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人民医院庆“七一”组织党员志愿者下乡义诊2016年07月01日 09:24来源:大河网原标题:宝丰人民医院庆“七一”组织党员志愿者下乡义诊义诊现场大河网讯 6月29日,为庆祝建党95周年,宝丰县人民医院纪检委书记王天强、事业发展科科长冯丰龙带领心血管内二科主任朱亚军、脑病科主任姚乐义、肛肠科主任马忠杰、脑病科护士长杨兰洁、疼痛科医师李红旭等党员志愿者,到宝丰县大营镇上李庄村进行义诊活动。义诊在上李庄村标准化卫生室前及卫生室对面浓密的树荫下进行,党员志愿者为上李庄村的村民进行了血糖检测、血压测量等免费健康体检,并耐心的为村民讲解了夏季养生、保健及相关疾病预防知识,对村民们提出的健康问题进行现场诊治和答疑。
http://m.toutiao.com/i6229428461308477954/?tt_from=weixin&utm_campaign=client_share&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iid=3351870309&utm_medium=toutiao_ios&wxshare_count=1
一、什么是肛周脓肿肛周脓肿,就是肛门直肠周围的急性感染形成的脓肿,表现为肛门周围的伴压痛和波动感的肿块,如下图所示。最高可有85%的脓肿会继续发展,导致脓液经皮肤漏出,形成肛周瘘。瘘的意思是两端开口的管道,肛周瘘的开口一端在肛周皮肤,一端在肛管。一般小婴儿容易患肛周脓肿,发病率大约在0.5%-4.3%,小婴儿的肛周脓肿表现比较轻,多数有些低热,肛门部位疼痛(换尿布时疼痛)等表现,即使形成了肛瘘,多不经过治疗,也能自行恢复。成人的、严重的肛周脓肿,除了导致肛门处的感染外,还可能向全身蔓延,导致全身感染,这就比较严重了,但这种情况极少。二、肛周脓肿是怎么形成的?小婴儿年龄段发病,有其明显的先天性原因:(1)先天性解剖因素。Shafer等发现莫尔加尼隐窝肥厚加深易于隐窝炎的发生,进而发展为肛周脓肿及肛瘘。随后多个作者手术中的发现也支持这一观点(2)婴儿期一过性的雄激素分泌增高可导致肛腺增生和分泌旺盛,粘液排泄不畅,瘀滞形成囊肿;再者,激素分泌旺盛,可导致深层的覆盖上皮组织的隐窝加深,粪便易于储留,诱发感染;(3)新生儿大便不成形,常发生腹泻、湿疹,可造成粪便对直肠肛管及肛周皮肤的侵蚀,另外家长护理不当,导致肛周皮肤损伤也可增加肛周感染的发生率;以上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导致肛周感染,继而形成脓肿,脓肿破溃后形成肛瘘。三、怎么治疗肛周脓肿?保守好,还是手术好?目前对于婴幼儿的肛周脓肿,国内外没有统一的指南。是保守治疗,使用抗生素,还是引流切开等治疗,多依据医生对孩子情况的评估以及自己的治疗偏好。肛周脓肿多出现在小婴儿,对于小婴儿(1岁内),目前认为即使脓肿形成了肛瘘,也能自行恢复。所以,《尼尔森儿科学》推荐是观察即可,无需治疗。并且他们认为,即使是大孩子,如果没有太多不舒服、没有发热等情况,也可以先进行局部使用抗生素,肛周局部消毒的方式缓解,而不是立即进行引流等处置。虽然非手术治疗避免了全麻风险和手术并发症,对一部分患儿有效,但不能保证适用于所有患儿,而且保守治疗时间较长,需要长期应用抗生素及延长患儿疼痛和增加败血症等可能,如果形成肛瘘反复发作,可能加重家长的护理负担和焦虑情绪。许多研究报告[12、24、25、26]建议手术治疗,认为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非常低的治疗方式。肛周脓肿手术治疗包括脓肿切开引流术、瘘管切开术或瘘管切除术、肛瘘挂线术等。在婴幼儿脓肿切开引流是最常用的手术方法,Cag˘atayEvrimAfs¸arlar等[20]认为脓肿切开引流可以减轻脓肿扩散引起的疼痛,促进伤口的愈合,此外,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切开引流并没有影响肛瘘的形成。单纯切开引流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肛瘘形成率,许多作者建议在全麻下通过探针仔细的寻找到不正常的隐窝内口,同时行瘘管切开术,从而降低复发率和肛瘘形成[6,10,13,27]。亦有人认为对婴幼儿肛周脓肿应切开挂线或勺刮内口[28,29],但是,这样增加了患儿的麻醉风险及探针导致医源性假道的可能[30,31]。因婴幼儿肛柱短、肛隐窝深并与肛门腺相通,所以其瘘管短、走向直、无迂曲,内外口距肛门腺近,所有婴幼儿肛周脓肿和肛瘘位置表浅,几乎都是简单、单纯性肛周脓肿或肛瘘。我们根据婴幼儿肛周脓肿的特点,肛周脓肿在局部麻醉下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加强肛周护理,脓腔内间断填塞碘仿纱条保持脓腔引流通畅,直至脓腔内有新鲜肉芽组织长出。术后肛周脓肿复发率5.1%,复发患儿再次通过填塞纱条引流治愈,没有肛瘘形成。复发率和肛瘘形成远低于文献报道28-85%四、怎么预防肛周脓肿?第一,生个女孩,哈哈。第二,如果是男孩,雄激素又比较旺盛,比如脸上痤疮很茂密,那要小心点哦,可能会有肛周脓肿,这个先天因素不能避免,那就尽量:●避免孩子腹泻;●避免尿布疹;●给孩子换尿布、擦屁股的时候,尽量轻柔,减少刺激。五、肛周脓肿能打疫苗吗?这是个常见问题,也是个大问题。好多地方遇到孩子有肛周脓肿就不给注射疫苗,这个大家都理解,因为孩子生病了嘛,等病愈了再接种不迟。可是在孩子病好了之后,还不给注射疫苗,一拖能拖个半年一年的,说是孩子免疫力低下,这就不对了。下面讲讲理由:1.肛周脓肿是不是免疫力低下?●根据上面咱们讲的,婴幼儿的肛周脓肿多是解剖结构、大便稀问题,少数和感染有关,和免疫低下关系不大。●在免疫力低下的时候,因为容易感染,可以导致肛周脓肿,但多数不会仅仅表现为肛周脓肿,其他的感染征象也有。所以,我们认为肛周脓肿绝绝绝大多数和免疫力低下无关,并且儿科权威著作—《尼尔森儿科学》,国内的《诸福棠儿科学》也没提到肛周脓肿的原因是免疫力低下。有些医生认为其和免疫力低下,可能是把肛门局部的IgA和IgM低和免疫力低下混为一谈了。2.免疫力低下能打疫苗吗?目前认为,严重免疫力低下的,不能接种活疫苗,灭活疫苗是没有问题的。什么是严重免疫力低下呢?包括血液肿瘤或实体瘤,正在接受化疗,先天性免疫缺陷病,长期免疫抑制治疗(激素、化疗等),感染艾滋病毒的患者。所以结合上面说的,即使是免疫力低下,也只是不能接种活疫苗,而肛周脓肿绝大多数和免疫力低下没关系。所以,肛周脓肿的孩子,99.99%都能接种任何疫苗,即使不幸是免疫力低下导致的,也只是不能接种活疫苗。那怎么选择、接种疫苗呢?1.在肛周脓肿治疗期间,先别注射疫苗了,毕竟是生病了,等治疗好了,再接种疫苗就行了,这期间保护好孩子,避免接触生病的患者。2.对于肛周脓肿的孩子,不管是不是免疫力缺陷,灭活疫苗都可以接种的(大多数疫苗都能接种了)。3.对于肛周脓肿的孩子,为了避免风险,接种脊灰疫苗时,不要使用口服的活脊灰疫苗,改成肌肉注射的灭活脊灰疫苗。因为目前有3个报道显示,给肛周脓肿的孩子口服活脊灰疫苗后,导致孩子出现了疫苗相关性的麻痹性脊髓灰质炎(VAPP),这些孩子没有被证明是免疫力低下,不知道为什么出现这个问题。注意啊,患有VAPP的孩子里面,没有肛周脓肿的更多。4.对于肛周脓肿的孩子,如果孩子生长发育良好,就不用考虑免疫力低下的问题,可以接种其他的活疫苗。5.对于反复的肛周脓肿的孩子,或者孩子肛周脓肿合并其他疾病的,先明确是否有免疫力低下的问题(医院检查),之后再决定是否接种活疫苗。马忠杰主任建议,如果小儿出现肛门疼痛红肿,尽早到医院检查。 马忠杰、男,中共党员,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平顶山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作委员会河南工作部肛肠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盆底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中药材协会肛肠专业临床用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肛肠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肛肠学会常务委员,河南省中医外科学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平顶山市医学会肛肠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平顶山市中西医结合肛肠学会副主任委员,平顶山市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平顶山市医疗保健专家,河南省肛肠专业知名医师,河南省肛肠专业优秀医生,获得市科技创新二等奖一项。实用性专利一项,参加编写《实用外科学》和《现代肛肠病学》各一部。发表国家核心期刊学术论文5篇。
2024年10月5日下午,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浙江煋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国梁博士到访平顶山学院软件学院,就科研合作进行深入交流。此次会议在科技楼214会议室举行,由软件学院副院长杨雨博士主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多位专家与软件学院的负责人共同参与。软件学院院长赵凯教授首先致欢迎辞,赵凯院长对王国梁博士及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软件学院近年来在智慧医疗与大数据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表达了希望与企业及医院加强合作的愿望。王国梁博士在会上详细介绍了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煋医科技在大健康产业的全球布局及产学研转化等业务发展情况,特别是在智慧医疗和医疗科技创新方面的成果,并分享了他对未来合作方向的看法。他表示,公司期待通过与平顶山学院及医疗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智慧医疗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接着,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张铁须和谢鹏飞分别发言,分享了医院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科研需求和实践经验。他们希望通过与平顶山学院和企业的合作,探索更有效的医学数据处理方法,推动智能诊断技术的应用。随后,肛肠科主任马忠杰也表达了对科研合作的期待,尤其是在医学数据分析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合作。会议最后,赵凯院长对本次交流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此次会议为今后的校企合作和院院合作奠定了基础,期待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和宝贵契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深化产学研融合,力求在智慧医疗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上实现重大突破,推动合作项目早日落地。此次交流会为平顶山学院与浙江众合科技及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合作开辟了新机遇,三方将继续探讨科研合作的具体细节,推动智慧医疗技术的转化与应用。
一、什么是小儿肛周脓肿?肛周脓肿是指肛门周围软组织发生的化脓性感染,常见于小儿。小儿肛周脓肿多由于细菌感染引起,尤其是大肠杆菌。由于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抵抗力较弱,因此更容易发生肛周脓肿。二、小儿肛周脓肿的症状1.肛周红肿、疼痛,触摸时有硬块;2.患儿排便时疼痛加剧;3.可伴有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4.严重者可能出现全身感染症状。三、小儿肛周脓肿的预防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换内裤,保持肛门周围清洁干燥;2.避免长时间便秘,保持大便通畅;3.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4.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四、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预防疾病?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是预防疾病的关键。以下是一有助于增强儿童免疫力的建议:1.均衡饮食:确保孩子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包含丰富的水果和蔬菜,以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过多的糖和加工食品,这些食物可能会抑制免疫系统。2.规律作息:确保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因为睡眠不足会影响免疫功能。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身体生物钟的稳定。3.适量运动:鼓励孩子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以增强体质。4.疫苗接种:按时给孩子接种疫苗,以预防一些传染性疾病。5.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孩子勤洗手,尤其是在吃饭前和上厕所后。避免与生病的人密切接触。6.减少压力:过度的压力会削弱免疫系统,因此要帮助孩子应对压力,保持乐观的心态。7.避免二手烟:二手烟会损害孩子的免疫系统,因此要确保孩子生活在一个无烟环境8.充足的水分:确保孩子每天喝足够的水,以保持身体水分平衡。9.补充营养素:在医生的建议下,可以考虑给孩子补充一些可能缺乏的营养素,如维生素D、锌等。定期体检: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以监测其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10.健康教育:教育孩子关于健康和营养的知识,让他们参与到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中。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和维护一个健康的免疫系统,从而更好地预防疾病。记住,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的营养和健康需求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实施任何健康计划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五、典型病例分享患儿姓名:李某年龄:出生28天籍贯:鲁山人病情简介:患儿多次腹泻后,肛周左侧出现红肿包块,疼痛难忍。家长带患儿来到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科就诊,经马忠杰主任诊断,确诊为肛周脓肿。治疗过程:马忠杰主任在急诊下行肛周脓肿手术,术后给予抗感染、换药等治疗。经过十五天左右的精心治疗,患儿病情痊愈,高兴出院。六、马忠杰主任温馨提示1.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有肛周红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2.小儿肛周脓肿治疗期间,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孩子免疫力,预防肛周脓肿的发生。通过以上科普知识和典型病例分享,希望家长们能更好地了解小儿肛周脓肿,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做到早预防、早治疗。马忠杰简介马忠杰、男,中共党员,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平顶山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作委员会河南工作部肛肠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盆底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中药材协会肛肠专业临床用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肛肠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肛肠学会常务委员,河南省中医外科学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平顶山市医学会肛肠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平顶山市中西医结合肛肠学会副主任委员,平顶山市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平顶山市医疗保健专家,河南省肛肠专业知名医师,河南省肛肠专业优秀医生,获得市科技创新二等奖一项。实用性专利一项,参加编写《实用外科学》和《现代肛肠病学》各一部。发表国家核心期刊学术论文5篇。
便秘,发病率越来越高,几乎人人都经历过,可能隐藏了全身性的疾病风险,却时常被忽略。引发便秘的原因有很多种,但它会引发更多疾病,拉响全身警报。如何消除病因,摆脱便秘的烦恼?01引发便秘的四大原因医学上将一周排便少于2次,大便干硬,过程费劲称之为“便秘”。持续2个月,则称为“慢性便秘”。1.生活习惯。①上厕所不规律、工作劳累、生活作息及饮食不规律,会引起肠道细菌异常,导致便秘。②当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饮水量过少,也会增加大便的干硬程度,使得排便困难。02特殊型便秘:隐性便秘便秘中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使天天大便甚至有“腹泻”症状,也有可能是隐性便秘,常见于老年群体。腹部隐隐作痛,伴有腹泻症状时,若自行服用消炎止痛药,很可能加重病情,形成隐性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多,但量少或排便费力却排不干净。(一般腹泻的排泄量为500ml左右)03便秘的五大危害04六大方法甩掉便秘不良生活习惯及肠道环境被破坏是引发便秘的主要原因。改善便秘,消除病因才是关键。建议你健康饮食,合理生活习惯,是预防和治疗便秘的关键。马忠杰、男,中共党员,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分会委员,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作委员会肛肠分会常务委员,河南中药材协会肛肠专业临床用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肛肠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消痔灵注射技术培训指导专家,河南省中西医结合肛肠学会常务委员,河南省中医外科学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平顶山市中西医结合肛肠学会副主任委员,平顶山市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平顶山市医疗保健专家,河南省肛肠专业知名医师,河南省肛肠专业优秀医生,擅长诊治肛肠科疑难杂症,实用性专利一项,参加编写《实用外科学》和《现代肛肠病学》各一部。发表国家核心期刊学术论文5篇。
肛周脓肿,又称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称为肛痈。肛周脓肿是发生于肛门、肛管和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属于细菌感染,是肛瘘的前身。本病与肛瘘是肛肠三大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2%,占肛肠疾病的8%~25%。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3~4倍,小儿发病率也相对较高。肛周脓肿发生后应认真对待,发生在肛门两侧的坐骨直肠窝和骨盆直肠窝及男性前侧的会阴筋膜下的脓肿最为凶险,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二病因本病属于肠道内细菌感染,“肠道菌”是源头,是致病的要素。“肛窦”是感染的入口,也是脓肿和成瘘后的内口。“肛腺”是感染的途径,它先发生感染,然后蔓延。“肛周间隙”是最终的发病部位。肠道菌进入肛窦致其发炎,堵塞肛腺开口,致肛腺液流出受阻,引起肛腺感染,感染通过肌间隙、淋巴管蔓延至肛周间隙,最后形成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三临床表现肛周脓肿最主要的症状是疼痛,这种疼痛会非常剧烈,且会逐渐加重,很多患者说会吃不下,睡不着。只有在脓肿自行溃破后,疼痛才会暂时有所缓解。低位脓肿都会出现剧烈的肛门疼痛,且这种疼痛持续不减。而直肠周围的脓肿(高位)就不一定会疼痛。因为直肠周围属于盆腔,这里分布的植物神经对普通刺激不敏感,最主要的表现是局部坠胀和便意感。肛周脓肿的另一症状是发热,最高能超过40°。一般来说,脓腔越大越深,发热的概率就大。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大小便不畅、纳差、失眠。四分类1.肛周皮下脓肿属于最表浅的脓肿,分布在肛缘皮下,以后侧和两侧居多。感染途径是肛窦和肛缘皮肤,病灶多局限,很少向周围蔓延。内口在病灶相对应的齿线位置。局限性红肿,疼痛明显,但很少发热。2.会阴筋膜下脓肿位于肛门前侧,主要是男性,会一直延伸到阴囊根部。这一部位的脓肿分深浅两层。感染途径是肛门前侧齿线处的肛窦和裂伤的肛管皮肤,所以内口一般也位于此处。发病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往往会向阴囊蔓延。临床表现同皮下脓肿。3.肛管后间隙脓肿位于肛门后侧,分深浅两层,浅层和肛周皮下间隙相通。深层通向两侧坐骨直肠窝。感染途径是齿线处后侧肛窦和肛门后侧裂口。内口多在后正中齿线位置。发病后易向两侧蔓延。疼痛明显,发热或不发热,局部红肿明显。4.坐骨直肠窝脓肿这是肛周最大的脓肿,左右各一个,并通过肛管后深间隙相通。感染途径基本都是肛窦,内口位置有两种可能,一是和病灶相对应位置,一是后正中。一侧脓肿会向对侧蔓延,形成马蹄或半马蹄形脓肿。绝大部分复杂肛瘘都是来源于这一部位的脓肿。红肿热痛均明显。患者坐卧不安,饮食不下,非常痛苦。5.括约肌间间隙脓肿是指内外括约肌之间,是众多肛周感染的原发部位。前面谈到肛窦是细菌入侵肛门的最主要入口,但真正进入肛门内部依靠的是肛腺,而大部分肛腺的腺体位于括约肌之间。细菌往往是先在这里感染,然后再向其他个间隙扩散蔓延。其内口没有确定部位,但以后正中齿线位为多,蔓延方向也不定。疼痛明显,早期红肿不明显,肛门可松弛,广泛压痛。6.直肠黏膜下脓肿直肠下端黏膜下,前后左右都有,属于高位脓肿,细菌入侵途径是肛窦,病灶多局限,也很少向周围蔓延,内口和病灶在同一位置。很少发热,以坠胀和便意感为主要表现,指诊可触及直肠下端柔软隆起。7.直肠后间隙脓肿位于直肠后侧,是所有脓肿中位置最高的。细菌感染途径是肛窦,内口在后正中齿线处,发病后有可能向两侧骨盆直肠间隙蔓延,形成高位马蹄脓肿和肛瘘,临床治疗难度大。疼痛显著或不显著,坠胀、便意感,发热,直肠后侧触及较硬隆起,肛直环瘢痕样变。8.骨盆直肠窝脓肿位于直肠下端的两侧,左右各一,盆底之上,腹膜之下,下面对应的坐骨直肠间隙,属于高位脓肿。感染途径是肛窦,内口多位于后正中齿线,发病后有可能借道直肠后间隙向对侧蔓延,也可能向下蔓延至坐骨直肠间隙。表现同直肠后脓肿,可在直肠下端两侧触及较硬隆起。五检查1.肛肠常规检查看:看红肿范围,看齿线处有无黏液流出,籍此来判断内口位置。摸:指诊非常重要,无论是低位还是高位,指诊有时比B超还准确。2.血常规化验通过血常规的检查,可以判断脓肿的严重程度。3.B超检查B超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肛瘘和肛周脓肿的诊断,一个有经验的检查医师,可以很准确描述脓腔和瘘管的走向,与括约肌的关系,及内口的位置。4.CT及磁共振检查主要用于看不见摸不着的高位脓肿。六诊断低位脓肿因为体征明显,局部症状突出,故临床上不难以诊断,但高位脓肿因其感染部隐匿性强,有时全身症状不明显,肛周无明显异常,临床较难诊断,易造成误治或拖延病情,肛周超声和肛周MRI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高位脓肿的确诊率,给手术医生提供了详细全面的参考。七鉴别诊断会阴筋膜下脓肿应注意与坏死性筋膜炎鉴别。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但死亡率非常高的、由多种细菌感染引起的坏死性软组织感是一种由于感染造成皮下血管的栓塞导致坏死,同时影响了局部的抵抗能力而使感染加重造成恶性循环,使感染和坏死沿筋膜迅速蔓延而造成软组织的大范围、快速坏死的严重病症,如不能及时诊断和妥善处理,可引起毒血症、败血症和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起病急,均有发热,白细胞数显著增高,肛周及会阴部可见片状黑色病变,皮下可触及捻发音,严重者大片皮肤及筋膜进行性坏死,波及阴囊、大阴唇,有的到达直肠下段、下腹部、后腰部,面积广,蔓延速度快。一些病例还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毒血症、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尿崩症等。八治疗本病的治疗没有太多选择,治愈的方法只有手术,且越早越好。在无条件或身体条件不允许手术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药物治疗。1.药物治疗(1)抗炎 表浅的脓肿可以选择口服抗生素,一般用广谱抗生素。对范围相对大的脓肿需要联合用药,甲硝唑、硫酸依替米星、卡那霉素、链霉素等。(2)外用药 涂金黄膏、活血止痛散、四黄膏、玉露膏等。(3)中药内服 明•薛已校注的《外科精要》中提出初起予以消散,成脓期予以托毒的治疗理念。可以用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加减。2.手术治疗(1)抽脓减压 局部消毒,用20ml注射器从脓肿最薄弱处刺入脓腔,抽取脓液,边抽边上下移动针头,直至无脓可抽。本方法可以暂时减轻脓腔张力,缓解疼痛,适用于临时的应急处理,但不能代替手术。如果病情发展快,如坏死性筋膜炎等,就不能用,以免耽误病情。(2)切开排脓 在局部麻醉下,从脓腔中间部位,切开小口排脓,术后用甲硝唑冲洗脓腔,并放置油纱条引流。属于暂时性的应急处理,或是二次手术疗法的第一次手术。可以排出脓液,迅速减轻症状,但不能代替根治术,一般约需3个月左右,待瘘管形成,内口明确,再行根治术。(3)根治术 ①低位脓肿-直接切开。②马蹄脓肿-切开加旷置。③高位脓肿-挂线术。④高位脓肿-等压引流术。由于切割挂线依然切断了肛直环,痛苦大,创口深。为了进一步降低手术创伤,可以采取双向等压引流手术治疗,术中采取半切割挂线,并放置引流管,就可以不切断肛直环而使脓腔愈合。九预后早期通过积极的手术治疗,绝大部分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可以获得治愈。高位脓肿病情复杂,存在反复发作的可能。极少数患者因感染过重,可造成死亡。十预防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发病有多方面的原因,但肠道菌群失调与免疫力下降是两个根本原因,因此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和提高免疫力是预防肛周脓肿的根本之策。
肛周脓肿是发生于肛门、肛管和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属于细菌感染,是肛瘘的前身。本病与肛瘘是肛肠三大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2%,占肛肠疾病的8%~25%。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3~4倍,小儿发病率也相对较高。肛周脓肿发生后应认真对待,发生在肛门两侧的坐骨直肠窝和骨盆直肠窝及男性前侧的会阴筋膜下的脓肿最为凶险,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脓肿示意图:久拖不愈的危害患了肛周脓肿,若脓肿延误了早期手术治疗,则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四个方面。1.感染流脓。肛瘘一旦形成,自愈的机会极少,并带来一系列的危害。首先肛瘘感染发炎后,肛门疼痛剧烈,溃破后脓水污染内裤,脓汁刺激局部皮肤,肛门瘙痒剧烈。久而久之可使身体虚弱消瘦,精神不振,抗病能力下降,发作亦越频繁,形成互为因果。2.瘘口、瘘管增加。肛周脓肿的多次反复发作,脓液可穿破管壁顺括约肌间隙蔓延而成多发性、复杂性肛瘘,不但给治疗带来困难,而且也影响到肛门的生理功能。3.癌变危险。肛瘘的多发性,可形成直肠阴道瘘、直肠尿道瘘和直肠膀胱瘘,危及周围脏器,并且多年未治或误治的老肛瘘有癌变的可能,也给未来手术时增加了难度和风险。4.肛门失禁。任由肛瘘发展,可对括约肌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可能造成肛门失禁等并发症。下降,发作亦越频繁,形成互为因果。2.瘘口、瘘管增加。肛周脓肿的多次反复发作,脓液可穿破管壁顺括约肌间隙蔓延而成多发性、复杂性肛瘘,不但给治疗带来困难,而且也影响到肛门的生理功能。3.癌变危险。肛瘘的多发性,可形成直肠阴道瘘、直肠尿道瘘和直肠膀胱瘘,危及周围脏器,并且多年未治或误治的老肛瘘有癌变的可能,也给未来手术时增加了难度和风险。4.肛门失禁。任由肛瘘发展,可对括约肌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可能造成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如何预防肛周脓肿以上就是肛周脓肿要及时手术的原因,希望患者要注意。而预防是治疗肛门脓肿的最佳策略,以下是预防小贴士:1. 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进血液循环,加强局部的抗病能力,预防感染。2. 保持肛门清洁,勤换内裤,坚持每日便后清洗肛门,对预防感染有积极作用。3. 积极防治其它肛门疾病,如肛隐窝炎和肛乳头炎,以避免肛周脓肿和肛瘘发生。4. 及时治疗可引起肛周脓肿的全身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5. 不要久坐湿地,以免肛门部受凉受湿,引起感染。6. 防止便秘和腹泻,对预防肛周脓肿与肛瘘形成有重要意义。7. 一旦发生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应早期医治,以防蔓延、扩散。
结直肠癌,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统称。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正以每年5%的速度攀升。在一些东部沿海城市,发病率更是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超越胃癌成了消化道第一大恶性肿瘤。结直肠癌,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统称。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正以每年5%的速度攀升。在一些东部沿海城市,发病率更是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超越胃癌成了消化道第一大恶性肿瘤。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迅速,早期筛查可提前预防诊断治疗!发病率持续上升、上升趋势明显,死亡率继续攀升,双率城市高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高于欠发达地区。据统计,2015-2016年我国新发肠癌患者约38万,因肠癌死亡的患者约19万。在上海等大城市,结直肠癌已经是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恶性肿瘤了;在台湾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更是已连续8年高居当地恶性肿瘤榜首。也有人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我国大陆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可能会超过肺癌,成为新“癌王”。为何大肠癌的发病率上升快,偏爱发达地区?原因有很多,除了遗传因素外,关键还有两点1.“三高一低”的饮食结构:即: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素,这点可以在我国居民超重或肥胖的比例逐年增加得到印证。“三高一低”的饮食结构会减缓肠道蠕动,延长食物滞留时间,增加了致癌物与肠道接触的机会,从而增加了患结直肠癌风险。很多年前,美国关于结直肠癌预防纲要中就明确指出,少吃红肉可降低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同时,大量的研究也显示,素食或低肉饮食可降低患结直肠癌的风险。2.久坐不动:久坐不动不仅会导致体重超重或肥胖,也会减缓肠道蠕动,增加患癌的风险,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结直肠癌患者中以肥胖者、不常运动的人居多的原因。结直肠癌 可防可控可治愈当然,大家也不用过于紧张、谈癌色变。和其他癌症不同,结直肠癌是一种为数不多的可防可治的恶性肿瘤。首先,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是明确的,即,大部分的结直肠癌都是从肠息肉或炎症演变而来的,大致过程如下:息肉→小腺瘤→大腺瘤→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腺癌→晚期腺癌这个过程很漫长,至少需要十年,甚至二三十年。这就给了我们足够的机会。只要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息肉并切掉,炎症控制好,就等于把癌症扼杀在了摇篮里。即使确诊时已经癌变了,但只要还是早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还是非常理想的。在我国,85%-90%的Ⅰ期-Ⅱ期结直肠癌患者,基本上可以实现临床治愈(3年不复发即为临床治愈),即每10个Ⅰ期-Ⅱ期的结直肠癌患者,八九个都是可以治愈的。早期的结直肠癌患者可以通过直乙肠镜筛查发现,无创无痛,即来即检,安全有效。 温馨提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我们调节压力保持平稳良好的心态更加积极向上地面对工作生活同时也有助于预防疾病如果您感到身体不适 请尽快去正规医院做检查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留言咨询~
结直肠癌,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统称。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正以每年5%的速度攀升。在一些东部沿海城市,发病率更是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超越胃癌成了消化道第一大恶性肿瘤。结直肠癌,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统称。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正以每年5%的速度攀升。在一些东部沿海城市,发病率更是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超越胃癌成了消化道第一大恶性肿瘤。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迅速,早期筛查可提前预防诊断治疗!发病率持续上升、上升趋势明显,死亡率继续攀升,双率城市高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高于欠发达地区。据统计,2015-2016年我国新发肠癌患者约38万,因肠癌死亡的患者约19万。在上海等大城市,结直肠癌已经是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恶性肿瘤了;在台湾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更是已连续8年高居当地恶性肿瘤榜首。也有人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我国大陆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可能会超过肺癌,成为新“癌王”。为何大肠癌的发病率上升快,偏爱发达地区?原因有很多,除了遗传因素外,关键还有两点1.“三高一低”的饮食结构:即: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素,这点可以在我国居民超重或肥胖的比例逐年增加得到印证。“三高一低”的饮食结构会减缓肠道蠕动,延长食物滞留时间,增加了致癌物与肠道接触的机会,从而增加了患结直肠癌风险。很多年前,美国关于结直肠癌预防纲要中就明确指出,少吃红肉可降低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同时,大量的研究也显示,素食或低肉饮食可降低患结直肠癌的风险。2.久坐不动:久坐不动不仅会导致体重超重或肥胖,也会减缓肠道蠕动,增加患癌的风险,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结直肠癌患者中以肥胖者、不常运动的人居多的原因。结直肠癌 可防可控可治愈当然,大家也不用过于紧张、谈癌色变。和其他癌症不同,结直肠癌是一种为数不多的可防可治的恶性肿瘤。首先,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是明确的,即,大部分的结直肠癌都是从肠息肉或炎症演变而来的,大致过程如下:息肉→小腺瘤→大腺瘤→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腺癌→晚期腺癌这个过程很漫长,至少需要十年,甚至二三十年。这就给了我们足够的机会。只要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息肉并切掉,炎症控制好,就等于把癌症扼杀在了摇篮里。即使确诊时已经癌变了,但只要还是早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还是非常理想的。在我国,85%-90%的Ⅰ期-Ⅱ期结直肠癌患者,基本上可以实现临床治愈(3年不复发即为临床治愈),即每10个Ⅰ期-Ⅱ期的结直肠癌患者,八九个都是可以治愈的。 早期的结直肠癌患者可以通过直乙肠镜筛查发现,无创无痛,即来即检,安全有效。 马忠杰、男,中共党员,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分会委员,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作委员会肛肠分会常务委员,河南中药材协会肛肠专业临床用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消痔灵注射技术培训指导专家,河南省中西医结合肛肠学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平顶山市中西医结合肛肠学会副主任委员,平顶山市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平顶山市医疗保健专家,河南省肛肠专业知名医师,河南省肛肠专业优秀医生,擅长诊治肛肠科疑难杂症,《高位复杂性肛瘘挂线术临床研究》,《肛肠T型创面加压器临床治疗技术研究》、《探针透避器的临床研究》科研项目获得市科技创新二等奖。实用性专利一项,参加编写《实用外科学》和《现代肛肠病学》各一部。发表国家核心期刊学术论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