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儿童遗尿症就诊率不足20%危害家长莫忽视光明日报客户端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舒2023-07-2222:32近日,首都儿科研究所成立65周年学术活动暨儿童健康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日坛宾馆会议中心举行。在分论坛上,首都儿科研究所主任医师初梅就“儿童难治性遗尿的治疗”进行了学术分享。初梅主任指出,儿童遗尿症俗称“尿床”,在临床上指5周岁以上孩子夜间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发生无意识的排尿,在世界上,这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疾病,相当于每30人的幼儿园大班中就有5个孩子有尿床问题,而每100个大学生里面就有2人依旧在尿床,这其中五分之一的人是每周尿床3次以上的。这一疾病具有一定危害,但统计显示,目前实际就诊率不足20%,家长亟待提高认识。初梅介绍,有的家长认为,尿床不是病,但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有一次尿床就会紧张,怀疑孩子有遗尿症,实际上偶尔一次尿床不需要过于紧张,看是否当天孩子过于疲劳,或者运动量过大。但是如果孩子超过5岁了,平均每周至少两次出现了尿床,并且持续3个月以上,应当积极前往医院就诊。原发性儿童遗尿症的原因主要有缺乏抗利尿激素、膀胱容量不够大、充盈的膀胱没有向大脑发送信息、便秘压迫膀胱、睡前摄入过多水等。从危害上来看,长期遗尿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造成不良影响,严重者可能会影响儿童性格养成和人际关系,甚至影响学习成绩,如不及时检查治疗,对孩子的肾脏发育也可能带来危害。因此,家长需要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重视。那孩子来医院需要做哪些检查?最基础的尿常规检查适合所有初诊的孩子,通过尿比重、尿糖、白细胞尿、血尿和蛋白尿等项目来初步排除儿童潜在的继发因素,如泌尿系感染、糖尿病和尿崩症等。还可以通过泌尿系超声检查了解肾脏、膀胱、输尿管的结构,初步排除泌尿系统先天畸形,通过检测膀胱容量、膀胱壁的厚度和残余尿量来了解膀胱状态和功能。在治疗手段上,对于单纯夜间遗尿症的孩子,如果没有器质性病变,基础治疗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正向激励。父母对治疗的配合程度和家庭环境可以直接影响孩子的治疗结果,只有一个家庭的共同努力,才能控制好孩子的尿床问题。首先,家长要强调夜间尿床不是孩子的错,避免因此指责孩子。小朋友尿床本身就会产生羞愧、尴尬的心理,此时家长如果打骂,反而容易增加孩子的自卑心理,应该尊重和安慰孩子,鼓励她(他)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其次,饮食方面避免辛辣刺激、含咖啡因或茶碱类的食物和饮料。要保证孩子的每日正常液体摄入量,尽量让孩子白天多饮水(占全天饮水量的80%),在晚上睡觉前2~3小时应尽量不进食水。晚餐要早点吃,最好清淡、少盐、少油,多食用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如菠菜、菜花、南瓜、谷物类等,晚餐不要大量饮水及进食牛奶、稀粥和水果。第三,作息要规律,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家长应当教育并监督孩子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一般每天4~7次,对于孩子的排尿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提醒。此外,在晚上,一般建议孩子10点之前睡觉休息,睡眠过晚不仅会影响孩子休息和生长发育,也会对孩子的觉醒有不利影响。睡觉前不宜让大脑过于兴奋,比如剧烈运动、看刺激的电视、电影、玩游戏等。睡前不要忘记让孩子排尿。第四,唤醒治疗:6岁以下的儿童,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夜间使用遗尿报警器进行唤醒治疗。不建议家长自行随意唤醒孩子排尿,因为往往家长很难判断孩子膀胱充盈要排尿的准确时间。第五,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家长在白天要鼓励孩子有意识地适度延长排尿时间,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多存储尿量。当孩子的膀胱具备一定的贮存尿液的功能后,再训练排尿中途停止再排尿,这样时断时续地排尿,分次将尿排尽,以训练膀胱括约肌的功能,达到使孩子自己控制排尿的目的。最后,建议家长详细记录排尿日记,以便医生评估病情和判断疗效。一线治疗:除了基础治疗外,目前遗尿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遗尿报警器和药物“去氨加压素”。遗尿报警器治疗:顾名思义就是在孩子即将排尿的时候,采用警铃报警的方式,叫醒孩子排尿。它可以在第一时间识别孩子排尿。遗尿报警器的主要部件是湿度感受器,当小朋友睡眠中膀胱充盈的时候,启动排尿过程,排出的尿液刺激湿度感受器,引发铃声或震动,可以唤醒孩子。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一种稳定的条件反射,让孩子能从最初报警器唤醒排尿,逐渐过渡到停用报警器。报警器是采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在孩子膀胱充盈尿湿时将患儿完全唤醒,需要每天晚上佩戴治疗,一般至少使用3个月。二、服用药物“去氨加压素”。去氨加压素是一种抗利尿激素类似物,是目前治疗原发性遗尿症的常用药。药物可以加强患儿夜间尿液的浓缩功能,使尿量生成减少。经去氨加压素治疗后,患儿短期内即可有症状改善,需要定期复查,逐渐减量无尿床后再考虑停药,因此一般需连续用药6个月左右,具体疗程遵医嘱。去氨加压素需在睡前服用,服用前1小时和服用后8小时应限水,以使药物发挥作用并减少不良反应。对于以上方法仍无法改善的患儿,通常是难治性遗尿,需要积极复诊,医生需要再次评估病情及诊断,寻找难治的原因,必要时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如三线药物、生物反馈治疗、精神心理治疗等。
家长朋友们,规范的记录排尿日记对于遗尿的诊断和治疗非常有帮助,可以帮助了解膀胱容量、夜间尿量情况和日间饮食饮水情况,对于诊疗的确定和调整都是必要的辅助措施。
小孩一哭就尿裤子怎么回事?如果这个孩子是一个婴幼儿,四岁之前控制排尿的系统就没有发育完善,有可能会出现这种压力性的尿失禁是有可能的,因为婴幼儿处于不断发育的阶段,进行适当的功能训练,慢慢就好了。如果这个孩子是一个年长儿,一哭他就尿裤子首先要寻找病因,是否伴有夜间的遗尿,如果伴有夜间的尿床,我们首先要治疗夜遗尿症,有可能白天尿裤子的症状也会改善。如果没有夜间的遗尿,只有白天的症状,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临床最常见是压力性的尿失禁,跟膀胱肌肉的功能--控制排尿的功能没有发育完善有关系,所以还是要看具体的情况,具体的分析是什么原因。
小孩子尿频是什么原因?儿童的尿频门诊特别常见的一个症状,其实尿频最常发生的年龄段就是两岁半到六岁之间,因为这个年龄段也是泌尿系统发育完善的一个过程,经常做了很多的检查,也没有发现器质性的问题。临床最常见的原因,是外阴有点发炎,有的时候女孩表现的有外阴皮肤的发红,男孩可能表现的是包皮过长,尿道口的发炎,这个是临床比较常见;第二常见的原因就是一些精神心理上的原因,比如说孩子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或者受到了精神的的压力,或者受到了惩罚或者责罚,或者看护或陪护的人员发生了改变,原来可能是父母后来变成了姥姥爷爷奶奶或者换了保姆,跟精神因素是有关系的。特别需要家长注意的是,最重要的还是要排除身体上器质上的疾病,我们才考虑他是不是一些外阴炎或精神心理的问题引起来的。
请家长朋友按照以下图表格式进行记录:需要家长准备2个有刻度的容器(1测量饮水量,1测量排尿量)和1个秤(测夜间纸尿裤重量)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c5NjkwNQ==&mid=200915871&idx=1&sn=db8b620c11fdc2f27117bae7ed2a2f7c&scene=1&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rd也可见附件
IgA肾病是目前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见于5岁以上的儿童。临床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也有仅表现为镜下血尿和蛋白尿,发作诱因多为上呼吸道感染。确诊需进行肾组织活检,免疫荧光病理检查表现为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并除外其他有IgA沉积的疾病如紫癜肾炎,狼疮肾炎及肝病所致。IgA肾病临床可轻可重,预后相差悬殊,多数病人进展缓慢。但是也有少数病人进展迅速,很快发展至急性肾衰。所以定期监测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