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性腹股沟疝病人中青年女性所占比例最高,而且对生育的需求最大。非孕期和妊娠期女性腹股沟疝病人手术时机的选择原则也并不相同。非孕期腹股沟疝没有自愈的可能,而且尽早治疗可以避免未来怀孕期间病人及家属对腹股沟疝可能带来风险的担心。因此,对于非孕期青年女性病人,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治疗,不推荐采取“观察等待”策略。 妊娠期腹股沟疝极罕见,发生率约为0.05%。妊娠期腹股沟包块通常被认为是子宫圆韧带静脉曲张而非腹股沟疝,须注意鉴别诊断。由于妊娠期出现腹股沟疝的病人极少发生嵌顿,且存在分娩不久后自愈的可能。因此,妊娠期腹股沟疝可采取“观察等待”策略,建议待分娩后可等至哺乳期结束后行手术治疗。由于股疝在女性腹股沟疝病人中更常见,故在手术中须注意股环口的探查及修补。已有证据显示,女性病人行非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后复发率偏高,并且女性病人中约40%的腹股沟疝再手术证实为股疝复发。另外,孕期腹壁的扩张是以中腹部为中心,故腹股沟区补片限制腹壁延展对妊娠的影响很小。没有证据支持腹膜前间隙补片会对女性病人未来妊娠产生影响。因此,推荐女性病人选择腹膜前间隙修补手术,特别是腹腔镜腹膜前间隙修补术(TAPP、TEP)更有优势。与中老年女性病人相比,青年女性病人对疼痛更敏感,对生活质量、性和生育的要求均偏高,切断子宫圆韧带虽然对生育没有直接影响,不排除远期由于子宫位置变化带来的其他问题(如痛经等盆腔不适症状)。因此,对于青年女性病人,术中应更加注重对子宫圆韧带的保护,合并子宫圆韧带囊肿时,建议同时处理子宫圆韧带囊肿和腹股沟疝。
腹直肌是前腹壁的一对束状肌肉,起于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骨前面,止于耻骨联合,构成前腹壁的一部分,具有支持和保护腹腔脏器,维持腹内压稳定的作用。当两侧腹直肌之间距离不断扩大和分离,超过2.0cm或超过2指宽度时称为腹直肌分离。介于2~3指为轻度,3~4指为中度,>4指为重度。腹直肌分离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问题,如腹部不适、腰背部疼痛、脏器脱垂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病因 引起腹直肌分离的原因主要与妊娠相关,包括妊娠后子宫不断变大导致腹腔内压力逐渐增加,激素作用下腹部肌肉逐渐松弛。另外也和一些代谢性疾病、先天性腹壁发育障碍有关。因此针对病因,比如控制饮食、体重,这样能更好地预防腹直肌分离的发生。2.如何诊断和检查?腹直肌分离的诊断方法较多,临床上常见的测量方式是患者采用仰卧的姿势,两侧膝盖弯曲90°,脚掌平放在床面上,手臂放在身体旁边,检查者将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腹部,同时嘱患者头部及肩部稍抬离床面,感觉到两侧腹肌向腹肌中间挤压手指,根据腹肌中间能插入的手指数目,来测量两侧肌肉之间的距离。目前在临床中也选择B超、CT及MRI检查作为诊断腹直肌分离的方法。3、目前的治疗方式?3.1健康饮食和运动:锻炼方式主要为腹部核心力量的加强,例如平板支撑、站姿收腹、跪姿伸腿、跪姿收腹、仰卧抬腿、仰卧蹬腿等。通过腹部锻炼可以训练到腹部的每块肌肉,特别是可以训练到腹横肌,由于腹横肌、腹直肌、腹白线之间有筋膜紧密连接,因此腹横机的收缩可以将两侧的腹直肌拉拽到一起,减少腹直肌分离,增加腹部力量。 3.2仿生物电刺激治疗:是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肌肉收缩的一种治疗方法。仿生物电刺激通过影响运动皮质兴奋性,激活更多的Ⅱ类神经纤维,使得更多肌纤维参与肌肉收缩,进而使肌肉力量变得更强。3.3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相比,手术治疗腹直肌分离疗效可能更确切,但因存在手术并发症的问题需谨慎选择,一般推荐重度腹直肌分离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在进行非手术治疗后仍无效再考虑实施。大多采用微创手术下的补片修补术,具有住院天数短、出血少、伤口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