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整形外科的理念与技巧融入并指畸形的修复,把对美观的追求放到与功能相当的地位,尤其是田晓菲教授的双翼皮瓣的使用是整个手术的关键!希望更多的孩子们和准备做并指手术的医生们受益!欢迎各位同行及家长与我交流!
瘢痕是人体修复损伤的一个结果,所以手术后留下瘢痕是必然的,部位不同、瘢痕类型不同,影响也不一样。处理疤痕的方法很多,因为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是完美的。控制瘢痕是每一个手术医生和家长们共同的心愿,真正的减轻瘢痕不是靠某一种药物或者某一种方法,否则,瘢痕也不是世界难题了。一个手术从切口的设计,手术器械的选择、手术中的操作、切口的缝合技巧、手术后的预防、出现瘢痕后的控制,患者本身的体质等等,任何一个环节都能直接影响瘢痕的轻重。涉及手足部位的手术,瘢痕常常会影响外形及关节的功能,常用的治疗瘢痕的办法有弹力加压、瘢痕贴、药物、激光等措施。其实从手术设计的时候就已经在医生考虑的范围内了,手术后一般伤口愈合就可以开始抗瘢痕治疗。这也是整形科医生在手术前后和其它医生考虑重点的不同。手术后1-3个月是干预瘢痕的最佳时间,因为这个时期是瘢痕的增生期,如果瘢痕已经长起来,处理起来就比较棘手了。瘢痕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规律,但是如果其生长超过正常的速度和范围,可能就是恼人的瘢痕疙瘩,这种情况的产生原因目前还没有搞清楚,治疗效果也不太好,手术前也没有方法预测,但如果早期处理远比不处理好,因此术后一定要定期和主刀医生联系,发现问题早处理。
尊敬的各位家长,我很荣幸成为您孩子的主治医师,希望我的技术和知识能帮到您和您的孩子。手术不分大小,三分手术七分护理,手术只是治疗的一部分,术后多与手术医生沟通并进行科学的护理、严密的随访才能让手术效果达到最优。以下是孩子在整形科门诊行附耳手术后需要注意的:1 附耳手术术后大部分情况下术后一周可拆线(个别患儿伤口张力高或者愈合不良则需延长拆线时间)。期间尽量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敷料有渗血或者污染应尽早更换;2 部分患儿使用的免拆缝合线无需拆线(手术医师会告知您),这种缝线免除了拆线的痛苦,但护理不当也有容易发生过早溶解导致伤口裂开的风险;3 术后应避免孩子搔抓伤口;4 术后当天因为仍有部分麻醉药物留在体内,如果孩子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反复呕吐等情况,请尽快就诊;5 术后3天内低于38℃的轻度发热不需要特殊处理,物理降温可以了但如果合并有咳嗽、呕吐、腹泻、皮疹、神萎等情况则需要及时就诊;6 术后一月是瘢痕开始增生的时间,短期内术区瘢痕会表现为一个红色的硬结,这时需要和手术医生联系并根据孩子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干预;7附耳畸形可仅仅表现为一个肉赘,但也可是鳃弓综合征的一个表现,可累及耳屏或者整个耳廓甚至同侧面部,畸形程度不同则手术难度和效果也不一样。手术虽是唯一的治疗手段但却并不完美,手术后局部始终存在一些小的瑕疵。所以术前术后多与医生进行沟通,非常重要。 说明:以上意见仅适用于本人的门诊手术患儿,其它患儿家属以您孩子的手术医生的意见为准,切勿生搬硬套,若有疑问请及时与我沟通。祝孩子们早日康复!本文系肖军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尊敬的各位家长,我很荣幸成为您孩子的主治医师,希望我的技术和知识能帮到您和您的孩子。手术不分大小,三分手术七分护理,手术只是治疗的一部分,术后多与手术医生沟通并进行科学的护理、严密的随访才能让手术效果达到最优。以下是孩子在整形科门诊行多指(趾)手术后需要注意的:1 四肢手术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大概在2-3周时间,期间尽量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术后一周内尽量不要换药,但敷料有渗血或者污染则应尽早更换;2 多指(趾)术后伤口通常不需要拆线,若有特殊情况需要拆线,手术医师会告知您;3 术后应尽量避免孩子抓扯敷料、吃手指头(足趾避免负重)。伤口愈合之前少玩玩具尤其是不能玩水;4 术后当天因为仍有部分麻醉药物留在体内,如果孩子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反复呕吐等情况,请尽快就诊;5 术后当天还需要注意观察做手术的指(趾)端,如果和其它没做手术的指(趾)端一样红润,说明血供正常,但紫色或者苍白色提示血供障碍,这种情况应尽快就诊;6 术后3天内低于38℃的轻度发热不需要特殊处理,物理降温可以了但如果合并有咳嗽、呕吐、腹泻、皮疹、神萎等情况则需要及时就诊;7 术后一月是瘢痕开始增生的时间,这时需要和手术医生联系并根据孩子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干预;8 先天性多指(趾)畸形不仅仅是多一个手指或者足趾,它往往合并主干指(趾)发育不良、侧弯、功能障碍甚至其它部位畸形,在不同的时期可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每个孩子的恢复也不尽相同,所以应长期和手术医生保持联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治疗,了解最新的治疗进展,从而达到最好的恢复效果。 说明:以上意见仅适用于本人的门诊手术患儿,其它患儿家属请以您孩子的手术医生的意见为准,切勿生搬硬套,若有疑问请及时与我沟通。祝孩子们早日康复!本文系肖军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今日论外科医生手臂上的功夫,论手臂却不限于论手臂。 器械,是手臂的延长;手臂,是身体的延长;身体,是心的延长。外科医生心正、身正、手才能正。 器械是手臂的延伸,是直接接触病人的工具,让器械“听话”,也要让器械将患处的信息通过手-肘-肩-脑-心反馈给操作者,有去有回,术者与患处便有了对话,治疗由此开始。 器械与手之间必须有轻巧之感才能“合而为一”,不用时轻若无物,大小肌肉毫无紧张之感,力量仅够维持器械不从手上滑脱,作用之时即轻又巧,恰到好处,毫无僵力,多一分则紧,紧则滞。生活中握笔、握筷、握方向盘,均是此理。每见初学者手不稳则愈加紧张,反而导致手不听话、器械无法表达想法。 上述道理依次推进,腕若不松会抬肘、肘部不松会耸肩、肩部不松脖子僵,久而久之,颈椎、肩关节都会出毛病,这是很多外科医生的职业病,只是道理明白的太晚了。整个上肢不松则身手不能合一,手不达意,即使记住万卷医术也无法施展,知识和能力由此一刀两断!大家可以观察一下那些高年资医生在做常规手术时候的状态,就知道什么是松。手臂的松还不是真正的松,术者真正的松是精神和身体上的自由,是对手术的把控力和信心,模仿不来也教不会,那是长期的学识、经验、技巧的综合体。只有松到了一定程度,术者的心意才能准确的由脑经身体传到肩肘手再到器械端,这才是“人械合一”。 松不同于懈,术者必须全神贯注,精神不外溢,此时精神与身体才会合而为一,手上才不会犯低级错误。一边手术一边讲段子的医生不是最好的状态,医者必须心怀敬畏,如果遇到知识和经验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能救自己的只有敬天爱人的心!因此说心正则手正,心不正则手不正,能明白此理时,则心不敢不正!
一论手术助手的层次: 第一层,有一定的外科基本功,能熟练的满足主刀的指令,协助完成手术; 第二层,对手术过程熟悉,能提前预知下一个步骤要做的事情,要用的东西; 第三层,不仅熟悉手术,也熟悉主刀的个人习惯,两人犹如一人,交流就靠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或者一个语气词; 第四层,在术中能及时发现主刀的失误,帮助主刀规避低级错误; 第五层,对手术有相当的理解,能给主刀决策上的建议,能准确掌握并能调动手术房间内麻醉、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 二论手术医生的几个层次: 第一层,知道常规手术的步骤,能够按部就班完成手术; 第二层,熟练程度不断提高,非常流畅地完成手术; 第三层,不仅手术过程熟练,还能够应对术中随时发生的变数。能控制风险并对手术的风险和预后有相当的预见性,技术上的成就到此为止了; 第四层,能创造性的完成手术,是手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第五层,能用最简单的方法和工具创造性地完成手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