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胸外二科一 科室简介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胸外二科为大连市一级重点专科,现拥有床位42张及5个ICU单元,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科室已经发展形成胸部肿瘤手术治疗、胸腔镜微创治疗、胸部肿瘤规范化治疗和重症胸部创伤治疗等3大特色。电话84211244-3339二 科室人员组成副高以上专业人员的专长介绍 刁力,科室负责人,主任医师,大连医科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大连市心胸外科委员会秘书长,辽宁省心胸外科委员会委员。大连市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为多家杂志编委。拥有一项医学专利及多个医学新技术。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及省级杂志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从事胸外科工作30余年,肺癌方面:强调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积极开展了如支气管成形术、心包内处理血管肺叶或全肺切除术等。先后开展了完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性肺叶切除术、纵隔肿瘤切除术以及各种小切口胸部微创手术,使胸腔镜和胸部微创手术成为常规。专业特长:胸部肿瘤手术治疗、胸部微创手术治疗。 吴健波,硕士、主任医师、大连医科大学客座教授,大连市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先后在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科学院肿瘤医院进修学习。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能高质量完成胸外科常见病及危重病的治疗,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及省级杂志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食管癌》主编。为两项科研课题负责人。专业特长:胸部微创手术治疗、肺癌综合治疗,重症胸外伤治疗。 阎其涛,副主任医师,大连医科大学客座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在读。2010年在中国科学院肿瘤医院进修学习,2013年在美国梅奥医学中心访问,学习。发表医学论文多篇,其中核心期刊4篇。能熟练正确地诊治本专业的常见病、救治本专业的危重患者、并能解决常见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在肿瘤康复治疗上有丰富独到的经验。专业特长:胸部肿瘤手术治疗,胸部肿瘤规范化治疗。 李志强,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在读。发表医学论文多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能熟练正确地诊治本专业的常见病、救治本专业的危重患者、并能解决常见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在肿瘤综合治疗上有丰富独到的经验。专业特长:胸部肿瘤手术治疗,胸部肿瘤规范化治疗。 黄云飞,医师。能熟练正确地诊治本专业的常见病、救治本专业的危重患者、并能解决常见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专业特长:胸外伤治疗,胸部肿瘤规范化治疗。三科室医疗特色胸外二科已经发展科室已经发展形成胸腔镜微创治疗、胸部肿瘤规范化治疗和重症胸部创伤治疗等3大特色。1、 胸腔镜微创治疗:早期肺癌,可以不开胸胸腔镜手术只需在胸部开三个2-3厘米的小切口就能完成肺癌切除手术,手术后疼痛轻微,恢复快,适用于绝大多数早期肺癌和良性肺肿瘤患者,完全可以达到传统大切口开胸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至于中晚期肺癌,医生还是倾向于选择开胸手术。 纵隔肿瘤切除及活检对症才能下药,一些诊断不明的纵隔肿瘤采取胸腔镜微创技术,只需两到三个“迷你”小孔取活检,就能用最小的代价明确诊断,同时可以切除肿瘤。 气胸行肺大泡切除术随着电视胸腔镜应用的推广,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气胸较传统剖胸手术相比更突出了其微创伤的优点。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美观、符合美容要求等特点。已被越来越多的肺大泡患者所接受。 胸腔镜治疗顽固性胸腔积液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的特点,它不仅能充分松解黏连、剥除纤维素,使肺组织充分复张,还可注入抗癌药或加滑石粉固定胸膜,均匀覆盖整个胸膜腔,不留死角,促使胸膜腔广泛黏连,缩短引流时间,减少蛋白丢失。目前胸腔镜已逐渐成为控制恶性胸水的首选方法。文献报道其手术有效率达92%以上,长期随访,胸水复发率仅5%左右。2、难治性胸部肿瘤扩大根治术:对于常见的胸部恶性肿瘤,我科开展了支气管成形术、心包内处理血管肺叶或全肺切除术等、肺癌复发二次手术、胸壁切除重建术等高难度手术。3、胸部肿瘤规范化治疗:普通胸外科除开展常规手术同时,在胸部肿瘤方面严格按照最新版的NCCN和UICC肺癌、食管癌治疗指南进行规范的淋巴结清扫。术后进行规范的术后辅助治疗,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4、重症胸部创伤外科治疗:我科拥有5张ICU床位。应用呼吸机支持成功治疗危/重症多发外伤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例,各种支持治疗的应用使我科重症胸外伤、尤其是多发伤的治疗处于领先水平。
肺癌流行病学概况发生于肺癌与支气管的恶性肿瘤—肺癌,照比人类所遭遇到的其它疾病而言,应该算是一种年轻的疾病。在19世纪初,Laennec曾首次报告了肺癌病例,当时肺癌并不多见,受当时检查、诊断手段的限制,病人生前很难做出诊断,只有在死后尸检时才发现患有肺癌。在20世纪初,1912年Adler发表文章,曾统计全世界的肺癌病例,仅有374例,“指出有一点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即肺的原发恶性肿瘤是少见的疾病之一,这一原发肿瘤极少见的观点已持续了几个世纪。”著名的丹麦肺癌专家Hansen教授在二十世纪末其所著的“肺癌”专著中指出“纵观20世纪肺癌的流行病学,是一个成败并存的世纪,20世纪见证了肺癌的显著流行。肺癌已是目前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又进一步指出“作为公共卫生基础科学的流行病学在建立吸烟与肺癌危险性之间的病因学联系上取得很大的成功。但未能采取真正的行动以减少这一严重疾病的影响。”从Hansen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肺癌这一曾在20世纪初少见的疾病,现在已成为世界性问题,全世界肺癌发生率正以0.5%的速度增长,全世界每年肺癌新病例则可达一百万,1990年死于肺癌95万例,2000年全世界肺癌新发病例120万,死亡110万。在我国肺癌也位居所有癌症的首位,每年死于肺癌者高达28万人之多。从总体上看,肺癌的治愈率仍然很低,总的5年生存率在10-13%,70年代以前,肺癌多见于男性,但近年来,女性肺癌的发病率增长很快,10年前男:女肺癌的发病率比例为8:1,现在为3:1。肺癌早期诊断的可行性肺癌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事半功倍,大幅度提高治愈率。然而,肺癌起病隐匿,症状无特殊性。据统计,约5%的肺癌病人无任何症状,一般在体格检查时或其他原因体检时意外发现。肺癌在X线中的表现,可类似肺部其他各种疾病的形态,易于混淆,耽搁病情,或者是误诊误治,这是肺癌难治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癌的临床表现与下列因素有关:1、 肺癌的解剖部位2、 肿瘤侵犯临近器官或组织结构的程度和范围3、 肿瘤有无转移4、 肿瘤引起的激素综合症对全身的影响据Hyde等(1974年)对2000例肺癌病人的临床症状的统计和分析,其最初症状的出现频率依次为:咳嗽:74% 体重下降:68% 呼吸困难:58% 胸痛:49% 咯血:29% 淋巴结肿大:23% 骨关节疼痛:25% 肝脏肿大:21% 杵状指:20% 上腔静脉综合症:4%由于肺癌的临床表现的多种多样,自出现症状至确诊耗时在3个月以上者在半数以上,其中患者出现症状3个月以上未就诊者约占1/3。肺癌的延迟诊断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既有病人自己延迟,也有医师延迟。黄家驷教授在1953年撰写《为肺癌的早期诊断而呼吁》,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个问题没有解决,至少没有完全解决。上海胸科医院吴治青教授在1962年主编的《肺癌》一书中,也强调肺癌早期诊断,指出“站在与肺癌作斗争最前线的,不一定是肺科医师,更不是胸外科医师,而主要是内科同道。他们与肺癌病人一般较先接触,对肺癌病人的早期发现起尖兵作用。”目前的国内外资料表明,肺癌病人一经病理确诊,80%已属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肺癌早期诊断至今很难做到。肺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提出两大工程——阿波罗登月计划和征服癌症计划。结果登月计划圆满完成,而 征服癌症计划花费了200多亿美元后失败。如今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其总的治愈率和5年生存率仍低于15%,其中以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问题尤为棘手。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许多所谓施行了“规范化”根治切除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甚至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却难免因远处转移后局部复发而死亡,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单纯外科手术治疗肺癌的局限性,以及如何找到一种即能治疗肺癌的局部病变,又能解决肺癌的全身问题的新的治疗模式。肺癌在临床上疗效差的主要原因还有:1、 没有有效的普查方法,大多数肺癌在确诊时已属中晚期。2、 对影响疗效的诸多因素还不明确。3、 肺癌尤其是小细胞肺癌,常常不仅是局部疾病,而是一个全身性疾病。4、 对多学科综合治疗理论和方案尚未有真正有效的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肺癌多学科治疗的概念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肿瘤的具体部位,肺癌的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侵犯范围和发展趋向,结合细胞分子生物学的改变,有计划的,合理地应用现有的多学科各种有效治疗手段,以最适合的经济费用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以期较大幅度的提高肺癌治愈率,延长肺癌患者生命和提高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进入21世纪以后,经过多中心随机抽样临床实验研究和循证医学的荟萃分析,肺癌治疗正处于综合治疗的时代,人们不再争论哪一种治疗方法更高明。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基本原则和策略1、肺癌是局部问题还是全身问题2、正确评估治疗的利与弊3、各种治疗手段安排要合理一、肺癌是局部问题还是全身问题肺癌是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从某种意义上讲,无论是SCLC,还是NSCLC,均不是一个局部疾病,而是一个全身性疾病。一些肺癌可能是以局部疾病为主,而另一些肺癌则以全身疾病为主,主要看肺外是否存在,看不见摸不着的微小转移灶,且二者与肺癌局部病变的早晚无明显关系。二、正确评价治疗的利于弊目前,临床上所采用的治疗肺癌方法是以手术、放疗、化疗三大手段为主,均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都给患者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如果不恰单的采用上述方法,不但不能给患者带来益处,相反会加速死亡。对于肺癌的手术治疗,目前的趋势是应充分考虑安全性的切除与保留肺功能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手术的治疗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最大限度地保存肺功能。对一些侵犯肺动脉干、主支气管或隆突的中心型肺癌目前可通过支气管、肺动脉双袖状成行术及隆突切除重建术,重建和保留有功能的肺组织,而不采用以往强调的全肺切除术。使远期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均有所提高。三、安排要合理对于早期NSCLC,局部控制是主要问题,单纯外科手术治疗就能达到根治,没有必要另用其他治疗,而对于病期较晚的NSCLC,虽然尽量采取了扩大切除或加用术后放疗,均不能消除远处转移的可能。因此,必须采用必要的全身治疗措施,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现在认为,Ⅲa期NSCLC肺癌病人,在临床确诊时大多有潜在的远处转移,提倡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2-3周期或进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1-2次,使局部病变缩小,潜在的“亚临床”转移灶得到控制后,再进行手术治疗。对于SCLC,多数在诊断时即属于全身性,所以化疗应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经过2-3周期化疗后,即使手术后病理诊断为Ⅰ期者,手术后亦应加全身化疗4-6周期。
◆烟草几乎可以损害人体的所有器官。1998年我国大规模人群调查显示,吸烟致死原因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占45%,肺癌占15%,食管癌、胃癌、肝癌、脑卒中、冠心病和肺结核各占5%~8%。 ◆如果目前吸烟状况得不到有效控制,从现在到2050年将有1亿中国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其中一半将在中年(35~60岁)死亡,即损失20~25年的寿命。 ◆一项对英国男医生的前瞻性研究随访50年发现,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平均早死亡约10年。烟草依赖=药物成瘾 ◆吸烟成瘾的实质是尼古丁依赖,具有药物成瘾的全部特征。 ◆烟草依赖是一种明确界定的神经精神疾病,特点为无法克制的尼古丁觅求冲动,强迫性连续性使用尼古丁,以体验其带来的欣快感和愉悦感,并避免可能产生的戒断症状。 ◆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疾病,其治疗需要长期持续进行。为了明天,请您戒烟 ◆无论何时戒烟,戒烟者寿命都将长于持续吸烟者。 ◆戒烟一年后,冠心病死亡风险约可降低50%,15年内绝对风险与从未吸烟者类似。 ◆30岁以前戒烟可使肺癌风险减少90%。戒烟5年后,口腔和食管肿瘤风险增加将减少50%。
胸膜因病变或受外伤破裂时气体进入胸腔形成胸膜腔积气称为气胸,本病是一常见内科急症, 性别分布虽因病因不同而有差别, 但总体男多于女(5∶1),可见于任何年龄。根据发病原因气胸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创伤后气胸:胸部被锐器刺伤后引起;2、原发性气胸:没有肺部明显病变的健康者所发生的气胸,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见;3、继发性气胸:继发于肺部各种疾病基础上发生的气胸,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肺癌等。根据病理结构气胸又分为以下类型:1、闭合型气胸(单纯性气胸):肺受胸膜腔内气体压迫而萎缩,破口闭合不再漏气;2、开放性气胸:实际上是支气管胸膜瘘,破口始终开放,抽气后压力不变,此型气胸较少见,在呼吸周期中产生纵隔摆动,严重影响呼吸循环生理;3、张力性气胸(高压性气胸):破口形成单向活瓣,吸气时活瓣开放,空气进入肺内时活瓣关闭,空气不能逸出,胸膜腔内压力逐渐升高,抽气后可短时降低,不久再度升高,此型为内科急症,可引起呼吸循环功能严重障碍,甚至产生缺氧和休克。原发性气胸通常是由于先天性肺组织发育不全,胸膜下存在着的肺小疱或肺大疱破壁后引起,病变常位于肺尖部;继发性气胸是由于原有的肺脏病变,形成胸膜下的肺大疱破裂或者是由于病变本身直接损伤胸膜所致。 自发性气胸多为单侧,双侧同时存在仅占10%左右,继发性气胸则双侧同时存在的机率极大,患者气胸后常有突发胸痛,为尖锐持续性刺痛或刀割痛。吸气加重,多在前胸、腋下部,可放射到肩、背、上腹部,随之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程度与气胸发生的快慢、类型、肺萎缩程度和基础肺功能有密切关系,单侧闭合型气胸,尤其肺功能正常的青年人可无明显呼吸困难,甚至肺压缩80-90%或仅在活动、上楼时稍感气短,而张力性气胸或原有阻塞性肺气肿的老人可有明显呼吸困难,即使肺压缩仅20-30%时也有气急。刺激性干咳是由于气体刺激胸膜产生,多不严重,无痰或偶有少量血丝痰,可能来自肺破裂部位。 突然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应立即到医院做X线检查,胸片上显示无肺纹理的均匀透亮区的胸膜腔积气带,其内侧为弧形的线状肺压缩边缘,可确诊称为气胸。但有其他一些急症也有类似表现,如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肺栓塞、肺大疱、急腹症等,如果X线检查未见气胸征象,应立即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如心电图等。反复发作气胸,且CT发现肺大泡,已有手术指证。经济情况许可,首选胸腔镜手术,不必加小切口,除非术中发现严重粘连等特殊情况。和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术后气胸复发率仅高1%左右,所以没必要直接开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