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医生寄语: 来访者本人或者家属经常会问我,怎么做了治疗,症状恶化了,更加痛苦了?!真相是~治疗过程中的创伤暴露、哭泣、难过等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最终解决创伤性反应是有益的。 心理治疗(包含心理咨询,下同)是精神科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随之,心理治疗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接纳和使用。 甚至,面对有心理困扰的朋友、同事、邻居或者家人时,有人说:“去接受心理治疗吧,千万别吃药,因为药物有副反应。” 也有人说:“心理治疗就是陪你聊天,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可见,一些人对心理治疗的了解尚不全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大家可能对心理治疗存在的10个常见误解。 误解1: 心理治疗就是找个人说说话、聊聊天 真相: 心理治疗的过程的确以谈话为主要载体,但是此“谈话”非彼“谈话”。 心理治疗中的谈话是基于医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专业理论,是一个科学而严谨的过程。 比如,当治疗师问您:“您是哪里人啊?做什么工作?” 可能是在评估您的社会文化背景、社会功能、认知功能、人际关系,甚至人格特征。 治疗师是个“内心戏”很足的人,因为谈话背后都有专业性和科学性“假设”。 误解2: 心理治疗解决不了我的现实问题 真相: 心理治疗确实无法直接帮您: 挽回失去的恋人 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找到一份高报酬的工作 但是心理治疗可以和您一起建构: “究竟问题是什么” “问题发生的情景是什么” “问题是如何形成和保持的” 一起探索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新视角,了解现实问题背后的诉求和资源。 或许,治疗后你不再想解决上述“问题”,因为它们可能已经不是“问题”。当“问题”不再是“问题”,就以另一种方式被解决了。 误解3: 寻求心理治疗说明我是一个懦弱的人 真相 恰恰相反,当您敢于面对内心的痛苦或症状,尝试理解和改变自己时,这说明您是一个勇敢的人。 从自身或者所处的系统做出新的尝试,善于反省自我、信任他人,这些都在提示您的人格具有弹性,有弹性的人往往是内心强大的。 误解4: 心理治疗只能治疗轻型心理疾病 对重性精神疾病没有用 真相 心理治疗是精神科的常用治疗方式之一,重性精神疾病同样需要心理治疗,这已经成为业界共识。只是在精神疾病病程的不同阶段,治疗方法和目标会有不同。 比如精神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可能以支持性心理治疗、家庭的健康教育、针对急性症状的干预等为主, 在疾病缓解期和恢复期,以恢复社会功能、激发资源、预防症状复发、优化人际系统等为主。 误解5: 既然心理治疗这么有用 精神疾病患者不用服药,只做心理治疗吧 真相 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是精神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对于中度以上的精神疾病,药物治疗是基础,联合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是常态,但是不能只使用心理治疗。 精神疾病,尤其是重性精神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等,都具有病理生理因素,是需要药物干预的,而且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当然,如果病情达到了临床痊愈并完成了维持期的治疗,药物是否可以停用,这由精神科医师来评估判断,不是心理治疗师决定的。 误解6: 能不服药就不服药,因为药物都有副作用 心理治疗没有副作用 真相 心理治疗虽然以谈话互动为主,但是同样具有与治疗目标不一致的副作用,甚至会有严重的伤害性。 心理治疗常见的副作用有:出现情绪或躯体症状、问题未解决或恶化、治疗依赖或过度紧密、人际关系紧张、生活环境变化、病耻感等。 这些副作用会带来一定的压力和不适,但大部分都是短暂的,甚至有些副反应可能有利于预后,例如治疗过程中的创伤暴露、哭泣、难过等,对于最终解决创伤性反应是有益的。 误解7: 心理治疗师真的非常 理解和欣赏我,他是爱上我了吗? 真相 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师接纳、理解、积极关注、共情来访者,创造一种安全舒适的沟通环境。 这是心理治疗积极效应,也是治疗师的专业态度,并非爱上您。 但是也不用沮丧,这是您合理的“猜测”,可以在心理治疗中加以讨论,也许会进一步加速您心理治疗的进程。 误解8: 我想和我的治疗师交个朋友,有事没事出来聚聚,对我应该会有很大帮助 真相 心理治疗是一个科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同于其他医学治疗手段的特殊过程,治疗师和来访者在工作期间会有大量的心理信息交换,来访者在成长中会阶段性地把治疗师当成比较重要的人,双方在心理上是比较“亲近”的。 正因为这种特殊性,心理治疗需要遵循严格的伦理设置,一般而言,在治疗中和治疗结束后的两年内,治疗师和来访者不能建立治疗关系以外的关系,避免形成剥夺性关系,从而伤害到来访者。 因此,治疗师不和您交朋友,是一种专业性的表现。 相反,如果治疗师在治疗以外和您联系、交流,甚至聚会,说明治疗师不够专业,违背了职业伦理。 而且,治疗中的治疗师是经过专业“修饰”的,他在生活中也是一个普通人。 误解9: 每次接受心理治疗后 都应该有一些进步和改善 真相 心理治疗主要是通过来访者和治疗师之间有效而积极的交流来实现疗效的。 这个过程的变量很多,包括来访者的期待、治疗关系、治疗目标和解决问题的经验等。 您有进步和改善的期待是一个很重要的疗效因子,但是心理治疗的过程是动态变化的,有时候会达到您的期待,有时候可能会让您失望。 如果每次都感觉有进步和改善,反而需要小心,这可能是一种“假进步”。偶尔有些小失望、小倒退,才是心理治疗的真实进程。 误解10: 我的孩子有问题,快点把他修理好 真相 一个人出现了心理问题,不仅仅与个体有关,还与个体所处的人际环境有关。 尤其是未成年人,心智化尚在发展过程中,他与家庭共用自我边界,孩子的心理问题基本上反映的是整个家庭系统的问题。 父母往往需要参与到孩子的心理治疗过程中,甚至需要进行家庭治疗,从家庭整体来解决孩子的困难。 因此,心理治疗不仅仅需要“修理”孩子,还需要“修理”父母。 总之,我们的心理和身体一样,也会遇到困难和生病。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手段能够帮我们疗愈心理困扰和疾病。 我们对心理治疗不用过分相信,也不用刻意排斥,科学认识,消除误解,合理选用。
父母如何面对孩子青春期的狂风暴雨 青春期四大发展阶段 青春期到底是指几岁的孩子? 过去的认知中,青春期12-18岁,但此观念已过时。近年的学术探讨中,倾向认为大部分孩子会在9-10岁左右进入青春期前期,通常会与身体发育的起点有关。而青春期也会晚于18岁才结束,现在学界倾向认为青春期25岁甚至30岁才会结束。 这也意味着孩子会有相当长的一段人生处于青春期。作为父母,也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看着孩子经历青春期。这就相当于一个硬币的两面:令人头疼但也令人惊喜兴奋。 大部分孩子都会经历4个阶段: 青春期前期:孩子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有些与身体发育迹象相关,有些不相关。比如,四五年级的孩子开始关注有谁开始穿内衣了?一些男孩子会开始喜欢展示自己的肌肉,会开始喜欢照镜子等。 孩子不管有没有发育,都会有个脑区开始活跃起来,会无比在意别人的看法,对自己形象的注意会高过以往的任何阶段。比如孩子原本可能不爱刷牙,到了这个阶段会因为担心别人的目光而开始喜欢刷牙了。 当孩子真的开始发育,某种程度上他们每一天都在经历失控的感觉,身体每天在发生变化。换位思考,如果我们大人自己也是如此,每天都长得不一样,今天冒了胡子,明天长了一个痘痘,肯定也会疑惑我的身体到底怎么了。但作为成年人,我们对这些有经验,但孩子是第一次经历。 大家要注意的是,这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其实并不大。孩子在青春期的各种行为,很多时候不是因为父母做错了什么(虽然有时的确父母可以调整一下自己的行为),部分原因是因为孩子的大脑真的发生了变化,比如十分敏感自己的身体形象;孩子变得冲动叛逆,等等。 你会发现,原本脾气很好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前期,有时会勃然大怒。上一秒嘻嘻哈哈谈事情,下一秒乌云密布,进入房间不理人。这些情绪状态都与大脑发展所致的生理变化有关。 很多年前,儿童心理治疗开山鼻祖安娜弗洛伊德说过,青春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正常的病理阶段。青春期是有病的,但又是正常的。所以各位父母体验到的 孩子在这个期间“有病状态”都是青春期很正常的生理心理变化所导致的。 到了青春期早期,父母会特别痛苦,妈妈体验或许会更为深刻。到了这个阶段,孩子通常会忤逆父母。过去,你在孩子眼里是完美无缺的,但是现在,可能会各种挑你的刺,各种贬低你。有时候会开玩笑说,青少年的大脑中好像有个“翻白眼”的神经中枢一样。我会听到青少年父母吐槽“心里内伤无数”。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感觉,今天我可以很认真的告诉你:你不是一个人。你的孩子已经进入到了青春期第二个阶段——青春期早期。 到了真正的青春期(“正”青春期):14-18岁,具体开始的年龄段个体差异挺大的。很多孩子可能会开始谈恋爱、追星、迷恋小众文化等。这些行为通常是为了脱离过去依恋的对象——爸爸妈妈或者特别重要的照料者、权威,等等。那么孩子就开始找新的依恋对象——不一定是男女朋友,有可能是偶像、认同的团体,比如汉服。 父母经常会有被排斥的感觉,听别人的话比听自己的话多,会有失控的感觉,这肯定会让爸妈觉得头疼。但这也是孩子在青春期的发展任务之一,必然会经历的过程,背后原因之后会讨论。你的孩子到了这个正青春期阶段吗? 青春期始于身体发育,与性别认同有关。我的身体是男性还是女性?我喜欢男性还是女性?我的性别角色是男性还是女性?我作为男性/女性,怎样生活在这个社会?性别身份的稳固是青春期晚期的任务。有些人可能会在青春期晚期建立非常稳定的婚恋关系,比如说周围一些23、24岁结婚的男女,就是非常典型的性别身份稳固的过程。也许不是通过婚恋,但也会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比如发展舞台剧、科学研究室也等,尽管不是被性别刻板印象所定义,但都是在回答“我是谁”“我希望我去完成哪些任务”的终极命题。 对于很多成年人来说,还需很多时间去探索,也许某种程度上,我们中很多人都还处于青春期晚期的阶段。青春期的概念某种程度上是流动、开放的,但总体上来说,根据大的样本量来说,大部分人还是会在25岁前后进入性别身份的稳固期,也就意味着青春期正式结束。 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青春期这么麻烦,从进化心理学角度,为什么没有被替换掉?这也就是说,这些麻烦的背后是有重大意义的。孩子们在经历这些令人头疼的过程的同时,也会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与生命力,并最终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成为和父母不一样(但又某种程度上有部分相似)的人就意味着人类社群的进化。 青春期孩子的两大发展任务: 青春期孩子为什么那么怪? 在讨论青春期四大发展阶段时,大家可能已经发现,孩子反反复复经历的过程,主要围绕两大发展任务。 其中一个任务刚刚已谈到,关于“照镜子时发现自己越长越像怪物”的问题。成年人现在很难体验到“自己开始长毛”“身体开始流血”等变化,但是对于大脑还没完全发育成熟、很在意他人看法的青春期孩子来说,所有这些变化都会让他们产生与身体变化有关的焦虑感和失控感。 比如女孩来月经的时候,她会想知道这个过程与她作为一个女性有所关联,当她拥有生育功能的时候,该如何更好保护自己,是否意味着自己要去行使这个功能。男孩子出现生理变化时,也相应会有关于力量、性等方面议题开始显现,比如许多父母可能会困扰孩子的自慰、看小黄片之类的问题。 但很多问题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找到答案的,孩子们也许需要两三年的漫长时间,才能更好地与全新的形象相处,去为“我是谁”“我是长什么样子”“我在他人眼中是什么样”“我看他人是什么样子的”之类的问题寻找到全新的、独一无二的答案。 我们会拿青春期孩子和学走路的孩子打比方,两者很像的一点是:孩子又想要离开,又想要回来,这个过程让他们很纠结,很抓狂。我们称之为“分离个体化”——孩子首先要脱离最早的依恋对象:父母,才能找到自己。 学走路的孩子会发现,原来爸妈说往西的时候我是可以往东的。但是真的往西走,走出去的时候又发现这个世界好大,又回来找爸妈,然后又忤逆父母的意愿,自己走出去,听听自己的声音。 青春期就类似于这个时期,他们也发现了自己前所未有的力量感。比如说,如果一个青春期孩子出去打工挣钱,完全可以养活自己。他们会发现“我原来是可以成为和爸妈不同的人的”。即使之后他们也会有爸妈相似之处,但是在青春期,他们会非常想要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相比学步期,青春期要更为复杂。 第一点在于,青春期孩子能量相对大。你可以把哭着喊着说不想上学的学步期孩子强制拉去学校,但是如果青春期孩子说不想上学,你该怎么办?而且还存在青春期孩子自杀这些现象,也会让爸妈非常担心。这些状况是学步期不会有的。所以,我们说,terrible two(可怕的两岁)只是青春期的预热,当青春期真的来临,爸爸妈妈要经历的头疼指数会比学步期高很多。 另一点不同之处在于,学步期孩子最终还是会将父母放在心里,即使爸妈不在身边。这种客体永续性会让孩子安然去幼儿园,他们知道爸妈即使不在我的视线里,我也知道他们还在。但青春期孩子不同,他们的任务是使爸妈的位置被其他东西替代。 但是爸妈无需担心自己被孩子彻底“抛弃”,你只是需要换个方式和孩子继续有爱地相处下去。但是现阶段,孩子需要去爱一些其他的东西,来让自己长大成人。 比如说,谈恋爱中,我们会说有一些“妈宝男”令人很头疼,这是非常典型的没有好好走过自己的青春期的结果——孩子没办法找到其他人或事物替代母亲在自己心里的位置。这个会给未来亲密关系的发展中带来很多挑战与障碍。替代对象并不是一个人,有可能是偶像、团体、cosplay、电竞,这些都是青春期孩子想要把父母的位置留给其他事物的体现。 为什么孩子要这样呢? 父母和孩子就不能高高兴兴地一直待在一起吗? 之所以会这样,从进化的角度来讲,人类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更可能以多元化的姿态继续繁衍下去。无论一个人是否选择去行使生殖繁衍的功能,在我们本能驱使下,这些程序都是先天写好的,这并不是个人可以选择。有些人可能没有表现出来,但并不代表他/她没有这方面的诉求。这些诉求很有可能是被抑制的,会在人生更晚的阶段以别的形式表现出来。 青春期的确令人头疼,但总比什么感觉都没有来得好。所以各位头疼的爸妈你们应该庆幸,说明你的孩子至少在朝前走。 有些孩子看起来没有青春期,或者说有些孩子没有经历过显著的青春期心理变化,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按照业界的说法,反而不那么正常。换句话说,如果青春期孩子看起来不正常,反而是正常的;如果看起来太正常,反而是不正常的。这是青春期非常有趣的一点。 青春期孩子在寻找父母的替代对象时,也会有害怕的时候,就像父母在这个阶段无意识会害怕被孩子抛弃一样,孩子也会害怕彻底失去自我,找不到自我,或者他们会害怕变得很孤独。因为找一个新的替代对象,也会有很多不确定、需要冒险的地方。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这是颇具挑战的。但这是孩子的发展任务,所以不管付出怎样的代价,他们都是要去完成的。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防御机制 那么孩子既然有如此困难的两大任务要完成,必须也要有点“武功”才能做到吧。我们可以将这种“武功”称之为心理防御机制。孩子在青春期和周围很多人的沟通模式出现了新的特点。 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是作用于那些会唤起孩子不舒服感觉的东西。比如说,最典型的就是过去的依恋对象。过去,孩子可能特别喜欢爸妈,但是因为人类的青春期发展本能被唤起了,所以孩子会觉得“我得爱点别的东西,才算是完成人类发展任务”,所以孩子可能会千方百计地表现得不需要爸妈。 这种防御机制的表现可能会听起来很熟悉。比如说孩子会让同龄人、偶像去替代父母等权威的位置。比如说,孩子会去听朋友的话,“朋友是至高无上的,爸妈算什么”。比如有孩子会迷偶像,觉得“和偶像的话比起来,爸妈和老师说的话不值一提”。 这对于很多爸爸妈妈来说,是很艰难、很不确定的过程。但是从孩子角度来说,他们会担心和父母离得太近,某种程度上需要和父母保持一定距离。所以,孩子会有“情感倒错”的表现,比如说孩子明明挺喜欢你的,但会说“我很讨厌你”;孩子可能明明挺崇拜你的,却会贬低你说“你这个真是不行”“你老了你不好看”“你丑了”“你怎么这么过时”,但是孩子可能自己都意识不到心里面还是很爱父母的。 他们有些时候还会显得特别的以自我为中心——可能用完厕所之后留下了满地的水,或者说他们很多时候心里只有自己呀,可能觉得你们谁都不许说我不好,有时候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这些其实都是在告诉爸爸妈妈:我长大了我做什么都行,你们离我远一点。 大家就记住这个心理防御机制,孩子并不是真的不爱你们了,此时此刻孩子需要去体验那种和你们不一样的感觉,需要去体验那个可以离你们远远的,但还是可以做一个大人的感觉。这个看似拧巴的过程最终是会回归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有耐心,要有底气有节制地面对他们。 在防御过去依恋对象的框架下,一些孩子还会出现“行为退行”——和学走路的孩子或者别的年龄阶段的孩子那样,失去很多的判断力。他可能看上去很自大或者充满了幻想,觉得“老子想怎样就怎样”。这种心理状态像两三岁小孩,对父母既需要又要推开的状态。 因为大脑皮层活跃的原因,对青少年来讲,他们很多冲动的部分是很难自我控制的。可以想象一台摩托车加满了油,但是还不知道怎么去开它,那么孩子可能会有一些行为来防止自己变得太过冲动。这就是他们第二种常见的心理防御:对冲动的防御。 比如说有些孩子会“禁欲”,这里的“禁欲”和情欲不一定有关,的确会有一些孩子在青春期出现很多和性有关的焦虑,会担心自己的这些和性有关的想法伤害自己。但是更多时候,孩子可能会有其他表现,比如一些孩子认为我不能吃某些东西,或者我不能做某些事情,不然的话我会遭受惩罚,或者会有很严重的后果。 另一些情况下,一些青春期孩子可能会有些古怪的仪式感,比如非要每天出门之前完成一整套东西,或者说,孩子回家先打游戏才开始做作业(可能不是真的想打游戏)。孩子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自己获得一种规律感,让自己确定“很多东西都是在确定之中的”。我们刚才谈到,其实青少年对于自己的发展和发育是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的,所以越是这样,他们越是需要一些确定的东西让自己感觉好过一点。但是这种确定感又不能是爸妈给的。所以他们就会找各种奇奇怪怪、仪式化的方式来确保自己不会脱轨。 很多时候,青少年很难在一个具体冲突之下做出妥协或改变。因为他们会担心,当我做出这个妥协或改变时,似乎自身冲动的部分就难以抑制了。所以,保持生活稳定对于青少年来说非常重要,这也是为什么你会发现,很多青少年往往在家庭出现重大变化——爸爸妈妈婚姻产生变化,家庭有重要的人员去世,疫情期间呆在家里面会有很大压力——一些孩子的情感会出现巨大的波动,这都是和心理防御机制有关系的。 他们想要的并不是一个虚幻的答案。对于学龄期孩子,讲道理或者缓兵之计还可行。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会有“我就要现在”“你不要用什么东西来糊弄我,我就是要一个非常切实的解决方案”的感觉。你可能能对小学生说“如果你去上学,我会给你买乐高”,会短时间起作用。但是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他需要的是“真的不去上学”的切实解决方案。 有些时候,青春期孩子说“我不想去学校的时候”,背后其实是压制着的冲动。比如说有的孩子可能在学校里被人欺负了,“不想去学校”其实防御了“想去打击报复别人”的冲动。孩子非要什么东西不可,看起来很冲动,其实背后孩子是在防止自己做一些更可怕的事情。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在和青少年工作或者沟通的时候,尽管我们可能会觉得他们的选择已经非常过分,但还是要耐着性子,去看看在他选择的背后,真正恐惧的东西是什么,真正担心的东西是什么。 进退两难: 青春期孩子的共同心理密码 讲到现在,大家可能会发现有很多关键词是多次出现的,这也慢慢构成了这张图表——青春期孩子的共同心理密码,蓝色和黄色的分别代表孩子和我们父母。 孩子需要有新的喜爱对象替代父母在自己心目当中的位置,但并非真的要把父母丢掉,父母只是被孩子放在了其他重要的位置。这个结果不是一夜达成的,可能要经过四五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在这个期间,亲子关系就如这张图表呈现的一样往复循环。孩子靠近父母或父母可能更想要靠近孩子,但是一旦靠近了彼此之后呢,孩子又会非常担心“因为离父母太近了,我就没有我自己了”。或者有时一些父母侵入性特别强,比如说一些爸妈会说“我说的一定是对的”“你必须按照我说的那样去做”,孩子可能会有“几乎整个自我都要被毁灭”感觉。 所以一旦当靠得太近,双方又会像身上长刺的刺猬一样,开始退回到自己的世界当中。那么这个逃开的动作呢,通常是会由孩子所发起的。孩子会说“我还是离你远一点,我还是要成为我自己”。 那么这种情况下,孩子有些时候甚至会通过“让父母感到很虐”实现此目的。有些时候爸爸妈妈很伤心,孩子会说特别不中听的话或做一些事让父母非常伤心,但这和把你杀掉还是很不一样的,更多是指“我要让你还活着,能留着这口气,因为我还是需要你的,但是我得让你难受。” 但是这个过程中,孩子让你难受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告诉你他自己有多难受。 如果爸爸妈妈这样想的话呢,可能就会知道,其实那一刻真正难受的人也不是只有你自己,孩子看起来有虐你的快感,但其实孩子自己心里也会有很多不安、不确定感和恐惧。 父母会感到孩子把你推开,但是推开或被虐后,可能会发现孩子又很担心自己真的被抛弃,也很担心自己从此以后真的孤立无援了。有一位同行曾经总结说,青春期孩子和父母最好的状态是“不求不助,有求必应”,相当于说,我们需要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尊重他想要形成自我的那一部分发展需求。其实解释的就是这幅图,父母如果离自己太远,真的不要自己了,或者让自己非常孤立无援,孩子其实也很害怕。 我们需要牢记“不求不助,有求必应”的青春期亲子状态。在整个青春期,孩子和父母之间始终处于这样“远离→走近→又远离→又走进”循环往复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其实谁都不好受。 父母现在应该就有了新的视角去认识和看待青春期亲子关系。过去,父母可能会纠结说“孩子到底喜不喜欢我”或者“我是不是哪里做错了”。但是现在你看到这些需求就会明白,这种远远近近就是孩子此时此刻的需求。在这样关系中,孩子为父母逐渐定义出在自己未来人生中的位置与心理距离。 一个人的发展,一个人的变化,其实大部分时候都不是一夜之间达成的。父母如果希望未来孩子遵循传统模式,比如说结婚成家,那孩子必然要完成很多心理和生理上的成长任务。青春期一方面让孩子在生理上部分拥有结婚成家的能力。另一方面,青春期让孩子重新定义和父母的心理生理关系,去完成“成为独立的人”的重要发展任务。 如果他没有办法寻找到长大成人后和父母之间的全新心理边界的话,也意味着孩子的发展可能会经受更多的挑战。所以某种程度上,父母此时此刻在孩子青春期的节制也好,隐忍也罢,智慧也好,其实都是在为了孩子的长大成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所以父母务必牢记这点,尽管这个过程可能非常痛苦。 就像以前风靡上海的《成长的烦恼》这部美剧一样,英文名字叫growing pains,很多时候,人的成长伴随着痛苦的部分。但是痛苦之余,也可以看到孩子正发展为更完整的人,这些心理密码都在帮助他们去实现这个目标。 我的青春期孩子正常吗? 看到现在,爸妈一方面可能越听越清楚,但另一方面又越听越糊涂:青春期孩子这么多奇奇怪怪的表现,我怎么才能知道孩子是不是需要真的去接受外界的帮助呢?比如说,社会新闻上,我们看到很多青春期孩子因为心理卫生状况导致了一些社会事件,我们可能担心那样的事情是否会发生在自己的家里。 那么我想和大家谈一谈临床上一些简单的判断标准。作为父母来说,主要可以去判断说孩子的发展任务是否遭遇阻滞。孩子的基本功能——生活、学习、社交功能等。 · 孩子没有办法和自己这个发育的身体和谐相处? · 孩子遇到了进食障碍方面的问题? · 孩子遇到了社交障碍? · 孩子在成为自己的任务框架下,是否追星追到不想学习? · 孩子通过游戏寻找到的归属感阻碍了正常的学习和社交功能? 这些是需要我们引起警惕的。 我在这里罗列了一些必须要寻求专业人士介入的情况。 1.首要的就是“自伤自杀倾向”。哪怕是孩子表现出了一些意念,爸爸妈妈都要非常注意。如果已经出现了类似的行为,那必须尽快向专业人士就诊。 2.在青春期,还有一个现在越来越普遍的状况——进食障碍:有可能是不吃东西,也有可能是吃太多,也有可能是吃太多之后催吐。随着社交网络媒体的发展以及消费主义的洗脑,很多青春期孩子在自我形体焦虑的处理方面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进食障碍这一部分也需要爸爸妈妈特别注意一下。 3.还有一个是“高风险的性行为”。如果孩子年满18周岁,已经出现了一些性接触,在确保孩子自己身心安全和确保他人身心安全的基础之上。我们不能把它叫做是“高风险性行为”。“高风险的性行为”包括会危及自己和他人身心安全的性行为,孩子可能并不知道如何发展安全的性关系,可能会被他人利用,网络色情泛滥的情况也会带来不少挑战。 4.还有同伴关系的困境。青春期孩子和同伴有矛盾,这非常正常。因为他们也在探索很多和自己的同伴之间“我是谁”的问题,但一旦这个困境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学习社交的功能,比如说因为和朋友吵架,孩子不愿意去学校,或者因为和朋友吵架,孩子晚上睡不着觉,那么这也可以向心理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5.还有一个带来麻烦的屏幕使用问题。现代社会是不可避免需要让孩子去使用屏幕。很多时候其实并没有那么的糟糕,孩子可以利用屏幕去创造很多美好的体验,打游戏作为消遣,或者交友的目的。但很多时候游戏一旦成瘾,背后可能是孩子没有被满足的心理需求在说话,所以我们需要和专业人士讨论。 还有退学厌学,青少年抑郁,违法乱纪的不良行为/暴力,和性别有关的压力。比如说现在这一个越来越开放的年代,可能有一些青少年会对于自己的性取向有困惑,可能会对于自我的性别认同有各种各样的困惑,而这些困惑可能会影响孩子在生活学习社交方面的一些功能。 这个功能受损是指已经出现了的,如果只是你担心会出现但其实没有出现的话,并不算是需要让孩子立马接受专业人士帮助的范畴。但如果有需要的话,爸爸妈妈自己也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支持,厘清一下自己的情绪与困惑。 6.还有一些潜在的人格发展困难/障碍。比如说孩子作为一个16岁的人,孩子和同龄人交往的能力明显落后,或者有些时候孩子会出现幻听、幻觉,这些病理性的精神卫生危机都需要尽早求助专业人士。 青春期的解药是什么? 看到现在,爸妈可能会想“我到底可以做什么?”青春期孩子的爸爸妈妈具体在面对每个问题的时候怎么怎么做呢? 有两个维度,一个横向维度,就是今天我所讲的青春期孩子的发展任务、内在的冲突、和爸爸妈妈拧巴的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纵向维度,那就是每个孩子都是带着一个家庭的固有模式成长到现在。 为什么同样走过青春期,每个孩子都走得千姿百态。有的人虽然叛逆,但不影响学习;有的孩子学习挺好,但到了这个阶段一下子就连学都不想去上了。 有时候我们同行之间开玩笑:来到心理咨询室的青春期家庭,通常都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意思是说,亲子关系模式其实决定了孩子此时此刻会以怎样的姿态走过青春期,也需要爸爸妈妈用更适合孩子的方法去面对青春期出现的更多挑战。 那么在今天这一个介绍“道”而不是介绍“术”的讲座的结尾,我想和大家谈一谈这个青春期的终极解药是什么,如果你是我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我会告诉你3点。 第1点就是“熬”。看似挺无力,但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让你头疼的那一种“无法为自己做出很好的决定”“看起来很冲动”“过度在意自己的外表”,这些东西随着大脑的成熟都会被带掉。这个过程当中,父母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些美好的生活体验,比如说让孩子吃好点,睡好点,多多锻炼啊。有条件的话到处去看看玩玩旅游一下,开发一下大脑。 父母能做的也非常有限,所以耐心的等,也就是“熬”,不管是同行业界还是过来人都会告诉你的一个字。那么“熬”在心理学界也是非常认同的。 在心理行业中,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心理治疗师温尼克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位英国心理治疗师,他曾经在BBC对全英国人民做广播的时候谈到,其实青春期唯一的解药就是熬。虽然后来还陆续发现了其他和青春期孩子的各种沟通与治疗方法,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一个“熬”字,大家可以把这个字刻在脑门上。 第2点就是“活下来”,当我自己还是一个新手心理咨询师的时候,我问师傅:“当一个青少年在我的咨询室里面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情感的时候,我该怎么办?”当时我的师傅就告诉我说:“当你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什么都不要做,然后努力让自己活下来”,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有启发的。 这可能部分解释了大部分青少年父母所经历的一种状态,可能你做什么看起来都不对,但是呢,你要让自己非常稳定的在那里,能够活下来的,经历“孩子又靠近你,又把你推开”的过程,来支持孩子完成自身的成长。 青少年需要在青春期完成一个“把父母推开,去找到自己”的过程。但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有些时候,一些孩子是没有能力去把父母推开的,有时是因为,孩子会担心父母失去了自己就没有别的人生盼头了,孩子就会对远离父母这件事情非常内疚,会抑制自己的冲动来迎合父母,表现出“自己是个小baby”的需求状态。 爸爸妈妈不管是全职在家还是在职场,要让孩子感觉你除了孩子之外,其实有很多你自己可以有奔头的事情。这样孩子才可以安然的“有时把你推开,有时又把你叫回来”,这个对孩子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支持。 同时,孩子尽管看似要把你推开,但你对孩子来说其实还是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让孩子产生模仿欲望的、想要认同的对象,所以你自己活的好一点,其实也是在帮孩子成长。让孩子看到人的生命会有怎样的可能性。 除此三点外,也有其他一些可能有用的方法。找准好时机和沟通方式非常重要,比如大部分孩子可能在放学刚回到家的时候,有很多作业要做,没有心情来跟你对话;有一些孩子并不喜欢正儿八经的对话,可能喜欢在饭桌上,或者爸妈开车的时候,逛街的时候和你聊天;有些孩子更喜欢写信,用微信/QQ聊天。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时间和沟通方式去和孩子谈谈话。当然如果孩子不想谈的时候,父母也千万不要逼着孩子去谈。 家长有些时候抑制不住想要去和孩子谈一些人生的大道理,那么这个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如果成为了一个和父母价值观完全相等的人,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孩子没有成为自己。 父母不要去说“你要怎么样”,可以采取一些声东击西的方法,谈谈别人家的孩子,谈谈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故事。孩子可能看起来对这些对话非常嗤之以鼻,甚至可能还会嘲笑你,但还是听得进去的。这种方式呢,也可以缓解孩子被他人目光审视的尴尬和焦虑。 我平时和青少年在一起工作的时候,甚至会回避他们的目光。我不会看着他们讲话,我可能会一边侍弄一盆花草一边和他们对话。这样的方式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特别的管用;有些时候我会去谈别的孩子,那么这可以作为和青春期孩子的沟通技巧。 当然不管沟通技巧再怎么美妙,“学会倾听孩子”比什么都重要。闭上嘴多用耳朵听,这对于一个青春期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支持。不管孩子的想法有多荒谬,多么难以理解,父母都可以给孩子创造很多的空间去表达,而不是塞住孩子的嘴。这一条这个以后我们可以甚至专门开个专题去聊一下。 最后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父母千万不要忘记:除了语言之外,还有很多非言语的沟通方式。比如给孩子倒一杯水;准备点孩子喜欢的小零食;孩子和你说自己压力很大,也许只要拍拍肩膀,抱抱孩子(前提是孩子愿意的话。据我了解很多青少年已经不太愿意和父母有这么个肢体接触了)。这些方式都是有力量的表达“我还是非常爱你,我还是非常在意你”的方式,尽管有时孩子可能不会表现出对这些方式的回馈。但是想想我们心理密码图,我们要用一种既近又远的方式。既不会把孩子吃掉,又不会彻底的抛弃孩子。
作为父母一定要注意,别让自己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年纪轻轻就患上了抑郁症。 抑郁是可以人为造成的,很多时候不是自己想抑郁,而是真的身不由己。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抑郁症的产生,是由于一个人的攻击性转向了自己,慢慢的便失去了快乐的能力。 心理学家爱丽丝·米勒在《与原生家庭和解》一书中提到,失望——压抑痛苦——抑郁,这3者的循环,是很多人形成抑郁循环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一个抑郁症的孩子,往往是在一个需要压抑自己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 1 受到忽视的孩子 父母:我很忙,哪有时间顾得上来管你。 周松出生在一个体制内家庭,父亲在科学院工作。 在科学院的家属楼里生活,周松从小就在“别人家的孩子”的教育氛围里长大,“周围的人太出色了,比不上人家。” 从小学开始,周松的大脑就停不下来,“总是在思考一些没必要、自己也没法解决的问题,产生了过重的心理负担。” 他回忆,初中情况最严重的时候,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绝对的恨,“我也不知道我恨什么,就是觉得这个世界全是黑的。” 初二时,周松观察到自己一些症状:心痛,肠胃不好,骨头和肌肉经常性疼痛,到医院又查不出问题。后来,他上网查到,心理问题会导致躯体症状,但是,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患有心理疾病。 高三时,因为焦虑,周松曾让妈妈给自己找一个心理医生,但当时家里并不重视,没想着要去医院,也不知道到哪去找医生,这件事不了了之。 直到后来上大学,周松才有机会了解自己怎么了。开学不久,全班学生在线填写一个叫“卡特尔十六项人格因素测试”的调查问卷。问卷有上百个问题,其中就包括一些隐秘的评估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状态的问题。 结果出来后,学校的心理咨询师给周松妈妈打过电话,但同样没有引起重视,当年第一次去专科医院看病,还是一个高中同学陪着他去的。 第一次就诊,赵松被诊断为轻度抑郁,“我爸妈还是不能理解我为什么会患病。在他们眼中,我就脾气犟了点,不爱说话、性格孤僻了一点,其他的和正常的孩子也没有区别。”第一学期寒假回家,周松的生活很不规律,成天打游戏,不愿出门,同学聚会也没有去,但他妈妈仍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这样的情况很普遍,有一对母女曾一起参加亲子营,直至女儿休学,母亲都以为是“青春逆反心理”,直到有一天,她看到女儿手上有小刀划过的10道伤疤。她说:“我试着在我手上用小刀划一道,但做不到……我真的意识到孩子不是叛逆,是病了。” 第二学期回到学校,周松的状态更差。他过上了半夜3点睡觉,下午3点起床,一天只吃一顿饭的生活。 再后来,接到了辅导员的电话,周松的父母终于在周末赶到,陪同他再次到专科医院就诊,这一次,他被诊断为重度抑郁。 周松的确诊经历是抑郁症在中国低知晓率和低就诊率的缩影。虽然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然而从初中出现躯体症状,直到大学筛查出心理问题,中间有5年时间,没有人意识到周松异于常人的表现是因为一种心理疾病。 2 被否定的孩子 父母:如果没生你,我的人生会过得比现在好一万倍。 高月一直是个乖乖女,所有事情都听妈妈的,简直都活成了一个工具人。 在妈妈的高压下,她学习成绩从来没有出过班级前五,但不管她多努力,在外人眼里多优秀,在妈妈眼里总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 就算成绩一直排名班级前二, 在妈妈眼里总是“万年老二”,只有得第一了才会赢得妈妈的肯定。 工作后,她的学渣朋友成了木雕艺术家, 妈妈又嫌弃她不像朋友那样有艺术天赋。 高月在妈妈面前总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从来不敢对她妈妈说一句不。 读高中时,跟妈妈一起去买衣服,她分明看上了一件白色的衣服,却不敢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当妈妈说你一个学生买白色的衣服,不耐脏,于是她转而挑了一件黑色的衣服, 可母亲又说这黑色的衣服哪是小女孩穿的,太显老气了。 当母亲拿了一件紫红色的衣服,问她这件衣服怎么样的时候?她说了一句还行吧!却被母亲怼了句:你也是没有任何的主见,问你也白问! 一家人团聚去吃一餐饭,她的妈妈一边说让她点菜,当她说要点油麦菜的时候,母亲立刻反驳她, 这个时候的油麦菜这么老,不如吃空心菜! 然后拿过菜单,不由分说,就点起菜来,点完菜又批评高月, 你这人有什么用?连个菜都不会点! 这只是高月生活的一个小缩影,妈妈在高月的人生中经常越俎代庖,代替她做出所有的决定,总以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观点去左右女儿的选择。 一切都按照妈妈的意思生活,强势的妈妈总以为孩子好为由,定义孩子的人生,导致女儿高月一直缺乏自信。 世上不乏这样喜欢打击、挖苦、讽刺孩子的父母,事后还美其名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你不够好......你不应该存在......你连累到了别人...... 当长期处在这种评价之中时,内心就会形成一个负面的超我。 写在最后 抑郁症之所以会越来越普遍,其实很多时候是精神世界跟不上物质世界发展的表现。 我们需要的,已经远远超过于物质上的温饱,每个人的心里已经有了越来越多情感与精神的追求。 而有人养育子女的观念还停留在“我供你吃穿,你就应该对我感恩”的状态。 这个时候就需要改变,作为父母一定要注意,别让自己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年纪轻轻就患上了抑郁症。 孩子也应该去理解自己的家庭,尝试着和父母沟通,如果将压抑痛苦替换成为表达痛苦,那么抑郁的循环也就很容易被打破,所以说出来抑郁的情况就减少了。
当一个家庭生了病,一定会有一个或多个成员把家庭的病症表现出来。而这个人往往会是家庭中能量较弱的,敏感度较高的,年龄较小无力自我保护的那一个——我们的孩子。 脆弱的孩子越是想扮演好角色帮助父母,家庭的不良状况越会持久不变。当孩子因承受不了压力而把自己变成“问题儿童”,则可能唤醒父母反观家庭的文化背景及个人成熟度。家庭和各种社会系统一样,有自己存在、运行的规则和需求。家庭需要一对关系良好的父母,只有父母之间的婚姻关系运作正常,他们才能安心抚养孩子,孩子才有机会健康成长。如果夫妻之间关系不佳,家庭中的成员就会被迫做出不良的适应,利用自我防卫来保护自己。这些即时、自动的防卫方式,既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许多父母因为孩子的行为偏差而求助,在接受一系列的辅导之后,往往发现是他们的婚姻先有问题。她们进一步成长之后,了解到孩子的偏差行为是为了化解父母婚姻关系中的冲突和压力。也就是说,孩子借着自己的问题行为来维系整个家庭的平和,他们宁可成为“问题儿童”,也要为家庭带来一些帮助。而且,他们往往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心理疾病(长期积累导致生理疾病)、行为偏差(多动、暴躁、饮食失调、网恋、早恋、辍学、逆反、自卑、自大、忧郁、精神分裂等),永远不是单独的、个人的现象,而是因为家庭本身生病了,有行为问题的某一成员只是病态家庭的“发言人”、“代理人”而已。个人的问题意味着家庭的病态,家庭系统的病态则反映出整个社会体系的病态。当孩子出生进入原生家庭系统,成为家庭系统三角关系中的一角后,孩子也会成为父母关系的焦点。家庭系统中缺席的角色会有人自动补缺,这个人往往是孩子或孩子中的一个。如果母亲忙于事业,整天在外奔波,没有在妻子和母亲的位置上;或者母亲停留在少女时代,不从父母处独立,而是带着孩子寄养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那么由于母亲没有扮演她的角色,家庭在亲密关系上就会出现空缺(真空)状态。然而,家庭需要完整的婚姻,必须有人扮演跟父亲平等的角色来维持婚姻关系,于是,女儿可能会成为妈妈的“代理人”。当爸爸忙于工作时,也许孩子会担负起照顾家庭、妈妈及更幼小孩子的责任。这样的孩子会变成“超级负责人”或“代理父亲”。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其中一个孩子会扮演可爱滑稽的角色取悦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这样的孩子是减少父母摩擦的“开心果”。还有一个孩子会在家中扮演“超人”、“圣人”或者叫“英雄”的角色,在班里永远是第一名、赢得荣誉、当选班长,这个孩子荣耀父母,为家庭提供面子。也许会有一个孩子产生反社会行为,借着这些行为来表达父亲(母亲)隐藏在内心的对母亲(父亲)的愤怒。这个孩子也许是不学习、惹麻烦、多动、忧郁、自卑,他(她)的问题可能会转移父母之间的冲突,甚至会使父母因为担心他(她)而彼此亲密起来。独生子女家庭往往由一个孩子反串所有的这些角色,由唯一的孩子承担家庭的一切问题和需求。因父亲家外有家,在父母濒临离婚的几个月间,上中学的安静、文雅、优秀的女儿突然成绩下滑、忧郁、辍学、自闭,最后离家出走并试图自杀。当母亲因为女儿的状况向父亲示弱,父母二人协力来关怀女儿,并因为血缘关系难以割舍,父亲最终回归家庭之后,女儿豁然痊愈。父亲因此感慨万端,演绎一出“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家庭中的儿子上中学时极其优秀,功课均优,几乎每个学年都以全票当选班长。初三下半年中考前几个月,却出现腹痛、腹泻症状,持续多月,无法正常上学。父母带着他去上海、北京各大医院检查,均无法查出病因。无奈休学,重读初三。此时的家庭状况是父亲有关系亲密的女友,常常在外留宿,母亲极为苦恼。当儿子莫名其妙的病症影响中考和身体的成长时,父亲开始回归家庭并全力治疗儿子,夫妻关系因齐心协力关照儿子而缓和。暑假过后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儿子复原了。这样的孩子,便是家庭中的“代罪羔羊”。“替罪羊”通常是家庭问题的承担者、“代理人”,而家庭也往往因为这个孩子的问题寻求治疗,使家庭有机会面对真正的问题。可以说,孩子为家庭提供了正面的牺牲、贡献和服务。孩子这么做是出于家庭动力而非个人选择。家庭系统中的个人有填满处于“真空”状态关系的倾向,孩子,往往是自动满足系统需求及隐含空缺的人选。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受到父母关系的影响。当家庭关系面临危机时,个人会扮演多种角色以适应压力,而失去真正的自我。而脆弱的孩子越是想扮演好角色帮助父母,家庭的不良状况越会持久不变。当孩子因承受不了压力而把自己变成“问题儿童”,则可能唤醒父母反观家庭的文化背景及个人成熟度。在健康的家庭中,每个人扮演健康的角色。父母的角色主要是提供示范:如何扮演男人或女人的角色;如何扮演丈夫或太太的角色;如何扮演父亲或母亲的角色;如何培养亲密关系;如何做个正常、健康、有价值的人;如何与他人保持适当界线而不做逾越角色的事情……孩子是最佳的学习者,他们时刻以敏感于成年人三百倍的身心观察、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孩子是最糟糕的诠释者和表达者,他(她)没有建构起完整的、逻辑的、合理的意义的能力,也没有对应的丰富词汇来表达出他(她)思考、怀疑和好奇的一切。作为学习者,孩子特别需要父母的指引。找出自己家中特有的问题,是每个人的重要功课。一旦我们根据因果律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便能做出些补救措施。家中的焦虑便不会由一个人吸收和承担,造成“问题儿童”、“精疲力竭的妻子(丈夫)”或身心病症。
WISC-IV|针对性了解孩子天赋方向适合人群-孩子学习能力与同龄孩子比有较明显的差距-怀疑孩子有学习困难、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等-想要了解孩子是否是资优儿童(超常儿童)-通过测试了解孩子的认知能力特点,以便配合其成长发展,并提供孩子更理想的学习环境。-了解孩子行为异常是否与智力差异或认知衰退有关-孩子学习能力与同龄孩子比有较明显的差距-想要了解孩子是否有智力问题,以便为其安排较适合的学校或训练WISC-IV是什么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简称WISC-IV,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Wechsler)编制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智力测试工具,对于临床心理学和学校领域有着杰出的贡献该量表主要用于6-18岁儿童及青少年的认知功能进行全面、细致、客观、准确的评估量表讲从言语理解、知觉推理、工作记忆和加工速度四个具体方面衡量儿童智力发展的水平,每个方面包含了2-3个分测试。如何做韦氏儿童智力测试进行智力测验的地方一般在医院或者一些专业的儿童机构。进行测试的施测人员需要有专业的资质。因为智力并非单一的能力,而是多种能力的组合。施测人员必须对儿童发展有全面了解并对施测程序有专业的认识。同时,测试的环境和孩子当时的状态也影响孩子的发挥从而影响测试的结果。父母不需在孩子做智力测验前有特别的准备,只要让孩子当天精神状况良好即可。韦氏儿童智力测试为家长提供专业的报告解读,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清晰孩子的发展方向,为孩子规划更优的学习成长路线
阿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syndrome,AS)由奥地利精神病学Asperger1944年首先提出,仅比Kanner发现孤独症晚一年。该病病因不明,发病率可能远高于儿童孤独症,对儿童精神健康危害甚大。1、什么是阿斯伯格综合征?阿斯伯格综合征(AS)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或广泛性发育障碍(PDD),具有与孤独症同样的社会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活动方式。在分类上与孤独症(自闭症)同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或广泛性发育障碍,但又不同于孤独症(自闭症)在外界一般被认为是“没有智能障碍的自闭症”该病征的致病原因目前尚未清楚,发病率为0.7%,即平均每一百名新生婴儿会有0.7名婴儿是病患者。本病多见于男生,发病率约为女生的十倍。2、阿斯伯格综合征是“天才病”?阿斯伯格综合征(AS)病征包括人际关系的障碍,对其他人心理的推测力等对特定范畴会特别执著,运动机能也会有轻微障碍,但不似智力发育迟缓的自闭症一般带有语言障碍与智力障碍,但对视觉和背诵方面的表现普遍良好许多科学家和数学家也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病征。如,贝多芬、莫扎特、安徒生、康德、陈景润、牛顿、爱因斯坦。所以,阿斯伯格综合征也曾被称为“天才病”。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在说话时往往表现出较差的节奏和音调,在讲话的内容方面则显得没有连贯性,只有表达而没有解释等。与其狭隘兴趣相对应,这些儿童在交谈中往往也是重复的话多而表达的意思极少。然而,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比自闭症儿童要有大得多的词汇量和较好的语法水平,智商一般也高于自闭症儿童。但除了好的一面,阿斯伯格综合征也有其与孤独症(自闭症)相通的一面。3、许多人认为,孤独症(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属于同一系列中两种程度重轻不同的障碍,或者说阿斯伯格综合征是孤独症(自闭症)系列中程度较轻的一种,但两者间也是有一些区别的。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也像孤独症(自闭症)一样,在人际关系方面往往处于封闭和隔绝状态。但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并非完全漠不关心,他们也希望有社交或有朋友,但他们常常没有人际交往所必需的基本社会技能。孤独症患者对外部世界的人和事是退缩的,他们似乎对周围的人不感兴趣,不主动与同伴建立联系但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经常渴望甚至尽力想与其他人建立联系,却缺乏技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往往不能理解其它人的表情,因而也不能据此而调节自己的行为。他们在社交场合中显得极其正规,拘泥细节,缺乏必要的灵活性,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会发展出精神方面的种种问题如焦虑和抑郁等。阿斯伯格综合征和孤独症(自闭症)都有狭隘的兴趣和刻板的动作。而孤独症儿童往往专注于摆弄物体,倾听音乐,对图像反应比较强烈。相比之下,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的狭隘兴趣则往往表现于对数字或日子的记忆,以及对某些学科知识的强烈兴趣。有时可以给人们以一个记忆力过人甚至在某一领域内堪称博学的印象。但是他们往往只是机械地记忆一些事实性的数据,而对这些事实之间的相关联系及其背后的真正意义并无任何理解,而在其它方面的知识显得贫乏欠缺。他们可能会显得非常古怪,并且使得人们不愿与之交往。5、这一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普遍被描述为:(a)缺乏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力;(b)不适当的,单方面的社会交往,缺少建立友谊的能力从而导致社会隔离;(c)呆板,单调的语言;(d)非语言交流贫乏;(e)在某些局限的方面,如天气,电视节目表,火车时刻表及地图等,表现出极强的接受能力,但只是机械地记忆,却并不能理解,给人以古怪的印象;(f)笨拙,不协调的动作及奇怪的姿势。虽然大多数患儿具有正常的智商,但仍有少数出现轻度发育迟滞该病明显发作或至少被发现时往往比孤独症晚因此语言及认知能力得以保存,这种情况通常都很稳定而且这种较高的智商提示较孤独症好的长期预后6、“需要支持”在没有支持的情况下,社交交流方面的缺陷造成可观察到的损害启动社交互动存在困难,是对他人的社交示意的非典型的或不成功反应的明显例子,可表现为对社交互动方面的兴趣减少。例如,个体能够讲出完整的句子和参与社交交流,但其与他人的往来对话是失败的,他们试图交友的努力是奇怪的,且通常是不成功的“需要多的支持”在语言和非语言社交交流技能方面的显著缺陷即使有支持仍有明显社交损害,启动社交互动有限,对他人社交示意反应较少或异常。例如,个体只讲几个简单的句子,其互动局限在非常狭窄的特定兴趣方面,且有显著的奇怪的非语言交流“需要非常多的支持”在语言和非语言社交交流技能方面的严重缺陷导致功能上的严重损害,极少启动社交互动,对来自他人的社交示意的反应极少。例如,个体只能讲几个能够被听懂的字,很少启动社交互动,当他或她与人互动时,会做出不寻常的举动去满足社交需要,且仅对非常直接的社交举动做出反应渴望甚至尽力想与其他人建立联系,却缺乏技能做到这一点,阿斯伯格的孩子们需要专业指导,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和这个世界和我们爱的人交朋友吧!本限时优惠价仅限6月1日前参与的成员,团体辅导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求为主线,让青少年可以主动体会、理解他人和社会,从而逐步把握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为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团体辅导的目的是为了使青少年更好地回归生活,有一句谚语:“心病还须心药医”,青少年负性心理状况的群聚现象也可以回归到团体本身,以群聚方式疗愈“群聚”问题!康正聚集同类AS伙伴,以团辅形式引导帮助阿斯伯格孩子学习社交,学会如何建立关系,帮助他们更好地走入社会。康正心理健康成长中心,为青少年提供学习能力培养、性格优势塑造、心理健康辅导、家庭养育辅导等高阶专业服务,辅助儿童青少年健康人生。广州康正心理健康成长中心康正教育顾问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28号越秀金融大厦4楼电话:020-89284393(中/英双语可)24小时紧急电话:18824916606机构简介 广州康正心理健康成长中心,秉承“回归心理本源”的理念,专注于中国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领域,结合最前沿的脑科学和心理学研究成果,深度构建适合中国孩子的心灵成长体系,提供国际化、科学化、专业化的一站式高品质心理健康服务。关注我们公众号@康正心理健康成长中心 @广州康正心理睡眠医学中心小红书@康正心理健康成长中心@康正心理睡眠医学中心抖音号@康正心理健康成长中心 @康正心理医学睡眠中心知乎号@康正青少年心理@康正心理睡眠中心武汉康正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康正教育顾问地址:武汉市江汉区淮海路6号华发中城国际中心2楼电话:027-83628127(中/英双语可)24小时聆听热线:18971656870机构简介 康正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位于武汉市中心武汉商务区——华发中城国际中心,是一家关注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成立目的在于探索孩子心理问题、心理困惑的本质,基于临床心理学实证研究成果,共同为儿童青少年来访者和其家庭提供针对性、循证的、全面的、一体化心理心理健康服务,为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提供重要知识基础和科学支撑。
案例1小齐,男13岁,学习成绩一般,脾气暴躁,喜欢网络游戏,爸爸和妈妈把家中电脑上了密码,加了锁后,小齐开始在家庭以外寻找一切可以玩网络游戏的机会,去同学家,去网吧等。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劝也劝了,求也求了,一切皆无济于事。看着学业一天天荒废的小齐,爸爸和妈妈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案例2小雪,女14岁,初中二年级,成长的过程中享受着全家人无微不至的呵护。而当女儿进入青春期后,那个曾经很温顺乖巧的小公主形象,一天天变了,变得让妈妈非常担心焦虑。女儿对学习索然无趣,也极少花心思用在学习上,相反却在吃穿打扮上花尽心思。一谈到学习,小雪便会和妈妈大发脾气。一谈到做家务,小雪也会把责任完全抛给妈妈,只认可自己是孩子,做家务这些事,是全职在家妈妈应该干的事。最让妈妈无法接受的是,女儿小雪开始早恋了,这还怎么了得啊,真是看在眼中,急在心中,寝食难安。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生了一系列的巨变。要准备迎候激情的撞击,要体验到神秘的性意识的萌动,要体察到独立自我的觉醒。总之是一个疾风暴雨时期,也有人称为“第三反抗期”、“最危险的年龄期”的阶段。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1.经常与家长“南辕北辙”你说东来我偏要向西,这样的行为特点,往往让很多家长火冒三丈,本来家长想好心劝孩子不要这样做,可是孩子呢?偏就不听,偏就我行我素。比如还是案例中的小雪,平时妈妈想让女儿打扫一下自己的房间,女儿则一扬眉:“你做为全职太太,这点活还用得着我吗?再说我也不会用拖把啊。”小雪妈妈几乎是欲哭无泪,事后一想,自己还真没有教育和引导过孩子做过家务。2.自我意识更强烈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们,已经有了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事物的能力,这时的孩子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已经有了初步的形成,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和家长有着很大的区别。这时如果家长们去人为干涉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往往会发生亲子矛盾和冲突。比如当妈妈看到孩子在穿衣打扮方面有些消费过度时,便劝女儿,可是换来的却是一顿白眼和斥责:“同学都有名牌,为什么我不可以有?你就这么小气?”几句话让妈妈感觉气愤又无奈。3.请不要窥探我的隐私很多家长常常不理解孩子的心理在琢磨什么,因为大多数家长与孩子沟通产生了问题,甚至是障碍,孩子有什么话也不给你说,这不是急死个人的事儿?于是很多家长便想着办法窥探孩子的隐私。比如有一位妈妈担心女儿有早恋的现象,便经常关注女儿的QQ空间,经常关注女儿的日记和抽屉。可是有一天,女儿突然怒气冲冲地告诉妈妈:“请您以后不要再私自翻我的抽屉了,好吗?拜托了,我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我有自己的隐私空间了。”女儿的话让妈妈傻了眼。事后,妈妈终于弄明白,原来女儿设了机关,做了记号,只要自己动女儿的抽屉,就会被女儿察觉。4.我在做我喜欢的事,别管我经常看到一些孩子迷恋于网络游戏,或者热衷于读网络小说,没事折腾QQ空间,再去看孩子们的家长,不是赌气,就是指责,甚至还有干脆断网的现象发生。但这样做,几乎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本。对于孩子们的个性化喜好,很多家长缺乏支持和理解的态度,仍然把全部目光都放在学习和成绩之上,如果看到孩子心思不在学习上,没有按自己要求去做,便会很不高兴,可是家长们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越是反对,孩子越去做。5.坏习惯已经产生惯性在家庭教育问题中,比较突出的一类问题,就是孩子学习兴趣不浓,成绩不理想。很多家长非常苦恼,道理说了千百遍,几乎不起任何作用,孩子该稀里糊涂地玩儿还是玩儿,根本没有危机感。比如有一位家长,看到即将中考的儿子仍然在我行我素,看在眼中,急在心上,没有什么办法,有时一提醒孩子,儿子便会说:“你考试?还是我考试?我都不急,你急什么?要不你考算了。”一句话,差点没把家长给晕倒。事实上,家长完全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从小没有给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相反,懒散的坏习惯倒是越大越显现出来。家长应对手册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家长们又该如何去调整自己的观念呢?如何解决亲子沟通中遇到的矛盾呢?让我们来看下面这个《应对手册》。第一,放弃系在孩子身上的束缚,还其自由。在孩子成长的几个阶段中,特别是到了“第三反抗期”——12—16岁这个年龄段,孩子们基本上已经到了独立放飞的阶段,如果这时家长们仍然紧紧束缚着孩子,必然要招致孩子的强烈抗争,上述几个特点分析中,都不难看出,孩子面对家长的管束,几乎都表现为一种张力。所以,对待“第三反抗期”的孩子们,与其如堵洪水一样,不如用疏导的方式,给孩子们以自由,还他们飞翔的天空。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们体验到翱翔的快乐后,认真对待爸爸和妈妈的意见和建议了。第二,家长要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尊重孩子。在现代育人观念中,尊重孩子的家庭平等地位,在很多家庭中严重缺乏。这源于很多家长总把已经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仍当几岁的小孩子来看待。如果家长能够让孩子们多参与一些家庭事务的商量和决策,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意见,会让孩子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同时让孩子多了解父母工作、生活和教育的艰辛,也会唤醒孩子对父母的理解和同情之心,当感恩之情被激活后,孩子自然会多体谅父母,认真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比如做一些家务,比如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比如合理安排用电脑学习,或者安排游戏时间等。第三,面对亲子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要冷处理。经常会看到一些家长与孩子在沟通中火冒三丈,而孩子呢,也往往是针锋相对,毫不示弱。面对亲子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我想告诫家长们:您一定要冷静下来!当“火星”光顾“地球”时,眼前要做的事,必须要调整星球的姿态和轨道,完全没有必要正面相撞,对于两者俱伤的后果,为何不选择避让来解决呢?“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在亲子关系中仍是非常适用的,特别是针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讲,家长的情绪会主导着孩子的情绪,家长退让了,孩子也就成了一只巴掌,拍不响了。第四,了解青春期孩子心理和生理特点,理性应对。很多家长缺乏对青春期孩子身心特点的了解,平时也缺乏学习和积累相关的资料,这就导致家长们对孩子读不懂,看不透,更不知道如何针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去沟通和交流了。事实上,“第三反抗期”的孩子们正值生理发育的高峰期,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分泌,让男孩儿和女孩儿们身体内充满着躁动和不安,特别是感情的变化、注意力的转移,往往让孩子们更容易出现看待问题的偏激。而这时,家长必须要在了解孩子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去理性做好亲子沟通,从说话的语气、尊重的方式、事情的选择等方面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第五,家长要多了解时代接受新生事物,破解“代沟”。很多家长总爱陷入一种经验式的思考问题方式,动不动就拿自己当年的经历或者观点来管教孩子。这样做的家长恰是忽略了时代不同了,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如果家长不能紧跟时代步伐,不接受新生事物,不更新观念,在亲子沟通中必须要出现“代沟”。当孩子感觉家长不理解自己时,慢慢也就不愿意和父母去废话了。比如网络之于很多家长,由于家长不学习、不了解、不实践,对网络就有一种戒备之心,这恰会造成与孩子之间无法沟通,甚至无法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合理应用网络这种先进的工具。第六,树立良好的形像少去唠叨和指责,榜样示范。明智的家长,一般不会随便开口去指责孩子的,总会先冷静观察孩子的言行,弄明白孩子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后果都有哪些等等,然后再运用技巧去和孩子做沟通。同时家长还要充分重视一点:那就是,一定要做好自身的榜样示范!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眼睛是雪亮的,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父母如何做事、如何说话。如果家长们在自己的形像上多下点功夫,通过学习提高自身修养,通过勤奋培养自身好习惯,面对孩子时,正应了:桃李无言,下自成溪。孩子对父母自是多了几分敬重,自然也就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而做事了。第七,家长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用心包容。“第三反抗期”虽然时间跨度从12岁一直到18岁左右,但是这只是一个特定的人生成长阶段,有很多问题在孩子度过“第三反抗期”后,随着步入大学和走向社会,通过自身认知能力的发展,在社会这所大学校的重新再教育和影响下,会逐步纠正身上曾经拥有的一些不成熟的观点和做法。如此说来,家长无需为眼前看到的孩子身上存的一些行为习惯而苦恼。不过,对孩子进行长期的道德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对遵纪守法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坚决不能大意,这关系到孩子成长道路方向的问题。方向不偏,剩下的就是细节问题,对于枝枝杈杈,通过家长这个园艺师的修剪,相信会培育出一棵健康茁壮成长的参天大树的。
正确认识抗抑郁药! 最近在精神科门诊工作中,笔者欣慰的发现大众对抑郁症的理解和接受度在提升,然而,对于抗抑郁药大家仍然有很多误解。有些误解奇奇怪怪,可可爱爱,让我忍不住想替抗抑郁药发声:不要再冤枉可怜的抗抑郁药啦!它只是个不够完美,但最希望帮你赶走抑郁症的宝宝! 案例1 “啊?真的要吃药吗?我觉得自己能扛过去”。重度抑郁伴自杀观念的男孩,用纯真的大眼睛望着我,即使经过了好几回合的battle,他还是坚信自己能扛过去。“我觉得不吃药我也能好”。 所以,为什么你需要吃药呢? ▎抗抑郁药有话说: 不是每个来诊的患者,医生都会建议药物治疗。门诊医生会经过细致的病史了解、精神检查、系统评估,澄清疾病的严重程度、风险程度等,通常中度、重度患者或风险较高时才会建议药物治疗,甚至住院治疗。 抑郁症病理机制中很重要的一条为脑内神经递质水平的改变,这些改变在短期内很难通过心理治疗、自己积极调整或其他方式得到改善。而抗抑郁药能帮助患者迅速补充或者调节,使神经递质水平达到正常,从而恢复正常的情绪状态。 案例2 “我同学吃了药超级胖,里面肯定有激素,我不想吃”。这个清瘦女孩眼神里全是拒绝。我问:“你确定她只是因为吃药,不是因为吃的多、不运动导致的胖吗?”。女孩狠狠点头道:“肯定是!” 所以,抗抑郁药一定会让人发胖吗? ▎抗抑郁药有话说: 抗抑郁药承认,某些药物会使人食欲显著增加,尤其在患者本人不注意控制饮食及适度运动的时候,难免会导致体重的增加。客观来讲,这是药物和患者本人生活方式不良共同作用的后果。 门诊医生在选用抗抑郁药的时候,会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特点及需求,对关注体重的患者,通常会选择对食欲影响小的药物——毕竟不是每种抗抑郁药都会使食欲明显增加,并嘱咐患者健康饮食、适度运动,避免显著的体重增加。 案例3 “我吃抗抑郁药变笨了,这个药会损伤脑子,把人吃傻了”。在门诊工作中,常常听到这种怀疑的声音,认为是吃药使脑子变笨、转的慢,工作能力也不行了。 所以,吃抗抑郁药会把脑子吃坏吗? ▎抗抑郁药有话说: 首先想和大家明确,通常抑郁症患者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体力下降、思维迟缓、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无法完成日常的学习和工作。 而抗抑郁药的作用是改善这些症状,不是“吃药把脑子吃坏了”,而是疾病本身给大脑带来这些损害。若长期吃药还有这种体验,需到精神科门诊复诊评估,看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换药,以进一步改善病情。 案例4 “我上次吃了几天药,觉得好了,就自己停了,现在又不好了”。看着这个知识渊博的大学老师,浏览了他之前的病历,我惊讶于他前后复发8次了,却还不坚持吃药的壮举。忍不住问到:“我不相信之前的医生没有告诉您要坚持服药,为什么不听呢?”他羞赧道:“我吃了药感觉好了,就认为没事了”。 所以,抗抑郁药为什么要维持治疗一段时间呢? ▎抗抑郁药有话说: 首次抑郁发作,抗抑郁药的使用是逐渐加至治疗剂量,病情稳定后,再巩固维持治疗至少约6个月,在医生指导下方可逐渐减药。 首次发作的治疗往往起效快、效果好,因此很多患者会自行停药,这大大增加了复发的风险。复发的治疗往往难度更大,药量可能更高,维持治疗时间通常需要更长。因此,医生往往会苦口婆心的宣教解释,希望患者遵医嘱规范用药,不要做事倍功半的选择。 案例5 “我4天前开始脖子特别疼,还恶心、头晕”,来自1个月前调了药并坚信是抗抑郁药的副反应让她这么不舒服的患者,她说“我觉得是吃药的副反应”。经过我和她母亲一起回顾用药及发生躯体不适的时间点,终于真相大白,罪魁祸首是以前就确诊的颈椎病! 所以,到底怎么正确看待抗抑郁药的副反应呢? ▎抗抑郁药有话说: 抗抑郁药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很多人看到抗抑郁药说明书里写的副反应就浑身不适。抗抑郁药忍不住喊冤:“其他药物也有不良反应,甚至篇幅不短于我,为什么面对我就如临大敌?” 抗抑郁药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困倦、食欲改变(增加或减少)、消化道反应(恶心、便秘、腹泻等)、手抖、血压升高、排尿延迟、性欲下降等。不同抗抑郁药的副反应及发生率有所不同,不代表所有副反应全部会发生。 刚开始服药时出现的不适常源自药物反应,而不是药物副反应,通常在1-2周内能缓解;此外,通过遵医嘱用药,逐渐加药或减药,定期复诊,医生会指导您最大程度减少甚至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某些不良反应可通过调整治疗方案解决;若不良反应显著,医生也会指导您换药。 遵医嘱用药,正确看待和应对药物不良反应。 案例6 “吃抗抑郁药会上瘾,太可怕了”。很多患者来门诊咨询减药,最大的担忧是吃久了会上瘾。甚至没有服用过抗抑郁药的人就已经听说“吃抗抑郁药上瘾,戒不掉”,言之凿凿,甚至能举出亲眼所见的案例。 所以,吃抗抑郁药真的会上瘾吗? ▎抗抑郁药有话说: 抗抑郁治疗的疗程较长,总体治疗时间可能达几年、甚至十几年。有些患者突然自行停药或减量,可能导致撤药反应,比如焦虑、出汗、头晕、消化道不适等,这就好比我们每天要吃饭,突然连续几天不吃,肚子肯定要饿有反应的。这些不适可以通过遵医嘱缓慢减药而最大程度避免发生。 还有,抗抑郁药虽然本身不会上瘾,但不排除某些患者对药物有心理依赖,这种依赖也可通过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度运动、转移注意力、疾病宣教、认知行为治疗等得到改善。 需要说明的是,某些患者,因不恰当服用镇静催眠药物而出现需要不断加量的情况,这与酒精、烟草甚至毒品的滥用类似。但,抗抑郁药不是镇静催眠药!我们恐惧的来源,往往是对未知事物的不确定性。随着大众对抑郁症的认知及接受水平的提升,很多患者已经可以做到及时就诊。但对抗抑郁药的误解,可能会延误治疗的时机。消除误解,及时接受规范化治疗,才能使患者最大获益。抗抑郁药真诚的希望:“不要再误解我啦,我不是洪水猛兽,有的是赤子之心啊!”
刘医生寄语: 在抑郁症患者的康复之路上,“药物+心理治疗”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治疗模式。抗抑郁药物就像退烧药,先稳住病情,但最后扭转负性认知思维、打开心结的,还是要靠心理治疗师的有效治疗。 问诊不走心、天价咨询费,关于抑郁症治疗,我们还有哪些偏见? 在初次问诊之后,不少抑郁症患者感觉自己被抛到了更茫然的大海之中。/《处女自杀》剧照 “希望6”,是抑郁症患者小青所在的病友微信群。群里的400多位用户,都是小青的精神科医生李天成的患者。 三个月前,工作刚满一年的小青被确诊为中度抑郁症。随后,她被李医生的助理拉进了这个群,让她关注医生坐诊时间与最新动态。 有“希望6”,当然还有“希望5”到“希望1”,这意味着这几年李医生接诊的抑郁症患者,已经接近3000人。 “希望”群里,很难说有什么“希望”。回想起问诊的过程,小青只有失望——预约排号一周、到医院排队一个多小时后,医生的问诊时间仅为4分钟。 “你最近有持续的低落吗?睡眠质量怎么样?有自杀倾向吗?”几个简单的问题之后,医生递了一张体检单给她。 预约排号一周、到医院排队一个多小时后,医生的问诊时间仅为4分钟。 血常规、心电图、核磁共振,以及激素检查。抑郁症不是“心灵感冒”吗?为什么要抽血做心电?到窗口缴费的时候,小青的心里咯噔一下,总价近2000元,远远超出心理预算。 更失落的是她从医生那里感受到的“冷漠”。整个问诊过程中,医生面无表情,几乎没有正视过她一眼。50元的专家号,竟然没换来一句关心。 另一个不信任感来源于“吃药”。在问诊之前,小青更想要的是“心理沟通”,而非药物治疗。 同样的问题也曾困扰着抑郁症患者雨轩。2019年年初,读研三的雨轩在导师的催促下,挂了精神科医生的号。 “我的精神科医生真的太忙了,我都去问诊两三次了,他还是没认出我。”回忆起3年前初次在精神科挂号的经历,她感到备受打击。 就诊时间太短、交流内容简单、一上来就开一连串的检查单,这些经历把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前去就诊的患者“推开”。/ 电影《薇罗妮卡决定去死》 对精神科医生“疗愈心灵”的期待,与现实中“问诊仓促”“检查费用贵”的落差,让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寻求帮助的抑郁症患者感到困惑。在初次问诊之后,不少抑郁症患者感觉自己被抛到了更茫然的大海之中。 近年来,媒体关于抑郁症的科普越来越多,大众对抑郁症早已不再陌生。然而,从“何为抑郁症”到“抑郁症该如何诊疗之间”,仍存在一段不小的鸿沟和偏见。 破除这段鸿沟,是抑郁症患者抵达希望的一小步,也是治疗中极其重要的一大步。 “精神科医生,问诊4分钟” ——精神科医生,一天要看( )人? “突然之间,我跟不上社会节奏了。” 2018年春天,在广州读研二的雨轩开始感到情绪持续低落,学习、工作动力急剧下降。 当时,雨轩在某出版社做兼职编辑,其中的一项任务是帮作者改书稿。但不知从哪一天起,她感到以往的日常工作变成了一座沉重的大山,超出了她的能力。 打开word文档,数十万字没有生命,它们只是一个个排列的字符,形成一座迷宫。上下反复滑动之后,雨轩无法进入这座“迷宫”。最终,书稿拖延了大半年也没能交上去。 在学校,她开始频繁迟到,永远不能按时出现在老师的课堂;书桌上方的小床成了她唯一安全的港湾,她成了“下床”困难户,如果费了很大的力气移动到椅子上,她又会发现自己被座椅“封印”。 “只想每天躺在床上,什么都不想做。”是抑郁症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之一,也是他们最黑暗的时期。/ 央视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她也会想方设法避开所有的社交活动。临近毕业,雨轩需要和同班同学一起做毕业照采集,但走到学校礼堂附近,她想到礼堂里13个等待她的同学,一阵恐慌爬上身来,雨轩决定转身离开。 “我的灵魂它在飘走,我的身体留在原地。我已经无法控制我自己的行为了。”最后,雨轩因为无法开始自己的毕业论文,申请了延毕。 “周围人都问我你是不是太完美主义了,所以压力太大,什么都不愿意开始?”但雨轩知道,她从前不是这样的。 一年之后,雨轩的导师发现了她的反常状态,在给她推荐了一位精神科专家之后,雨轩才开始寻求外界帮助。 抑郁症如同一张网,把外面的世界隔绝,而能否跨越阻隔,主动去精神科医院求医,是件困难的事情。 / 电影《超脱》 第一次问诊让她十分沮丧,因为医生太“火爆”了。由于门诊挂不到号,雨轩通过熟人介绍的方式在住院部找到了这位医生,即使这样,还是有一大群患者在住院部排队等他,如同粉丝们在等见一位明星。 半小时的等待后,雨轩迎来了两三句话的问诊,随后对方让她做抑郁自评量表、拿药。两三次之后,这位专家仍旧不认识她。尽管她并不抱有“特殊关照”的期待,但还是难免怀疑,这样的医生,能治好我吗? 精神科医生冷漠、机械、高效但不近人情——在很多初次前往精神科就诊的抑郁症患者看来,精神科医生和他们想象中的亲切模样大相径庭。 一些潜在的抑郁症患者期待“如沐春风”的问候,想象“直击心灵深处”的对话,但坐进精神科诊室的刹那,他们发现,接下来的几分钟内,这些心愿将全部扑空。 就诊时间太短、交流内容简单、一上来就开一连串的检查单,这些经历让不少抑郁症患者感到自己“不受重视”。 大众对于精神科治疗方式的想象,也许还停留在影视剧中心理咨询的场景:患者躺在长椅上,倾诉内心,得到医生认真的倾听与疏导。/ 《扪心问诊》 事情的另一面,是精神科医生无法、也没有精力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中国精神科医生缺口巨大,医生能够平摊给每一位患者的精力十分有限。 根据2017年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显示,我国约有精神科专科医生3万名,平均每4万多人仅拥有一位精神科医生;另一个数据则是,我国现有抑郁症患者9000多万人,并且这一数字仍在飞速增长中。 中国的精神医疗起步晚,直到2000年之后,精神健康服务才被纳入社会福利计划。此外,中国精神卫生资源分布极度不均,中国仍有2/3的区县没有精神疾病床位。 在一线城市,精神科专家的门诊总是人满为患。雨轩说起这些年的挂号经历:“星期一打开下一周的‘预约挂号’,你会发现那些专家的头像都成了灰色,根本约不到人。” 作为抑郁症患者最重要的“拯救者”,中国精神科专科医生却少之又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的精神科副主任陆小兵表示,过去5年间,抑郁症患者的数量呈现暴增趋势,为所有精神类疾病之首。而十几年前,他的患者中最常出现的则是“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患者的增加、心理健康需求的急剧增长,让陆小兵持续着“爆肝式”的工作强度。 2018年左右,陆小兵的门诊没有限号,单日门诊量最多能达到150人左右,位居全国精神科医生的单日门诊量前列。 通常,当一个医生的单日接诊量超过50人时,就已经算是超负荷工作了。150人是什么概念呢?早上8点坐诊,晚上9点下班,除了中午的20分钟吃饭和上厕所时间,剩下的12个小时里,陆小兵都在接诊。 算下来,每位患者只能分到5分钟左右的问诊时间。 问诊时间有限在公立三甲医院的任何一个科室都十分常见,但对抑郁症患者而言,医生的疲劳、厌倦,都可能被解读为“敷衍”“冷漠”,给他们原本敏感多思的内心带去极大的波动。 “人前坚毅,人后沮丧”,是精神科医生常有的心理状态。/ 图虫创意 成都某三甲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刘晴晓透露,自己所在的精神科,是整个医院中医闹比例最大的科室,因为被负面情绪笼罩的患者,时常对问诊过程与治疗结果感到不满。 刘医生的单次坐诊时间为4小时,接诊量通常为35-40人左右,平均每六七分钟就要处理完一位病人的精神难题。 刘医生不得不在心里设置一台“闹钟”,掌控问诊的节奏——“可以了,我已经听明白了”,有时,刘医生会直接打断患者的自述,因为抑郁症患者、强迫症患者,很容易陷入个人情绪,反复强调同一件事情。 但打断的结果可能是,患者当场崩溃、哭泣,或者一个电话打向投诉部门。严重时,刘医生还被砸过诊室。 被负面情绪笼罩的患者,时常对问诊过程与治疗结果感到不满。 而精神科医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到了一种极度的耐心耗竭。 根据新浪新观察2014年的报道《“抑郁”的精神科医生》,在北京某三甲精神病专科医院里,服用抗抑郁类药物的医护人员就多达几十人,而医院的总人数不过200人。 近年来,我国的精神心理健康领域逐渐受到重视,国家也颁布了硬性规定:公立三甲医院必须设置精神科室。但医院的一线精神科工作人员仍旧面临种种困境。 不少医院领导担心:精神科搞大了,会让医院满是“精神病人”;不搞呢,又达不到上面的政策要求。所以精神科的研究、发展往往很难得到院方的支持,精神科医生时常需要“单打独斗”。 “想要,又不想要太多”反映了精神科在医院的尴尬位置。 这个医生群体因工作压力、收入等问题,几乎在医卫领域里处境最艰难。/ @河南省医 但真正让精神科举步维艰的,还是精神科的“贫穷”属性——不能与大型设备挂靠收费、低住院率,再加上近年来医院药物零加成、“以药养医”的收入被阻断,于是,精神科成了综合医院里“不赚钱,倒贴钱”的科室。 这样的处境也影响了精神科医生的收入。 问诊量巨大、收入较其他科室更低、病患满意程度不高,都将精神科医生的精力掏空。最终,他们成了抑郁症患者口中的“高冷群体”。 “心理医生”,是个伪概念 ——看抑郁症,应该挂( )科的号? 除了精神科医生承受了巨大的工作压力以外,还有一个让抑郁症患者感到落差的关键原因在于:大众经常混淆“精神科医生”与“心理咨询”的差别。 一些抑郁症患者期待的“倾听”其实是心理咨询师的义务,而精神科医生使用的则是药物和物理治疗手段。 尽管近几年围绕抑郁症的报道越来越多,抑郁症科普甚至出现了“泛滥之势”,但回归一个最核心、最朴素的问题,大家可能仍旧感到迷茫——如果怀疑自己得抑郁症了,到底是挂精神科还是挂心理科? 这个问题看上去关乎抑郁症的本质:抑郁症到底是生理疾病还是心理疾病?因为在很多人的理解中,生理疾病对应精神科,而心理疾病则指向“心理科”。 日剧《丈夫得了抑郁症》中,男主髙崎处在长期的抑郁状态中无法摆脱,以至于有自杀的企图。在医院心理科,髙崎被确诊为忧郁症(抑郁症)。/ 《丈夫得了抑郁症》截图 但事实是,在这个问题里,我们混淆了多个概念。 首先,公立医院的心理科和精神科往往是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刘医生强调,我国公立医院的精神科和心理科之间有很大的重叠,医生也是同一拨人。之所以一些医院会将精神科命名为“心理科”或“身心科”,是因为目前仍有不少国人难以“正视”精神疾病,而“心理科”这个称谓听上去会更温和一些。 那么大众口中所说的“心理医生”是谁?他们在哪? 实际上,“心理医生”是一个伪概念。刘医生解释:“心理医生更像一个文学艺术词汇,并不存在于我国的医疗行业。” 我们所说的“心理医生”,其实指的是“心理咨询师”(Counselor)或“心理治疗师”(Psychotherapist)。而这两者又有本质上的差别。 我们所说的“心理医生”,其实指的是“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 我国的《精神卫生法》规定,心理咨询师既不具有抑郁症诊断权,也没有处方权,无需医学背景,因此也称不上“医生”;心理治疗师虽然没有处方权和诊断权,但必须出身临床医学专业或心理学专业,用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钟杰的话来说,心理治疗师属于卫生系统的“技师”,和放射科技师很像。 心理咨询师大多在私人的心理咨询工作室接诊,收费300元到数千元一小时;而心理治疗师多在公立医院工作,每小时几十元到两百元不等。 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患了抑郁症,只有精神科医生才有资格下诊断。 然而,一位精神科医生的培养周期漫长,通常需要10年以上,就算是一位已经读到头秃的医学博士,离独立坐诊也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之前提到,我国精神医生数量约3万名,远远覆盖不了国民的心理健康需求,而另一个现实是,我国的心理治疗师也人才紧缺,约为6000多人,对比美国30万的临床心理师,相距甚远。 由于精神医生与心理治疗师的缺口巨大,心理咨询师某种程度上扮演了“救场”的角色。 虽然是拯救抑郁症患者,科班出身的医生要学上十几年,才有资格和能力去做诊断治疗,而半路出家的心理从业者只要通过考试就能持证上岗。/ 图虫创意 2002年起,国家开放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考试”,证书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 相比起精神科医生的“10年苦读”,成为心理咨询师完全可以是一条“速成之路”。行业门槛低、考试难度低,甚至不需要心理学相关背景,只要参加培训、突击刷题,就可以通过考试。 “心理咨询师的证太水,集中培训只要几十天,如果你又是刷题能手的话,最快20天就能考到证了。”刘医生说。 精神科医生往往十分抗拒与心理咨询师混为一谈,因为心理咨询师市场鱼龙混杂,很多半路出家、专业水平欠缺的心理咨询师甚至耽误了抑郁症患者的治疗。 刘医生将心理咨询资格证比喻为餐厅的“卫生许可证”——“你要开一个餐馆,你并不需要证明你的厨艺,只要有卫生许可证就可以。同理,心理咨询师的证书只是一个行业的准入证明,但并不代表你的能力。能胜任临床心理工作,需要在至少一个心理学流派系统学习实践并深耕数年。” 2017年,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考试被正式取消,主要原因是,国家希望借此整顿心理咨询行业,防止低水平的心理咨询师涌入市场。 找到一个能治好心病的心理咨询师,简直和找到一个合适的结婚对象一样困难。 / 电影《心灵捕手》 可现实是,抑郁症患者不知道去哪里找到靠谱的心理咨询师。 抑郁症患者阿盛表示,最近几个月的心理咨询体验让他感到遇见了“骗子”。 每次500元的心理咨询、连续10次的咨询周期,并没能让他的抑郁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他时常感受到心理咨询师的“不走心”,很多重复讲过的经历和问题,到头来发现对方竟然忘了。 这些细节让他对心理咨询“不敢再爱”。 抽血、验尿、核磁共振 抑郁症“诊断”比你想的要麻烦 ——抑郁症,是心理疾病,还是生理疾病? 在加入“希望6”之后,小青不时会怀疑,这群里和她一样被确诊的几百名抑郁症患者,是不是有被误诊的嫌疑?毕竟诊断中,医生只问了她几个问题,而且“连抑郁自评量表都没做”。 抑郁症是否有被泛化的趋势?在流行文化中,“抑郁”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时代情绪,我emo了、你躺平了、他网抑云了,似乎年轻人,人均抑郁。 近年来,网络上流行着各类抑郁症自评量表,有纯属娱乐的“一分钟抑郁测试”,也有正规的SDS抑郁自评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等,很多网友表示,但凡做了测试,就会发现自己是抑郁症患者。 做了抑郁自评量表,人人都是抑郁症。/截图 但精神科医生强调,光是100多道题并不足以证明一个人是否患上了抑郁症,做题时人的主观性会影响到最终的分数。 抑郁症怎么诊断?目前,只有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拥有抑郁症诊断权。 小红书上,有不少用户晒出过自己在精神科的问诊经历——“抽血化验、做心电,我是不是被精神科医生坑了?”因为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抑郁症是单纯的“心理问题”,它关乎原生家庭、情感经历、社会压力,似乎与“生理”无关。 然而,把抑郁症看作是一种纯粹的心理疾病,是大众认知里最常见的一个误区。医学研究早已表明,抑郁症会改变大脑结构,同时也是生理改变之后的结果。 最主流的生物学解释是,抑郁症是大脑缺乏神经递质所致,特别是5-羟色胺(血清素)神经递质的缺乏。而神经递质决定着我们的情绪状态、我们是否有能力应对外部刺激。 最主流的生物学解释为,抑郁症是大脑缺乏神经递质所致。/pixabay 抑郁症也包含遗传因素。研究发现,有抑郁症家族史的人会面临更高的抑郁症患病率,他们天生携带的神经递质不足。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教授凯·杰米森说那些携带“抑郁症易感基因”的人,“就像干燥又易碎的柴堆,因无法躲过生命中四处飞窜、无可避免的火花而被点燃”。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同样的问题发生在一些人身上,会引发一场海啸,而在另外一些人身上就像蜻蜓点水。 但这是否意味着外部环境、社会因素不重要呢?并非如此。 关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医学界仍旧没有一个定论。上述的生物学因素仅停留在“假说阶段”。人们只知道:总体而言,抑郁症是遗传因素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遗传因素、社会家庭环境······造成抑郁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pixabay 抑郁症诊断的另一个“麻烦”来自于抑郁症很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导致误诊状况。 抑郁症经常被比作是“发烧待查”——发烧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生理表现却是相同的;同样,抑郁症的病因可能多达上百种,个体差异极大。 刘医生向我们解释,抑郁症诊断之所以需要严格的排查检测,是因为一些器质性疾病导致的症状和抑郁症的表现十分相似——肺炎、哮喘、心血管疾病,抑或是内分泌问题、颅内肿瘤,都会让人心情低落,精神萎靡不振。 刘医生分享了一个案例,就在不久前,有一位怀疑自己得抑郁症的青少年来问诊,在听完少年的自述以后,她建议对方去做一个核磁共振。结果显示,少年的抑郁症状的确是由脑垂体瘤所导致的。 抑郁症的症状与许多器质性疾病相类似,因此诊断抑郁症需要做细致的排查。/图虫创意 具体做什么排查检测?这一点取决于医生的“精神检查”,主要包括对症状的了解,以及对患者病史的追溯。而精神检查,完全依赖于医生的水平和经验。 “精神科医生得是万金油,对每一个临床学科都得有点基本知识。”刘医生说。 刘医生向我们介绍了“抑郁症诊断”的4个标准: 第一个是大家熟知的症状标准,如动力兴趣下降、精神迟滞、自我评价过低等等; 第二个是病程标准,症状至少持续两周; 第三个是严重程度标准如社会功能、工作能力是否受损; 第四个是排除标准,排除“由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所导致的抑郁。 只有同时符合这4个标准,精神科医生才能确诊一个人罹患抑郁症,光是一项“情绪持续低落”是远远不够的。 可以肯定的是,虽然大众文化中的“抑郁情绪”“抑郁症状”无处不在,但我们并没有直接的数据表明“抑郁症”被过度诊断或者泛化了。 相反,最新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国抑郁症患者的就诊率仅为9.5%,在就诊的患者群体中,得到充分治疗的仅有0.5%。 从一个人开始感受情绪低落,再到向外界求助,这个过程,往往是漫长而曲折的。 吃药、住院、电疗…… 抑郁症治疗又贵又可怕? ——为什么人们抗拒治疗? “贫民窟群众,不配得抑郁症。”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抑郁症烧钱,而且很难根治。 知乎上,有网友爆料,为了治疗抑郁症自己3年花了25万元。还有不少人晒出过自己的抑郁症门诊发票,第一次就诊花费就能高达两千元左右。 “天价诊疗费”让很多潜在的抑郁症患者望而却步。 年轻人真的看不起抑郁症吗?说到这个问题,其实是我们混淆了两种治疗手段,精神科的药理治疗和心理咨询。 如果以一周一次的频率计算,半年内心理咨询的开销有可能会高达上万元。/视觉中国 以国内专业的心理咨询平台“简单心理”的报价为例,一个靠谱的新手级咨询师,每小时收费400到600元;成熟的心理咨询师(3000小时以上的咨询经验),报价在600到1000元;资深、专家级的心理咨询师每小时收费可以高达2000元。 如果以一周一次的频率计算,半年内心理咨询的开销有可能会高达上万元。 相比之下,精神科的治疗费用低出很多,抗抑郁症药物的价格每个月约为数百元。 最贵的部分通常在检测阶段,加上抽血化验、核磁共振,费用可能会超过1000元。 但和很多疾病不同,治疗抑郁症的开销不随时间拉长而增多。抑郁症治疗以药物为主,部分病人会接受物理治疗,此外,只有极少数的重度抑郁症患者会选择住院。 不过,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按医嘱服药”需要克服常人意想不到的心理障碍。刘医生说,在她的初诊患者里面,有一半的抑郁症患者都不愿意吃药。 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按医嘱服药”需要克服常人意想不到的心理障碍。 提到精神类药物,有病人会立刻神经紧张:“我吃药了,是不是说明我就是有精神病?” 以及“抗抑郁药物会不会上瘾?”“大脑会不会被药物控制?”“药物副作用是否太大?”等等。 拒绝吃药的现象在其他科室并不常见。如果一个人患了感冒、得了尿毒症,很少有人会质疑药物的作用,但换成抑郁症这样的精神类疾病,大家的态度就彻底翻转了。 为什么普通人对抑郁症药物的不信任感非常普遍?药物成瘾性,是被大众质疑最多的问题,因为在一些人的理解中,抗抑郁药物可以四舍五入成“兴奋剂”。 但精神科医生普遍反对“抗抑郁药物具有成瘾性”这个说法。 “从它的作用机制来讲,抗抑郁药物没有作用于大脑和身体中那些可以导致成瘾的受体的成分,所以这些药物不具有成瘾特征。”刘医生说道。 “抗抑郁药物具有成瘾性”是外界的偏见与轻视。/图虫创意 刘医生认为,对抗抑郁药物“成瘾性”的渲染,本质是一种对精神类疾病的污名化和轻视态度。 “抑郁症一旦慢性化了,患者可能会非常抗拒:我怎么能长期服药呢?但如果高血压慢性化了,患者就很容易接受终身服药。而且不会有人因此认为,抗高血压药是成瘾性药物。” 实际上,抑郁症是一种难以“根治”的慢性疾病。“没有哪个精神科医生敢用‘痊愈’二字。”刘医生说。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的数据显示,我国抑郁症的总体复发率高达50%~85%,其中有一半的患者会在两年之内复发;2019年发表于《柳叶刀·精神病学》杂志的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调结果显示,我国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达6.8%。 刘医生向我们介绍了抗抑郁药物存在的副作用,主要包括两点: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如嗜睡、头昏、体重变化等,以及长期服药后的撤药反应。 药物带来的副作用,远比自杀、自残等行为的危害要小得多/pixabay 但这些副作用,远比抑郁症本身带来的危害(严重的如自杀、自残等行为)小得多,害怕副作用而拒绝吃药,无异于因噎废食。 医学研究发现,抗抑郁药可以增加人体血清素的浓度,从而帮助病人恢复正常情绪。“从大脑的超微结构上来讲,在规律地使用了抗抑郁药物之后,神经递质水平比不吃药的患者要好很多。”刘医生说。 对抗抑郁药物的误解和顾虑,让很多抑郁症患者失去了最佳治疗的机会。 吃药就像发烧降温,即便医生还没有搞清发烧的缘由,物理降温也必不可少——不让高烧“烧坏大脑”是当务之急,等烧退了,再去寻找生病的根源也不迟。 那什么药物才会让人产生精神依赖性呢?精神兴奋剂苯丙胺类药物,镇静催眠、曾用来治疗癫痫发作的苯二氮卓类等药物才具有成瘾性,但这些药物都属于严格管控的药物行列。抑郁症患者使用此类药物需要在专科医生严格处方和监管下才能进行。 具有成瘾性的药物都属于严格管控的药物行列。/视觉中国 不过,如果药物治疗不充分或者病情迁延反复,会给患者造成一种“一停药就复发,吃药成瘾的错觉”,所以,精神科药物也不是万能的,很多时候要结合其他治疗手段。 刘医生介绍了一种长期被流行文化“误读”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法。 “电疗”二字常常把人吓得不轻,人们看到这个词,会想到杨永信、戒网瘾的“极权主义”学校,以及反人道的大铁锁、暴力治疗。 但实际上,“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安全又有效,而且患者没有感觉,就像小睡了20分钟。比拔牙更轻松。” 精神科药物也不是万能的,很多时候要结合其他治疗手段。 只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深部脑刺激,都属于比较强力的精神治疗法。对于中轻度的抑郁症患者,可以仅考虑药物治疗。 抑郁症治疗,讲究“医缘” ——为什么说求医之路就是“试错”的过程? “看抑郁症,非常需要医缘。”在求医之路上跌跌撞撞了3年时间的抑郁症患者雨轩如此感叹。 “我试过很多不同的药。我的第一个精神科医生给我开的药,效果甚微。但是第二个医生给我开的药,让我感觉非常平静、愉悦,充满佛心,进入了不悲不喜的境地。” 《纽约客》专栏作家安德鲁·所罗门在《走出抑郁》一书中写道,抑郁症患者在不断试药的过程中,就如同一个“飞镖盘”,直至正确的药物射中红心。 抑郁症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疾病,即使是两位经历相似、症状相似的患者,需要的治疗方案可能完全不同;同样,一位医生对一个抑郁症患者是“神医”,对另外一位病人可能就是“庸医”。 “抑郁,是我们各自隐藏的秘密” ——《走出抑郁》作者安德鲁·所罗门在TED上演讲。/TED 这源于大脑的复杂——人脑内有数百亿个神经元,而每个神经元又有数千亿个突触,神经元通过特定的突触与其他神经元联系。大脑就像一个精密运作、连接无比复杂的超级仪器,挑战着人类认知的极限。 在《三联生活周刊》的报道《抑郁症:吃药还是不吃?》中,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授包爱民解释了“为什么一些药物对特定的病人无效”。包爱民做了一个比喻,人脑中连接起数百亿个神经元的神经纤维,加起来超过10万公里,类似于中国的高铁网络。 他说:“假设上海站出了问题,它会使得和它发生关系的站点都出现问题,这个时候你去调节完善北京站肯定无效。如果抗抑郁药是针对北京站的,对上海站就不会有效果。”只不过,大脑比高铁网络还要复杂无数倍。 3年中,雨轩换过多位精神科医生。挂号之前,她都会去细查对方的院校、资质、研究课题、擅长方向,但仍旧避免不了“踩坑”。最糟糕的一次,一位在读医学博士的说话态度让她很不舒服,随意程度仿佛是在“过家家”。 好的心理咨询师就是“四两拨千斤”。/图虫创意 好在,雨轩最终遇到了自己求医路上的那位“真命天子”,对方是公立三甲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同时也是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师。她每周会分别在这位医生的精神科、心理咨询门诊寻求治疗。 虽然单次心理咨询需要800元,但是两个多月后,雨轩感到自己的认知发生了变化,状态明显好转。 雨轩说,好的心理咨询师就是“四两拨千斤”——“每次咨询,我一个人可能会说50分钟,他只说10分钟,但是他的话都是金玉良言,会引导我往一个方向去梳理。他每次给我定一个反思的主题,让我回去想。慢慢地我就想通了,开始接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给我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他不是用一套组合拳让你浑身经络通畅,他只是点化你一两下,好像是观音菩萨玉净瓶里面,滴两点仙水一样。” 在心理咨询中,倾诉与倾听格外重要。雨轩说:“倾诉的过程,就是在疏通你自己这条水道上的淤泥,你是你自己的清洁工。其实你不需要别人知道你干嘛,你自己把你自己洗干净,你就会越来越舒畅。” 对抗抑郁症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图虫创意 在抑郁症患者的康复之路上,“药物+心理咨询”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治疗模式。抗抑郁药物就像退烧药,先稳住病情,但最后扭转负性认知思维、打开心结的,还是要依靠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 同样身为精神科医生与心理治疗师的刘晴晓也反思:“药物是否有能力改变我们对一件事情的认知模式?尽管药物对一些人似乎真的能起到这样的效果,但其实并不常见。所以这个问题的确需要心理学专家去引导患者解决。” 此外,陆小兵强调,对抗抑郁症,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很多病人得了抑郁症以后不知道怎么处理。所以这个备案不光是他自己的备案,也是我们全社会的备案。” 最后,关于大部分抑郁症患者都会选择的“自救”,雨轩告诉我们她这些年的体会:“有些抑郁症患者会把自己跟疾病融为一体。如果攻击疾病,就等于把自己给杀死了,这样子你永远也走不出来。如果你可以把疾病和你分开看待,把它看做你身体里面的一个良性肿瘤、一个阑尾、一个扁桃体,你要割就割,你要治就治,你会轻松很多。”
家长提问:我的孩子到了青春期,迟到、逃课、厌学、谈恋爱,我想给孩子找个心理咨询师,但心理咨询师告诉我,我也需要做心理咨询,为啥孩子的问题,我需要做心理咨询? 感谢你的来信。 当你听到咨询师的建议时,也许除了意外和不解,还有很多委屈:让我去做咨询是不是在说我“有问题”,或者至少,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也许你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面对孩子青春期出现的状况,本身已经感到疲惫和痛心,如果现在还要说你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一定非常难以接受。 因为来信中没有说明“让你做咨询”具体指的什么,所以不清楚咨询师的意思是需要你配合做几次家长访谈,还是建议你另找咨询师做长程咨询。如果是前者,那的确是给未成年人做咨询常见的设置。一方面,咨询师借由跟家长访谈的机会,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主要成长经历;另一方面,也可以针对孩子的主要困难,请家长做出一些改变,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 为什么成年人做咨询只要自己去就可以了,未成年还需要家长参与呢?这是因为,青少年的心理世界还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尚未形成稳定的结构,而心理结构中非常重要和核心的部分,就是孩子心中自己和“内在父母”的形象,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而且青少年依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怎么对待他们具有现实和情感上的重大意义。此时父母跟孩子加强沟通,改变对他们的态度,是有机会通过外在环境的改变来修正他们内心的父母形象和自我形象,减少内在冲突的。 举个例子,假如一个孩子觉得父母是严苛的,这样严苛的形象也会住进他/她的心里,即使父母没有在耳边指责,他/她也会在心里听到这种指责的声音,有时他们为了对抗这种声音,会故意做一些破坏的事情;如果父母改变态度,增加理解和沟通的部分,他们慢慢也会减轻内心那个严苛的声音,学会理解和安抚自己。 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感到的痛苦和失望,并不等于指责父母。一是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局限的,生活中也面临种种难题,“完美的父母”也许并不存在;二是孩子“内在父母”的形象取决于他们怎么理解父母的行为,不一定是父母的本意。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感到稍微放松一些了呢? 具体到你孩子目前出现的现象,因为没有更详细的材料,无法明了他/她到底遇到了什么状况,这些问题有多少来自环境又有多少来自他/她内心世界,但厌学、谈恋爱的确是青春期孩子常见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厌学背后是“我要学什么,为谁而学”的追问,而谈恋爱的背后可能是对性别认同和建立亲密关系的尝试。 青春期是人生中非常特殊的时期,身体发育变化,也会引发心理上的剧变。孩子们在面对重大的身体、情绪变化时,调整过程非常复杂和痛苦。他们可能刚从童话的世界走出来,面临对真实世界的巨大失望;他们开始追问“我是谁”,但又有很多迷茫;他们想要独立但缺乏独立的能力;他们有了性冲动但还不知道怎么建立亲密关系…… 而且青少年的一个特点是将内心的冲突行动化,不是自我觉察也不是沟通解决,而是通过行动来表达。这是他们用来降低内心冲突的方式,只有好好过了这一关,才能发展出更成熟的方式,到达能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阶段。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只是一味指责,可能会加剧他们内心的冲突,强化用行动对抗的方式。 很高兴看到你选择了让孩子接受专业的帮助,如果你愿意参与这个帮助孩子的过程,会让它更顺畅。 如果那位咨询师是建议你通过心理咨询去做个人成长,那的确要取决于你的意愿,也就是目前你有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做这件事,而不能强求。咨询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它让我们更了解“不知道的自己”,获得改变,但它也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如果没有足够的动力,很难获得真正的改变。 当然,也有很多家长在陪孩子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开启了自我成长的道路。因为他们发现,明明很有道理地建议我怎么就是做不到呢?或者觉察到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很像当年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而自己内心受伤的部分过去没有空间去细细体会。这时他们也有了了解、疗愈自己的愿望,并通过心理咨询去完成再一次的成长。——只是踏上这样的旅程也需要一点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