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大家对健康和体检重视程度的提高,门诊每天都会碰到因为脂肪肝来就诊的患者。这些患者大多没有饮酒习惯,且体型偏胖,计算体重指数(BMI)的话基本处于超重或者肥胖的水平,年龄跨度更是从豆蔻年华到耄耋之年,过去医学上将这类无饮酒习惯而患的脂肪肝称为非酒精性脂肪肝;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这类脂肪肝大多与代谢紊乱相关,故现在称为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 敲黑板:无饮酒习惯+脂肪肝=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 什么是脂肪肝?可能和你想的并不一样 大家通常认为脂肪肝是过量的脂肪在肝脏堆积,就像储存大量脂肪的“大象腿”和“啤酒肚”,脂肪肝就是一个油腻而肥胖的肝脏。 事实并非如此,“大象腿”和“啤酒肚”是因为这两个部位本身就是人体主要的脂肪储存部位,所以有丰富的脂肪细胞来储存脂肪,而脂肪细胞内脂肪球的变大,导致脂肪细胞体积扩增,导致了“大象腿”和“啤酒肚”的形成。 脂肪肝难道不也是肝脏内含有大量的脂肪细胞吗。事实并非如此,脂肪肝内的脂肪并非以脂肪球的形式储存在了脂肪细胞里,而是过度堆积在了肝细胞内,导致肝细胞发生了病理上的脂肪变性。也就是变胖的不是脂肪细胞,而是肝细胞。从此肝细胞就变成了一个跑几步路就气喘吁吁的胖子,其工作能力可想而知。 敲黑板:脂肪肝是肝细胞内堆积了大量脂肪、发生了脂肪变。脂肪肝的危害你可能并不了解 很多人并不认为脂肪肝是对健康有危害的,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首先,脂肪肝属于一种慢性肝病,可以导致肝脏的慢性炎症,长期的慢性炎症会导致肝脏的纤维化,也就是肝硬化,肝硬化更会继而发展为肝癌甚至肝衰竭。 另一点,脂肪肝可以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连锁反应,往往与糖尿病、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密切伴随,因此,一旦检查出脂肪肝,应该进行全面评估是否伴有全身相关疾病,从而进行及时治疗。脂肪肝,要怎么治疗? 我们知道患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饮食习惯。脂肪肝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因素:甘油三酯积累和炎症。既然找到了病因,治疗起来就很简单了,这完全就变成了一个祛除病因后即可自愈的疾病。国内外指南一致强调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降低体质量是脂肪肝一线疗法的基石。 减重和改变生活方式可以减少肝脂肪含量,逆转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并呈剂量依赖方式改善脂肪肝患者的生活质量。最新的研究表明:减重5%以上者脂肪性肝炎改善率为58%,减重10%以上者脂肪性肝炎改善率90%,同时伴有纤维化程度降低。 敲黑板:脂肪肝是一种有严重危害的疾病,但同时也是一种自愈性疾病,自愈的前提是祛除不良的生活及饮食习惯。
现在腹腔镜胆囊手术已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治疗的金标准。胆囊手术后的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莫过于术后的饮食问题了,“怎么吃?吃什 么?吃多少?”是医生最常被术后患者问到的问题。良好的饮食习惯,能有效避免胆囊术后的消化功能紊乱;我总结出几点简单易行的饮食原则,希望通过这些原则, 能为胆囊手术后的患者提供全面、满意的指导。手术后早期饮食清淡一点,柔软一点,量少一点:胆囊手术尤其是胆囊切除手术后早期,失去胆囊调节胆汁排入肠道的功能,消化系统对脂肪的消化能力 相应减弱,短时间内消化较多量的脂肪类食物,会造成腹胀,腹泻及消化不良,因此应以清淡饮食为 主,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减少脂肪类摄入,主要指不吃或尽量少吃肥肉、动物内脏、蛋黄及油炸食 品,也不宜吃各类高脂肪、高热量的“快餐食品”。烹调尽量少用动物油,可适量增加植物油。菜肴应以 清蒸、炖煮、凉拌为主,少吃炒菜,特别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这样就能减少对胆道的不良刺激。胆囊切除后原则上不宜摄入过高的脂肪与胆固醇,但也不能过分限制脂肪,因为肠道中一定量的脂肪, 是刺激胆汁分泌机扩展胆总管容积和保持胆道流畅所必需的。胆囊切除1个月以后,饮食虽然应追求清 淡,但也需加强必要的营养补充,将有助于病人早日康复,每天可以吃些瘦肉、水产品、豆类食物,也 可以饮用牛奶。经过数周至数月的适应代偿后,胆总管逐渐伸展扩张,代替了胆囊储存胆汁的功能,即 可恢复正常饮食。应注意每餐的进食量不宜过多,特别是术后3~6个月内,做到少量多餐、定时定量 进食,每天以4餐为好,少量多次的进食可以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有利于避免消化功能的紊乱。 胆囊切除的患者早期可能出现腹泻症状,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避免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以免 神经功能发生紊乱。可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避免肥腻、油炸等脂肪含量 高的食物。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止泻药物,多数患者经过数月的适应后腹泻症状会明显好 转。跟着感觉走:每个人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个人的消化功能也不尽相同,因此术后的饮食也不能采取一刀切。手术后 患者应从容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逐渐过渡到进食普通食物。从清淡饮食过渡到正常饮食是一个动态 过程,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进食后感觉随时调整。如开始进食脂肪类的食物后,如出现腹泻,腹胀等不 适,及时停止,恢复到清淡饮食;如进食后无不适的感觉,即可逐步逐步增加含脂肪食物的量和次数。 平时消化功能好的患者,这个过程可能较短;年老体弱及平时就有消化问题的患者,则宁慢勿快,切勿 过量饮食,必须根据自身机体的消化系统对食物做出的反应来调节饮食内容。长期饮食习惯晚餐吃的少: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中,晚餐往往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很多人把一天中的“大餐”放在晚上,甚至有些人还 有吃夜宵的习惯。但是长期的高脂肪高热量的晚餐容易造成体内血脂增高明显,导致胆汁分泌增加,胆 汁中的胆固醇呈高饱和状态,加上晚间活动量小,容易造成胆道的结石。特别是用餐时间不固定的人, 胆汁分泌不规则,更易形成结石。 因此在胆囊手术后的患者,特别是保胆手术后的患者,更应该改变晚餐丰盛和入睡前吃夜宵的习惯,以 免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及增加胆囊结石复发的风险 。在荤菜上,应增加含脂肪酸较低而蛋白质较高的 食物,如鱼、禽、瘦肉等,而少吃红烧肉、烧鹅等肥腻、油炸、烧烤类的食物。晚餐还应增加粗粮和蔬 菜的比例,因为食物纤维具有减少血液中胆固醇的功能,可预防胆固醇结石的发生。早餐不能少:人体在早晨空腹时,胆囊内胆汁已经经过大约12小时的储存,胆汁中的胆固醇饱和度较高,在正常吃 早餐的情况下,食物刺激胆囊收缩,富含胆固醇的胆汁随即排出胆囊。同时食物还能刺激胆汁分泌新分 泌的胆汁进入胆囊,使胆囊内残存的胆汁中胆固醇饱和度降低,从而不易形成结石。如没有早餐的摄 入,空腹时间过长,胆囊内胆汁储存时间过久,导致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进而引起胆固醇沉积,久而 久之逐渐形成结石。 因此,胆囊手术后的患者,特别是保胆手术后,胆囊的储存功能依然存在,如长期不吃早餐,会增加结 石复发的风险。为了促进胆囊内胆汁的彻底排空,早晨可适当进食含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以 促进胆囊收缩,排空夜间储存的胆汁,减少结石的形成。喝水防结石:喝水可以稀释血液,降低肝脏分泌的胆汁浓度,有助于预防结石的形成。需要注意的是,喝水指的是多 喝白开水,含糖饮料反而会使血脂增高,增加产生胆固醇类结石的风险。如果没有严重的心、肺、肾脏 疾病,建议每天饮水2500ml以上的水。总之,腹腔镜胆囊手术后,短期内消化功能受到影响,需要进食清淡的、容易消化的食物,宜少量多 餐,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当消化功能基本恢复后,要放开思想包袱,胆囊手术长期来看并不会对人体 造成很大的影响,正常的饮食结构人体完全能够承受,在适量的原则下,并没有特别的饮食禁忌。但是 胆道系统结石的发生和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包括长期高脂、低脂、高糖、饮酒、饮水过少等都 会增加结石发生的概率。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减少胆道系统结石的发生,特别是保胆手术后的患者,术后 在服用预防结石生成的药物的同时,必须合理控制饮食,晚餐适当控制脂肪的摄入,早餐适当丰盛,保 持三餐相对规律,多食用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多饮水,注意膳食平衡,以便维持良好的手术效果。
肝囊肿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一、介入治疗,也叫肝囊肿的硬化治疗在超声或CT下抽尽囊肿的囊液后,向囊腔内反复注射无水酒精破坏囊腔的内皮,使囊肿内皮细胞不再分泌液体,从而达到消除囊肿的目的。囊腔逐渐缩小,能收到很好的近期效果,但远期复发风险很高。由于该方法对全身影响小,特别适用于年老体弱的患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肝胆胰脾外科许力二、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在腹腔镜下切除部分囊壁,吸净囊液后使囊腔向腹腔开放,成为囊肿开窗术或去顶术,适用于一般的囊肿,让囊肿内的液体流入腹腔由腹膜吸收,从而消除囊肿,这种方法最彻底,也是目前经常采用的方法。三、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对于囊肿压迫已引起肝叶萎缩及纤维化的囊肿,可将萎缩的肝叶连同囊肿一起切除;另外,有合并症的局限性肝囊肿,如囊内出血、胆瘘、慢性感染、恶变者宜行囊肿切除。
随着大家体检意识的加强以及腹部超声检查的广泛开展,在门诊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就诊者拿着体检报告和超声报告就诊咨询。这其中碰到最多的问题就是:肝囊肿、肝内钙化灶、脂肪肝。这里首先要向大家介绍肝囊肿。 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肝囊肿是不是肝癌,会不会发展为肝癌,对健康有没有影响? 看到这里肝囊肿患者悬着的心可以放下了,肝囊肿是一种良性疾病,并无恶变风险,通常不影响肝功能。虽然囊肿大多会伴随终生,但绝大部份不会引起任何症状。在人群里其发病率为5%,其中10~15%的人会因临床症状而就诊,通俗的说就是每100个人里会有5个人有肝囊肿,但仅有0.5个人会出现临床症状,需要就医。所以如果您有肝囊肿,但没有任何不适,囊肿小于5cm,那每年复查腹部超声就可以了。 那究竟什么是肝囊肿呢?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到医院就诊治疗? 简单的说肝囊肿是肝脏内长的一个小水泡,是肝脏微末胆道退行性变而形成的球形囊泡样病变,其囊液多为清亮液体。如果肝囊肿的体积过大,压迫周围组织,会出现以下几个症状:(1)用餐时很快就有饱胀感;(2)腹胀不适;(3)右上腹隐痛或钝痛;(4)可触及的腹部肿块;(5)黄疸,极少数。对于肝囊肿的患者如果出现了以上症状均需到医院及时就诊治疗。直径大于10cm的囊肿,一般会影响脏器功能,也建议接受治疗。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长肝囊肿,或是防止已经形成的肝囊肿继续变大呢? 目前仍不清楚肝囊肿的具体形成机制,所以还没有针对性药物治疗,也缺乏有效的预防手段。但对于所有人来讲定期的腹部超声检查都是必要的。
今天在门诊看了一个腹痛病人,患者本人并没有来,是家属拿着CT片子来的,说患者因为胃疼做的CT,我看到片子深吸一口气,发现是胰腺体部的胰腺癌,而且已经发生了肝转移,转移灶犹如满天星一样。细问家属得知,患者腹痛已经几个月了,一直以为是胃疼,就自己买了“胃药”吃,可一直没见好,后来身体越来越消瘦,“胃疼”也越来越严重,这才来医院看病。在肝胆外科的门诊总是能碰到这种病人,误把上腹痛当成“胃病”,久治不愈,最后发现其实是胰腺癌。如果能在“胃疼”的第一时间就诊,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结局。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对于胰腺癌来说,大多数患者的主要症状是上腹部不舒服。有些病人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好,或者一段时间内不明原因地出现体重明显下降。部分病人会有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是腹痛,也可能是腰背部痛。在生活中,由于胰腺癌和胃病有诸多相似之处,加上俗话说的“十人九胃”,使得人们往往在思想上容易忽视,腹部的不少疾病都当是胃病进行治疗,甚至还有些患者根本不到医院就诊,而且自行到药店,凭借感觉购买一些治疗胃病的药品进行自治,结果贻误了病情。其实,相比较胃病而言,胰腺癌还是会在不经意中露出一些“蛛丝马迹”。比如说,尽管胃病也可出现上腹痛,但口服抑酸类胃药基本能控制住症状,缓解疼痛。而胰腺癌的腹痛不但用胃药无效,而且疼痛持续,基本没有明显缓解时间,用一般的解痉止疼剂也难以奏效。还有,胰腺癌病人90%有黄疸,而且黄疸多出现于腹痛发生后3个月左右,而胃痛病人不会出现黄疸症状。如果出现腹痛及黄疸,那肯定是胰腺或胆道出问题了。另外,绝大多数的胰腺癌患者在短时期内体重下降明显,数月内体重可减轻达10公斤以上,渐呈恶病质状态。千万不要因为胃病在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病而马虎大意。胰腺所处的位置很隐蔽,位于腹膜后面,被胃和十二指肠挡着,普通的B超很难检查清楚,最好做腹部的增强CT或增强核磁检查。胰腺,深藏在人体左上腹的最深处,与肝、胆、肠、胃等器官“相连”,是仅次于肝脏的人体第二大消化腺,既可帮助消化食物,又可协助血糖维稳,虽“隐藏很深”,但“极为重要”。“但正是因为这样的‘位置’,便决定了一旦出现病变,很难被常规体检很难早期发现。”不仅于此,胰腺癌并无特异性,其发病症状也很隐匿,比如厌食乏力、消化不良、腹痛、腹胀不适等,所以很容易与胃肠病混淆。
胆囊结石的患者常常听医生说要清淡饮食。这时候,有些患者会说那我吃素行不行,是不是吃素就不会得结石了,已经有得结石也不会再增长了。答案是否定的,吃素不仅不会预防胆囊结石,反而会更容易长结石。那为什么会这样呢?还是要先从胆囊的功能说起。人体内胆汁主要由肝脏产生,胆囊就像一座水库,起储存浓缩胆汁的作用。人们进食,特别是进食油腻食物后,食物进入胃中刺激胆囊收缩,引起胆汁分泌,促进食物消化吸收。我们知道摄入脂肪时,胆囊更易受到刺激而收缩,长期素食,且饮食过于清淡,会影响胆汁的浓缩和胆囊的收缩,使胆汁长时间停留在胆囊内,胆汁过度浓缩,为胆囊结石的形成造就了便利条件。另外,正常人由胆囊排入胆道的胆汁酸95%要被肠壁重新吸收,素食者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减少,也是造成胆囊结石的主要原因。而且,长期素食,还会使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E缺乏,胆囊上皮细胞的脱落增加,促使胆固醇沉积,为胆囊结石的形成造就了便利条件。长期素食除了会导致胆结石以外,还可以导致高血压。饮食中肉类和蛋类,可以增加血管的营养,保持血管良好的弹性。严格的素食主义者,一点肉都不吃,拒绝一切动物蛋白和脂肪的摄入,其结果是血管弹性变差。假如血管弹性变差,就很难恢复了,而血管弹性差的结果会导致血压居高不下。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一个影像学名词,常出现在彩超的报告里,指一类胆囊内呈息肉状生长的病变的总称。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病变,目前在常规体检中,检出率高达6.9%~9.5%,多数情况为胆囊腔内的良性占位性病变。一、息肉大小1、直径≥10毫米,恶性风险极高,其中超过20mm的几乎100%为恶性;2、直径6-9mm,性质不确定,良恶性都有可能,需要结合年龄以及更多恶性肿瘤危险因素来评估;3、直径≤5mm,通常是良性的。二、胆囊恶性肿瘤危险因素1、年龄>60岁2、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病史3、亚裔4、无蒂息肉样病变(包括局灶性胆囊壁增厚超4mm)1、直径≥10毫米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推荐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直径在6~9mm和一个或多个恶性肿瘤风险因素,推荐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超过60岁、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病史、亚裔、无蒂息肉样病变(包括局灶性胆囊壁增厚>4毫米)。3、直径在6~9毫米但无恶性肿瘤风险因素,推荐在6个月、1年和2年时进行胆囊超声检查随访。4、直径≦5mm但有恶性肿瘤风险因素,推荐在6个月、1年和2年时进行胆囊超声检查随访。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超过60岁、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病史、亚裔、无蒂息肉样病变(包括局灶性胆囊壁增厚>4毫米)。5、如果随访期间胆囊息肉生长至10毫米,则建议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息肉在1年内直径增大4毫米以上,建议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胆囊息肉样病变大小≤5mm且没有恶性肿瘤风险因的患者,推荐每年进行胆囊超声检查随访。8、如果在随访期间胆囊息肉样病变消失,就可以停止后续监测。胆囊息肉样病变目前无有效治疗药物。第一、经常吃蛋黄、动物肝、肠、脑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胆固醇结石的罪魁祸首就是胆汁中的胆固醇增高。第二、胆囊息肉样病变形成比较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喝酒所致,酒精会导致我们的肝胆功能失调,影响到胆汁的排出和分泌,从而影响刺激到胆囊,不仅繁衍成新的息肉,还会将原来的息肉逐步增加,从单个变成多个,严重时会导致胆囊息肉的癌变几率加大。第三、经常早上不吃饭(饮食上没有规律),长期以往不仅会有胆囊息肉形成的风险,还有可能使之前的息肉逐渐增长,变多。原因是因为前一晚我们的胆汁还存留在胆囊内,没有被充分利用,从而刺激我们的胆囊。第四,垃圾食品、快餐等都是胆囊息肉形成的罪魁祸首。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产生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预防也主要通过改善日常生活习惯。1、避免饮酒、避免暴饮暴食及油腻饮食酒精可以直接损伤肝脏,暴饮暴食则可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同时增大胆囊息肉的恶变可能。所以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饮酒及暴饮暴食。避免进食油炸、烧烤食品以及油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粗粮。2、规律健康饮食、重视早餐规律饮食、定时进餐,吃好早餐对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十分重要。不吃早餐可使夜间分泌的胆汁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过度浓缩,可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进食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多进食豆类食品或者豆制品。因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不仅可以促进肠道蠕动,还可以补充多种维生素,有效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这些不仅可以补充植物蛋白,还能提高身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在选择蛋白质上面要侧重植物蛋白,不仅健康,而且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3、适量饮水建议每天的喝水量需要在1500毫升及以上,大量饮水既可稀释胆汁使胆汁不易过度浓缩,避免胆汁代谢失衡,防止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4、适量运动要适当增加运动,久坐久卧会使胆汁在胆道内运行缓慢,而胆汁滞留又为结石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大部分胆源性胰腺炎是由于胆道结石在迁移的过程中嵌顿阻塞肝胰壶腹造成的。结石梗阻会导致胆汁和十二指肠内容物进入胰管,使胰管内压力升高,进一步出现胰酶的无正常激活和胰腺自身消化。胆囊切除术是预防胆源性胰腺炎复发的唯一有效方法。因为多数胆源性胰腺炎合并有胆囊结石,国内外许多指南建议胆源性胰腺炎病人尽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避免胰腺炎复发。传统观点认为,胆囊切除术应在胆源性胰腺炎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后6~8周进行,主要认为延期手术可以避免加重胰腺炎的病情,同时手术难度低,术后并发症少。然而,延期胆囊切除往往伴随着高概率胰腺炎复发,并且复发概率随着手术等待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国内胰腺炎指南建议在排除胆总管结石的情况下,轻症胆源性胰腺炎病人可在出院前切除胆囊。大部分学者认为重症胰腺炎病人应该在胰腺炎病情稳定后再行胆囊切除术。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病人全身炎症反应重,常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此时手术很有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导致病人死亡。国内急性胰腺炎指南认为中度重症以上急性胰腺炎以及不适宜行胆囊切除术的病人,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1~3个月内尽早切除胆囊。多数胆源性胰腺炎合并有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是预防胆源性胰腺炎复发的唯一有效方法。轻中度胆源性胰腺炎病人均建议在发病早期切除胆囊,防止胆源性胰腺炎复发。而对于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病人,手术治疗应尽量延期进行,在病情平稳的情况下再切除胆囊。
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如仅采取保守治疗,可因结石继发其他病症造成严重后果。对有症状的胆囊结石自然病程的调查结果显示,保守治疗后:(1)1年内14%的患者再次发生急性胆囊炎(2)5%的患者会继发胆源性胰腺炎(3)5%的患者继发梗阻性黄疸(4)每100例保守治疗的患者每个月需急诊住院治疗的次数为2.5~23.0次(5)4年内约50%的患者因继发疾病而必须切除胆囊。所以目前,全球所有的治疗指南均推荐胆囊切除术作为症状性胆囊结石的优先治疗选择。
不明病因的肝脓肿称为隐源性肝脓肿,隐源性肝脓肿患者结直肠癌患者发生率增加七倍,所以一定要完善肠镜检查。肝脓肿大都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其致病菌通常来源于胆道系统,比如胆结石、胆管炎等原因;另一个致病菌的主要来源是肠道,比如阑尾炎、炎性肠病、肠道手术等原因。但在临床上,很多患者并没有上述病史,目前把这些没有明确病因的肝脓肿称为隐源性肝脓肿。近年来,从零星病例报道,到大规模的队列研究,都将矛头指向结直肠癌。主要考虑癌症发生时正常的肠道粘膜屏障遭到破坏,细菌因此通过门脉系统进入到肝脏。2010年,台湾的研究发现隐源性肝脓肿患者的结直肠癌风险是正常人的3.36倍,如果隐源性肝脓肿患者合并糖尿病的话,风险增加到5.54倍。2019年,美国犹他大学的研究发现,隐源性肝脓肿患者结肠癌的患病率是非隐源性肝脓肿患者的7倍(隐源性肝脓肿患者结肠癌患病率为7.9%,非隐源性肝脓肿患者结肠癌患病率为1.2%)。综上,对于隐源性肝脓肿患者推荐进行肠镜检查,尤其是年龄大于60岁、合并糖尿病、细菌培养结果为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