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 刘嫣 主治医师 北医三院 眼科
除了角膜上皮损伤之外,戴OK镜还可能出现以下的不良反应:摘镜困难摘镜困难是指孩子在早上起床后摘OK镜花费时间长,摘镜时感到眼疼、异物感等。戴镜初期可能与摘戴方法掌握不熟练有关,如果偶尔出现,一般不需紧张。但如果频繁出现这种情况,多半是由于镜片配适不良引起的,常见的原因是镜片过紧、矢高过高等。出现这样的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复查,如实地和验配医生反映佩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医生也会在仔细检查镜片适配状态后给予相应处理。这里必须提醒患者,佩戴新的OK镜后第一个月的复查是尤为关键的,如果出现配适不良的情况,一般一个月内验配机构会根据镜片参数和适配状态提供免费更换的服务,解除家长和孩子的后顾之忧,最大程度保证OK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视物重影,下午、晚上视力下降视物重影,下午、晚上视力下降是戴OK镜初期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特别是对度数较高(超过300度)的孩子来说,一般需要连续2周配戴OK镜,才能达到一个角膜塑形稳定的状态。一般度数越高,角膜塑形所需的周期越长,500-600度近视的孩子甚至可能需要最长1个月的塑形期。在角膜塑形不稳定的情况下,就可能出现视物重影,早上摘镜后清晰,下午逐渐模糊的现象。这种情况绝大多数都不需要特殊处理,随着连续配戴OK镜时间的延长,多半会自行缓解和消失的。当然有少数近视度数超过600度,或角膜特别平坦(角膜曲率小于40D)的孩子,即使连续戴镜时间较长了,也可能出现白天视力提高不满意的情况。这就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过医生的经验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总之,及时的复查可解决绝大多数配戴OK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家长一定要予以重视。定期复查是关键!下一篇讲讲大家最关注的感染性角膜炎问题,敬请期待。刘嫣 主治医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会员专业特长:近视防控、角膜塑形镜验配、屈光手术
Hi~我是视力银行,你3岁左右就获得了最高额度300度的远视储备金(每个人额度不同,和遗传等因素有关),所以宝宝基本都是远视眼。长大的过程,就是消耗自己远视储备的过程。最好的状态是你在18岁自力更生之前,远视储备金也刚好用完或略有余额,这样你就会带着正常的视力(既不明显远视,也不近视)开启探索新世界的大门。而近视,是你过快地使用了远视储备,还未成年,已经因为过度用眼而消耗殆尽,甚至开始透支,这样就很快会变成近视眼。医生:6-8岁远视储备金不足50度的孩子,2年后85%都会发生近视;储备金不足100度的孩子,2年后一半会发生近视。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有远视储备,也不懂如何运用这笔“资金”,所以到了学龄期比同龄人更早地带上了眼镜。相比较于眼睛开始出现症状,了解正常状态下的远视储备,是预防近视和控制度数的关键。今天来了解下↓01 什么是远视储备?一般宝宝生下来都是远视眼,为确保到成人期视力正常,我们视力银行都会给3岁左右孩子一定的远视度数,通常不高于300度。这是正常的生理性远视,远视储备就是对抗近视的“保护金”。随着生长发育的过程,眼视觉发育会经历一个正视化过程↓即从较高的远视逐渐发展到低度远视或轻微的近视状态(即正视眼)。视力银行会根据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用眼健康指数,对储备值进行阶段核算。成年后,账户额度一般就不会再变化,我们的使命就完成啦。提问:远视储备金是否可增值?回答:不可以。视力银行里远视储备账户,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定额。只能通过健康用眼、合理开支、延缓消耗速度。这份储备金如果正常使用,能够确保到成年,还是一个略有余款的正视眼—“视力正常人”。但如果用眼健康指数不良、过快消费,可能就在成长的某一个阶段成为零余额账户,继而透支为负数,视力下降,就变成了近视眼。近视的危害除了看东西容易累、不方便剧烈运动之外,还会影响未来的职业选择。不过,危害最大的还是自己的眼底,在这样一个用眼高需求的社会里,失去眼底的健康,就真的失去了很多。高度近视者更易发生各种眼底病变,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下降,戴了眼镜也看不清楚,甚至失明。02不同年龄段儿童视力“正常”水平不同根据我们视力银行多年经验,为对抗近视发生的风险,儿童在每一年龄阶段都应保有相应充足的远视储备金额度。通常情况下,远视储备充足视力即是正常的。但视力银行提醒大家注意,不同年龄段儿童视力“正常”水平不同。不同年龄段孩子视力发育水平的参考值范围如下:3-4岁视力建议不小于0.6,5-6岁不小于0.8,7岁及以上不小于1.0。在很多城市,视力银行每年会定期派遣“检查师”到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采集儿童青少年远视储备初步数据,大致判断远视储备是否充足,并发放告知书给家长,各位家长一定不要漏掉阅读噢。如果初步检查怀疑远视储备不足,通常还需要家长到医疗机构,给孩子进行散瞳验光检查(通常12岁以下儿童需要通过散瞳验光消除眼睛调节力,才能获得准确度数),明确孩子远视储备量。视力银行推荐各位家长,应尽可能在孩子学前阶段,到医疗机构进行一次规范的散瞳验光检查,早期知晓孩子确切的远视储备量,对预防近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未来人生的期货收益不高,不要怪自己没有重视视力银行的提醒~03远视储备是如何被不正常快速消耗的?除了正常消耗之外,一些不良的用眼方式导致了远视储备过快消耗,导致在成长的某些阶段发生近视。过度消耗远视储备的生活习惯:户外活动缺乏、长时期过度近距离用眼,包括高负荷的作业负担或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睡眠不足、饮食不平衡等。近年来,因为儿童人群眼健康指数大幅度持续降低,我们视力银行远视储备金出现了大面积赤字,特别是大批儿童在6-8岁时远视储备账户就已归零。04远视储备低的孩子这么办?如已确定远视储备低于相应年龄段参考值,则需要比正常孩子更要注重日常预防。以下是视力银行为大家开具的近视强化预防八条:1.“目”浴阳光大自然光线是预防近视排位第一的方法。平时中小学生至少每天2小时,幼儿园儿童每天3小时以上日间户外活动,假期推荐所有儿童青少年每天3小时以上日间户外活动。如因疫情防控需要居家隔离,可通过阳台、窗户或自家庭院接触自然光线。2.连续近距离用眼休息中小学生“3010”法则——连续近距离用眼30-40分钟至少休息10分钟;幼儿园“2010”法则——连续近距离用眼15-20分钟至少休息10分钟。3.如非学习需要,尽量不用电子产品护眼指数:电视>电脑>手机。使用电子产品时,眼睛瞬目(眨眼)次数减少,容易干涩和疲劳。如需线上学习,小学生宜每天不超过2.5小时,每次不超过20分钟;中学生每天不超过4小时,每次不超过30分钟。4.保持良好读写姿势“一尺、一拳和一寸”。学龄前孩子由于手部肌肉力量未足,不建议大量习字。大班和一年级是培养正确握笔最好时机,握笔姿势正确、写字时坐直情况下能看得到笔尖才能保证坐姿正确。家长应提供适合孩子身高的书桌椅。5.在良好的视觉环境下用眼使用台灯读写,台灯放置于写字手对侧,顶灯同时打开。不在暗处看书,不趴着、躺着看书。6.均衡营养不挑食、不偏食,荤素合理搭配,多吃水果蔬菜,少甜食和含糖饮料。7.确保充足睡眠要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的睡眠。幼儿园儿童和小学生不应晚于21:00上床睡觉。研究认为睡眠时间越少、夜晚睡眠时间越迟都会增加近视的发生风险。8.定期检查眼睛若发现视力和远视储备有下降苗头,第一时间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医学干预措施。视力银行还特别提醒家长,对于视力的“理财”要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不做“手机控”“电视控”“电脑控”,多给孩子多一些陪伴,多一些亲子户外活动。目前研究发现,户外活动时间长、睡眠时间足的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高水平通常也更好。注意:远视储备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一点不消耗就好。如果远视储备消耗迟滞,也是我们视力银行不希望看到的,容易带来视功能不正常,譬如一个8岁的孩子还有300度远视,即属于视觉发育滞后,可能就需要进行医学干预。05还没到18岁就近视的孩子怎么办?一旦近视了就难以治愈和逆转,就像开往前方的列车,只能进,不能退。但是,如果我们积极控制,将每年的进展速度控制在50度以下,到18岁这辆列车就能停在500度左右的中低度近视,而且目前的医学手段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合理治疗本身也是积极地预防,预防成为高度近视眼。目前,可用于近视防控的手段除了配戴框架眼镜,还有角膜塑形镜(俗称OK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功能(远视离焦)框架镜、多焦软镜等,研究表明在控制近视进展方面均有一定效果。但是,我们视力银行敲黑板——所有手段并不是人人适用,家长不要自行购买,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和使用,并定期复查。同时,近视儿童也应改变不良用眼习惯,多参加户外活动,沐浴在阳光下是预防近视最重要的方法。06常见问题Q:散瞳验光有害吗?A:与成人相比,儿童眼睫状肌有很强的调节能力,直接验光不准确,需要采用眼药水进行暂时调节麻痹,才能测出准确度数。不散瞳验光就如同不脱鞋量身高,具有一定不真实量,通常是高估近视程度,因此,12岁以下儿童散瞳验光检查是一项临床常规的检查措施,不会对眼睛造成伤害。散瞳后,会有短时间的看近模糊、畏光现象,均属正常,多在散瞳药物作用期后消失。如感觉畏光明显,可通过戴帽子、墨镜等进行缓解。Q:防蓝光眼镜是否有必要?A:没有必要。尚无证据显示电子设备中的蓝光与眼睛疲劳或疾病有关。使用电子产品后,通常我们感觉眼睛疲劳干涩,是因为长时间使用时眨眼频率降低、泪液湿润眼睛的机会减少导致的。镜片黄色镀膜还会干扰对色彩的感知,因此不建议儿童青少年常规使用防蓝光眼镜。Q:市面上宣传的一些保健品能防控近视么?A:不要相信夸大宣传。宣传可以“治愈”“逆转”“康复”“恢复”“下降度数”等相关产品,尚缺乏科学依据。要防控近视,建议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合孩子的防控方案和措施。Q:近视是不是会越戴越深?A:近视加深和戴眼镜无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医生指导下科学矫治,看不清时就需要尽快戴上合适的眼镜。Q:戴框架眼镜会让眼睛变形吗?A:眼睛变形的真正原因是近视度数的不断加深,眼球过度发育而导致的眼球前后径(眼轴)变长,一般来说,儿童近视每增加100-200度,眼轴就会拉长1mm左右。Q:近视了无所谓,长大了做激光手术就好了?A:激光手术不是万能的,它只能帮助成人摘掉外面的眼镜,通过在眼角膜削掉一点组织、“做了一副眼镜”,但是因近视已经改变的眼球形状和眼底状况是不可逆转的。如果已发展成为高度近视眼,手术后视力损伤和失明的风险依然存在。而且,不是人人都适合做激光手术。总结每个宝宝都自带光环和祝福出生,从视力的角度上来说,就是远视储备。过早和频繁使用电子产品当成“育儿神器”其实就是过早透支了宝宝的视力健康。如果和现代生活随波逐流注定让我们走在了一条通往近视的路上,那么我们应该更有意识地做出一些改变和应对,对抗近视带来的危害,拥抱未来的健康并且因此也更有底气对抗未来的风险。加油~本期支持: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栏目合作:上海市卫健委漫画:医学也要好玩儿编辑:景雯、阮天霖
高度近视一般是指度数600度以上,眼轴超过26mm的近视。要说高度近视的危害,那可是大大的,轻至飞蚊症、视网膜萎缩斑、豹纹状眼底、周边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裂孔,重至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劈裂、黄斑区新生血管、黄斑裂孔等,严重威胁眼部健康及视力,严重时完全可能导致失明。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抗疫英雄艾芬医生视网膜脱落事件,罪魁祸首就是导致周边视网膜裂孔,最终导致视网膜脱离的高度近视。既然高度近视的危险这么大,可能很多家长朋友们会问,我的近视度数也在600度以上了,为什么没有遇见那么多可怕的并发症呢。实际上,高度近视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眼轴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脉络膜变薄、视网膜萎缩等病变,但是否会发展为真正影响矫正视力的视网膜脱落、黄斑出血呢,这是有一定概率的。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视网膜脱离的发病率在正常人中大约为10-20/10万,也就是万分之一二【1】;而在高度近视人群中,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可以高达1.1%-9.0%【2-4】,保守估计,危险性升高了100倍左右。而且这些并发症往往在50岁以后发生,在进行眼科手术后如白内障手术后风险就更高了,艾芬医生就是这种情况。总体来说,从轻中度近视发展到高度近视,危害可是说是是从量变达到质变了。《黄帝内经》中所谓“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防控近视、延缓近视发展对儿童及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因此,防控近视的目标是:成年之前不要成为高度近视!参考文献:【1】邹海东,张皙,许迅, 等.上海市北新泾地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眼科杂志,2002,38(10):580-583. DOI:10.3760/j:issn:0412-4081.2002.10.002.【2】Baba T , Ohno-Matsui K , Futagami S , et al.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oveal retinal detachment without macular hole in high myopia[J]. 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03, 135(3):338-342.【3】Hyams SW, Bialik M, Neumann E. Myopia-aphakia. I. Prevalence of retinal detachment. Br J Ophthalmol. 1975 Sep;59(9):480-2. doi: 10.1136/bjo.59.9.480. PMID: 1203233; PMCID: PMC1042658.【4】Liang D, Chen J. [The incidence of retinal detachment after 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 in high myopia]. Yan Ke Xue Bao. 1997 Jun;13(2):90-2. Chinese. PMID: 11189342.刘嫣 主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专业特长:近视防控、角膜塑形镜验配、屈光手术
2021年寒假临近,受疫情影响,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时间可能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相对增加,近视防控面临新的压力。教育部组织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专家提出中小学生和幼儿护眼要诀,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和幼儿在寒假期间合理安排学习、生活,科学健康护眼。快速掌握2021年寒假中小学生和幼儿护眼十个要诀,一起来看吧~~~1眼鼻口手要管住,严防病毒来侵入疫情期间为防止病毒侵入,出门要戴好口罩,尤其要注意手、口卫生,坚持“7步洗手法”,尽量不揉眼睛。2体育锻炼要保证,沐浴阳光不耽误在疫情低风险地区,坚持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尽量做到中小学生每天2小时以上,幼儿每天3小时以上。即使居家隔离,也要通过阳台、窗边、庭院等尽量多接触阳光。3读写姿势要正确,一尺一拳加一寸阅读书写时桌椅高度要合适,做到书本离眼睛一尺、胸口离桌一拳、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不要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学习。4纸质读物要选好,字体大小要适当纸质阅读材料的字体不宜过小,材质尽量不要有反光,保证阅读舒适。5采光照明要注意,台灯位置须关注阅读书写时要保证充足的光照亮度。光线不足时,可通过台灯辅助照明,台灯要摆放在写字手的对侧前方。6线上学习要大屏,安全距离把眼护尽量避免使用手机进行线上学习,要选择屏幕较大、分辨率较高的电子产品,亮度根据环境进行调整。观看电视或投影仪时,眼睛距离屏幕要3米以上;使用电脑时,眼睛距离屏幕应不少于50厘米。7视屏时间要节制,家长一起来督促家长要严格控制孩子每天观看电子屏幕的时间,年纪越小视屏时间要越短。视屏时遵循“20-20-20”法则,即观看电子屏幕20分钟后,要抬头远眺20英尺(6米)外20秒钟以上。8饮食营养要均衡,睡眠时间要充足家长要督促孩子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每天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假期饮食要避免暴饮暴食,注意营养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少吃零食和油炸食品。9视力检测要重视,健康档案留记录时时关注自己的眼健康,如有视物模糊等现象及时进行视力检查,建立自己的视觉健康档案。即使居家隔离也可通过对数视力表进行自我检测,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10防控方法要科学,迷信广告把病误一旦近视,务必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这里推荐三甲医院的视光中心)就诊,进行科学矫正。切不可病急乱投医。
使用0.01%阿托品滴眼液的注意事项使用0.01%阿托品滴眼液控制近视进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小朋友们所接受。还被家长起了一个亲切的名字“低阿”,也就是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控制近视的疗效是确切的,已经国内外许多临床研究证实。低浓度阿托品对6~12 岁儿童青少年近视增长平均减缓50%,近视降低约0.50D/年,眼轴减缓量为0.15 mm/年,如果能长期坚持使用,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近视控制方法。但是,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绝对不是“想用就用”,也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的,有一些注意事项,使用前每个家长都应该知晓。首先,低浓度阿托品可能造成畏光、近距离工作(如看书、写作业等)时视物模糊等“副作用”。阿托品的药物作用机理就是散瞳、麻痹调节功能,虽然低浓度阿托品的浓度很低,仅为0.01%,已经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它的药物副作用,但是少数敏感的孩子仍然出现畏光、看近不清楚的症状,轻度的不适如果可以耐受仍然可以继续用药,但如果症状较重,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生活了,就不建议继续使用了。也就是说,这部分孩子是不适合长期使用低阿的。再次,使用低浓度阿托品前都应常规进行调节功能检查。只有调节功能基本正常的孩子,才可以用药;如果孩子本身调节功能已经减弱,用药只会进一步削弱孩子的调节功能,孩子就会表现出看近费劲、疲劳,严重的时候甚至影响正常学习,对近视控制有害无益。最后,必须要强调的是,一旦决定使用低浓度阿托品,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要贸然停药!国内外的临床研究都显示,阿托品滴眼液停药后会出现近视的反弹。比如用药期间近视一年增长25度,甚至基本稳定,停药后可能在短期内(半年内)突然增加100度甚至更高,用药浓度越高,反弹作用越明显。因此,我强烈建议家长在用药前都做好长期用药的心理准备,如果不能坚持,那就不要开始用药。那要用到什么时候为止呢?一种情况是换用别的近视控制方式,如佩戴OK镜,二是孩子已经度过生长发育的快速阶段,近视度数也逐渐趋于稳定。这个时候停药能最大程度规避药物的“反弹”问题,尽量保持度数稳定。PS:滴药后建议马上按压内眼角2分钟,减少阿托品滴眼液从泪小点进入鼻腔被吸收,从而减小药物对全身的副作用。再次强调,安全是所有治疗的前提!合理选择适应症,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及副作用,才是孩子眼睛健康的保障!刘嫣 主治医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北京大学医学博士专业特长:近视防控、角膜塑形镜验配、屈光手术
角膜塑形镜就是我们常说的OK镜,是一种夜戴的硬性隐形眼镜,晚上睡觉的时候戴上角膜塑形镜,早晨起床时摘掉,就能保持一整天0.8以上的视力,满足孩子学习和工作需求。但是佩戴角膜塑形镜最主要的作用绝不是让孩子不戴眼镜,而是起到一个控制近视快速增长的治疗作用。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角膜塑形镜可有效减缓近视眼眼轴增长,减缓量约为0.15 mm/年,近视控制效力约0.50 D/年,延缓40%~60%近视进展,是目前近视控制的主要方法和大多数视光医生推荐的手段。为什么要戴OK镜呢?一般认为,孩子散瞳验光后近视度数超过100至150度,裸眼视力低于0.8,就应佩戴眼镜来矫正视力。眼镜包括框架眼镜和隐形眼镜,到底应该怎么选择呢?什么时候需要佩戴OK镜呢?我的建议是:如果您的孩子近视进展速度较快,超过50度/年,就应考虑更积极的近视控制方案。包括佩戴ok镜,长期使用0.01%阿托品滴眼液,或者佩戴具有近视控制作用的框架眼镜。如果家庭条件(包括经济条件、卫生条件、家长精力等)允许,OK镜是被证实安全有效的近视控制方案,也是目前所有类型眼镜里近视控制作用最好的眼镜。当然,OK镜的佩戴也是有一定条件的,例如孩子年龄8岁以上,度数在75度-600度之间,试戴时能找到合适佩适的OK镜。定期复查和细心护理是安全有效佩戴OK镜的先决条件,这个过程也少不了有经验的、能长期随访的专业医生为您的孩子保驾护航。科学的治疗策略选择,稳定、有资质的验配机构和医生是您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衷心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良好的近视控制效果,获得清晰美好的视力。刘嫣 主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专业特长:近视防控、角膜塑形镜验配、屈光手术
学校体检发现孩子视力下降了,上课看黑板不清楚了,是否应该去医院检查?需要进行什么检查?就诊流程如何?这篇文章就以北医三院眼科眼视光中心就诊流程为例,聊聊儿童及青少年视力下降的眼部检查流程。首先,7岁以上学龄期儿童发现裸眼视力不到5.0(1.0),尤其是不到4.9(0.8),或者是戴镜视力下降,肯定是需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去进行规范检查的,这里推荐家长选择三甲医院的眼视光中心进行就诊,例如北医三院眼视光中心,是科学规范的检查和治疗的保障。小朋友及家长挂号后,首选需到护士站进行分诊以及初步的视力检查。如果小朋友平时不戴眼镜,需检查裸眼视力;如佩戴框架眼镜,则需要检查戴镜后的视力。接下来进入就诊医生诊室,在经过裂隙灯检查评估眼部情况及眼位检查后,医生一般会根据小朋友的情况开具特殊检查:(1) 如果小朋友视力在5.0(1.0)以下,一般需要进行散瞳验光检查,6岁以下或远视儿童需要进行阿托品散瞳验光(慢散),而大多数6岁以上或怀疑近视的儿童则进行“快散”(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验光),同时开具眼轴检查,高度近视儿童需要进行眼底检查。注意:眼轴是判断儿童及青少年眼部屈光发育状态的重要指标,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并把每次检查结果建档对比。检查流程:一般小朋友先进行眼轴、眼底检查(北京大学眼科中心-五官科楼一层),门诊药房(门诊楼一层)领取散瞳药物,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验光:10分钟一次点药4次;慢散阿托品眼用凝胶,1天3次,用药3天。充分散瞳后进行散瞳验光检查(视光中心)。(2) 如果小朋友视力下降不显著,在5.0(1.0)左右,仅需进行电脑验光(视光中心)初步判断是否有远视储备,如果孩子眼部屈光状态已经发展到近视,再按照上述近视儿童检查流程进行检查。初步检查完成后,就诊的小朋友和家长应回到医生诊室,根据检查结果判断孩子目前的眼部情况,并且选择个性化的下一步治疗方案。根据治疗方案选择的不同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如OK镜验配需进行角膜地形图、角膜内皮检查;低浓度阿托品需要进行眼压、调节功能检查;配多点近视离焦框架镜或普通框架镜需要复验光等),通常需要等散瞳状态恢复后下一个门诊工作日继续就诊。希望各位大朋友小朋友们就诊愉快!刘嫣 主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专业特长:近视防控、角膜塑形镜验配、屈光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