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的患者当有症状或出现左室扩大或左室射血分数降低时需要手术治疗,传统的正中开胸手术创伤较大,目前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开展了两种微创治疗,一种是胸骨上段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一种是经第二或第三肋间的主动脉瓣置换,经肋间的主动脉瓣置换不动胸骨,切口也相对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
11月14日,69岁的王某在家中突然倒下,情况危急。幸运的是,他的妻子及时进行了心外按压,使他恢复了意识,并被紧急送往解放军第九医学中心进行冠脉造影,提示严重的左主干和三支病变,无PCI条件。为了寻求进一步的手术治疗,患者被急诊转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脏大血管外科。患者送达时,病情已极其危重,心梗已长达13小时以上,气管插管、昏迷状态,各项化验指标显著异常,大剂量的血管活性药预示着救治工作面临巨大挑战。面对这一棘手状况,张林副主任医师迅速决策,立即为患者置入IABP辅助循环,决定为患者进行急诊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尽管病情极其严重,但所有准备流程井然有序,在外科手术团队、护理团队、麻醉手术中心等所有救治单元迅速组织起来,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急诊“冠脉搭桥”手术前准备工作,展现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脏大血管外科在救治急诊冠心病患者方面的丰富经验。手术过程十分顺利,但由于患者处于急性心梗13小时这一特殊且危险的阶段,即便在大剂量升压药物和IABP辅助的情况下,仍无法脱离体外循环,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果断的决策力,决定启用ECMO进行辅助,使心脏得到充分“休息”,为患者的生命延续争取更多可能。术后,新的考验接踵而至,患者出现了急性肾损伤、肝功能障碍、严重感染。术后监护室团队采取各项行动,立刻采用连续CRRT治疗,精细化调整抗生素应用,全力维持患者循环、体内环境以及电解质的稳定。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与专业救治下,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术后第4天成功撤除ECMO;第七天成功撤离IABP辅助,又经过多日的治疗终于闯过了重重难关,康复出院。
全腔镜取出来并用自体心包修补了大房缺。
腔镜下从左房做粘液瘤的优势:1.暴露清楚,可以很清楚的显示蒂部;2.创伤小;3.切口隐蔽,患者接受度高。
对于左室心功能很差的缺血性心脏病合并严重二尖瓣反流的病人目前的手术风险还是很高,经过严密的术前准备、仔细的术中操作和精心的术后护理,也取得不错的效果。
最近我们前后2天完成的两例有意义的手术。两位老人,一位84岁,行经心尖部主动脉瓣TAVI,顺利康复,在病房调整,准备分期行全胸腔镜微创二尖瓣成形、三尖瓣成形;另一位80岁行全胸腔镜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植入23mm生物瓣,顺利康复,术后5天出院。术前两位老爷子状态差不多,因为是先后做的手术,术后放在了一个病房,恢复过程没有看出明显的不同。以目前的技术,体外循环的副作用可能被夸大了。
对于预期寿命长的患者,建议全动脉或至少多支动脉搭桥,采用挠动脉和右乳内动脉。
左右房房间隔累及的肿瘤,患者及家属都绝望了,完整切除,病理结果是副神经节瘤。
患者搭桥术后如果桥血管闭塞,如果靶血管条件容许,可以实施再次冠脉搭桥术。需要仔细设计手术方案和意外处理。桥血管全闭塞
66岁老年男性,前降支中段4CM的钙化狭窄,做了长段内膜剥脱,乳内动脉补片,续贯三个静脉桥,结果非常满意。术后需要华法林抗凝治疗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