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朋友您好,我在手机上安装了好大夫的医生工作站,为的就是方便患者。如果您在治疗中有任何问题,可以留言咨询和网上看病,我会在休息时尽快答复。另外,我如果有临时出差开会,也会在此发通知,请您留意,避免复诊时远道而来扑个空。扫描二维码后有4种方式便于病情的恢复一、治疗中有任何问题,可以网上向我咨询网上咨询流程如下(有两种方式):1.打开微信----点击下方“通讯录”----公众号----好大夫----点击左下角“我的医生”找到我----点击“发信息”:文字向我咨询点 击"打电话":电话向我咨询2.下载好大夫软件到手机,在首页搜索我的名字“****”----点击我的头像----点击“立即就诊/咨询”----点击“咨询”二、不方便到门诊复诊的患者,可在网上看病诊后报道患者网上看病流程如下:(有两种方式):1.打开微信----点击下方“通讯录”----找到“好大夫”----点击左下角“我的医生”找到我----点击“发信息”----点击“申请处方”----选择“图文问诊或电话问诊”----点击“立即就诊”----填写病情信息----提交订单2.下载好大夫软件到手机,在首页搜索我的名字“****”----点击“我的头像”----点击“立即就诊”----点击“看病”----选择“图文问诊或电话问诊”----点击“立即就诊”----填写病情信息--提交订单三、接收通知,避免复诊时远道而来扑个空;认真看我发的患教通知或者患教文章,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四、家庭医生服务需要长期复诊看病的老患者可申请此服务,可以长期与我保持联系,我会在休息时尽快答复在很多情况下,门诊看病时间只不过几分钟,但挂号、候诊去医院的往返时间,可能会耽误一个上午或整天时间。外地患者就更不用说了。考虑长途旅费、住宿费都算,至少需要几百元至上千元。尤其对于复诊患者,能够减少交通和时间成本,希望我的这个服务给您带来更多的便利。如您不习惯这种方式,可照常门诊找我就诊,祝您早日康复
儿童脂肪肝是肝脏不能对脂肪正确及时处理,使脂肪在肝脏上堆积而导致的一种病症。患儿大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或仅有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易患口舌炎,乏力,疲劳,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症状。脂肪肝虽是良性病变,但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可能会增加患动脉硬化,脂肪肝肝硬化,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 引起儿童脂肪肝的病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儿童饮食不节制,营养过剩,体重超标,过度肥胖等。2.儿童厌食,消瘦,营养不良,由于机体需要消耗的能量长期处于不能满足状态,机体便动员全身的脂肪分解为脂肪酸运送到肝脏,但肝脏不能将他们全部变为能量,剩余的部分就沉积在肝脏,形成脂肪肝。3.某些患慢性疾病及长期使用激素治疗的儿童也易患脂肪肝。4.遗传代谢性疾病。 儿童脂肪肝一般属于轻度的脂肪肝,不需要特别的治疗就能逆转。具体措施如下:1.首先找出引起脂肪肝的原因,及时去除病因。2.肥胖儿童易得脂肪肝,因此要控制孩子的饮食,给予合理的膳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偏食。严格控制糖类饮食,多食水果,蔬菜。补充高蛋白饮食十分重要。它可使脂肪变成脂蛋白,有利于将脂肪运出肝脏,3.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保肝治疗。4.加强锻炼增加运动量。
孩子腹痛的原因非常之多,有些比较复杂的往往诊断上有一定难度。因此腹痛的患儿来就诊,医生除了详询病史,根据所怀疑的疾病,需选择性地做一些相关的检查来帮助确诊。首先,家长尽量提供详细的病史,医生会根据家长提供的情况作出初步判断,比如:腹痛发生的时间,是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腹痛,还是突然的急性腹痛,有无伴随症状、饮食变化、情绪变化以及有无过敏体质等等。医生会做必要的体格检查,腹部的体检包括视诊、听诊、叩诊、触诊。此外要观察皮肤出血点、瘀斑、黄疸,心肺检查,腹股沟、肛指检查。其次,根据病史选做一些必要的化验检查,血、尿、粪常规,血清和尿淀粉酶,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或13碳呼气试验、或大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测定、粪便寄生虫检测、粪便钙卫蛋白检测等;对于怀疑腹膜炎,内出血,腹腔脓肿及某些腹部肿块可行诊断性穿刺,并对穿刺物作常规涂片,细菌培养或病理检查。有些病人还需做一些影像学检查才能明确诊断。X线检查:根据需要可选择胸腹透视,常规拍片,空气灌肠以及钡剂灌肠检查。此外,B超检查、内镜检查、CT、磁共振及核素扫描检查等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应根据病情合理选择应用。对于怀疑心肌炎或心肌病的患儿,应作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最后要提醒家长们注意的是,就诊当天让孩子最好空腹去医院,因为很多检查是必须空腹的。
每年的10~12月是“秋季腹泻”流行的高峰季节。其中轮状病毒是引起秋冬季腹泻最主要的病原体,因此经常将“轮状病毒肠炎”等同于“秋季腹泻”。轮状病毒无处不在,其对外界环境抵抗力比较强,耐热,室温下可存活7月,在-20℃的环境下也可长期存活,并且不易被胃酸破坏,因此,很容易引起传播。几乎所有5岁以下的小孩都曾受过轮状病毒感染,由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肓不成熟、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以及来自母体的抗体水平较低,该年龄段的婴幼儿为“高危人群”,最容易受到轮状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肠炎的潜伏期一般为2-3天,多数先以发热起病,可持续约1-3天,热峰可达39~40℃,病初1~2天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腹泻典型表现为黄色水样便,如蛋花汤样,量多,无腥臭味,无粘液及脓血,一般5~10次/天,重者超过20次/天。由于吐、泻,多数小孩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少数还可导致呼吸道、心脏、肝脏甚至中枢神经系统等损害。目前可通过检测粪便中的轮状病毒抗原明确诊断,当并有脱水,疑有酸碱、电解质平衡紊乱时,须行血气分析、电解质等检查。必要时做胸片、心电图、心肌酶谱、肝肾功能生化等相关检查,以便明确是否并有其他系统损害。 目前对于轮状病毒肠炎尚无有效的特异治疗,本病多数情况下预后良好,疾病的严重性主要与吐、泻引起的脱水程度有关,约1周左右大部分病人可自然痊愈。目前主要采用防治脱水,纠正酸碱、电解质平衡紊乱及止泻、止呕等对症治疗。轻者可口服补液盐,重者则需要住院通过静脉补液来改善症状,若并有心脏、中枢神经等多系统损害并发症,也需住院观察治疗。 对于无脱水和轻度脱水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多数可在家庭治疗。但于家庭治疗时须注意以下事项: 一、必须给患儿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液体补充可给予口服补液盐。 二、饮食治疗很重要,不主张禁食。母乳喂养儿继续母乳喂养,小于6个月的人工喂养儿继续喂配方奶,大于6个月的患儿继续食用已经习惯的日常食物,但须注意避免喂食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及高糖食物。因轮状病毒肠炎常有继发性双糖酶缺乏(主要是乳糖酶),因此可暂时给予低(去)乳糖配方奶(腹泻奶粉)喂养,或加用乳糖酶口服,时间1-2周,腹泻好转后转为原有喂养方式。 三、遵医嘱口服药物对症处理,如蒙脱石散、肠道微生态制剂、中成药等。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及中国“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补充锌有利于缩短腹泻病程,减轻病情并预防未来2-3月的腹泻复发。因此建议对于小于6个月的患儿,每天补充元素锌10mg,大于6个月的患儿,每天补充元素锌20mg,共10-14天。 四、观察小孩病情变化情况,当小孩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复诊: ① 呕吐、腹泻无好转或加重; ②反复发热; ③抽搐或出现神志改变:如易激惹、淡漠、嗜睡等; ④面色不好或肢端凉; ⑤大便带血; ⑥口渴,哭时泪少或无泪,唇干燥,尿少,眼眶凹陷。 由于轮状病毒具有很高的传染性,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也可经气溶胶形式通过呼吸道传播而感染。因此,首要的预防措施就是防止“病从口入”(消化道隔离): ①远离患有该病的小孩;②由于小孩常喜欢吃手及常对玩具也是连玩带啃的,因此对小孩子的手和玩具应经常清洗;③对小孩的衣被用具要勤洗勤换,④小孩能够触摸到的家具,也要勤用清水冲洗;⑤家长外出归来时不应伸手就去抱孩子,应先脱去外衣,洗净双手,洁面去尘;⑥家长喂小孩吃奶或吃饭前,不但要给小孩洗手,自己也一定要有效地洗手。其次,做好呼吸道隔离,主要预防措施有:①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②在秋季腹泻流行季节,尽量不要带小孩到人群多的公共场所玩耍;③如果必须去公共场所,特别是医院,可给小孩带上口罩。 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降低轮状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轮状病毒疫苗的指南指出,轮状病毒疫苗可有效减少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率以及由此引起的死亡率。深圳市轮状病毒疫苗目前尚未纳入计划免疫,为第二类疫苗,家长可自行选择是否自费接种。
不是任何情况下,宝宝都可以接种疫苗的。如果宝宝有以下情况则暂时不宜接种疫苗。 1.常发荨麻疹、气喘,有严重过敏性疾病的宝宝不宜接种,否则会引起过敏反应。 2.有癫痫和脑发育不全的宝宝,接种后可能会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不宜接种。 3.有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宝宝不宜接种。因为在他们的体内缺乏制造免疫力的材料,或形成免疫力的功能不健全。 4.宝宝发热时或患急性传染病时暂不宜接种,否则会加重病情。 5.宝宝有严重湿疹、化脓性皮肤病,要暂缓接种。 6.有严重心脏病、肝炎、肾病、结核病的宝宝不宜接种。勉强接种了可使病情加重或疫苗产生的抗体效果变差。 本文系蔡雪梅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在临床经常遇到“过敏的宝宝能打预防针吗?”这个问题。首先,牛奶蛋白过敏不是预防接种的禁忌症。且目前国内外尚无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随诊科技的进步,疫苗的生产工艺在不断的改进,目前国内生产的疫苗仅少数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牛奶或乳糖作为稳定剂或乳化剂,或用鸡胚细胞培养生产。含有牛奶成分或用鸡胚细胞培养的有:以乳糖作为稳定剂的有:流脑,轮状病毒;含牛奶的疫苗有: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口服糖丸);用鸡胚细胞培养的疫苗有:麻疹,腮腺炎,麻疹-腮腺炎疫苗,麻疹-风疹疫苗,麻风腮三联疫苗,流感。牛奶或鸡蛋过敏的宝宝,在接种以上疫苗时,建议观察30分钟至1小时。流感疫苗的鸡胚浓度较高,对鸡蛋有速发过敏的宝宝,不建议接种!参考文献:Clin Transl Med.2015 Feb 14;4:3. doi: 10.1186/s40169-014-0043-0.Nutr Res.2011 Jan;31(1):61-75. doi: 10.1016/j.nutres.2011.01.001.本文系杨敏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过敏宝宝使用氨基酸和深度水解后大便呈绿色或墨绿色糊状便,妈妈比较担心。 胆汁是一种消化液,在消化过程中有乳化脂肪的作用,由肠上部分泌并与食物混合,胆汁含胆红素和胆绿素,呈黄绿色。到结肠时胆绿素被其中菌群还原成胆红素,大便变成黄色。如果肠道有炎症、蠕动很快或者食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过短,胆绿素来不及被还原成胆红素就从大便中排出,使大便呈现绿色。另外,宝宝补铁后大便也有变黑的现象。 氨基酸配方,深度水解配方中的蛋白质属于要素膳或半要素膳,相当于在体外“消化”过,所以在宝宝体内停留时间比普通配方短。 如果单纯由氨基酸或者深度水解配方粉引起的大便变绿,可通过观察宝宝大便性状及大便次数(是否规律)来判断大便是否正常。换句话说如果宝宝精神状态,饮食睡眠等情况都比较好,随着宝宝饮食的多样化,大便颜色性状会有改善或者进步。但不使用深度水解或者氨基酸奶粉的宝宝出现大便绿色请及时就医,鉴别诊断消化不良或者其他胃肠道疾病。
便秘是消化系统的一个常见症状,粪便在结肠内停留时间太久,水分含量降低变干变硬,以致不易排出。便秘的定义是根据大便的形状、次数及排便困难程度相对而定。一个正常儿童如果大便每隔2—3天一次但排便无困难,不应视为便秘。一般来讲,3天以上一次硬便伴排便困难者为便秘。按照罗马Ⅲ诊断标准,4岁以下小儿具有以下至少2项,考虑便秘:①一周2次或2次以下排便;②每周至少一次大便失禁;③具有粪便潴留的病史;④具有大便粗\硬的病史;⑤大便造成厕所堵塞。年龄≥4岁的儿童诊断便秘必须满足以下2条或多条,①每周在厕所排便≤2次;②每周至少出现1次大便失禁;③有保持体位或过度克制排便病史;④有排便疼痛或困难的病史;⑤直肠内存在大粪块; ⑥大块粪便曾堵塞厕所。;至少诊断前2个月满足上述标准,每周至少发作1次。便秘的临床表现为粪便干燥、坚硬、排出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有些患儿经常先有排便次数减少的病史,继而才发展成为便秘。有时粪便擦伤肠粘膜出血而使表面附少量血或粘液。排便时肛门疼痛,重者可引起外痔。慢性便秘者常食欲不振,久之导致营养不良,更加重便秘。有时便秘患儿常有便意却不能排净,而便次增多。严重便秘,大便在局部嵌塞,可不自觉自干粪周围流出肠分泌液,似大便失禁。便秘的分类由于其依据不同而异。若胃肠道无器质性病变而发生便秘者,称为功能性便秘或特发性便秘。若有器质性病变,称为器质性或继发性便秘。因结肠、直肠平滑肌收缩无力呈弛缓状态而发生便秘,成为弛缓性便秘。若由于平滑肌痉挛而发生便秘,称为痉挛性便秘。若粪便滞留于结肠,称结肠便秘。若滞留于直肠,称直肠便秘。[病因](一)继发性便秘:1.胃肠道器质性疾病:先天性巨结肠、肛门裂、肛门-直肠狭窄、肛门缩窄、肛门脱垂等。2.神经系统疾病:精神运动发育迟缓、肌营养不良、脊柱损伤、脊柱裂或肿瘤压迫马尾,先天性肌无力等。3.代谢因素以及代谢性疾病:脱水、低钾血症、高钙血症、囊性纤维增生(胎粪性肠梗阻)、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糖尿病、卟啉病,等。4.某些药物:阿片类、阿托品和有关解痉药、抗抑郁药、精神抑制药、抗惊厥药、钙通道抑制剂、长春花碱衍生物、利尿剂、铁剂等。5.一些重金属中毒如铅中毒也可有便秘。(二)功能性便秘:1.饮食不足:婴儿进食太少时,消化后液体吸收,余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奶中糖量不足时肠蠕动弱,可使大便干燥。2.食物成分不当:大便的性质与食物的成分关系密切。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质而碳水化合物不足时,肠内发酵过程少,大便易呈碱性、干燥;食物中含较多碳水化合物时,肠道发酵菌多,发酵作用增加,产酸多,大便易呈酸性,次数多而软;如食物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高,则大便润利。小儿偏食,许多小儿喜食肉类,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纤维素太少,也易发生便秘。3.肠道功能失常:生活不规律和缺乏按时大便的训练,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学龄儿童常因无清晨大便的习惯,而学习时间不能随时排便,上课时蹩住大便,滥用泻剂或滥用灌肠,结肠无力,直肠顺应性异常,肛门括约肌协同失调症(anismus),等,均可导致便秘。4.精神因素:受突然的精神刺激,或环境和生活习惯突然改变可引起短时间便秘。[评估]1.详细询问病史,确切了解大便规律,询问症状持续时间、排便次数、大便性状(体积、形状、硬度、是否带血)、排便的难易、排便是否伴疼痛、是否伴有胃肠道其他症状(腹痛、腹胀、呕吐、生长障碍等);了解有无内分泌、代谢、神经系统疾病;了解有无肛门直肠局部病变的症状;有无特殊用药史。2.体检时注意会阴部、肛门周围,进行指检/注意有无肛裂、皮肤感染及尿布疹。3.诊断性检查①诊断性检查要选择进行。实验室检查能发现引起便秘的原发病,如低钾血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等。只有当病史和体格检查有阳性发现时才需进行有关实验室检查。②怀疑肛门直肠器质性病变可行肛门镜、结肠镜检查,钡灌肠检查。③考虑功能性便秘者,先试用增加食物纤维摄入、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等方法,如果失败,则进行功能测定,如肛门直肠测压、排粪造影、结肠运行检测等。浙江大学儿童医院陈洁版权所有本文系陈洁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确定为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饮食中回避牛奶和牛奶制品,避免接触牛奶及其相关产品。为满足宝宝的营养需要,是否选择替代配方主要取决于宝宝的喂养方式、年龄及对其他食物的过敏性。1、纯母乳喂养: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饮食,也是预防食物过敏的最佳方法,因此,尽可能给予纯母乳喂养。对确诊为牛奶过敏的宝宝,妈妈饮食回避牛奶及所有奶制品,妈妈补充钙剂(800-1000mg)及维生素D(400-600单位),避免营养缺乏。仅在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转为氨基酸配方喂养:①妈妈饮食回避后,宝宝症状持续且严重;②宝宝出现生长发育迟缓;③妈妈饮食回避导致严重体重减轻影响健康;④妈妈无法饮食回避或出现心理问题。2、人工喂养:确定牛奶过敏的宝宝,选择氨基酸配方或深度水解配方。轻中度宝宝建议在3个月后在医师的评估下,决定是否转为部分水解或普通婴儿配方。重度过敏的宝宝建议6个月后专科医生评估,或进行较长期饮食管理。3、混合喂养(母乳+牛奶配方粉):继续母乳喂养,母亲回避牛奶及所有奶制品(参照母乳喂养的管理);婴儿配方粉首选氨基酸配方或深度水解配方(参照人工喂养的管理)。替代配方选择:①氨基酸配方:由100%游离氨基酸组成,对95%以上的CMPA患儿有效,无免疫源性,推荐为一线的诊断和治疗配方。②深度水解配方:以乳清蛋白或酪蛋白为氮源,分子量<1500-3000 Da的肽,对90%以上的CMPA患儿有效,极低的免疫源性,推荐为治疗配方。③部分水解配方:分子量3000~10000 Da的短肽,降低了抗原表位数量,同时保持了牛奶蛋白的免疫源性,刺激机体产生免疫耐受。仅对50-66%的CMPA患儿有效,且有引发过敏反应的风险。因此,部分水解配方仅推荐为预防配方,诱导免疫耐受,不用于治疗。④其他配方:大米的深度水解配方:用于治疗CMPA安全有效,对于素食家庭或不能耐受氨基酸配方或以牛奶蛋白为基质的深度水解配方的婴儿,可以选择大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婴儿大豆配方:因植酸盐和大豆异黄酮的影响,对于<6月婴儿,可作为二线的候选配方。其他哺乳动物的奶(如绵羊奶,山羊奶,骆驼奶),它们的组成与人乳差别大,大部分营养不足或存在交叉过敏性(如羊奶),不推荐用于CMPA。饮食回避时间:确诊CMPA的婴儿,应回避牛奶蛋白,使用治疗配方至少3-6个月,或直到9-12月龄。有严重的速发反应或重症CMPA患儿,饮食回避时间为9-12个月或更长,需要专科医生的评估。辅食添加:研究发现在4月龄前引入固体食物可能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而在这之后引入固体食物可促进免疫耐受形成。国内外指南与专家共识均建议在4-6月添加辅食。原则:首先选择蔬菜和水果等低致敏性食物,可在家中进行。每次引入一种,持续1周,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食入量。首次引入新的食物选择上午时间,以便监测进食后的反应。引入蛋白类食物时,煮熟以降低致敏性。在医生指导下引入高风险致敏食物:鱼、小麦、坚果、奶油、鸡蛋。本文系杨敏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