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眼症常见原因: 1.用眼过度。2.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3.长期配戴隐形眼镜。4.年龄大了,脚干,皮肤干,眼也会干!5.眼睛得过眼病,长期点眼药。6.眼睛曾经进过石灰、水泥、酸、碱等化学性物质。7.眼睛曾经做过手术,特别是近视眼手术。8.面瘫等原因导致闭眼不全,眼球暴露。9.眼的支配神经麻痹,如三叉神经各种损伤,眼部的感觉不正常。 (二)干眼症的临床表现 眼不适、眼干涩、眼灼热痛、眼痒、眼异物感、眼易疲劳、眼睑沉重、睁眼就累、闭会眼舒服、闭会眼清楚、分泌物多而粘、畏光怕风流泪、视力波动。 总之,患者自我感觉多种多样,严重的可以出现眼红肿、睁眼困难,视物模糊。少数人为此患上了焦虑症,四处求医,滥用眼药。 虽然医生告知是干眼症,没大问题,主要是平时注意休息、养眼。可患者根本不信,因为他觉得自己太难受了! 相反,另一些患者,当医生告知:“干眼很严重,需要治疗”。则不以为然:“我眼睛不干,也不痒,我只是眼睛发炎了,你给我开点眼药水点点就好了。”
一,少用或间断用眼。记住三个20:1.用眼20-30分钟;2.闭目休息20-30秒;3.闭眼顺时逆时各转20-30圈;4.闭眼时做眼保健操。二,少用眼药。大都含防腐剂,长期使用伤眼。三,不染发。染发剂有毒有害,特别是热水洗发洗澡后释放。四,睡眠足。五,避免眼受伤害。避免卸妆水入眼,戴泳镜游泳,风沙天戴风镜,雪天、水面戴墨镜,戴好工作护目镜。六,常洗眼。眼睛不适时,用温水清洗眼边、眼角的粘液、碎屑。七,常湿热敷眼,敷后洗眼。反复用力闭眼、轻轻揉眼。热敷加按摩可促进积滞的睑腺分泌物排出。八,常眨眼、闭目养神,避免长时间眼球暴露。眯眼、俯视去看。眨眼要用力,避免不全瞬目。一般每分钟眨眼15到20次,玩游戏的人、老人、感觉迟钝的人(近视术后、脑卒中后、伤后、病毒性角膜炎后),常常会减少瞬目,每分钟眨眼不到10次。
概念:睑板腺功能异常(MeibomianGlandDysfunction,MGD)是指导致睑板腺功能异常的所有睑板腺疾患。以睑板腺分泌物性质异常(质和量异常)为特征。曾用名:睑板腺性结膜炎、睑板腺皮脂溢、睑板腺性角膜炎、脂溢性睑缘炎及慢性结膜炎等。MGD是引起脂质缺乏性干眼症(泪液蒸发过强)的主要原因,此外,尚可引起睑缘炎,结膜炎,点状角膜炎等眼表面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包括眼红,眼部烧灼感、异物感、干燥感、刺激感、痒、视疲劳、视力波动和流泪。临床检查:睑缘充血,不规则,增厚或钝圆,腺体开口周围毛细血管扩张,睑板腺开口凸出位移、闭锁、边界不清、数量减少,常有黄色固态分泌物阻塞。其它表现包括结膜充血、乳头增生,角膜点状着色,霰粒肿和结膜结石,更严重的则出现角膜血管翳及角膜溃疡与睑外翻。眼睑按摩试验:正常的睑板腺分泌物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在阻塞及低分泌的病人,常无分泌物排出;而分泌过旺者则可压出大量混浊,泡沫状,颗粒状或牙膏状的睑板腺分泌物。MGD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包括先天及后天、高分泌及低分泌,感染及非感染,完全及部分阻塞性等,但目前尚没有哪一种分类获得广泛的认可。MGD的诊断:由于分类尚无统一认识,故难以用单一的标准进行诊断,只要检查能发现腺体缺如、睑缘及睑板腺开口异常,睑板腺分泌物数量和质量改变等便可诊断。MGD的治疗:包括局部及全身治疗。1.局部治疗:MGD是一种慢性病,局部治疗要强调的是持之以恒。1.1 清洁:经常性清洗睑缘,可用婴儿洗发水清洗睑缘及睫毛。1.2 眼睑热敷、睑板腺按摩:热敷的作用是通过将温度提高到脂质的溶点以上以促进其流动,然后通过按摩将腺体内容物挤出。1.3 局部滴用抗生素和激素眼水:用于有葡萄球菌感染者,皮质类固醇眼水仅用于有明显的炎症表现者,但只能短期应用,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1.4 人工泪液及脂质性眼水:MGD患者常出现明显的角结膜干燥症,使用眼部润滑剂点眼,对缓解症状有良好的效果。2.全身治疗:全身治疗仅用于症状较明显的患者,并且要在局部治疗的基础之上。2.1 炎症明显者:包括口服四环素或强力霉素,这些亲脂性的抗生素可降低细菌性脂酶的产物,如脂肪酸,从而达到控制睑缘炎的治疗效果。2.2 红色痤疮及脂溢性皮炎:要请皮肤科医生进行相应治疗。2.3 工作中荧屏终端使用者:要将屏幕置于较低的位置,视线向下注视时眼表面暴露面积较小,因此泪液的蒸发较少,泪膜崩解时间也相应延长,可缓解干眼症状。2.4雄激素应用:可以改善睑板腺的分泌功能。2.5 中医中药与食疗:少进食腥、膻、辛辣、刺激性食物,少进食大热性食物,如狗肉、鹿血肉等,同时不饮酒。并可适当进食一些缓泄剂,清热类中成药。
眼红,不伴有其他不适。1.诊断:结膜出血。2.不必担心。一般情况下这样的患者我们眼科医生要和患者讲的第一句话是,不用担心,结膜出血对眼睛,对全身都没有任何损害,也不会进一步引起别的并发症。3.其次,在病因上,眼科医生还要问你如下一些问题:(1)有没有出血倾向(包括牙龈出血,鼻出血,身体皮肤很容易出现淤青,大便带血,黑便,小便呈洗肉水状等等),有出血倾向时,就要进一步检查是肝脏的问题,还是血液的问题。(2)有没有服用抗凝药物。(3)有没有高 血压史。(4)有没有大便干结,用力排便史。(5)有没有情绪大的波动史。(6)有没有突然使用暴力,极速增加胸腹压力的情况。(7)有没有眼睛干眼症,再加上用眼过度,睡眠不好,等等等等。原因很多。4.治疗:不需要治疗。结膜出血就相当于一杯水泼到了地面上,想要马上就把地面搞干燥,虽然不能说不可能,起码是很难的,老人古语说“覆水难收”就是这个意思,只能等它慢慢挥发,地面变干燥,另外,如果你非要急急地想把地面吹干燥,那地面会裂口子的。对人的组织也一样,去病如抽丝,要慢慢来,急着改变组织,反而会伤害组织的。
一、眼部过敏的典型表现: 眼痒、越揉越痒、揉多了就红、肿、痛。慢性过敏可出现皮疹、脱屑、皲裂、溃疡等湿疹样皮炎。由于眼鼻口相通,可能还有喷嚏、流清涕、鼻塞、嗅觉异常,以及咽痒、咽肿、味觉异常,甚至咳嗦、哮喘的表现。 二、预防与治疗(一)查找过敏原: 1. 环境过敏原(皮肤、呼吸道接触):仔细观察、回忆:吃过啥,喝过啥,接触过啥?是否到固定场所后就发病?环境中是否有鲜花,树毛子,灰尘?是否接触过宠物(毛发和脱屑)?是否与季节变化有关?是否伴有身体其他不适? 2. 食物过敏原(消化道接触):消化道粘膜屏障功能不良(就像筛子漏了),使本应留在消化道继续消化或随粪便一起排出体外的一些食物大颗粒(过敏原),进入了血液,成为抗原,使得身体一直处于过敏状态。(二)过敏的治疗:1.忌食、避免接触过敏原:⑴发性食物(易诱发过敏):如各种海鲜、无鳞的鱼类(黑鱼、鲶鱼、鳝鱼、泥鳅)、蚕蛹、蝗虫、蝉蛹、田螺等等;⑵刺激性食物:如大蒜、辣椒、芥末;⑶油腻、冰冷的食物。 2.避免乍冷乍热,尽量恒温、保暖。3.劳逸结合,尽量避免过劳或睡眠不足,用眼过度。 4.口服钙片、维生素C片,可增强血管致密度,减轻症状。5.口服保护消化道粘膜的药。6.眼药水:滴帕坦洛(奥洛他定)眼药水,氮卓斯汀滴眼液,或埃美丁(依美司丁)眼药水,色甘酸钠滴眼液,氟米龙滴眼液。以上眼药可按顺序优先任选一种。7. 眼药膏:晚上涂典必殊眼药膏。8. 口服抗过敏药:扑尔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依巴斯丁。伴有哮喘的首选孟鲁司特。儿童用药有氯雷他定口服液,西替利嗪滴剂。以上药物可按顺序优先任选一种。8.全身使用激素:严重时适当使用,口服强的松,注射地塞米松等。
一、湿疹样皮炎的表现局限性皮肤瘙痒、潮红、脱屑、皲裂、渗液、渗血、略高于皮肤。每于搔抓、热水洗脸、洗澡等刺激后加重,时轻时重。二、湿疹样皮炎的常见原因1.用眼过度,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佳导致的干眼症。2.眼部慢性过敏。3.局部皮肤骚抓、水烫、烤电、艾灸等,刺激过度。4.外伤。5.慢性感染。三、湿疹样皮炎的治疗1.病因治疗。2.避免反复刺激患处,如过度的搔抓、水烫、烤电、艾灸等。3.局部涂药,典必殊眼膏涂于患处。4.症状严重,口服抗过敏药物。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作,一般认为与如下几点有关: 1. 血管神经的稳定性:情绪波动(如悲伤、愤怒、精神刺激)、用脑过度、极度疲劳、睡眠不足,气候突变,以及暴饮暴食等情况。引起血管神经调节中枢发生故障致使血管舒缩功能失调,睫状体毛细血管扩张,血管渗透性增加,房水增多,导致眼压升高。 2. 先天性解剖因素(遗传性):小眼球,浅前房,球形晶状体等,使房角变窄,房水流出通道阻塞,眼压急剧升高,导致青光眼的急性发作。 3. 光线暗淡,瞳孔散大(光线暗,又未开灯时),造成瞳孔阻滞,后房压力升高,虹膜膨隆,使房角进一步变窄,房水流出通道阻塞,眼压急剧升高,导致青光眼的急性发作。 4. 外伤性:眼部顿挫伤——晶状体脱位、房角受损、出血和渗出的有形成分,使原本就不太宽敞的房水滤过通道进一步阻塞。 5. 继发性:眼部各种炎症,新生血管形成,使原本就不太宽敞的房水滤过通道进一步受损。 6. 白内障膨胀期:晶状体变混浊过程中,体积膨胀,增加瞳孔阻滞和房角闭塞的机会。
对于青光眼的诊断要有三个条件:眼压;视野;眼底。 1. 眼压:简单地用一个数值作为划分正常与异常(或病理性)眼压的标准是很困难的。应该仅分为正常生理性、可疑病理性及病理性三个范围更合理。正常值只是大多数人的平均统计学数字。一个眼压值对甲来说是病理性的,而对乙却是生理性的。一个人眼压超过21mmHg,同一眼24小时眼压差值大于8mmHg,两眼眼压差值大于5mmHg即可视为可疑。就需要定期观察眼压、视野、眼底等。 需要提请注意的是,青光眼最重要的发病机制是:血压和眼压之间的差值减小,使得眼内血流灌注不足,进而发生青光眼性损害。 正常眼压波动2-3mmHg,与血压的波动是密切相关的。与眶内压的波动也是相关的。 血压波动: (1). 时间上:人的血压常见早晨高,晚间低,具体的波动时间和波动范围人各不同。 (2). 体位上:立位时(收缩压稍降,舒张压稍升); (3). 运动上:休息时血压稍低,活动后明显升高; (4). 睡眠上:熟睡时血压最低,清醒时稍高; (5). 情绪上:心情好时,情绪稳定、精神放松时,血压低,情绪波动时血压升高。 2.视野:缩小,鼻侧阶梯性视野损害,弓形暗点; 3. 眼底:杯盘比增大,晚期变苍白,边缘变锐利;OCT检查视盘周围颞侧上、下方(特别是下方)的视神经纤维层变薄。 除了上述三条件以外,在做出青光眼诊断之前,首先还要搞清楚下面几个问题,以明确青光眼的类型(因为不同类型的青光眼其治疗对策是不一样的):1. 有没有眼外伤史?2. 有没有经常眼发炎史?3. 有没有家族史?4. 起病急缓?伴不伴有眼红、眼胀、视物模糊、虹视、头痛恶心呕吐、余光(视野)缩小等等?5. 前房深浅?6. 房角情况?7. 晶状体情况?8. 眼底病史?9. 全身系统性疾病史?
绝大多数儿童于出生前在其胎儿发育过程中,鼻泪管下端的封闭膜自行破裂,出生后鼻泪管下端是开放的,泪道是通畅的。一、新生儿泪囊炎的发生机制:1.如果出生时鼻泪管下端的封闭膜没有自行破裂,鼻泪管下端是闭锁的,泪道不通。2.在新生儿出生的产道中和出生后周围环境中有许多导致炎症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在泪囊内不能及时排除的积泪中生长,导致炎症发生,这就形成了新生儿泪囊炎。用老百姓的话来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潭死水,时间久了会变质发臭的。二、新生儿泪囊炎有自愈倾向:新生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鼻泪管下端开口的闭锁膜也可以自行破裂——泪道开放而痊愈。因此,新生儿泪囊炎有自愈倾向。三、新生儿泪囊炎的干预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本身就有自愈倾向。如果再加上外力的挤压作用,可以使鼻泪管下端开口的闭锁膜早期破裂—泪道开放,炎症消退而痊愈。1.托百士眼药水,每天1-2次滴眼。2.正确的泪囊区挤压:①家长剪短指甲,每次按摩前一定要清洗双手。②沿着眼眶内侧的骨壁与眼球之间的软组织范围内,自上向下滑动挤压。通过泪囊内的积泪或积脓将能量传到鼻泪管下端的闭锁膜,使其破裂。3.泪道功能探通术:一般在儿童出生三个月以后,由眼科医生借助于泪道探针,将鼻泪管开口的闭锁膜戳开(或戳破)——泪道开放而痊愈。
弱视是危害儿童视觉健康的重要眼病,是造成单眼视力下降和∕或双眼视功能减退的主因。患者因无完善的双眼单视而不能从事各种精细工作。弱视发病率为2-4%,其防治是关系到儿童健康成长、提高人口质量及民族素质的一个重要的社会保健问题。一、弱视的定义 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引起的远视力≤0.8且不能矫正者称为弱视。弱视按程度分为:轻度弱视:视力为0.8-0.6中度弱视:视力为0.5-0.2重度弱视:视力为≤0.1二、弱视的分类(一)斜视性弱视 患儿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同时伴有弱视。斜视使双眼视轴不平行,同一物体的物像落在注视眼的黄斑部及偏斜眼的黄斑部以外,引起复视。而另一物体的物像落在偏斜眼的黄斑部,与落在注视眼黄斑部的物像完全不同,引起视觉混淆。为消除复视及视觉混淆引起的不适,视皮层主动抑制由偏斜眼黄斑输入的视觉冲动,该眼黄斑功能的长期抑制形成弱视。(二)屈光参差性弱视 双眼屈光参差较大时(双眼屈光不正的差异≥1.50D球镜或≥1.00D柱镜),视网膜成像的清晰度不等或经矫正后视网膜成像大小不等,双眼物像融合困难,为消除干扰,视皮层只能抑制来自屈光不正较大眼的物像,日久则产生弱视。(三)形觉剥夺性弱视 在婴幼儿期,由于屈光间质混浊(如先天性或外伤性白内障、角膜白斑)、完全性上睑下垂、先天性(如眼睑血管瘤)或医源性(如遮盖或眼睑缝合)的原因,使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充分,剥夺了黄斑接受正常刺激的机会,产生视觉障碍而形成弱视。(四)屈光不正性弱视 为单侧或双侧性,发生在未戴过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患儿,常为高度远视或远视散光,双眼屈光度相差不多,视力相等或相近。屈光不正使黄斑中心凹不能获得清晰的物像,产生弱视。(五)其它弱视 包括先天性弱视、器质性弱视、眼球震颤并发性弱视等不属于上述任何类型的弱视。三、弱视的发病机制 在弱视形成的机制中,视觉剥夺是导致各种弱视的重要因素。在视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时,如果黄斑部接受不到充分的视刺激(主要是形觉刺激),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就可能对视觉系统的神经细胞和突触连接产生有害影响,形成剥夺性弱视。此外,在发育过程中双眼相互作用即双眼竞争、脑皮层主动抑制也是产生弱视的因素。四、弱视的临床特征(一)拥挤现象 弱视眼对单个字体的识别能力比对同样大小但排列成行的字体的识别能力要高得多,称拥挤现象。这是因为邻近视标之间的轮廓相互影响的关系。在检查及随访时,应用排列成行的字体检查以加强临床资料的可靠性,反映弱视的真实情况。(二)中性密度滤过片的影响 中性密度滤过片可用于鉴别斜视性弱视与器质性弱视。将中性密度滤过片放在器质性弱视(中心性视网膜疾患及青光眼等)眼前,视力高度减退,但对斜视性弱视,视力不减退。(三)对比敏感度功能(CSF) CSF是在明暗对比变化下,人眼视觉系统对不同空间频率的正弦条栅视标的识别能力,可作为从时间和空间角度敏感、准确、定量检测弱视患者视功能的指标。研究表明,弱视均有CSF功能的缺损,不同原因引起的弱视,其CSF有不同改变。斜视性弱视的高空间频率CSF下降;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全频区CSF均有降低;剥夺性弱视低频区的CSF大致正常,其它频区的CSF下降,CSF高峰左移,截止频率也下降。(四)注视性质 弱视眼可有两种不同的注视性质,即中心注视和旁中心注视。可用投射镜检查注视性质。遮盖健眼,令患者用弱视眼注视投射镜中的黑星,检查者观察投射镜内的黑星小孔是否正好位于被检眼的黄斑中心凹上。用黄斑中心凹注视称中心注视,用中心凹周边处视网膜注视称旁中心注视。 注视性质分为四型:①中心凹注视—黄斑中心凹恰好位于黑星中央的小孔上,如中心凹在黑星上轻微移动但不出黑星范围,则为不稳定中心注视;②旁中心凹注视—中心凹在黑星外但在3°环内;旁中心注视可以是稳定的,也可以是游走的,后者的预后较前者优越。注视点离黄斑中心凹越远,该眼的视力越差。③黄斑注视—中心凹在3°环与5°环之间;④周边注视—中心凹在黄斑边缘部与视乳头之间,偶有位于视乳头鼻侧者。五、弱视的治疗 弱视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正常视力,还希望能建立良好的立体视和双眼正位。弱视的疗效与弱视程度、注视性质、弱视类型和治疗年龄有关。弱视程度越轻、年龄越小、中心注视者,疗效越高,成人后则治愈基本无望。屈光不正性弱视无双眼物像融合障碍,不引起黄斑抑制,疗效最好。应早期治疗角膜白斑、先天性白内障和先天性完全性上睑下垂。(一)主要治疗方法 1.配戴合适的眼镜 配戴合适的眼镜,使光线能够聚焦在视网膜黄斑区。这是治疗弱视的关键,是最基础、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2.遮盖疗法 详见遮盖疗法。(二)辅助治疗方法 弱视的辅助治疗是尽快提高视力,缩短治疗时间的有效方法。 1.精细目力训练 包括描图、插图板、穿珠子等项目。2.视刺激疗法(CAM) 视刺激仪利用对比敏感度高、空间频率不同的条栅作为刺激源刺激弱视眼,提高视力。条栅越细,空间频率越高。条栅可以旋转,使弱视眼的视细胞在各个方位上都能接受不同空间频率的条栅刺激。 3. 后像疗法(增视疗法) 用于旁中心注视性弱视,将其转为中心注视;用于中心注视性弱视,以提高弱视眼的视力。 4.Haidinger刷现象方法 利用Haidinger刷现象制成光刷治疗仪,通过改变注视性质提高视力,用于治疗旁中心注视性弱视。5.红色滤光片法 用于旁中心注视性弱视。 6.压抑疗法 人为地造成双眼屈光参差,利用过矫或欠矫的镜片及每日点阿托品以压抑主眼看远和∕或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