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十几年的妇产科工作生涯中,深刻地感受到:“大姨妈”是每个女孩(人)最最普通的生理现象,但也是问题最最多多的一个生理现象。有的人来了一辈子月经,但还是对“大姨妈”知之甚少。你要是不信,就来看看下面这些关于“大姨妈”的基本知识您能答对几个?1、“大姨妈”的血从哪里来?“大姨妈”当然是从阴道里流出来的,但是“源头”确实子宫里。本质上,“大姨妈”是子宫内膜每个月脱落造成的。“大姨妈”的血是从子宫里来的。2、谁控制着”大姨妈“的血?既然”大姨妈“来自子宫,那么想必是子宫控制着”大姨妈“喽?错!“大姨妈”虽然从子宫流出,带走的是子宫的内膜,但是控制“大姨妈”的是卵巢!您想过没有,为什么“大姨妈”是每个月来呢?因为卵巢是每个月排卵嘛!因为卵巢每个月排卵造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才造就了“大姨妈”的按时造访。接下来就要问,又是谁控制着“排卵”?影响排卵的因素很多,但是控制排卵的最高司令部在大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大脑最终掌控者“大姨妈”。(原来“大姨妈”的后台这么硬啊!)3、为什么小朋友没有“大姨妈”?因为小朋友控制“大姨妈”的那部分大脑还没有完全成熟,不能唤醒沉睡中的卵巢。到了青春期的时候,管“大姨妈”的大脑发育得差不多了,就开始指挥卵巢开始排卵和分泌雌、孕激素,于是“大姨妈”就登门拜访了,中国古代叫“天魁至”,有没有一点“仙乐飘飘”的意思?但是刚来月经的时候,大脑虽然发育得差不多了,但是还不十分完善,“指挥”卵巢的经验不足,容易胡乱指挥、盲目指挥,所以青春期的月经有时候会发生紊乱。4、为什么老太太没有“大姨妈”?因为老太太的卵巢衰竭了,没有卵了。司令没了兵,指挥艺术再怎么高超,仗也没法打了!人的卵子数目是有限的,排完了就不能再生。一旦卵巢不再排卵,那么就算大脑再怎么发号施令,卵巢也丧失了产生激素的能力,“大姨妈”从此就和您说拜拜了。5、“大姨妈"多久来一次算正常?经典的”大姨妈“造访频率是28天(4周),从上次月经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的第一天这么算。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周期。一般来说,前提1周(21天)和后推1周(35天)都可能是正常的,超过这个范围就是有问题了。当然,21-35的周期虽然也可以认为是正常的,但是一定要结合自己既往的周期以及有无其他症状而定。如果以前月经一直是28天,最近突然变成了21天,那么也要怀疑有问题。6、“大姨妈”来多少天算正常?没有规定说“大姨妈”一定要多少天。通常认为,“大姨妈”每次串门3-7天都是比较正常的。有的人一辈子“大姨妈”每次就来坐坐1-2天,自己能吃能喝能睡,孩子也生了,就不能认为她有问题。还是那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大姨妈”天数,只要这个天数不给您的生活带来困扰,就无需特别调整。7、“大姨妈”多少量算正常?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您,专业的妇产科医生根本不关心您的大姨妈是不是“量少”。只要是见血,我们就可以认为是正常的。“月经量少”恐怕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个医学名词了,但是全世界研究月经的权威专家和机构从来没有说过月经量多少就算“少”?“彭澎医生你真是不学无术!每次月经量少于5ml就是月经量少,懂吗?!”相信一定有人要这么说。5ml算少?是的,那是我们中国自己的规定,是为了迎合老百姓和部分医生对“月经量少”的焦虑而人为规定的一个数值,没有什么科学根据。你和世界上的其他医生交流一下,看看他们认可5ml这个数值吗?但是也要强调,如果以前经量正常,现在突然减少,那么还是要看医生的。只有那些从小就月经不多的人,就没有必要追求那“排山倒海”一般的月经来潮。真正有意义的是“月经量多”,这个是有定义的,即每个月经周期量超过80ml。月经过多很可能是由于疾病造成的,所以在临床上我们更关注月经过多。至于月经过少,只要不影响啥,少就少吧。8、几岁该来“大姨妈”?大部分人第一次“大姨妈”造访的年龄在12-15岁之间。18岁以后还不来月经,或者有了乳房发育、阴毛出现(医学上叫“第二性征发育”)后2年“大姨妈”还没到来,就说明有问题了。现实中更多见的是“大姨妈”提前来,有的甚至8、9岁就来,这个需要医生判断是真的来月经了(即真性性早熟)还是假的月经(即假性性早熟,比如吃了含雌激素的药物)。9、几岁该和“大姨妈”说拜拜?每个女人都会和“大姨妈”说再见的,只是早晚而已。中国女性的绝经年龄大概在50岁左右。医学上,35岁以前绝经是有问题的,叫做“卵巢早衰”,35岁以后绝经就不认为是早衰了。很多人有误区,认为来月经时间越长说明自己越年轻。其实,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大姨妈”迟迟不愿彻底离去会带来子宫内膜病变等一系列问题。科学研究早就证实,绝经过晚是某些癌症高危因素。10、“大姨妈”不来,怎么回事?“大姨妈”没有按时到来,这个原因可多了去了。最最需要排除的就是有没有怀孕。怀孕最早的症状其实就是停经。如果没有怀孕,那么要检讨一下有无过度节食、减肥、运动,有没有近期精神压力过大或者精神高度紧张,有无使用某些药物或者有其他的症状。很多时候,“大姨妈”的问题根源不在妇产科,而是内分泌科(比如甲状腺疾病)、血液科(比如凝血异常)甚至精神科(比如抑郁症)的问题。关于“大姨妈”的问题真是一言难尽,还有很多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问题等待回答。如果对于“大姨妈”您有任何问题,欢迎您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PP侃医疗"留言和提问吧!
怀孕以后,准妈妈总是希望能简单快捷地知道宝宝在肚子里的安危。胎动就是反应胎儿状况的一个有用指标,我们快来学学怎么自己数胎动吧!1、胎动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开始数胎动?胎动顾名思义就是“胎儿”的运动,孕妇能感觉到的胎动一般在孕4-5个月之间,平均18-20周左右。最开始胎动感觉像“小鱼吐泡泡”不甚明显。随着孕周增加,胎动感越来越强烈,到了28周-38周之间最明显,过了38周后有些孕妇胎动会略有减少。一般来说,28周以后就可以开始自己学着数胎动了,早一点晚一点开始关系不大。对于既往曾有死胎分娩史、胎儿缺氧史等高危因素的孕妇,建议在28周后规律数胎动。2、怎么数胎动?有3种数胎动的方法:1小时法:每天随机取一小时,安静状态下集中精力数胎动。如果≥3次即正常。3小时法:早、午、晚各取1小时,安静状态下集中精力数胎动,3次胎动总数乘以4得出12小时的胎动数,≥20次正常。10次胎动法:每天从上午固定时间开始计数,看出现第10次胎动的时间。如果超过12小时还没有出现第10次胎动,或者出现第10次胎动的时间越来越延长,说明可能有问题。PP自己比较推荐3小时法和10次胎动法,因为相对1小时法更加准确。3、怎么判断胎动异常?总的来说,正常情况下12小时胎动应该≥30次,如果<10次需要重视;或者每小时胎动<3次也要加以警惕。4、胎动减少怎么办?因为胎儿存在睡觉周期,而且每小时胎动也不都是匀速的(白天少晚上多),所以当采用1小时法发现胎动<3次时可以起身活动后另取一小时再测一次,或者改用3小时法。如果再次检测还是<3次/h或者3小时法也不合格,那么需要就诊。有时候胎动数量还是在正常范围内,但是孕妇感觉较平时明显减少,特别是这种减少持续了一段时间,也应该就诊。另外,饥饿、服用镇静药物、低血糖等等都可能使胎动减少,需要排除这些因素的影响。数胎动时要专心,以免漏数。发现胎动减少可能预示胎儿缺氧,也可能没有问题只是“虚惊一场”,此时要去医院由专业设备来判断。5、胎动增多是什么意义?一般胎动增多不如胎动减少意义大,但是如果出现胎动剧烈增多,尤其是胎动短期增多后突然明显减少,也提示胎儿可能处于危险中,建议尽快就诊。小结自数胎动是一种简便的监测胎儿状况的方法,胎动减少提示胎儿可能有缺氧存在。数胎动有3种方法,哪一种都可以。最好在安静环境下专心计数以免漏记。自数胎动只是最基本的监测措施,影响胎动因素较多,胎动减少需要警惕,但是也可能是“虚惊一场”,发现胎动减少应及时就诊。胎动数量即使在正常范围内,但是较平时有很明显的减少,也要加以注意及时就诊。
妇科恶性肿瘤的筛查Gynaecological Cancer Screening上一期我们讲到了子宫内膜癌的筛查问题,今天我们来谈谈妇科肿瘤之王~~卵巢癌的筛查。卵巢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妇科肿瘤,因为发现时往往已经是晚期,所以位列妇科癌症死亡率之首,是名副其实的妇癌之王。卵巢癌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例如早期卵巢癌(I期)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0-90%,但是一旦到了晚期(III期、IV期)则迅速降低到30-40%甚至更低。因为卵巢癌早期没有症状,所以早期发现很困难。于是,人们想到了能不能通过抽血、B超等这些现代医学手段来筛查早期的卵巢癌?答案是:NO!面对这一可怕的妇科癌症,现在还没有有效的筛查手段!PP医生,你说的不对吧?!听说CA125、B超都能够发现卵巢癌啊?其实,医生早就想到了用各种方法单独或者联合运用来早期发现卵巢癌。可是结果如何呢?1CA12580%的卵巢上皮性癌CA125会升高,但是早期患者升高的比率不到50%。而且CA125还见于很多情况,例如妊娠、感染、肝脏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肺癌、乳腺癌、内膜癌.......因此,CA125升高的情况太多了;而早期卵巢癌往往CA125又不高,可见CA125没法单独作为筛查的手段。2B超“通过经常做B超看看卵巢有没有长瘤子”似乎是个很合理想法。问题是,超声很难分辨早期卵巢癌与普通卵巢疾病的差别。超声发现卵巢有个包块,并不能说明这就是卵巢癌,更多时候会造成不必要的进一步检查甚至手术。而手术可是有风险的喔!3CA125+超声既然CA125和B超单独运用都不行,那么联合起来行不行?美国有一个著名的大规模临床研究(PLCO研究)发现,在多达228816名健康女性中通过CA125+B超来筛查,依旧有60%的卵巢癌被漏诊。更要命的是,采用这样的方法也不能降低卵巢癌的死亡率。基于上面的研究结果,很多国际权威机构,例如美国综合癌症网络(NCCN)、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还有我们中国的妇科肿瘤学会,都不推荐对健康的、无症状女性进行卵巢癌的筛查。有一些女性是卵巢癌的高危人群,包括:卵巢癌家族史,尤其是直系亲属有卵巢癌基因突变者,尤其BRCA1/2基因突变Lynch综合征患者这些高危人群应该考虑接受卵巢癌筛查,方法需要和医生具体讨论。总结对于普通人群,不建议做卵巢癌筛查;也没有好的筛查办法。
妇科恶性肿瘤的筛查Gynaecological Cancer Screening众所周知,癌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效果远远好于晚期发现者。宫颈癌的筛查目前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那么妇科三大癌的另外两员大将~~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有没有好的筛查办法来早期发现呢?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子宫内膜癌是西方国家和我国部分经济发达城市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绝大多数的子宫内膜癌和雌激素相关,各年龄段女性均可见到,但绝大多数发生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的女性。子宫内膜癌的最突出表现为没有规律的阴道出血,量可多可少。尤其是绝经后再次出现的阴道出血更要警惕内膜癌。早期内膜癌治疗效果很好,手术后甚至可能彻底治愈,但是晚期内膜癌的死亡率也是很高的。目前内膜癌的病因不清楚(所以做不到像宫颈癌那样通过检测HPV病毒来筛查肿瘤),只知道内膜癌和高血压、肥胖、糖尿病、长期使用雌激素药物、乳腺癌/内膜癌家族史有关。因此,常规体检时进行内膜癌的筛查全世界都是不推荐的。例如,欧洲肿瘤学会/欧洲放射肿瘤学会/欧洲妇科肿瘤学会(ESMO-ESGO-ESTRO,这三个机构在全世界老牛X了,呵呵)认为:1没有证据支持对一般人群进行内膜癌筛查。2没有症状的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不育、未产或绝经晚的女性不推荐常规进行内膜的检测和内膜癌筛查。3有的乳腺癌患者会口服一种叫做他莫西芬(三苯氧胺)的药物,这种药物可能造成子宫内膜的病变。但是对于没有症状的服药者,不推荐常规筛查内膜癌。详细内容见:Int J Gynecol Cancer. 2016;26(1):2-30注意了,注意了,注意了:上面说的是你我这样的普通人群,对于特殊人群是需要定期监测内膜的:包括1有症状(阴道不规则出血、排液)的绝经后、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使用雌激素或者他莫西芬等患者2患有分泌雌激素的肿瘤,比如颗粒细胞瘤患者3Lynch综合征患者,从35岁开始应该每年通过妇科检查、超声和内膜活检来筛查内膜癌。额,啥叫Lynch综合征:这是一种基因突变的疾病,患者很容易在年轻时就发生肠癌、内膜癌等肿瘤。所以,对于平时身体健康的人群是不需要做内膜癌筛查的。其实少吃高脂肪食物、控制血压血糖、不乱吃各种补品(尤其是含有雌激素的东西)、月经不好的童鞋早点看医生,这些才是真正降低内膜癌发生的措施。下一期,我们再来谈谈令人色变的卵巢癌有没有筛查的办法,敬请期待......
怀孕的妈妈们,你们听说过唐筛吗?你们又听说过糖筛吗? (PP医生,你是逗我们玩儿吗?) 唐筛和糖筛是神马? “唐筛”和“糖筛”都是妊娠期非常重要的产科筛查,用于发现唐氏综合征和妊娠期糖尿病。它俩儿名字相近,但是作用却差了十万八千里。 1、唐筛 是唐氏综合征筛查的简称。唐氏综合征(Down氏综合征)其实大家并不陌生,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先天愚型(俗称“大傻子”、“大白痴”)主要就是唐氏综合征患者。唐氏综合征是由于第21条染色体多出来一条(正常人只有2条)造成的,因此也叫作21-三体综合征(注意,不是刘慈欣小说《三体》!!!)。 为了防治唐氏综合征胎儿出生,在孕期通过抽血的手段来预测唐氏综合征的风险,这就是“唐筛”。 2、糖筛 是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简称。不管孕前有无糖尿病,妊娠期有些孕妇会出现血糖异常甚至糖尿病,如果不加以控制会造成一系列母体和胎儿损害。因此,及早发现妊娠期血糖异常乃至糖尿病也是很重要的。 啥时候做唐筛和糖筛? 唐筛一般在怀孕16-21周之间抽血进行,有的医院会在12周左右和16-21周做两次抽血。 糖筛24-28周通过口服葡萄糖水进行。 唐筛和糖筛做的方法一样吗? 前面提到,唐筛是通过检测血中三种物质的含量来计算胎儿为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做唐筛抽血的同时要告诉医生孕妇的年龄、末次月经时间、体重和准确的孕周,这对于结果的判断非常重要。 而糖筛要求空腹12小时后在5分钟内服用50g葡萄糖(溶于200ml水),然后1小时后抽血检测血糖值,通过血糖值的高低来判断有无妊娠期糖尿病可能。 怎么看唐筛和糖筛的报告呢? 唐筛的报告显示的是一个分数(如1/270),描述的是胎儿发生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如果是“高风险”,并不是说就是唐氏综合征了,要通过羊水穿刺等手段进一步确认。如果报告显示为“低风险”,也不等于胎儿百分之百就没有问题,只不过发生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很低。 另外,唐筛只能筛查唐氏综合征(有的医院的报告可能还含有开放性神经管畸形的风险筛查),不能取代B超的畸形排查。比如大家关心的宝宝有没有兔唇、多指(趾)甚至缺胳膊少腿这类问题,唐筛是解决不了的。 糖筛结果是血糖值,<7.8mmol/L基本可以排除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如果超标,那么需要做75g糖耐量实验(OGTT)。OGTT能够明确判断到底有没有糖尿病。 各位亲们,下次再有人问你“糖(唐)筛做了没有?“,你可千万不要再傻傻分不清楚了喔!本文系彭澎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阴道炎通常是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在婴幼儿还可能由于阴道异物引起。大多数阴道炎都是急性感染,慢性比较少见。而急性宫颈炎相对少见,主要是淋球菌引起多见,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也有。感染阴道的滴虫、真菌和厌氧菌反而较少的感染宫颈。可见,急性宫颈炎多数不是因为阴道炎引起的。慢性宫颈炎比急性宫颈炎更多见,主要和性生活有关系,常常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轻微,多不需要特殊治疗。在治疗方法上阴道炎和宫颈炎也不尽相同。阴道炎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必要时配合口服药物,很少需要静脉用药。而急性宫颈炎常常需要全身口服用药甚至静脉用药。慢性阴道炎很少见,而慢性宫颈炎无症状时不治疗,有症状时多采用物理疗法。本文系彭澎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尽管大部分阴道炎都是单一病因引起的,如单纯的真菌性阴道炎或单纯的细菌性阴道病,但是混合感染造成的同时患多种阴道炎也时有见到。最常见的是滴虫和厌氧菌混合感染造成的滴虫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炎。临床上还可以见到感染性阴道炎症合并非特异性阴道炎(由于接触了致敏物质导致的过敏性炎症)。不管是混合感染造成的复杂性阴道炎症,还是感染+过敏造成的阴道炎症,治疗的原则都是同时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比如,同时感染了真菌和滴虫,那么需要同时使用抗真菌药物和甲硝唑(又名灭滴灵)治疗;当厌氧菌性阴道炎合并外阴接触性炎症时,要同时使用甲硝唑和抗过敏药物(如激素软膏)治疗。
阴道炎还没治好,“大姨妈”又来了,真正是“倒霉”啊。月经期还需要治疗阴道炎吗? 一般而言,月经期不适合继续放置阴道栓剂和做阴道冲洗。一方面因为经血可能将药物冲出而失去治疗效果,另一方面经期宫颈口开放,药物和冲洗液可能携带细菌造成上行感染。 因此,月经期需要暂停使用阴道内药物,但口服药物可以继续使用。待月经干净后继续放置阴道药物。本文系彭澎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l 月经不调会诱发阴道炎吗?月经不调和阴道炎没有必然的联系,月经不调也不是阴道炎的病因。l 阴道炎会导致月经不调吗?阴道炎也引起月经不调。有些阴道炎可能会表现为白带中有血迹或者少量的不规则阴道出血(老年性阴道炎最常见),但是绝对达不到月经般的出血量。l 经常用护垫会得阴道炎吗?为什么?护垫使用不当可能诱发阴道炎。长期使用不透气的护垫,会使得外阴和阴道局部“通风不良”、过于潮湿,这些都是致病细菌“喜欢”的环境喔。l 非月经期护垫应该怎么用?护垫要使用透气性好的,不要长时间穿戴,尤其避免24小时都使用护垫。如果分泌物很少完全可以不用护垫。要知道,“私处”也是需要透口气、做个深呼吸的。l 月经期间应该怎样预防阴道炎?阴道炎容易在快来月经前和月经刚结束后复发。月经期由于使用卫生巾以及经血流出时和外界开放,也容易诱发感染。所以在月经期使用卫生巾要使用透气性好的;卫生巾湿透时及时更换,以免经血成为细菌的“培养基”。月经前患阴道炎的患者在月经干净后建议复查白带,以明确治疗是否彻底。本文系彭澎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前面几期文章中我们谈到,乳酸杆菌是正常阴道内的主要菌群,对维持阴道内环境健康、防治致病菌繁殖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阴道“自我防御”屏障的重要一环。乳酸菌被大量破坏可能引起致病菌大量繁殖而患阴道炎。 在阴道炎症的急性期,主要的治疗原则是明确致病菌的类型,针对性使用抗菌药物。比如,真菌性阴道炎需要用抗真菌药物(克霉唑、硝酸咪康唑、氟康唑等);滴虫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包括细菌性阴道病)使用甲硝唑、替硝唑。炎症急性发作时一般不使用乳酸杆菌。对大多数阴道炎而言,急性期过去后乳酸杆菌能迅速的恢复平衡,不需要额外补充。 但是对于反复发作的阴道炎,尤其是全身使用抗生素后(如口服或静脉使用抗生素)反复发作的阴道炎,以及抗微生物治疗后症状持续不缓解的患者,可以考虑加用乳酸杆菌制剂(如定君生),通过补充乳酸杆菌促进阴道正常菌群的恢复。本文系彭澎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