的可能性,建议将胆囊切除,这样就可以减少胆囊癌的发生。这样的结果绝大多数的的胆囊被冤枉切除。现在随着微创保胆技术越来越成熟,公众对此项技术接受度越来越高,因此提前对胆囊息肉的性质做一个判断,既不会由于漏于观察等到胆囊癌变再去处理变得意义不大,又不会由于害怕胆囊息肉癌变而把众多不会癌变的胆固醇性息肉的胆囊当成替死鬼一切了之。因此保胆取息肉这项技术的真正意义在于我们多了一个诊断工具,同时兼具治疗作用,一举两得。如果在保胆过程中判断为高危息肉我们做一个快速冰冻,很快了解性质,有早期癌倾向的可以在不增加任何创伤和经济负担的前提下很方便的转换成切胆。这样极大的拯救了一批冤屈的胆囊!
胆囊腺肌症是一种以胆囊腺体、肌层慢性增生,同时伴有黏膜上皮陷入肌层从而形成罗-阿窦为特征的非炎症性、非肿瘤性的良性疾病。根据累及范围可分为弥漫型、局限型(基底型)、节段型三种:(1)弥漫型为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壁内面不光滑;(2)局限型为胆囊基底部呈帽状增厚,常出现脐凹征;(3)节段型为胆囊壁的一段环形狭窄,大多出现在体部或体颈交界处。胆囊腺肌症的临床症状与胆囊结石、胆囊炎等相似,影像学检查结果又与早期胆囊癌相似,故要结合临床症状与影像学检查结果来对胆囊腺肌症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各种影像学检查在鉴别胆囊腺肌症和胆囊癌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当增厚胆囊壁内显示囊状扩张的罗-阿窦时即可作出诊断,未显示罗-阿窦者则需与其他胆囊增厚性疾病相鉴别。胆囊癌多表现囊壁不均匀的增厚伴强化,内壁凹凸不平,外壁与周围境界不清,可直接侵犯肝脏,周围有时可见淋巴结转移。鉴于本病的进展差、与恶性病变的鉴别困难,对那些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囊壁不规则增厚、60岁以上的节段型患者,应尽早行手术切除。术中应行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排除恶变可能;对于暂不手术的疑似胆囊腺肌症患者,也应密切随访,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三镜”(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技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是微创化治疗的经典方法之一。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以往需要开腹胆囊切除加胆管探查取石术,或先行经内镜ERCP再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进入腹腔镜微创外科时代,对于肝内胆管结石局限于一侧肝叶并伴有局部纤维化、萎缩者可考虑行腹腔镜肝切除术。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则可通过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技术的有机结合与科学选择,实现胆石病治疗的最大限度微创化。“三镜”联合技术有最常用的几种组合模式(1)腹腔镜+胆道镜,适合于①胆总管直径≥1.0 cm;②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③胆总管结石过多过大需多次ERCP的患者。此方法同时微创解决胆囊疾病和胆管结石,又可保留Oddi括约肌的完整性,避免多次内镜治疗,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不足之处是T管留置时间长,增加患者痛苦。避免T管留置的主要办法有经胆囊管探查胆道和胆道探查一期缝合。(2)十二指肠镜+腹腔镜,适合胆总管直径≤1.0 cm,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留置T管有一定难度,且容易导致术后发生胆管狭窄。因此,应以选择十二指肠镜+腹腔镜为宜。严重感染先行ENBD胆道减压,改善患者状态,再择期手术,降低手术风险。还有利于术前发现一些特殊的胆道变异,LC术中利用ENBD行胆道造影预防胆管损伤。(3)腹腔镜+十二指肠镜,针对部分胆囊结石患者行LC前,尚不能确诊胆总管结石,LC术后予以观察随访,一旦诊断胆石症,即可行ERCP取石,以减少盲目胆管探查,避免不必要的胆管创伤。综上所述,三镜联合技术是当今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现代外科治疗模式,理想目标为两种疾病通过三镜技术的优化组合一次性治愈,避免长期留置T管的痛苦,保留括约肌功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胆囊功能检测要不要做呢?这是一个许多胆石病患者都要面临的一个选择。随着保胆手术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规范,目前已经越来越被大众及医生所接受。术后胆石的复发是该治疗方法的重点关注,胆石复发的关键与胆囊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如何在术前评判胆囊功能成为选择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病的依据以及患者入选的指征。胆囊功能包括收缩功能、排泄功能、吸收功能和分泌功能,其中最主要、最具代表性,并且可以检测和计算的是胆囊收缩功能,因而临床上以收缩功能代表胆囊功能。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是改良B超三维测量胆囊功能方法。胆囊功能检测如何进行呢?检查前日晚餐后禁食。检查日上午,采用B超(探头频率3.5 mHz)查胆囊有无胆石、胆固醇息肉。同时测量空腹容积及囊壁厚度。胆囊容积须测量三径(长、宽、高)。先测胆囊长径(图1),然后将超声探头原位旋转90。后测量胆囊宽径与高径(图2),分别以cm表示,精确到0.1 cm。脂餐为两个油煎鸡蛋(荷包蛋),或1包牛奶(约250 mL,脂肪含量为5%)。于餐后超过一小时检测1次,得到胆囊容积,比较前后胆囊差异得出胆囊收缩功能比值。为方便临床应用,可简化正常胆囊功能的标准为胆囊收缩率(≥75%)。胆囊收缩率降低即表示胆囊功能不正常。因此胆囊收缩功能测定是评定胆囊质量及保胆术后是否高复发率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首要评估项目。
近年来,腹腔镜胆囊手术已广泛开展,以创伤小、痛苦轻、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成为了胆囊良性疾病患者的第一选择。胆囊手术后的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莫过于术后的饮食问题了,“怎么吃?吃什么?吃多少?”是医生最常被术后患者问到的问题。良好的饮食习惯,能有效避免胆囊术后的消化功能紊乱;对于保胆手术的患者,在结合药物的前提下,能帮助减少术后结石及息肉的复发。本中心通过多年的术后患者管理的经验及实验室的科学研究,总结出几点简单易行的饮食原则,希望通过这些原则,能为胆囊手术后的患者提供全面、满意的指导。手术后早期饮食清淡一点,柔软一点,量少一点:胆囊手术尤其是胆囊切除手术后早期,失去胆囊调节胆汁排入肠道的功能,消化系统对脂肪的消化能力相应减弱,短时间内消化较多量的脂肪类食物,会造成腹胀,腹泻及消化不良,因此应以清淡饮食为主,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减少脂肪类摄入,主要指不吃或尽量少吃肥肉、动物内脏、蛋黄及油炸食品,也不宜吃各类高脂肪、高热量的“快餐食品”。烹调尽量少用动物油,可适量增加植物油。菜肴应以清蒸、炖煮、凉拌为主,少吃炒菜,特别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这样就能减少对胆道的不良刺激。胆囊切除后原则上不宜摄入过高的脂肪与胆固醇,但也不能过分限制脂肪,因为肠道中一定量的脂肪,是刺激胆汁分泌机扩展胆总管容积和保持胆道流畅所必需的。胆囊切除1个月以后,饮食虽然应追求清淡,但也需加强必要的营养补充,将有助于病人早日康复,每天可以吃些瘦肉、水产品、豆类食物,也可以饮用牛奶。经过数周至数月的适应代偿后,胆总管逐渐伸展扩张,代替了胆囊储存胆汁的功能,即可恢复正常饮食。应注意每餐的进食量不宜过多,特别是术后3~6个月内,做到少量多餐、定时定量进食,每天以4餐为好,少量多次的进食可以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有利于避免消化功能的紊乱。胆囊切除的患者早期可能出现腹泻症状,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避免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以免神经功能发生紊乱。可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避免肥腻、油炸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止泻药物,多数患者经过数月的适应后腹泻症状会明显好转。跟着感觉走:每个人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个人的消化功能也不尽相同,因此术后的饮食也不能采取一刀切。手术后患者应从容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逐渐过渡到进食普通食物。从清淡饮食过渡到正常饮食是一个动态过程,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进食后感觉随时调整。如开始进食脂肪类的食物后,如出现腹泻,腹胀等不适,及时停止,恢复到清淡饮食;如进食后无不适的感觉,即可逐步逐步增加含脂肪食物的量和次数。平时消化功能好的患者,这个过程可能较短;年老体弱及平时就有消化问题的患者,则宁慢勿快,切勿过量饮食,必须根据自身机体的消化系统对食物做出的反应来调节饮食内容。长期饮食习惯晚餐吃的少: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中,晚餐往往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很多人把一天中的“大餐”放在晚上,甚至有些人还有吃夜宵的习惯。但是长期的高脂肪高热量的晚餐容易造成体内血脂增高明显,导致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的胆固醇呈高饱和状态,加上晚间活动量小,容易造成胆道的结石。特别是用餐时间不固定的人,胆汁分泌不规则,更易形成结石。因此在胆囊手术后的患者,特别是保胆手术后的患者,更应该改变晚餐丰盛和入睡前吃夜宵的习惯,以免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及增加胆囊结石复发的风险 。在荤菜上,应增加含脂肪酸较低而蛋白质较高的食物,如鱼、禽、瘦肉等,而少吃红烧肉、烧鹅等肥腻、油炸、烧烤类的食物。晚餐还应增加粗粮和蔬菜的比例,因为食物纤维具有减少血液中胆固醇的功能,可预防胆固醇结石的发生。早餐不能少:人体在早晨空腹时,胆囊内胆汁已经经过大约12小时的储存,胆汁中的胆固醇饱和度较高,在正常吃早餐的情况下,食物刺激胆囊收缩,富含胆固醇的胆汁随即排出胆囊。同时食物还能刺激胆汁分泌新分泌的胆汁进入胆囊,使胆囊内残存的胆汁中胆固醇饱和度降低,从而不易形成结石。如没有早餐的摄入,空腹时间过长,胆囊内胆汁储存时间过久,导致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进而引起胆固醇沉积,久而久之逐渐形成结石。因此,胆囊手术后的患者,特别是保胆手术后,胆囊的储存功能依然存在,如长期不吃早餐,会增加结石复发的风险。为了促进胆囊内胆汁的彻底排空,早晨可适当进食含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以促进胆囊收缩,排空夜间储存的胆汁,减少结石的形成。喝水防结石:喝水可以稀释血液,降低肝脏分泌的胆汁浓度,有助于预防结石的形成。需要注意的是,喝水指的是多喝白开水,含糖饮料反而会使血脂增高,增加产生胆固醇类结石的风险。如果没有严重的心、肺、肾脏疾病,建议每天饮水2500ml以上的水。总之,腹腔镜胆囊手术后,短期内消化功能受到影响,需要进食清淡的、容易消化的食物,宜少量多餐,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当消化功能基本恢复后,要放开思想包袱,胆囊手术长期来看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影响,正常的饮食结构人体完全能够承受,在适量的原则下,并没有特别的饮食禁忌。但是胆道系统结石的发生和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包括长期高脂、低脂、高糖、饮酒、饮水过少等都会增加结石发生的概率。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减少胆道系统结石的发生,特别是保胆手术后的患者,术后在服用预防结石生成的药物的同时,必须合理控制饮食,晚餐适当控制脂肪的摄入,早餐适当丰盛,保持三餐相对规律,多食用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多饮水,注意膳食平衡,以便维持良好的手术效果。转自本胆石中心
泥沙样胆结石是胆结石比较特殊一类结石,一般不容易发作,所以很多患者容易忽视,对它的治疗不能及时更上,往往只有出现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后才引起重视。因此此类结石的最大危险是并发症,如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和急性胰腺炎也偶有癌变发生。胆囊结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并发症,特别是年轻人,未来的日子还很长,一旦发生后果不是太好。那这类结石适合不适合保胆呢?保胆的想法没错,我们目前现有认知对泥沙样结石而言,发生急性胰腺炎及胆总管结石的概率相对比较高,即便取石也容易复发,所以一般主张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所以一定要权衡利弊,不要凭自己的主观意志来决定。
胆囊腺肌增生症在临床上并不常见,但近几年来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有很多个案报道,但对其流行病学特点尚无统一认识。本文复习中国近30年的2876例胆囊腺肌增生症文献资料,探讨胆囊腺肌增生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诊治经验。 胆囊腺肌增生症 这一名称于1960年提出,目前已被普遍采用。其他名称还有胆囊腺肌瘤病、腺样增生性胆囊炎、囊性胆囊炎、胆囊憩室病、胆囊囊腺瘤及胆囊错构瘤等10余种,这是由于当时人们对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认识不全面所致,现多已被弃用。胆囊腺肌增生症是胆囊的增生性改变,其特点是过度增生的胆囊黏膜上皮向增厚的肌层陷入,造成局部狭窄,或在胆囊底部有局限性的隆起,造影时可见充盈缺损,造影剂进入其中央时,犹如脐状。可分为:①弥漫型(广泛型),整个胆囊壁呈弥漫性增厚。②节段型(环状型),在胆囊颈部或体部形成节状肥厚,在增厚的胆囊壁中段出现环状狭窄,把胆囊分隔成相互连通的2个小腔,以至胆囊形似葫芦。③局限型(基底型),1 191例中有596例患者为局限型(50.04%),264例中212例位于胆囊底部(80.30%)。故胆囊腺肌增生症以此型多见,多位于胆囊底部,呈中央凹陷的圆形隆起性病变。 病因目前仍不甚清楚,有人认为,本病可能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炎症、非肿瘤性增生病变,可能与胆囊动力异常、胆囊结石及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胆囊胆管发育异常或与先天性胰胆管合流异常有关。发病年龄分布广泛,平均年龄46.14岁,35~55岁的中青年女性多见,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加趋势。51%的病例同时伴有结石,因此可推测结石可能是造成腺肌增生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有人认为,由于这种结石多嵌于罗-阿窦内,胆囊腺肌增生症也可能是结石形成的原因。其病理学基础是罗-阿窦腔内有胆汁淤积、胆固醇沉积而形成的胆固醇结晶及微小结石。本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隐痛,部分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表现。多伴有胆囊结石。少部分无症状。 本病主要病理表现为胆囊壁纤维性增厚,常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伴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肥大,局限性管壁增厚,可达正常时的3~5倍,黏膜上皮过度增长,伸入黏膜下层和肌层形成壁内憩室、囊肿,或称罗-阿窦,其直径多在0.8 cm以下,2.0以上者少见。本病行口服胆囊造影检查的准确度和敏感度均不高,目前临床上已不常用。胆囊腺肌增生症是罗-阿窦穿透胆囊肌层,常通过超声来诊断。超声检查比较敏感和简便,是目前的首选方法。但平均检出率仍未超过50%。此外,本病常合并胆囊炎、胆石症、胆汁过分黏稠及积脓,以及附着胆囊壁的胆砂、胆泥或血凝块及胆囊壁血管的强回声,均易造成假阳性。本文中行超声内镜、组织谐波显像技术检查敏感性较高,但国内尚未普及。有报道称,多期动态增强螺旋CT薄层扫描和胆囊CT成像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准确度高而得到推广使用,但本文中CT检查的阳性率仅达30%。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M R I技术对本病定性诊断有很高的精准性,并优于CT及超声,但国内尚未见报道。以往多认为该病属良性,近年国内外已陆续有胆囊腺肌增生症恶变、并发腺癌或乳头状黏液瘤的报道。对发生于胆囊体部肝床侧的腺肌瘤样变,由于有恶变的可能,在诊断治疗上须特别重视。由此可见,此病一经确诊,应积极手术治疗,切除胆囊为宜。 总之,胆囊腺肌增生症的命名较为混乱,目前以胆囊腺肌增生症和胆囊腺肌瘤病应用较为普遍。病因目前尚不甚清楚。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地区,女性略多于男性,中青年为主,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5~5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隐痛,部分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表现。多为局限型,以胆囊底部多见。部分伴有胆囊结石。少部分无症状。术前诊断困难,易被误诊。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比较敏感和简便,是目前的首选方法。此病多为良性。一经确诊,应及时切除。单纯手术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该病术后并发症较少,大部分预后良好。 引自殷雷等,中国近30年胆囊腺肌增生症流行病学特征及诊治经验。
胆囊结石的发生率在10-20%,并随年龄增加,女性是男性的1倍。50-70%是无症状结。所谓无症状结石,指超声检查发现胆囊结石时,不存在胆绞痛或其他与结石相关的临床表现,如急性胆囊内炎、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或放射到背部活肩胛部的有上腹部疼痛等。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出现之前,对医生和病人来说,剖腹胆囊切除不算可以轻易下决心的手术。大量资料显示,无症状胆结石中不到三分之一在随后的观察中出现症状和并发症,因此大多数学者主张不对无症状结石者作胆囊切除,而是采取随访。但是也有长达15年的随访发现,5年、10年、15年分别有10%、15%和18%人出现症状,其中部分发生并发症。可见,有结石就有可能出现症状或发生并发症,同时更说明极大多数可以与结石平安相处。但是请注意,问题关键是,我们能否预测何人何时会发生并发症以及是何种并发症?因此,具体对某位个体来说,症状或并发症的发生概略并非是决定是否手术的决定性因素,而是权衡自己是否值得冒这个风险的一个因素。在没有充分依据说明胆囊切除对人远期影响的前提下,被动观察无疑是在冒险,因为并发症可以直接从无症状发展到并发症。 经临床实践和观察,得出以下结论:1. 胆囊结石病人无论有无症状均有保留胆囊的自然愿望,无症状者更为强烈。无症状者出于对结石有并发症可能的害怕,近半数希望去除结石,但要保留胆囊;有症状者相对容易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但要求保胆者仍占多数。2. 保胆治疗后结石的复发比较高,但并非一定复发,而且即便复发仍可以没有症状。保胆治疗的术后感受与术前有无症状有很大关系,凡术前无症状的术后仍无症状,术前有症状的则术后也往往有症状。术前症状重者,特别是有胆绞痛者,取石后的效果显得明显,胆绞痛肯定消失。上腹部隐痛者取石后症状大多不会消失,可能术前的症状来源于胆囊慢性炎症。3. 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性明显增加,过去住院病人中1/3以上是出现了明显症状或并发症的病人,其术后的后遗症(如腹泻、上腹部隐痛和消化不良等)较无并发症病人明显增多;急性胆囊炎的早期腹腔镜手术比延期手术具有明显的优点。 结合国外文献有关胆囊结石自然演变的资料,可以将胆囊结石的演变过程分成以下几个阶段:遗传期、生理生化期、物理期、症状期 、并发症期 由于对胆石成因研究的不够深入,现在还无法在前两个时期进行干预,这是结石预防和防止复发的问题。在物理期,即胆囊结石的无症状期,是消极等待还是积极干预?症状期尽管不一定致命,但一定影响人的生存质量,并有进入并发症期之风险,更何况我们还无法对某个具体的胆囊结石者的是否和何时进入并发症期作出预测,那么在此期进行干预就显得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一旦进入症状期,治疗的目的在于防止并发症,此时的介入已为大多正宗流派所倡导,并将胆囊切除视为唯一“合法的”。腹腔镜胆囊切除因为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和术后美观等优点,自然就成为首选的武器了。同时也正因为腹腔镜的出现,使得胆囊存在的意义越来越显得微不足道了!这显然是非人性的选择,是人类暂时无能的表现 目前胆囊结石争论的焦点有二:一是无症状结石是否需要治疗;二是保胆还是切胆。在微创外科时代的今天,我们的观点是,胆囊结石不仅需要治疗,而且要早期治疗。对于无症状胆囊结石,不能消极等待,应当采取积极的非手术方法消除结石,防止发展到症状期,坚决反对胆囊切除。对于症状期胆囊结石应当区别对待,如果胆囊有功能,结石复发的可能性较小,排除胆源性上腹部症状,也可选择保胆取石;如果胆囊功能不好,炎症比较重,估计消除结石后临床症状改善不确切,则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如果结石复发,则主张腹腔镜切除胆囊。一旦进入并发症期,如急性胆囊炎(包括胆囊坏死),腹腔镜胆囊切除应当早期进行。 尽管胆囊结石是非肿瘤性疾病,但同样可以出现致命的行为,所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原则同样适用。同时胆囊作为与生俱来的天然器官,其存在的价值无庸置疑,诊视它、爱惜它、保护它是我们的天职,是医学研究的方向。 转自胡海教授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