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一个人太久了?总觉得时间在翻倍的过。我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只觉得丢了很多。星星还是那颗星星,但被霾遮住了光明。我怀念狗屁不通的光阴,最初的节奏你听:(二八二五六 二八二五七 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八三五六 三八三五七 三八三九四十一)你知道我有多想回到老家活泥巴,再邀子那些光腚伙家去坑里逮青蛙,给俺爷爷卷袋烟叶 听俺奶奶拉拉呱,他们这一代人没有文化但是很伟大,我想不起来那台黑白电视演哩啥,也想不起来鞠萍姐姐当年说哩话,我找不到我跳房子踢哩那片瓦,谁知道我哩弹球和票夹都放哪里啦,一个沙坑一个秋千俺就能玩一天,饿了爬到树上摘点槐花吃点榆钱,马泡有多香,桑葚有多甜,溜溜菶菶架戏台,再抓把黑添添。谁捅了马蜂窝谁被蛰哩疙瘩多,谁晚上尿了床白天就得少玩火,谁骑着大梁自行车 扎过麦秸垛,谁哩作业最多谁就捞不着一起唱儿歌。我想俺姐姐分给我哩那块糖疙瘩,我很后悔当年为啥老是欺负她,现在我有了外甥还在欺负她,我说老姐啊老姐,你真的辛苦啦,每天放学俺爸爸都会骑车接我回家,他说谁能多吃饭就给谁买贴画,偶尔老师也会叫他去学校谈谈话,他回来打了我一巴掌自己也哭啦,俺妈妈给我打哩毛衣总是有点大,直到长大我才明白那是因为啥,她的委屈都在心里不善于表达,但我知道她最牵挂哩就是俺姐弟俩,其实我很想看爸爸妈妈再吵一次架,但94年哩全家福往后不再有啦。爸爸、妈妈、姐姐,你们都在干嘛?我想你们,更想回咱以前那个家。我多想和俺老表再一起逃节课,去蒙山商场打游戏机一直打到饿,抽哩第一口烟应该是两毛钱哩飞鸽,喝哩第一口酒是不是兰陵我不记得,我踩着张家斌哩肩膀爬过几次墙头,和赵顺去工地上偷过几个钳口,在体育场拜把子磕过几个响头,看看以前哩合影 造型 儿哩也 全是非主流,在路边听我和君耀唱歌哩人成群结队,他们说俺俩玩音乐 但俺俩是为了漏味,有人看俺不愤儿是为了争小闺女,想想那些屁事 哎呦 真是味儿,能弥补失去哩童年莫过于咱们哩初恋,那时候什么都不图只是一味的想和她见面,看着她哩照片 感觉每天都是晴天,那些上课传过哩纸条现在只能在心里默念。我写了这么多不是想歌颂我哩童年,只是想把咱80后的回忆翻出来做个意见,给亲情留个纪念 还爱情一次祭奠,对兄弟说声抱歉 挥手向青春告别,在传统教育和独立之间迷惘着寻找出路,我们扮演了改革开放哩宠儿尴尬哩幸福,你有多久没对着自己哩眼睛好好哩认个错,那么接下来让咱们一起对号入座,有多少人为了眼前放弃自己的明天,有多少人为了明天又在扼杀今天,有多少人为了今天寄生给了欺骗,又有多少人欺骗只为换取一丝尊严,有多少人为了尊严却活在别人胯下,有多少人活在胯下只为养活一家,有多少人为了一家老小四海为家,有多少人漂泊日夜思念朋友和爸妈,有多少人指手画脚的给别人讲着道理,有多少人讲完道理自己却不讲道义,有多少人纹着道义却出卖自己的兄弟,有多少人从你的兄弟变成了你的凶器,有多少人付出总是很难得到回报,有多少人面对镜子留着眼泪微笑,有多少人笑着在暴雨中疯狂奔跑,有多少人为了名利戴上了冰凉哩手铐,有多少人为了苟活背叛了最初的理想,但坚持了理想的却又混不到车房,有多少人为了车房要还一辈子外账,他还了外账也是拆了东墙补上了西墙,有多少人的婚姻没有出现过裂缝,嘴上骂着小三自己却破坏别人的家庭,有多少人的亲朋好友被钱给逼疯,他却无动于衷的在夜总会里晃着筛盅,有多少的通讯设备安装了无数功能,但携韧歌锻薰蹬铬拳共哗总是和最亲最近的人无法沟通,有多少人多少事其实我们都懂,但懂的太多最后智商却变成了狗熊,有多少人听到这里听着听着累了,有多少人听到这里听着听着哭了,有多少的故事我们永远回不去了,有多少思念的人在天堂听着。
有一个123简单判断办法:1. 一些很奇怪、很特别、很不可思议等等问题在一个人身上持续出现1周,这个时候要警惕了;2.周围人或者家属,会感觉这个人的行为、语言等不合时宜,有点不符合社会规范等,也就是咱们时常说的犯“2”;3.学习成绩、工作能力等等下降30%,也就是以前评价这个人100分,突然变成了不到70分了,这时候更须警惕。总之出现这些问题建议尽快就诊专科医院!!!本人不想去怎么办?其实医生也没有好办法,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处理了。
妻子抑郁了 林娜和丈夫结束了3年的恋爱旅程,去年元旦步入了婚姻殿堂。他们是研究生同学,毕业后一起来到上海,为了将来美好的生活誓言一辈子打拼,从组间一个小家庭开始。他们没有房,没有车,有着对彼此的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半年后,林娜的豪情被慢慢消灭,工作的不顺,令人望而却步的房价,理想似乎就要远去。林娜抑郁了,她觉得无望无助,没有半点动力,一回到租住的房子里就感到压抑委屈,动不动就冲着老公发火,摔东西,甚至想到自杀。 林娜的老公是个充满激情的小伙子,事业蒸蒸日上,薪水节节攀升,除了忙碌的工作之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哄林娜开心,每天给林娜灌输美好生活就在未来的鸡汤。 逐渐,林娜厌倦了,情绪越来越糟,她觉得老公畅想的未来都是虚无的狂想。老公替林娜预约了心理咨询。 抑郁可能是他们的需要 林娜的抑郁很有特点,她在单位可以微笑面对任何人,甚至感觉不到心情低落,只要一下班,她的抑郁就来了。似乎,这个抑郁是为老公准备的。 我对这对小夫妻说:有没有可能是你们的小家庭需要这个抑郁呢?他们面面相觑,不置可否。 林娜说,我不知道是不是我们需要抑郁,但是我总想,如果我和他一样像打了鸡血似的奋斗,我们不像夫妻,像“合伙人”。很显然,抑郁成了林娜应对家庭生命周期发展的策略。 随着林娜的抑郁一天天好转,她的工作有了起色,职位得到了晋升,似乎这个小家庭在平稳度过这个艰难的阶段。 但是,我观察到,当林娜的抑郁好转时,老公似乎有些不安。我问林娜,有没有可能你的抑郁好了,你老公会变的不开心了? 林娜笑着说,他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因为我不再需要他的那些鸡汤了。那次咨询后,这对小夫妻就没有再来咨询。 丈夫抑郁了 半年后,林娜预约了咨询。 她说,我这次是替老公预约的,他现在情绪很糟糕,像只被斗败的公鸡,整天垂头丧气,抱怨不断。这不就是一年前的林娜吗? 我好奇地问老公,你们家的“病”好像会转移,这次你是怎么把坏情绪转移到自己身上来的呢? 老公叹了一口气,你上次说我妻子抑郁好了,我是不是有些不开心,我当时是被惊讶到了。但是回去后我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好像她的病好了,我会有更大的压力。 病情转移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精神病学家们就发现了一个令人迷惑的现象。当病人开始好转的时候,家庭中其他家庭成员可能就会变糟,就好像这个家庭需要一个有症状的人。 著名心理治疗大师Jackson(1954)曾经治疗过一个患抑郁症的女性,当她开始好转时,她的丈夫却抱怨她的情况越来越糟糕;当她继续改善时,丈夫失业了。最后,这位女性完全好了,她的丈夫自杀了。 这样的家庭互动中,就像玩做迷藏的游戏,谁生病不重要,只要有人扮演这个角色就可以,这种现象被称为“病情转移”(Shifting Disturbance)。 更为常见的病情转移是发生在家庭中孩子身上,他们常常被标签化为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家庭治疗大师Minuchin介绍过一个典型的病情转移案例。一个有着奇怪行为的年轻人因试图抓瞎自己的眼睛而多次住院,这个年轻人在医院表现正常,可是每次一回家就会有自残行为。 后来得知,这个年轻人和母亲的关系非常紧密,父亲是个病态的赌徒,经常无故消失,最长达7年。当父亲神秘地归来时,儿子开始有了奇怪的自残行为。 Minuchin在家庭治疗中对年轻人的父母说:他在用一种很奇怪的方式告诉你们,他愿意被看成一个孩子,在医院他23岁,可是一回到家,他就变成了6岁。 Minuchin又对这个年轻人说:你为了母亲要抓伤自己的眼睛,于是她就可以有些事情可以担心了。你是个好孩子,好到要为父母牺牲自己。 这个个案说明,父母有时候会运用他们的孩子作为缓冲器去保护他们自己不能处理的亲密关系,孩子又无奈地接受了这个角色。 我病了,其实不是我病了 在临床治疗中,病人在医院的表现良好,一回到家就病情反复,或者依据规范化治疗,使用了很多药物依然无效时,这类病人们几乎都处于这样的家庭旋涡中。 明轩是一位24岁的小伙子,2年前被医院诊断为“双相障碍”,前后一共住了5次医院。他这两年大部分时间是在精神病院度过的,被迫从重点大学退学。 他被医院判定为难治性病人,让医生头疼的症状是,他总是说活着没有意义,出院后只要与母亲有冲突,就站在阳台上说要自杀。母亲苦苦哀求,答应他的任何要求,然后又会强行把他送到医院,周而复始。 最后一次出院,医生给他用了三种抗抑郁药,两种心境稳定剂,一种抗精神病药,期间还做了十余次电休克,但是消极的想法依然存在。他就这样到处打败医生,被塑造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病人,又无能的孩子。 明轩的家庭结构就像Minuchin治疗的个案,与母亲关系特别亲密,父亲因工作长年在外地,母子关系即亲密又冲突,他用自杀的症状让母亲有存在的价值,让自己永远以孩子的角色留在家里,来保护母亲,守护家庭,不让他们面对自己的困难。 如果家庭结构不改变,这样的症状,用药是治不好的。 改变,从关系开始 当老公心情烦躁,唉声叹气是时,林娜也是以鸡汤文来鼓励老公:你是很棒的,你可以的,你可以这样做……潜含的意思是:你的情绪不能这么糟糕,优秀的人是不能有坏情绪的。 当她们开始换一种沟通方式时,抑郁就无处遁形,也就从这个家里逐渐消失了。 当父母之间开始凭借自己的力量来处理家庭矛盾,重新开始对话时,焦点从孩子身上转移,孩子就会从枷锁中解脱出来,专心发展自己,疾病会慢慢好转,甚至消失。 转自上海师兄陈发展医生
抑郁障碍是导致非自然死亡和持续性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其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单胺递质系统和抑郁障碍的关系是迄今为止研究最多、了解最深的方向之一。现有的抗抑郁药都是通过单胺能机制起作用,但是这些抗抑郁药还有很多的局限性,如起效延迟、治疗中的一些不良反应影响着治疗依从性,和停药后可能的撤药反应等。目前越来越关注抑郁障碍发病的非单胺能机制,如神经发育异常和生物节律紊乱。本综述总结了抑郁障碍生物节律紊乱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一、生物节律及其作用 1.生物节律:早在18世纪,法国科学家Jean-Jacques就描述了植物叶子运动的生物节律独立于外界光线明暗时间,因而提出了自然界存在生物钟,即能产生周期性节律且独立于任何外界的周期,比如外界光暗周期的影响。 有机体这种生理节律就是生物节律,其形成与地质循环有关,比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产生白天和黑夜、夏季和冬季,使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周期性波动,因此有机体表现出与日周期、季节周期同步的节律。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s)是生物节律之一,是有机体在内部生物钟控制下产生的生物化学、生理学、行为过程的约为24 h的循环周期。 2.昼夜节律的调节: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报道视交叉上核的损害可导致昼夜节律消失,显示视交叉上核是哺乳动物机体内昼夜节律的起搏器或生物钟,其调节着每天的睡眠觉醒周期、代谢过程、激素释放、核心体温、食欲及身体其他生理活动的节律。大部分哺乳动物的视交叉上核产生略长于24 h的昼夜节律。 视交叉上核自身的节律性主要受光信息影响。视网膜节细胞轴突构成的视网膜下丘脑束(从眼球至视交叉上核)是外界光信息进入视交叉上核的主要途径。通过多突触连接,视交叉上核有效抑制上交感神经节(给予松果体去甲肾上腺素能刺激)的活性,此环路使光线抑制松果体分泌及释放褪黑素。褪黑素为非光学信号,其与光学信号相互作用控制着昼夜节律,是重要的生物节律和睡眠同步剂,其分泌与昼夜、季节周期紧密相连。在夜晚,昼行和夜行哺乳动物体内的褪黑素均会出现1个峰值。在正常人,褪黑素在睡眠开始前2h,夜间核心体温刚开始下降前开始分泌,血浆皮质醇的浓度在傍晚达到最低点,在清晨即醒来不久达到最高点。褪黑素也通过与褪黑素1型(MT1)和褪黑素2型(MT2)受体作用于视交叉上核神经元。这样,环境的光暗循环持续不断地影响视交叉上核,使之将有机体的所有功能和行为与外界光暗交替同步。除光信息外,日常行为活动(进食时间,睡眠,情绪,工作,活动等)同样影响视交叉上核的输出。另外,除MT1、MT2受体外,源自中缝核的5一羟色胺(5-HT)神经投射通过作用于5-HT受体(5-HT2C受体和其他5-HT受体)调节视交叉上核。 近年来,有关生物钟分子遗传学机制的研究较多。现已发现8个生物钟基因( Bmall,Clock,Perl,Per2,Per 3,Cryl,Cry 2,Timeless),这些基因及其所表达的蛋白质产物组成反馈环形成昼夜节律。但是,生物钟的形成机制非常复杂,如现已识别出很多新的生物钟成分,增加了生物钟调节机制的复杂度;其次,决定生物钟功能的不仅限于蛋白的转录水平,生物钟蛋白转录后的修饰过程也起非常重要作用;而且,染色体重构也对调节生物钟主要蛋白的表达起关键作用。 3.昼夜节律的作用:爱因斯坦曾说:“时间存在的惟一意义是不使所有事件同时发生。”这话同样也适用于生物学,即事件应该在恰当时机也就是生物环境处于恰当状态时发生。因此,恰当的同步化是健康有机体的特征;而缺少同步化时则可能诱导各种症状发生。如快速动眼期的肌肉放松状态如果发生在其他时间,醒着的人可能有不能移动感或突然瘫倒或在快速动限期将侵略性的梦付诸行动。 昼夜节律系统协调包括睡眠觉醒、体温调节、内分泌、免疫、心血管、代谢系统在内的关键的生理组成部分,对于维持每天的睡眠觉醒周期和幸福感起着主要作用。昼夜节律紊乱可能导致癌症、睡眠障碍、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胃肠道和心脏疾病。昼夜节律紊乱导致疾病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抑郁障碍与昼夜节律紊乱 1.抑郁障碍的昼夜节律紊乱表现:抑郁障碍患者昼夜节律紊乱表现形式的差异很大,有些患者为时相提前,表现为人睡早、早醒,褪黑素、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提前分泌;而另有些患者为时相延迟,即入睡困难、晚醒;还有些患者为生物节律(包括核心体温、褪黑素、皮质醇的血浆浓度和睡眠觉醒时间)彼此间及与外部环境节律同步性的异常,关键的生理周期如睡眠、情绪、认知等之间联系的崩溃导致多种睡眠类型、过度睡眠、觉醒时疲劳、情绪低落和认知削弱。抑郁障碍也常表现为某些昼夜节律的关键特征如核心体温和皮质醇血浆浓度波动幅度减小。此外,抑郁状态时每天情绪的变化及早醒是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之一;情绪的季节变化是季节性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之一。 睡眠节律紊乱是大部分抑郁障碍患者的核心临床表现,如睡眠潜伏期延长,夜间觉醒次数多,白天则出现睡眠增多、容易疲劳或打盹。多导睡眠监测仪的检测显示,抑郁障碍患者的睡眠结构的改变包括慢波睡眠减少,快速动眼睡眠减少,第1个快速动眼睡眠的潜伏期缩短,1期、2期睡眠时间增加。快速动眼睡眠由昼夜节律系统调节,非快速动眼睡眠(1期、2期和慢波睡眠)主要由同步睡眠系统调节。因此,抗抑郁治疗的目标则不仅要恢复睡眠觉醒的形式,还要再同步化依赖昼夜节律的生物特征及其与外部环境间的联系。 2.昼夜节律紊乱是抑郁障碍的原因和病理机制之一:抑郁障碍与昼夜节律紊乱间的相互关系很早就被研究者所注意,并提出了昼夜节律紊乱可能是抑郁障碍的重要发生机制之一。有研究结果提示,生物节律紊乱与情感障碍有一些共同的遗传学危险因素及类似的环境决定因素。在大鼠、小鼠、人类单胺氧化酶A的启动子中发现共同的CLOCK/BMAL1或NPAS2/BMAL1二聚体的潜在结合位点(E-Box成分),生物钟蛋白能调节单胺氧化酶A的启动子,且E-Box成分的活性表现出昼夜节律性。另外,生物钟CLOCK基因第19个外显子缺失的变异小鼠中腹侧被盖区单胺能神经元活动增加,并与情感障碍患者的行为表型相关;个体表现出食欲刺激的奖赏值改变,抑郁和焦虑样行为。并且,生物胺能神经元调节生物钟基因的表达,如体外培养的纹状体神经元表达多巴胺受体和生物钟基因,多巴胺2型(D2)和多巴胺3型(D3)受体激动剂喹吡罗对鼠类CLOCK和PER1表达有抑制作用,D1受体激动剂SKF38393对鼠类PER1、CLOCK、mNPAS2和BMAL1有普遍刺激作用;体内研究也显示,系统给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对纹状体生物钟基因表达有类似作用,小鼠纹状体喹吡罗诱导mPerl蛋白水平改变。综上所述,分子钟和多巴胺系统似存在密切联系。这从分子水平上解释了昼夜节律与抑郁障碍症状上的联系。 最近,有人报道了关于昼夜节律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抑郁障碍患者存在免疫激活和细胞因子增高现象,且细胞因子升高可能是抑郁障碍发生的原因之一。在光线剥夺的持续黑暗环境后,大鼠出现抑郁样行为,这与海马细胞增殖减少相关。此时生物学诱导的抑郁状态与血浆白介素一6、海马白介素一6、白介素-1I型受体水平的升高有关,也改变了海马生物钟基因per2和npas2蛋白水平。使用转录因子NF-KB通路的药物阻断剂显示,NF-KB信号介导持续黑暗环境对抑郁样行为、海马细胞增殖、大脑和血浆白介素一6表达水平、生物钟基因表达调节的作用,且持续黑暗环境的大鼠海马NF-KB的活性增加。白介素一6基因(NF-KB的目标基因之一)敲除的大鼠未出现持续黑暗环境诱导的抑郁样行为,表明白介素一6在此过程中的中枢性作用。 昼夜节律与单胺系统间存在密切联系。单胺神经递质的合成、分泌及其受体功能受昼夜节律的影响,使用免疫印迹法分别测量视交叉上核损坏和假损坏的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伏隔核、尾状核多巴胺转运体及酪氨酸羟化酶在光照4h及黑暗8h的表达;视交叉上核假损坏的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多巴胺转运体在光照4h的表达低于黑暗8h,而视交叉上核损坏的大鼠无差异;视交叉上核假损坏的大鼠伏隔核多巴胺转运体在光照4h的表达高于黑暗8h,视交叉上核损坏的大鼠无差异;尾状核多巴胺转运体的表达不受时间或视交叉上核的影响。内侧前额叶皮质酪氨酸羟化酶的水平不受时间或视交叉上核的影响;视交叉上核假损坏的大鼠伏隔核酪氨酸羟化酶的水平在黑暗8h更高,视交叉上核损坏的大鼠高的更明显;视交叉上核假损坏的大鼠尾状核酪氨酸羟化酶的水平轻度提高,视交叉上核损坏的大鼠无差异。因此,多巴胺转运体和酪氨酸羟化酶在上述脑区的表达差异依赖于视交叉上核。 从临床角度看,很早就有关于昼夜节律紊乱与抑郁障碍或相关情感障碍间潜在联系的假设。如光照时间不足所致的昼夜节律紊乱是季节性情感障碍的成因;昼夜节律功能紊乱是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昼夜节律紊乱可导致如下表型:抑郁情绪、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骨骼肌疼痛、正常的主观白天能量水平变化消失。研究显示,抑郁障碍患者夜间褪黑素的释放减少,这可能和抑郁障碍患者睡眠紊乱有关。大约90%的抑郁障碍患者有睡H民质量差的主诉。 关于昼夜节律紊乱如何诱发抑郁障碍,研究显示与抑郁障碍发生有关的脑区同时和睡眠觉醒周期有关。一些抗抑郁药治疗起效后,部分患者的睡眠质量会随之改善,另外有些抗抑郁药治疗引起失眠或过度镇静。这些现象提示,抑郁障碍与昼夜节律之间有着共同的中枢调节环路。并且,抑郁障碍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增加,皮质醇节律紊乱,而持续的高皮质醇血症可导致快感缺乏及代谢改变。因此,皮质醇节律紊乱可能诱发抑郁障碍。此外,昼夜节律紊乱和情感障碍有共同的遗传学危险因素和类似的环境决定因素。相关的环境因素包括持续长时间睡眠紊乱、酒精和其他物质滥用、越经线旅行、轮班工作、其他躯体情况(如急性感染)。以恢复正常昼夜节律功能为目标的行为和药物干预不仅可明显改善患者情绪,亦可明显改善认知和白天疲劳。 3.调节昼夜节律可能是抗抑郁治疗的机制之一:最近的一些研究显示,电休克治疗和作用于多巴胺能和5-HT能神经递质系统的药物(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氟西汀、米帕明等)有相似的作用模式;要么通过直接抑制糖原合成酶3(GSK3),要么通过使其磷酸化。CSK3涉及很多细胞功能,参与单胺能信号的调节、神经保护作用、神经可塑性、糖皮质激素和雌激素活性调节及昼夜节律调节;GSK3还是生物钟的中枢调节器,因此对昼夜节律的调节也是药物发挥其治疗效果的机制之一。锂盐是难治性抑郁障碍常用的情感稳定剂,大量证据支持锂盐的治疗作用可能和其对生物钟的直接作用有关。锂盐能剂量依赖性地延长啮齿类动物昼夜节律周期,延长体外培养的视交叉上核神经元的放电周期,其分子机制之一可能是抑制GSK3。如锂盐治疗的大鼠和GSK3敲除大鼠能延长大鼠纤维母细胞的mPer2周期,GSK3促进了与负反馈环和正反馈环(REV-ERBα)连接的PER2的磷酸化,这些反馈调节蛋白分别调节PER2的定位和稳定性。也有证据显示GSK3β -50的T/C单核苷酸多态性等位基因频率的作用,CSK3β为T/T等位基因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起病年龄早,锂盐治疗效果不如T/C或C/C等位基因患者。另外,锂盐对形成分子钟负反馈环的关键过程——周期性隐花色素异质二聚体的入核也有作用,这可能是通过抑制GSK3β的活性起作用。 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昼夜节律及其调节环路是抗抑郁药开发的重要靶点之一,已经有一些调节昼夜节律的化合物作为筛查抗抑郁药的候选药物,现在已经上市的药物是阿戈美拉汀。在筛选抗抑郁药的经典动物模型中,包括获得性无助、强迫游泳试验中,阿戈美拉汀表现出了显著的抗抑郁效果;不同于单一的褪黑激素受体激动剂,多项安慰剂对照试验结果显示,阿戈美拉汀抗抑郁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长期治疗可减少抑郁障碍的复发风险。与其他活性抗抑郁药相比,阿戈美拉汀表现出起效迅速、不良反应与安慰剂相当,以及较少的停药反应等特点。这些特点为抑郁障碍的昼夜节律异常机制提供了更直接的证据。 抑郁障碍的病理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自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开始关注抑郁障碍与生物节律紊乱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生物节律紊乱可能是抑郁障碍的重要发生机制之一,抑郁障碍与生物节律的调节中枢、功能蛋白及其调控基因有很多相似性,并且抑郁障碍患者的核心临床表现,为生物节律紊乱的特点。一些抗抑郁治疗对生物节律有重要调节作用,未来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生物节律与抑郁障碍病理机制的相互关系。
广东读者李女士问:我从今年3月开始,总感觉全身疼,没劲,去了两家大医院都查不出毛病。现在我做什么都没心情,人都瘦了一圈。医生却建议我找心理医生看看,我觉得很奇怪,心理病怎么会导致身体痛呢? 广东省社会医学研究会心理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汕头爱家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马健文答:当我们出现身体不适时,应该首先到医院做身体检查,但如果各项生理检查都未见异常,而身体的不适感却一直存在,我们就应该有意识地考虑心理问题的可能性了。 心理疾病确实可能导致躯体症状。有一种疾病叫“躯体形式障碍”,是指以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症状为主的神经症。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器官,查不出任何器质性病变来解释,常导致患者反复就医和明显的社会功能障碍,常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 这位患者很可能就有上述问题。建议从精神心理因素入手,通过药物及心理学帮助来改善患者的情绪及心境。只要躯体症状的根源找到,精神心理问题得到化解,疼痛的症状就会逐渐改善。▲
精神疾病是一组严重的心理疾病,病因比较复杂,往往是多因素综合致病,一般需要长期治疗。在日常诊治过程中,许多普通百姓对精神疾病认识有许多误区,因此消除这些误区有利于提高民众的对心理健康认识水平和科学素质,增强防病、治病、康复意识有重要意义。 误区之一 所有患精神病的人,都是因为受到了刺激。 实际上许多精神疾病发病时精神刺激并不明显,有的根本就没有,有的精神刺激只能算是诱因,根本的原因还是病人自身的原因,比如有些青年学生受到老师批评、考试不及格后出现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不能说患病就是老师的批评引起的。 误区之二 所有患精神病的人,都是因为小心眼,性格内向,不爱说话造成的。 性格因素是易患某些精神障碍因素之一,但不是重要或唯一的因素,性格与遗传素质有密切关系,有性格不良的人患病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误区之三 精神病是遗传病。 精神病的遗传非常复杂,现代遗传学研究认为精神病遗传是一种多基因遗传,基因与发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父母遗传给子女的是患病风险或机会,比如父母一方有精神分裂症,子女得病分风险是20%左右,父母双方均有精神分裂症,得病风险上升到40%左右。 误区之四 精神病治愈后,可以不再服药治疗。 大多数精神疾病很难一次彻底性治愈,需要长期的维持治疗,有的需要终身服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药品的种类、剂型不断更新,给患者的服药带来很大的方便性,比如有日效(一天服用一次)、周效(每周或二周用药一次)、长效的(每四周用药一次),有片剂、口腔崩解片、滴丸、针剂、液体等。 误区之五 抗精神病药物具有成瘾性,吃时间长了会形成依赖。 各种抗精神病药物与精神类药品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前者长期服药不会形成瘾性。精神类药物包括吗啡、杜冷丁等止痛药物,具有成瘾性不能长期使用。而一些镇静催眠药如安定类成瘾性也非常低,只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服药不会有任何问题。 误区之六 是药三分毒,抗精神病药物也一样,长期使用会把脑子吃坏了,吃傻了。 现今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都是经过严格的动物、人体试验,再进行三期临床试验后,证明安全、有效才能被政府批准应用于临床。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毒副作用多较小,对大脑及全身各个脏器不会造成实质性的损伤。 误区之七 精神病是心理疾病主要靠心理疏导来治疗,药物治疗并不重要。 大量的研究证实,绝大多数精神疾病多有大脑的功能和结构的改变,需要药物或物理治疗来改善结构和功能。除部分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心理障碍仅靠心理治疗就能解决问题外,其它都需要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或三者之间组合。 误区之八 精神疾病可以手术治愈。 目前为止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脑部手术可以治愈精神疾病,或替代药物治疗;手术本身也具有很大的风险和后遗症。除极少数病人由于自伤、自杀、攻击、伤害他人,药物又完全无效情况下实施手术外,其它都是严禁外科治疗。 误区之九 中药治疗精神疾病效果好于西药,没有副作用,标本兼治。 中国的传统医药在许多慢性疾病方面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但在精神疾病的领域中医中药却相形见绌,疗效明显对于西药,许多患者听从小广告忽悠,迷信中医,吃汤药,既浪费了钱财,又延误了病情。 上述九大误区在一般的民众普遍存在,特别是在患者本人和家属中存在对病人治疗、康复、愈后都会起到负面作用。
失眠可能是身体其他疾病的信号,治疗时要都考虑到才能标本兼治。 常见的失眠诱因或与失眠症状共同出现的疾病主要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躯体不适,主要包括疼痛相关疾病、心肺疾病、甲状腺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皮肤病等。有时由于疾病本身的症状,如慢性疼痛、瘙痒、夜间咳嗽、抽搐等,影响了患者睡眠;或是有些患者治疗疾病服用药物,出现失眠等副作用。因此,患者就诊时,要尽量全面地告知医生自己的身体状况,便于医生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第二类是心理疾病,主要包括情感障碍、焦虑障碍等。普通人往往难以捕捉心理疾病的信号,即使察觉了,也认为不需要治疗或是耻于与人交流。而失眠作为心理疾病的常见症状,往往很早就能被患者发觉。如果此时患者能得到医生的专业评估,就能及早发现心理疾病,得到正确治疗。 第三类是其他睡眠障碍,主要包括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昼夜节律障碍等。目前睡眠医学专业知识普及不够,这类疾病往往被患者甚至医生忽视。医生在评估失眠时,应详细评估患者有无其他睡眠障碍症状,如果发现患者的睡眠障碍难以处理,可以将患者转诊给睡眠专科医生,这将更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
面对多方面强大的压力,现代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很容易脾气暴躁,乱发脾气等等。到底有什么方法治治这些脾气暴躁的现代人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支招。 治疗心情烦躁的5大方法 1、目标转移法 如果你是因为某件事或者是某个人而感到心情烦躁,注意力无法集中,就不要强迫自己了。这时候最应该做的是放松心情,做一些打发时间同时不会耗费你脑力的事情,不妨听听音乐、看看电视。只有在你的心情得到缓解和放松以后,你才能够有精力去做自己该做和想做的事情。 2、适当的哭一场。 在悲痛欲绝时大哭一场,可使情绪平静。哭是解除紧张、烦恼、痛苦的好方法。美国心理专家威费雷认为,眼泪能把有机体在应激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某种毒素排出去。从这个角度来讲,遇到该哭的事情忍住不哭就意味着慢性中毒。 3、网聊天 聊天室里时时刻刻都聚集了一大批感情过剩的男女,取个“泪的女孩”一进去,哗,立刻就有那么多的各色ID拥上来,嘘寒问暖,软语劝慰,或送玫瑰,或说笑话,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想着法地逗你开心。你飞快地打着字,和这些人长一句短一句地瞎起哄,沉浸在网络的快乐泡沫里,不愉快早躲开了。 在社会,少不了要受点委屈、遭点挫折,或是单位里被领导训话,或是朋友间起了误会,或是中了竞争对手的黑招。各种各样的烦恼和不快乐,就象躲在暗处的刺客,趁你不注意的时候跳出来朝你砍上几刀。开始时我被这些坏情绪弄得心神不定,憔悴不堪,后来长了经验,慢慢总结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对付糟糕情绪的好办法。 4、学会自我调试 及时放松自己,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宁静针对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白领应学会自我调试,及时放松自己。如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下班后泡泡热水澡,与家人、朋友聊天;双休日出游;还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等等。 另外在工作中也可以放松,如边工作边听音乐;与同事聊聊天、谈谈笑话;在办公室里来回走走,伸伸腰;打开窗户,临窗远眺,做做深呼吸等等。 同时在复杂紧张的工作中,应保持心理的平衡与宁静,俗话说“心定自然凉”。这就要求白领应养成开朗、乐观、大度等良好的性格,为人处事应该稳健,要有宽容、接纳、超脱的心胸。 5、转移注意力 当火气上涌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便可使情绪得到缓解。在余怒未消时,可以用看电影、听音乐、下棋、打球、散步等正当而有意义的活动,使紧张情绪松弛下来。有的人生起气来拼命干活,这既是一种转移,也是一种宣泄,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制怒方法。但此时需提醒他注意安全,因为在被激怒的情况下,动作往往不够准确协调。
寒假结束,开学的钟声已经敲响。开学之初,学生都要有一个转变期,就是从假期的自由轻松状态转变到紧张、有序的学生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会产生思想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等不适心理,开学初很难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部分学生还不能从暑期的轻松状态中调整过来,不能马上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有的学生玩心收不回来,整天提不起精神,学习态度也很消极。 针对这些情况,家长和学校应对症下药,找对方法,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开学适应期。 ●小学生训练得适度心理别“放假” 对于小学生,家长可以提前训练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尤其对寄宿的孩子来说更为重要。但这些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弱,情绪不好极易引起连锁的生理疾病,因此家长在训练孩子时应该适时适度。 放假时,许多孩子的生活秩序打乱了,常常看电视或上网到很晚,而早上又贪睡不能按时起床。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孩子的心理就还在“放假”,开学后很难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家长应及时纠正孩子的生活习惯。 ●初中生接受新环境多交新朋友 小学养成的学习生活习惯,到了初中就不适应了。首先,学习内容和方式不同了。许多孩子会发现比较大的变化为“三多一少”,即课程多,授课教师多,作业多,休息时间少。其次,人际关系也不同了。在小学时,他们以老大自居,是大哥、大姐,到了中学,他们成了小弟、小妹,这种高峰到谷底的落差,引起他们的失落感。 面对新环境、新变化,一定要有思想准备,并做好相应的心理调适;还要尽快了解并主动接受新环境,使自己尽快融入集体中,多交一些朋友。 ●高中生增强抗压性学会抗挫折 进入高中,孩子的学习压力增大。首先,是对高中学习生活的不适应。高一的学习难度比初中加大了,不仅学习的强度及量有显著增加,而且,所学知识更概括、更抽象,更难于理解了。其次,是人际关系不适应,高一新生如果迟迟结交不到新朋友,会使学生感到很孤独,产生种种不良心理反应。 由于一进高中就有一种紧张的高考气氛,同学间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会给新生带来压力,严重的会产生心理障碍,因此要对高中生提前进行“抗压”和“抗挫”教育。 给家长的建议 加强亲子沟通 开学之初,家长要多和孩子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在新学期的学习愿望和要求。和孩子一起,从物质、心理、精神方面做好准备,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及时消除孩子心理上出现的焦虑情绪。指导孩子制订一个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敦促孩子早睡早起,按时就餐,通过调整“生物钟”,逐步改变孩子的心理“放假”状态,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协助孩子找回学生的角色,使孩子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中。引导孩子制定新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看一些名人传记,激发孩子的求学欲望,成功动机,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开学之初,家长还应抽出时间通过聊天的方式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孩子所在学校的班级情况。有意识地从日常娱乐、游玩等话题转向有关学习的话题,如新课程、与新同学关系等,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多肯定和鼓励孩子的大胆尝试,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给班主任的建议 加强思想指导 关注学生的思想、心理问题,是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开学后对于班主任来说,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尽快适应新的集体生活是首要任务。要精心设计、布置班级环境,开好第一次主题班会,让新教师、新同学在班级活动中互相认识、彼此接纳和信任,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文化氛围,给全体学生一个“回家”的感觉。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和兴趣特长,设计组织好第一次集体活动,让学生人人有项目、个个有角色,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融入集体生活,增强集体凝聚力。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走访和家访。进家庭、进课堂、进宿舍,走近家长、走近学科教师、走近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思想动态,对发现的问题要“冷处理”。对问题学生,要耐心细致地教育。发现优点及时表扬,多鼓励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走好第一步,过好每一天。 给任课教师的建议 加强学习关心 作为任课教师,开学之初的首要任务不是忙着赶进度,开新课,抓成绩,而应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走近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对学习有什么要求,从心理上关心他们,让他们对学科学习产生兴趣,鼓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只有从内心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为此,任课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指导学生在身心两个方面做好准备,建立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要注意利用课堂加强心理教育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信心、习惯和方法,形成课前自主预习,课堂主动参与讨论、合作、交流,课后主动完成作业,主动和其他教师、同学交流反馈学习心得,化解疑难问题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逐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使学生逐步适应,尽快从自由、轻松的假期生活回到紧张、有序、充实的学习生活上来。 给学生的建议愉快迎接新学期 在家庭和学校帮助下,开学初,同学们自己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应结合实际情况,重新对自己进行学习定位,将目标定在能力范围之内,给自己增加成功的机会。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做到劳逸结合。在感到紧张或疲惫时及时进行自我调整,适当放松,比如多参加集体活动、和父母、朋友聊天进行倾诉,听音乐、做运动等,把烦恼抛在昨天,以愉悦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
对大部分人来说春困只是季节交换带来的生理变化的客观反应,但是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其中也含有一些病理因素,一些春困是疾病的表现。 单纯春困并不可怕 有关专家解释说,春困其实并不是病态,它是人体生理机能随自然气候变化而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人体的血液循环有一定规律,如果外界气候发生变化,人体也会出现相应的生理反应。如冬天,皮肤毛细血管受到寒冷刺激,血流量减少,大脑和内脏的血流量相对增加,使大脑供氧量充足,所以人们往往头脑清醒。入春,随着气温升高,皮肤毛细血管和毛孔明显舒张,体表血液循环随之旺盛,血液供应量比冬天明显 增多,这使流入大脑的血液比冬天少,大脑的氧气供应量减少,导致脑神经细胞兴奋程度降低,人体一时适应不了这样的气候变化,就会出现软绵绵、无精打采、昏沉欲睡的春困现象。 留心春困背后的真凶 作为季节变化在人身上的一种反应,单纯的春困并不可怕,起居有常,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多参加户外运动,有时吃点苦酸麻辣的食品,泡杯浓茶或咖啡,或者像胡丹一样,改变一下自己的发式,穿件活泼别致的衣服,也许就能把困意赶走。怕就怕不止是简单的春困。 睡眠科医师指出,有的时候,春困只是表象,失眠才是真凶。失眠常常表现为多梦、五心烦热、潮热、舌红、少津、脉细数等阴虚现象。若是晚上睡不好,白天自然会犯困。失眠是健康的大敌,长期睡不好觉,身体免疫力自然会下降,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减弱,容易罹患春季多发的各种传染病和哮喘。研究表明,长期失眠还会引发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和老年性痴呆症。大多数失眠的人反映,晚上睡不着特别痛苦,想东想西的,简直是一种煎熬;第二天往往精神不振,头昏脑胀,部分人还会出现耳鸣、健忘、神经衰弱等现象,致使工作效率低下。有的人情绪上也会受到影响,变得紧张易怒,与周围人相处不融洽,抑郁、烦闷,严重的还会导致悲观厌世。一旦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就会引发植物神经紊乱,甚至引发精神病、神经官能症等。儿童睡眠质量下降,则会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 换个枕头解决春困失眠 解决春困的办法很多,像上面提到的调整好起居作息时间,生活有规律,多参加体育锻炼,吃些来劲的食物等都会有成效。对付失眠,人们也有不少办法,不过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吃安眠药。即使吃也应花几块钱挂个号听听睡眠科医生的建议。 其实,春困也好,失眠也好,归根到底就是没有睡好觉。除少数人身体有病,心理疾患较严重,需要看医生吃药外,大多数春困者、失眠者都可以通过睡个好觉使问题得到解决。要睡个好觉,枕头是关键。一些有保健和治疗作用的药枕、磁枕和石枕都能够起到作用。实践证明,借助人体头部与枕头长时间接触,药物的有效成分可通过皮肤、呼吸道进入人体,或经磁石的特殊作用刺激头颈部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调整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和脏腑生理机能,达到养血、健脑、安神的目的。在诸多助眠枕,如菊花枕、茶叶枕、绿豆枕、小米枕、五叶枕以及各种磁枕、石枕中,采用我国湖北应城特有的寒水石制作的枕头,集石枕、药枕、磁枕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较好的安神助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