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王志强,男,汉族,通许县人,1976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1992年9月至1995年6月在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大专班学习,1995年7月至2003年9月在通许县人民医院工作,1998年9月至2003年6月参加河南中医学院专升本自学考试并取得本科毕业证,2002年9月至2003年3月在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内分泌科进修,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在河南中医学院研究生班学习,获得硕士学位。2006年7月进入开封市中医院工作,历任主任助理、副主任、科主任等职,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进修。现任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病区主任,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所获主要荣誉有:2010年获得开封市卫生系统第一届后备人才称号并在历次年度评比中获得一等奖,2012年获得开封市第十届青年科技奖,2013年获得开封市卫生系统第二届优秀人才称号,2015年获得开封市拔尖人才称号,2016年获得河南省首届仲景国医传人及开封市中医院十大名医称号。学术成就:专长内科,尤擅糖尿病及并发症、内分泌失调及内科疑难杂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所在内分泌科是国家级重点专科,国家中管局“十一·五”重点专科、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中心、卫生部“十二·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成为全国消渴病痹症、消渴病汗症协作组组长单位,所制定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路径、消渴病汗症诊疗方案在全国推广使用,树立了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在全国的学术地位,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同行业的佼佼者。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中心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实施科学预防、科学确诊、科学治疗、科学饮食、科学运动和情志调理“六位一体”防治技术模式,取得显著疗效。采用国内领先的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介入治疗”、“臭氧疗法”“蚕食疗法”、“清创疗法”、“清筋煨脓法”等,尤其中医药在局部的外治上更是丰富多彩,能使糖尿病足患者愈合率明显提高、截肢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治疗糖尿病足的愈合率高达86.8%,免除了众多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之痛。参与编写《中医糖尿病防治指南》及《中医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参编学术专著3部,获省部级、地厅级科研成果奖18项。社会任职:现任河南中医学院兼职讲师、中国医促会内分泌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委员、开封市中医药学会内分泌暨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论文论著论文:2006年11月糖尿康片干预糖调节受损疗效观察,光明中医2007年2月20例糖尿病患者连续动态血糖监测观察,河南大学学报2008年4月降糖通络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临床研究,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11月庞国明教授辨治盗汗经验,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12月60例糖尿病患者连续动态血糖监测与中医分型的关系,光明中医2011年4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中医学报2012年10月救肾灌肠方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四川中医2013年6月庞国明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经验,内蒙古中医药2013年11月综合治疗消渴汗症270例,河南中医2015年5月庞国明教授治疗糖尿病失眠临床经验,辽宁中医2016年3月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消渴病痹症380例临床观察,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年5月糖疽愈疮油治疗糖尿病足40例,中医外治杂志著作:2009年8月《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解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1月《膏方临床应用指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年6月《临床中医特色专科诊疗精要》,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10月《内分泌病诊疗全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科研成果:2007年8月《糖尿康片干预糖调节受损的临床观察》获省科技成果奖二等奖,河南省中医管理局2007年9月《糖尿康片干预糖调节受损的临床观察》获开封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开封市人民政府2007年11月《糖尿康片干预糖调节受损的临床观察》获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奖三等奖,河南省人民政府2009年2月《糖尿康片干预糖调节受损的临床观察》获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9月《降糖通络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获开封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开封市人民政府2010年8月《糖尿康片干预糖调节受损的临床研究》获省科技成果奖一等奖,河南省中医管理局2010年8月《糖尿康片干预空腹血糖受损的临床研究》获省科技成果奖一等奖,河南省中医管理局2010年10月《糖尿康片干预空腹血糖受损的临床研究》获开封市科学技术三等奖,开封市人民政府2011年1月《降糖通络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2011年7月《糖调节受损者的主要中医体质类型及相关指标的关系》获第九届全国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2011年7月《糖调节受损与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及胰岛β细胞功能关系的研究》获省科技成果一等奖,河南省中医管理局2011年7月《2型糖尿病与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的临床研究》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河南省中医管理局2011年10月《2型糖尿病与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的临床研究》获开封市科学技术三等奖,开封市人民政府2012年12月《降脂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获开封市科学技术三等奖,开封市人民政府2014年8月《“救肾灌肠方”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河南中医管理局2014年8月《十一味益肾降糖片治疗糖尿病合并阳痿临床观察》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河南省中医管理局2014年10月《“救肾灌肠方”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开封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开封市人民政府2014年11月《糖调节受损与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及胰岛β细胞功能关系的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2015年8月《消渴病汗症临床路径的初步评价》获河南省中医药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河南省中医管理局2015年9月《消渴病汗症临床路径的初步评价》获开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开封市人民政府2015年12月《糖尿康片干预空腹血糖受损的临床研究》获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所获荣誉:2010年3月开封市卫生系统第一届后备人才,开封市卫生局2012年4月优秀市级后备人才一等奖,开封市卫生局2012年11月开封市第十届青年科技奖,中共开封市委组织部、开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封市科学技术协会2013年7月开封市卫生系统第二届优秀人才,开封市卫生局2013年11月第八次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研讨会优秀论文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2015年5月开封市拔尖人才,中共开封市委、开封市人民政府2016年12月河南省首届仲景国医传人,河南省中医管理局2016年12月开封市中医院十大名医,开封市中医院
糖尿病足是由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不良卫生习惯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糖尿病足病人常因足部感染引起足及下肢坏疽。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最新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约有糖尿病患者1.14亿,高居世界糖尿病总人数首位,发病率高达11.6%,其中约15%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发生糖尿病足。全世界截肢者中有70%由糖尿病引起;糖尿病患者截肢的危险性较非糖尿病患者增加15~46倍。因此糖尿病足部病变是糖尿病最可怕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开封市中医院糖尿病足诊疗中心位于内分泌二病区,运用国内领先的血管介入疗法、臭氧套袋疗法、冷光照射疗法、超声清创疗法、中药外治疗法“五位一体”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特色突出、疗效显著。研制的生肌膏、玉红膏、五黄纱条、消肿止痛膏用于糖尿病足换药,免除了众多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之痛,内分泌二病区衷心祝愿广大糖尿病足患者走好健康生活每一步!病区地址:开封市中医院南院2楼 咨询热线:0371-25616619 专家热线:18637889089
糖友宜吃的食物有:含糖低的蔬菜、含钙的食物、富含硒的食物及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食物,南瓜、苦瓜、洋葱、黄鳝等对多饮、多食、多尿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有降低血糖的功能,可酌情食用。主食可多吃粗制的米面,适当的杂粮。如大米、小麦、高粱、燕麦等。每天主食量:体轻者200~250g,正常体重者250~300g,超重者300~350g。糖友宜吃的蔬菜有青菜、韭菜、茼蒿、芹菜、黄豆芽、绿豆芽、白萝卜、冬瓜,番茄、包菜、春笋等。糖友食用蛋白质宜适量,蛋白质的种类有:蛋类:鸡蛋、鸭蛋;奶类:牛奶、酸奶、奶粉;鱼虾类:鲤鱼、草鱼、虾、蟹、瘦肉;豆类:豆腐、豆浆等。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糖友应减少甚至停止食入豆类蛋白质。脂肪是美味佳肴的创造者,看得见的脂肪有各种烹调油脂、黄油、动物油,看不见的脂肪有肉、禽、鱼、奶制品、蛋黄以及硬果类食物如花生、瓜子、核桃等。过多摄入脂肪会产生过多的能量,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有关,并影响身体内胰岛素活性使血糖升高,因此平时糖友要多吃凉拌菜,减少用油量。膳食纤维可以降血糖、降血脂、保持大便畅通并减少饥饿感。应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以增加胃肠道的蠕动、延缓吸收、减低餐后血糖的高峰。糖友吃水果可采用“食品互换法”,即在总热量范围内,能量相等的食品可互相置换,适当扣除主食量。对于血糖控制不良及重症患者最好不吃瓜果,血糖控制较好的可以适量吃些水果,吃水果时间最好安排在两餐之间或睡前1~2小时,不宜吃的水果有红枣、香蕉、甜橙、芦柑、葡萄、龙眼等。可以适量吃的水果有黄瓜、蕃茄、西瓜、苹果、草莓、猕猴桃、梨等。可以吃水果的血糖水平是:空腹血糖7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以下。
学习是一种时间与金钱的投资。有投入就要有产出。个人自费参加学习,是追求个人的自我增值,提升竞争力,适应更高的职位,追求更高的成就与收入等;单位进行学习,是追求业绩、团队、文化、技能、态度等多方面的提升。个人自费参加学习,学习意愿是很强的,他自然会想办法学以致用,不大存在如何运用的问题。所以学习应集中关注学习中的效果提升技巧。具体有以下十个方面:一、终极利益法则 即单位与讲师方面要通过充分沟通,一起明确培训想达到的成果:公司的成果、个人的成果。要办好一场培训,事先也是要明确公司想要通过这次培训得到什么。从培训成果上看,要弄清是为了业绩提升,还是为了打造团队;从培训内容上看,要明确是改善员工的态度,提升工作热情,增加向心力与凝聚力,融合团队,还是提升管理技能或是工作技巧,抑或只是普及某些行业或专业知识。唯有知道学习对公司、对个人有了什么益处与价值,学习才有了存在与实施的意义。二、领导第一推动 凡是领导重视的,就是重要的。一是领导要重视领导,把领导当成培养人才的成长机制,所以他要亲自过问。二是老师通过培训帮单位增强凝聚力、向心力,所以领导要在场。一个负责任的培训讲师,尤其是外部讲师,在讲课时,关键的不是炫耀自己讲得多精彩,让学员如何如何敬佩自己,甚至想离开公司跟着老师干,而是要通过自己的讲授,把解决方案与单位实际相联系,把员工的感情引到单位,给力单位,给力领导,让员工能够珍惜这样的培训,珍惜这样的团队,更喜欢为本单位服务,从而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如果领导不重视培训,不能在场,那就宁可不办这场培训。三、定向找到受训人 定向的意思是找到那些真正需要学习的人。培训并不是谁都可以来,谁都可以来就不稀缺,不稀缺就没有价值,员工就不珍惜这堂课。态度决定一切,要抱着空杯心态、感恩心态、成本心态去学习。被动地、应付地来上课,不光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浪费了老师的辅导时间,也会影响其他同学的上课状态。所以,培训不是福利,只能给那些有需要、要求上进的同事。学习是为达成目标而学,不是为了应付学习而学。单位平时从文化上要不断强调学习如何重要,并从考核、激励制度上强调晋升的人必须得参加过多少时间与次数的培训课。文化是软约束,制度是硬约束。软硬兼施,就能形成大家都愿意主动学习的气氛。四、重视训前问卷 培训之前还需要做一个培训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了个人背景资料及培训需求等。人对某件事参与越多,重视度越高,收获就越大,满意度也就越高。问卷就是一个能让员工提前深度参与并且提升满意度的环节与工具。五、引入竞争机制 竞争是人类的天性。如果把学员分分组,每个组选个队长,把老师的管理下放到小组自治,讲师、培训部只是把竞争规则、竞争事项、奖惩方式定好,把各种操练互动活动都转化成可衡量、可统计的分数,学员就会自动为了各自团队的荣誉、成绩,积极参与学习中的讨论交流与分享活动,这也就让学员“动”了起来。而动起来,就是让学员成为参与者,参与到学习、体验的过程中。至于竞争气氛的强与弱,可以由讲师在规则中设计。比如奖品的多与少,是强调精神奖励还是精神与物质并重等。为了体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也可以在培训的最后阶段设置一个需要全员共同努力才能做好的科目,来把大家的对抗情绪重新收回到大团队的团结上来。六、授课“三七原则” 三七原则的意思是说,培训中把30%的时间用于讲师或其他媒介的讲授陈述,70%的时间用于学员进行练习和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在学习中,强调要有身体的活动,要能听得清楚,能看到各种图像,再加上思考、讨论、总结、分享的智力再加工过程。这也佐证了70%的时间要多进行练习等活动。可以考虑角色扮演、游戏、模拟、小组讨论分享、案例分析等等。七、平台原则 在平台原则里,单位与讲师,把培训的内容、时间安排、地点、参训学员、课程要求、运营团队,都定下来后,平台就搭好了。在这个平台上,学员就会通过参与、展示、彼此竞争又彼此鼓励、互相脑力激荡,大家来获得共同的成长。而领导、讲师,就做他们最好的评判员与鼓掌者。八、作业检查与成果追踪 作业是为了培训内容的温故知新,所以就按照布置时的约定去检查,同时把检查的作业结果报送讲师。对培训前“定向”成功且参加了培训的学员,在培训后经过规定时间的学以致用,要在约定的时间检查他是否达致了定向时的承诺(包括业绩承诺和个人成长承诺)。成功者言行一致。既然当初承诺了,就要努力把学到的东西运用来达成目标。所以,这个成果追踪,就是切实看他是否真正把所学内容用于工作实践中去。检查他这个目的是否达成,达成了,按约定奖励;达不成,就给予适当的惩罚。有了这两个检查,培训结束,就变成学习的另一个开始。“学”结束了,“习”则开始了,这是把学习内容落地的一个保证。九、学习内容可视化、广传播 学习后应该把学习中的精华内容、语言、学员的精彩分享、头脑风暴的结论、精彩瞬间的照片、作业成果等,制作成图片,张贴到公司的学习栏,或者各种公共区域,俗称“上墙”。也可以制作成电子刊物,发送全员阅读。建立硬件环境,起到反复提醒、持续影响员工的作用。十、持续的应用与分享 分享就是一种思想的交换,分享产生裂变,裂变创造出强大的团队。学习后,应时常举办分享会,大家把工作中如何成功运用学习内容的心得体会经验,彼此分享出来,这样就起到了几个效果:一是强化了分享者个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运用;二是让听者也对学习内容有了更深刻、更生动的理解;三是创造了学习与团结的文化氛围。而培训内容,就在这不断地分享中,在单位内部深深地落地生根。 以上谈了提升学习效果的10个要领,实际上归结起来也就18个字:学前认真准备,学中精心组织,学后检查总结。
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最新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上升至11.6%,约有糖尿病患者1.14亿人,高居世界糖尿病总人数首位,其中约15%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发生糖尿病足。在全世界,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因糖尿病失去足;在糖尿病足患者中15%需要截肢;下肢截肢的患者术后生存率相对较低,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约为50%和40%;全世界截肢者中有70%由糖尿病引起;糖尿病患者85%的病人截肢原因是足溃疡,糖尿病患者截肢的危险性较非糖尿病患者增加15~46倍。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科是卫生部“十二·五”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中管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全国十佳糖尿病医院、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中心、河南省重点中医专科、全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协作组组长单位、全国消渴病汗证协作组组长单位、糖尿病足协作组副组长单位、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中心,为了提高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解除众多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之忧,专门派该院王志强主任前往全国糖尿病足协作组组长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翟纪功主治医师到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进修糖尿病足,采用国内领先的蚕食疗法、超声清创疗法、清筋煨脓法、臭氧治疗、冷光治疗、介入治疗、干细胞移植治疗等治疗手段治疗糖尿病足,能使糖尿病足患者愈合率明显提高、截肢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尤其中医药在局部的外治上更是丰富多彩,免除了众多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之痛,糖尿病足专家王志强主任医师愿广大糖尿病足患者走好健康生活每一步。咨询电话:18637889089,地址:开封市中医院南院(原市四院)病房楼二楼内分泌二病区。
春季是一年的开始,是一切希望的开始,但不要让这希望之季成为你的噩梦,糖尿病患者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做好每一项糖尿病的保健工作。中医认为:“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就是强调无论养生还是治病都要顺从四时阴阳节气的变化,象糖尿病这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更须注意遵从自然规律调理,自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中医认为,从立春至立夏前一天为春三月,春三月是生发的季节,天气由寒转暖,东风解冻,春阳上升,自然界各种生物萌生发育,弃故从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春天乍暖还寒、变化莫测的气候,以及饮食上的独特要求,有可能使糖尿病人的真气运行障碍,气化功能失常,从而导致血糖的波动。所以,糖友春季养生在精神、饮食、起居诸方面,都必须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糖尿病病友春季养生要注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是指: 一要保护阳气。春时人体阳气生发,重要的就是养阳气,故首先要遵守《黄帝内经》里提出的“春夏养阳”的原则。春季又如何保养阳气呢? 方法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以护阳气:《黄帝内经》里曾明确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意思是,对于能使人致病的风邪要能够及时地躲避它,这一点在春季尤其重要。原因是,春天是风气主令,虽然风邪一年四季皆有,但主要以春季为主。细心的糖友会体会到春天要是在大风中晨练,血糖一定会升高! 方法二、起居调养助阳气。春回大地,人体的阳气开始趋向于表,皮肤腠理逐渐舒展,肌表气血供应增多而肢体反觉困倦,俗称“春困”,故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之说,往往日高三丈,睡意未消。然而,睡懒觉不利于阳气生发。因此,应当控制睡眠时间,在起居方面要求夜卧早起,免冠披发, 松缓衣带,舒展形体,在庭院或场地信步慢行,克服情志上倦懒思眠的状态,以助生阳之气升发。 方法三、运动调养振阳气:在寒冷的冬季里,人体的新陈代谢缓慢,藏精多于化气,各脏腑器官的阳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而入春后,应加强锻炼。到空气清新之处,如公园、广场、树林、河边、山坡等地 , 玩球、跑步、打拳、做操,形式不拘,取己所好,尽量多活动,使春气升发有序,阳气增长有路,符合“春夏养阳”的要求。年老行动不便之人,于春光明媚之时,可在园林亭阁虚敞之处,凭栏远眺,以畅生气。研究表明饭后运动可以明显降低血糖,但不可默坐,免生郁气,碍于舒发。 方法四、饮食调养补阳气: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而不宜食酸收之味。酸味入肝,且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且足以影响脾胃的适化功能,故《摄生消息论》说:“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春时木旺,与肝相应,肝木不及固当用补 , 然肝木太过则克脾土,故《金匮要略》有“春不食肝”之说。由此可见,饮食调养之法,实际应用时,还应视其人虚实,灵活掌握 切忌生搬硬套。一句话在饮食方面适当进食甘味之品而少吃偏酸食物,以保护脾胃之气。宜适当多吃些能温补阳气的食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主张“以葱、蒜、韭菜、青蒿、芥菜等辛嫩之菜,杂和而食”,大葱、大蒜、韭菜可谓是养阳的佳蔬良药。 二要重在养“肝” 养肝之法一、精神养生。春属木,与肝相应。肝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故春季养生,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要做到心胸开阔 乐观愉快,对于自然万物要“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不罚”,才能使情志生机盎然,而恬愉和平,与春生之气相应,以符合保养“生”机的要求。现代研究已表明,糖尿病还是一种心身性疾病,和情绪密切关联。不良情绪可以导致血糖剧烈波动! 养肝之法二、切记不要熬夜。你的肝脏需要睡眠——每天晚上11点前上床。凌晨前后为“肝经”时间。如果这段时间不睡觉,不仅会皮肤粗糙、容易疲劳、口苦咽干、火气大,而且早上血糖会顽固不降,折寿。所以,养肝、护肝的最好方法就是晚上11点前就寝,让自己每天都睡个饱。 三要防病保健 初春,由寒转暖,温热毒邪开始活动,致病的微生物细菌、病毒等随之生长繁殖。因而风温、春温、温毒、温疫等, 即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猩红热等传染病多有发生、流行。预防措施有:一是讲卫生, 除害虫, 消灭传染源。二是多开窗户,使室内空气流通。三是加强保健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在春天亦不可忽略了药物保健,一些古代中医养生家就提出了在这个季节还应服用一些中药,以调整机体功能,预防疾病。糖尿病免疫功能偏低,要吃点能增强身体抵抗力的补药,以防止外感热病的发生。 例如玉屏风散等。也可以将苍术、桂枝等中药制成香囊随身佩戴。八项注意就是:1.规律生活,不睡懒觉。春天,人体阳气渐趋于表,皮肤舒展,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加,身体务器官负荷加大,而中枢神经系统却发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肢体容易感觉困倦。这时千万不可贪图睡懒觉,它不利于阳气升发,为了适应这种气候转变,病友在起居上应早睡早起。2.养足精神,心情良好。有些病友对春天气候的变化很难适应,易引发精神性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合并精神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及心、脑血管病等。因此患者要尽量保持每天精神愉快。3.加强锻炼,吐故纳新。入春以后要适应阳气升发的特点,加强运动锻炼,可以到空气清新的大自然中去跑步、打太极拳、做操、散步、打球、放风筝等,让机体吐故纳新,使筋骨得到舒展。实践证明,春季经常参加锻炼的病友,抗病能力强、思维敏捷、不易疲劳,可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4.注意保暖,注重养生。“春捂秋冻”就是顺应气候的养生保健经验。因为人们用棉衣捂了一冬,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春天气候多变,时寒时暖,同时人体皮表疏松,抵抗能力减弱,所以春天到来之时不要一下子就脱去厚衣服,尤其是老年病友。如果衣着单薄,稍有疏忽就易引发疾病,危及健康。5.积极治疗、严格自律。按时服药、适当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随时监测血糖、调整药量、严格控制血糖,积极防治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祛除产生感染的内在因素。6.全面体检,预备健康。春天是体检的最好季节,不妨在春季先“检修”一下自己的身体。健康检查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手段,糖尿病病友可能在医生的指导、治疗下,病情暂时得到缓解,但绝非一劳永逸。因此,仍然应定时进行疾病的复诊和检查。至少应每一周检查一次血糖,并检查是否有合并症发生。7.饮食清淡,营养兼具。糖尿病病友应多吃新鲜蔬菜,如菠菜、韭菜、黄瓜、西红柿,香椿芽、苦瓜等。每日主食以4~6两为宜,年轻病友和活动量较大的病友可适当放宽。8.注意清洁,保持卫生。糖尿病病友应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经常更换内衣,被褥常洗常晒;女病友尤应注意外阴的清洁;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 (作者简介:王志强,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开封市拔尖人才、开封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开封市卫生系统优秀人才。现任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病区主任,河南中医学院兼职讲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青年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开封市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曾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进修,正式发表国家级刊物论文6篇,省级刊物10余篇。出版专著2部。曾经获得开封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河南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内分泌失调及内科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