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 张宁 医师 阜阳市人民医院 儿科
我院新生儿随访是对宝宝进行神经行为20项评估,并评估宝宝的生长发育水平。提供科学养育指导, 特别是针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足月小样儿(体重小于2500g)、巨大儿(体重大于4000g)、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窒息复苏(生后评分<8分)、以及母亲孕期血压高、血糖高、甲减、甲亢、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的宝宝。随访时间:每周二、四、六上午半天。地点:儿科门诊五楼。需提前一周预约,每周五下午三点开始预约。两种方法,1.拨打电话 0558-3010999 2.网上预约,关注微信公众号儿阜阳健康在线。绑定就诊卡,选择北区儿科,按日期预约,每周二、四、六上午各12个号。预约医生为刘梅、荣辉、高敏、张亚丽。网上预约挂号需要用宝宝本人姓名,身份证号码(户口本上有)预约。如果没身份证号的。请打3010999。人工挂号,取号的时候带户口本或者以父母身份证预约。到院后挂急诊号,然后替换预约的号。必须以预约到号,有短信证明。开始随访时间:足月儿-生后42天内,早产儿-纠正胎龄40周,请大家互相转告,谢谢。哪些需要接受新生儿随访,以及新生儿随访的意义下图
看图说话 1.鱼油=鱼,富含DHA和EPA,能降低血脂、预防心脏血管疾病。2.鱼肝油从鱼的肝脏中提取,VA:VD=3:1的配方,更适合小孩子吃;3.鱼肝油和维生素AD物质基本相同,如果对海鲜过敏的孩子可选择维生素AD制剂(VA:VD=10:1);4.维生素D3的单位换算0.025ug=1 IU,1ug=40IU5娃娃不需要额外补充DHA,配方奶喂养的宝宝从奶粉中获得。建议母乳喂养的宝妈每周2次摄入鱼类,最好是深海鱼。鱼油、鱼肝油、维生素AD和维D傻傻分不清,下图可区分哦维D是幼儿最容易缺乏的营养元素!——也是好妈唯一建议需要外补的营养素。很多父母总在担忧孩子缺钙长不高,给宝宝买各种钙。但其实,钙可以从很多食物中获取到。反而是维D在天然食物中含量比较少。美国儿科学会和中国营养学会都建议足月儿在出生后不久(约15天后),就开始每日补充400IU维生素D。早产儿每日补充800IU维生素D,分2次/天,三个月后改为一天一次400IU维生素D。由于配方奶中已经添加了维生素D,因此,喝配方奶的宝宝补充维生素D需要减去每天配方奶中所含维生素D的量,但母乳喂养的宝宝需要每天补充。(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无论是吃母乳还是配方奶新手妈妈对奶量的把握都相当谨慎吃太多怕宝宝肠胃承受不了吃不饱又担心营养跟不上想知道宝宝吃多少才会饱首先要了解宝宝的胃容量喏,下面的比方可够直观了吧——出生后的第一天,胃容量只有5ml-13ml,约1颗小樱桃大小;出生后的3-6天,胃容量22ml~27ml,相当于1颗核桃大小;出生后的1周-满月,胃容量可达60ml~120ml,相当于有1个小桃子大小;满月后-6个月,胃容量大约达到240ml,这时候有1颗柠檬大了。所以,到底该喝多少呢当然不同的月龄是有讲究的10—12个月奶量0出生后最初几天首选母乳:按需哺乳。头两天,宝宝一次可能只吃几分钟,之后逐渐增加到10分钟、15分钟甚至更长。不用特意让宝宝一次吃太长时间,不仅宝宝吃不到奶,妈妈乳头也受不了,增加喂奶频率即可,有利刺激泌乳。配方奶:最初几日,宝宝每次只能吃15—20毫升;几天后,平均每次奶量可达到60-90毫升,每隔3-4小时吃一次。10天左右后大部分婴儿就能每餐吃90—120毫升。特别提醒 向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们致敬!建议尽量让宝宝喝到初乳,初乳内中含有大量活的淋巴细胞,会促使婴儿体内产生球蛋白A,增强抵抗力。如果确实需要配方奶,配方奶的浓度则需要多注意,要按照建议冲调方法兑水。如果宝宝出现腹泻等情况要考虑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等。最初几天,新生儿奶量和营消化吸收并不充足,但无需担心,胎儿最后几周已储存了出生几天内足够的营养和能量需要。等新生儿适应了呼吸和循环系统的转变,消化、排泄功能逐渐正常,胃容量增加,奶量自然会增加。1第1个月母乳:按需哺乳。喂养次数可比初生时减少,依然保持频繁吸吮,刺激泌乳,每天约8—12次喂哺。配方奶:新生儿胃容量小,应采取不定时喂养。到满月时,吃奶时间逐渐规律,大约每4小时一次。有的一天能喝800毫升甚至更多,但也有500毫升就足够。不同的孩子个体、消化、新陈代谢和成长速度不同,所以对奶量的需求不同。特别提醒未满月的婴儿一次睡觉超过4个小时没醒来,需叫醒喂奶。出生2周后开始每天补充400IU维生素D,奶粉喂养宝宝换算奶量补足余量。2第2个月●母乳:宝宝按需哺乳。●配方奶:宝宝每天6次左右,每次大约能喝80-120ml,最多150毫升,奶量随体重增加。特别提醒中国营养学会最新数据指出我国乳母0—6个月内平均泌乳量为750ml,母乳所含脂肪酸、蛋白质、乳糖等各类丰富营养素能满足宝宝生长营养需求。吸吮时能听见宝宝吞咽声,哺乳后能安静入睡,体重增长正常,每天尿量不少于6次,说明宝宝能吃饱。3第3个月母乳:一天8~10次哺喂,吃空一侧再吃另一侧,让宝宝前后奶都能吃到。配方奶:总奶量720—900毫升,每次120—150毫升,每天6次左右。奶量随体重增长逐渐增加。特别提醒满3个月后婴儿可建立进食规律,此时应开始定时喂养,但允许每次奶量有波动,不必刻板要求婴儿摄入固定的奶量。4第4个月母乳:宝宝胃口逐渐增大,每次能吃得更多,因此哺喂频率随着月龄增加次数逐渐减少。配方奶:4个月时每天奶量应该在750-960ml之间,一天5到6次,每次150-180ml。特别提醒胃口好的宝宝,也不能无限地添加奶量。一般每天吃6次的宝宝,每次160毫升;每天吃5次的宝宝,每次180毫升。总量应该控制在960毫升以下。5第5个月第5个月,宝宝奶量变化不大。消化吸收能力越来越好,虽然奶量没有增加,但能吸收到足够的营养。就算宝宝没有其他同月龄孩子吃得多,也达不到建议奶量,但只要宝宝精神好,监测生长曲线图身高体重稳定增长,就表示宝宝生长发育正常。生长曲线图怎么搞?孩子养得好不好,有心的父母都在学画它6第6个月继续保持之前的奶量,允许宝宝奶量有小小的变动,每日总奶量不超过960毫升。满6个月时,有些宝宝每次奶量可达到180—240毫升,一天4到5次;如果一次吃240毫升,每天吃4次即可。特别提醒6个月前母乳和配方奶中高达87%的水分能满足婴儿对水的需求,正常情况下无需额外喂水。7第7个月首先母乳和奶类仍是这阶段宝宝的主食。大部分宝宝夜间能睡整夜觉不必喂奶,白天可3-4小时喂一次母乳或奶粉,同时不断添加新的辅食品种。宝宝7个月一天的奶量在700到800ml之间。每天蛋黄,一个星期给宝宝吃点鱼、虾、动物血、鸡肝。多数宝宝已渐渐适应和接受蛋黄和泥状食品,食量日益增加,从一两勺到小半碗、到一小碗,慢慢能替代一顿奶。8第8个月8个月大的宝宝每4小时喂一次奶,每次吃200~250毫升,每天由四顿奶改为三顿奶就可以了,妈妈可逐渐给宝宝喂辅食,从代替半顿开始到代替一顿奶。9第9至12个月全天由吃三顿奶减到两顿奶,每次250毫升,仍掌握隔4小时吃一次,其他顿全吃辅食。孩子有没吃饱,看5个表现宝宝还不会说话,爸爸妈妈最担心的就是宝宝没有吃饱,其实可以通过观看来了解:1、看哺乳次数。出生后头几个月吃奶次数需要多一些,但是八个月大宝宝每天三顿奶就可以了。2、看排泄。每天换6块以上湿尿布,大便次数宝宝差异较大。3、看睡眠。能够安静入睡4个小时左右。4、看体重。每星期平均增加体重0~170克,3个月时则为200克左右。5、看神情。小眼睛闪亮,反应灵敏。当然,最靠谱的还是给孩子画生长曲线来观察。
多数妈妈给宝宝洗完头、洗完身体,再用洗澡水,顺便就给宝宝把屁股洗了;还有些妈妈用力搓宝宝的私处,甚至把女宝宝私处的白色分泌物当做“脏东西”,刻意擦掉。其实,这些白色分泌物并不脏,而且对粘膜有保护作用,每次洗澡都把它擦掉,可能让宝宝粘膜遭到来自肠道的细菌感染。以上这些都是不对的哟!男女宝宝私处构造不同,清洗及护理方法也须注意。不当的操作方法不但洗不干净,还可能造成细菌感染。尤其是女宝宝。男宝:轻轻将包皮推开(不要强行翻开),用清水清洗包皮内侧即可;女宝:用流水从前往后清洗,再用干净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拭就好(不用拨开阴唇进行清洗)。【注意】不可直接用花洒头冲洗女宝私处,花洒喷出的水是有负压的,会增加感染风险。
相信许多宝妈们在宝宝出世后看到宝宝头上的头垢十分揪心,那看起来脏脏的东西让人不由得想要抠掉。好妈提醒,千万不要用蛮力啊!宝宝2岁以内,囟门都处于未闭合状态,看起来很是吓人。宝妈们也为此陷入纠结,不清理吧,觉得脏,清理呢,又害怕伤到宝宝的大脑。其实头垢是这么来的:胎儿在孕晚期从母体中接收到的荷尔蒙过度,影响了宝宝的皮脂腺,构成排泄油脂过多。当皮脂排泄物与头皮垢物混合,就会在头皮构成痂状、鳞状的一层垢物,严峻的还可能蔓延到耳部、颈部。可将宝宝头上擦一点宝宝油或是橄榄油,隔一段时间等它软化后,用软毛刷把头垢刷松,再用宝宝洗发露把头垢冲洗掉,严重的情况需要多次重复,不要强行抠除,以免头皮破损继发感染。还有一种出现黄色的痂,叫做脂溢性皮炎。洗好头后可用维生素B6软膏或维生素B6片剂,研成粉末,参加适量的植物油拌匀后,搽于患处,经数小时或隔天后可铲除,再用温水洗净。
国际儿童专家频道 编辑/那菇凉来 源/ 助产联盟对于很多新手爸爸妈妈来说,因为经验的缺乏,常被小宝宝的许多"异常"情况吓坏。其实,新生宝宝很多所谓的异常现象不是病,今天,小编为大家总结了新生儿不是病的21种"异常"状况,来了解下吧~1、双足内翻、小腿轻度弯曲出生前,由于子宫内的空间限制,胎儿的动作大都是头向胸,双手紧抱于胸前,腿倦曲、手掌紧握的姿势。出生后头、颈、躯干及四肢会逐渐伸展开来,所以宝宝出生后常有小腿轻度弯曲、双足内翻、两臂轻度外转、双手握拳,或四肢屈曲等状态。另外胎位对于出生后最初几日的体位有重要影响,例如臀位产中的膝的伸展,头位产中的轻度膝内翻(即O形腿)及足外翻或可矫正的足内翻变形。2、体重减轻对大多数新生儿来说, 出生后一周体重可减轻6%-9%,这是正常现象。这是由于婴儿进食和喝水少,肺和皮肤不显性失水及胎粪(一种黏性的墨绿色的东西,含有来自于吞咽的羊水中的胎毛和鳞状上皮,以及肠分泌物)及排尿的排出,胎脂的脱落和脐带的干燥均可引起一些体重丧失。10天之后即可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3、打喷嚏新生儿及婴儿都很容易打喷嚏,有时还会两个三个地连着打,有些家长见此情景便以为孩子着了凉而赶紧给孩子加衣被。其实打喷嚏并不一定因着凉所致。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新生儿的生理结构决定的,新生儿鼻腔内血管丰富、鼻黏膜比较薄弱、鼻腔狭小、鼻道短,容易受到温度、湿度及灰尘等的刺激,从而产生一种神经性反应。外界微小物质,如棉绒、尘埃等均可刺激鼻黏膜引起打喷嚏,溢奶返流至鼻腔中,也可引起喷嚏。洗澡后小儿受冷气刺激,也可引起打喷嚏,家长不必担心。但也要观察宝宝是否有其他异常情况。4、女宝阴道出血新生女婴在出生后不久,父母常常发现有少许血液从阴道流出,俗称"假月经"。这是由于新生女婴在出生前体内有一定数量的雌激素,这些雌激素大部分是由母体经胎盘传给胎儿的,另一部分则是由胎儿自身分泌的。降生后,新生女婴体内雌激素的大部分来源突然中断,雌激素的水平急剧下降,到生后5-7天时已降至极低水平,使生殖道原来增殖、充血的细胞脱落,于是便出现阴道流血的现象。如果阴道流血不多,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只要加强护理,勤换尿布,尿、便后用洁净的毛巾和小盆清洗外阴即可。注意:阴道出血时不宜将新生女婴放在浴盆中洗澡,以保证局部的清洁卫生,防止感染。5、尿中略带粉红色新生儿在最初几天尿色发深,稍有混浊,有时尿布上可看见淡淡的红色,这是尿中的尿酸盐引起的。属正常现象,一般5~6 天后会消失,但如果10天后仍有此情况,则为异常,就要及时就医了。6、乳房增大男或女足月儿在5~7天日龄时,常出现新生儿乳房肿胀。这是由于母亲怀孕时体内雌激素与催乳素等含量逐渐增多,到分娩前达最高峰,这些激素的功能在于促进母体的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而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胎盘也受到这些激素的影响,因此不论男宝宝或女宝宝的胸部都会稍微突起,有些甚至会分泌少许乳汁,俗称"新生儿乳"。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任何的治疗。在胎儿离开母体后,来自母体激素的刺激消失,胸部也会自然平坦,增大的乳房也就渐渐消失。注意:父母不用刻意地去挤压宝宝乳头,以免引起感染。7、肤色频繁变化新生儿的血管伸缩功能和末梢循环尚未健全,因此肤色的变化非常频繁。天冷时手脚会稍稍有点发紫,而哭泣时则会满脸通红;有时甚至会因为睡眠姿势的关系,身体两侧或上下半身也会出现不同的肤色,这些都是属于正常现象。8、黄疸:出生后2—3天皮肤变黄新生儿皮肤为粉红色,但大约有三分之二的足月宝宝在生后2-3天开始颜面和白眼珠发黄,甚至全身皮肤黄染,尿稍黄但不染尿布,4~6天左右黄染程度达到高峰,而后黄染开始消退,到7~10天左右黄染就完全消退,此时宝宝无其他明显不适表现,称为生理性黄疸,又称胎黄,属正常现象。宝宝黄疸的主要原因为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所致。一般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的生理性黄疸消退得要比足月儿慢一些,大约在生后3~4周左右完全消退。注意:当黄疸出现时间早于生理性黄疸,黄染消退时间明显延迟,黄染程度重,加上宝宝有其他不适表现时,应警惕是否是病理性黄疸,需要到医院检查。9、体温波动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因此调节功能不好,体温的波动也较大。感受到凉意时,新生儿不会像成人一样颤抖,他只能依赖一种称为棕色脂肪的物质来产生热能,且新生儿的体表面积较大(按照体重比例计算),皮下脂肪又薄,所以衣物穿少了可能体温过低,穿多了可能引起暂时性的轻微发烧。因此,要保持新生儿体温正常,应让新生儿处于通风及温度适中的环境内。注意:若有轻微的发烧,可以让宝宝多喝点水、注意衣物宽松舒适,过1个小时再测量宝宝的体温。一般以测量肛温最为准确。10、呼吸不规律新生儿的呼吸运动很表浅而且没有规律,呼吸频率较快。在出生后的前2周,呼吸频率一分钟大约在40次以上,有的新生儿也可能多达80次,这些都属正常现象。这是由于新生儿肋间肌较为柔软,鼻咽部及气管狭小,肺泡顺应性差,由于呼吸运动主要是靠横隔肌肉的升降,所以新生儿以腹式呼吸为主,胸式呼吸较弱。又因为新生儿每次呼气与吸气量均小,不足以供应身体的需求,所以呼吸频率较快,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注意:若是早产儿或肺部发育较差的宝宝因缺氧而脸色发青时,可以刺激宝宝哭泣,促使肺泡张开,增加换气量。11、脱皮几乎所有的新生宝宝在生后1-4周内皮肤显得干燥 ,全身皮肤有白色薄皮脱落,医学上称生理性脱屑。不论是轻微的皮屑,或是像蛇一样的脱皮,只要宝宝饮食、睡眠都没问题就是正常现象。脱皮是因为新生儿皮肤最上层的角质层发育不完全,容易脱落。此外,新生儿连接表皮和真皮的基底膜并不发达,使表皮和真皮的连接不够紧密,造成表皮脱落的机会增多。这种脱皮的现象全身部位都有可能会出现,但以四肢、耳后较为明显,只要于洗澡时使其自然脱落即可,无须特别的采取保护措施或强行将脱皮撕下。注意:若脱皮合并红肿或水泡等其他症状,则可能为病征,需要就诊。12、惊跳反应新生儿常在入睡之后局部的肌肉会有抽动的现象,尤其手指或脚趾会轻轻地颤动,或是受到轻微的刺激如强光、声音或震动等,会表现出双手向上张开,很快又收回,有时还会伴随啼哭的"惊跳"反应。这是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所致。此时,只要妈妈用手轻轻按住宝宝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就可以使他安静下来。注意:如果宝宝出现了两眼凝视、震颤,或不断眨眼,口部反复地做咀嚼、吸吮动作、呼吸不均匀、皮肤青紫,面部肌肉抽动等症状时,就不是惊跳了,考虑可能存在神经系统疾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做神经系统相关检查协助诊断。13、掉发、脱发新生儿的胎发都是由母体带出,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的2~3周内发生明显的脱发。这是由于婴儿出生后,大部分头发毛囊在数天内由成长期迅速转为休止期所致,一般经过9~12周后,小儿的毛囊会重新形成毛球,重新长出新发。注意:如果有加重脱发的迹象,可到医院儿科就诊,先明确病因。14、头垢新生儿头皮上常会产生一层油脂,这是由于新生婴儿皮脂腺分泌过盛所致,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擦洗,时间久后会混合尘土和脱落的表皮组织而凝结成鳞状污垢或黑色痂皮,即头垢。在农村不少人认为,头垢对婴儿的囟门有保护作用,因而他们长时间保留它,不去洗掉,要等到它自然脱落。这种认识和做法是错误的。实际上,保留头垢是有害无益的。应及时把它清洗掉。清除头垢时,如果头垢较厚,同头皮粘贴很紧,可用洁净纱布或毛巾蘸消毒植物油进行轻轻地擦拭、使头垢渐渐软化,然后再用肥皂和温开水轻柔地将头垢洗净;如果头垢特别厚,可以用油纱布包裹数小时后轻轻揩去,再用肥皂和温开水洗净。清洗头垢之后,可以天天擦洗头皮,以保持头皮清洁卫生。注意:千万不可直接用手硬剥除头垢,这种做法很不科学,非常容易损伤头皮,引起细菌感染。15、打嗝打嗝是新生儿及婴儿期一种常见的症状。不停地打嗝是因膈肌痉挛,横膈膜连续收缩所致。有时孩子打嗝的时间可持续5--10分钟,看起来好像很难受的样子,但是,打嗝本身对孩子的健康并无任何不良影响,不必担心。那么,如何让宝宝停止打嗝呢?解除婴幼儿打嗝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当婴儿打嗝时,先将婴儿抱起来,轻轻地拍其背,喂点热水。2、将婴儿抱起,用一只手的食指尖在婴儿的嘴边或耳边轻轻地挠痒,一般到婴儿发出哭声,打嗝即会自然消失。3、将婴儿抱起,刺激其足底使其啼哭,终止膈肌的突然收缩。4、不要在婴儿过度饥饿或哭得很凶时喂奶,这也是避免宝宝打嗝的措施之一。16、肚子老是咕咕响有些宝宝平时肚子里经常会发出咕咕响。而且这并不是宝宝肚子饿了。其实,这是宝宝的肠鸣声。是由于宝宝腹壁薄,肠蠕动快产生的。是一种也很正常的现象,新爸妈们并不用过分担心。17、脸上长了很多小疙瘩小明妈妈发现小明自从出生后,脸上就一直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先是长满了白色的小疹子,然后脸上又出现一片片的红斑。宝宝还小,又不敢给他随便抹药,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部分刚出生的宝宝鼻尖或小脸上长满了黄白色的小疹子,这种疹子叫做粟粒疹,是由于宝宝皮脂腺分泌旺盛造成的。一般来讲,粟粒疹在宝宝出生后2-6个月时就会自行吸收。这段时间期间千万不要用手去挤,以免会引起局部感染。有的宝宝头部、面部、躯干和四肢等部位会出现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多形红斑,这是由于宝宝皮肤表面的角质层还没有完全形成,皮肤娇嫩造成的,即使是轻微的刺激也会使宝宝的皮肤发生充血,不过,这些红斑不会让宝宝感到不舒服,而且一两天内就会自行消退的。所以妈妈们不用过于担心。18、睡着了孩子还在使劲有些宝宝在睡着的时候,身子一直绷得紧紧的,转来转去,睡得很不安稳。宝宝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快睡醒的时候,其实是他在伸懒腰,这是新生宝宝特有的一种运动方式。这种现象并非不正常,甚至能使宝宝多吸进一些氧气,有利于增强体内的新陈代谢。许多新妈妈都会发现,刚出生的小宝宝并不像电视剧中播的一样,是白白嫩嫩的小可爱,而是稍微有点偏黄,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大部分宝宝都会在出生24小时以后出现皮肤泛黄的情况,这是新生儿黄疸的症状。19、溢奶宝宝在出生3个月内,贲门肌肉仍未发育健全,此时的贲门就像是一个还不能很好控制收缩的瓶口,而且新生儿的胃容量也较小,所以容易引起胃内的奶汁倒流。因此,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尤其是在喂奶后、哭闹多动或轻拍宝宝背部的时候,宝宝或多或少都会溢奶,因此当妈妈喂食完宝宝后,可让宝宝趴在爸妈肩头,用手轻拍他的背部2~3分钟,让宝宝打嗝。避免宝宝过度哭闹或是睡姿呈右侧卧位,也可以减少溢奶。20、眼睛斜视斜视也就是两眼眼球移动不能协调。一般而言,新生儿早期眼球尚未固定,看起来有点斗鸡眼,而且眼部肌肉的调节不良,常有短暂性的斜视,属于一种生理现象,也称为假性斜视。尤其好发于脸型宽阔、鼻梁扁平的宝宝,爸妈可以在家里自行观察。注意:若受到光照时,宝宝两眼的瞳孔反光点位置是一致的,即为假性斜视,并不需要治疗处理;否则,便需要通过医师诊断后手术矫治。21、马牙新生的宝宝或生后2-3个月内的宝宝在上、下齿龈或在上颚中线附近,常会有一点一点的乳白色颗粒,表面光滑,为数不一。少的话可能1~2颗,多的话可能有数十颗,俗称"马牙",医学上称为"上皮珠"。这是由于当胚胎发育6周时,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开始增厚形成牙板,为牙齿发育最原始的组织。在牙板上细胞继续增生,每隔一段距离形成一个牙蕾并发育成牙胚,以便将来能够形成牙齿。当牙胚发育到一个阶段就会破碎断裂并被推到牙床的表面,它是口腔中退化的牙板组织,一般在两周左右就可以自行吸收消失。马牙不影响新生儿发育但会感到胀感或牙痒,不需处理。注意:千万不要用针去挑破或用布擦伤马牙,以免损伤黏膜,使之成为细菌侵入门户,甚至发展为败血症。
人们都认为便秘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不是病,只是一个症状,不会影响什么,停留在非常肤浅的、传统的、经验性的非科学的认识上。对于便秘,十个医生会有十个答案:多喝水就行;多运动就行;多吃蔬菜就行;香蕉很好;香油有效;妈咪爱可以;蜂蜜不错;上火啊,吃点清火的吧;换个奶粉吧;或奶粉停了吧;用开塞露啊;用肥皂条啊;揉肚皮呀;还不行啊!那拍个片子做个肠镜吧!灌肠吧!吃泻药吧!但是很多孩子先后试用过所有传统方法多喝水、多运动、多吃蔬菜、多吃粗粮、香蕉、香油、蜂蜜、妈咪爱、肠润通、换奶粉、停奶粉、清火、培养定时排便习惯、培养上马桶习惯、开塞露、肥皂条、揉肚皮等等等,尤其是喝水、吃蔬菜、吃粗粮已经非常多,但仍然没有缓解,部分便秘愈发严重,宝宝因大便剧痛已经拒绝主动大便,拒绝把便。对于便秘需要认清以下几个事实:小儿便秘较常见,从刚出生到十几岁,都可能发生。但绝大多数是功能性便秘,没有什么明显的器质性病变,目前病因机制也没有完全明确,但大多数几个月或数年后会好转。(本文不讨论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便秘,如先天性巨结肠等)2.有的小儿便秘呈现一过性,饮食调理一段时间后自行就好转。3.但有小儿功能性便秘呈顽固性,治疗非常困难。家长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并争取尽早治疗。4.顽固性便秘通过饮食调理、增加饮水、停止或减少奶粉喂养、更换奶粉、行为干预(鼓励、训练排便习惯、消除恐惧心理等)、增加膳食纤维等措施均无明显效果。5.大约有50%的患儿在1年内逐渐好转,25%患儿2年内好转,还有25%患儿需要多年才能好转。这期间需要家长正确认识,不能急躁,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坐视不管,更不能训斥、责备患儿。要给予患儿心理安慰疏导,行为和饮食调理,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安全的、温和的、不吸收的通便药物来长期维持治疗,等待患儿胃肠功能逐渐完善,再慢慢停止用药。很多家长反复中途停药,便秘反复复发,这样不利于便秘治疗的持续性、有效性。6.患儿往往因为便秘剧痛而产生对大便的恐惧心理,因此又会故意压制便意,尽量延迟排便,故便秘反而逐渐加重,导致恶性循环。因此需要尽早治疗。7.长期便秘导致多种不良后果:影响患儿身心发育,每天的恐惧心理刺激造成不可估量的精神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反过来又影响植物神经功能,并进一步伤害了胃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精神压力也会影响智力发育;直肠肛门黏膜被干硬的大便划伤、撕裂伤,造成局部的慢性炎症,进一步影响其功能;长期便秘,会导致直肠张力越来越小,感应性越来越差,直肠容积越来越大,也就导致大便积聚越来越多,越来越粗,越来越难排泄;便秘会影响毒素排泄,所以体内毒素会增加,尤其是重金属;长期便秘会造成肠道代谢紊乱;但通过有效的治疗,可以防治或大大减轻这种不良后果,特别是防止对儿童的身心伤害。8.成人便秘有非常多的药物、方法,但对小儿便秘研究一直比较滞后,尤其是药物治疗。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多数家长不愿拿孩子当实验品;二是儿童不能主动反应问题也不容易配合研究;三是药品开发商不愿花大力气赚小钱。9.但近十年来,美国等发达国家儿童便秘方面做了大量的的临床试验,使人们对儿童便秘问题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在治疗方面也有了一个更科学的规范,推翻了一些经验性的方法和传统的认识。1)刺激性泻药一般少用或不用,如番泻叶、硫酸镁、酚酞片、果导片、大黄片等;2)肛塞制剂如开塞露以及灌肠只能临时使用,救急时使用,不可以作为常规使用,不可长期持续使用,因为长期使用会造成依赖;3)行为干预(如鼓励、训练如厕、饮食调理、增加运动等)只对一小部分患儿有效,但对大部分患儿,只能起到帮助作用,不能起到治疗作用,必须与药物治疗配合;4)基础药物治疗,目前研究认为比较安全的药物有两个,聚乙二醇4000(polyethylene glycol)(注:国产有舒泰清,分A、B包,小孩只能吃A包;进口好像有“福松”)和乳果糖(lactulose)(注:进口有杜秘克),它们都属于渗透性通便药,即通过药物本身的吸水特性,增加肠道内容物的含水量,保持大便湿润。这两种药物特点是本身无毒性,且又基本不被机体吸收,也不能被分解,口服通过肠道直接排除体外(乳果糖在肠道可被肠道益生菌分解代谢),对肠道本身也无刺激作用,因此可以安全长期服用。通过大量的临床试验和随访研究,这两种药物对生长发育、营养吸收、毒性试验、血液指标分析等等都没有发现任何的不良反应。但目前聚乙二醇4000针对儿童便秘还没有被写入说明书,但国外临床已经在儿童使用。杜秘克目前针对儿童便秘已写入说明书,而且孕妇也可以用,所以应该是更安全。5)药物治疗要坚持一定的时间,直到患儿建立正常的排便功能。时间可能是3个月、6个月、1年或几年。一定时间后可以试着减量,观察是否能够正常排便,如果仍然便秘,则需要继续用药。6)用药的剂量:每个人都不一定一样,因为这两种药无“天花板效应”,也就是无剂量限制,因此可以安全增加药物剂量,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调整用药,标准是“保持大便湿润、通畅,大便不费力、无痛苦感,而又不至于大便太稀”。可以每天一次用药,也可以每天分两次用药。7)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防止长期便秘造成的心理问题和身体伤害,防止痔疮、肛裂、肛瘘、肛周脓肿、肠炎、植物神经紊乱、代谢紊乱、毒素排泄障碍等一系列的并发症。有效解除便秘后,大便就成为一种正常生理需求,甚至是一种快乐的享受,而不是一种精神和肉体的负担,这种情况下才能更好地、更快地让患儿在不知不觉中建立正常的生理排便机制。对于我们国家,我看了一些文献,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认识,总结如下:1.我们国家对便秘尤其是小儿便秘的研究和认识比较落后。2.便秘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人们没有充足的认识。3.便秘原因和机制复杂,目前没有人能够解释清楚。4.5.现在的医学已经是询证医学,也就是任何治疗方法、手段都要有科学临床验证,要有科学的严格的统计数据证明。而不是靠个人经验、个例推断、主观臆断。所以现在医学界当道不再是那些所谓的老专家,而是中青年学者,他们能够无障碍读外文文献,时刻跟踪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的诊治规范。补充个人体会:对于某些顽固的儿童便秘,特别是排便间隔时间3天以上的便秘患儿,如果杜密克服用到一定剂量效果仍然不佳,这种情况使用聚乙二醇4000效果可能更好。原因是:杜密克在肠道内可以被细菌分解代谢,口服杜密克后虽然让粪便湿润了,但如果患儿没有在2天内排泄出这些大便,其中的杜密克可能已经基本被细菌代谢完毕,结果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再次变得干结。即使每天都在吃,但后面进去的杜密克可能无法到达粪块的最前方,毕竟该药是比较温和的药,且儿童使用剂量往往偏少。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是进一步加大杜密克使用剂量(感觉同样剂量下,每天单次使用比分成两次使用效果要好);二是换成聚乙二醇4000,原因是该药与杜密克不同,它不能被细菌代谢,一直保留在粪便中,发挥持续的软化大便作用。但有一点要说明:虽然国外临床上医生也常给儿童使用聚乙二醇4000,而且过去几年几项针对儿童便秘临床试验证明该药通便效果要好于杜密克,且同样安全,但基于几项临床试验的样本仍然不足的考虑,FDA尚未批准聚乙二醇4000用于儿童便秘。所以说明书中只有成年人使用说明。国产“舒泰清”虽然其包装说明书中未写儿童使用,但其网站上的药物说明却标注有婴幼儿儿童的使用方法。(如果家长使用国产舒泰清,一定要知道包装内有A包和B包,A包是聚乙二醇4000,B包是电解质散,请不要给儿童吃B包)。对于进口的有福松,没有试过,好像是单一的聚乙二醇4000,没有加电解质。(转载丁香园战友liufengdr,为了阅读方便,做了部分调整和删减)
70%的腹泻患者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大便内含有脓血便或者大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2+~3+除外),并不等于不需要药物治疗,有些药对腹泻患者疗效显著。一类药为肠黏膜保护剂,常见的有思密达(又称为必奇、蒙托石散)。该类药物口服后广泛覆盖在肠黏膜表面,固定吸附有害病菌及毒素,使病原物不易侵入肠壁,保护并促进肠黏膜再生修复。另一类药为微生态调节剂,常见的有培菲康、美肠安、妈咪爱、宝乐安等。人体中存在很多正常细菌,如双歧杆菌、粪球菌等,主要分布于肠道,为人体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如果正常细菌数量下降或比例失调,有害细菌生长增加就会腹泻,腹泻又将进一步加重菌群失调。微生态制剂是以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为主的肠内正常细菌,口服后可补充恢复正常菌群数量,起到治疗腹泻的目的。 目前有关补锌和微生态治疗在婴幼儿腹泻的防治策略中,成为除补液以外的另一个重要的环节。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向全球推荐5岁以下急性或慢性腹泻患儿每天口服10-20毫克锌,持续10-14天。 锌是人体内200余种金属酶的必要组成成分,对免疫系统发育和功能的调节、维持起重要作用,还能提高机体抗氧化损伤能力。锌对小儿肠结构与功能有重要作用,缺锌可导致肠绒毛萎缩,肠道双糖酶活性下降,补锌能加速肠黏膜再生,增加刷状缘酶水平。家庭治疗指导最重要的是要防止脱水轻症患者,可在家中治疗,最重要的是防止患者脱水。防止脱水的办法有3种:①米汤加盐,500mL米汤加1.75g食盐(即啤酒瓶盖的半瓶盖)。<2岁者每天喝1瓶,>2岁者每天2~4瓶,成人每天4~8瓶。到底喝多少合适,主要看小便量与平时正常一样多即可。②盐糖水,白开水500mL,加白糖或葡萄糖10g,再加细盐1.75g。③服口服补液盐III(ORS),各大药店均可买到,按规定配水后服用。腹泻时,仍需坚持进食腹泻时一定要继续进食,不能靠输液、吃补药和营养品来代替吃饭。那么,腹泻期间应该吃什么样的饭菜,才能既不加重腹泻,又能防止营养不良呢?原则上要求饮食容易消化,营养丰富,高热量,高蛋白,油和乳糖不能太多,但也不要吃无油、无乳糖饮食。白糖浓度不能太高,有一点儿甜味即可。一般水果(香蕉等容易滑肠的除外)也可以吃,但要新鲜干净,不要吃冰冻的。现在国内有的医院已研制出适用于腹泻儿童服用的奶制品,营养成分全面,防止腹泻和营养不良效果较好。在家中治疗的患者,可吃稀饭、鸡蛋面。有条件者,加入肉汤,将牛肉、鸡肉切碎,文火煮1~2h,去渣冷却后,撇去上层油。必要时,可喝新鲜果汁如西瓜汁等。提示:何种情况下应立即去医院治疗患者在治疗3d后仍不见好,出现下列表现之一,应立即去医院诊治:①便次增加;②不能进食;③频繁呕吐;④明显口渴;⑤发热;⑥大便带血。如果口很干,尿很少,声音嘶哑,哭时无泪无声音,皮肤弹性差,表示已发展到严重脱水,建议家属马上送患者去医院。
Q1:宝宝夜间咳嗽有痰,自己咳不出怎么办?试了拍痰排不出,是手法不对吗?需要吃药吗? 咳嗽是一种生理性保护机制。通常我们不主张给小宝宝药物镇咳,轻微的咳嗽,家长可以多给宝宝拍背,有助于排痰,小宝宝通常还不会把痰咳出来,吞咽下去的痰可经消化道通过大便排出。夜间睡觉时因鼻涕流到咽喉后部,可刺激引发咳嗽加重,可尝试将头部方向的床垫抬高成一个倾斜(同样适用于溢奶严重的宝宝)。 轻微的、偶尔的咳嗽建议多饮水多拍背助痰排出。小宝宝自己不会咳痰需要家长加强拍背,拍痰的时间最好在喝奶前半小时到一小时间,或喝奶后2小时,痰多的患儿在雾化治疗后拍,每次拍(手指并拢弯曲成杯状拍宝宝后背)一刻钟左右。小宝宝最好为头低脚高姿势,可以趴在家长腿上或垫高下半身。拍痰时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神态反应。严重的咳喘,可以咨询医生尝试雾化治疗。常用雾化吸入药物:1.生理盐水,可作为其它药物媒介或单独使用;2.化痰剂,如氨溴索,使痰液容易咳出,而减轻咳嗽现象;3.支气管解痉剂,如沙丁胺醇,可解除支气管痉挛,缓解喘息发作时的呼吸困难;4.激素类,如布地奈德,具有局部抗炎作用,雾化吸入副作用较小,不良反应常见于口咽局部,雾化后须清水洗脸漱口。以上药物请遵医使用。 Q2:宝宝感冒流鼻涕很严重,因为擦鼻涕嘴巴附近都红了,一擦就哭不给擦。怎么办?晚上呼哧呼哧也睡不好,鼻塞有什么物理办法让鼻子通气吗? 流鼻涕的皮肤护理:宝宝皮肤很娇嫩,用柔软的手帕轻轻擦拭,擦拭多次会令宝宝不舒服,可在擦拭后用湿毛巾轻捂一下,再涂一点润肤乳,防止皮肤皴裂引发疼痛。鼻涕清理:用橄榄油等油脂薄薄地涂抹在清洁后的鼻腔内粘膜,可以减少分泌物分泌。如因鼻涕阻塞影响呼吸,可用吸鼻器把鼻涕吸出来,或用棉签蘸少量的清水(生理盐水)将它轻轻除去;如因鼻内粘膜肿胀影响呼吸,可用温毛巾敷于鼻根部缓解鼻塞症状。 Q3:宝宝每天早上起来会咳嗽几声,要紧吗?没有别的症状。晨起偶尔咳嗽一两声不必太担心,如果长期晨起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就要考虑是不是存在过敏。 Q4:宝宝发烧,吃了药退烧后没多久又上升到39,是不是退烧药没用?是不是说明病毒感染很厉害? 体温下降需要通过增加人体的散热来完成的,主要是通过皮肤发汗、尿液排出等完成。所以,即使药物选择正确,剂量使用恰当,但要达到理想的退热效果,必须让孩子摄入足够的液体,不然退热药就不能发挥退热的作用。此外,适当的物理降温有助于达到更好的退热效果。 当然,发热期间,体温时高时低是普遍现象,须待病因消除、疾病治愈后,体温调定点恢复到原来的设定,体温方能恢复到正常。 原则上,发热时,当宝宝的腋温低于38.5℃时,采取物理降温,腋温在38.5℃以上时,物理降温(温水擦浴或温水洗浴)加用药物降温。腋温38.5℃以上使用退热药并非绝对,还要参考宝宝的一般表现,如果孩子精神好能吃能玩,大可不必使用;如果是在寒战期测得的数值,那就意味着体温很有可能还会继续升高,这就需要根据宝宝当时的情况和你以往的护理经验,考虑是否使用退热药。 Q5:宝宝发烧,家里人不让洗澡,可以温水擦全身吗?要注意什么吗? 天气寒冷时,用温水擦浴,简单说就是,用37℃左右的温湿毛巾擦澡,擦拭部位为全身包括宝宝的额头和面部。退热原理是让皮肤血管扩张,让体温散发出去,而且温湿毛巾擦拭后留在身上的水汽蒸发也会带走一部分体热。婴幼儿体表面积大,温水擦浴的退热效果较成人和大童要好。一些研究表明,温水擦浴与退热药物合用降温的疗效,比单独药物降温更为有效。;天气暖和时,可选择给宝宝直接洗温水浴,重点是控制好水温,水温最好保持在37~40℃之间(这个数值比AAP的建议要高,因为考虑到发热时体温升高,较低的水温会令身体感到不适,家长可以酌情)。 是否采用物理降温具体请参考发热3个期(寒战——高热——退热)的表现和护理重点: Q6:宝宝发烧吃药后,一下子体温降到36度,要紧吗?如在使用药物后,伴随着大量出汗,体温迅速下降到明显低于正常体温,通常是因为退热药使用剂量偏大,或者联合使用了其他的退热药或激素类药物。此时,需要为孩子保暖,尤其是四肢末梢部位,可以适当调整室内温度,必要时可以在确保不会烫伤孩子的情况下使用暖水袋等保温措施;同时为孩子补充温暖的水和果汁,以补充大量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通常经过上述的处理,体温会逐渐恢复到正常,假如小宝宝(或)伴随精神差、反应差,应在做以上措施的同时及时就医。 Q7:宝宝最近发热咳嗽没胃口,只肯吃奶,连水也不爱喝水,饮食要注意什么呢?有人说生病吃肉不消化,有人说不吃肉没抵抗力,到底能不能吃肉,还有鸡蛋能不能吃? 无论是发热、腹泻、呕吐,还是咳嗽、流涕......疾病期间,孩子的消化系统功能减弱,饮食上要给予孩子易接受的易消化的营养食物,以下几点原则可以参考(除非疾病有特殊的禁忌): 流质和半流质食物应该优先被考虑。无论是孩子或是成人,在疾病期间,比起普通食物一般都更偏爱流食。未开始添加辅食的小宝宝尽可能多喝奶;辅食添加阶段的宝宝除了增加喝奶,还可以适当增加白开水和米粥等摄入;大一些的孩子除了以上这些,还可以适当增加喝些清淡的汤。 能预防脱水的食物应该优先被考虑。适当增加新鲜蔬果的摄入,可以根据宝宝的需要做成蔬果泥甚至榨成蔬果汁。宝宝通常不喜欢口服ORS液,预防脱水或轻度脱水时可以用鲜榨的苹果汁替代(注意,不是市售的饮料果汁!)。中度以上的脱水要尽快就医,医生会采取必要的补液手段。 孩子喜欢的营养食物应该优先被考虑。因生病导致食欲下降时,尤其要尊重孩子的胃口。放弃给孩子吃你认为有营养而他不愿意吃的食物,如果孩子只愿意喝一些奶吃一点香蕉也未尝不可。 疾病期间不要尝试继续添加新的辅食。疾病期间消化系统功能减弱,机体也可能正处于高致敏状态,此时新的食物容易引发过敏等疾病。 少食多餐,避免大量进食和进食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大部分疾病并不需要额外补充特殊的食物,是时候让消化系统适当休息调整一下了。不要强迫,即使孩子二十四小时没进食也不要强求。孩子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吃东西,一旦疾病康复,他的食欲自然也会逐渐好转。事实上,孩子会在疾病康复后的一段时间里,补上疾病期间错过的“饭”,也就是说,孩子会在疾病康复后不久,重新找回之前丢失掉的营养。 Q8:宝宝生病喂药难怎么解决? 在宝宝心情好,并且不是很饱腹的情况下给药。 口服药大部分可以与(温)水和香蕉混合,不能与开水和矿泉水混合,有些药物不适合与水果汁、牛奶、酸奶等混合;不要将药物混在宝宝的奶粉、粥等食物中,以免因为讨厌药物而讨厌了该种食物。 如果事先确定可以混合某种食物和饮料,也只能是混合很少量,混合量多吃不了,就无法摄入足够的药量。 如果用滴管、给药器或小勺喂药,要插入宝宝口中适当深度,以免吐出药物。 如果用量杯喂药,量杯底部的残留药物,可以加适量水,再让宝宝全部喝掉。 如果宝宝觉得糖浆剂太甜,可以适当加水(不要用开水和矿泉水)冲淡一点。 喂药后可以给予一些清水漱口。 对于稍微懂事的孩子,尝试耐心与孩子交流,喂药时取得他的配合,清楚告诉孩子吃的是药物,以免为以后误服药物埋下隐患。 儿童的口服药物的剂型选择可参考美国,美国的临床医生通常按照年龄将孩子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2周岁以下儿童,不允许自行使用非处方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口服药物使用水剂; 第二阶段,2~5周岁儿童,口服药物也基本使用水剂; 第三阶段,6~12周岁儿童,口服药物除了水剂,也可以是一些丸剂或片剂;无论哪一阶段均不建议给儿童实施不必要的打针输液治疗。 Q9:感冒咳嗽什么情况下需要去看医生?3个月以下的婴儿咳嗽必须去看医生;大一点的婴幼儿出现以下情况也需要立即咨询医生:严重的咳嗽甚至发生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过快或过慢,呼吸有杂音,肋间、胸骨下和锁骨上的呼吸肌活动增加(即三凹症),鼻翼扇动,口唇和鼻唇沟及指趾端发绀,咳嗽或深呼吸时可伴有胸部疼痛等。一些久治不愈的严重咳嗽还须注意区分咳嗽变异型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支原体感染等。 Q10:宝宝之前病毒感染发烧,之后咳嗽了两个多星期也没好,担心会不会咳出肺炎? 引起肺部感染而造成肺炎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肺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例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也有部分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例如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等;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也有增多趋势。肺炎不是“烧”出来的,也不是“咳”出来的,发热和咳嗽只是肺炎的部分症状,而非引起肺炎的原因。呼吸系统任何部位的炎症都可能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所以说发热、咳嗽不一定是肺炎。不是所有上呼吸道感染都会演变成肺炎。普通感冒不会轻易转成肺炎,那些免疫系统功能或呼吸系统功能被其他疾病削弱的如先天性心脏病等患儿才有较高的风险。作者:儿科医生虾米妈咪
皮疹:(1)非出血性皮疹 1.非感染性皮疹 a.与药物的使用有关,不伴淋巴结肿大-------药物疹b.一般性斑疹或斑丘疹,其他器官受累表现----ENA和ANA检查,皮肤和肌肉活检---- --结缔组织病 2.感染性皮疹 a.前驱卡他症状,发热3-4天出疹,出疹顺序自头面部到躯干部-四肢,疹出热更高, 疹褪色素沉着和脱屑-----麻疹b.发热0.5-1天出疹,枕后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伴触痛-必要时病原学检查--风疹c高热3-5天后出疹,并热退疹出----幼儿急疹 d斑疹、斑丘疹,瘙痒性水疱、向心性分布---水痘 e发热、咽炎、草莓舌,发热1-2天出疹,疹出热更高,疹褪片状脱皮---猩红热f发热、咽痛、淋巴结、肝脾大,异性淋巴细胞、EB病毒抗体阳性-----传染性细单核 细胞增多症 g持续高热、玫瑰疹、相对缓脉,消化道症状----伤寒(2)出血性皮疹:1.非感染性皮疹 a.双下肢臀部对称性分批反复出现,关节消化道肾脏受累-血小板数目正常,血管脆性实验-----过敏性紫癜 b.伴血小板减少症、骨髓检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感染性皮疹 a.冬春季节出现,高热惊厥和意识障碍,脑膜刺激症阳性,血培养皮肤瘀点涂片检查和脑脊液检查-----流脑 b.原有心脏病变、杂音变化,伴周围血管栓塞征象,血培养、心脏B超-----感染性心内膜炎c.感染、贫血、出血,骨骼疼痛,淋巴结肝脾大--外周血幼稚细胞,骨髓细胞学检查血骨髓培养--白血病或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