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这句话源于《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上古天真论》,它告诉人们是要避风邪,那什么叫虚邪、贼风,还要避之有时呢?这里首先要讲一讲风,从古人的角度,四季的变化主要由于风。春天夏天,风从东南来,中国地理上东南温度高,所以东南风使中原温度升高。秋天冬天,风从西北来,中国地理上西北温度低,所以西北风使温度降低。天气预报也常说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春夏的东南风和秋冬的西北风,在一定风力时,可以称之为正风,对人的健康有益处。而贼风的概念是过强的风力和异常的风向。如冬天出现3、4级的西北风,这是正风。如果出现7、8级的大风,楼上的广告牌都刮下来了,那就是贼风。又如上个周末(2015年4月11、12日),个人认为是贼风,不但风力很大,而且是西北风。春天出现异常的风向西北风,就是贼风。这种风对人伤害很大,虽然空气质量很好,但是建议大家保暖,适当减少户外运动。还有就是每年1月底2月初,有时出现暖冬现象,刮东南风,虽然我觉得相对寒冷的温度要舒服一些,但这种气候非常容易造成人患病。我观察一般暖冬的时候,电视报道各大医院急诊科的患者相对多一些。贼风对人体有伤害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里又要提出腠理的概念,《史记》扁鹊见蔡桓公就有“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深”,实际上腠理就是汗孔的意思。四季中人的汗孔开阖是根据外界温度不断变化的。《黄帝内经灵枢》记载,冬天汗孔闭,所以人尿多汗少;夏天汗孔开,所以人汗多尿少。春天是冬季向夏季的过渡,所以汗孔逐渐打开;而秋天是夏季向冬季过渡,所以汗孔逐渐闭合。异常的风向,造成汗孔开合异常,人体调节功能下降,容易出现疾病。所以建议大家这几天注意休息,未病先防,以后遇到类似的天气,要避之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