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患儿经过规则抗癫痫治疗持续无发作 2 年以上,即存在减停药的可能性。规则减停抗癫痫药物后,60 ~ 70% 可以实现无发作。减停抗癫痫药物时,1)需仔细评估停药后复发风险。2)减停药时机应个体化考量,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 癫痫发作和癫痫综合征类型,病因,脑电图表现,生长发育时期,患儿或家长的愿望。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 BECTS )年龄依赖,多数患儿 5 -10 岁发病。预后良好,几乎所有病例在 16 岁前缓解。儿童失神癫痫年龄依赖,一般 4 -10 岁起病。预 后 良 好 , 常 在 12 岁 前 缓 解 。 症状控制后 2 年可考虑减停药。青少年肌阵挛癫痫( JME )对药物治疗反应好,但多数患儿需长期治疗,停药后几乎一定会复发。脑部器质性病灶所致的症状性癫痫适当延长用药时期。 脑电图表现是判断减停药时机的重要辅助指标。减停药物过程中脑电图异常放电明显,一般应暂缓减药 1 ~ 2 年;多数癫痫患儿需要脑电图完全无癫痫样放电再考虑减停药物,而且减药过程中 需 要 定 期 ( 每 3 ~ 6 个月)复查脑电图 。青春期体格快速发育,心理及内分泌状况波动较大,减停药后复发风险增加,尽量避免这一时期减停药,同时需结合综合征和病因综合考虑 。减停药过程中再次出现癫痫发作,应当将药物恢复至减量前一次的剂量完全停药后仍需长期随访 , 特殊情况下至少随访 2 年减量期间复发者应停止减量,评估复发原因及诱因,注意是否存在某种特发性癫痫可能性,或因不良生活方式诱发,一般应恢复原药量继续治疗。停药后短期内出现癫痫复发,应恢复既往药物治疗并随访。停药 1 年 后 出 现 有 诱 因 的 发 作 可 以 观 察 ,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可以暂不应用抗癫痫药物;如有每年 2 次以上的发作,应 再次评估确定治疗方案。
新冠疫情期间,小朋友们呆在家里,手机、IPAD、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用多了,如果频繁出现眨眼、做鬼脸、耸肩、清嗓子、抖腿等“小动作”,他/她有可能患上了 “抽动障碍”。什么是抽动障碍?抽动障碍又称为抽动症,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可有眨眼、挤眉、皱额、吸鼻、张口、伸脖、摇头、耸肩等多种表现;有的甚至可表现为缓慢的、似有目的的行为动作,如模仿行为、猥亵行为;也可反复发出似动物的叫声、哼声、清嗓声、模仿言语、重复言语等。这些症状时好时坏,可能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只能被自我控制几分钟,但是不会影响正常的运动功能,进入睡眠后抽动症状会消失。一些孩子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和思维或其他行为症状,以致于有的家长和老师认为是孩子不听话,故意捣蛋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近年来,抽动障碍患病率有增加趋势。起病年龄2~21岁,以5~10岁最多见。病情通常在10~12岁最严重;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5):1。按临床症状和病程特征,抽动障碍大致分类为:(1)短暂性抽动障碍;(2)慢性抽动障碍;(3)Tourette综合征。短暂性抽动障碍是抽动障碍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患病率约为1%~7%,男性发病较高,起病年龄多见于4~7岁。本症主要临床表现大多数为简单性运动抽动,较为局限。一般以眼、面肌抽动为多见,在数周或数月内症状波动或部位转移,可向颈部或上下肢发展。常见表现为眨眼、挤眉、翻眼、皱额、咬唇、露齿、张口、点头、摇头、伸脖、耸肩等动作。少数可出现简单发声抽动,如单纯反复咳嗽、哼气或清嗓等。抽动能受意志克制短暂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抽动症状频率和症状严重程度不一,通常对病儿日常学习和适应环境无明显影响。躯体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通常无异常发现。病程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年。若病程持续时间超过1年则称为慢性抽动障碍。Tourette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以多发性抽动、暴发性发声、伴随秽性语言为特征的抽动障碍,通常可伴有情绪障碍、强迫症状或注意不集中和多动等行为改变。Tourette综合征的患病率为0.1%~1%,约有半数Tourette综合征患者首发症状为简单运动抽动,最常见为眨眼,或是首发症状为简单发声抽动,经过数周或数月后呈现Tourette综合征。抽动症中约40%~55%的患儿于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之前有身体局部不适感,称为感觉性抽动,被认为是先兆症状(前驱症状),年长儿尤为多见,包括压迫感、痒感、痛感、热感、冷感或其他异样感。有些患者不能归于上述任何一类,属于尚未界定的其他类型。为什么孩子会患抽动障碍?关于抽动障碍的病因学,还没有取得一致性的结论。目前有关抽动障碍的病因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传、神经解剖、神经生化及围产期高危因素等方面。由于抽动障碍可有家族聚集性,病儿家族成员中患抽动障碍者颇为多见,故有研究认为本症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另外研究还表明出生有产伤、窒息等不利因素的孩子更容易患本病。多巴胺能、5-羟色胺能、去甲肾上腺素能、胆碱能、γ-氨基丁酸(GABA)能及阿片系统等中枢神经递质功能失调,可能与抽动障碍的发生有关。抽动的产生和严重程度还与患儿目前躯体健康状况、精神紧张、某些药物和食物因素有关。一些研究认为免疫功能紊乱也可能是本病发生或加重的原因,一些患儿是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或某些药物和食物因素引起眨眼、吸鼻、面肌抽动。家庭生活事件如家庭不和、父母离婚、亲人死亡、学习负担过重等社会心理因素也可使症状加重;某些药物如中枢神经兴奋剂、抗精神病药,刺激性食物等也可诱发抽动或加重抽动症状,如一些暂时性抽动障碍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儿在服用兴奋剂之后可出现Tourette综合征。抽动障碍的孩子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各类抽动障碍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存在着极大差别。抽动障碍的症状可以随着年龄增长和脑部发育逐渐完善而减轻或缓解,总体预后相对良好。其中,短暂性抽动障碍是最轻也最常见的一类,它可能在发作一段时间后自行消失;也可能再发,特别在精神紧张时,极少数经过一段时间的部分缓解后发展为慢性抽动障碍或Tourette综合征。总体来说,到成年期时半数患者可完全缓解,30-50%症状减轻,对工作和生活质量无影响,5%-10%的患者症状迁延不愈。如果正规足量的抗抽动障碍药物治疗1年多无效,病情迁延不愈者,可以考虑有难治性抽动障碍的可能。抽动障碍表现让许多家长感到紧张不安,且大约半数患儿共患一种或多种心理行为障碍,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困难、强迫障碍、睡眠障碍、情绪障碍、自伤行为、品行障碍、暴怒发作等。其中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最常见,可影响患儿学习、社会适应能力、个性及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但抽动障碍不会发展为精神病或也不会使孩子变傻。 抽动障碍有哪些治疗办法?抽动障碍的治疗主要包括去除诱因、心理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等三个方面。1.去除诱因紧张、焦虑、父母等人的过分关注会使抽动症状更为突出。因此,首先减少患儿焦虑、紧张的情绪。由于抽动症状并非孩子有意所为,所以不要对孩子的抽动症状表示过分关注,以免孩子紧张不安,更不应责骂或惩罚孩子,还应向孩子说明疾病的性质及可治愈性,以消除孩子的顾虑。可引导孩子从事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文体活动,如练字、绘画、打球等,鼓励孩子与其它孩子一起玩,以转移注意力。对一些伴有反复呼吸道感染或常因感染而加重或诱发抽动,要排除链球菌感染诱发的抽动障碍。同时,应注意去除导致抽动的相关诱因,如过敏及免疫功能紊乱也会诱发或加重抽动。2.心理行为治疗心理行为治疗是改善抽动症状、干预共患病和改善社会功能的重要手段。儿童最主要的社会活动是家庭生活和学校学习,大部分时候患儿对疾病的羞耻感和由此带来的紧张感都来自于家长、老师和同学。让全社会正确认识本病,家长、老师、学校、社会应共同对患儿的学习问题、社会适应能力和自尊心等方面进行正确干预,为患儿提供适宜的心理环境,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执行行为治疗,能有效淡化患儿的抽动症状。可在心理行为治疗师的指导下让孩子学会有效缓解抽动症状的一些行为技术,如习惯逆转训练、暴露与反应预防、放松训练、阳性强化、自我监察、消退练习、认知行为治疗等。其中习惯逆转训练、暴露与反应预防是一线行为治疗。3.药物治疗 并非每个患儿都需要药物治疗,抽动程度轻的、对学习生活没有明显影响的抽动障碍不需要药物治疗。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药物能够缩短抽动障碍的自然病程。对于程度较重的抽动障碍,可采用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控制抽动症状的常用药物有:一线药物可选用硫必利、舒必利、阿立哌唑、可乐定等。从最低起始剂量开始,逐渐缓慢加量(1~2周增加1次剂量)至治疗剂量。(2)强化治疗:病情基本控制后,需继续治疗剂量至少1~3个月,称为强化治疗。(3)维持治疗:强化治疗阶段后病情控制良好,仍需维持治疗 6~12个月,维持剂量一般为治疗剂量的 1/2~2/3。强化治疗和维持治疗的目的在于巩固疗效和减少复发。(4)停药:经过维持治疗阶段后,若病情完全控制,可考虑逐渐减停药物,减量期至少1~3个月。用药总疗程为1~2年。若症状再发或加重,则应恢复用药或加大剂量。(5)联合用药:当使用单一药物仅能使部分抽动症状改善,难治性TD亦需要联合用药。对抽动严重而上述药物的疗效不满意的患儿,可试加用托吡酯、丙戊酸等药物治疗。为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头晕、乏力、嗜睡、焦虑、胃肠道反应、锥体外系反应等,药物治疗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剂量个体化,小剂量起始,然后缓慢逐渐地增加,并时刻注意可能发生的药物副反应。
随着人体共生菌群(commensal microbiota)及其基因组的总和-人体微生物组(microbiome)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益生菌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益生菌是指给予一定数量的、能够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益生菌作为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世界上许多组织和国家制定了益生菌循证评价和推荐指南[1-4]。但与化学药物不同,益生菌为活的微生物,其作用效果具有明显的菌株特异性,即某一菌株的治疗作用不代表本属或种的益生菌均具有这一作用。目前国内使用的益生菌大多数是由国内的公司研制的,基本上没有在国外使用,仅有部分国外公司研制进口的益生菌在国内使用,所以,以国外使用的益生菌菌株为基础制定的循证评价和推荐指南显然不适合于国内。 2010年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学组制定了《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专家共识(2010年10月)》[5],并且在全国几十个城市及多个会议上进行了宣讲和推广,对提高广大儿科医生正确规范地使用益生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6年来,随着微生态学知识的普及和提高,益生菌在国内的临床应用研究水平也不断提高,如本指南引用的文献中有75%是近6年发表的,其中近20%为多中心、随机对照(RCT)研究、Meta分析和系统综述等高级别研究证据。为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学组依据牛津循证医学中心(OCEBM)临床证据水平分级与推荐意见强度的标准,对近10年来国内儿童使用的益生菌临床应用文献进行了系统地检索评价,以此制定了针对国内使用的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 1 国内使用的益生菌 目前国内使用的益生菌有20余种,主要有双歧杆菌、乳杆菌、酪酸梭菌、布拉酵母菌、肠球菌、地衣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等,尽管使用的细菌种类与国外相同,但是菌株绝大多数与国外不同。菌株(strain)是指来自不同来源的同一菌种的细菌,也称为该菌的不同菌株,如青春型双歧杆菌DM8504株、 长双歧杆菌NQ-1501株等。与其他药物的标识不同,益生菌的剂量以每个包装含有的细菌菌落数(colony forming units,CFU)表示,CFU相当于活菌的数量。国内临床使用的益生菌汇总见表1。 2 方法学 2.1 检索数据库 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万方全文数据库、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英文数据包括PubMed/Medline、 Embase、 Cochrane Library。文献纳入的范围包括:(1)近10年文献(2006年1月至2016年10月);(2)年龄18岁以下患者;(3)国内使用的所有益生菌药物(表1,检索通用名和商品名)的RCT研究、 Meta分析和系统综述。 2.2 证据等级评价与推荐意见强度 对收集的文献采用OCEBM临床证据水平分级进行评价,并且形成推荐意见[6-7],见表2。推荐的强度依次为A、B、C和D。 3 益生菌儿科应用推荐 3.1 胃肠道疾病 3.1.1 儿童腹泻病 急性腹泻病的主要治疗原则是预防和治疗脱水、继续进食以及合理使用药物等,使用益生菌可以缩短腹泻病程,减少住院时间。推荐使用布拉酵母菌散(A)[8-10]、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A)[11-12]、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B)[13-14]、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B)[15-16]、酪酸梭菌活菌散剂(B)[17-18]、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B)[19-20]、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B)[21]、复合乳酸菌胶囊(B)[22]、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B)[23]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B)[24]。 迁延性及慢性腹泻病因复杂,需要积极寻找病因并予去除病因治疗。在综合治疗的同时使用益生菌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推荐使用布拉酵母菌散(B)[25-26]、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B)[27]、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B)[28]、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B)[29]、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B)[30]、酪酸梭菌活菌散剂(B)[31]、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C)[32]和复合乳酸菌胶囊(C)[33]。 3.1.2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预防 AAD的发生与使用的抗生素种类及疗程,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因素有关,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使用益生菌能够明显减少AAD的发生率,并且减轻AAD的程度[34-35]。推荐使用布拉酵母菌(A)[35-36]、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A)[37]、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A)[38]、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A)[39]、酪酸梭菌活菌散剂(B)[40]、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B)[41]和地衣芽孢杆菌(B)[42]。 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是AAD的一种严重类型,推荐使用布拉酵母菌(A)[36,43]。 3.1.3 化疗相关性腹泻(CID)的防治 CID是肿瘤患儿接受化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和接受的化疗方案不同而不同[44-45],在使用化疗药物的同时使用益生菌能够明显减少CID的发生率。推荐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B)[46]、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B)[46]、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B)[47]和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B)[48]。 3.1.4 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 目前没有符合纳入标准的益生菌在儿童IBD中应用的RCT研究, 难以形成推荐意见。国内益生菌主要用于成人轻、 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辅助治疗。降低成人UC内镜下评分的益生菌, 推荐双歧杆菌活菌散/胶囊(D)[49]、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D)[50]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D)[49]。 降低Sutherland疾病活动性指数的益生菌, 推荐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B)[49]和双歧杆菌活菌散/胶囊(D)[49]。提高UC临床疗效的益生菌, 推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B)[51]、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B)[52]、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B)[53]、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C)[54]和双歧杆菌活菌胶囊(D)[55]。益生菌在成人的治疗经验可供儿童参考。 3.1.5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治疗 目前缺乏国内益生菌在儿童IBS中应用的报道,难以形成推荐意见。成人研究表明,在IBS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添加益生菌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B)[56-57]、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B)[58-59]、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C)[60]和酪酸梭菌活菌胶囊(D)[61]。益生菌在成人IBS中的应用可以为儿童IBS的研究提供依据。 3.1.6 乳糖不耐受的治疗 益生菌辅助治疗婴幼儿乳糖不耐受,可明显缩短疗程和住院时间。推荐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B)[62-64]、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B)[64-65]、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B)[66]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B)[67-69]。 3.1.7 功能性便秘 对于儿童功能性便秘,益生菌可缩短粪便肠道运输时间,增强肠道的运动频率,使排便次数和粪便黏稠度明显改善,并且可以缓解排便疼痛和困难症状,降低功能性便秘的复发率。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A)[70]、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C)[71]、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C)[72]、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C)[73]、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C)[74]、布拉酵母菌(C)[75]和地衣芽孢杆菌(C)[76]。 3.1.8 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能够提高儿童Hp根除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推荐使用布拉酵母菌(B)[77-78]、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C)[79]、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胶囊(C)[80]、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C)[81]、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C)[82]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肠溶胶囊(C)[83]。 3.2 肝胆疾病 3.2.1 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治疗 遗传代谢因素、感染因素、 胆道发育异常、 围生期等因素均可导致儿童胆汁淤积性肝病, 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治疗以护肝、 利胆退黄及病因治疗为主。益生菌作为辅助治疗, 有助于预防肠道菌群紊乱及细菌和内毒素移位、 修复肠黏膜屏障、 促进胆汁排泄等作用[84]。但文献报道较少[85-87], 难以形成推荐意见。 3.2.2 肝硬化的治疗 肝硬化常为各种肝病进展的结果,肝硬化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移位,可伴发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甚至肝性脑病。益生菌治疗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人[88-89]或动物实验,难以形成儿童的推荐意见。 3.3 新生儿疾病 3.3.1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NEC是导致早产儿死亡最常见的原因,由多种因素引起,需要综合治疗。大量研究显示,益生菌有益于NEC的预防及治疗,可降低早产儿NEC的发生率及病死率、NEC的严重程度,而针对NEC患儿,益生菌可缩短其病程及腹胀时间[90-93]。推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B)[94-95]、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B)[96]、酪酸梭菌活菌散剂(B)[97]、布拉酵母菌(B)[98-100]、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C)[101]、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C)[102]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C)[103-104]。 3.3.2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引起新生儿黄疸原因很多,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辅助益生菌治疗可降低胆红素浓度,缩短黄疸持续时间。推荐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A)[105]、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A)[106]、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B)[107]、布拉酵母菌(B)[108]、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B)[109]、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B)[110]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B)[111]。 3.3.3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益生菌可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促进患儿体重增长,能减少早产儿喂养过程中呕吐、胃潴留、腹胀的发生,缩短其达全胃肠道营养的时间,节省住院时间,减少静脉营养的不良反应。添加益生菌的早产儿大便性状更接近母乳喂养儿。推荐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B)[112-116]、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B)[115,117-120],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肠溶胶囊(B)[121-123]、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B)[112,115]、酪酸梭菌活菌散(B)[115,124]、布拉酵母菌散(B)[115,125]、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B)[126]和双歧杆菌活菌胶囊(B)[127]。 3.4 过敏性疾病 3.4.1 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对于婴幼儿湿疹,除了局部治疗以外,益生菌作为全身辅助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湿疹评分,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C)[128]、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C)[129]、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C)[130]、酪酸梭菌活菌散剂(C)[131]、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C)[132]、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C)[133]、布拉酵母菌散(C)[134]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C)[135]。疗程一般为1个月。 对于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辅助治疗,国内仅有个别报道[136-138],无法形成推荐意见。 3.4.2 过敏性疾病的预防 国内使用的益生菌仅有个别报道[139]。国际上指南推荐使用益生菌预防婴儿过敏,特别是对于发生过敏性疾病高风险的婴儿,推荐母亲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及出生以后婴儿使用益生菌[140-143]。 3.5 健康促进作用 3.5.1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益生菌可以明显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发热时间、咳嗽及喘息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推荐使用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剂(A)[144]、酪酸梭菌活菌散剂(C)[145]、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C)[146]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C)[147],疗程2~3个月。 3.5.2 腹泻病的预防 益生菌对于儿童腹泻病,包括社区获得性腹泻病和医院获得性腹泻病的预防作用研究很少,仅有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预防医院获得性腹泻病的报道,目前暂不能形成推荐意见。 4 益生菌使用和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4.1 菌株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 益生菌的作用具有明显的菌株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即某一菌株的治疗作用并不代表本属或种的益生菌均具有这一作用。不同的菌株发挥作用所需的剂量不同,甚至同一菌株针对不同的疾病所需的剂量也可能不同,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和临床评价。 4.2 多种菌联合用药与单一菌的评价 由于各种益生菌使用的菌株和剂量不同, 目前很难评价多种菌与单一菌制剂的优劣; 目前尚无证据证明多种益生菌联合使用较单一药物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4.3 与抗生素合用问题 益生菌为活的微生物,应避免与抗生素同时服用。若需同时应用抗生素,应加大益生菌剂量或错开服药时间,最好间隔2~3 h以上。布拉酵母菌、酪酸梭菌和芽胞杆菌制剂对抗生素不敏感,可以与抗生素同时使用。 4.4 个体化 肠道菌群紊乱的程度和方式存在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同一药物同一剂量的效果可能出现差异,选择使用时应该个体化。 5 益生菌药物的安全性 对益生菌安全性的担心目前主要集中在所使用菌株能否引起潜在感染和是否能携带和传递耐药性,但是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没有益生菌引起严重毒副反应的报道,国内未见到使用益生菌引起感染和传播耐药的报道。 益生菌主要使用的菌种如乳杆菌、双歧杆菌、酪酸梭菌和肠球菌,主要分离自健康人肠道,作为人体的一部分,这些菌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且有些菌株作为发酵菌种应用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来自人体肠道以外的菌株如布拉酵母菌、地衣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也在临床应用了几十年,益生菌的安全性得到了时间的验证[148]。国外有报道与乳杆菌相关联的心内膜炎、肺炎和脑膜炎个别病例的报道,均为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149]。国外个别报道在免疫功能受损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可以发生布拉酵母菌或枯草杆菌菌血症,因此,对特殊人群使用这些菌株时应引起重视[150]。肠球菌是条件致病菌,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菌之一,其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已经引起密切关注。但是益生菌的安全性也存在菌株特异性,研究证实,屎肠球菌R0026株没有携带耐药和毒力基因[151]。 关于益生菌对新生儿特别是早产低体重儿的安全性, 国内文献(28~36周,体重1000~2400 g)几乎没有明确提及副反应,国外对此意见不一,欧洲儿童胃肠及营养协会认为,没有足够证据支持在早产儿使用益生菌是安全的[152],但西班牙肠道喂养实践指南则指出,益生菌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32周,出生体重1150 g)不仅有疗效而且是安全的[153]。 此外,部分益生菌辅剂中含有牛奶成分,对于牛奶过敏的患儿则会发生过敏症状;有的益生菌中含有能诱发炎症的麸质蛋白,可能会加重乳糜泻患者的病情[154]。 6 今后研究建议 6.1 提高益生菌在儿科临床研究的设计水平 尽管益生菌在我国儿科临床应用研究的文章很多,但是在研究的设计等方面与国外研究比较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现在许多研究虽然标明是RCT,而随机的方法没有详细描述,对照绝大多数是空白对照;几乎缺乏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临床研究证据的效力。研究所发表的文章均是中文,几乎没有在国际杂志上发表。因此,建议各个单位在将来开展益生菌儿童临床应用研究时,最好采用多中心、RCT或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此外,还应关注益生菌在特定疾病的最佳疗程,同一种益生菌的不同剂量或不同疾病不同剂量、多种益生菌联合使用或交替使用的效果评价,以及对市场上益生菌的安全性监测。 6.2 拓展益生菌在儿科临床应用的适应证 目前国内使用的益生菌临床研究大多数集中在急性腹泻病、AAD、新生儿及婴儿黄疸、NEC等方面。在对正常婴幼儿的健康促进方面研究不多,在过敏性疾病高危儿童的预防和治疗,如婴儿湿疹、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和持续性喘息等,研究的文章更少,这些与国外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另外在IBD和IBS等方面,与成人的研究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应加强对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益生菌临床应用研究。随着对牛奶蛋白过敏的不断认识,牛奶蛋白过敏的病例越来越多,益生菌的应用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但许多益生菌中可能添加了牛奶作为佐剂,患儿服用后可影响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治疗效果,因此,在开展这方面应用和研究时,应该清楚使用的益生菌是否含有牛奶成分。 值得强调的是,本指南中对某一疾病没有评价和推荐的益生菌,并不代表这种益生菌没有效果,只是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临床应用研究或仅有个别报道,难以形成推荐建议,提示将来需要在这些疾病开展进一步研究。 6.3 加强益生菌在儿科临床应用的基础研究 尽管益生菌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但是关于益生菌对特定疾病的作用机制, 特别是对免疫调节和对代谢的作用仍然不完全清楚。益生菌作为药物,口服或灌肠进入胃肠道以后的体内过程, 包括存留时间、 在体内定植和繁殖、 对原有菌群的影响、不同益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均须深入地研究。 正常人肠道菌群受食物成分、饮食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来源的菌株研制的益生菌,如来源于不同地域人群、人体还是环境中等,对人体的作用有无区别,也是值得研究的方面。 7 利益冲突 本指南的制定与任何企业无关联,无潜在的利益获取和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略)
FS、GEFS+、Dravet综合征与疫苗接种的关系 热性惊厥:febrileseizure,FS 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neralized epilepsy with febrile seizure plus,GEFS+ Dravet综合征/婴儿严重肌阵挛性癫痫(severe myoclonic epilepsy in infancy,SMEI)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DTP 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MMR 计划免疫在人类对抗感染性疾病的历史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随着疫苗可控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低,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关注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而不是感染性疾病的发生。这在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中尤为突出。医生和家属担心出现不良反应,或考虑患儿有FS、Dravet综合征等病史时,出于恐惧接种疫苗所致的惊厥发作,从而倾向于不给予或不建议此类儿童接种疫苗。而且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计划免疫工作操作中还面临着医疗条件有限、对接种后不良反应不恰当评估、缺乏法规性文件、疫苗药物说明书指导不清晰等多种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局限于神经系统患病儿童,甚至在正常健康儿童中都可导致接种率下降,引起某些疫苗可控型疾病在人群中流行。在英国和欧洲大陆,已有过惨痛教训。 FS、GEFS+、Dravet综合征是一类热敏感性发作性疾病,发热时可能诱发惊厥是其共有的临床表现。2010年William等研究提示,这三类疾病都与钠离子通道的SCN1A基因突变引起其功能缺失相关。其中轻度功能缺失引起热性惊厥,中度缺失引起GEFS+,重度或完全缺失引起Dravet综合征/SMEI。三者中热性惊厥发病率最高,而Dravet综合征则预后不良。由于上述疾病均可由于发热导致惊厥或引起疾病恶化,而疫苗接种可导致发热,因此这些疾病与疫苗接种的关系更加引人注目。 一、FS与疫苗接种 1.疫苗接种与惊厥的关系 疫苗接种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发热,而FS又是发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且,FS发生时可导致惊厥持续状态,惊厥持续状态可以导致海马硬化,直接引起脑损伤。对于疫苗接种与惊厥发生的关系,最早的大规模研究是Hirtz等在1959年至1966年间进行的,研究纳入了54000例婴儿并一直随访至7岁,发现疫苗接种后两周内有39例儿童发生了FS,而且其中一半以上的儿童有FS家族史。所有的发生了FS的患儿都在7年后进行了神经行为和认知功能测试,结果均没有异常。另研究对11815例1~2岁间接种了疫苗后的儿童进行调查,发现其中113例患儿出现了FS,其中6例患儿有2次惊厥发作,3例患儿有3次惊厥发作。而Bast等报道,FS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5%。这些数据提示,疫苗接种后确实有机率出现惊厥,而接种疫苗所致的发热可能导致了FS的发生,但疫苗接种后发生FS的概率较人群FS自然发病率没有增加。 2.疫苗类型与惊厥发作的关系 疫苗接种后的确可能出现FS,但疫苗种类与惊厥发作的关系尚不清楚。由于DTP疫苗和MMR疫苗接种后相较于其他疫苗更容易引起发热,所以它们与惊厥发作间的关系更加引人关注。1985年,美国医学研究院研究发现,7200000例进行DTP接种儿童中,其中10300例出现FS,162例出现脑病,60例致残,2例死亡。1990年Griffin等调查显示38171例进行DTP疫苗接种的儿童疫苗接种3d后,有277例儿童发生了FS,但是没有发现与疫苗相关的无热惊厥;但接种后30d内,有7例儿童发生了无热惊厥。2001年Barlow等公开了一组包含美国四个大区涵盖了675000多例6岁以下儿童的队列研究数据,研究中340000多例儿童进行了DTP接种,在DTP疫苗接种当日,FS发生率为6~9/10万,为无疫苗接种情况下的6倍。近年来欧美国家多采用无细胞DTP进行接种,DTP接种后FS的发生率明显下降。2008年,David等通过对1~11个月龄儿童的家长(正准备接受4次DTP接种)进行调查问卷,比较全细胞和无细胞DTP疫苗接种后发生发热和FS的概率。研究纳入接种了全细胞DTP的15069例儿童和接种了无细胞DTP的13069例儿童,2例(0.06%)接种了全细胞DTP的儿童发生了FS,1例(0.02%)接种了无细胞DTP的儿童发生了FS;Jackson等观察了无细胞DTP疫苗接种后的19496例患者,仅1例发生了FS,概率和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没有区别。 在研究DTP接种与惊厥发作的关系的同时, Barlow等也对MMR疫苗接种引起惊厥、复发惊厥和神经发育异常的风险进行了研究。研究中340000多例接受了MMR接种,其中FS的发生率为25~34/10万。随后,通过对这些发生了FS的儿童进行随访,评估他们发生惊厥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结果发现:FS常发生在接种MMR后8~14d,而接种后0~7d和接种后15~30d,发生惊厥的风险没有明显增加,也没有增加无热惊厥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2003年加拿大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对加拿大的12家医院的免疫接种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观察在接种一剂MMR疫苗后5~30d内出现体温大于38.5℃的儿童,共107例发生了FS,55例(51%)在接种后5~10d内发生。 2004年Vestgaard等进行了一项大型的、回顾性的队列研究,纳入了1991年至1998年出生的共530000例在15月龄时接种了MMR的丹麦儿童(占到了全国该年龄段人口的82%),观察接种后发生FS的发生率。有937例在接种后2周内发生了FS。研究发现,在接种疫苗后发生FS的发病率与自然发病率相比,高出了10个百分点。且双胞胎之一有癫痫发作者,另一名发作的风险显著增加。另外,研究还发现,在接种后15d内发生FS的患儿惊厥复发的概率很小。 关于MMR和水痘疫苗之间的联合接种与否和导致惊厥的关系,Jacobsen等的调查研究显示,30d内两组之间的FS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另一方面,在接种疫苗5~12d后,第一组儿童表现出的FS发生率为0.70/1000,而第二组为0.30/1000,相对风险值为2.20(95%可信区间为1.04~4.65)。在这之后,2008年,美国免疫接种咨询委员会的MMR指南发表,建议有癫痫或惊厥病史或家族史的儿童分开进行MMR和水痘疫苗接种。2010年,美国儿科学会也建议将MMR和水痘疫苗分开接种。 通过以上文献得出:(1)某些疫苗,如DTP(尤其是全细胞DTP)和MMR(尤其是联合水痘疫苗),可能会导致发热,从而引起FS。(2)疫苗接种引起的FS的概率较其自然发病率相比没有明显增加。(3)接种疫苗发生FS后继发无热惊厥的风险,与没有发生过疫苗接种后FS的儿童相比,没有明显增加。 二、GEFS+与疫苗接种 GEFS+的诊断往往针对一个家系,不太容易对单个病例进行诊断。它与FS的区别主要在于基因表型的异质性,关于GEFS+与疫苗接种之间关系的研究不多,近几年相关的文献才有所报道。一项1997至2006年长达十年的观察研究报告,共观察到990例疫苗相关性惊厥发作,5例具热敏感性,诊断为GEFS+,其中1例13月大的女孩接种第三针白喉疫苗后出现复杂性FS,后来对其进行了基因诊断,确诊为SCN1A突变,突变基因来源于其父。并且在接种麻疹疫苗后,该病例又发生了FS,由此认为疫苗接种所致发热可能为GEFS+发病的诱因。不过该患儿的预后良好。其他4例均未进行基因诊断,5例患儿转归均良好。同年,Zamponi等将72例诊断Dravet综合征或GEFS+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有/没有SCN1A基因突变分为两组,观察其惊厥发作与疫苗接种间的关系。有突变的25%接种疫苗后发生惊厥,没有的发生率为18%。有突变组发病年龄更早,频率更频繁,其余没有发现两组有何不同。随后的疫苗接种未对疾病的预后造成影响。研究结果宣称,无论GEFS+患儿有无SCN1A突变,疫苗接种都不会影响疾病过程和结局,也不会影响患儿的认知功能。2015年,Scheffer和Berkovic的研究提示,在SCN1A基因突变以外,还存在PCDH19基因突变也可导致GEFS+,患儿多见于女孩,也可在接种疫苗后出现FS,且多有家族史,家族中可有良性婴儿癫痫。这些研究结果显示,疫苗可能触发了FS,但不是GEFS+患儿发生惊厥的根本病因。 三、Dravet综合征与疫苗接种 有研究报道,疫苗接种可导致疫苗脑病,但其具体机制不详。但Berkovic等通过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免疫接种和永久性脑损伤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其研究中发现,14例被认为发生了疫苗接种后脑病的患者有11例是在72h之内发生的,对其进行基因检测发现,这些病例都存在SCN1A的基因突变,通过临床和分子诊断。在这14例患儿中,8例患儿被确诊为Dravet综合征,另外6例患儿中有3例患儿被诊断为边界性SMEI,另外2例被确诊为LGS。研究提示,所谓的疫苗脑病,很可能就是能通过基因诊断确诊的癫痫综合征。2011年,Reyes也报道了5例初诊为接种百白破后诱发的疫苗脑病,而数年后通过基因诊断为Dravet综合征的儿童,进一步佐证了Berkovic的观点。这对了解所谓的疫苗脑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Mcintosh等在2010年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调查Dravet综合征患儿疫苗接种被搁置是否是由于偏见所造成,如果不是,疫苗接种是否会引起Dravet患儿发病,及发病的后果。他们回顾性的调查了40例Dravet综合征病例,根据是否在接种疫苗后不久发生惊厥分成2组,比较了两组间临床特点、智力表现、和SCN1A突变的情况,发现两组的智力表现、发作形式、和SCN1A突变的情况没有明显差别。研究结论是:接种疫苗后引发早发性儿童Dravet综合征的病例,因为SCN1A基因突变,注定要患该病。这些存在SCN1A突变的儿童没有必要避免接种疫苗,因为没有证据说明疫苗会引起该病的发生或者影响该病的结局。疫苗可能会导致发热,发热可能促成了抽搐发作,但在这些病例中疫苗接种不应被视为首要原因。 2011年,Tro-Baumman等回顾性地研究了70例Dravet综合征患儿,调查接种疫苗后发生惊厥的情况,27%的病例报告了疫苗接种后发生了惊厥,其中的58%第一次惊厥发作报告是疫苗接种后,这说明在Dravet综合征的患儿,第一次惊厥发生在疫苗接种引起的发热之后,可能是该病的一个特征性临床表现。 疫苗接种可能是Dravet综合征患儿首次发病的促发因素,对于疫苗接种后出现FS的患儿,应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和精神运动发育情况,警惕其是否为Dravet综合征的首发症状,必要时进行基因筛查以明确诊断;对于确诊为Dravet综合征的患儿,疫苗接种不会影响该病的结局。 四、总结 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的疫苗接种缺失,不仅在我国,甚至在也存在于某些发达国家,已成为计划免疫工作中不能回避的问题。若要让这些儿童正常回归社会,就须让他们接受足够的免疫接种,否则就有可能造成这些人群中感染性疾病流行。对于FS、GEFS+、以及Dravet综合征的患儿,疫苗接种可能会导致发热,引起惊厥,但疫苗接种并不会使他们的预后变差。Smith等认为,医务工作者的建议在家长进行疫苗决策时是至关重要的。而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缺乏,基层儿科工作者对该类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的认识不足和回避的态度,都有可能导致该局面的发生。有必要让儿童神经科专家、免疫学专家、流行病学专家、普通儿科医生、预防保健人员之间进行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合作,并在患儿家长中进行免疫接种知识普及,共同面对神经系统患病儿童接种疫苗的困境。 资料来源: 羊蠡(综述),尹飞(审校).FS、GEFS+、Dravet综合征与疫苗接种的关系.国际儿科学杂志,2016,43(12):916-19.
1.什么是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答:又称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发育障碍,起病于童年期,影响可延续至成年,其主要特征是与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缺陷和(或)多动冲动。ADHD不仅损害学习功能,还存在其他多方面、涉及生命全周期的损害。早期识别、诊断和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ADHD的预后。2.儿童好动是不是等于ADHD?答: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儿童ADHD是一种疾病,需要治疗,这一概念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是,不少家长朋友把正常儿童的好动和儿童ADHD划了等号,其实正常儿童的“好动”和儿童ADHD并不难区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行为有如下特征:(1)无目的性:正常好动儿童的活动是有目的的、有序的;而ADHD儿童的多动是无目的的、杂乱的。(2)离奇性:好动儿童即使特别淘气,他的好动并不离奇,能为人们所理解;多动症儿童的多动行为,因为无目的性,显得离奇,让人难于理解。(3)自控力差:这一条最关键。正常儿童的“好动”常常在活动内容和场合上具有选择性,比如在需要安静的课堂学习活动上,能管理自己行为,遵守纪律,只在课间活动或不需要特别约束的环境中表现为“好动”;而多动症儿童对需要用自制力,去集中注意力的环境,如上课,做作业,难以保持注意的稳定性,而在看电视或做游戏等孩子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上,却能表现出专注。3.ADHD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答:ADHD的病因尚未明了,目前发现与遗传、神经心理、轻微脑损伤、生物化学改变、社会心理因素有关。4.对儿童ADHD进行诊断,需要哪些程序?答:(1)病史采集(包括行为表现、学习史、生长发育史、家族史等)。(2)体格检查:检查有无辅助诊断意义的"软性神经征"等。(3)ADHD行为量表测验。(4)为排除其它疾病进行的针对性检查:如脑电图、血液学检查等。5.ADHD诊断标准是什么?答:目前主要依据美国《精神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V断标准。诊断标准A:一种持续的注意缺陷和/或多动-冲动行为,干扰了功能或发育,具有如下特征:意障碍和/或多动/冲动的6项(或更多)症状持续至少6个月,且达到与发育水平不相符的程度,并直接负性地影响社会和学业/职业活动。(1)注意障碍的表现有:A.经常无注意细节或在作业、工作或其他活动中粗心大意;B.完成任务或玩耍时常常难以维持注意力;C.与人交流时常常难以倾听,心不在焉,似听非听;D.常常无法按照指令行事,无法完成作业、家务或工作中的任务(并非因对抗性行为或无法理解指令);E.常常难以组织任务或活动;F.常常逃避、不喜欢或不愿从事需要长时间集中精神才能完成的事情(如学校或家庭作业);G.常常在完成任务或活动时丢三落四( 如玩具、学校作业、铅笔、书籍或工具);H.常常很易被外来刺激分散精力;I.经常在日常活动中忘记事情。(2)多动-冲动的表现有:A.经常手脚不停或在座位上扭动;B.被期待坐在座位上时却经常离座;C.常常在不适当的场合四处跑动或攀爬(青少年或成人患者可能仅出现想动的主观愿望);D.常常难以安静地玩耍或从事安静的娱乐活动;E.常常非常忙碌,象“装了马达一样”忙碌不停;F.常常言语过多。G.常常问话未完即抢先作出未经思考的回答;H.常常难以等待按顺序做事情;I.常常打断或侵扰他人(如强行加入谈话或游戏)。诊断标准B:若干注意障碍或多动-冲动的症状在12岁之前就已存在诊断标准C:若干注意障碍或多功-冲动的症状存在于两个或更多的场合诊断标准D:有明确的证据显示这些症状干扰或降低了社交、学业或职业功能的质量诊断标准E:这些症状不能仅仅出现在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病程中,也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同时符合A、B、C、D、E才能诊断ADHD。6.儿童ADHD有多大的危害?答:(1)对个人的危害:轻症患儿只是在学习上不能专心,不能主动去学,学习成绩不稳定;重症患儿则学习成绩落后,甚至难以读完小学及初中;在行为上惹是生非,干扰他人。随着年龄增长,因自控力差,易冲动,伙伴关系不良,就业率低或经常变换工作。(2)对家庭的危害:常常因为患儿管教问题,会影响家庭和睦恼,甚至导致父母婚姻破裂。(3)对学校和社会的危害:在学校里,多动症儿童经常扰乱课堂秩序、打架斗殴、偷窃破坏、成绩低下,使老师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患儿易受不良影响和引诱,可发生打架斗殴、说谎偷窃,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7.怀疑孩子患有ADHD,家长该怎么办?答:既然ADHD是一种疾病,所以不要讳疾忌医。如果怀疑孩子患有ADHD,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改善儿童预后有很大帮助。8.如何治疗ADHD?答:可根据患儿的情况、临床分型、对社会功能的影响,选择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行为训练。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配合也是ADHD综合治疗的一部分。9.父母应该如何对待患有ADHD的孩子?答:家庭的配合在治疗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父母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了解ADHD的一般知识,帮助孩子学会行为自我管理,配合医生正规治疗。(2)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和老师沟通,取得老师的配合。(3)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帮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4)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针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进行鼓励,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克服对孩子简单粗暴或及保护过度等不良的家庭教养方法。(5)创建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如果父母有心理问题或婚姻问题应该与孩子同时接受心理治疗。10.儿童ADHD的预后怎样?答:该病预后与患儿本身病情轻重程度以及治疗干预的早晚有关。一半左右的ADHD儿童,早期积极治疗干预,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制力的增强,成人后可以表现正常。但60%~80% 可持续至青少年期,一半左右持续为成人ADHD。
1.何为“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答: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也称自闭症,是一种儿童时期发生的以社会交往、沟通障碍、兴趣狭隘、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发育性神经功能障碍。以男孩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约有四分之三的ASD患儿伴有明显的智力障碍,部分ASD患儿具有某方面较好的能力。2. 儿童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有哪些表现?答:(1)早期表现:不会对亲人微笑,如亲人要把他抱起时,他不会伸手做被抱的准备,也不会将身子贴近母亲。(2)社交困难:特别孤独,与人缺乏交往,缺乏感情联系,即使对父母也毫不依恋,如同陌生人。但与陌生人相处,又不感到畏缩。正常儿童常以凝视对方表达自己的感情与要求,而患儿缺乏与人眼对眼的凝视,不会以这种方式表达感情与要求;患儿到5岁左右,常还无朋友,很少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缺乏情感反应,常常说出或做出一些不合社交场合的事情来。(3)语言发育迟缓:对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低下,无法理解稍微复杂一点的句子,不会用手势表示“再见”。不会理解和运用面部表情、动作、姿态及音调等与人交往。缺乏想象力和社会性模拟,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去用玩具“做饭”、“开火车”、“造房子”。有的患儿语言刻板,代词错用,如“我要”说成“你要”。(4)仪式性和强迫性行为:由于缺乏变化与想象力,患儿常常坚持重复刻板的游戏模式,如反复给玩具排队,总要玩弄自己的脚趾,对自己房间的任何变化都表示反对和不安,加家具的移位、装饰品的变化等。此外,有的患儿还可能有感知障碍,对视、听、触等多种感觉迟钝或过敏。有的存在认知障碍,智力低下,抽象思维能力很差,少数患儿可能伴有癫痫发作。3.如何早期发现孩子是否患上了孤独症谱系障碍?答:如果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征,那么极有可能患上了孤独症谱系障碍。(1)当婴儿盯着父母或者照顾他的人时,却没有表现出高兴的反应。(2)5个月左右的孩子,不发出交流的咿呀声。(3)不能辨认出父母的声音,当爸爸妈妈叫他名字时没有反应。(4)不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5)9个月后才发出咿呀声。(6)说话前很少配合手势,如挥动小手。(7)拿着某样东西,反复重复一个动作。(8)16个月大时还不能说出一个字。(9)一周岁时仍不会发出咿呀声,而且也不做任何交流性手势。(10)两周岁不能说两个字的词语。(11)即使会说话了,但却缺乏语言交流技巧,语言单调、重复。4.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病因是什么?答:目前病因尚无定论,认为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1)遗传因素:患儿的同胞发生本病的同病率较其他人为高,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较高,提示与遗传因素有关。研究发现多基因遗传的可能性较大。(2)神经生物学因素:发现孤独症病儿中存在神经递质的异常,主要涉及血小板中5羟色胺水平增高、血浆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高、阿片等神经递质异常。(3)社会心理因素:认为孤独症个体缺乏理解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这一假说很好的解释了孤独症的社交障碍。也有研究者认为孤独症的核心病因是由于执行功能的缺损。(4)器质性因素:如脑损伤、母孕期风疹感染,出生后患过脑膜炎、脑炎等。近年来,研究发现本症患儿脑室左颞角扩大较多见,提示颞叶内侧结构的病变。(5)环境因素:有人认为早年生活环境中缺乏丰富和适当的刺激,没有教以社会行为,是发病的重要因素。长期处在单调环境中的儿童,会沉溺于用重复动作来进行自我刺激,而对外界环境不感兴趣。5.确诊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需要做哪些检查?答:医生主要依靠对儿童行为的观察和病史询问,并结合常用量表如孤独症行为量表等测试来确诊孤独症。但为了排除其他的疾病,通常需要对患儿进行脑CT、MRI或SPECT、脑电图、染色体、脆性X染色体等检查和有关的心理测验和详细的体格检查。6.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应该如何治疗?答:治疗上采用教育、行为治疗及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的方法。(1)行为治疗:行为疗法是一种运用最普遍的疗法,常用的行为疗法有:行为塑造法、示范学习法、行为强化法、消退法、暂时隔离法和放松疗法。在治疗中遵循发展正常行为、个别化、个体治疗和集体治疗相结合、父母亲参与的原则。目的是促进对患儿正常行为的教育,特别是社会性行为的塑造,纠正异常行为,如刻板动作等,消除睡眠障碍、发脾气、多动等继发性症状等。(2)药物治疗:仅对个别症状可能有效,如有严重失眠、攻击、刻板行为,情绪异常、注意缺陷、多动,或伴发智力低下、癫痫等并发症时,应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药物可减轻孤独症某些症状,有效的药物可使儿童对环境和管理更为适应,但目前还达不到根治的效果,需配合特殊训练和行为矫治等综合措施,使患儿的症状能够得到较理想的改善。7.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应该如何预防?答:(1)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要从妊娠期开始预防,因为妊娠和围产期诸多因素造成的大脑损伤与儿童孤独症的发病密切相关。妊娠期病毒感染、先兆流产、出生时窒息和剖宫产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母亲妊娠期病毒感染(尤其是孕期前3月)如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均可损害患儿中枢神经而致病。(2)婴儿应尽可能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碱性矿物质,有益于孩子智力的发展。较大的儿童应少吃糖,多吃蔬菜、水果、杂粮等“碱性食物”。注意膳食的“酸碱平衡”。(3)防治儿童孤独症要采取综合性措施,要让孩子多参加各种锻炼,多参与集体活动。切勿让孩子长期过“封闭式”的生活,以免形成孤僻性格而殃及孩子终生。(4)家长要了解儿童正常发育的规律,行为发展的特点,定期带小儿体检,对儿童的异常行为早发现,早干预。8.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预后如何?答:孤独症谱系障碍的预后取决于病儿病情的严重程度、智能水平、教育和治疗干预的时机和干预程度。大多数孤独症病儿如果早期未得到积极的治疗,预后较差,表现为无法独立生活、行为功能衰退,要长期照管。孤独症儿童有较高的癫痫发生率,尤其在伴智力缺陷、脑器质性损害患儿中,约30%在青春期可发生癫痫。随着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手段的提高,儿童孤独症的预后正在不断改善。进行早期干预,提供适合个体需要的高度结构化的特殊教育手段对改善孤独症儿童的预后有很大帮助。9.幼儿有孤独症谱系障碍倾向如何处理?答:不要太早就替孩子扣上“孤独症”的帽子,因为有些正常孩子在个发育阶段的某些行为看起来也会有点像孤独症样的表现,尤其是那些语言发展缓慢、偏好视觉者,由于他们是以眼睛来学习,喜欢东张西望、双手东摸西摸的,却不爱用耳朵去听,社交能力发展也不佳,这种孩子很可能会误认为是孤独症儿童。因此,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可能有孤独症倾向时,首先应该立即去请教医生或专家做一分析与诊断,而不是自己乱下定论,同时要注意孩子学习能力的均衡发展,因为即使是孤独症的孩子,如果训练得当的话,他们的能力依然可以如同常人一般,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