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在普通人群的发病率可达25%,而在特定人群发病率可达50%。因溃疡反复发作,充血、疼痛明显,常影响患者说话﹑进食﹑工作甚至情绪,从而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患者对治疗甚至根治该病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 迄今,该病病因尚不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由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系统疾病以及精神紧张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既然病因如此复杂,就难以找到准确针对病因的特效疗法,所以,目前尚无一劳永逸的根治方法。 对复发性口腔溃疡进行治疗的目的并非使其不再复发,而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治疗达到降低发作频率、缓解溃疡发作的严重程度、促进溃疡愈合、减轻疼痛的效果。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常选用的药物包括免疫调节类药物、维生素类药物、中成药、局用药物等。通过寻找可能导致病人反复发作口腔溃疡的原因,根据不同的病情,尽量做到个体化用药。通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另外,还应注意去除可能存在的局部刺激因素,如锐利的牙尖边缘、残根、残冠、牙结石等。
对于有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史,并且口腔溃疡深大的重型阿弗他溃疡者,应防止溃疡表面继发感染;对于创伤性溃疡应去除创伤因素(如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刺激);对于结核性溃疡,应配合全身抗结核病治疗;对于没有上述原因的口腔溃疡或去除诱因溃疡仍未见缩小者,应警惕口腔癌的发生,需尽快作活检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口腔扁平苔藓” (OLP)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黏膜疾病,与人们常说的手癣、脚癣不一样,它不是由真菌引起的“癣”,一般不具有传染性。口腔扁平苔藓好发于中年女性,一般认为其发病与精神因素如疲劳、焦虑、精神紧张有关,也有人认为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通常没有自觉症状,有些患者可有粘膜粗糙感、木涩感、烧灼感,遇辛辣、热、酸、咸味刺激时,局部敏感灼痛明显。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在口腔黏膜部位(颊部最多见,还有舌、牙龈、唇及上腭)出现白色的丘疹、条纹、斑块、水疱、充血、糜烂等多种损害;条纹及斑块的病损少有疼痛症状,而充血和糜烂的病损,患者多有疼痛症状。 口腔扁平苔藓的治疗措施首先要改变个人不良习惯,要生活规律,限制烟酒及刺激性饮食如辣椒、生葱、生蒜等,注意口腔卫生,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不良修复体、牙石、软垢以及保持口腔清洁等。扁平苔藓较难彻底根除,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消除口腔中糜烂的损害,缓解进食时疼痛的症状,防止病损范围进一步扩大或癌变。关于口腔扁平苔藓是否会癌变是医生和患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目前一般认为扁平苔藓属于癌前状态,其癌变率远低于口腔粘膜白斑,大约在0.4%左右。所以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不必过于担心,只要积极治疗注意全身调节,定期复查,是可以防止其癌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