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李建红主任医师每周四上午在东直门医院国际部出诊,图片为国际部互联网预约挂号平台各渠道预约二维码,大家可以提前扫码预约,国际部病人相对少一些,环境好,取药快,北京患者可以用医保卡(挂号费100元除外)~
生活中患有湿疹的人很多,一旦得了湿疹,患者常常感到瘙痒异常,严重者甚至会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当医生问起原因,许多来就诊的病人都会很疑惑:“医生,我也不知道怎么就得了湿疹?”那湿疹到底是与什么有关呢?哪些人容易得湿疹呢?西医认为,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其发生与个人先天的体质密切相关,因此过敏体质的人就更容易得湿疹。同时,可以诱发湿疹的外部因素非常多,食物(如海鲜、牛羊肉等)、吸入物(如花粉、尘螨)、生活环境(寒冷、干燥、炎热等)、接触动物皮毛或化学物质(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等均可诱发,故湿疹病人应更加留心自己的居住环境、饮食结构,如能找到触发的“开关”,便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湿疹的发生和反复。中医方面认为本病由内外两部分成因,内邪可由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导致,为发病的基础,风多责于肝,湿多责于脾,热多责于心;外感六淫邪气,为致病的条件。内外搏结,郁于肌肤,发为湿疹。且不同的发病阶段其病因病机有所不同,急性期湿疹可见皮肤红肿,有密集的丘疹,小水疱,常有渗出,可以融合成片,此期主要与湿热密切相关;亚急性期较急性期皮损红肿及渗出减轻,以丘疹,结痂,脱屑为主,此期多与脾虚湿蕴,郁而化热相关;而慢性期湿疹皮肤增厚粗糙,多呈暗红色,此期主要由于湿热未清,血虚风燥引起。药物的治疗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湿疹的治疗离不开日常的护理。那得了湿疹该注意什么?首先应注意避免各种外界的刺激。尽管湿疹瘙痒剧烈,可却要避免搔抓,因此管住手非常重要,实在瘙痒难忍建议以拍打替代搔抓。另外热水烫洗,频繁洗澡以及接触各种洗涤剂也会加重病情。亚急性和慢性湿疹应注意患处的保湿,平时洗手后、洗澡后及时外用润肤霜。饮食方面不提倡过度忌口,但也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海鲜,牛羊肉等发物,尤其是在急性发作期,可以记录饮食笔记,逐步排除可以导致病情反复或者加重的食物。另外也要重视心理的调节和精神放松,避免过度紧张,保持平稳舒畅的情绪有助于湿疹的恢复。科学预防,正规诊治,中西结合,注重调护,湿疹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皮肤病。
Q1: 什么样的斑是黄褐斑?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表现为两颧呈蝶形对称分布的大小不一的边缘清楚的黄褐色乃至淡黑色斑片,可孤立散在也可融合成大片,好发于颧骨、两颊,也可见于前额、鼻梁、口周等处。Q2:我为什么会长黄褐斑?有许多原因可以导致黄褐斑的发生,西医认为,本病可能与雌孕激素代谢有关,导致皮肤中黑素细胞活跃分泌黑色素,所以本病的高发人群为中青年女性及妊娠期的妇女。此外,口服避孕药、甲状腺疾病、劣质的化妆品,种族及遗传等也与黄褐斑的形成密切相关。中医认为,情绪不畅、焦虑紧张、暴怒等都会导致黄褐斑的发生,情志不舒,肝失条达,气血运行不畅,血不华面而滋生黄褐斑。加之肝气郁结日久,气郁化火伤及面部血络,易生瘀生斑。Q3:得了黄褐斑该如何治疗?黄褐斑成因复杂,治疗方法多样,治疗效果也因人而异,是色素沉着性疾病中较难治的疾病。首先要避免日晒,建议软防晒(涂抹防晒霜)和硬防晒(遮阳伞,遮阳帽)同时使用,尽量避免紫外线照射。外用药物可以使用一些脱色剂,如氢醌酸乳膏,选择减少色素沉着,抑制黑色素再生的药物如壬二酸、维A酸乳膏等。但外用药物的治疗周期较长,至少坚持半年以上才能见效。其次可长期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氨甲环酸以帮助淡化色斑,使用口服药时需注意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如超剂量口服氨甲环酸时可能会导致腹泻、恶心甚至引发血栓,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外用药效果不理想时,部分患者可以考虑化学剥脱术也就是俗称的“果酸焕肤”通过对表皮的剥脱来淡化色斑,或可谨慎的选择激光类治疗。保持心情愉快,中医治疗黄褐斑临床常可获良效,常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为法,但具体方药的选择需找医生面诊,由医生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辨证施治。
1. 青春痘是什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皮肤科李建红"青春痘"是民间的俗称,但很好的概括了它的特征,从字面上理解呢就是好发于青春期男女的痘痘,实际上除了青春发育期的男女外,发生人群还包括20多岁的年轻人。青春痘的医学名称为“痤疮”,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皮肤问题,医学研究认为它的发生和油脂分泌过多、毛囊口阻塞导致油脂无法正常排出,毛囊感染了细菌等因素有关,青春痘的发生还和遗传有关,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年轻时脸上发生过青春痘的话,其儿女发生的青春痘的几率要远远高于父母亲没有发生过青春痘的人。2.青春痘的表现有哪些?青春痘最常见的表现是红色的丘疹,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红疙瘩,好发于面部、胸部和背部,因为这些部位都是我们人体油脂分泌比较旺盛的部位,所以长痘的人往往伴有油脂分泌增多的现象,如果油脂分泌多的部位发生了红色的斑片,表面有脱屑、瘙痒甚至流水的情况,称之为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容易和青春痘伴随发生。除了常见的红疙瘩以外,青春痘常见的表现还有脓疱,就是俗称的“小脓头”,有的甚至会发生大脓包,此外还有闭合性痤疮-也就是俗称的白头粉刺,开放性痤疮-也就是俗称的黑头粉笔,一些严重类型的痘痘还可以形成囊肿、结节甚至形成瘢痕。3.正确认识青春痘青春痘是年轻人特有的一种皮肤问题,一般过了青春期是可以自愈的。年轻人的话一般过了25岁的话会自行缓解。青春期男女面部发生少量的青春痘是正常现象,不必紧张和焦虑,注意科学护肤,从日常生活和饮食调护一般都是可以自行缓解的,或者可以配合使用一些祛痘功效的外用药或护肤品,如果痘痘发的特别严重的话,可以到正规医院请皮肤科医生诊治,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配合外用药物及面膜、照光等方法往往可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4.护理和饮食调护得了青春痘不要紧张、不要焦虑,首先要注意从日常生活、饮食和护肤等方面进行调护。生活上一定要避免熬夜,睡好“美容觉”对痘痘的恢复也是至关重要的,不熬夜的概念是指晚上十一点之前必须睡觉;饮食上要注意清淡、有规律,避免油腻、辛辣、甜食等可能加重油脂分泌的食物,不要喝酒;日常护肤方面,要科学的清洁面部,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祛痘去油功效的洗面奶,但需要注意的是面部清洁并不是越勤越好,每天两次就够了,洗的过勤的话反而会适得其反导致面部分泌更多的油脂,再者,不要外用过油的润肤乳,尽量减少打粉底和化彩妆,以免加重毛囊口的阻塞和感染;口服和外用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呢,就是不能自己用手指甲挤压痘痘!不恰当的挤压可能会导致感染加重,痘印重而且难以消退,要到医院里请专业的医护人员用专用的器械进行清理。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局限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病,是指以皮肤出现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白色斑片,且与周围正常皮肤的交界处有色素沉淀圈,边界清楚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皮肤病。“白癜”之名首见于《诸病源候论 白癜候》:“白癜者,面及颈项身体皮肤肉色变白,与肉色不同,亦不痒痛,谓之白癜。此亦是风邪搏于皮肤,血气不和所生也。”现代中医称之为“白驳风”。而在中医文献中白癜风又称“斑白”、“白癜”、“斑驳”。《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记载:“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这段条文揭示了人与天地四时相应,唯有顺应外界四时的气机变化,才能保持人体健康。应当遵循春夏扶持人体阳气,秋冬培补人体阴气的原则。关于冬季养生最为古老的文献记载同样来源于《黄帝内经》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此段描绘了冬季三个月的气候特点,并从起居、情志等方面提出了冬季养生的要旨,强调顺应冬季气候养生对维护肾藏功能对重要性。顺应冬季“藏”的特性养生和治疗对于人的健康尤其具有特殊的意义。其一,人体在经过春生、夏长、秋收三个季节后,自身的元气消耗许多,而冬季对于人体正是一个休养和补充的佳季。只有顺应冬藏特性进行养精,才能为来年的生机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二,冬季养生主要是肾藏精功能的养护。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精皆来源于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若肾不藏精、或守不足,精气虚弱,轻则使人疲倦乏力、腰酸无力、精神不济、头目眩晕,重则可影响其他脏腑,使脏腑失充,诸病由生。因此,冬季对肾及肾精气的养护尤为重要。且冬季,正是阳气转至收敛丰藏的阶段,此时阴气偏盛,应顺应阴气主静、主藏之势,注重养阴,宜滋阴补肾、益气养血,这样到了夏季,阴阳调和,原有夏季加重或发作的疾病症状会减轻。中医的这种观点体现到临床中就是“夏病冬治”的思想。根据多项临床病例研究发现白癜风发病或加重多与季节有关,以夏季多,冬季少,究其原因可能与太阳暴晒时间、强度有关,由此考虑白癜风为中医所称的“夏病”。就如白癜风这种常在夏季发病、加重的疾病,一般在冬季处于稳定期,而此时如果能在冬季通过合理的中药治疗、调理,便可加强和巩固治疗效果,来年出现的症状、体征维持在稳定的状态甚至减轻。有研究发现在不同的西医分型中,泛发性和散发性白癜风的中医证型中肝肾不足证的比例最高。中医理论认为久病入肾,泛发性白癜风多由局限性、散发性转变而来,病程较长,久病肝肾真阴耗损,精血不足,肌肤失养而生白斑。所以补益肝肾是白癜风治疗重点。这与“夏病冬治”不谋而合,冬季为滋阴养精的最佳阶段,此时若坚持中药调理治疗,滋补肝肾,疗效可能较夏季治疗时明显,并能很好的控制病情发展。目前白癜风常规中医治疗以扶正祛邪、标本兼治,内外治结合为原则。白斑发展迅速时,以祛邪为主;白斑静止不变时,以扶正为主。中医认为白癜风的发生多是“因虚感邪,入于皮肤络脉,络脉瘀滞”,“虚”主要责之于脏腑;“邪” 即外感六淫等邪气 ;“瘀”为虚、邪的病理产物。因此,以补益肝肾、祛风通络、活血化淤为目前临床中医治疗白癜风的三大治则。冬季治疗白癜风主要考虑肝肾不足证、气血瘀滞证、气血亏虚证、肝郁气滞证。(一)肝肾不足证,该证多见于体虚或有家族史的患者。病史较长,白斑边界清楚,脱色明显,斑内毛发变白,皮损局限或泛发,伴有头昏耳鸣,腰膝酸软,夜尿增多,舌淡或红,少苔,脉细弱。治则以滋补肝肾,养血祛风。方选六味地黄丸或五子衍宗丸合二至丸,神疲乏力者可加党参、白术。(二)气血瘀滞证,多有外伤,病史缠绵。白斑局限或泛发,边界清楚,局部可有刺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涩。治则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方选通窍活血汤加减。局部有刺痛者加穿山甲、白芷;发于下肢者加牛膝、木瓜;病久者加苏木、白蒺藜、补骨脂。(三)气血亏虚证,多见白斑浅淡,肌肤不荣,病程日久,进展缓慢,伴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唇舌爪甲淡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而涩。治则为补气养血,和血通络。方选八珍汤加减。(四)肝郁气滞证,见白斑散在分布,无固定好发部位,皮损发展缓慢,常伴随情绪变化而加剧,以女性多见。可伴有胸胁胀满,性急易怒,月经不调,舌质正常或淡红,苔薄白,脉弦。治则以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方选逍遥散合四物汤加减。心烦易怒者加牡丹皮、栀子;发于头面者,加蔓荆子、菊花;发于下肢者加牛膝、木瓜;伴瘙痒者加蝉蜕。
荨麻疹是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2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发过一次荨麻疹。典型的皮疹表现为风团,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的“风疙瘩”“饭疙瘩”。皮疹大多数可以在24小时内自行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容易反复发作。部分严重患者可以出现喉头水肿及胃肠道风团,表现为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恶心、呕吐及腹痛腹泻等,其中严重的荨麻疹还有可能引起休克危及生命。本文就荨麻疹患者们最关心的问题总结回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是什么原因引起荨麻疹? 引起荨麻疹的常见原因主要有:食物及食物添加剂;吸入物;感染;药物;物理因素如机械刺激、冷热、日光等;昆虫叮咬;精神因素和内分泌改变;部分内科疾病及遗传因素等。具体原因需要结合病史及必要的检查,即使这样,仍有一半以上的荨麻疹,特别是慢性荨麻疹不能明确病因。 中医一般认为多与风邪有关,风邪或从外感,或从内生,外感者常有气血不足,不能很好护卫机体,而外感风寒或风热邪气,邪气阻滞机体表面的气血运行,就可发荨麻疹;内生者或常吃油腻发物,脾胃虚弱,形成湿热,或者阴虚血燥,这都可以从体内形成风邪,发在皮肤肌肉,就可能发作荨麻疹。 2.荨麻疹是否与免疫功能底下有关系? 荨麻疹和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当机体的免疫功能发生紊乱,激发机体发生变态反应即可能引起荨麻疹的发生。这种免疫紊乱并非免疫功能低下或者出了多大问题,仅仅是引发荨麻疹相关的免疫紊乱。 3.荨麻疹一般是怎么分类的?有什么区别吗? 一般根据患病时间,我们将荨麻疹分为急性与慢性,分界的时间在6周,如果在6周以内的称为急性荨麻疹,而6周以上的为慢性荨麻疹的。一般来说,急性荨麻疹大多起病急,有明确的原因或诱因,多与感染或食物过敏有关,多在数周内可疲愈;而慢性荨麻疹大多病因不明,病程可长达数年或至数十年。 4.丘疹性荨麻疹也是荨麻疹吗? 丘疹型荨麻疹一般不认为是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可能与昆虫叮咬有关,呈梭形,可有水疱,不易消退,往往持续5~7天才会好,而且消退后会有色素沉着,好发于春秋季节。荨麻疹是成批出现,1~2小时消退,一般不会超过24小时,消退后不留痕迹。治疗上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氧化锌洗剂或者皮质类固醇霜剂止痒消炎;继发感染时,可予外用药物或内服药物抗感染。 5.荨麻疹该怎么治疗? 目前荨麻疹的治疗,根本方法是祛除病因,如避免接触过敏原或抗感染治疗。但很多患者不能明确病因,或注意避免过敏原仍反复发作,这常与患者自身的超敏体质有关,一般首选抗组胺药物抗过敏治疗,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咪唑斯汀等。中医治疗可以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四诊合参,进行辨证治疗,祛除外邪,调理气血及脏腑功能,可以改善患者机体的功能状态,从而缓解症状,减少复发。 6.荨麻疹可以使用激素治疗吗? 慢性荨麻疹不主张使用激素治疗。激素的应用一般限于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的患者,特别是伴有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的患者。如果长期应用激素,不仅不能预防复发,而且停用后对其他药物治疗反应差,并有很多的副作用。 7.荨麻疹患者是否需要忌口呢? 需要对明确的过敏原和辛辣、海鲜、酒等刺激性、易过敏食物忌口。 荨麻疹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进食某些致敏食物所致,此时忌口,对发病、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急性荨麻疹患者应避免辛辣、海鲜、酒等刺激性、易过敏食物(常见的是动物蛋白性食物,如鱼、虾、蟹、牛奶、奶油制品、蛋类等,其次为植物性食物,如竹笋、菠菜、蘑菇、蚕豆、柑橘、李子、草莓类,以及坚果如栗子、白果、核桃、花生酱及芳香的调料等所谓“发物”),以免加重荨麻疹症状。对于病因不明确的患者,部分患者发病期间处于“高敏状态”,更容易对多种平时不过敏的食物、接触物品过敏,所以一般推荐食物排除法,即仅允许吃清淡的不常致敏的食物,然后一种一种地增加易致敏食物,观察反应,确定某种或某些致敏食物,然后严格忌食。 8.怀孕期间发荨麻疹怎么办? 一般建议外用炉甘石、氧化锌等治疗为主。如果病情需要,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抗组胺药物或中医中药治疗,相对安全。 9.慢性荨麻疹究竟能发多久可以好? 一般来说,慢性荨麻疹的自然病程是3~5年,也就是说,疾病大多在3~5年后可自然缓解。但20%的患者病程可超过10年,少数患者甚至可能持续20年以上。对于这类患者中医中药治疗常能改善症状,减少复发,对于缩短病程有良效。
http://www.tv120.com/index.php/baikeshipin/index/id/6245.shtml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中医称之为“白疕”,是皮肤科最常见皮肤病之一。患者前来就医时,除了关心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外,最常问到的问题就是关于银屑病能否“去根儿”。作为医生,为患者解除病痛是最大的心愿,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医学发展到今天,大部分的疾病都不能根除,银屑病就是其中一种。尽管科学家们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努力,银屑病的确切病因仍然是个未解之谜。目前的研究认为银屑病的发病与多基因遗传,感染、代谢障碍、免疫功能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但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现有的治疗药物只能控制症状、减少复发,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该病,也就是说目前还没有能给银屑病“去根儿”的方法。在临床上经常碰到一些患者,盲目轻信不正规医院或诊所的所谓“去根儿”的宣传,追求药物的快速见效,盲目的寻求治疗,结果不仅耗费了金钱和时间,而且导致了病情加重或造成了对内脏器官的损害,非常令人痛心。作为医生最常见到的就是,用了一些不明成分的口服中药或者注射剂,短时间内效果明显,但一旦停药皮损复发,因此长期使用这些药物,或者说是对药物形成了依赖性,经过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后,本来是最轻的寻常型银屑病,结果演变成了严重的类型,如脓疱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还有的由于滥用药物造成了肝肾功能的损害,甚至还有病人因为使用了一些有毒的药物导致皮肤癌的发生。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能够很好的控制银屑病病情,减少复发;大大提高生活质量,而且还不伤害内脏的健康。目前我国和欧美许多国家都出台了银屑病的诊疗指南,提倡银屑病的正规安全治疗;中医对银屑病的病因病机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目前各位医家多认可“从血论治”,认为血热是银屑病发生的重要病机,中医辨证施治治疗银屑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采用口服和外用中药的方法能有效的控制和减少银屑病的复发;中药浸浴疗法配合光疗能促进银屑病皮损更快的消退。所以,得了银屑病不要紧张,不要焦虑,要到正规医院请医生诊治,不要盲目相信广告宣传;要做到从心平气和,从容对待,学会和银屑病“和平相处”,用安全有效的方法将病情控制,减少复发,让其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干扰降到最低。
常见的光敏性食物:蔬菜类如芹菜、灰菜、紫云英、雪菜、莴苣、茴香、苋菜、荠菜、萝卜叶、菠菜、养麦、香菜、红花草、油菜、芥菜等;水果类如无花果、柑橘、柠檬、芒果、菠萝等;海鲜类如螺类、虾类、蟹类、蚌类等。常见的光敏性药物:抗生素如金霉素、强力霉素、土霉素、二甲胺四环素、诺氟沙星、氟罗沙星、氧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磺胺药、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真菌药物如灰黄霉素、伊曲康唑、酮康唑;口服降糖药D-860;镇静药如异丙嗪、氯丙嗪;利尿药如双氢克尿噻、珍菊降压片、复方降压片、常药降压片、开富特(复方卡托普利)、复哌嗪片、复方罗布麻片;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扑尔敏等;其他如阿司匹林、萘普生、胺碘酮、维甲酸类、噻嗪类和苯佐卡因常可引起光变态反应。中药:仙鹤草、当归、连翘、前胡、三九胃泰、补骨脂、马齿苋、紫云英等。光敏性反应发生三个要素:1. 体质特异性敏感;2. 有足够剂量的日光照射;3. 有足够剂量的光敏性物质摄入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